另一种结局
Another End,再见了爱人,无痛爱别离(港),无憾爱别离(台)
导演:皮耶罗·梅西纳
主演:菲利普·罗施,盖尔·加西亚·贝纳尔,贝热尼丝·贝乔,雷娜特·赖因斯夫,蒂姆·戴什,Michael Maggi,Amina Ben Ismaïl,Dami Olukoya,Kathleen Hagen,Olivia Williams,Pal Aron
类型:电影地区:意大利语言:英语,西班牙语年份:2024
简介:近未来,当所爱之人骤逝,可选择将逝者的记忆植入陌生「宿主」体内,限期复活,为悲痛的家属争取时间,好好说再见。男子无法承受女友意外身亡,在妹妹建议下接受此技术。看着那面容陌生、身形与声音都迥异的女人,在耳畔呢喃出两人间最亲密的暗语、做出最熟悉的碰触,一切既痛苦却又令人深陷。眼见期限将至,道别的话是没有准备好,还是不..详细 >
一开始沉浸在新世界观里,期待有更多关于生死伦理的讨论,没想到最后竟然天降大反转🤯但相较而言更喜欢之前的议题。所以爱能做到灵肉分离吗?又该如何跟爱的人告别呢?
啧
7分吧。一个频繁出现的思想实验,古典的做法是起死回生,这里相对收敛一些,借逝者的回忆植入陌生人体内来延长相处时间,给人们互相告别的机会,用商业理性来保驾护航。设定是理想化的,但执行层面很难实现,比如:人们对灵与肉关系的差异化理解、情绪如何在极端情况下做到又释放又克制、宿主完全让度身体期间的安全风险,所以设定本身好像显得摇摇晃晃,最后的反转更加重了一种不合理性。不过,除去以上疑虑,很明白电影的关怀,而且总体表现出了善意。死亡也叫做往生,电影让我突然重新感受到这个词的柔软。
挺玄乎
很喜欢,电影名字的异位字谜和结局反转能击中我,关于哀悼和数字意识的伦理和社会问题展现得很克制,有一种“我拍出来由你解读”的分寸拿捏。
小清新近未来科幻,小反转,服装和音乐很柏林,取景色调很La défense😂 #berlinale74
姐姐蛮惨的...但是这种记忆、寄主叠加态搞到最后我只在乎男人到底爱上的是谁?
2024上影节 6.19 影调是我喜欢的,科幻场面的效果也还挺好看的,但是故事说实话是有点老套,即使有了科幻设定加成情节发展还是很容易预测。看到一半以为主题是科技伦理和经典身心二分问题,但是到最后还是流于表面了,不过中间时不时还有亮点。演员们演技都不错。话说这个意大利电影怎么台词是西班牙语和英语……
非诚勿扰4。转个化身共你再蜜运。
剧作上最后的那个反转倒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圆回来一些逻辑与设定的基础硬伤… 不过真的可以对比一下人家沙马兰是怎么写这类本子的。@Berlinale74
这部电影不算惊艳,却也中规中矩。
#26th SIFF# 框架还是可以的 但很多细节处理还有配乐都比较老套的
26siff
看到结局前是四星男女主倒是演的真好
8.1分。豆瓣评分如此低,可是我觉得比美国片好看多了。一种直入人心的叙事,一种纤细到毛发的表演,许多值得看第二遍的细节——尤其是在知道了结尾之后。是啊,到底我爱的是灵魂,还是肉体?有什么东西是可以恒久的吗?还有,我知道我是谁吗?
所以男主?…
记忆,怀念,爱,真实的和替代的,灵魂的和躯壳的,情感的复杂性。借科幻的壳,介入现实更深入。非常细微的感觉。所以最后真正不能释怀的人是。。。结尾的反转让我脊背发凉。所以,两个死去的亲近的灵魂,真的可以再通过别人的躯壳,在一起吗。男人的记忆里有很多鞋子,当他不能直视对面的人的眼睛时,低头看到不同的鞋子,很有意思。我有没有想调出的某人脑海里的记忆影像呢?有。
2024Berlinale: white-male centered story,讲述一个白男如何toolize身边所有女性帮助自己处理失去的哀伤。女主真的好美…原来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Berlinale74#Berlinale Palast, Berlin虽然结尾有个小反转,但还是掩盖不了这部电影的无趣跟恶心,放在《黑镜》里也会是最烂的一集的程度,毫无想象力。在影院里如坐针毡,坐我旁边的大哥一直check手机,烦死了。
升级版《下一站天国》,🦆🐇双稳态影像,我们的大脑是如何记忆一个人的呢,是意识还是外貌,是交流的火花还是静默的空气?本片很好地模拟了一场关于救赎放下/原谅自己的定制化防沉溺疗愈,每每哭到不能自已。如果再来一次,要在争吵后及时抱抱,要由衷欣赏你撰写的专业书籍,要亲口告诉你,更重要是告诉我自己:你已经死去。如果有人要复活我,我倒是有很多经典金句吵架场景,分分钟应激(激活)你,哈!结尾硬塞的第六感反转情节让其人文关怀大打折扣,如何与小孩子告别,你倒是拍出来啊!其实如果严格执行,戒断只是时间的问题,但是片中有特权的人停不下来地越界,无权的人赚钱付费病态上瘾,说起来,又有谁舍得和心爱的人说再见呢?明码标价的苹果唾手可得,免费的真爱你付不起,黑镜发展到了今天,人性似乎更脆弱了,也更孤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