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才看完整部电影,觉得有很多地方想吐槽。
就是你们一直说这电影不行不行,又说汤浅不适合做商业?
那你也知道商业电影就是要大家都说好才有人去看的好吧…你们个个人都骂汤导什么时候才能吃到饭啊…虽然电影只有几个片段有汤浅味,但是作为商业电影真的很不错了好吧…起码比隔壁《天气之子》好多了…(天气之子看到最后全都懵逼了……)整部片看到后面直接骂出来…太虐了好吧…正如大家说的那样,体会过热恋,分手,关系透明的人更容易get到电影的泪点。
我一大老爷们看到后面直接爆泪,发着烧都没力气说话了还能挤出眼泪出来…电影到最后,女主成功的像男主说的乘上海浪顶端,从傻乎乎的少女蜕变成成熟自立的女子,也用眼泪正式的接受男主离开的事实…这里我想说的导演真的心机用尽,做到了十足的大众审美和少量商业气息味。
真的已经很不错了。
说说我和这部电影的故事,这部电影刚排期我就超级期待的。
当时刚和谈了两年的女友分手,一直想找一部言情电影散心。
刚好这部动漫言情就刚好就出预告了。
然后呢…就被《哪吒》挤出排期了,(这里我想说,同是商业电影,为什么啊?!
《哪吒》说实在的实打实比不过这部电影啊…结果一部电影赚的起飞,一部电影直接倒闭)到后面重新上架,一星期后下架…我都一直在关注啊…当时特意请病假去看,结果我爸突然送早餐给我☹️,搞得最后一场都没赶上,虽然不能怪他…☹️)但还是很不开心的好吧…在这期前我还不知道汤导是什么东东的,有天我同学偶然给我推荐了一部番《恶魔人·哭包》,然后一看演员表。
原来就是一个导演嘛,怪不得画风这么像预告。
自己后来又在b站补了汤导的《四叠半》&《春宵苦短》都很不错。
从此走上了动漫电影的不归路…我觉得这电影作为让汤导出现在大众面前已经远远足够了,普通观众看电影只追求爽和大众品价。
你一句哭死我了,他一句哭死我了,电影能不火吗。
电影深层好坏粉丝应该知道,但不能因为导演是大师所以才戴有色眼镜啊。
没达到内心标准可以,但不要黑出来啊…不然汤导何年何月才能出头啊…。
靠《恶魔人·哭包》吃小众粉丝也是没前途的啊,兄弟们…听说今年的汤导又在筹备新电影了,希望各位好心人嘴上留情,这样才能让汤浅大师卷土重来😭啊…不拿流量怎么来的钱啊,不拿钱怎么大制作啊,良性循环啊🔄弟兄们。
在这再次希望汤浅导演新筹备的电影大卖!!!
第22届上影节虽然已经落幕,但对于很多没有机会亲身到上海看新片的影迷而言,对新电影的期待才刚刚开始。
除了一票戛纳新作和修复经典之外,今年最受瞩目的,依然是国内影迷们望穿秋水的日影新片。
比如矢口史靖的《与我跳舞》、蜷川实花的《杀手餐厅》、盐田明彦的《再见嘴唇》、英勉的《狂赌之渊》、今泉力哉的《爱是什么》,以及荣获了金爵奖最佳动画片的《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等等。
作为日本动画大神汤浅政明的新作,影片《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是汤浅自2018年年初的《恶魔人》之后的又一新作。
年过半百的汤浅似乎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高峰期,自2016年起,几乎是以每年1-2部新作的频率与观众见面。
《恶魔人》如果把汤浅迄今为止的创作分为两个阶段的话,第一阶段是01年的《猫汤》、04年的《心理游戏》、06年的《兽爪》、07年的《天才嘉年华》(汤浅政明部分)和08年的《海马》。
这一阶段的汤浅作品,在剧情设定上就特别复杂,成人向黄暴画风、脑洞大得超越宇宙边界、奇特画风夸张撞色,玩疯了的时候根本毫无禁忌。
《猫汤》
《心理游戏》
《兽爪》
《海马》从2010年的《四叠半神话大系》开始,汤浅的画风依旧清奇大胆,但从表达上已经显得更为平易近人,诸如《四叠半》《乒乓》《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宣告黎明的露之歌》,都是青春向的动画电影。
尤其是《宣告黎明的露之歌》拿到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最高荣誉后,汤浅的国际知名度猛然上升,获得Netflix垂青,在2018年初合作推出《恶魔人》。
《四叠半神话大系》
《乒乓》
《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
《宣告黎明的露之歌》就在所有影迷都伸长了脖子,期待汤浅新作带来更多的视觉官能冲击时,汤浅却大改画风,宣布“要尝试跟以前完全不一样的作品,希望可以拓宽创作范围,要带来一部罗曼蒂克的动画。
”新片《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已于6月21日在日本公映,同时作为首批海外展映,上影节的观众也得以一睹为快。
《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犹记得两年前同是在上影节,第一次在大屏幕上看到《宣告黎明的露之歌》和《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时的激动;而后者也成了我心目中的年度最佳动画。
在古色古香的京都,少女的奇妙恋爱之旅,春天的夜晚寻找伪电气白兰,夏天在旧书市寻找童年绘本,秋天化身不倒翁少女和学长相遇在学园祭,冬天手持感冒药打败感冒之神和学长一起飞向京都的天空。
《宣告黎明的露之歌》
《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相比之下,虽然今年的《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获得了上影节最佳动画片,但似乎从第一场放映开始,就不断有影迷抱怨汤浅大神开始走新海诚式的纯爱傻白甜风。
当然还是有很多力挺的声音,两极分化的评判结果至少说明了作品并不平庸。
*以下部分涉及严重剧透,敬请留意影片《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在剧作上非常简单,影片的前半段几乎就是一部甜到发腻的“恋人絮语”。
刚考上大学的向水日向子搬到一座海滨小城,在一场火灾之后和雏罂粟港相遇相恋。
这场恋爱就像夏日晴朗的蔚蓝海岸一般美好。
可以不顾形象地一起啃汉堡,在海岸上乘风破浪,在夕阳下的引桥尽头接吻,在夏夜虫鸣的山坡上做蛋包饭,在海洋馆与水形海豚拍照,在咖啡馆放肆地散发着“恋爱的酸臭味”,在电视塔上写下爱的话语……
如果没有后半部分的转折,也许这真的就是一个新海诚式的爱情故事。
显然汤浅还是天马行空的汤浅,故事到了中部就让恋爱的甜蜜戛然而止。
港在夜晚独自练习冲浪时,意外身亡,也让向子害怕触景伤情而选择远离海岸。
就在此时,向子发现每次开口唱主题曲,港就会出现在身边无论任何形态的水中。
起初,她以为是幻觉,但渐渐依赖恋人以另一种形式留在自己身边,即便不能触碰,但还是可以留下爱的感觉,由此形成了精神依赖。
在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精神依赖既是让向子重新站起来的治愈,也是让向子无法前行的障碍。
影片手法之轻在于绕开严肃讨论,让观众感受向子在爱的代偿中的患得患失,明知道不能永久却还是小心翼翼地保留。
当剧情的发展渐渐揭开港与向子童年时的相遇,藏在叙述下的隐线渐渐明晰。
港的重新出现并不是要给向子一个虚幻的假想,而是让她重新自由独立地面对生命的风浪。
当火灾再次发生时,二人的关系起于救火也终于救火。
但这次,向子终于在港掀起的惊涛上无畏地乘风破浪。
在生命巨浪中,打破水面界限牵在一起的手,是比男欢女爱更让人感动的交合,是两个生命体彼此兑现的承诺。
无论是幼年时救过港的向子,还是意外过后只存在于水中的港,物理上的时间与距离,都没有打破过二人的相伴。
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离开,在你真正自由独立地踏上浪尖之前,无论如何我也不愿意让你孤零零地在这个世界上。
和以往的超现实笔触不同的是,《海浪》将恋人间的细絮全部落到实处,字符间尽是恋爱中的现实与甜蜜。
各种各样的场景变成伏笔,每每与其后的情节相连时,总让人有一种释然的感动。
深爱过的恋人无奈分离之后,总是不忍再次面对“此情此景,伊人不在”的心痛。
汤浅在海边小城中铺满二人羁绊的小伏笔,咖啡店、海岸、冲浪板、蛋包饭、草莓味苏打……在无形中将观众牵引进角色的相连与别离。
人物角色与心理变化在时间的流逝间绝妙地配合,让点点温暖与哀伤打在观众心头。
前半部分画面中大量的仰拍视角,也和后半部分形成对比。
冲浪时从下而上仰起的身影,骑自行车时仰望晴空的姿态,从水中向上探望的躯体,仰视高塔的目光。
影片用明显的视角差异区分出前后两部分的氛围,在设计上可以说非常精细。
从剧作上看,《海浪》和以往的作品,尤其是《四叠半神话大系》相似,汤浅一向善于将主线埋在散点式的细碎情节中,用首尾呼应的手法在末尾收紧到母题上。
汤浅在片中埋下“下雪天冲浪”的伏语,不单是为了文本上的浪漫,雪天冲浪的难度远高于晴天冲浪,风速、浪高、身体机能也都和平日大相径庭,更能体现冲浪者的勇敢精神。
在向子的角色设定上,自身的不自信是不可能通过爱上港来解决的,在失去港之后,向子变得对生活更加悲观,心灵上的创伤转化为生理病痛。
当时,通过了解港的秘密,解锁港的手机,向子这才意识到,外表看来无所不知的港,其实并不是超人那样的存在,最初的他与自己并无不同。
唯一的不同在于,港早早就找到了支撑自己生命的支柱,而这个支柱其实就是年幼时,救过港的自己。
正当港挣扎着驾驭现实的海浪时,其实他早已独自站在生命的浪尖上。
影片人物的弧光建立在“拥有-失去-破除-建立”,恋人之间最好的状态便是相互成就各自的生命。
影片以向子和港这对恋人作为对称符号,一个是冲浪者一个是消防员,一个缺乏信心一个坚定信念,一个活人一个灵体。
汤浅正是借用这对一阴一阳的对称体相辅相成,在彼此命运的羁绊中完成生命的回旋。
对于熟悉汤浅的影迷而言,《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虽然在创作基准上,还是保留着一定水准的整体结构,细节铺垫、前后呼应、散点透视等等仍旧是汤浅熟悉的笔法。
但对于以往大胆的撞色色块、扭曲迷离的氛围、天马行空的分镜和夸张的动作比起来,新作实在是太过“正常”。
对自己的生命缺乏信心,构成了影片根本的行为动机。
诚如导演所言,《海浪》是一个轻推后背的故事,没有转折起伏没有高潮迭起,它甚至讲的就是一个俗套的故事。
但是在俗套背后,在内心深处,有很多人是不敢尝试驾驭风浪的,影片便是借向子这一角色,鼓励大家去勇敢选择生活中的海浪。
和《宣告黎明的露之歌》一样,“水”元素对于《海浪》而言也非常重要, “水是一种特别柔软,又可以非常刚烈的物质,它可以表达很多东西,”汤浅谈到水的时候说,“影片中很多基础是建筑在‘水’之上的,比如人物的偶遇,又或者电影的环境。
”
影片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设定,前半部分的向子是一个时刻都想活在自由自在的水中的人。
当港死于滑浪意外时,向子却彻底与水绝缘。
反而变成港是那个只存在于水之中的灵魂,向子变成隔水相守的恋人。
当结尾处港用尽全力成全向子踏上生命的高浪时,二人打破水的边界,在飞速的冲浪中,牵引触不可及的手。
“水”在此刻不再是隔绝二人的屏障。
没有固定的形状,但具有破坏性,水的运用在影片中不仅仅是视觉效果,更是整部电影的解密钥匙。
汤浅政明说,“虽然这看似是一部关于冲浪的电影,但主题其实就是乘风破浪,驾驭生活的风浪。
我希望让更多的人明白,勇敢地主动地选择生活中的风浪,才能变得更强大。
”
对于汤浅政明而言,在完成《露之歌》后,个人生活和创作已然进入了另一个阶段,年轻时奔放的思如泉涌,到现在风和日丽的心态,《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某个程度上体现了导演目前的心境,希望可以传达出更加正面的积极的信息。
除此之外,在配音表现的部分,片寄凉太的声音本身就有种软糯的性感,有一种王子的感觉,像漂浮在半空的棉花云。
但在前半部分,他的声音似乎与角色的阳光不太协调,无论画面多美好,总是有一种违和感。
片寄凉太但是当港的声音在下半场,以水中的方式出现时,前半部分显现的缺失恰好就成了后半部分的真实。
片寄凉太的声音像透过晶莹的水面从半空传出来,不得不说的确是非常奇妙的观感。
越是简单的故事,越能显露导演和剧本的实力。
剑走偏锋的邪典固然能彰显导演的天马行空。
但这部作品独辟蹊径的是,不见浓墨重彩却到处都能看到汤浅的痕迹,笔触异常轻盈自然。
同样是五彩缤纷的幻想,《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的画面却因为充满晴空变得闪闪发光。
当向子顺着倾注而下的海水用力冲浪,当蛋包饭切开淌下金灿灿的蛋液时,不得不感叹即便用淡淡的色调,汤浅也能画出独有的了不起的想象力。
对于影迷而言,也是非常有趣的体验。
作者| 小飞侠;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是一部让人又甜又泪的爱情电影,如果只看前半部,那真的是一部甜甜的恋爱电影,可看到后半部分又让人笑中带泪,泪中又隐隐微笑。
蛋糕、汉堡、冲浪、夏日、萤火虫、海风……这一切在发生在爱情里的元素都是那么美好,可现实总是不那么美好,经历了生离死别的女主似乎难以接受爱人突然消失的事实,竟然以看似荒唐的方式认为爱人并没有离开。
情侣手机壳大概是爱人们都会做的事情吧可或许,这又是爱人用另外一种方式在陪伴她,也许在现实中我们会认为这种“存在”并没有合理性,可是对于一对相爱缠绵的爱人来说,这更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默契,一种契约,一种对彼此的了解,女主似乎知道爱人并不舍得她,只是用另外一种方式鼓励她,支撑她,在最后以他们相识的方式永远离开……
影片用轻盈诙谐的方式讲述着沉重的故事,鼓舞了生活中正在经历苦难的人能够独立面对人生的风浪,能够乘风破浪,相爱的人终归会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次元,永远相伴在一起。
影片中无处不在的小伏笔也会让人体会到那份爱的牵连和连贯,温暖和哀伤并行打动观影人的心情。
整个影片的色调也非常温暖,像是在讲述一个稀疏平常的故事却扣人心弦 。
一部闲暇下来看的轻松电影,如果你生活缺了点糖可以来看看,如果你生活特别甜蜜,耶可以来看看学者珍惜身边的爱人。
01.新的海浪会不断地涌来,不仅会有好的海浪,也有应该放走的,但是一直潜在水里的话,是永远无法站在海浪之上的.—— 《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02.无论是多小的海浪,都带着远方奔袭而来的力量,你只是众多海浪中的一个,你必须要准备乘上下一个海浪了。
—— 《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03.接下来这封信由雏罂粟港先生送给向水日菜子小姐,咦?
是来自一年前呢 “圣诞快乐,日菜子,以后的每一个圣诞都要一起过,永远,永远,永远。
”—— 《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05.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我将在未来的岁月里,无比珍惜。
若无法再与你共乘海浪之上,我将为你送上最后一份祝福与助力。
望着你,迎来那朝霞重新升起的美丽,找回那份自信和勇气。
—— 《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06.港:用左手吃饭很别扭吧 菜子:没关系 我练习过了 就是为了吃饭也能和你牵着手 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我想一直牵着—— 《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07.要允许悲伤的浪反反复复冲击海岸,一次又一次勇敢地经历他们,完成了哀悼,才能重新启程。
—— 《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
为什么……剧情不是很落俗,却能让人在看完后忍不住泪水涌出……就像最后那股灭了大楼火势的水,有着挡不了的力量。
因为,港也在告诉我们,新的海浪会源源不断地翻滚而来,要勇敢迎面生活中的每一次海浪啊。
看看他为了自己的目标,做了多少提前准备,有多少日积月累的努力吧。
卧室里满墙的书,以及各种努力的痕迹,都让人感动。
他也不是天生的天才,而是什么不足就补什么,慢慢地、悄悄地、踏踏实实地改变着,变得越来越好。
所以才变成了大家所看到的“全能男孩”。
为了梦想和目标能够去纯粹地努力,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现在社会浮躁,但我们可以为自己营造相对纯粹的环境。
努力吧。
正是有了这些日积月累的努力,才让港变成这样一个外表稳重、内心也很强大的男生吧,怪不得会让后辈敬佩、让人们都喜欢呢。
而且,他对雏子的追求,那样直接但又如水流般自然,这么多年,他一直默默关注着那个海上冲浪的女孩,却并没有因为悸动而影响到自身的努力和进步。
直到有了自然而然可以产生交集的时刻,他才紧紧抓住时光。
而这时候,温暖帅气的他,也早已成长为自己小时候理想中的自己吧。
虽然他不会冲浪,但可以说,早已在心中练过无数次,伴随着他内心磨炼、成长的过程。
我想,我要是个男生,应该也希望成为这样的男孩子。
天呐……突然想起来那把锁……我得找机会回去解下来砸了
再说说雏子,她虽然看似除了冲浪,其他没什么优长,但是她的善良、她在冲浪上的坚持和热爱,也是她闪闪发光的所在,亦成为她之后找到自己兴趣方向并从事工作的充足底气。
所以并不是港单方面教会雏子成长,雏子在小时候因为救了港而影响到港,港因此在长大后选择了救人工作,努力成为一名出色的消防员,他是先成长了一大步。
然后,他回头抓住雏子的手,又来帮助她往前成长。
果然,是双向奔赴、双向影响、共同成长啊!
这是非常健康的恋爱。
而且他们在一起的过程那么自然而然,在一起的日子那么甜蜜温暖,可以用妹妹最后的那句话总结“谈恋爱傻子才不谈!
”只是,命运也有时候不会安排所有幸福都走到最后。
这也是让人唏嘘之处。
他走了,却还能继续带领她成长。
是啊……好的恋爱是这样,无论怎样,都会带来正向的影响。
但是最后的圣诞节告白,真的让人观之心痛。
我们怀念美好,我们也知道它的意义。
我还是会相信缘分、命运、天注定这种东西,就像影片中男女主的奇妙缘分。
我们的生活中就一直存在着很多意料之外呀。
我只想像港那样,努力做好自己,便也是在做好准备。
和《言叶之庭》很像,孤独的女孩,雨或者水,遇上爱情,得到爱情,爱而不得。
1.约会时,滨海公路上,白色江豚造型轿车,上面两块帆板,车里的挂饰是一只江豚和一只海龟,男孩女孩聊天听歌…2.男主死后,妹妹打开他的房间,是满屋的书,和一些健身器材。
她向女主介绍,哥哥看起来什么都会,都很轻松的样子,但是背后很努力,包括一开始照顾妹妹,吃饭很难吃,但是他不断看书和看烹饪电视节目,厨艺慢慢变好了。
3.男主死后,随身带着水杯,对着水杯说话和他共渡冬秋春夏,阳光再次照在女主的身上……4.还有谈恋爱情节,背景是两个人伴着吉他🎸哼唱,不时笑场,一起学习冲浪,水面上女孩踩在了一只帆板上与他背后轻轻相拥;互相发和朋友在一起的搞笑照片,惹得手机对面的人傻傻地笑;以花为前景,特写到全景交代赏花;蓝天白云,椰子树夹道,女主从副驾伸出手臂迎风欢笑;两人在餐厅挑战各自的巨大汉堡,胃口大开;在河豚馆里挑选江豚挂件;夕阳余晖下,伸进海里的桥上,两人手握余晖(全景+手部特写+远景相拥);夜晚飞机闪着银光划过,两人在酒店阳台看烟火,女孩把男孩伸来的手拉到身后,人物在偏右,烟火在画面中心升起;白天海滩上两人提着鞋子奔跑,然后被男主追到,相拥而上;绿草地上,两人一起坐降落伞一样的户外项目,爽着腿,俯瞰大海;花店里,男孩被欧巴桑调戏,女孩在一隅扶首叹息;晚上烟火满天,他们穿着名族服饰在人群里仰望星空,在人群里牵手向前走(背影);明亮的金黄色被子里,两人69轻吻💋;逆光下,在海边与海鸥嬉戏;阳光下,女孩一个人帅气冲浪;夕阳下,女孩平躺在帆板上遥望远方,男孩在水里陪伴,海浪轻轻地涌动;小小的爱心蛋糕上插了4个蜡烛,还有帆船的造型,在KTV环绕灯下,女孩拿出大大的充气江豚礼物,充气,两人把江豚放在中间,拿出同款手机壳的手机,伸长手臂,45℃角同步自拍;男孩弹吉他,女孩抱膝摇摆唱和;冬天的夜晚,两人都戴着帽子走在圣诞节的路上,玩亲亲,女孩被亲代的一霎那,突然有了狗子的表情。
看到菜子在水里和港带着结合的意味我出戏了……让我想到了电影《她》里的和人工智能结合,那电影看到的时候我有点点犯恶心没再看下去,我个人只是觉得,可以有更好的表达方式。
前面真是甜到要死,“我会永远保护你”,任何女生听到这句估计心都化了。
而结尾山葵和洋子在一起,这就让我觉得前面山葵向菜子表白就是败笔,即使是暗恋,暗暗放在心上就好。
而菜子被表白后居然在马桶召唤港和他对话,导演你原来暗藏那么多搞笑基因呀哈哈。
我原先一直都不明白很多人为什么走不出前任的阴影,甚至我在某个评论上写道:“让我做备胎,宁愿去吃屎,大千世界,美好的东西阅之不尽,没有那个她,还有千千万万个她。
”直到最近,我承认了自己原来一直在想念那个拒绝我的女孩子,当然了,也有自己孤独的因素。
是的,我一直在想念那个拒绝我的女孩子。
而动画里前面甜得要死的剧情我虽然没经历过,但是也能感同身受了,于是后面的菜子一直放不下的原因我以前参透不了,现在完全理解了。
这也算是我的领悟吧。
但是生活一直在继续,虽然我还是在孤独。
港鼓励菜子,“游泳累了就歇一会再继续”,让我想到《悠长假期》里的不要担心,保持快乐。
动画最后,菜子终于乘上了最高的浪头,在港的彻底离去中走向了新的生活,真是不容易呢!
谁又能明白某个时刻情绪上来,一个人跪下失声痛哭?
前几天在小组刷到,以为是纯糖爱情片,结果不到五分之一就开始刀...整部片子下来算是老套的love story,但又带点神乎。
男主去世后寄存在水中,女主只要唱起初次约会的歌就可以召唤男主...男主最开始出现的时候,还以为是要走向女主精神出现了问题,被困在男主去世的阴霾中难以走出去,逐渐堕落...不过嘛,人家毕竟是个爱情片&奇幻片,最后让男主以灭火的形式在众人面前出现,灭完火之后出现金光就成佛了...怎么说呢 真的挺神奇的哈哈哈 前期的描写满足各种爱情幻想,中期男主离开却又未离开的部分,还挺牵动的~悲中喜吧 最后女主在水中呼唤男主,但却再也见不到,放声大哭&一年后的圣诞祝福的时候 才是真正的刀片 以为要结局,结果片尾又狠狠一刀... 汤浅是很懂怎么刀的ww里面最喜欢的一句话“一直潜在水里的话,是无法乘在海浪之上的”
想和你一起浪会去看完全是冲着湯浅去的,PV不够吸引人。
总体感觉十分平淡。
相较湯浅的crybaby和春宵苦短,想浪的题材有点让这位天马行空的监督束手束脚。
想浪不是不好,而是不够好。
微苦涩,却甜得发齁。
恋爱青春题材,和擅长氛围渲染的新海诚的懵懂和相遇不同,想浪是相对成熟的陪伴。
至于这一段的表现,篇幅较我预想中要长很多,长到嘴里キャラメル味儿的爆米花都没荧幕里的那对情侣甜。
以至于当剧情来到转折点,甚至会腹诽大圣终于肯收了神通,这个转折点的味道就又淡了几分。
其实这一段还是可圈可点的,算得上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和地利可以一起说。
千葉的云和海不一定会输给濑户内或者江之岛甚至伊豆,尤其是色彩的运用,明亮欢快了许多,可惜的是关于海的场景不多,印象不够深刻,不过整体氛围挺好。
人和的话,人物细胳膊细腿长脖子,肢体语言就十分出彩了,尤其是大幅度运动(冲浪、跑动)时,青春活力的朝气与张力有种随时都要迸发出来的感觉,看着很舒服。
撒狗粮的情节部分选取的也可以。
到这里的观感体验确实还算不错,开头ひなこ问路回家的那一段伪长镜头,青春ファンタスティック味儿十足,然而昙花一现,直到后面高潮的部分都没这份感觉了。
关于放手和陪伴这个问题,最后给了个相对开放实则相当现实的结局。
当然了,人总是要向前的,但在以后的人生里,是否还会遇到如此对的人,就难说了。
本来也没想传达什么吧,顶多是珍惜眼前人,所以还是适合小情侣去看。
关于主题的人和人的互相支撑与拯救,个人感觉有点稀烂。
回忆部分的拯救和高潮部分的拯救,还有反复提及的“ひなこが波を乗れるまで”,反而给我感觉更惜命一点不是更好一些?
不过还是多少提了点社会问题,比如“動画を撮るために”开头那里提了一嘴,“ひとを助ける仕事”那里也算传达出一点正能量,不过都没深究,仅是推动了情节发展。
总体来说抱有期待去看也许会失望,打发时间去看或许还可以。
《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以下简称《共乘海浪》)的高光时刻来源于诸多日本动画(或者说一切动画)的奇妙时刻,它是虚拟人物对于自身(以及现实)的理解和观众对于现实的解读混杂、交融在一起的时刻,是现实不再重要的时刻,是任何人凭借意念就能改变现实的时刻,是魔法开始呈现的时刻。
这一切哲学都寓含于「作画」-「使之运动」这一连续动作的背后——无中生有,天马行空。
作画本身就像是魔法,它并非如电影一样用摄影机摹写或复刻了世界,也不仅仅是扭曲了世界,而是凭空(也凭借想象力)创造出一个梦幻的世界。
动画是如此奇妙,它的存在会让我们问自己:何为现实?
为什么我们会在看似完全虚假的画面里沉醉;为什么那些轮廓和色块被我们视作有感情的个体;为什么我们为他们的痛苦而痛苦,快乐而快乐?
它究竟有什么魔力?
日菜子(川荣李奈)朝着水唱昔日的歌,她发现每次歌声响起,就能在水中看到自己的恋人。
在那个时刻,大概所有人(银幕内外),包括她自己,都认为那是幻觉,那是悲伤过度导致的认知扭曲。
这是一个绝妙的悬念。
在一开始,我们这些不常观看动画的人,都可悲地沉溺在对现实的陈腐理解中——要在任何反常的现象中找出合理性,找出它们在我们自身认知框架内是其所是的理由,而不是任由自己的想象力和感情飞舞起来,任凭动画的牵引,转向一个更广阔、更梦幻的精神世界。
悬念持续了一会儿。
暧昧的细节不断被抛出,我们开始在「事实」与「幻想」中犹疑。
心情仿佛钟摆,一会儿偏向这是真的!
一会儿又觉得,这肯定是幻想。
在传统电影中,只要没有人与鬼的交互,只要没有鬼对现实的改变,就永远存在两种解读方式——她在幻想,或鬼魂真的存在。
因此,在像《人鬼情未了》这样的电影中,鬼魂与情人永远若即若离,无法接近。
在《夜以继日》里,恋人死去后,女主角只能遇到一个替身,而不是换了灵魂的恋人。
它们给予观众的就只有暧昧与含混,只有压抑与悲伤,只有成年人的虚伪与空洞,他们想要幻想却又半遮半掩、含羞带臊,害怕被指责太过直接、不切实际!
然而在《共乘海浪》中,鬼魂毫不犹豫地改变了现实,港(片寄凉太)救起了日菜子的手机。
但随后,监督给了日菜子一个暧昧而奇怪的远景镜头——他还是在暗示我们,这一切可能只是幻想。
对于观众来说,这既是诱导,也是揶揄。
因为可悲的我们,在那一刻,仍在犹豫。
直到后两次,港终于出现,他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将倾盆大水从燃烧着的废弃大楼注下——这是影片最美妙的高光时刻。
在那一刻,看似「写实」的动画瞬间露出真面目,扭曲的透视与形变、夸张的奇观、天马行空的镜头运动,配合着BGM——这是只有动画才能带来的震撼,它在暗示我们在动画里,如果你的意念足够强大,就足以改变现实。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看到《龙猫》里那辆形状怪异扭曲的飞驰巴士,看到《冰雪奇缘》里艾莎无拘无束地操控魔法,看到《千与千寻》中小千坚定地做出父母不在猪群的判断。
所有这些场景,并不仅仅是作画者和动画监督的功劳,而是所有观众共同意念的结果。
在那些奇妙时刻,观众、剧中人、主角的感情与意念神奇地连接起来。
这些奇妙时刻给我们带来的激动首先来源于那些电影里的苦涩、悲伤与绝望。
我们同主角一起,处在困苦中。
随之,现实扭曲,神性显现。
树林里存在着的美丽龙猫,忽然化为一辆巨大而怪异的巴士,载着我们的朋友奔向稍微美好一些的现实。
于是我们感动,那种感动是艺术家制造的梦幻,是梅洛庞蒂所说的具有神性的知觉。
这种扭曲与变形只能由作画展开,用摄影机、特效、蒙太奇永远显得虚假而突兀(因而它们也只能保持暧昧含混)。
只有画作的连续变形与运动才足够有说服力,才能让我们相信,那是真实又梦幻的,是悲伤又安慰的,是天真又苦涩的。
《共乘海浪》的高明之处在于,监督告诉我们,幻想并不是全部。
在幻想背后,苦涩、犹疑与感伤仍然存在。
影片末尾,在「乘上海浪」之后,日菜子仍然在孤独和回忆中茫然地痛哭。
那痛哭将我们拉回现实。
正如在《龙猫》里,尽管有美妙的感动,但母亲生病的事实并未被解除,也不可能被解除。
即使你能够在水里看到恋人并与之交谈,也无法触碰,无法拥抱和亲吻,无法共舞,无法做爱。
日菜子送别只存在于水里的港回到现实之后,她的感伤就像我们走出电影院时的感伤一样。
梦幻结束了,接下来你将面对现实,面对生活。
这是宽慰,是提醒,不是鸡汤。
监督在暗示,那段爱情/幻想就像电影(动画)本身一样,只能带给我们一时的快乐。
艺术是有限的,但艺术带来的快乐是真实的。
在电影院大哭,愿望不是给予她什么,也不是希望她给予自己什么,只是希望她更好。一直想把前男友做成一个小玩具挂在身边。
骇人不浅
这居然是个虐片?汤浅政明我果然吃得下,一直在甜和虐之间反复横跳。最后女主角在千叶港塔面前嚎啕大哭,如果在电影院看我可能也会爆哭?
三星半,俗套的纯爱励志片里也能看出汤浅政明的诡异画风也是醉了,从摩天大楼冲浪下来直接把恐高症+不会游泳的我吓瘫在座位上。
虽然节奏拖沓,有些台词十分尴尬,但还是看哭了…用奇幻的设定拍分手后对恋人的眷恋很有感觉,想念的心不就像是潮水一样起起落落。
只看过这一部汤浅政明,太浪漫了。
只能说是汤浅泛泛平常之作,乏善可陈的伤感爱情故事,作画相较于《四叠半》或《乒乓》那样的实验可谓是四平八稳,部分场景营造带点想象力,汤浅仍然在用动画挑战电影运镜规律上向前探索,故可一看。
虽然剧情不咋滴。但是这样的男朋友谁不喜欢啊啊啊啊啊。而且。还是好爱汤浅政明啊啊啊啊。
没有逻辑,更没有动画的视听美.
都是奇幻爱情,总觉得逻辑上比《天气之子》更能让我接受。十八年前的《千与千寻》女主小时候被男主拯救,十八年后是女生小时候救了男主,还依旧有写不清名字的剧情。一年后的圣诞祝福让人泪目,最爱摩天大楼冲浪,后辈和妹妹也看见了男主,让那个水中的幻影变成真实的存在而不是女主的臆想,与你乘风破浪,完成人生的相互拯救。
当个草履虫真好
看完哭完塵吸完澡都洗完了,我曾經拯救過的人來救我了嗎?我曾經救過人嗎?曾經愛過的人還愛嗎?都是沒有的。我現在可以自己站在浪尖上了,因為曾經奮不顧身撲倒在水中。我再多的犧牲換不來你也不想再換了。不叫你傷心的人是沒有的,一是太愛一是不愛了。
#siff#sfc 仓惶逃出电影院。
音乐穿插到让人尴尬,太频繁了。我已经没法被这种纯爱故事打动了啊。
川荣李奈二连- -海狗彩蛋get求周边啊666
我只能给个二星了。剧本真的不行。前半部分的恋爱好甜好甜。两个人一起唱歌的bgm也好甜。后半部分开始迷之展开。剧情太突兀了。我甚至一度以为女主疯了。主题曲唱了不止七八遍,还只唱前两句。我从电影院出来脑子里全是这两句歌词。就在我以为女主放下过去,迎接新生活的时候,圣诞节广播又把我虐成狗。我的天啊,能不能给女主一条活路。
被喂了两个小时的狗粮,虽然导演这次黑人问号似地走了韩剧的偶像剧操作,又蠢又白痴,但是我滴妈真的太甜了啊,老阿姨我看完想恋爱了卧槽!
故事有点弱
自兽爪后的沙滩撒狗粮第二弹……感觉连男女迅速确认关系的跳剪方式都如出一辙。当然,那边是直接跳到床上去了。这个人鬼情未了的题材,满让人想起同类型的今敏长期搭档演出家松尾衡的那部《夏雪密会》,而且居然都有花店打工的剧情。当然那部更容易让人脑补今敏式的蒙太奇……这部可能在叙诡上可以联想一下。不过汤浅还是汤浅啊,各方面都协调的很顺畅:老搭档EunYoung Choi做了本片制片,吉田玲子的本子完成度很好,一直合作的大岛满的配乐也很加分,因为《回转企鹅罐》的原画受到关注的小岛崇史自Flip Flappers后第二次同时担任人设和作画监督、当然之前在恶魔人中跟汤浅就有过合作,86年的,年轻有为啊…… 就档期容我吐个槽,为什么不干脆直接挪到圣诞新年档去!?
太多戳到我的点:蒲公英蛋包饭,手冲咖啡,海浪,烟花,成年人之间健全的亲密关系,普通人之间的心灵相通,失去与不承认失去。即使主线俗套至此也不得不说汤浅的演出太强了。关吉田玲子什么事,只能说制作人为什么要浪费汤浅的才能做这种糖水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