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不怎么看这么多集数的昼间剧,开始看这部剧也是因为主演是向井理主演,好像过于“外贸”了......看了才发现原来是很温馨的一部剧,让人想起另一部不是很出名的台湾剧《闪亮的日子》,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讲述住一些住在一个巷子中人的故事,有欢笑有泪水,但大家互相扶持,无论在困难的岁月都一同走过,那种坚强和那份温馨让人感动。
怪怪其实就是水木茂老师,虽然电视剧有夸张的成分,但是展现出了那个年代漫画家求生的困难。
这部剧的主题是怪怪怪的妻子,也正是布枝美沉默中的那份坚强才撑起了这个家,相信也是水木茂老师成功最大的支柱。
开头大概有十几集都是讲布枝美小时候的生活,小美小时候和茂相遇在森林里,讲着鬼故事,特别有夏天的感觉,在夜风凉爽的夏夜看到这样温馨的剧,心情也会很好,又想起一部动漫《夏木友人帐》,狐狸、妖怪、招财猫......奇异、怪诞、伤感、温馨,夏天、人生,感觉十分美好。
本来这剧播放应该是6集一周目来播放的,但我看还是以10集一个划分,每天看10集过来,每天记录下各种剧透,慎入12周目有关于漫画家的故事,被推荐又感兴趣翻来看看,对水木茂也略有兴趣女主相当的好女孩,男主算是难得一见的长得帅又演技好的日本男演员了以及,前10集根本就没有水木的戏份,都是讲布美枝的朴实的童年,要看的注意了10集后才开始与水木发生交集3周目看完片头曲才发现女主的名字居然是松下奈绪,熟悉的名字,一翻,果然,是曾经收录过的出了好几张钢琴曲创作专辑的才女,多才多艺,好流弊以及,那会的漫画家的生活,好辛酸,想来现在日本漫画界稿费这么高,也是从那么低廉漫画的时代过来的,天朝其实差不多更接近那种阶段吧夫妻结婚后,正所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最好诠释疑惑:是完全属实的剧情,还是稍微有根据所谓剧情需要改动虚构加工的,这种成分有多少,以及都是哪些。
比如,有没有助手,那些书房都那么小,就那么一两个员工吗4周目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行业的凋敝很残酷丈母爹来东京看女儿,期间还被数落一番,不过还好后续不错人,人缘好作品得到夸奖也有真心喜欢的读者,让丈母爹总算放心把女儿交给他了。
想想以后不管从事什么工作,也总会有类似的时候吧,到时候又该如何面对疑惑:那时候的3W日元,大约等于现在多少购买力56周目不得已低头去画不喜欢的少女漫,变得不是自己了。
各种被欺负压榨俩人生活实在太清贫,又碰上无良书商不付稿费。
突然得知有了孩子,本来的喜事对这个家庭却是非常严峻的危机,穷得当掉了妻子的嫁妆。
生活困苦简直无法想象但布美枝去姐姐家后水木去接她时候还是蛮感动,有家的责任感要为人父母的时候了顿时感觉微妙了起来以及,都有点不敢看下去了,水木作为漫画家至少此阶段的生活实在是困窘,以及有老婆,还有了孩子,各种重压7周目街坊邻里和朋友都很慷慨关照新出生的宝宝,蛮窝心的,特别是在这样的时期漫画作者的身份去开出版社,又是老好人,但却不熟市场不善经营,这样对漫画出版却是灾难性的。
但对优秀作品的眼光却是比一般更强更敏锐。
于是乎,金子始终会发光的,只要他能熬到那个时候有那个机会。
这样看来,历史上应该也是沉沦了不少本来优秀的漫画却没有受到相应的关注,也就是所谓“超越时代的作品”,其中比如大话西游看了怪怪怪的妻子吧有一回帖“像水木这样的人可能还是有的,但像布美枝这样的女人现在应该是不会有了”,不过谁知道呢,但是,至少应该是很难有了以及还看到说看了50集看不下去了,她老公简直就是王八蛋的说法8周目回去了娘家,做了爷爷奶奶的长辈们也很喜欢孙儿,以及,严父之下的弟弟妹妹也都在追求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水木的情形开始好转,深泽的回归,开始创办了漫画杂志,力邀水木创作作品连载,水木有了更加可靠和有前景的发展机会9周目出租书店终于走向了结束,历史前进的齿轮无论如何也挡不住才能这东西,也是很残酷的总会有办法的对于不擅长的题材,即使是十分贫穷的时期,敢于拒绝讲谈社的约稿的魄力,很强大同时,水木的好时代终于要来临了10周目对作家来说,个性可是生命线讲谈社的约稿,是机会,但问卷连载机制每一回也都是大挑战,在现在已经习以为常,但对当时的作家来说还是很艰难的之后得奖,终于得到了迟来的肯定,以及连载,约稿不断,然后成立公司,各种一帆风顺,但也有曾经同甘共苦的人的落寞11周目水木的漫画事业进入稳定上升期,作品也电视化了,各种欣喜。
剧情的重心又围绕布美枝和妹妹展开了12周目多积累,不要太急于求成。
太早出道,就马上消失的话,就什么都没有了。
如果不趁现在好好学习,脑子里马上就没料了菅井实在是太猥琐了,见到美女就喜欢育儿也很重要,因为工作耽误的话,对孩子来说很可怜的13周目闷闷不乐是没法活下去的。
如果不坚强一点,就活不下去。
总是觉得自己很幸运,只是丢了一只手臂,就回来了14周目水木迎来工作的低潮好可怕……漫长的黑暗低估之后,迎来的是沉淀已久的真正的蜕变第二次有不敢看下去的冲动,但继续看下去,有收获到更多。
总会有办法的15周目水木的父亲离去了16周目鬼太郎也能继续一代代影响下去,以及,该剧总算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正因为是一部自传,才有如此的说服力。
如果是一个虚构的故事,那漫长的看不见出口的贫穷时期、那失去了左臂创作出来的漫画杰作、那突如其来的长盛不衰的成功,也许都会引来质疑:是不是太假了,是不是太煽情了,现实中不可能发生吧?
对我而言,这部剧最大的价值就是它的真实。
不然,说实话,我很难看完这么长的一部日剧。
159集。
要知道,在此之前,我所看过的最长的日剧只有18集。
因为自己也在创作吧,所以常常会感到迷惘,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吗?
毕竟,现在看书的人似乎越来越少,“小说已死”的呼声也已经喊了好多年。
不由动摇,觉得自己的努力会有回报吗?
所做的一切有价值吗?
还是只不过是一场无人问津的自娱自乐,终将沉入黑暗的不了了之。
但什么是真正的价值?
价值是由谁来定义的?
水木茂所画的妖怪漫画,被斥为垃圾、低俗,甚至漫画业本身也被视为上不了高雅之堂的低级读物。
但水木茂自己,却从来不曾怀疑过,他甚至根本没有考虑过、困惑过,他的妖怪们到底有没有价值。
因为这是他用生命所爱的、所创作出来的东西,从另一种意义上说,也就是新的生命。
假如生命没有价值,那还有什么有价值?
但要创造出生命是很难的,所以电视中也常说一句话“不画漫画,也能活下去”。
事实证明,这句话没错。
不过,有没有那1分天才,也得先流了99分的汗水才知道,就像一只蛋能不能孵出鸡仔,得先孵了再说,那个孵的过程,因为孕育了无限的可能性,本身就是意义。
这么长的一部电视剧,涵盖的内容很多,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关注点。
我为步美枝的善良隐忍和坚强达观所感动,因此做家务活时都多了份愉快的心情;我也为步美枝父亲对子女和家庭深沉而厚重的爱而感动,不由在打电话时也对父母包容和体贴了很多;我喜欢那个随随便便、胃口极好的水木茂父亲,活得多自在,多潇洒,什么精致的生活,讲究的情调,都不过是些自找麻烦的枷锁;我喜欢堪称伯乐的戍井和,他不仅仅第一个发现了水木茂的才华,而且他也堪称水木茂的第一知己,是水木茂黑暗时期毫不动摇的一束暖光;还有向往远方最后却安享平凡的三姐,情窦初开却慨然告别的小妹…… 无法一一叙述。
这部片子以一种漫画般的理想方式创造出了太多可敬可爱的人物,几乎每一个配角,都值得一部传记。
但看完全片,回首品味,第一个涌上心头的还是水木茂顽强的生命力和创作力:他毫不动摇的信心,毫不停滞的努力,哪怕贫穷和冷漠足以淹没一切的汪洋大水,也无法熄灭他的顽强和热情。
一股力量像春天的野草,势不可挡地冒出头来。
不管别人怎么说吧,看开头就想看下去,于是熬了一天一夜补完了想知道自己喜欢的漫画家是怎样奋斗,怎样生活,怎样创造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当然,电视剧是会有艺术处理部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漫画不仅仅是小孩子的玩具,手冢大神这么说过。
从水木茂口中听到的时候,心情很不一样。
看着这样普通的日子,柴米油盐,街坊邻居。
但是又不普通,曾经憧憬的职业,一直很喜爱的漫画,梦想之地。
怎么用语言来表达我的心情呢?
总是想知道后面怎样了,心情跟着剧中的人物变化,这还是第一次。
拉了个长战线才把156集的《怪怪怪的妻子》看完。
一起笑一起哭了那么久,突然完结了,还真的很不习惯。
都快一个周了,每天吃午饭看剧的时候都会莫名地想念她,布美枝和茂的身影随之像木棉板一样飘荡过来。
习惯了饭田家的温馨,习惯了胃突的好色,习惯了怒的正义,习惯了商店街的热心,也习惯了菅井的点点,甚至习惯了鼬鼠的贼眉鼠眼……虽然辛苦劳累,但是大家都在努力地奋斗着,大家都在认真地生活着。
没有能力改变生活,却可以无限适应生活。
这部剧浓缩了人生,映射了社会。
奋斗是主线,亲情是基石,友情、爱情是增味剂,感恩则为她锦上添花。
【奋斗篇】因为这部剧,才知道日本还有一位水木茂这样的漫画家。
查找了他的资料,再结合剧情,更加肃然起敬。
剧中很多人都说能画出那样战地漫画的人,一定经历过巨大的痛苦。
我也坚信生活的磨难能铸就顽强,况且还是生死一线的挣扎。
面对纠缠不休的穷神,虽然也有怨言,但他并不松懈,甚至鼓励老婆并肩进行驱穷大作战,时不时来个改变作战计划。
没有多余的钱为女儿祝酒,那么纸上酒席也是很气派很愉快的。
苦中作乐,是他们战胜穷神的一大法宝。
即使夹杂着辛酸,这快乐也足以支撑到明天。
棕色的香蕉,被救济的罐头,素馅饺子,怎么经济就怎么生活,偶尔犒劳也一定要实惠。
苦难的日子不会因为乐观的心态而暴富,但至少心灵不再潦倒。
剧中无论谁遇到挫折,主流的态度便是积极生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这多少给了我启发,即将步入毕业生行列,或多或少明白一点自己到底喜欢与适合什么行业什么工作。
虽然这个世道没有钱会很艰难,但是用钱维持的东西会长久会稳定吗?
《怪怪怪的妻子》其实是很现实残酷的,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会有收获,尤其是南辕北辙式的坚持。
喜欢并不一定适合,适当的放弃也许才能重见天日。
中森放弃画漫画而回家做工程,戍井放弃画漫画而一心一意搞漫画出版,春子放弃漫画家梦而乐于做小学老师等等,转变后他们都比原来明快多了。
万事不会都如意,却可以选择能如意的事去做。
茂这样的怪人,喜欢墓地,喜欢歌德,不在意大声放屁。
典型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这种人不入潮流,有自己的坚持,往往不被人理解甚至嘲笑。
一旦成功爆发,就会被人膜拜,但若永无翻身,很可能被视为异类与精神病患者吧。
就像太一刚开始喜欢《鬼太郎》而被女同事非议,喜子在初中时迷恋鬼怪漫画而被同学疏远。
现在我们班有人从一开始就只读马列毛邓,满脑子红色思想,大家一提到他就是“又红又专”,我没办法把这个形容词理解为褒义词。
或许若干年之后他成为中央的某某某了,我们会很恭维他,但若他一直穷困潦倒下去,我们会认为理所当然。
人就是这样,见风使舵是本性。
但愿每个坚守自己所好的人能够用其所好,而不是囿其所好。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亲情篇】茂的爸妈在半夜里声嘶力竭地想要喊回远方战场儿子的魂魄,看得我热泪盈眶。
有时候父母的做法似乎显得不近人情,得不到子女的理解,但是在紧要关头这种亲情的力量能够化解所有的云烟。
源兵卫作为一个专制家长,也是独断却温情。
幸子在被安排相亲时一度离家出走,最后在爸爸的告别仪式上郑重地对大家说,我们都是被爸爸安排的婚姻,却都幸福美满。
他对儿女的依恋深沉而绵长,却又时时碍于情面不愿流露出来。
生命的最后日子,布美枝回家探父,回忆了三次听爸爸唱歌的场景,想再听听爸爸的民谣。
后来都子在门外听见轻声哼唱的民谣,不知道她会不会联想起母亲哄睡婴儿低唱浅吟的场景。
或许这是生命轮回的征兆。
可能经历了一些亲人的离去,我已经不再害怕人老而终,所以在看到胃突以及源兵卫去世的场景时只是觉得难过与压抑,但是贵司的噩耗带给大家的伤痛深深地刺痛着我。
小小的喜子给另一个世界的舅舅打电话,令布美枝哭得瘫倒在地,我也忍不住热泪盈眶,只觉揪心得疼。
一时间许多往事浮现,让这痛更加剧烈。
亲人不仅仅因为流着同样的血液而亲,更是那种割舍不断的生活经历才显得亲情的珍贵。
素未谋面的亲人,处处算计你的亲人,这些都只是亲戚关系上的,不算真正的亲人。
【友情篇】剧中似乎每个人都有朋友吧,而且有的是亦师亦友,有的是亦亲亦友。
商店街的一群朋友可以说是村井家的精神帮助之一,尤其对布美枝而言,他们是在陌生的东京里行走的拐杖。
小道书房可以算作友情基地。
【爱情篇】如果没记错,感觉泉美和仓田的算爱情吧,鼬鼠对春子的算单相思?
其他人的都是深陷在亲情中,不知道那算不算爱情。
没有体验过先亲情后爱情的模式,没有发言权。
昨天晚上开始从第一集开始慢慢看起,因为受到朋友的推荐。
十集内有二集让我哭了,第二集和第六还是第七集。
第一个泪点在七岁主角抬头向全家诉说为什么要去那么远的地方,我的眼泪已胀满眼眶。
第二个泪点在十岁主角抬头向众人诉说那个要和姐姐相亲的哥哥是多么好的一个人,我那样无理的要求,他也没说什么就接受了,眼泪泼一样地涌出。
这哭的二次,很畅快。
没有想流又被剧情卡住流不出来的感觉,没有泪路微有干涸感动已过去被中途叫卡的尴尬。
每一次看到稍有误会,便会马上解开,没有一般剧中的通病,那种误会又误会,错过又错过让人纠结心烦的情况。
我错了,我马上说,我原谅你了我马上告诉你,这让我看得舒心又开怀,笑也笑得通透,哭也哭得爽快。
这是一部非常平淡但又温馨的剧集,问题是这种剧集看完之后非常陶醉但细细回想却又没什么可写的感想。
真是令人两难呀!
故事可以算是“一个日本女人的一生”,布美枝是一个普通的日本女子,一生按步就班的过着日本女人的生活,出生成长结婚(还是相亲不是恋爱)生育相夫教子。
如果不是其丈夫是出名的漫画家,就与其他无数的日本女子一样。
这样的生活又怎么能感动别人呢!
问题是确实感动了,原来生活就是这样才对。
剧中的布美枝可以说是日本女性的传统典型代表。
甚至她的家庭生活也反映了普通日本家庭在二战后的生活状况。
平淡而又温馨的生活,一家人在一起,富裕也好,贫穷也罢;开心也好,难受也罢。
互相关爱互相支持共同前进。
如果说我认为真正的中国人是在生活中看不见的,而正是这看不见的人们才延续着中国人的传统和精神。
而象水木茂和布美枝这样的日本人也是真正日本人的象征(这里水木茂的成名只具有偶然性),正是布美枝以及周围的无数人这样认真的生活着,日本民族也才能传承千年并在二战后站立起来。
平凡而伟大的普通人。
上次去东京调布深大寺,看到寺门口的一家妖怪店,门口立着几个状甚猥琐的怪物。
拿起相机拍照的时候,同行的日本朋友告诉我,这是日本某有名的漫画家笔下的妖怪。
“咱日本人都知道”,他说。
现在我才知道这位漫画家:水木茂,他也是这部《ゲゲゲの女房》(这部片子的中文译名太烂)的男主角。
《ゲゲゲの女房》改编自水木茂妻子的散文。
还是引用官方网站上的这段说明吧。
【《怪怪怪的妻子》是武良布枝以自己的视点回顾丈夫水木茂的半生的散文。
她讲述了自己为什么会和当年的这名贫穷兼无名的漫画家结婚、怎样过着艰苦的生活、丈夫成为名人后自己的人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怎样接受他那特殊的言行举止、在自己这样的凡人眼中丈夫是怎样的一个天才……等迭事趣闻。
武良布枝和水木茂结婚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在他身边守候着他,让他安心工作,很显然,在这部充满爱的散文中,我们将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和真正的“爱”。
】这部片子叙事速度很慢,看到接近20集的时候,男主角才正式登场。
然而这之前的布枝美的成长物语,却给我很深的感悟。
布枝美到28岁,还没有走出过自己的家乡。
看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什么叫做“成长”,什么叫做“充实”、“快乐”。
现代人的眼中,不读万里书不行万里路,永远有如一只井底之蛙,可怜而渺小。
但28岁之前的布枝美,没有正经谈过恋爱、没有结婚、没有踏出过小城半步,除给家里的店铺帮忙外没有工作经验,但这样的布枝美比起现在的大多数人,无疑是要更“充实而快乐”的。
和水木茂相亲并闪电结婚后,布枝美跟着他过了很长时间的苦日子。
但那个年代的女人们,永远贤淑而善解人意。
眼泪忍在肚子里,打落牙和血吞。
水木发脾气的时候,她为他找理由开脱,水木偶尔流露出来的温柔,又感动得她泪水涟涟。
我在日本结识到一位温柔的阿姨。
这位阿姨和我妈同龄,她和布枝美一样是相亲结婚。
结婚前和未来的丈夫只见过一面。
她是九州从前大户人家的女儿,据说出嫁前永远穿裙子,因为她父亲觉得“穿裤子的不能叫做女孩”。
出嫁前接受过很标准的“花嫁修業”,即花道茶道厨艺等身为人妻的必修科目。
结婚前她是父母的,结婚后她是丈夫的。
她对自己的老公永远不说不,每一天坚持在他进门时说一声“お帰り”(你回来了)迎接他回家。
一起去迪斯尼乐园的时候,大家还在园内流连忘返,她一个人坚持要回家给老公做饭。
她说他也说不用管他,让她开开心心在外面玩。
但她“总有一股说不清的歉意。
”最终她还是单独坐两个小时的电车赶回家。
这是一种责任感,身为职业主妇的,传统的日本女人所有的一种独特的责任感。
她告诉我为什么日本的主妇喜欢韩剧、迷恋裴勇俊。
“因为我们这一代的女人没有真正谈过恋爱,无法抵抗韩剧里的那种大悲大喜的爱情。
”但无论如何不能说她不自由或不幸福。
年近50岁的女人,还能看到她脸上有一种光辉,眼神里永远透着一股子纯净。
这种温婉而知足的气质是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女人不可能拥有的。
她的老公对她很好,虽然偶尔发作一下九州男人特有的大男子主义,但大事小事都为她打点得很周到。
她自己也说他很好。
我想,她敬他,他爱护她,日本古来的这种男女搭配,也是有其道理在的。
爱和奉献,彼此的默默守护,这也许就是布枝美每日每日记录自己和水木茂柴米油盐家常事的动力,就是她所谓的“真正的幸福”和“真正的爱”吧。
日本人爱把“古き良き時代”这个词挂在嘴边。
所谓“古き良き時代”,泛指逝去的美好时代。
但实际上日本人说这个词的时候,大抵朦朦胧胧想的都是二战后至泡沫经济时代到来之前的那一段时光,即昭和时代的后半期,也就是这部片子的时代背景。
战后的日本一贫如洗,但没有了战争的威胁,也没有了军队的负担,日本在美国这棵大树下全心全意的开始开展国家建设。
农地改革和劳动改革打开了广大的国内市场,朝鲜战争时期又意外地发了一笔战争财,日本经济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开始以奇迹般的速度发展。
6、70年代进入高度经济成长期,这一段岁月对日本人来说,是非常美好而近乎神话的回忆。
实际上那时候多数日本人的生活是很穷的,就如同水木茂一家。
但整体的上升势头让他们感到前方一片光明,充满希望。
只要有希望,苦日子也是甜的。
而日后这一代人的勤劳和坚韧,以及他们创造的日本经济以及文化的全面繁荣,让其后的日本人反复地回味,并深深地为之感到自豪。
借用我爱的一句话是:“人们号称最幸福的岁月其实往往是最痛苦的,只不过回忆起来非常美好”而今,日本陷于经济泥沼,日本人从心底里不喜欢现在这个颓废的日本,对毫无干劲的日本年轻人充满担忧和失望。
这就可以解释为何昭和是“古き良き時代”的代名词、为何日本近年来对昭和这个影视题材津津乐道、百看不厌,执着的一拍再拍。
也可以解释日本人对诞生于并见证了昭和流金岁月的东京塔的迷恋。
日本人怀念昭和时代豪情万丈的男人、贤淑坚韧的女人,怀念全民族卯足了劲儿往上走的能量,怀念邻里之间你来我往的温情,甚至为衣食住行不得不精打细算的那段日子里那踏实而温暖的感觉。
同样忠实的记录了这段历史的还有《ALWAYS三丁目的夕阳》,这部电影让我感动得在人来人往的图书馆里哇哇大哭。
现在,又看到这部《ゲゲゲの女房》,不由得让我的昭和情节又一次的泛上心头。
顺道提一嘴题外话,决心看这部100多集的连续剧得归结于日本导师和学长的一段对话。
学长最近结婚,妻子辞掉冈山8年的工作,离乡背井来到东京,小两口一起打拼。
学长表示压力很大。
老师说,你看《ゲゲゲの女房》,学者都是这样过来的,苦着苦着,有朝一日突然就前途明朗起来了。
师兄一拍大腿说,是啊,《ゲゲゲの女房》是专门为我拍的呀。
对亏了这部片子我老婆娘家人才对我好歹有了些理解。
独臂漫画家与他妻子的故事,虽然日子过得很清贫,但是妻子一直陪伴着他,两个都是很乐观的人,漫画家没有因为种种挫折而放弃自己的漫画事业,妻子看到如此认真的丈夫,也坚信丈夫总会有出头之日,一直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在背后支持着丈夫,两个人的生活贫苦、简单但又不失甜蜜、真诚,虽然丈夫不善于言语,但会把妻子不经意的话放在心里并一直努力为妻子实现。
善良、温柔、乐观、坚持、热爱生活,很温馨的一部剧。
不知道这部剧有没有映射到日本家庭主妇对待生活的态度。
长达156集的晨间剧。
太长了,太慢了。
总觉得画面打光很灰。
很好的家庭伦理片啊,美中不足是有时说教太明显,并且故事节奏把握得不大好啊……有真实故事做底,故事和人物情感明显比原创的顺,也没有凑剧情的情况出现。
男女主角还是嫩,演技在老戏骨面前被秒成渣。
竹下景子真是好演技,老公死去和宴会回来后向死去的老公描述盛况AND抱怨他太早走那两场戏哭瞎TAT电视剧版的选角有问题,松下和经理怎么看都想像是姐弟,哪里有相差十岁的感觉啦?
⊙﹏⊙原来漫画业在日本也曾那么困难,也曾遭人唾弃,进行的那么困难、那么贫苦……漫画家那点可怜的稿费……被人一压再压……令人想哭啊TAT前面那漫长的贫穷看着真是好艰难啊,要成就一段事业果真需要一些品质呢,比如隐忍、坚强、单纯。
看看这个再看看《爆漫王》,时代真的不一样了啊。
太长了弃剧QAQ
60集弃。晨间剧只适合每天看一集,一旦连续看就会内伤……故事温馨但太拖沓,流水账式感觉不断重复无亮点。。。
NHK这种乡土剧实在八错
masa…… @2015-10-06 14:05:55
怎么说呢,日常和事业部分刻画得挺不错的,但是婚姻部分完全不动人,甚至让人想骂人,妻子的自传主角却是丈夫。so,瑜不掩瑕。
喜欢布美枝小时候的那个小演员,兜齿很可爱 ^ - ^
追完的第一部晨间剧!电线杆最高!
晨间剧里剧情比较白开水的一部,但对于日本漫画家生活的艰辛,漫画制作体制了解了不少。
自传真的很感人啊 也想娶到像松下奈绪这样的媳妇
一月在日本旅行,專門去了調布,深大寺,路過兩處墓地,竟然興奮不已,總覺得那裡就是先生散步尋找靈感的地方。整部電視劇看完,先生夫婦的相互扶持,好友們力所能及的幫襯,實在惹人眼紅紅。不過,感動歸感動,仍對劇中先生的大男子主義持保留態度。另外,經理和電氣姐的表現,難打高分⋯
这部片子是我前二十一年里看过的最好的一部日剧!没有之二!
很温馨,很好看的晨间剧。
昭和剧,可惜osamu和女主真心不来电啊,弃了
很好的家庭伦理片啊,美中不足是有时说教太明显,并且故事节奏把握得不大好啊……
我……真偉大
2011.09.16坚持就是胜利。
原以为是部讲述女性忍辱负重的励(洗)志(脑)作品,想不到除了童年、“骗婚”以及“极品亲家”有点憋屈之外,一百多集贫困生活让人看到更多的是乐观和温暖,但富裕之后布美枝温良恭俭让的弊病就暴露了。此剧拜鬼演得比电器姐好,就算早几年看应该也不会入坑。
从第一集到最终话,总共用了一周,这一周我仿佛随着布美枝度过了她平凡而跌宕的昭和年代。平均十多集就有一个大泪点,亲情,奋斗,因为是真人真事,所以觉得故事很真实,松下奈绪的脸虽然不让人惊艳,但真的很适合这样的角色,贤惠温柔,默默的陪伴,看着她的脸,心情会变得温和起来,这部日剧,真好。
真棒 振奋人心
想成为富有的人 必定先要拥有富裕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