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一个月前看的了,当时可能懒吧,但总想为这部片子写点什么,那怕只是一点。
但是对影片的印象有是有点模糊了。
不晓得为什么我会看到这么部片子,无论是片名,导演和演员都是我不熟悉的。
而且从海报上怎么看这都像一部韩国偶像剧,那样类型的不是我喜欢的。
随便说几句吧:电影的格调我很喜欢,一直是隐隐落落的,没有特别大的高潮部分。
而且镜头很多都是手提拍摄的。
所有的事物都在平淡中发生。
女主角每天重复着相同的生活。
少年时候发生的那件事,一定是影响了她的一生,包括如今的状态。
那姑且可以称做阴影吧,一生摆脱不了的。
无论你怎么坚强也好……女主角叫金智秀吗?
真是个迷人的女人。
最后,我好象看的时候被感动得落下过眼泪,好象而已。
一部无关爱情的电影。
一部一个人的电影。
忘记了是什么时候看的。
今天突然想起。
女人贞慧是每天过着平淡生活的邮局女职员,在离邮局不远的地方就是她的住所,这里等待她的是平时在电视购物中心买来的东西和在楼底下捡来的一只小猫,这些成为她生活的全部。
记得非常清楚,电影里有一个安静的星期天下午,她边和小猫玩耍边听阳台外面孩子们的嬉笑声,贞慧手里的绿色植物似乎在呼吸。
喜欢这样安静的感觉。
或者说,是平静。
一个人生活,是一种瘾。
直至今天,还不曾觉得寂寞。
相反,却祈求着下班后能够被世人遗忘,遗忘的彻底一点。
让我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可以光着脚丫子,穿着宽松的睡衣,一杯清水,或者一个美梦,度过每一天。
这部电影。
会让人放慢脚步。
轻轻呼吸。
做一个人难,做一个象贞慧一样的女人就更难了。
此片行进过程非常缓慢沉闷,除了几个片断表现出贞慧的过去外,现实生活中的几乎不值得一提。
就是片断也采用倒叙的手法。
直到快结尾处才明白贞慧会这样。
童年的阴影实在太强烈了。
要不就变成《我们的幸福时光》中的柳贞,要么就是贞慧了。
好在贞慧最后勇敢的走出来了。
去面对自己的未来生活。
看着电影中的生活真是无趣的紧。
其实细想想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是否也一样呢?
其实真的差不多,无非是外表显得“丰富多彩”。
其实内容也不过是如此。
活着真累,但还是要好好活着。
小时候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唯一的乐趣就是跟其他小伙伴,满世界的跑。
这个世界就是咱们村的,某个草堆,小土堆,小巷,大路,小树林,田野还有别人的家。
不记得家里的电视是什么时候买的,只记得在外面疯的年纪里,别人家的电视也是小伙伴们觊觎的目标。
咱们那个年代父母都忙着下地干活或做生意赚钱,根本不会对我们管东管西。
于是就有一个记忆深刻的场景,饭点时响起的,父母全村喊小伙伴回家吃饭的声音"XX,来家吃饭喔......"。
记忆有时候真的很奇怪,想知道自己小时候是个什么样的小孩,大人说起的自己永远记不得,自己记得的永远是那么一两个片段。
而这一两个片段,其中可能就包含你一辈子也挥之不去的童年阴影。
而我的童年阴影,就像阴天盘旋在头顶上的乌云,时不时给你来阵湿淋淋的雨,让你恶心,烦躁,焦灼又无助。
有一次和一个小伙伴,不知为什么跑到村上一家有电视的人家去了。
那家人的堂屋很空旷,我坐在中间的一个小板凳上,离电视还很远 ,电视在播着什么,不记得了,就连小伙伴也莫名其妙消失不见。
无数次在梦里,这个场景就像播鬼片,连电视机感觉都是纸扎的黑底白屏。
那个粗野的男主人,晃晃然出现在我的面前,问:饼吃吗?
随即一个大大的JB出现在我的眼前,猛一下朝我嘴边堵来,条件反射避过脸去。
第一感觉恶心嫌恶,并且多少年以后仍然记得这种感觉。
后来粗野的男主人哈哈大笑,递给我一块黄橙橙油亮亮的鸡蛋饼,现在觉得就连那块饼也一样的让人恶心。
但是,小时候的我还淡定的吃完了饼才离开,也是服了自己了。
从此这个片段就成为了我永远的阴影。
就算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也变得越来越模糊,偶尔想起来仍然是莫名的伤痛。
尤其是在懂事后的整个少女时代,就像是自己做的一件不可饶恕的坏事,不敢暴露,不敢提起。
羞耻而又使人恶心。
直到最近看了韩国电影«女人珍慧»,珍慧因为从小被叔叔性侵,长大后一直无法像别人一样过正常的生活,有恨又没勇气杀了叔叔,有爱又不愿意去接受,只是童年的经历像鬼一样如影随行,吞噬着看似平凡惬意的珍慧的内心。
即使这样,珍慧还是单纯而努力的。
养一只猫,虽然那只猫对自己不亲近。
鼓起勇气邀请喜欢的人回家吃饭,虽然被放鸽子。
听一个喝醉酒的陌生男子的倾诉........电影结尾,珍慧又重新遇到了让她动心的男人。
我想,珍慧总有一天会释然的吧,只是需要足够多的时间。
芸芸众生,谁都会有成长中独自承担的阴影和痛苦。
既然无法恶劣仇恨,也无法轻易释怀,唯有让自己不要徘徊,不断向前奔跑,才能有将痛苦与阴影甩开的可能。
就像其他正在努力的,残缺的心灵一样,带着伤痕也要努力的热爱生命。
李胤基导演总共有8部作品,算起来,这部《女人,贞慧》是我看他导的第4部电影,另外三部分别是《爱,不爱》、《男与女》和《某一天》,他的作品节奏很慢,台词很少,从头到尾都有一种哀伤感,还不同于现在无处不在的丧,感动过后会忍不住一声叹息,竟然被他另类的风格深深吸引。
《女人,贞慧》也是这样一部作品。
每天走路,吃饭,擦地,换衣服,工作……贞慧的生活像一个流水账,简单、纯粹、孤单寂寞没有杂念。
她长着一副清水挂面不苟言笑般的脸,喜怒与她无关,就那样静静的、毫无欲望地像车轮一样过着每一天。
唯一和她现在生活有交融的是虽然去世但是时常在眼前的母亲,贞慧对母亲的思念也没有给她带来任何表情变动,只是随着故事的推进,她的故事一点点被揭开,不幸过往尽显在眼前。
原来,伤痕累累的最高境界就是无语,行尸走肉般的过活吧。
多处手持摄影的推进,把贞慧表面上固定的生活,却飘忽不定的内心展露无疑。
有妈妈陪伴的日子她的双脚是幸福的;有猫咪在的日子,她的脚也是猫咪的最爱;就连前夫也留意她的双脚,告诉她鞋需要更新了。
双脚需要一双舒服的鞋子,就像一个人需要一个温暖的家。
过往的经历,那个禽兽是她这辈子最大的阴影,影响了她的人生,让她伤痕累累,她想自行了断,最终却又没有勇气下手。
然而,幸好她放弃了,原来生活也没有完全坏透。
黄政民、朴圣雄的戏很少,只是贞慧的点缀。
《女人,贞慧》、《独自生活的人们》、《花》、《百元之恋》、《小森林》、《最终幻想女孩》、《爱情万岁》、《独活女子的推荐》这是我能想到的关于女生独自生活的片,《独活》完全是剧集形态的广告,资本挤出来的以刺激消费为主导的生活形态,什么狗屁对于独活女来说最难的是烧烤,只列举,不探讨。
1、年龄,偏大或者大,工作状态,有能力承担住所,交际简单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没有进入任何恋爱关系,没有与朋友往来,性格主动或者被迫清冷淡漠或丧或社恐,三点一线,独自吃饭。
2、独自生活的原因基本都属于各有隐情的程度深浅,《女人,贞慧》这种属于事故性,处理两个题材,独自生活和复仇,自我封闭来自于直接的伤害,幼年被亲人威胁这件事情,母亲对这件事情的态度与反应很影响孩子将来对这件事情的心态,她属于能够平静接受一切,邀请对方去自己家看小猫,做了一大桌子菜,不来也就不来;《独自生活的人们》的心结是父母离婚,母亲过世,如何与曾经离家的父亲相处,外加现代社会城市生活一贯的人与人的距离,理由没有那么充分,人物又太好看,刻意没有爱情线真的太刻意,抽烟都不会有人搭讪么,显得这个人物的淡漠总有一些做作的成分,这种类型的片子很容易走向一种过于自我的无病呻吟,又不是创作者艺术家,只是普通的上班族,不外延的话,哪有那么多东西可以讲;《花》设置两个姐妹,妹妹好看,嫁人生子,姐姐粗笨,姐姐跟妈妈一起生活,靠缝纫为生,粗笨的姐姐内心美好,但外表匹配不了内心的美让她一直躲在家里二楼,出色的缝纫技术维持生活,她的封闭是天然的,当她被迫离开二楼,出去跟人打交道时,是一个本应该在幼年青年时期就熟练掌握的技能,她这个年纪,则显得笨拙但无比真诚;《百元之恋》的设置有点点类似于《花》,两姐妹,跟妈妈一起住,妹妹好看,嫁人生子,姐姐没有那么好看,但不难看,没有设置成外貌弱势程度更强的那种,姐姐的丧没有心结没有过往,安藤樱出场就天然丧,接着搬出去住,打工,喜欢的男孩,拳击,很想赢一次,但最后输了的上升到人生的故事,故事当然很简单,形式好呀;《小森林》,单身生活因为食物与农村变得丰富起来,没有人想看她谈恋爱,大家只想看她一个人自己做东西吃;《最终幻想女孩》,大概属于这种类型的突破之作吧,加了画外音,絮絮叨叨,故事主要放在恋爱上,暗恋,明恋,被告白,心思活络,独自一人生活,却又那么吵闹。
《爱情万岁》里的杨贵媚,这一种故事中绝对的王者,结尾的长镜头到她坐在公园凳子上开始流泪,如同《花》的结尾向大海游走一样好。
3、这种类型的故事大概要解决三个问题,一个是生存问题,活下去总得要钱,工作是最基本的社交,所以才有这些孤独的工作,客服、快递点、缝纫、小吃店,放在现在应该还有淘宝客服,视频博主吧;第二个是解释为什么封闭自我,什么阻止了她们向外建立关系,外貌、创伤、原生家庭、母亲离世、丧;最后是她们要如何在这个片子里,通过怎样的故事,达到自我的一部分突破,走出来一点,有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苗头,或者导演敢不敢继续维持或者回到原初的状态,找到一个精妙的结尾,如同《爱情万岁》那样,发生了些什么,又什么都没有发生。
4、这种故事的主角都是女性的部分原因大概是社会对男性的认知或投射更加外向,男性如果这样生活,大概是配角化的御宅族,戴眼镜身材管理奔放头发油油那种,很容易被认定为屌丝,而得不到共鸣,但不结婚一个人工作独立生活的女性,就不一样了。
“那年夏天我们并着肩,走过青石街道。
清水寺里相恋的人彼此拥抱,整个世界除了我们只剩下,蝉的鸣叫。
陌生街道你像一只花猫,那样消失了,那天夜里你送我一只,闪亮清水烧。
如果可以多希望时间在我掌心停靠,永远记住你送我清水烧时的笑。
” 这是部如清水般沁人心脾的电影,冰凉清透,温暖了整个午后的静谧空气。
一段完全私密的个人时间,如同酣睡在时光角落的那只小猫,不被打扰。
电影的名字像是一个谜语,等着人去解答、窥视:This Charming Girl。
海报上,一个女人披散着半长的黑发,身穿一件汲取树叶鲜绿的针织衫,闪动着透彻的双眸,略带期待与迷茫。
嘴唇微启,欲言又止,在错身的人背后望向过去。
一个人的生活,如一捧清水,从指缝间流走,淋湿了一地的回忆。
贞慧总是一个人躺在沙发上,等着不同的闹钟此起彼落地响起。
她习惯上班前洗一下头发,然后用电风扇吹干,睡前检查一下门锁,无意识的擦拭着桌子。
她的衣服大多是棉布质地的衣衫,简单贴身。
有时候,半睡半醒间,她能感到母亲还在自己身边,给她剪指甲,保护她。
贞慧在邮局里工作,把人们的思念与疑问传递到各自的目的地。
最近,总会有个男人来邮寄稿件,该是个作家吧,背着宽大厚实的背包,衣着虽然不够讲究,但是很整洁。
贞慧打心底里喜欢这样的人,怀着某种梦想,并不断努力。
他还是个细心的人,告诉贞慧有掉落的睫毛粘在脸上。
听人说,在吹掉睫毛前要许个愿,就能实现。
我们总得对平淡的生活抱着一些幻想,流星太过稀有且短暂,不如托付给更加可靠常见的东西。
下班后,贞慧会和几个同事坐在饭馆吃饭,没有人愿意早些回家,反正家里也没有什么值得牵挂。
今天,贞慧却急着回去,她想看看昨天捡回来的小猫好不好,它一直躲在沙发下不肯出来。
贞慧。
如果你唤一声她的名字,她只会给你一个茫然空洞的表情。
没见她笑过或者哭过,虽然分明有什么东西在她心里灼灼地生疼,就像放在火中焚烧多次的清水烧。
对于生活,她习惯了默默承受,穿旧了的鞋子都不肯换掉,因为实在受不了售货员过于轻佻的语气。
昔日的恋人来找她,一番缠绵后问起她的第一次,她望向远方,轻轻说道:只是很疼。
像在说一个不相关的人,一切都如同暴风雨过后的宁静,让人不堪回首。
贞慧会做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比如约那个常来邮局的男人到家里吃饭,虽然有些局促还是说出口了。
不过他没有来,她的心就像放了很久早已凉了的饭菜,只好把盖上的饭菜一个个揭开来,大口大口的吞咽着。
她还会送陌生的醉酒男人回家,就像捡那只花猫回家一样自然。
男人和猫都是迷路的动物。
她抱着痛哭的醉得一塌糊涂的男人,时间恍然间又回到过去,这是被贞慧埋葬依旧的秘密。
还是女孩的时候,她被自己的亲人强暴过。
那是个炎热的午后,阳光从四面八方的玻璃窗射进来,贞慧目送着母亲走出家门,叔叔爬上了她的床。
自己也曾像这个男人,如此痛不欲生。
当贞慧收起地上那把水果刀时,许多事情就很自然地发生了。
她去找了当年非礼她的人,两个人无语的坐在一起,贞慧满眼都是痛楚和责难,更多的是愤怒,但她最终还是逃开了。
因为跑得太急,摔了一跤,书包里的东西四散而落。
在这里,第一次看到她流泪,无声的,掩面而泣,就像镜子前的水流个不停。
哭出来,是不是就好了。
还可以再爱么,还可以忘记过去再次爱上一个人么。
回家的时候,邮局里那个男人等在楼下,解释了自己未能赴约的原因。
贞慧把头埋起来,像花猫一样,想着什么,倾听着什么。
那是爱的声音么?
虽然电影获得了釜山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李润基这部处女作仍旧不是那种一下子能吸引所有人眼光的作品。
很多人认为这样拍摄一个女人的生活实在是沉闷,摸不着头绪,但是就像清晨的静海,沉睡的森林,里面蕴藏了风起云涌的情感。
贞慧如此安静的外表,就像一个谜一直牵引着观众探寻到她的隐痛,继而被感动。
镜头大多时候离贞慧很近,像是母亲关怀的目光,怜惜地看着她。
贞慧的话语并不多,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的动作,擦拭桌角、整理书本、摘下梳子上的发丝,每个动作都透露着难掩的寂寞和惆怅。
这不是一个顾影自怜的故事,而是一段寻找自我的旅程,很多人对于伤害选择逃避,贞慧则选择勇敢的跨越悲伤,寻找新的生活。
金智秀出色的完成了贞慧这个角色,让人相信她就是那个如水般柔软坚毅的女人,并以此摘得了韩国青龙电影节最佳新人的桂冠。
转载请注明作者:九尾黑猫 http://www.mtime.com/my/LadyInSatin/blog/463583/
这是一部,看了三次才看完的片子。
第一次看的时候因画面太晃看不下去;第二次看,看到画面晃的时候,才想起第一次不看的原因,还是看不下去;第三次,是有了目的要看,打好了晃也要看到底的准备,画面仍然也晃,不知是否心情有异,觉得以前的晃,是枪版的晃,现在的晃,是手持摄像机造成的晃,后者较于前者,可以接受,于是,一口气看完。
闷片,几乎没有台词,类似于金基德的那种。
看完后,深夜,音乐响起。
我起身,拉窗帘,准备洗洗手,洗把脸,开始睡觉。
钥匙包散落在桌子上。
因为刚才为了赶停水的时间,手机还放在洗脸盆旁边。
念及一些事,总觉得心像缺了一块永难补上般地生疼。
孤单和将来,是谁都要承受的。
很久之前看的 不喜欢的会觉得很闷所以从不推荐给朋友但自己很喜欢很喜欢很喜欢亦或许是一种私心,想把自己喜欢的东西藏起来,不让别人知道 很多情节已经开始逐渐遗忘,没有再重看一次,怕破外对它的欢喜 记忆中整个片子很安静,安静的几乎没有什么声响贞慧独自一个人,给自己买泡菜吃,到货后迫不及待地拆开吃 无时无刻的开着电视 遇养一只和她一样倔强孤独隐忍的流浪小猫 安静到没有声息地生活 童年阴影的混乱 对幸福保持向往且勇敢
不管是否喧闹,还是时而的音乐。
但总觉得是安静的。
围绕一个女子的生活展开。
很琐碎,很平淡。
却让人心疼。
贞在一个小邮局工作,每天做着简单而重复的工作,在离单位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小公寓,阳台上很多的绿色植物。
一个人住,后来有一只黑色的小猫陪伴。
喜欢发呆。
买电视购物台的东西。
经常想念妈妈。
强烈的没有安全感。
大多时候睡在客厅的沙发上。
喜欢她刚刚睡醒时的样子。
头发披散下来,很干净。
她有个很响的闹钟。
一直安静的女子,明亮的眼睛。
干净的肤色。
觉得不涂口红更好,鲜红的嘴唇不适合她,略显模糊。
在贞平静的外表之下,内心中隐藏着不愿启齿的过去。
幼年时受到亲人的性侵犯,妈妈是她唯一的依靠和倾诉对象,妈妈的突然早逝带给她极大的创伤。
曾经有过短暂的婚姻。
只有一日,她就逃跑了。
也许婚姻并不能让她的孤独感消失。
比独自一人更加孤独。
平淡的日子在反复中继续着,一个男人打破了贞宁静的生活。
这个男人梦想着成为一名作家,为了邮寄稿件来到贞慧所在的邮局。
看到他,贞不免产生了对幸福的淡淡渴望。
贞鼓起勇气对他说“今天晚上,到我家吃晚饭好吗?
” 男人答应却失约。
第二日下班时偶遇男子。
落荒而逃。
并无勇气面对。
在经常吃饭的排挡喝酒,遇见另一喝醉的男子。
送他回旅馆。
在他哭泣的时候 轻轻抱着他。
想到自己的过往。
难过。
男子睡着后,她拿着男子的一把刀,用手帕包着。
放进提包。
在外游荡了一夜。
凌晨回家。
抱着小猫又出门。
在花园里放弃它。
去见带来伤害的叔叔。
她非常紧张。
鼓起勇气拿出刀。
最终仍然放弃。
离开。
哭泣。
安静下来后想到小猫。
但已经无法找到。
却遇见失约的男子。
他解释,她一直安静。
很久很久。。。。。。
喜欢安静的电影 情书 春逝 都是如此。
她喜欢植物,小小的阳台上种满植物,小心照顾.用布擦干净花盆,然后浇水.
妹子很特别
一个女人复仇又下不了手的故事
从这部看,导演还真是不断进化了
主人公的人物内心戏太多了,显得有些沉闷,而黄政民出场戏份又太少,沦为了故事的背景板,最后在相遇中戛然而止,留下了太多的不确定性。
经鉴定,这是部意识流的电影,无法理解导演想表达神马
属实无聊,不把猫找回来,在国内要被骂
像是手机拍得电影,摇摇晃晃。整个剧情也挺沉闷,独居女主青春期时期有阴影经历,生活不易,但她有勇气。
不坚持到最后,很难真正感受到这个故事的动人之处。好在金智秀的出离感,还是给了人足够的好奇。其实刚开始看到由她演这部片子,还有些担心。毕竟在一个生活化的场景里,金智秀长得有些过于美了,美得让人难已忽视。这样的一个人,孤独自持而有规律地生活着,像所有故事的神秘女主角一样,平淡却不平凡,总让人觉得下一秒就会发生些什么。和那些受了伤害之后生活受到巨大裂变的故事放在一起,这段浅水深流慢慢道来的人生,显得更加特别了。
暗涌。
生活的还原度很高 就像我们自己的生活 喜欢细节的拍摄
导演的聪明之处,大概是大量的特写和跟拍的镜头所“预示”的剧情其实只是代表着回忆的发生,而女人贞慧的“未来生活”只是需要一个过去故事的结尾来作为开头就够了...PS:某些时候主角金智秀的“摆放角度”,倒是很像徐静蕾和袁泉的结合体。
情节平淡,但有不少熟悉的细节,看着倒不闷
一个人的生活录
看过
也许是部不错的电影吧....闷
很简单的剧情,简单的对白。我喜欢的简单喜欢的演员。
意外地比洪尚秀能看得进去,手持摄影晃得厉害,也给了我一点拍东西的灵感,架起摄影机,对准一个人的日常,拍ta的生活,感受,想法,还有内心的争斗,意外,孤独,说不定还能坠入爱河,又或者,永远一个人生活下去,都很酷啊😎
没原因,就是很爱这部片子,和女主一起慢慢地过日子,感受她所有的无聊,无奈,孤独。
受过重创的人是多么没有安全感
意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