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思考的情感忠诚度在这部电影里有很多的回应 还有性爱的自由 我们总期望着得到更多的专注度 但当遇到不那么相爱的人专注度会变成一种拖累 人这一生只会有一个人进入内心 往后遇到的所有人都在在找寻影子 我感受的躯体之欢也是影子的一部分 电影光线的改变在人脸很棒 柔美的暖光到冷白的月光 夏季到来时候有很多期待 即使一尘不变的日子也会多一些戏剧性 回到生活的常态就和日出后的夕阳一样 归属感里带有一丝惋惜 觉得背叛生活的人内心应该收到更多谴责 在深爱的人里也会有很多诱惑 伍迪艾伦的电影就是一场梦 我很佩服能描述梦的人 他们不仅有做梦的ability 还有能表达梦的memory 不能记住梦是人在那里呆久了会迷失 忘记醒来后的呼吸 肌松药也就是这样让你安静做梦 有时候在经历波折会希望生活回到正轨 很符合我的性格 而在回到生活的平行轨迹很微弱波折你会思念那一段波折却未完成的生活 我们在追寻另一半未完成的事情的时候会忘记当下 能理解到你之前对于过往的无奈 回头去看习惯归于平静生活其实本质是内心在那一个人爱过后形成的底色不再容得剩下的颜色 (看伍迪艾伦会找到2016年爱你的感觉)
女儿想从曾经疯狂浪漫的爱情中逃回平常,继母想借浪漫的爱情从乏味平庸的人生中跃出,可是她们的生命企图交汇在了同一个男人身上。
“我明知情路艰险,理智却被欲火烧尽”,爱情和欲望是一样的吗?
也许有些人一直需要激情,需要欲望,才能让生命不是一滩死水。
那个小孩到处放火,大约也是一种欲望的表达,看着火苗窜起的那种快感,就是他妈妈在小木屋下偷 情的快感吧。
屡屡尝试理解感情,可是感情怎么可能会被理解?
金妮最后不得不去剥生蚝,不得不继续忍受庸味的汉姆,汉姆再一次地、如同未曾得到过一般失去女儿,继续他的困囧,米奇也没有得到卡罗的爱,大约会是他生命中最难忘的一个女人,卡罗厌倦了一味的疯狂,却也死于年轻时选择的疯狂。
每个人想过上别人的生活,又不得不深陷在自己的泥沼中,不法自拨,亦无法他拨。
53分钟她们在家中谈话,米奇和卡罗最后一次的约会,整个画面被笼罩在游乐场的光线中,幽灵般的蓝色、落日般的金黄交替映照,似乎是对人物内心隐秘情感的暗示。
(来自苏的提醒,想起看见一只鸡的故事。
)
本片coney island 的设定是非常有趣的 coney island 以及amusement park 的发展和规划对于纽约客来说是有connection 的 所以对伍迪艾伦这样的纽约客来说 本片的讽刺意味更容易被捕捉 而对于其他人来说就更多的是探讨两性关系了。
伍迪艾伦一直以为都是女性主义者,在他的电影里男人都有着缺陷非常明显的人性 甚至包括电影中的他自己 而女性则大多善良单纯敏感美好。
我们都在等待伍迪艾伦的下一个缪斯,或许就是这部片里的女儿
苏轼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在人生这趟逆旅中,我们是迎难而上、奋勇前行,通过努力不断活出自我?
还是将命运之绳交到别人手中,完全被他人的好恶、喜乐所支配?
而在感情的世界中,我们是一味追求所谓的“爱情”,还是珍惜已有的幸福?
好莱坞著名导演伍迪.艾伦2017年的电影《摩天轮》中,女主人公用自己的悲惨命运给出了答案。
那些攀附于他人的“可怜”愿望,就如同缓缓上升的摩天轮,一时看似高耸入天,但很快又会将你送回地面,而所谓的“巅峰”体验不过是幻梦一场。
一、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故事发生在康尼岛,女主人公金妮在岛上的游乐场餐厅担任服务员。
然而,每天在嘈杂、纷乱的环境中上班让她心生厌恶,她觉得这就是个“垃圾至极的乐园”。
工作中,她是餐厅服务员;回到家,她仍被锅碗瓢勺包围着。
年轻时,金妮是一个颇有前途的年轻演员,可如今她却是个被生活所困的中年妇人。
很快金妮迎来了自己的四十岁生日,老公请朋友们到家里开party,帮她庆祝生日。
可金妮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年华的流逝,让她深感岁月蹉跎、生活无望。
于她而言,四十岁就是生命的“墓碑”。
而朋友的话——“一眨眼的功夫你就五十岁了,到那时你就希望自己四十岁了。
”更狠狠刺破了她心底的脓疮。
绝望里的金妮和康尼岛的海滩救援员米奇成了情人,年轻、帅气的米奇给她平淡、“灰暗”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和米奇在一起,金妮重新焕发了活力,变成一个沉醉在爱情里的“小女生”。
金妮生日时,米奇送给她一本书。
而米奇生日时,金妮却偷了丈夫的钱,买了一块价值500美金的怀表送给他。
米奇的出现,让步入中年的金妮重拾了年少时对爱情的憧憬。
同时,米奇作为戏剧系的学生,一直希望创作出自己的”伟大”剧本。
而金妮则期盼有一天能在他的剧本中,出演一个角色。
在金妮看来,救生员米奇,是那个能将她从混沌生活中拯救出来的“大英雄”。
金妮希望有一天能和丈夫离婚,并和米奇结合,而米奇却觉得她的想法荒谬可笑。
如果说,金妮在米奇身上看见了生活的希望,而米奇却只不过想寻求一时的刺激——米奇告诉她“你不是我交往的第一个漂亮的有夫之妇”。
如果说,金妮给予米奇的是燃烧的爱情,而米奇不过视她为一个可有可无的消遣。
张小娴说:“好的爱情是你透过一个男人看到世界,坏的爱情是你为了一个人舍弃世界。
”女主为了那所谓的“爱情”,不惜辜负丈夫,冷漠孩子,对“情敌”更是深恶痛绝,借刀杀人。
而这一切让米奇对她越发厌恶和远离。
把生活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他人身上是一件多么虚妄而无助的事情。
缥缈不定的未来、患得患失的担忧,让金妮常常处于狂躁不安之中。
而最终等待她的,只能是希望破灭后的无尽伤痛。
正如郑渊洁所说:“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意味着把失望留给自己。
”二、伤害他人 也是在毁灭自己影片《摩天轮》的开头,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拎着行李箱独自来到康尼岛。
她叫卡洛琳娜,是金妮的丈夫哈姆迪和前妻所生的女儿。
年少无知的卡洛琳娜,不顾父母反对嫁给了一名黑帮大佬,并导致母亲在遗憾中过世。
这次,她从丈夫身边逃走,前来投奔父亲。
卡洛琳娜告诉他,因为泄露了黑帮秘密,她正遭到组织成员的追杀,已然走投无路。
米奇痛斥了卡洛琳娜过去的任性和鲁莽,但看见亲生女儿如今身处困境,还是决定收留她。
他安排卡洛琳娜在金妮的餐厅工作,并拿出积蓄供她读夜校,希望帮助女儿开始新的人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卡洛琳娜和救生员米奇相遇。
两个年轻的生命相互吸引,彼此靠近。
米奇“天生诗意,拥有作家的梦想”。
夏天结束后,他就要前往纽约攻读戏剧学的硕士学位。
他对于人生、爱情一直抱有一种戏剧化的浪漫想象。
卡洛琳娜身上的传奇色彩,令他深深着迷。
米奇觉得卡洛琳娜是“经历过真事儿”的,和她相比,自己的生活太平淡——“我只晓得看书”。
米奇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年轻、美貌而又饱经世事的卡洛琳娜。
而卡洛琳娜并不知晓米奇和自己继母的婚外情。
她毫无顾忌地向金妮倾诉自己遇到米奇后的悸动和欣喜。
这让金妮倍感焦虑,心生嫉恨。
当卡洛琳娜和米奇在餐厅约会时,一直追踪她的黑帮成员出现在康尼岛。
金妮知晓后,本想赶紧打电话通知卡洛琳娜,让她设法逃走。
可是,当金妮想到情人的背叛、丈夫的偏袒——于她而言卡洛琳娜似乎就是那个应该消失的人,她缓缓放下了手中已拨通的电话。
金妮的故意“不作为”,放任了惨剧的发生。
卡洛琳娜被黑帮成员抓走,并最终销声匿迹。
影片最后,米奇已全然知晓了金妮的“残忍”,他质问道:“你怎能忍受带着这样的心境活下去?
”董卿说:“伤害与被伤害,有时候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伤害他人,有时候也意味着在毁灭自己。
”疯狂的嫉妒支配了金妮,而毁灭他人所带来的不安,犹如一个心灵的黑洞,必将在余生不断蚕食她。
如巴金先生所说:“良心的责备比什么都痛苦。
”三、珍惜身边人 感恩所拥有金妮的丈夫哈姆迪,在游乐园工作担任旋转木马操作员。
他是个大腹便便的中年人,相比米奇的健壮和英俊,他多了几分憨实与沉稳。
然而,哈姆迪对金妮的爱却是真挚而醇厚的。
当金妮发脾气不想洗碗时,他站起身,说自己来洗。
当金妮过四十岁生日时,他请来一帮好友帮她庆祝。
他知道金妮喜欢录音机,于是在她生日之际买来送她。
他认为四十岁的金妮和刚认识时一样漂亮,他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家伙”。
当金妮焦灼、不安,歇斯底里发作时,他在一旁无奈地挥动双手。
当他发现金妮偷了自己给女儿攒的学费时,他也只能默默接受现实。
女儿卡洛琳娜说:“他(哈姆迪)是那么地依赖她(金妮)。
”而在和哈姆迪的这段婚姻中,金妮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背叛者。
她背着丈夫和米奇偷情,婚姻成了她追求幸福的绊脚石。
她对丈夫的爱好毫无兴趣,对丈夫的付出毫不感激,而只想从他那多捞点钱——一笔不菲的奖金。
为了讨好情人,金妮甚至偷了哈姆迪给女儿攒的学费,买了昂贵的礼物送给米奇。
她内心一直焦灼、不安,却从未好好珍惜过身边人,感恩过他的真情和付出。
影片结尾,当伤心欲绝的哈姆迪再一次问她:劳动节要不要一起去钓鱼时,金妮依然决绝地说出了:“不”。
古语说:“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生活中,我们不断索取,而常常忘记了感恩已有;我们心存高远,而往往忘记了珍惜当下。
稻盛和夫说:“活着,就要感谢。
”感谢生命的馈赠和给予,感恩他人的好心和善意。
“有了感谢之心,我们就能感受到人生的幸福。
”而影片中,金妮对丈夫哈姆迪的“好”一直视而不见,于她而言“现实”就是一滩令人窒息的死水。
因而,她执着于那虚妄的“爱情”,拼尽全力想要抓住“更多”。
最终,她剩下的只有破碎的心和残缺的灵魂。
四、结语人生的旅途,谁都不会一帆风顺,谁又不是笑着、哭着、乐着、痛着一路走来。
然而,无论生活有多辛苦,未来有多遥远。
当我们停下脚步,用心感受,就会发现生命中已有太多的美好和感动。
当我们带着感恩的心重新上路,内心平和的力量会支撑我们走得更快、更远。
古话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人生之路上,我们要永远将希望的缰绳紧握在自己手中。
不做那“攀援的凌霄花”,我们才是自己的“大英雄”。
开篇啰嗦:之所以说这是伍迪·艾伦“最后”的电影,是因为在经过2017-2018年好莱坞反性侵事件之后,亚马逊公司取消了他下一部电影《纽约的一个雨天》的上映(由《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蒂莫西·柴勒梅德主演),还有意与伍迪解约。
因为舆论压力,可能再难有电影人与伍迪合作…… 每当发生这种事件,总有很多无辜者被拖下水,实际上这种事应该关注的是走法律程序的当事人或者行业的规则制定者,而不应该把矛头对着因为工作关系而出演的演员。
凯特曾经力赞伍迪艾伦细腻、富有才华,她其实并不了解伍迪的私事也不愿意对此发表言论,保持工作关系,然而舆论的压力始终让人身不由己…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被摩天轮推着走的人呢……
言归正传,奥斯卡影后凯特·温斯莱特和伍迪·艾伦的组合,绝对让人期待。
【重回地面的摩天轮,才是最好的结局。
】 在这部电影当中,虽然名为“摩天轮”,其实摩天轮一直只是个背景,它或许意味着女主角吉妮(凯特·温斯莱特饰演)炽烈的渴望、继女卡洛琳娜(朱诺·坦普尔饰)美好的期许以及米奇(贾斯汀·汀布莱克饰)的黄粱一梦……这个夏天,他们都渴望着浪漫、爱情能够使其脱离生活的泥沼,然而结果往往却与人愿违。
这并不是一部完全的话唠电影,台词虽然不少,但是个人觉得算不上话唠。
凯特的角色吉妮曾是一个年轻有为的话剧演员,却因为婚姻和背叛,而失去自己的事业与梦想的生活。
她向儿子谈过自己辉煌的过去,迷人的外表,出色的表演,光彩的舞台,以及儿子的生父是一个乐手。
她在幽静的中式园林告诉自己偷情的对象米奇:目前自己也仅仅是扮演“服务员”的角色……一谈到生活、“角色”,她就情绪化得不可控制。
在家庭里她是一位处理各种繁杂事务的主妇,在餐厅里她是一个稍显落魄的服务员,而在情人面前她是一个精心装扮的风韵佳人。
被黑道追杀的丈夫女儿到来,给她的生活添加了更多的麻烦,她时常奔溃、头疼、吃药,永远无法习惯游乐园的吵闹。
——然而这并不是蓝色茉莉2.0,吉妮不是贵妇人,或者说她根本没有度过真正美满富贵的生活,跟茉莉一样的是她也神经质、对现有生活不满,但是她更多的是对爱情炽烈的渴望,用生命换爱情,不断处于焚火的过程,她喜欢玩火的儿子正是她本人的写照。
她年轻时的前途辉煌,看似美好的第一段婚姻,实际上她的内心没有满足,她渴望新的感情,她也背叛了丈夫。
在第二次面对米奇时,她说自己“重蹈覆辙”,米奇的浪漫、热爱戏剧的身份,正好对应吉妮的口味。
或许真的和米奇在一起后,她又会不断轮回自己的故事,一直处于被拯救、又自焚的过程——正如看似缤纷斑斓的摩天轮一样,不断升起,又不断落下……
电影中光影在她们的脸上不停的变换,忽冷忽暖。
摄影和五彩的光是电影的一大看点。
摄影是奥斯卡摄影奖得主 维托里奥·斯托拉罗。
凯特·温斯莱特和朱诺·坦普尔饰演没有血缘关系的母女,这样的设定,很容易想到凯特的另一部迷你剧《欲海情魔》。
但不同的是继女更像是一个“傻白甜”,这样一个人物的出现,对女主角吉妮来说是莫大的威胁,继女金发、年轻、美丽,很快就获得了米奇的喜爱。
面对继女的求助时,她异常狂躁。
但是继女卡洛琳娜从来不知道自己继母与情人的关系,也没有想过伤害谁。
而贾斯汀·汀布莱克扮演的救生员米奇,其实并没有特别出戏,反而他很适合这样一个角色和形象。
这部电影因为伍迪艾伦的事件,也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其实电影本身并不算烂,凯特温斯莱特贡献了封后以来最用心的表演,崩溃、癫狂、想要抓住救命稻草、浓妆艳抹的女人,最后亦回归平静,回归平淡琐碎的生活。
与其说她在扮演“服务员”,不如说是一个服务员在扮演着“演员”。
想要获得逃脱的不止女主角一个人,继女卡洛琳娜、丈夫、情人米奇,都想逃离。
然而个人认为,真正的解脱或者拯救不是依靠谁,或者依靠虚无缥缈而脆弱的关系,生活的掌握权,其实永远在自己的手中。
故事的结局:所有人都重回自己的生活,继女消失了,吉妮的感情消失了,儿子仍然在焚火。
米奇又重新回到救生员的位置向我们讲述这段荒谬的故事。
最后,借用短评中锐利修蕊的一句话:“意大利的夏天,少年收获了此生难忘的体验,赢得好评。
而康尼岛的夏天,却终陷囚困婚姻周而复辙,观众拒绝共鸣。
” 现实终有现实的一面,毕竟登上摩天轮就真的可以飞向蓝天吗?
落下的摩天轮才是最好的结局。
歇斯底里的一家人,生活在璀璨炫目的游乐场。
丈夫酗酒,儿子喜欢纵火,半路投奔的继女被黑帮追杀,生活犹如深渊,她像一条濒临死亡的鱼。
直到在海滩遇见救生员,她被他滋养,被他点燃,她重新放纵与疯狂。
她希望被他拯救,她希望他带她走。
然而,他爱上了她的继女。
浪漫的令人晕眩的摩天轮回到了原点。
继女失踪,丈夫发疯,情人憎恶。
生活变得更糟,可是,更糟的是,变糟糕的生活还要继续。
她依旧要为放火的儿子准备晚饭,依旧要洗脏了的工作服,依旧要去做令她厌恶的服务员工作。
依旧不喜欢钓鱼。
不喜欢钓鱼,可能是她与自大的丈夫,粗鲁的朋友,她厌恶的周遭。
所能保持的一点点界限。
总之,她又重回深渊。
继续在这个欢乐无比的游乐场里过着毫无希望的生活。
继续忍受噪音,继续忍受偏头痛,继续服用阿司匹林。
或许,也在继续等待再次被拯救或者毁灭。
即使一场又一场防不胜防的火,已将他们的生活焚烧殆尽。
凯特·温斯莱特扮演的金妮与二婚丈夫哈姆迪在游乐场里工作和居住。
丈夫的女儿卡罗琳娜逃离黑帮大佬,回来投奔父亲。
丈夫为了修复父女关系收留了她,这给金妮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和不确定性。
此时的金妮正在与海滩救生员、贾斯汀·汀布莱克扮演的米奇热恋,甚至考虑抛弃家庭与他私奔。
米奇并没有认真对待金妮的感情,他只是利用花言巧语哄骗她。
在遇见年轻漂亮的卡罗琳娜之后,米奇移情别恋。
金妮知道之后,在嫉妒的折磨下做出了并不明智的选择。
能看出导演不喜欢片中的任何一个人物。
金妮有文艺梦想,她想当演员,不甘心与丈夫困守游乐场,她甚至瞧不起他。
她寄希望于爱情,而爱情辜负了她。
卡罗琳娜先是委身于黑帮大佬,却又逃走,在见到帅哥之后又忍不住勾搭上手,她的一系列不负责任的行为将家人置于危险的境地。
她似乎离不开男人,而男人辜负了她。
哈姆迪一心与女儿修好,却不顾妻子的感受,对妻子的反常举止视而不见。
他在事件中并非毫无责任,他的自以为是难逃其咎。
如果非要选一个导演有所青睐的人物,那只能是米奇。
这样一个浪荡子,梦想却是当一位作家,自我定位为知识分子。
对于自己招蜂引蝶的行为,他只是当作丰富阅历和积累素材的手段。
导演对他有所指责,但还是忍不住把他当作自己的代言人,让他打破第四堵墙向观众讲述人物的想法,甚至不无得意地讲解自己的导演意图。
本片最可圈可点的是光影的处理,运用了很多室内光线和色彩的变化来喻示人物的感情和关系。
这种手段不算新鲜,但胜在足够巧妙精致。
影片把故事的发生地放在游乐场,一方面让室内光线的多变有合理性,另一方面也是一种讽刺吧:在欢乐之地上演着背叛和嫉妒的悲情故事。
微信公众号:小盆哟「littlebasinyo」
09/06/2018My head is throbbing because the goddam three-buck bargain radio is singing “April Showers” along with those fishing idiots while my mind is all over breaking away and playing a role in Hamlet revived by my beloved playwright. (While he was dropping his “Hamlet” onto the girl who just happened to pass by and be my stepdaughter) Period.
一个小时四十多分钟的剧情,我全程都没觉得枯燥,甚至于跟着剧情的起伏内心同样在跌宕。
剧情上,首先用米奇讲故事的叙事手法挺让我惊奇的,毕竟最开始我还以为他是长大后的小男孩,没想到是金妮的情人。
说简单点就是狗血的婚外情以及三角恋,剧情上对于出轨怕被发现并没有怎么描述,更多的焦点在于当一个情绪化又梦想失意的女人在被伪救赎后又被推向深渊整个过程中的情绪波动。
但正是因为关系的复杂,让这三角恋显得更引人纠葛,同时金妮也把女人在情感中的患得患失演的淋漓尽致,我看时被代入一点都没觉得枯燥。
整部剧第一个让我意想不到的反转在于父亲,他从咒骂转为女儿奴,短短的两句话,那一瞬间的转变让我很震惊,这个人物出场刻画的非常巧妙,同米奇。
对于小男孩烧火的映射其实我并没有太在意,这条支线在我看来是更加完善了金妮情绪化的主线。
关于卡洛琳那,我个人最大的感情就是长得好看真的很重要哈哈哈哈哈哈哈,其余一切都不论,长得好看的人好像天生运气就好,轻而易举就能得到别人费尽心思也无法得到的,金妮的精心打扮,偷钱买表,刻字浪漫,都抵不过卡洛琳那的一面。
米奇不想多说,伪救赎者,看过几本书有过一些思想碰撞的假清高文艺者,只爱自己的渣男。
光影真的很棒,我还没细看,主要特殊就是在暖热红黄和冷色蓝色,用来渲染气氛和情绪更多。
当金妮和丈夫普通在一起时,蓝色灯光昭示两人的关系冰冷,金妮和米奇暧昧时和儿子在一起讨论自己的梦想都是暖黄色灯光。
金妮和别人吵架时也是炙热的黄白光。
卡洛琳那第一次和金妮描述自己对米奇的情感时,卡洛琳是半边蓝半边黄,意味着理性和感性在交织,被嫉妒冲昏头的金妮则是炙热的黄色。
卡洛琳那和米奇吃饭的时候正是杀手要来追杀两人,当米奇坦白自己和金妮的奸情也是同样蓝光,还有更多细节我没有看第二遍,大家可以好好看看。
每年拍一部电影的伍迪大爷,最近因为好莱坞的反性侵时间搞的焦头烂额。
据悉这部《摩天轮》或最后一部院线电影,当然在此我们不讨论这事儿。
我们只讲电影。
这是一部非常典型的伍迪艾伦的戏,戏剧化的色调变化来烘托人物的境遇,喋喋不休的台词和偶尔爆出的金句,对现实的讽刺和对婚姻悲观看法。
伍迪大爷似乎依旧挥着拳头告诉你,你大妈或许已经不是你的大妈了,但你大爷依旧是你大爷。
女主金妮是一名过气的演员,她已经三十八了,带着前夫的孩子和大腹便便的哈迪姆结了婚,成了一名餐厅的服务员。
日复一日的生活里,她只是在麻木的扮演者生活的角色。
直到有一天,她再也忍受不了这样的生活,决定跳海自杀,也就在这时,遇到了点亮她生活的人,急救员米奇。
米奇是一名戏剧硕士,假期在海滩兼职。
帅气的米奇加上他的剧作家属性深深的吸引了我们的老文艺青年金妮阿姨。
注意这里和上图色调的变化 一边是一身鱼腥味不懂风情的丈夫,另一边是是知冷知热的帅气小伙,这个选择题好像并不难选。
人嘛都是容易会被危险的东西所吸引,金妮心中的那一把熄灭多年的文艺之火又开始重新燃烧,她开始重新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最美不是下雨天而是和你一起躲过的屋檐 而此时丈夫哈迪姆心中的那火也重新点燃了,五年前因为和黑帮私奔而断绝父女关系的女儿卡罗莱纳因为被黑道追杀重新找到了他,虽然是一脸的不乐意,但还是口嫌体正的收留了女儿,还出钱让她上夜校。
在一次偶遇中,米奇迷上了漂亮的卡洛蒂纳。
卡洛蒂纳身上的危险气息深深的吸引住了他。
啧啧 伍迪大爷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拍修罗场啊。
苍天好轮回,看他饶过谁 在故事的最后,金妮为了报复卡洛蒂纳夺走了她的米奇,没有通知卡洛蒂纳,导致卡洛蒂纳被黑帮抓走。
为可爱单纯的卡洛蒂纳心疼一秒钟 又一次被夺走女儿的哈迪姆又重新开始了酗酒
而金妮恐怕下半辈子都会在内疚中度过吧
受困于生活的围城,反而容易被他人的生活所吸引。
金妮爱慕米奇的剧作家的生活,米奇痴恋卡洛蒂纳生活,他人即天堂,他人即地狱,念起,则如坠十八层地狱。
一如金妮为了能够摆脱现在的生活,和米奇远走高飞,偷了丈夫的钱给米奇买礼物。
米奇一方面对金妮感到愧疚,另一方面却也接受了卡洛蒂纳的晚餐的邀请。
这是人性的弱点造成的悲剧而另一方面也来源于命运的无常,一如摩天轮一样。
不停的起起伏伏,奏着生活的悲喜剧。
故事里每一个人心中都有团火,却又都被琐碎的生活浇灭。
唯一不曾改变的倒是电影里的孩子即使被哈迪姆打,被心理医生咨询。
到故事结束,依旧还是逃课偷钱看电影,有事没事来纵火。
对于生活,或许应该也多点所谓的执念,去维持住心中的那团火吧。
中年婦女危機
对于伍迪艾伦来说,即使不断的重复自己,也十分难得了
还尤金奥尼尔呢
8月。在✈️上。
Kate 2017年度最佳表演啊!!!Storaro的摄影太赞!伍迪的剧本更像戏剧,但情节设置太老套。好在所以演员演技都好!!!几场戏但场面调度太厉害,全部用长镜头拍摄,Storaro真是大神!
必须为伍迪伸冤。所谓过度戏剧化的表演和打光,以及聒噪到令人厌烦的人物冲突,都是为了讽刺,每个人心中都存在的那些对“越轨生活”的虚幻臆想,就像戏剧(古典风格的,包括电影)一样“纯属虚构”,不切实际,甚至只是你一厢情愿的自我投射。戏剧化灯光消失,回到现实。年度最佳摄影。
生活就像摩天轮,永远有发生不完的新事情,后轮推着前轮。你幻想离开原地,却摆脱不了回到老路。爱情是奢侈的,失去才懂得,或者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作为老头脑残粉也不得不失望啊!!故事是老头自己都写过无数次的那种,滤镜用的神烦
Huh?
typical cliche并且毫无新意 以及很讨厌Juno Temple
这个片子每当人物开始梦幻时刻独白时,大特写脸上就会出现一束奇妙的暖光,梦想破灭光就随之结束,又回到冷冰冰的现实世界。片子不坏,算是微缩版赛末点,一场微不足道的杀人事件,经由90分钟的矛盾铺垫,最后无声炸裂。但人物实在太讨厌,狂躁症再婚夫妻,渣男婊女,没法让观众共情。50年代背景真漂亮
剧作上让原本伍迪艾伦一贯俗套的故事、被戏剧、园林、焚火这些设计巧妙的提升了、、表演上是老头片子的一概水准温斯莱特超水平发挥了算、、摄影这片可以说是老头片子新高了、调度太顺服了、还有光影变色处理、、怎么说呢、一句摄影比银翼杀手2049都要好你会懂
配合演员舞台剧式表演走位的摄影机运动调度非常棒,只是这次对光线的夸张使用有待商榷,某些时刻过于艳丽饱和的色彩对比使得画面整体产生了破碎感与疏离感,文本方面,大概是《蓝色茉莉》后最狠的一次。
【YVR-Cineplex】不论如何欣赏一年一部的念头和始终如一的风格内容坚守,本片实在是一部令人头疼却又同时昏昏欲睡的作品,加之戏剧化的灯光(好吧 的确自己都提到说夸张drama了)和眼酸的表演(还是唱歌吧),着实同意灾难一说。如果在与以往作品纵向对比,本片更是悬崖版溃败
温斯莱特演技真好啊 贾老板的演技浮夸得可以以假乱真了(?
偷情
开篇第一个场景就已经在心里打下一个高分,扑面而来的盛夏气息,康尼岛海岸乐园的缤纷绚丽,高饱和的色彩,自然光和霓虹光的冷暖交替,实在美丽动人。而这一由继子、继女、丈夫、情夫组成的戏剧性故事恰与场景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讽刺,也饶有趣味。Ginny与Carolina在卧室内那段对话与光的变化最为有趣。
蛮失望的
第一次在大银幕看伍迪的片
像是一篇失敗的命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