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杀手2:杀手假期 (2022)6.22022 / 英国 / 喜剧 动作 犯罪 / George Kirby Harry Kirby / 斯科特·阿金斯 雷·史蒂文森本片作为《意外杀手》的第二部,倒是和第一部无缝衔接!
故事情节依然是那么简单!
话说上一部,男主以一己之力毁了自己的杀手组织,杀手组织老大最终也没有舍得对他痛下杀手,毕竟是自己一手带大培训出来的顶级杀手!
最终男主独自一人躲到另一个海滨小国,依然从事着自己擅长的领域!
有一天就偶遇了自己组织里曾经自己手下留情的一个杀手,两人从此联手,在这里做的津津有味!
突然有一天两人就被当地的一个女老大给抓去了,并且绑架了他的搭档,要求他保护自己的傻儿子!
男主不得不同意了,出去又偶遇自己组织老大,原来有人出900w美刀收买傻儿子的人头,而此时已经有五路人马在追杀傻儿子的路上了!
男主和老大一起,不光灭了这五路杀手,最终也干掉了女老大一帮人,潜台词就是,“从此以后他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其实这么弱智的剧情,按道理应该是一部烂片!
不过作为一部无脑爽片,它总归有它的看点!
当然,作为动作片、犯罪片,看点必然是格斗、枪战、爆破、飙车…从这些方面来看,还是值得一看的,毕竟它能刺激观众的肾上腺素飙升就值得了!
特别是后半段和五路杀手的激战,虽然没有《五路追杀令》精彩,也是有些看点的!
至于演员,动作电影,对于演技要求本身就不高!
让我倍感遗憾的是,作为本片女一号中国功夫高手“苏玲”,竟然没查到她任何资料,在电影简介里连名字照片都没有!
反正作为一部爆米花无脑爽片还是值得一看的,就别想着有啥深度有啥意义了!
推荐指数⭐️⭐️⭐️
先简单梳理一下完整剧情。
从前FBI派出过一个卧底探员潜伏黑帮,经一段时间的活动卧底进入黑帮高层,FBI认为是时候收网但被卧底拒绝,他还提出进一步的深入的卧底计划,FBI判断卧底被黑帮收买叛变,于是杀死卧底并栽赃黑帮顺利收网,最后清除了卧底警察的档案。
FBI没有料到的是,当年的卧底警察没有被杀死,他偷偷整容,用卧底时编造的黑帮身份活了下来,还成了新一任的黑帮首领。
期间他生下一个私生子,私生子长大以后成了小有名气的艺人,染指黑帮事务,父子之间有过几次合作,但外界没有人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
多年以后,黑帮首领罹患心脏衰竭,打算取出私生子的器官移植给自己以延续生命,花重金聘请杀手和医生。
不少杀手被高额悬赏吸引,连黑帮二当家也起了歹念,想要抢先一步掳走私生子,让黑帮首领无心可换,死后二当家就可名正言顺成为新首领。
私生子得知自己被悬赏后非常害怕,派出律师与警察谈判,希望以出卖黑帮秘密为代价换取警方的证人保护。
最初警察被误导,以为只是简单的黑吃黑事件,警察欣然接受弱的一方投诚寻求保护。
但后来警方找到了一份当年残留的卧底档案,确定黑帮首领即是当年的卧底警察,判断他知道的秘密远多于私生子,不如救活首领从他口中套话,放弃私生子。
最终警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终于还是在五路杀手的围攻下保住了私生子的性命,并且打算让医生实施换心手术,而此时的男主警察却无法接受,警方高层隐瞒了事实,牺牲了大量的同事就为了保护一个劣迹斑斑的黑帮首领完成一次非法的器官移植,这不符合他的正义感,最终他决定抛弃警察的身份,拔掉手术台的电源,让两名黑帮慢慢死去。
先提一下出色的枪战场景。
一是黑人大姐以重狙掩护小妹撤退的部分;二是FBI探员和杀手电梯里中门对射的部分,尤其是灯熄灭后只留下枪口火光的画面。
充分能感受到电影的力道,暴力美学最吸引人的部分。
再说说剧情。
如果仔细回顾电影剧情,最初应该是卧底潜入黑帮被FBI认为叛变杀害,是警察出卖了警察;接着是私生子为了保全性命,愿意以黑帮秘密交换证人保护,是黑帮出卖了黑帮;最后是警察高层向部下隐瞒事件实情,让部下警察出卖了自己的正义感。
关系层层递进。
男主决定抛弃警察名衔,也要杀死两名黑帮成员,这个桥段我深感触动。
诚然,如高层所言,救活黑帮首领,可能会得到更多黑帮的资料,以便进一步打击罪恶,但同时相当于默认了这次器官移植是合法的,对私生子的保护承诺也荡然无存,更要承认这个罪犯滔天的黑帮首领值得用数十位充满正义感的警察性命来交换。
警察的第一行动纲领应该是什么?
服从上级,还是正义?
如果正义与上级的命令向左,警察应该何去何从?
这种正义感的探讨非常有趣,只可惜电影只是点到为止,简单粗暴的以男主视角给出答案,还是少了些深刻的探讨,总有挠痒挠不到点上的感觉。
片末,男主拔掉电源线,缓缓的拆除配枪零件,把绣着警徽的证件放在中间,眼角缓缓淌出一滴眼泪,又低下头去,似乎在思考着生命才是正义,配合着手术室外医生和警察高层的无声抗议。
关上电脑以后闭上眼睛以后,这个画面依然久久停在脑海,挥之不去。
全片手动3星半。
中文译名《五路追杀令》。
还是中文名贴切些,一个黑社会混混愿意当污点证人,指证Las Vegas的黑社会老大,于是成了警方的重点保护对象。
老大也不是吃素的,悬赏一百万美刀捉拿这个混混,赏金引来五路神通,于是与警察大干一场。
首先我就对这个赏金数额很不感冒,一百万美刀,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要这点钱能引来黑道上很多刀头舔血的人物卖命,似乎有些少了。
好,不管这么多,姑且认为这是一笔巨款吧。
此片开始20分钟的节奏是相当的快,通过剧中人物述说的方式将各路人马介绍了一遍,不靠字幕和拖回重看是很难在短时间理解的。
应该说,此片在中后段各路人马齐聚证人所在酒店的时候,打的还是很爽的,但各路人马一遇上就一顿火并,或两败俱伤,或一方全灭,虽然人物众多,但显然没有Crash之类的片子来得复杂。
当然,编剧还是卖了个关子在结尾的。
让我们看到警方保护这个混混的真实用意。
最后提一句,两个主演警察的演员还是很有意思的。
第一主角虽然一脸胡子拉碴,还是可以看出他就是主演《留级之王》的Ryan Reynolds。
第二男主Ray Liotta在Hannibal中演过一个FBI警官,最后被Hannibal活吃人脑,相当震撼,所以记住了他的脸。
还有就是Pearl Harbor中的帅哥Ben Affleck在此剧中客串一个小人物,可惜死的早了些。
片中警察做事会那么不专业吗,电梯中被重伤的女杀手跑掉,未解除狙击手时周围走,甚至在主犯的房间内可以让易容杀手逃掉.......电梯中不理重伤的女杀手就去看受伤同事,那时满地是抢,女杀手明确还没有死,就不怕人家捡起抢打死你。
在主犯的房间内可以让易容杀手逃掉,那时候满房间都是警察啊,没有人管他吗。
纳粹三人冲出电梯时6、7支抢指着,没有人先开枪吗,电梯口这么小6、7支抢同时打就算避弹衣也会死一半。
黑老大原来是卧底,这没有问题。
但为什么他卧底要整容呢,你找一个生面孔的人去卧底不行吗。
最后男主角的行为算什么,很解气吗。
只会让你死去的同事毫无价值。
其实上级不算害下属,只不过情报太快来不及通知。
为了对抗苏联入侵阿富汗,FBI培植了本·拉登。
当然,通过贝·布托,由穆沙拉夫操刀。
后来的事情,就是“9.11”以来的历史情结。
只是,FBI还能像电影结尾那样,控制住事态,并杀掉本·拉登,或者是挽救本·拉登么?
拭目以待……
让人赏心悦目的电影,导演深受昆丁·塔伦迪诺和盖·李奇的影响。
快速的剪辑、劲爆的音乐让我们看起来觉得电影足够COOL!
这部影片是一部娱乐味十足的好片。
票房成绩也是足够的好,成本在上映不久就已收回,演员里大牌明星云集。
哈哈我是在家里看的后悔了,应该到电影院看,要的就是效果因为枪战场面实在不错!
建议各位去影院看。
绝对是一场让人享受的。
值得一看!!!
~~~
很酷的电影,刚开始多线路的剪辑有点晕,中断混乱的枪战火并子弹横飞把一票杀手互相打得死去活来。
剧情的结局悬念虽然看上去惊天动地,可惜导演在前面给的暗示实在太多了,20分钟多点就能猜到怎么回事了。
要给一个必然苦涩的结局,是让男主一个人承担巨大的心理压力保持沉默,还是一枪了解自己,我等着看个2选一呢。
结果男主角拔掉罪魁祸首的呼吸管,坐在手术室中间的椅子上,下枪出弹夹退子弹,弹夹朝左,枪身朝右,警徽正中。
对着玻璃门外的上司无声抗议,这真是太帅了。
FBI决定要保护一个黑帮成员,而这时各路杀手齐聚一堂要杀了这个人,故事就这么展开了……自从回国之后很久没有看过这么刺激的血浆飞溅的电影了,还是在国外好啊,而且因为是早上去看的,影院里只有5个人……不对,四个人+一个花盆。
其实本来看这部电影是冲着本阿弗莱克去的,结果这个家伙出场没多久就被人杀了,电影海报里居然还把他放在第一个,蒙骗观众阿。
另外此片还有唱而优则演的阿丽西娅·吉丝加盟,扮演一个美女杀手。
说老实话,这部片子的情节还是不错的,但是暴力的魅力盖过了情节的设置,反而让人觉得情节的复杂性有些画蛇添足,而且在大部分镜头都用在描绘暴力场面的前提下对于各种线索就说得不是很清楚了。
在电影里可以说是各路杀手云集,而且都很有特色,从挥舞电锯打扮得非常摇滚的三人组合;到善于易容的杀手;还有身手娴熟,为了不被人抓住而烫掉自己指纹的人;使用狙击步枪和美色的一对美女组合;再加上前来保护的FBI;这些人马齐聚一堂,杀得那叫一个天昏地暗。
片子里最精彩的就是三人杀手和保安的一战以及美女杀手用反器材步枪轰杀警察的片段,可以说是血肉横飞——这种电影就是要在电影院看才有效果阿,绝对能够刺激你的肾上腺素分泌。
阿弗莱克在这部电影里没几下就挂了,也就不谈什么演技了,但是其他演员都表演得很到位,特别是扮演FBI探员的那位以及表演被暗杀的目标的那位。
总之,如果你喜欢暴力美学的,不妨看一下这部电影。
娱乐5星:动作戏穿插多线索,情节有张有持;故事3星:老套路,没新意(如果你感觉故事有很多意外,说明看得少);导演4星:很多情节处理我都喜欢,这算是个人喜好问题;演员3星:除了ace的扮演者外,真的一般;推荐,至少比翻版的无间道强多了。
大约几个星期以前,我看见有人把"Lock, Stock and Two Smoking Barrels","Snatch"和"Smokins' Aces"罗列在一起进行点评,就开始对它注意起来。
喜欢前两部的那种幽默感,还有各派人物的喜剧性的撞击,看得很过瘾。
不过这部"Smokins' Aces"嘛,幽默没了,撞击也没了,光剩点血腥的镜头了。
那些变态的镜头还让我想起了"Saw",旅馆电梯的戏份弄得很生硬,何况都算有利益冲突的人,而不是完全的喜剧性的撞击。
镜头感觉倒是挺漂亮的,但就是没什么感觉。
比起《两杆大烟枪》来说,真是差远了。
管他是谁第一次触点,管他花了多少钱谦拍电影,没感觉就是没感觉。
那个警察Andy Garcia怎么看着都那么眼熟,查下来说是"The Godfather III"里的Vicent,不过感觉上似乎还是不像。
"十三罗汉"的预告片里我一眼就认出了Vicent,呛烟高手里的这个么,怎么看都不像。
http://apoollo.blogspot.com/2007/03/smokins-aces.html
死死死和死死死
怎么能那么可爱= =这电影色彩真的很绚丽…
罕见的大牌云集!如果不是早年拍摄,现在根本不可能出现在这种类型片。结局很戏剧但也有点扯,上司居然放心让思想反叛、情绪不稳定的探员在关键病人身边,而且那时那地根本就不需要他!
个人必须服从集体,底层必须有随时可以成为弃子的觉悟,这是混职场的大原则。最后的突袭乱战很有特色。彼时的艾莉西亚·凯斯,很润。
娱乐电影要有的全有了。
结局了才痛快,包括那段背景…之前的过于累赘
导演是个警察控。刚开始人物介绍实在太多,脸盲加名字记不住的确云里雾里,但是展开以后就好多了,悬念设置和情感冲突都不错,演员的脸蛋和表演也都很好。另外舰长真是演疯子也像乖仔,完全没气场啊
钱使人命变得如此“金贵”起来
有点乱 小本怎么开始就死了?
ben affleck太磋了,上来就死了
除了结局和派的湖蓝色眼睛可以说几乎是一无是处的玩意 很难见到叙事节奏这么差劲的电影了 角色特性仅从行为方式与外貌上体现 给人一种既丰满又单薄的感觉 本阿弗莱克以为埋了一条很深刻的线结果被一群really dumber一梭子送了 当地警察和小孩男的2倍速演戏看得然人不知所云 结果竟然还出现了三次 想想还是faggot-ass redneck比较有意思 毫无美感的暴力美学 anyway派的蓝眼睛很美好吗
多线索 多人物 显得影片很紧凑
烂死了,为什么会找来这么多大牌的,好吧其中有几位是后来才变大牌的……
后面的枪战不错 对元素超多的片子一直很感冒 故事其实一般 里边有好多熟悉的面孔
如果非要和两杆老烟枪比的话,给三星都是宽松的.
人物一大堆,氛围特别吵,情节乱糟糟
蓝光重刷。消失在历史迷雾中的联邦卧底,争抢同一目标的四路杀手(算上瞄准这张“王牌”的警察、侦探和黑手党是七路了),击杀污点证人为同袍复仇的热血探员——这些新鲜不新鲜的设定在一部动作片里足够复杂了,卡纳汉主要做了两点帮观众理顺剧情,第一把警方作为观察者的视角,借案件分析来介绍;第二反复用接话头的剪辑方式,比较均衡的分配戏码。全片有不少反套路设计,出场不久就莫名挂掉的大本,幸存后变怂的纳粹狂人(那个不在状态的侦探则有了相反变化),这些怪诞的喜剧桥段有时未免对冲了凌厉狂暴的动作设计,比如那个痴迷空手道的小男孩。视听夸张,黄绿色调浓烈到像卡通片,酒店之战太煽情了,大狙击飞人体,电梯内对射,雾中纳粹狂人……06年年度时刻
若非某在一旁解释,我还真没看懂
太太太垃圾了,都不要看,驴唇不对马嘴。
这个剧情 真记不得了 高中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