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煎饼侠》的各种大阵容大搞笑的预告放出之后,就一直在关注这部电影,总的感受来说还行。
说到故事本身就真的很有意思,因为在电影宣传的前期阶段我根本猜不到它的套路,看似与其他一看名字就能把剧情猜的十有八九的喜剧电影有着天壤之别,到了之后故事的大概主题倒是已经能知道了,可是看完之后也是依然惊喜。
这部电影本身就是讲述《煎饼侠》这部电影是如何拍摄的,以及围绕着这部电影的故事,戏中有戏让这部电影看似中二的片名起到了很大的误导性,不过个人认为反而在看过之后起到了正效果。
《煎饼侠》在对于笑点的把握比网络剧更聪明的同时也维持了荒诞搞怪的路线,而且通过大鹏去表现了一种对于梦想的致敬。
也许从巅峰坠入深谷只是戏剧化的需要,但从中透露着许多对于小人物的致敬,毕竟即使通过一番努力之后,又有多少人能够获得所谓的“成功”,一般人如此,演员背后更是如此,但是是什么支撑着梦一个人走下去,无论是北漂族,还是群众演员,抑或是坠落的明星,只要在面对困境时回想一下自己最初的梦想,所经历的一切都会被赋予不一样的意义。
影片到了结尾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朝自己的梦想迈进了或多或少的距离,尽管转折的部分会有一些生硬,有些泪点稍显做作,但是我能够感受到从中的情怀,那种对梦想的坚定,它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温暖。
淘宝上票价8.8,室友也一直说着要去看,好吧那就买票去看吧。
这部电影的一个特色就是明星都是真名出现,引用了部分现实的桥段进去,比较关注娱乐圈的都能get到一些梗,比如陈赫说的话,包贝尔的台词,邓超跑着喊奔跑吧兄弟,柳岩的就更不用说了,完全是现身说法。
这让观众有一种非常强的代入感。
据说大鹏是赵本山的弟子,难怪出现了东北F4,那一口东北腔儿也是醉了,估计北方观众会很喜欢,有那么一刹那我也为在看乡村爱情故事呢。
东北F4很好得完成了自己的表演,对,那不就是刘能那几个人么?
尚格云顿原来是来打酱油的,之前刚看过一部美剧:超感八组,里面的一个肯尼亚小伙子的偶像就是尚格云顿,剧中多次出现,因此我也认识了他,也成了看这部片子的一个引子。
帅!
不过打斗略短。
剧中唯一没有使用真名的就是袁姗姗了,老实说,这个姑娘可是被于妈害惨了,之前被刷滚圈。
其实呢,现代装挺好看的呀。
演得不错呢最有演技的就是那位老爷爷了,最后让他演了个幕后大boss,也是帅的很。
总之,工作之余乐呵乐呵也是可以的,质量也不算差,可以一看
老实说对大鹏没有偏见,但电影始终是很主观的东西,看到三分之一的时候,我已经突然有一种在看《分手大师》的感觉,直到看到邓超和黑帮大哥的对手戏,心想这是不是大鹏走错片场了。
回想《分手大师》里邓超偷上名人,老板雇人搞分手;《煎饼侠》里大鹏偷拍名人,大佬砸钱追女星 。
在整个架构上两者是相通的,虽然大鹏老师很努力的想要圆滑的讲完一个故事,可是在本质上两者还是一样的。
不同的是邓超老师是用了近乎癫狂的状态到达了刺激观众前列腺的表演效果,而大鹏却始终想要端着,这就让本来就不含营养的内容更加索然无味。
或许大鹏希望拍成类似于戏中戏模式的喜剧,但看完才发现这是戏中戏中戏。
就像蒂姆波顿《爱德伍德》一样,伍德总是有脑洞大开的剧本和过气的老牌男星,为了拍电影什么都干,拍一辈子烂片,但精神却被人尊重。
而大鹏一样有儿时的梦想和四流女星,但是他最后以神奇的方式实现了所有人的梦想,这其实就是妥协,至少在电影中可以更有骨气。
全片的笑点密集,但是大多数都很硬,硬的令人发指,就像是上了很多道菜,每盘菜上都写着“好吃”,这其实也反向印证了《屌丝男士》的成功其实就在内容的尺度上的高度自由,说俗一点就是无下限,但是电影审查的限制让《煎饼侠》只留下了网络剧的程度,却没了尺度。
尽管达到了电影级别的投资,但全片的质感依然不高,大鹏在自己的影评里提到了各种高大上的摄影设备,可是出来的效果只能说是网络剧的升级版,关键在于导演的场面调度能力不够,大鹏指导袁姗姗卖煎饼的长镜头已经是里边最复杂的场景了,其余不是室内就是在院子里或者天台,人物也不多,但就算这样也没能做到差强人意。
而在剪辑效果或者说表现手法上,大鹏用了罕见的同画面分镜的方式,这本是一种营造节奏感的手段,但大鹏用的分镜居然只是同画面的不同景别而已,或者只是用了两根隔离线来突出主体,而且分镜头与主画面的拼接痕迹非常明显,后期并没有做好各种设备间素材的调和,加到一起质感极差。
《老男孩》里有梦想是不会实现的,《煎饼侠》却告诉我们只要热爱就能坚持。
戏中戏的手法并没有玩出新意,演员的表现也是毫无可取之处,而且影片的整体制作显得粗糙,离优秀喜剧仍有一段距离,但作为暑期档影片也确实没负担,至少看的不糟心。
via antidroid
没有看过《屌丝男士》,不知道大鹏何许人也,加上《煎饼侠》这个烂俗的名字,阻挡了我进影院目睹这本年度暑期档三大巨头之一。
昨天,用小米盒子在某水果TV上看了高清版的《煎饼侠》之后,我发现先入为主如何要不得。
虽然电影讲的是听过一万遍的大道理,关于从loser到hero,从人生低谷爬起来的故事,但是《煎饼侠》却能讲得有声有色,让人笑中含泪。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
这成功不只是因为一堆明星酱油——这些明星一样在不少烂片里打酱油。
这成功也不单单是因为一个失败者的共鸣——不少失败者都在影视作品中被诠释地猥亵琐碎。
这个故事的节奏,推进,戏剧效果和动情部分都那么恰如其分。
就连那略显煽情的插曲响起时,配合慢动作回忆杀,这么老套的桥段都让我觉得非此不可,眼泪也就这么廉价地被赚走了。
说说演员吧,看完这电影,对袁姗姗和柳岩真是大为改观。
说起来,我不是这俩姑娘的黑,但是和大多数观众一样,对她俩总有点不了解,也不屑于去了解的感觉。
前者和于妈混,有点被观众迁怒了吧,后者出现总和卖弄性感相联系。
电影里,两位姑娘都敢于自黑,借着角色,说出来演员本人的困惑。
仔细看,袁姗姗是个挺美的姑娘,无论整容与否,一双大眼算得上楚楚动人。
她演一个演技平平又幻想做女主的小演员,完成地意外地好,喜剧效果很足。
而柳岩呢,有一句话特别打动我。
在男主角自以为永远无法实现英雄梦,只能做一个屌丝的时候,她说,以前老被人“拿胸说事”,伤心的时候,是男主角每天发扮丑的自拍逗她,那时候,她就觉得他是个英雄。
很烂俗是不是,但是对很多普通女孩来说,真的如此。
这部电影,在最后一幕,竟然还请来了尚格云顿,老爷子老而弥坚,一身白衣,一场拳拳到肉的打戏,真是一场意外的馈赠。
影片结束,字幕旁边是拍戏的花絮,我都认认真真得看完了,真心为这群创作者喝彩。
那些连故事都讲不好的资深导演,真该向这帮年轻人学学。
我知道有许多人不服煎饼侠竟然不是五星电影——这可是大鹏的作品也,这讲述的可是屌丝的励志传奇也,这很好笑也。
但我知道爸爸去哪儿大电影大家他妈的就不觉得是部好电影——尽管他也有笑点,可大家都知道那不是电影的笑点,那是综艺节目的笑点。
说白了,就是电视上放的玩意,到电影院就是圈钱了。
可煎饼侠这玩意连电视都不配上,因为他就是一个网剧,一个有点场景的小品剧,放在什么弱智地方台的自制节目当中还算优秀的——比如放在重庆台的今夜不设防,或者什么生活麻辣烫之类的。
他的确比爸爸去哪儿看上去更像一部电影,可是小时代比他还要像一部电影,为啥大家都觉得小时代就是一部烂片?
因为他根本就是一部MV啊!!!
煎饼侠又是个啥玩意?
连对话戏都拍不好的玩意啊!!
柳岩极力的证明自己的确没有演技,这算个啥?
说发笑就是好电影的同志们,那给你看个刘老根大舞台集合呗?要不搞一个互相挠脚底板专场?要真是这样,中国喜剧电影最好的可能就是赵家班了,因为他们有一百部雷死人的小品,干脆都在电影院放呗,这比搞什么大舞台赚钱多了。
说接地气的同志们。
你们已经完全脱离了对一部电影的争议了,成了价值观的争议,你说煎饼侠从镜头到配乐那个地方强过小时代了?
就是因为所谓的价值观?
所以分数比小时代高一倍?
当然小时代是部烂片,我看过,确实是一部烂片。
煎饼侠却莫名其妙成了一部好片,好在什么地方?
小品演员多?
特别是让你们笑得前俯后仰的F4,那表演形式完全就是小品形式啊。
还有谁说这片向星爷致敬了?
星爷不打死你我都想打死你。
星爷的配乐多讲究,镜头多讲究,煎饼侠倒好,一遇到复杂镜头就刷刷分三格,然后来个慢动作。
什么破玩意打斗镜头,看看杀破狼2的打斗镜头,中间差了十部猛龙过江吧。
顺便说说天台那场戏,在天台上,柳岩说,“这么多年,别人就会说,柳岩什么都不会,就只会借胸上位。
”她可真是在这部戏里面充分的证明了她确实只会靠胸上位。
我一点说她丑的意思都没有,相反我觉得她很漂亮,要做我女朋友我做梦都得勃起。
可他妈的演的啥玩意啊,这种演技,靠胸上位真是走了八辈子的好运了。
你以为只有你有胸?
郝蕾也有胸啊!
这他妈怪谁?
你以为上小品剧说一句大家就觉得你不是了?
这是要演技说话的啊。
话说她到底是怎么出名的?
那场戏演技不说了,镜头可真是一塌糊涂,完全就是乡村爱情故事的镜头走位方式。
正面拍完拍背面,然后正反打还一个脸一个脸的打,谁说话拍谁吗?
开玩笑,这是我们这种业余爱好者才干的事好吗?
说对网剧导演要求不要过高的,人家筷子兄弟怎么就整了个猛龙过江出来?
都是无厘头,从镜头到演技,哪个不比煎饼侠强?
还有那古惑仔,到底算什么事?
剧情需要吗?
没看出来啊,合乎逻辑吗?
不和啊,到底谁叫来的?
导演找他们来,他们还要帮导演,到底谁叫谁来的?我已经能够想象这个故事怎么编出来了,鹏,你看这个剧本弄成这样了,咋圈钱啊。
傻逼啊你,想想有啥爆点啊。
吴君如,曾志伟在隔壁片场,要不弄过来?
弄!
分量不够啊。
找邓超,他最近火呢,让跑男植入一段吧。
好,可是不够啊。
找F4?
人家个个都有戏,不搭理我们啊。
还有便宜的没?
古惑仔吧,古惑仔算下来人均价格都不高。
那行啊,这点钱足够让那帮屌丝凑个几亿给我们花了。
可是怎么安排啊?
安排个屁啊,你对观众智商没有个数吗?
用得着安排吗?经典亮相一下就行了,一人安排一句台词,多安排了贵。
挺喜欢吃煎饼的。
小时候上学路上会买一个吃,面饼上打上个鸡蛋加个薄脆,抹点儿酱,撒点儿香菜和葱花,幸福感满满的。
知道这种吃食上不了大雅之堂,只是老百姓填饱肚子的小吃,倒也吃的乐此不疲的,好久不吃还会想。
现在好吃的多了,卖煎饼也开了连锁店,煎饼里打俩鸡蛋不够本儿也开始加肉加肠的,吃了回法国人的crêpe,其实也就是加了奶油和水果的大煎饼。
经常听说有老美在中国学习摊煎饼后来去纽约啊香港的开煎饼摊的这种励志故事,更是为这个主要由碳水化合物构成的小吃蒙上了一层神奇的光环。
但是拿煎饼做超级英雄,还是第一次。
佐罗、超人、蝙蝠侠、钢铁侠、美国队长,超级英雄,相信每个小男孩心里都有着或者有过一个超级英雄梦。
而这个煎饼侠,光从名字上就能明白,是屌丝的逆袭。
《煎饼侠》是喜剧,这毋庸置疑,相信大部分人去看这个电影只是想乐一个多钟头。
喜剧理应幽默,而自嘲是喜剧的最高境界。
煎饼侠不止是像屌丝男士里一样段子的堆砌与恶搞,各种明星的自嘲甚至自黑,将幽默的层次提升了。
演员和名人均采用自己的名字和身份出演,戏里戏外身份模糊,制造一种戏如人生的错觉,而戏中戏的设置,却拉开了演员本身和饰演角色之间的距离,真亦假来假亦真。
本以为去乐一场的电影,却把人看得挺伤感。
而伤感的原因不是爱情,而是友情和梦想。
一群loser拍一部根本不能上映的片子,甚至自己掏腰包,只为了实现一个小男孩的梦想。
而这个小男孩长大之后也不惜花大价钱实现了这些帮过他的朋友的梦想。
他们的梦想渺小的细如微尘,甚至他们最终拍出来那个片子还不如艾德伍德的电影,但是一群杂牌军从陌生到朋友到知己,不问缘由甚至不需一句话就支持着你的梦想,难道不感人吗?
本片看得出大鹏初执导演棒,很多细节和桥段都是对经典影片的模仿,但是却拼凑出一盘大菜。
山寨没有错,但是不能失去灵魂,君不见yotaphone正反都是山寨,合起来却成了创意。
大鹏在圈内人缘应该极佳,客串明星从台湾小清新郭采洁到相声演员岳云鹏,张朝阳和韩寒都本色出演甚至自黑,东北F4古惑仔F4,甚至尚格云顿又来演了一把自己,白西装一字马,即使反派即使年长也依旧帅气十足。
一曲煎饼侠,多种曲风多人演唱,胡彦斌谭维维二手玫瑰,要多混搭有多混搭,岳云鹏还跟McHotdog合唱了一曲《五环路之歌》。
而大鹏自己唱的《恐高的鸟》将本片的情绪推到最高点:自由 是以为自己真的有方向摇晃 哪一种选择不是在流浪不管 却不能不管注视的目光抵抗不了欣赏 才是最大的伤还有多少的坚强 还有多少的梦想那些值得骄傲的 全都一样还没看过的小伙伴,还是尽量少看预告片,省的看正片的效果打折扣。
要是出DVD的时候,能把他们拍摄的那个《煎饼侠》的正片当彩蛋加进去就好了。
名字确实不太讨喜,不过真正的去看了,才知道真的很搞笑,也真的很励志,里面的人物和台词也很容易让人记住,总的来说,这是一部成功的电影,也算是大鹏的得意之作,至少我觉得还是不错的,很有笑点。
这世上多一个笑,就少一个人哭。
有句话说的也好,开心过也是一天,不开心过也是一天,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开开心心的过呢。
或许你的力量很小,但是当你感染到你身边的人的时候力量就大了。
真是没有想到竟是这样一番精彩的体验。
机缘巧合,我在7.4号的凌晨闲来无事,上网想看最近的电影,无意中发现合肥的《煎饼侠》点映是在7.5,还剩票!
便立刻买了2张票,想一定会有东北纯爷们跟我一起去看的。
别说,跟我最熟的小伙伴果然看遍了所有的《屌丝男士》,我俩一拍即合,7.5晚上就坐上了126路出发了。
之前做了一下简单的功课(事实证明网上的预告还是不要看比较好,因为很多笑点都已经在那些发出来的视频里了)。
看完了他写的那一本自传,看完了《屌丝男士》第四季那后面超长的煎饼侠广告。
当那条小龙在墨绿色的荧幕上灵动蜿蜒时,我的心也立刻被吸了过去。
开场便像极了《屌丝男士》,先出场的三位还有那位足疗男和“膝跳反射”哥。
之后便是一部拍一部怎么拍电影的电影。
开始笑点连连。
虽然是在合肥这样的南方,观众们对东北话还是蛮接受的!
我们几个东北小伙也是看的兴奋。
东北F4出来的时候,我靠!
整个电影院沸腾起来了好嘛!
比后面的GHZ出来效果还震撼!
几个人穿着奇装异服在那里打麻将,简直是喜闻乐见的场面!!!
真想再看一遍感受一下!!!
再多的就不剧透了。
你只需要知道,当你听到柳岩和大鹏并排坐,大鹏唱出《恐高的鸟》时,准备好手纸就好了...其实电影究竟好在哪里?
它延续了《屌丝男士》一贯的拼装喜剧风格。
众多明星加盟,各个小故事笑点密集且有始有终,人物性格鲜明。
P.S.衣云鹤的东北话味道贼拉正。
邓超虽被困住了手脚,光靠嘴来“说”戏也一点都不输。
它是大鹏第一部电影,很用心于细节。
前面的节奏有些慢让我看的时候很担心,担心他会不会不像我预期的那样好看,但看到四分之一时我就完全放心了。
中间的煽情和最后的反转说起来也不那么值得让人称道...我认为这部电影最好的地方真的就只在两个字:真实。
记得事前在《屌丝男士》里大鹏很认真的在说,每一个演员都是本色出演。
看完后我深以为然。
大鹏:电影中说当煎饼侠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
生活中能拍一部自己为主角的电影也是他的梦想。
在生活中和电影中都是,想以英雄出现在之间,却演屌丝演火了。
在电影中他们偷拍明星,生活中他们“蹭”那些去搜狐参加访谈的明星拍《屌丝男士》。
柳岩在剧中说,你不是恐高么?
生活中大鹏也的确是一个恐高的人,甚至这么多年来,每每坐飞机他还是会紧张到跳起舞来(自传里面说的...)。
在剧中他有一些对未来的迷茫,生活中他也一直专注于眼前的事,并不知道未来的自己会出现在哪。
在影迷见面会时他说:“我小时候是一个自卑的人。
”听起来真是让人心里有些暖暖的真实感。
和柳岩:柳岩和他坐在大楼的边上,说着“很多人说,我是借胸上位。
”当我看到这里时,我震了一下。
这么直接?
这样勇敢?
不得不说不管出于洗白或是怎样的原因,这都是令人开心的事情。
让我感受到了来自他们心里的话。
早年大鹏与柳岩都还没火,他们彼此互相搀扶,一切闯过难关。
不去猜测他们是否真的有超越友情的关系。
至少当他们并肩坐着,谈着过去那不容易的时光,本身就是满满的泪点啊,后来大鹏的决定也和电影中的一样。
所有的一切都让我感受到,这些人物都是立体而真实的。
他们无需拼演技,演的就是他们自己。
而这一切的努力,都源于他们的敬业与认真。
为大鹏和所有演员点个赞。
P.S.还有可爱的袁珊珊,煎饼女孩演的真是秀色可餐!
或许是因为过于屌丝化的名字,再加上暑期档这样一个令人沮丧的档期,对《煎饼侠》一直没有太多期待。
那张浮夸的海报太过狗血,不知道会让多少人误会了这部电影的质量,也不知道是不是反而能拉拢到更多的小城观众。
但无论怎样,以当下中国院线电影的水准来说,《煎饼侠》目前的评分被严重低估了。
在这个近乎恬不知耻的对IP进行透支的电影时代,《煎饼侠》值得被审慎地歌颂。
它是暑期档中的最大惊喜,某种程度上超过《大圣归来》,因为毕竟后者的口碑一直不俗,更因为它是动画,技术的隆重能让人们忽略剧情的稚嫩。
但《煎饼侠》不同,它是喜剧,甚至掺杂了部分闹剧的成分,是中国院线观众最热爱的类型,也是最容易被挑剔的类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的院线喜剧开始主打一句宣传语,叫“笑中带泪”。
这都是那群出身于八线小城,在《知音》和《读者》浸淫中长大的公关团队的杰作。
他们热爱这种既用喜剧招徕客人,又用眼泪表示深刻的假模假式的矛盾短语。
其实,笑中带泪是一种很复杂的情感,能用电影推动人们达到这种情绪,很难。
之前几乎所有有这个企图的电影都让这句宣传语沦为了笑话。
《煎饼侠》算是努力蹦跶着碰到了这句“笑中带泪”的边缘。
《煎饼侠》老老实实地做了一部结实的喜剧——至少在那场柳岩对大鹏进行“点化”的戏之前都是如此。
网剧出身的大鹏,有一种特别本分的喜剧观——逗笑观众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他用最合适于一个演员的表演方式逗笑观众,而不是考虑传达背后的“意义”。
在他的价值观当中,笑料就是笑料,没有高低贵贱,笑是普世的,把人逗笑是喜剧的道德。
这个最基本的道理,中国喜剧界竟然还存在争议。
网络视频是残忍的,其实比大电影要残忍得多。
《屌丝男士》那一类东西,如果在三分钟之内没有抓住观众,人们早就关掉了事。
这样的残酷训练,至少让大鹏懂得了对包袱的敬重。
他把这一切都平行移植到了大电影当中。
他的小聪明在于,懂得扬长避短。
他让所有演员以真实身份出演,明星就是明星,首先,可以使光环最大化,有利于电影宣传;然后,更重要的是,还可以直接利用那些明星本身的特长。
他让岳云鹏唱唱《五环之歌》,让宋小宝说一句“你这个损色!
”,让赵四抖会结巴,让邓超喊一句奔跑吧兄弟……更何况还有那么多俏皮的小聪明段子,挠着娱乐圈和公众心理的痒痒,当包贝尔躲大鹏的片约时,假装喊着,“把我的大麻拿来!
”这种小幽默,不但近乎于现挂,而且还都带着刺儿呢。
所有这些都是亲切的,大鹏极其聪明地利用了这些喜剧明星自己的标签、符号和金句,他们沉淀多年留存下来的经典段子,就被大鹏全部顺理成章地为己所用,而且你还不会觉得突兀。
能做到这一点,只有让他们自己演自己才可以,不然,为他们重新设置角色,反而会显得很做作。
这样利用明星是最有效,也是最经济的办法。
某种程度上说,这是网剧给大鹏带来的鸡贼。
对于那些隆重对待电影的学院派人士来讲,《煎饼侠》的剧情或许有些段子化,但如果以效果论英雄的话,大鹏至少让每一个段子都熠熠生辉。
里面几乎没有咯吱人的地方,却都能让你笑得舒展。
客观地讲,《煎饼侠》本质上仍然是一部IP电影,但混杂着喜剧类型片、闹剧和正剧等多种风格。
重要的是,这部IP电影,有一种毫不欺瞒的态度,它明目张胆的告诉人们,用的就是《屌丝男士》积累起的人气,再加上这个套层结构的故事、戏中戏、现实和虚构的穿插,所有人的真名出演,反而让人们觉得诚意十足。
它绝不像《栀子花开》,近乎诈骗地启用了何炅的一个歌名以及李易峰的粉嫩,就此了事。
如果你不故意苛求,那么即使说《煎饼侠》是段子集锦和碎片化的,那这部集锦也让人从未停止过笑声。
它足以对得起喜剧这两个字了。
更何况,这部电影真的没有那么碎片,他比很多故作精妙的电影的起承转合都要纯熟。
除了对于喜剧明星最精准地盘活,大鹏也熟谙观众的心理。
当他演绎被打回底层的小人物,他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身上每天面对的心酸,当他在开头张扬着意得志满,他也明白,戳破那些明星画皮的那些部位,观众才会买账。
后来,大鹏在酒桌上念叨,“我不想再演屌丝啦。
”在天台上,柳岩说,“这么多年,别人就会说,柳岩什么都不会,就只会借胸上位。
”这就是他们真实的心声。
看到这些,你会觉得你不但看了喜剧,甚至还贴近了大鹏和柳岩的身边,看了一次他们私下的吐槽。
从这个意义上讲,《煎饼侠》不但成功地植入了大量笑料,还在抒情的桥段中成功搬演了一幕明星的真人秀。
在这个网络时代,作践自己有时是唯一能成功的捷径,这真残酷,但他们作践的时间长了,观众就分不清角色和演员,他们就被角色附体。
人们只盯着大鹏贱兮兮的表情和柳岩深邃的乳沟,这个时候,他们能用自己的名字说出那些平时无人去听的感慨,人们也就能看的到那份背后的无奈和酸楚。
刚刚他们卖笑赚了一份掌声,这些桥段,他们卖泪又能赚到另外的感慨。
是的,你能从《煎饼侠》里看到周星驰电影的影子,超级英雄电影的影子,那些硬汉动作片的影子等等,这些致敬做得都不差,有时,近乎可爱。
《煎饼侠》有它的问题。
比如结尾,当在天台上被柳岩点醒之后,大鹏因为梦想而爆发。
他真的突然变得犹如英雄附体,同时,海哥角色的转变,尚格云顿的客串以及古惑仔的出场,等等这一切都有些转场得过于突兀。
大鹏仍然想在结尾营造一点与梦想相关的情怀。
但还好,他向经典电影致敬的桥段仍保持着一股故意的嬉闹范儿,这有效地冲散了那股阐述梦想时不可避免的矫情劲儿。
甚至,某种程度上讲,真的让人觉得有一点圆童年梦想的童趣。
喜剧其实是最难驾驭的题材。
在这个时代中,人们的口味越来越重,笑点越来越高,机灵的段子手都能随时吊打喜剧演员,你想逗笑久被历练的观众,得需要多少功夫?
《煎饼侠》真的意想不到的在这个让电影感到耻辱的档期,让人们看到了一部像样的喜剧。
结果从头笑到尾!
看到小岳岳,听到《五环之歌》的时候我更是笑得牙床都松动了。
作为本片吸引观众的最大看点,它的笑果非常出色,是《屌丝男士》的升级版。
纯粹的搞笑并不难,难的是控制好度,否则搞笑沦为挠痒痒,观众会觉得膈应。
而本片的度就控制的很好。
作为导演处女作,大鹏体现出处女座才有的精准,害得我差点从柳岩的球迷变成他的粉丝。
从网络剧到大电影,不是将一个个段子简单的组接起来就行了,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故事框架把它们规整到一起。
《煎饼侠》的统一故事框架就是大鹏想要拍一部超级英雄电影。
所有的段子和参与的明星,都是这个故事框架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通过这个故事,体现一种比金钱更让人兴奋、更让人有成就感的东西——梦想。
所以说,这部影片在大的架构上保证了完整性,并且有软性的价值——梦想,和情怀。
细节上,大鹏对客串明星的特点挖掘得很到位,比如美丽的柳岩小姐继续在酒店餐厅等高级场所展现她的一颦一笑,并在暗中关心大鹏(多少球迷梦寐以求的事情),比如东北F4的戏份安排在澡堂子里(要是再把乔衫安排进来就更完美了),我看的时候感觉四位仿佛回到了家里一般活络自在;古惑仔四人组安排在终极大战打完之后出现(顺便圆了超市老头的演戏梦。
PS老头真像曾江),并指出大鹏的超级英雄电影本身拍的很烂,但将拍摄过程制作成电影会很精彩。
这句台词看似随意,其实是大鹏通过古惑仔之口给自己“圆场”——我虽然已经脱离了屌丝的身份,但我也尚未达到大导演的境界,我拍这电影很简单,就是“拯救不开心”,情怀,是用来装点的,你能感动就感动,不能就图一乐。
把自己的姿态放低了,观众才有可能买你的账;一开始就把自己摆得很高,很容易会引发观众的一片嘘声。
现在资讯发达,大家好片烂片都看得多了,故弄玄虚的电影糊弄不了人。
总而言之,我觉得《煎饼侠》是一部拿捏得当的喜剧片,没有用无趣的恶搞拖延时间,而是以恰到好处的笑料让人开怀大笑,并且在笑过之后还有所回味,所以,值得一看。
————欢迎关注我的订阅号“野评人”,V信扫描头像即可自动添加。
还是比较无厘头和搞笑的,大咖客串有惊喜
先是被乐高风格的预告片吸引的……应该是我第一次看大鹏的片,觉得他好像我一个同事啊!然后看完电影在商场就偶遇了我的这个同事……
三星半,《食神》故事模板,《喜剧之王》内核,《屌丝男士》的笑料,大鹏个人的全方位营销。电影有很多问题,包括情节散碎、叙事脱节等等,但不妨碍观感,节奏很快,笑料密集,东北F4和岳云鹏那段真心搞笑,尤其适合北方观众,《恐高的鸟》真的被煽到了,结尾再燃,电影很会抓观众心理,梦想永不过时
大鹏式喜剧玩着玩着就变成大鹏式鸡汤。
柳岩的胸,伊面的颜,岳云鹏的歌,尚格云顿的腿。虽然楼顶努力拔高洗白的段落大煞风景,以及情节和逻辑大成问题,但是也不好苛责了。
就tm不能去好好讲故事么?
与(大家不停拿来说的)喜剧之王比欠了太多火候,尤其是输在才气和技巧上,情感虽破碎但真诚,有几段根本就是主演自己正面临着的苦恼,看着也格外真挚,然而全片最惊喜的几个段落已经在朋友圈看过太多遍了,珍爱生命,远离剧透
【C】制作是真的很low,打光烂的简直没法忍。不过立意选得好。电影台词都直说了“我一拍网剧的,能拍啥电影”,难得的就是有自知之明,然后聪明的扬长避短,这点,比许多专业的都强。
大鹏自编自导的喜剧电影,阵容很强大,东北F4阵容加上最后的古惑仔四雄很不错
一个人足够努力,就能得到与他努力足够匹配的东西。如果他还有好的人缘,那运气也不会差,天会帮他。
感觉哭戏比笑料多,业余比专业动情,自黑比贩卖情怀更能代入。能放低姿态,大鹏其实是能看的
特地看的首映,大鹏导演没让我失望!
我是来看小宝的。
以为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不错是因为年轻 再看竟然觉得还是不错 可以说是有笑有泪了
1.抱着好笑却可能不好看的观念去看这部电影,结果没有想象中的好笑却也没有想象中的难看;2.结构是网络剧的形式,碎片化,但引入偷拍明星的巧思,同时真人与角色的模糊和融汇,嵌套与重叠并行,挺有意思;3.你可能不伟大,但只要你用心待人,你也会是别人的英雄;4.至于梦想,我不想多说。
袁姗姗的演技大赏吗?哈哈哈,难道张朝阳和袁姗姗有一腿?不过,也算洗白了,她演技确实挺好的。里面几个跟班,也算相当厉害的跟班了。当然,最喜欢,还是他们去唱歌“其实不想走”
【补標】
6.0/10 分。看完《缝纫机乐队》后看的这部。虽然有各种大腕来打酱油,但整体欠佳,感觉太山寨了,确实充满了一股屌丝的味道。。。如果你要求不高只求一笑的话,那么值得一看。。。东北 F4和袁姗姗卖煎饼那一段还算搞笑。。。勉强给个3星。
点映场满满都是感动,《古惑仔》、红玫瑰、尚格·云顿……抛开电影里的笑点和泪点,单是这些致敬的细节,足以让80后的我唤起回忆共鸣好一阵子了,感谢《煎饼侠》带来的惊喜。
看了20分钟……撑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