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写过一篇《穿越火焰的鸟》来点评影片《污泥》。
和它一样,在《杀手乔》中,马修·麦康纳不仅是主角,还搭建了一个故事背景与发展的平台。
在《污泥》里面,他为了爱情百折不挠、勇往无前,最后被证实不过是自作多情的二逼青年,他的存在只是他的追随者成长道路上的小小陷阱。
而在《杀手乔》中,所有人都在平台上因果循环,拼尽全力,目光如豆,逃不脱的宿命。
影片的起始就带有浓重的黑色意味:黑夜,大雨,狗叫,狼狈的克里斯一登场,就是个反派。
被高利贷逼得走投无路,他竟然要谋害母亲,只要伪装成意外事件,作为保险受益人,他就可以拿到保险公司的赔偿。
这个大家庭没有亲情,只有利益关系,他的父亲、继母、妹妹不仅没有阻止他,还共同合谋,期望获得自己那一份财产。
这个阴谋的发动者是克里斯,他仅存的一点良知是自己不动手,于是他们找来了乔——一个白天保护民众的警察,夜晚屠杀民众的杀手。
克里斯并没有得逞。
在母亲的葬礼上,看着死去的亲人缓缓下葬,其他人想着她唾手可得的财产,克里斯却悲哀地怀念起她。
克里斯年少闯荡,遍历社会阴暗,亲情对于他只是算计的因素,却不是美好无私的感情。
之前的剧情,克里斯卑鄙无耻到令人发指,然而在剧情往戏剧化方向发展的这一刻,他却憧憬起美好与自由的生活。
他过往的沉沦太久、太深,此时自救为时已晚,脱离一个苦海,前面是另一个苦海,无边无际。
母亲和这个家庭的其他成员一样,已然不再试图维系彼此的亲情,在其他人不知情的时候,她已经将保险受益人改为自己的情人。
她死于亲人之手,亲人最后的念想也化为乌有,谁给了他人爱,谁又给了他人希望呢?
曾经的联盟也在利欲熏心的梦想、无所不为的下作之后分崩离析,表面的礼貌开始穷凶极恶,往日的妥协变为疯狂的报复。
在克里斯来到父亲家庭之前,这个家庭的主人是他的继母,一个喋喋不休、衣衫不整,在他面前甚至赤裸下体的女人——他的父亲对此觉得没所谓。
虽然麻烦缠身,处境窘迫,来到这个家,克里斯依然凭借自己天然的长子身份和血气方刚的青年做派——关键是他谋杀亲母、为大家带来财富的计划,迅速替代继母,上升为这个家庭的新主人——他的继母对此觉得没所谓。
可是母亲变更保险受益人,让他的计划功亏一篑,也引爆了联盟矛盾。
当初因为不能支付定金,克里斯被迫把妹妹抵押给杀手乔,已经让他痛苦不堪,羡慕嫉妒恨了。
现在杀手乔因为无法获得报酬而发飙,他的嚣张、他的气魄俨然成为将其他成员踩到脚下的、新的一家之主,克里斯不甘心自己的地位一落千丈、从属于他,反而奋起反抗,然而他想不到在他回到家之前,家里已经发生一起暴动,并且暴动已经被剿灭了。
他的继母因为言语无状,触怒了杀手乔,被他痛殴,并且被逼迫给一个鸡腿口交——集体的服从与团结有序的秩序看起来赏心悦目,在最基本的层面却离不开尊严上的侮辱、肉体上的惩罚,他的继母也不例外。
经过杀手乔金刚怒目的暴烈打击,和之后菩萨低眉的劝服,克里斯的继母已经身陷斯德哥尔摩症无法自拔。
她被殴打的时候,克里斯的父亲却没有力量与勇气保护妻子免遭杀手乔的毒手,这让我想起中国那个妻子被城管强奸,丈夫却躲在一边,不敢出声反抗。
两者没有本质区别。
并非她老公不想保护她,而是他无法挣脱自己的斯德哥尔摩症,他的病症来源于眼前这个被痛打的女人,是她培养了他斯德哥尔摩症,于是他无法挣脱心的囚牢,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被杀手乔虐待,看着她被杀手乔吞食,成为他的斯德哥尔摩症的俘虏。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害怕小鱼,但更害怕大鱼。
克里斯的父亲被他的继母俘虏,他的继母被杀手乔俘虏,杀手乔想整治克里斯,就可以释放出父亲和继母,他们都是杀手乔的帮凶,克里斯只是饵料。
克里斯与妹妹多蒂违背了传统伦常,然而他是这些人之中唯一精神健康的人。
他为自己而活,没有牺牲自己的生命价值,成为某股势力可有可无、为非作歹的附庸。
只是正常的他无力反抗不正常的人们,父亲、继母固然与敌人同流合污,即使妹妹多蒂在他受到众人攻击之际,拿到手枪后,也不是保护他、拯救他,而是枪杀了他。
为什么刚刚宣布要与他远走高飞的妹妹枪杀他,而不是那些伤害他的人?
很多人有不同解读。
我认为多蒂一直被不安全感折磨,她从来不曾拥有什么,任何物品她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别人说拿走就拿走,她只有婉转承欢、虚与委蛇,才能保留使用权。
电影一开始就表明了这一点,克里斯猛烈敲击父亲的家,妹妹却无动于衷,她一无所有,只是沉浸在自己不切实际的梦幻之中不可自拔。
这些在哥哥看来都是天使的要素,却决定了多蒂的人生悲哀、无法自决。
她是随风摇摆的墙头草,她是清晨阳光升起前的露水,不切实际、不得长久。
克里斯许诺她的美好未来,并不能带给她力量与希望,在他被人攻击、都无法自保的时候,杀死他也就是杀死了一种人生可能,杀死了多蒂摆脱温室花朵的不确定的命运。
杀手乔讲过一个人的鸡鸡被烧坏的故事,很多人分析是不是他自己的经历,当然很大可能是他自己,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件事造成了他心理的扭曲变态。
这就是马修·麦康纳搭建的平台,一个人与人之间没有关爱、理解、沟通、合作,完全是自私、冷漠、虚伪、丑恶、彼此利用的舞台。
在这个舞台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舞者,即使彼此触手可及,也没有肉体的柔软与温热,只有坚硬、冷酷。
为了眼前利益,人们舍弃道德良知梦想,即便拿到利益,也失去了自己的正面价值。
在这个弱肉强食、无规则是最大规则的社会里,一个人怎么才能扛过危机、不被对手吃掉呢?
为了生存,人们都要寻求更强的伙伴,这意味着或早或晚,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
每个人都是原子、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孤岛,人人之间斥力大于引力,被某种莫名的势力轻易地分割、包围、逐个击破,成为案板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死鱼。
到这里电影要表达的意思已经完结。
如果只是描述一个家庭的经历,这部电影配得上土星奖最佳独立电影、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最佳编剧奖等诸多奖项么?
影片没有提到破解“孤岛困境”的方案,然而它是不言而喻的。
宗教信仰超越现实中复杂的人际关系,重新界定了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单纯从神的关爱、共同与平衡的教义防止强者恃强凌弱、鼓励弱者生存下去。
佛教是出世的宗教,它潜入人们的心底,帮助他们成为孤岛,它倡导的隐忍、安享理念最被统治者欣赏,如果人人都是佛教徒,胡乱施政带来的阻力最小,所以佛教从来都与权力关联紧密。
如果一个政权打压佛教,它就是自作孽不可活,no zuo no die了。
伊斯兰教过于美好,它僭越权力、避免世俗化,这是奉行传统人情社会的中国所无法契合的地方。
信封伊斯兰教的国家都面临是否政教合一的难题,这缘于握有教义解释权的人具有现实威望、消融了现实权力,多数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国教过去有孔教、后来有马教,当然在国家层面不需要另一个宗教。
物质生活丰富,不代表精神境界提升,更不代表社会就成为现代社会。
中国经济制度都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现代社会更是没影儿。
现代社会应该具有法治、理性、逻辑、宽容、科学、自由、民主、权利、自我、个体、个性、市场、共赢、文明、公正等特征,这些价值都是奉行丛林法则的中国所不具备的。
中国人奴性深重,总在期盼舵手、大救星、闯王、青天大老爷,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成功观都存在问题,然而诡异的是,奴性这一点如果善加诱导,反而可能结出硕果。
基督教是中国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最好桥梁,崇敬神维护神,就是维护神的价值观,以基督耶稣为最高榜样,认可众生平等与超越身份地位的大爱。
“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因为国王是人不是神。
基督教曾经有中世纪黑暗的宗教迫害,近些年则愈发宽容,宽容是什么?
宽容是理解,是空间,中国人和稀泥的性格最需要空间了。
中国人把孔子的说教奉为圭臬,可是我感觉整部圣经都在解释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对于中国来说,最适合的宗教只有基督教。
基督教于中国社会极有价值,但它从来都没有过自由发展,即使自由发展,它与美国基督新教、梵蒂冈教会也没有隶属关系。
即使某些神职人员对于中国社会有不同看法,广大信众只是想求得内心的喜乐安享、社会的真善美。
女孩说他怀孕了,从时间上讲肯定不可能是joe的,再一个,一开始的时候joe不是跟女孩讲了个烧JJ的故事吗?
我猜想那个故事里面烧JJ的男的很可能就是joe,他是借别人的名讲自己的故事,再看看后面joe用炸鸡腿。。。。
我几乎可以肯定joe那个有问题了
不敢给好评,怕暴露了自己的变态,但是少有这样的片子让人惊讶回味了。
其它细节不说了,豆友的评论基本上涉及了,有一个地方还是让我吃惊不小。
Chris被黑社会狠狠地收拾了一顿,鼻梁打断,血胡了一脸,踉踉跄跄的回到家里,所有人看了一眼竟然就各睡各觉了,他最爱的妹妹也一个吊样,因为女人有了情人,家人的温暖也就算个屁了。
一家人的冷漠让人骨寒,难怪最后丧心病狂,自相残杀。
White Trash,或者是所有金钱社会的家庭,都是这样,一家人只是搭伴生活,彼此却毫不关心,只要有钱,一个个就被牵了鼻子,心甘情愿被人玩弄,背叛家人毫不犹豫,就是Chris说的一窝兔子。
我不喜欢暴力片,但是给这个貌似开放式的结尾4颗星。
总有认问,最后乔死了没有。
答案其实是肯定的:没有。
因为多蒂手上的那种枪,只会有6发子弹。
多蒂的哥哥买枪的时候,导演专门给了弹匣一个特写,当时我就本能的觉得,这个多余的镜头可能有玄机。
最后,多蒂的哥哥挨了一刀,枪走火一发,多蒂放空枪三发,哥哥挨了一枪,爸爸挨了一枪。
这样一来,继母和乔已经安全了。
但为什么专业杀手乔,还要演一出让多蒂take easy的戏码呢?
我想,这是因为他想知道,多蒂是否能让他放心的留在身边,毕竟他杀了多蒂的生母,而多蒂的心智也并不十分正常。
可惜的是,多蒂最后手指的动作,注定了她生命必然的悲剧。
再感叹一下:多蒂手中的致命武器,最后杀的都是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
黑色喜剧类的Cult片总是在一番诡异重口的过程之后给人留下独特的争议和开放式的思考,《杀手乔》亦是如此;看这类片子会有一种压抑的怪感,因为它会颠覆你对这个世界所有的美好,但你又不能否认,Cult电影中的万恶生活在现实当中不仅存在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电影只不过更加露骨和直白地展示给了观众。
该片的整个过程及结尾以至于可以用这样一句简单的话概括:“低智少女开枪将身边的一群人渣嘣死。
”,既然不能活着离开这个万恶的环境,那就让罪恶伴随这些人渣下地狱去吧。
之前也看过类似的剧情类电影,但是不得不承认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极端的,冷漠,粗俗,变态,乱伦,可谓是一部重口味的奇葩电影。
其实电影完了以后,我倒是不想去谈论剧中的某个具体的人,因为我觉得这本来就不是一部人物剧情片,它是通过环境和人物关系来塑造的剧情电影。
我一直相信电影是源于生活的艺术,这部电影同样是源自于生活的,只是导演用一种夸张了的手法,讲述着我们生活中的点滴,当我们惊讶着电影的荒诞时,也同样应被剧情所警醒着,生活中,我们是否也会变得彼此冷漠,是否也会变得彼此厌恶和怀疑,冷暴力是否又会在我们的生活,家庭中无声的蔓延。
说说电影吧,我倒是觉得这是一部不错的片子,它用夸张的手法告诫着我们不要忽视了身边的冷漠。
很多人或许会觉得多蒂的可怜吧,从电影上看,她应该是和她哥哥乱伦了,她弱智而无辜着,让大多数观众怜惜着,不过我想,如果真的要在电影里找到一个怜惜的角色的话,我更愿意选择乔,不难看出,推测乔所描述的小弟弟被烧了的人,就是他自己,从他的经历看来,他是讨厌那种背叛,不信任的关系的,从他发现多蒂的继母的偷情的态度不能看出,他希望那种有原则,和谐的生活,他爱上多蒂,估计也是出于多蒂的简单和纯洁,记得剧中他有问过:你信任我吗?
多蒂。
看来他确实很在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在电影结尾中,他以一种强势且变态的方式希望改善这个家庭的关系,我想他确实是这样想的,他希望通过他的出现, 打破他们之间那种粗鄙的冷漠,他希望大家能坦白以对,并忏悔彼此的行为(吃饭前的祷告可以看出)。
但无奈生活总是生活,它能让你爱上它,也能让你彻底绝望,乔应该是把所有美好的希望都寄托在多蒂的身上吧,在他说出他和多蒂订婚了时,那种纯真的眼神,能看出他内心的幸福,可他忘了你所寄托的,本身也就是一种绝望,(ps:不禁想起了洛丽塔中的亨亨)所以结局可想而知。
至于结局,我想多蒂应该是开枪打死了全家吧,她说的怀孕,从时间上推测也应该不是乔的,至于乔为何那么放松警惕的高兴,或许是他对于与美好的近乎白痴的追逐(ps:可能是他没有那个能力,所以过度兴奋导致过度惊叹),亦或是他明白了所有,他无助而绝望的极端。
人心是另一个世界可能比宇宙还大每个人心里怎么想的只有自己知道如果是潜意识自己都不一定知道我常想为何会有这么导演拍这种变态的片子呢杀母,乱伦,现实中肯定是极少数个案但你敢保证心里没有过哪怕一闪念吗电影——虚拟现实既然拍了那就说明导演心里肯定有这心思或者说很多人都心有戚戚焉这就是人性复杂之处我们来自动物可后来进化出了智能你以为是好事吗也好也坏没有只是好事的人类的各种心理疾病怎么来的还不是我们的大脑过于复杂脑内交战很多人都会感同身受吧许多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没做不代表你没想导演拍这样的作品甚至其它探索人性的作品值得尊敬但普通人还是慎重探索人性不可直视就像太阳条件允许的话做个阳光干净的小白也未必是坏事你可知道见过太多阴暗面的警察和律师的心里有多痛苦吗说回电影剧情为何安排妹妹这么一个轻度弱智的角色呢是否兄妹乱伦也不必太纠结于细节很关心是肯定的但为了杀母而又把妹妹当作定金交给乔最后又买枪来阻止乔带走妹妹是我有些困惑的地方还是美国人的观念是睡一下没关系带走不行?
最后我想说人心如深渊普通人还是谨慎规矩些好玩儿不起人生如戏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别越雷池有时内心的邪念就像电脑病毒你要面对它消灭它
面对众说纷纭的“剧情”,不如看看电影是如何说到自身的:1、哥哥一开始叫门要尿尿,此时Dottie在酣睡,她涂着艳丽的指甲,有一种类似Dolores般的──粗俗与性感相混合的身体;另外,她的房间里有仿真的大房子之类的玩具,有娃娃,手边是一个水晶球;Dottie的精神身份被这些东西说明和暗示;2、哥哥进门,坐在沙发与爸爸聊天,此时电视里播放一部老片子(是哪部电影不知道,遗憾…),镜头扫过两次,一共开了两枪,左轮手枪,击发过程有特写;3、接下来一家人陷入暴力和争吵,此时Dottie已经醒了,她的眼睛有特写,不是泪光,是某种熟悉的惊恐和冷峻的混合物;4、哥哥在车上问爸爸如果妈妈被杀了,是否有人会在意care。
哥哥的意思是没有任何人。
但爸爸此时出人意料地说有一个:Rex;然后哥哥说,Rex一定爽死了(因为她妈妈对R不好)──想到后面的剧情,父子其实都知道,这个地方的回答变成了一种“播种”;5、接下来父子谈论杀了妈妈就可以让Dottie远离这里(D其实要远离的是这个家庭),但要不让Dottie知道,但Dottie都知道了。
此处有一个莫名其妙的对话,D问哥哥是不是独自一人建起整个城市,哥哥回答是,D说她在婚礼上听说了。
(怎么理解这段对话?
这个“听说”是过去式,D唯一有可能参加的婚礼在本片中应该是爸爸和继母的婚礼。
哥哥为什么会在婚礼上这样对妹妹说,唯一有可能的就是哥哥向来向妹妹展示的自己全能和保护者姿态,不过此推断没有太多根据,不论也罢)接着,哥哥说明D是在梦游,但回家后D表示她听到了,且杀掉妈妈是个“好主意”;6、哥哥梦见在地上玩蜥蜴的Dottie,然后是裸体的Dottie,对抗哥哥的Dottie;人的潜意识表达是真实的,片中的男性对D的身体都有欲望和压抑;7、Joe初遇Dottie,D在家练习武术,J建议她要找个老师,不能只是对着电视练;接下来的镜头里,Dootie始终是被观看者,镜头常常越过前景。
直到Joe开始讲述他的故事,此时J也开始成为被观看者。
故事中J说“我猜他把自己的生殖器给自己的女朋友看了,但不知道她能不能接受”;8、此时有个电话打进来,Dottie知道来电是找Joe的,这个片段和后面的一些地方显示了D的灵敏与聪慧,她的眼睛常常获得有神采的特写;事实上,与D的聪慧相反的东西其实并不是傻,也不是她装傻,而是她的思路和行为中有一种不合常理的地方,所以D的重要特点就是她的某种“不好理解”──就常人的方式来说,而这正是“邪”典电影中最重要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D而不是J或其它任何人提供了这部电影中最难解的部分;Dottie的存在要求我们接受某种难解,即“理解不可理解”,这与后现代的自我意识有关,此处不表;9、Dottie说自己有时候会“失常”(因为妈妈企图杀她的后遗症),而她知道这一切是“因为我记得”;10、J决定要D做retainer的时候在玩弄自己的打火机,电影中表现D的镜头有一点升格和朦胧化,这意味着J的某种主观感觉;11、D在餐厅里跟继母讲了一个三年级的恋爱,这个恋爱没有任何的事实部分,但D坚持的确爱了,而且是纯洁的爱;然后老爸来了,继母跟D说不要提那个Jenny,然而D说你该有个男朋友,如第8条述,D的笑容是非常狡黠而成人化的;12、D在这里第一次向继母提到Joe的眼睛伤了,但没有解释;13、Dottie在家里跟爸爸谈论自己的屁股太大,从爸爸与她的互动来说,不像是暗示父亲有任何侵犯过Dottie的意思,而真正让Dottie有点mad的是父亲不允许她换掉这身衣服(父亲的想法很直白,就是万一杀手不满意怎么办)。
这里Dottie有一次情绪上的起伏,她重复最多的话是“我要换衣服”,在英文中是I have to change!
change也有“变换”的意思,Dottie终究要make a change,有趣的是,Joe后来让Dottie当着他的面change,而Dottie做到了──并在片末举枪在“变换人生”的意义上做到;14、D在这里接过J的花,然后第二次当着Joe的面说起your eyes hurt,J对此的反应是不明白(I beg your pardon),而后J问她“你相信我么?
”,D说不完全;此后是Dottie弯腰取出晚餐(她再一次成为被观看的对象),J紧接着说她“lovely”,而Dottie说“我是个处女”;这个说法是可以采信的,哥哥和爸爸在车里也是如此谈论的;15、晚饭中,D主动提起她爱哥哥,父母亲离婚的时候,哥哥laid on top of her,直到她不哭。
很多人认为这个是乱伦,我认为不是,且不被后面妹妹跟哥哥在铁轨上的温暖回忆支持,其实这里可以看出来它们处理情绪的方式是“压住”,这是爆发的必须;16、“约会”场景,J让D从后面摸他,问D感觉如何,D的问答是“我不记得了”,而她是12岁;17、哥哥被打回家,J全裸在家晃荡,母亲手捂着胸口的表情应该是对哥哥被打一事,J从母亲的旁边经过时说了excuse me,“借过”;18、钱落空,哥哥意识到被人骗了,爸爸甚至希望哥哥自杀算了,这个时候,妹妹很关心J还会不会回来;接着有一段哥哥和妹妹的对话,妹妹在这里还是提出必须去见见Joe,而且大声地冲刚才还温馨甜蜜回忆中的哥哥吼叫,然后拒绝上哥哥的车,直到哥哥发誓。
这段的最后妹妹说自己永远都兴奋,除了有人“把我弄恼”;19、在等钱的时候,有两个地方要注意,一是哥哥提到自己早知道把妹妹陷入此种情况(被J染指)感到抱歉,但妹妹摇头;妹妹提到i ain't never been to a trial,此处我看的版本翻译有错,翻译说“我又不是没有坐过牢”,但其实意思是“我从来没参加过审讯”,trial在这里不是坐牢,因为上面妹妹刚刚问过“(关于妈妈的死)会不会有审讯?
”,哥哥回答“不会,因为J知道自己在做什么”;19……各种……KFC……哈哈20、妹妹说她已经答应了求婚,一幅高兴的样子,直到她渐渐地被不同的要求、争执、暴力、混乱、爱恨交织的情绪所惹怒,然后她大喊stop it!
然后,她真的怒了!
接下来,我认为:a、她会开枪射击J,而且正是击中J的眼睛,这个是Dottie一直提示的,且D对J的感情并非纯爱,纯爱只在于她自己的世界里,她对J也不是完全的信任(她直接提过的)而J就是她终究要当其面make a change(换衣服、做改变)的契机;事实上,哥哥跟爸爸预谋的时候不光说中了Rex是真正“在意”的人,而且他们完全没胡说八道(这个是好莱坞最常见的手法了),即:杀掉妈妈之后,Dottie恰是那个指定“受益人”;b、她不会开枪打死继母,继母其实对她还不错,她说自己跟小胖子的纯粹爱情的时候,继母的反应其实并不敷衍,一直有在倾听,且评论说“这样的事情真不多见吧,我猜”;另外,继母显然也是个无底线的弱者和可被操纵者,事实上,她将作伪证出庭,因为她已在爸爸那边不被信任,她讨厌哥哥,而Rex有钱,重要的是她的确被Joe弄伤,哥哥被Joe殴打……最后,妹妹会安然拥有她的第一次“审讯”经历;c、哥哥说自己这次要寻找一个捷径,当时他爸爸说你每次有麻烦就这样(以前就把农场抵押),这次还真是个“超级捷径”──彻底离开了这个让他不喜欢的州、这个家庭,到了没有鲨鱼的地方,而妹妹成全了她,她开枪前大喊,oh god!
oh god!
因为妹妹并不想离开这里去秘鲁,她说这里挺温暖,而自己总是可以exited最后,片名《杀手乔》仍然充分地说明了本片是如何说到自己的。
妹妹和哥哥其实都要离开这里,而他们定义的“这里”略有不同,离开的原因也不一样,但一致的是他们其实都是靠杀手Joe来驱动这一改变,尽管方式不同:妹妹看起来更被动,被奉献和妥协,但其实这正是她不可思议的方式,哥哥则比较容易理解,以为一切在控制中却根本不是。
或许,真正承认并且触摸到这个世界的不确定和不可理喻之后,妹妹的存在方式里有某种撼人甚至骇人的部分,一部又一部的cult film不厌其烦地向我们揭示它们所见的真实和应对。
纵观本片,我觉得没有必要做太多假设,比如Joe的JJ的情况等问题,此类cult性质的B级片中,人心通常不但幽暗,而且错综不在常理。
所谓“邪典”,“典”亦是一种“标准”与“范式”,即邪典自有其“典”的价值。
与其相对的“正典”反应了主流人群中的正常与变异,而邪典则需要我们首先进入一个不太主流的人群世界中,但其中同样有正常与变异,同样有其故事脉络中的“理”,正如同后现代事实上加深了现代的流行而不是削弱它一样,其实邪典电影也是正典电影的延续和深化,它更充分地体现了文本之间的对话、历史时间局部的特殊性和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
是西方电影内部的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狂飙突进,是西方内部的“本土化”。
有一类电影,来参加电影节,也许不是为了得奖的,它们存在的意义是让评委、媒体和影迷们在看了一堆立意高屋建瓴,表现手法极端个人,台词抽象飘渺的“深刻闷片”后,能稍微喘口气,不至于集体“缺氧窒息”过去。
《杀手乔》就是这样的电影,在威尼斯电影节进入尾声的时刻,它出现了,好好地爽了一把观众,作为一个应该懂得知足的媒体人,夫复何求?
《杀手乔》由影坛老炮威廉-弗莱德金主演,老先生最著名的作品是《驱魔人》,关于该片的传说至今仍口口相传:据说这部片在当年(1973年)放映时,曾活生生吓死过观众,而更邪门的说法是,当时有报道称这部电影里女主角的呕吐物是由绿豆做成了,消息传出,直接导致几家生产绿豆罐头的厂家产品滞销,一度停产。
三十多年过去了,《驱魔人》仍旧在史上最强惊悚片的评选中,多次占据榜首。
可见,对于观众心理的了解,威廉-弗莱德金究竟有熟稔。
《杀手乔》是76岁的导演的新作,上一部作品要追溯到6年前。
虽然创作上的间隔期相当长,但是老导演人老心不老,在片中将暴力、暗藏的洛丽塔情结、黑白警察、骗中骗的桥段玩转的十分娴熟。
影片的开头奠定了这部片子的基调:一片漆黑的深夜,天空中闪着巨大的闪电,暴雨如期而至,孤灯中的一辆车,踉踉跄跄地驶到了一群房车中间,跑下来的年轻人在大雨中急急忙忙地敲起了一辆房车的门,门嘎得一声,镜头中出现了一个女人光着的下体…… 在接下来的100分钟里,影片就按着这种冷峻、有点黑暗的风格往下走,这个叫Chris的年轻人听说了自己的亲生母亲投了一笔巨额保险,受益人就是自己的亲生妹妹,于是跟他亲生老爹商量,想去干掉他老妈,平分了那50万美元赔偿金。
谁来完成这个杀人的任务?
于是杀手乔出现了,他的正式职业其实是一个警察。
而这个警察在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就看上了Chris只有十几岁的妹妹Dottie(Dottie自称12岁,但怎么看上去也不像)。
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威廉-弗莱德金努力让电影保持一种《老无所依》一般的冷峻质感,借助西部片的重地德克萨斯,展现这个小镇的黑暗与人性的荒谬。
这种努力为之的“质感”,总体上保证得相当成功,从影片的开头到那个充满开放性的结尾,都蕴含了特别的质感。
可是这是一部生错了年代的电影,2005年的《暴力史》和2007年的《老无所依》已经将这种硬朗、冷峻风格的警匪黑帮类型片发挥到了极致,之后产生的相关类型片,没有能望其项背的作品。
《杀手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它很好地复制了《老无所依》的冷峻黑色和硬朗,同时也心甘情愿地把自己掩埋在它的光芒之下。
更何况,它的类型化的质感细究起来,缺乏逻辑,充满装饰感,以开头为例,在那个倾盆大雨的夜晚,Chris像被追杀了一般冲入房车去寻找老爹的桥段,就充满了疑问,且在后面的情节中无法得到交代:“他为什么匆忙成这样,既没有杀手追杀,又没有顷刻毙命的危险?
”后面的故事里,交代说,放高利贷的黑帮老大要Chris换钱,即便如此,也难以解释,Chiris亡命一般地去找他老爹,只是为了跟他商量商量怎么搞到那笔保险金,更何况,后来,两人还十分悠闲地去脱衣舞酒吧去谈这件事了——唯一的解释是,导演需要靠无逻辑的情节制造类型化的质感。
威尼斯当天《杀手乔》的媒体场放映完毕,不少人欢呼着鼓掌,在今年的竞赛单元的放映中,这并不常见(笔者之前遇到的唯一一次是园子温的《庸才》)。
所有媒体在连续几天看完了《呼啸山庄》、《人山人海》这类个人化或者严肃社会化的题材后,终于可以松口气,看看那些“臭警察兼职当杀手,混蛋小子伙同老爹干掉老妈”的荒谬故事了,爽爽就已经够了,奖项之类的,算个球。
1. 此片其实有点幽默, 父亲安塞尔是一个笑点,如掉线的西装,哈哈...如克里斯与其老爸说到受益人是多蒂时,老爸说:“她没给我留任何遗产?
”有点搞笑,哈哈!!
2. 之前看到有的影评说乔说烧下体的那个人是自己又或者说烧下体的胖子是多蒂的之前男朋友,其实我觉得此处没有延伸的意思,只是多蒂问乔最深刻的一次,乔说出烧下体的胖子此案件也只是他认为这件事令他印象深刻而已3. 又有影评说乔性功能不行,无需置疑的是乔真的有点表态,居然用鸡腿也能.......但是我还是不能在影片任何一处看到他有不行的踪迹,如果这个角色真的设定他为不行的话,片尾多蒂说怀孕了的时候他的表情应该不会这样吧。
4. 女主多蒂是不喜欢这个家庭的,不喜欢亲生妈妈,因为曾被杀害未遂,片头听到哥哥与父亲继母吵架时表情也是讨厌的,同意其他影片人说多蒂与克里斯有一腿,因为乔叫她摸下体时问她有什么感觉,她说忘记了,很明显之前也有碰触过其他人的,她说自己是处女,但与乔发生关系时并没有第一次痛的表现。
片中多蒂是喜欢乔的(认为乔也是喜欢多蒂的)克里斯受伤回到家,乔说他没有大碍叫多蒂回房,多蒂也放下受伤的哥哥回房(真是听话的孩子),片尾乔说已向多蒂求婚成功多蒂也说是的,而且表情是十分开心的,到她哥哥说不同意时,笑容就没有了,我觉得多蒂之所以起身回房主要是因为不想看到乔和克里斯争吵,并觉得很无奈,而不是真的收拾东西跟克里斯走。
5. 此片的确反映人的很多面,如乔的黑暗与暴力,安塞尔的自私和贪婪,继母的淫乱和贪婪,多蒂的天真,克里斯的不成熟6. 这家人无疑就是被从未露面的雷克斯骗了,一切都是雷克斯的阴谋!
7. 演员的演技都很好,本人认为最出色的是乔和安塞尔
还他妈是个性无能 自己烧JJ
娘了个腿拍了些鸡巴
从此爱上全家桶
故事有点失控,但每个人物都塑造得好好,每个演员也好好
重口味少儿不宜犯罪片。老电影的感觉,剧情和细节方面很多隐藏故事线,不认真看电影的人不会发现,比如我……值得重看。
笑尿
美国的全家桶分量足。
K F C K F C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K F C
居然是拍《驱魔者》的老弗莱德金导的,很意外。片头、片尾两场太赞了,怪诞得耀武扬威。来,我们吃个肯德基。
就喜欢这种扭曲变态的重口味荒诞情节剧。两场戏最佳:joe调戏Dottie和啃鸡腿
"I'm going to have a baby"风格怪诞有趣,Emile Hirsch在本片中一脸炮灰无能衰相,但我还是好爱他
看不懂嘛意思
后半夜看了一下,恶心得不行。
隐忍小兔发飙。鸡腿恶趣味。
挺神的
一屋子白痴
结尾的高潮之前都觉得这是个到处穿帮漏洞百出的神经病B级片,最后那一下,让我明白了,这其实是个疯狂的电影。
跟DRIVE感觉很像,挺好看的
有意思 结尾出人意料
完全看不懂最后的结局。。。。。当然,那只鸡腿会名垂我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