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想着一家人出来看电影,选一个合家欢电影,原本已经猜到可能会烂,最后还是超出了我的接受范围,看到15分钟就想离开影院了。
电影中还不错的演员还蛮多,但是导演把他们全部都揉在一起,把故事讲的稀烂。
陈年的老梗、完全套路的故事转折,看的直让人尬出鸡皮疙瘩。
都说是春晚小品的加长版,除夕,初一双重折磨。
开始狠狠羡慕80,90星爷年代的贺岁片时代。
虽然厅里还是传来此起彼伏的笑声,让我感觉自己是不是真的格格不入。
电影结束厅里的灯亮起,后排一个小姐姐边起身边说到:“还真是个烂片。
”我听了全程第一次笑了出来——还好出问题的不是我…
你确定这是春节档电影?
各种非常不适合过年看的剧情,你明不明白很多人过年才有机会一起聚聚,看看电影,大大小小领家人来就是想开心一下,结果来了,听你在这讲si人了?
车祸?
抢救?
心梗?
你作孽吧过年给你家人看这些。
真是绝了。
这也好意思出来说非常适合春节看,一定不会出错。
编导专业大学生的期末大作业都比你这剧本合理得多。
交换人生是春节档第一个上线播放的电影,也是票房垫底的一部。
本人没有花钱去影院看,在家里的投影看完,第一感觉这一部很可爱很可爱的电影,色彩斑斓,脑洞大开,童话般美好的设定,男女主是小品一样的设计对白,特效,美工,拍摄技巧都不算差,导演的完成度很高,叙事流畅性比开心麻花早期作品要强很多,而且不忘在释放包袱的同时,放几个调戏影射现实的段子,片中每个角色的关联性收放自如,几个段落般的人物故事,最后又能用男主全部串联起来(其实这是一部张宥浩绝对主角的电影,张小斐只是大号女配)。
但后来换了一个角度想,如果我花了几十的影票钱,只收获了这样一部,在今年的春节档,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把这部电影比作一个童话,他还恰恰引出了一堆社会话题,如果当做合家欢温情片,他的叙事深度不够,人物内在矛盾合理性逻辑还缺失。
虽然有爱情线,但是并不突出,里面还有友情、亲情、梦想,还夹杂着阿尔兹海默症、老年欺诈等社会议题,导演想要的太多,表达的又太少,不仅压根没有想要认真探讨家庭问题和爱情关系,而且还在不自觉地用低俗手法去娱乐和消解它们的内在价值,并且用奇幻类型来为逻辑混乱的文本打掩护,一边用极其戏谑的态度作为情节的驱动力,一边又试图用合家欢的口吻宣告所作所为的合法性。
片中所有的矛盾和人物冲突竟然全靠亲情与爱来化解,所以这部电影价值观是崩塌的。
虽然有一杆子黄金配角,又拉来了不少网红出镜助力,喜剧咖客串,但神经质的行为表演,悬浮设定+童话美工+调戏现实,杂糅了一种导演叙事上输出的拧巴,如果作为“网大”质量尚可,但作为院线电影,这个类型的喜剧片早就在观众那里“审美过时”了。
腼腆内向的少年意外交换了身体,然后在磕磕绊绊中逐渐领会到了爱情、友情和亲情,并顺便将坏人绳之以法的故事。
以上或许就是开拍时候主创心中的构思,因为显然在想怎么讲故事之前,他们先想到了如何主题升华。
就像我们听晚会相声里常有的段子,观众说个字,你用成语接龙绕到十分美好。
最后结尾肯定是这个,至于过程你说的什么乱七八糟,都不一定了。
一笔赃款,本来就是要背人洗白,结果你找了个就见过一次的相亲对象,不确定因素太大。
再说既然她妈是个能欠六十万的人,那你又怎么确定这卡是干净的,能帮你洗钱呢。
小谷第一次使用许愿机说的是呃,结果变成了鹅。
先忽略这机器是个急性子这件事,至少说明它对于你说的话是听音而不是听意,所以已经变成鹅的小谷是怎么让它听明白鹅语的,就让人琢磨不透了。
另外金好男朋友为什么是仲达?
金好这么认为么?
仲达这么认为么?
他们俩似乎都不这么认为,只有许愿机这么认为。
所以我有理由认为许愿机不是来帮助小谷的,而就是来整仲达的。
不信你让小谷说我的愿望是成为律师,他也会变成仲达。
但你变就变吧,为什么仲达也会变。
你实现了他的愿望,他怎么运用是他的事,但这个愿望实现的本身不能以牺牲另一个人为代价啊。
而且地面液化进入里世界,这里是你童年的记忆,那显然是你心里的内化,因此这应该是你的成长限定吧。
也就是即便产生奇幻影响,也不应该影响别人,而更不应该的是,你成长完了,可以毫不遵守规则的强行复原,可别人就一辈子变不回来了。
不说是不是罪有应得,这本身似乎也并不公平啊。
金好,大龄未婚,一事无成,天天被妈妈絮叨,没事就被领导批评。
这样的人不会被一顿烤串和一场夜猫俘虏。
即便再愉快,她最多会把你当成知心好友,但爱情?
这种小清新招式对千金小姐更有效一些。
而金好,没有小姐的命还得了小姐的病,她最后威逼妈妈去揭发的坚决程度实在是觉悟很高。
妈妈欠了六十万,你自己又这种状况,你知不知道要想还掉这或许要有利滚利的欠债,后半辈子需要怎么生活么。
当然如果需要你作奸犯科,你会拒绝我可以理解。
但你要做的只是不管,或者管得不那么坚决。
当然以你的觉悟自然不会让这个事情发生。
小谷的行为同样并不合理,你日思夜想的人已经成功上手,箭在弦上,然后伸手推开。
你会因为这个身体不是你而如此理智么?
你可是十八岁,十八岁啊。
然后就是一夜之间从拼命接近,变成了让她讨厌。
还真是天上一脚地下一脚啊,看出来想拉时长却场地不够,所以长跑变折返跑。
和金好正直的性格一样,导演也在仲达的性格上妄图洗白,特地上演了一段妈不疼爹不爱的童年,以博取同情。
这样面对已经变鹅的他,你会觉得差不多得了,人家也挺不容易的。
但这样就让结尾变得不疼不痒。
张宥浩瘦得都有点脱像了,头发留长了乍一看有点像尹昉。
张小斐穿收身的衣服真是好看,个高还是有优势。
而雷佳音,小胖子回头那句大胖脸,他还真的不好反驳。
前后逻辑不通,剧情碎片化,非常支离破碎。
导演到底要表达什么想影射什么根本看不懂,张小斐的那条线放进故事里到底有啥意义,推崇姐弟恋?
设定也是千奇百怪,结局没给我尬死。
唯一出彩的就是那几个搞笑的桥段,感人的桥段也没啥感触,要不你就好好搞笑,要不你就让观众能感动得产生共鸣。
请的雷佳音和张小斐,沙溢,刘敏涛原来是为了骗观众电影票钱?
不会用心拍去打磨就别拍,凑到贺岁档只是为了坑钱?
浪费我电影票钱
本文有吐槽,有剧透。
刚刚看完回到家,对本片的感受是哭笑不得。
最多打两分,这两分是给雷佳音和张小斐,这么尬的剧情硬生生憋出几个笑点来,难为二位了。
本片所有的笑点都在预告片里,给人感觉是个很好笑的喜剧,其他段落则空洞又无趣,可能宣发也知道这片没搞头,干脆能骗一波是一波。
一开头导演确实想讲点啥,中途忘了该讲啥,到结尾想起来要讲了,却讲偏了。
导演要么是个能力欠缺的新手,要么就是个能力欠缺的老手。
先从人设开始吐槽。
猪脚小谷是个腼腆,紧张时结巴,又喜欢30岁阿姨的18岁男孩。
这个设定不能说完全不行,但导演是不是应该交待一下,为什么一个18岁的男孩会喜欢并去追30岁阿姨。
总得有个前后因果吧,他受过创伤?
30岁阿姨曾经给他莫大的帮助?
灵魂伴侣?
都没有。
导演说:我就愿意这样拍,你们爱看不看。
--猪脚的家开个小面馆,开头就用旁白交待了,这一家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存下钱去租隔壁店铺。
而且每晚都统计一下当天赚了多少钱,还差多少能租得起隔壁,然后为成功存了些钱而兴高采烈。
可是在电影后半段,爸爸沙溢说:我们开面馆不是为了钱。
导演说我就不解释,你们爱看不看。
--另一边,雷佳音扮演的名叫仲达的律师,有钱又心黑。
他一方面很怕卖假鞋的坏老板,怕被报复,却在开庭时直接敲诈这位坏老板。
有成年人会这样做事吗?
他邋里邋遢的出现在菜市场,导演自己可能也不明白一个西装革履的有钱律师为什么要穿着睡袍和拖鞋在菜市场里溜达。
他跟金好要银行卡,看后文交待,他和金好手没拉过,嘴没亲过。
镜头一转他开着豪车轻松泡漂亮妞。
他不图钱,不图色,图金好的穷瘦丑?
这些桥段合乎逻辑吗?
导演说就合逻辑,就合。
--再说张小斐扮演的金好一家,这个金好就是个苦逼的底层销售员,又穷又没人要,30岁了还嫁不出去。
她的妈妈是个爱钱如命,不惜挨打也要继续卖假鞋的人。
金好却直接把妈妈的银行卡给了雷佳音,这张卡里会有其他人打给她妈妈的60万。
60万那。
直到结尾,张小斐扮演的金好在雷佳音面前愣是没提过银行卡的事,60万,就直接不要了,导演是真不差钱。
导演说:我根本不需要解释,因为在电影的后半段,我已经完全把这张银行卡和60万的事给忘干净啦。
--电影的开头,你会觉得这是一部家庭伦理剧,极其拖沓冗长,半个小时里的内容对整部片子的剧情毫无影响,当然也不能说毫无影响,还留有一些驴唇不对马嘴和前后矛盾。
你看过预告片,是抱着看喜剧片的心态来的,也期待着雷佳音和张小斐的表演,所以就忍啊忍。
熬到后面猪脚们终于要交换身体了,你发现画风突然变成了儿童剧。
那些能动的向日葵,天上的火车,到底和剧情有一毛钱关系,你想破头都想不出来。
因为导演是在喝多了,磕的头破血流的时刻得到的灵感。
--等到猪脚俩人身体交换成功,你突然发现,片子变成了低配真人同性大叔版的【你的名字】。
交换后雷佳音出来见到奶奶的片段,我真怕奶奶会说:“你不是三叶,你到底是谁?
”再后面,交换身体后的雷佳音带着张小斐又是吃炸串,又是跑游戏厅,又是唱KTV,你发现画风又变成了低配国产老年浮夸版泰坦尼克号。
一个30岁的底层苦逼女销售员,真的会为去一趟游戏厅,去一趟KTV就感动了?
她可不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富家女肉丝。
导演定人设的时候也是喝多了,把自己感动的哗哗流眼泪。
问:一个18岁的男孩能带30岁的社会底层苦逼阿姨去什么地方,最能煽情又合理?
答:当然是学校啊,寻找那些失去的青春和热血。
显然这位导演对学校没啥感情,可能逃课太多只记住了校名。
--从二人交换身体开始,导演就忘记了自己到底在讲什么,各种逻辑BUG层出不穷。
猪脚小谷的愿望是:成为金好的男朋友,然后他变成了雷佳音也就是黑心律师仲达。
可仲达是金好的男朋友吗?
按剧情来看,张小斐也就是金好对她的妈妈说(大意):我不要理这个男人了。
她的妈妈回答(大意):你看我们家多穷啊,你得嫁对人赚钱。
这顶多算是相亲认识的人吧。
仲达都被撞到住院抢救了,金好都没去看过一眼,怎么就成男女朋友了。
要么许愿机是坏的,要么导演脑壳是坏的。
然后猪脚二人组希望金好讨厌仲达,雷佳音就开始努力扮演傻缺,在这一部分贡献了全片为数不多的笑点。
这里要说到猪脚小谷的朋友小胖子,要演技没演技,要形象没形象,只有蠢和呆独独没有萌。
明明扮演猪脚妹妹的杨恩又那么聪明伶俐,你放着当背景墙,却找这么个胖木瓜脸来演重要的串场角色,导演的脑子不比片子里出现的大鹅们聪明多少。
--再后来,导演想起了自己必须得讲点什么,讲什么呢?
那就讲家庭吧。
故事就这样从18岁少年追求30岁阿姨,突然变成了80岁奶奶的苦情戏。
没人能弄明白猪脚小谷追30岁阿姨与奶奶惦记去世的爷爷之间,到底有什么深不可测的联系,为什么他有了阿姨就忘了奶奶,有了奶奶就忘了阿姨。
问1:家庭是温馨的,那是不是体验过家庭的人,都会爱上家庭?
问2:黑心律师仲达的设定是从小父母双亡,照理说这样的设定,是不是让他在真正的家庭里生活过,就会爱上他们,这样就体现出了家庭的温馨和重要呢?
导演回答:并没有。
--首先,导演用来表现温馨的这个三代同堂家庭,培养了一个18岁却疯狂追求30岁阿姨,没有同龄玩伴,唯一的好友兼智囊是个16岁的呆蠢胖子,不会穿衣打扮,不会用手机付款,考大学的年纪不上学不写作业,看似单纯无害却每晚搂着小学生妹妹睡觉,对游戏厅和KTV了如指掌,哪哪都不对劲的诡异男孩。
其次,坏人仲达交换到了猪脚的身体里,在猪脚的家庭中呆了半部片子,完全没有被所谓温馨的家庭气氛感染,不仅没有变好,反而更坏了,甚至要倒掉奶奶的心脏病药,用奶奶的死来威胁猪脚换取许愿机。
奶奶则对大孙子要搞死自己这件事完全无所谓,就差拍手表扬他了。
这哪里是温馨家庭,这是个反社会人格培训基地。
--导演你搁这搁这呢?
导演:我就是搁这搁这呢。
--终于熬到了结尾,面前的垃圾桶已经吐满了。
片子开头就提到,奶奶坚持发短视频,然后因为忘记了密码,无法删除,也无法发布新的视频。
注意,是平台账号的密码忘记了。
所以当沙溢扮演的爸爸说(大意):快把视频删掉,别人都知道我们家的秘密了。
小女儿回答:忘记密码了。
但是在结尾,小女儿对换回来的猪脚说:密码找到了。
然后全家围在一起看奶奶的苦情视频,还是这张图:
导演显然认为这一段是其点睛之笔,高光时刻,泪满纸巾。
全家人也这样认为,所以趁大孙子不在家的时候,果断播放视频开看。
大孙子则顺利的穿过夜不闭户的自己家大门,悄咪咪的摸回到家人身边。
可是账号密码找到了,和看这个视频有什么关系?
他们家的视频,本来就是在平台上对外随便看的呀。
导演说你笨了,我这是录手机上的,密码和看视频这事没关系。
好吧,密码的事就是那么随口一说,从开头说到结尾。
--最终,18岁的性压抑少年忘记了自己要追30岁阿姨;30岁阿姨忘记了陪她跑了大部分电影长度,又爱又恨的律师仲达,其妈妈忘记了存有60万的银行卡;猪脚的爸妈忘记了租隔壁铺子;猪脚的好朋友小胖忘记了要许愿;奶奶忘记了大孙子要弄死她;导演忘记了一切。
这就是一部彻彻底底的阿尔茨海默群侯症电影。
拍的什么玩意,呸!
交换人生,交换的灵魂,生活,家人…一切。
本片不免落俗的中年人和少年人的灵魂交替。
我最记忆深的是约会情节,雷佳音顶着胖脸和社畜张小斐一起去ktv,游乐园,吃炸串,咋一看跟身边的背景人,事物交替,是格格不入,导演特意加深了雷佳音少年心与外表的反差差距表现,少年稚气加上雷佳音的脸,是挺搞笑,但看着他两享受其中,又自得其乐,我也很羡慕。
迈入30之后,披着所谓成年人的外壳,多久没有去ktv唱我想唱的蔡依林周杰伦,去游乐场能玩个摩天轮,肆意的喝个啤酒吃着烤串?
更多的是为了入时,要去网红店打卡,摆着各种姿势拍照,社畜加班,奉承领导,当然也有一些成年人习惯这样的生活。
在约会期间,是雷佳音的少年心带着张小斐重新活了起来,喜欢少年心的大叔,有钱有浪漫有活力,谁都喜欢。
很佩服编剧加导演苏伦的脑力,狗血的车祸,但不狗血的交换方式,游乐场的前后呼应,会动物的裁缝纫机,太阳花,小熊玩偶,让人觉得进去了奇幻的乐园,是小时候的圣地,也许长大后忘了,埋藏在记忆深处的地方,会有一天被挖掘出来。
神奇的游戏机,我也想得到一部,不过首先我要先翻译规则,还有写下愿望。
😄😄😄另外觉得不足的地方…说好全家大小能get的笑点,我妈 60后,很多get不到,就出了个上海滩,很尴尬。
奶奶的视频号,其实是可以很好跟现有的视频网站做联动,小稻做的日常视频,也可以放出,适度宣传,或者拍了日常,揭穿假哥哥的真相,要不然好几个伏笔,亮点放在电影里,不用就可惜了。
另外故事为了煽情而煽情,还是有点bug在里面,不过少年人,真诚也是最真挚。
说得有点乱,祝大家新年快乐,新年档谁不想看喜剧呢。
《交换人生》是一部充满欢乐,又带点童话色彩的喜剧电影,让人看得时候会开心快乐,充满了轻松舒适的氛围,同时也会引人深思:在我们的人生里,什么是我们真正应该值得珍惜的?
1年轻的陆小谷有着幸福的家庭,蜗居在一个小弄堂里,他的理想是希望能够走出弄堂。
他是个比较内向的少年,一旦紧张就没有办法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有一起玩耍的好兄弟,也有一直暗恋着的姑娘金好。
像所有年轻的内敛的男孩子一样,在憧憬的人前面,陆小谷总是手足无措,笨嘴笨舌的。
直到有一天,他“捡到一个奇怪的东西许愿机”,一夜之间从少年陆小谷变成了与暗恋的姑娘金好相亲的大叔仲达,于是有了一段啼笑皆非的换身之旅。
表面是中年律师,但内心是小谷灵魂的“仲达”,听从好兄弟的建议,精心安排了一系列减龄感十足的约会:超大杯的奶茶、游戏厅的畅玩、KTV的嗨歌等等,让一直活在妈妈的期待中的金好弥补了很多童年时想做但是没有做的遗憾,放肆地做了一回自己。
干练的精英律师仲达没有带给金好的快乐和满足,这个带着少年心的“仲达”做到了。
在这里,你会很容易感受到一种年轻的美好,没有走进社会,没有接触过太多社会黑暗的东西,也没有原生家庭的伤害,更没有太多被名利诱惑的赤诚的简单的男孩子一腔热忱的与你约会的那种纯粹,在那一刻深深的打动了我。
“我希望你喜欢的,是我的灵魂,而不是我的肉体”换身成仲达的陆小谷,不希望顶着别人的身体去接触喜欢的姑娘,慌乱的推开准备接吻的姑娘时,我看到了纯真的美好。
在如今的时代,爱情慢慢退场,快餐式的情侣每天都在上演着分分合合的戏码,倘若有人对着你说一句“我希望你喜欢的,是我的灵魂,而不是我的肉体”,大概多数人会觉得搞笑,不可理喻。
当我们高喊着,如果爱我,就给我钱花的时候,我们也需要问问自己,爱情最本真的模样该是怎么样的
2仲达是个非常精明成熟的律师,表面是在为原告打官司,背地里却收了被告公司的款项,很显然他绝不是第一次做这种违背职业道德的事情,在电影里和金好的第一次出场,也是以借钱给金好来拿她的银行卡去接收贿赂款,对身边的人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利用,以一个负面的人物形象出场。
换身之后,生活在陆小谷温馨和煦的家庭期间,被陆小谷的父母温柔的对待,仲达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经历,透过这些微的场景,理解了仲达的冷漠自私是由于家庭环境导致的。
父母从小离异,母亲只顾打牌忽视他的存在,父亲重组了家庭觉得他是多余的人,没有得到太多的家庭温情,在缺爱的环境里长大的他,才会在最后愿意放弃财富地位和陆小谷一直互换身份下去,想要拥有陆小谷的温馨的家庭。
曾经的陆小谷最大的梦想是希望能够走出弄堂,而如今的他,愿意为了奶奶的药而放弃机会,永远的做仲达,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因为这两位的选择,才让我们深刻的知道,人生中,有温暖的家庭是一大幸事,也是我们值得珍惜的事。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三个风格迥异的原生家庭,一个是仲达孤身一人的单人家庭,一个是金好母女二人相互依偎的单亲家庭,还有陆小谷一家五口温馨幸福的大家庭,原来幸福的家庭并不是说不存在困难或苦楚,而是家人之间相互信赖扶持鼓励充满了爱的能量,才让人感觉幸福。
在陆小谷的家庭里,也有一些实质的困难,比如不清醒时常要吃药的奶奶,逼仄的居住环境,不富裕的经济条件......但父亲会在母亲喊累的时候,变着法子哄母亲开心,在母亲喊吃饭的时候大家齐心协力整理餐桌开心吃饭.......处处充满和谐的氛围。
在我们的生活中,家家都会有一本难念的经,但只要大家都能意识到家庭的重要性,珍惜自己的家庭,用耐心和包容来经营,让家庭散发出爱的氛围,这样我们永远都会有一个心灵的避难所。
正如电影里说的那样“被家人安稳的爱着,就会有战胜一切的勇气!
” 3金好出场的第一幕,从街道走到上班的培训教室,一路走来,给人留下了那么美好的遐想,温婉似女神般的存在,但是她可以速度完成“女神”和“女神经”之间切换。
这样的金好充满了喜剧的色彩,逗得我哈哈大笑。
但后来,在和换身的“仲达”约会的时候,在KTV的金好感慨地吐露心声,“这么多年,活成了我妈期待的样子”,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在一个人的身上会有从“女神”和“女神经”之间切换的这个矛盾搞笑体。
因为她也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慢慢失去了自己。
她不喜欢仲达,但母亲很喜欢,所以她多次出去面见仲达。
和母亲吵架,母亲喝令她站住,她就站住,让她坐下,她就坐下.........在单亲家庭里相依为命的两个人,彼此自然会有很强的牵扯,如果母亲是比较强势的人,女儿自然会做出更多的牺牲或妥协,而这个过程同时也是慢慢的失去自我的过程。
在这个电影的最后结尾,那位奶奶说:“我希望这个艰难复杂的世界,不要改变你。
”我们的一生中也会有无数个时刻会妥协,但希望自己每一次妥协的时候,可以提醒自己,要成为自己喜欢的那个人。
这部电影不仅在大年初一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欢乐,更重要的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你想交换的人生也许正是别人羡慕不已而又缺失的。
往往都是在失去的时候才晓得弥足珍贵。
而家庭,比我们想像的对我们还要重要。
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每一年的春节,祖国大地都在上演各种回家的征途。
感恩这部电影,让我再次意识到生命中最珍惜的是家庭!
rmb退钱,这他妈叫喜剧?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那时候林林还分不清敌我,小满也不会吃掉鲶鱼。
我交换到大叔的30岁的身体,带着满是少年感的18岁,仅仅一天就能得到金好的心。
直到有一天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我把那首比原唱还好听的逆光还给她,潇洒地祝她幸福。
……最近《中国奇谭》也在讲一些童年的故事,小时候那些美好的幻想才是“奇谭”。
15岁的我会给她买一大包零食,18岁的我会翘掉考试在大雪里等她,19岁的我会站在山顶朝着远方呐喊。
而22岁的我只能默默看着她登上远去的地铁,然后一个人离开。
我意识到了人与人之间现实中的可怕障壁,我也不会再有幼稚的执着。
龙虾那段到岳云鹏出现,笑得头都掉了。就是末了有点虎头蛇尾
半天了,还是想回来骂一句,真难看。审美崩塌,烂梗漫天……电影短视频化什么时候是个头
对张小斐有滤镜 真好看真好看啊 男女主没啥cp感 猜到师生不能有明确的结尾 这种喜剧还是要和好朋友一起看 蛮快乐的
亲情线挺感人的,适合一家人一起看,而且里面还有很多喜剧大咖,包袱也挺多的,整个影厅笑声不断。
为什么要浪费生命看这种东西
简单轻松的故事 没啥大的戏剧转折和冲突 就一起笑一笑还挺好的
合格的爆米花喜剧,弘扬正能量与爱家敬业的传统价值观契合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氛围。PS:能感觉到导演和演员们努力在老故事中演出新意,虽然没啥用,但意思到了,大过年的,勉强一乐呗。
中规中矩看到雨中那段和后面结尾的时候还是感动的。祝愿我们都能找回自己。不要等失去了才后悔,珍惜现在的幸福,和家人在一起,是我最美好的时光。
明明重點是親情家庭戲,卻花了一大堆篇幅寫男女的關係互動,是不合格的劇作。除了百變大咖秀雷佳音,幾乎沒什麼可觀的。
全片最佳呃呃变鹅。律师线正义来得太过容易,只有吕总那副风雅范儿原本还算亮点,但法庭部分又拿生理缺陷开玩笑,瞬间没劲。大号孩子那条线,放几十年前看还可以,放熊孩子问题、婚姻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就只剩糟心了,临了鸡汤一灌更显站着说话不腰疼。
给了两分,因为至少前半段我笑了。但是后面真的俗套加无聊。还好没去电影院看
春节第一部电影,选了一个时间最短的来看(……中规中矩,没有惊喜但也不算太烂。夹杂了太多了议题,不带脑子能看。笑点一般但不能说没有。
在阴差阳错的分身际遇中,寻回温馨美满的家。在突如其来的奇幻旅程里,体验如梦如幻的爱。身份是假的,可是眼睛不会说谎。快乐是真的,可是记忆无法重来。被冷落的童年,被遗忘的故事,被错过的缘分,被捆绑的焦虑,如果一切都可以交换,这一地鸡毛破马张飞荒腔走板的狗血生活,将会由谁来承担?假把式电影的典型。苏伦导演大概是对合家欢电影有什么执念,所以才会将剩女失恋、童年失爱、中年失控、老年失忆等全龄段主题一股脑塞进去,这几个主题任何一个点单独展开都有着不错的叙事深度,偏偏要做成并置关系,哪怕是《家有喜事》的经典叙事模型,也只是几对男女的爱情弯弯绕而已,谁敢一下子塞这么多议题进去,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么?到最后金好还是单身,少年还是少年,除了雷佳音变大鹅,其他几条线没有发生什么大变化,好梦七日游,全靠孙燕姿。
跟春晚小品一样好看
感觉像是去吃了一个网红餐厅
能让我笑就是好电影。
我和我家里人一起看的,全程没有低俗的笑点,也没有网上那些人说的不堪,相反我真的很喜欢这种治愈搞笑浪漫的风格,张小斐真是既负责美又负责搞笑,适合带小孩子或者家长去看的。
想法和趣味都拍的油光粉面的,这到底是为啥?不知道有没有人想过国内这类电影的问题,你能看到创作者的一些心思和正向的东西,但成品总是如此腻歪充彻着段子式的迎合和价值观上的别扭。一个要讲述少年爱情、友情的故事却在不同人的身份上加上了很多东西比如女主的年龄危机、人生危机,社会层面的欺诈和正义,这些东西硬生生的搅合在一起,电影呈现的是精致的珐琅锅打开的一锅略有糊味的炖大鹅,最后还不如让坏人也感悟变好呢,真变成大鹅给炖了是不是有点cult啊,就是给家养着也挺恶心的。本质上还是创作思维不是由根本的情感出发,而是项目式的觉得观众需要什么,什么有爆点的出发点去编创的,所以这样的电影会越来越多,即让创作者觉得受伤也让观众觉得莫名其妙,还是我们的创作者需要思考下在电影里要打情感这路牌是不是要更着眼于人。
其实在人的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个最真实的自己。它最单纯,同时也最强大,一切风浪都无法触动。
杨恩又小朋友在《交换人生》里戏份虽然不多但真不错啊。她演出来了,可以称为演员杨恩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