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遭受挫折,很容易怀旧,当然有的人可能很容易幻想未来。
我是很容易怀旧,而且会把过去的事都蒙上一层美好光环的人。
但就电影来说,怀旧可能真的是因为:旧时的电影更有观赏的价值,比如《蜀山传》2001,这几乎是我看过的最好的玄幻电影。
再看这部老电影,我专门百度了魔幻、奇幻与玄幻三个词的区别,最终把《蜀山传》定为玄幻电影,一部有深厚中国古老价值观与自我观的玄幻电影。
我毫不怀疑四川的传奇性,就如同从不怀疑苗疆的神秘性,这世界上有许多事,并不是科学才能解释的,科学只是打开浩瀚宇宙的一种方法而已。
张柏芝的孤月扮像,惊为天人,让我想起她“百年难遇的美女”的说法,极仙极清冷。
当她的身体一片片碎掉,也有一种悲剧的美感。
而且人果然就是一副皮囊,再美也不过是一副皮囊,一切皆是幻象。
用意念攻破敌人,意念越强大,则攻击力越强。
幽泉老怪的形象,实在是很容易引起密集恐惧症。
正如果是祥和,魔就是贪婪和嫉惧;要么过不了情关,要么过不了自己这关——假作真时,无为有时。
既要用意念,又要不动情,实在是太难。
还是必须先有情,才知道如何把意念集中到一点。
白眉要对付血魔,也必须飞升到另一个世界,可见世间纷扰有多少。
林熙蕾扮演的小妖精,不着一眼,邪魅尽显。
勿以恶不而不为,所以古天乐着了魔道,也许他只是太寂寞。
但她附身在古天乐身上,太恶心了。
被别人控制住自己的思想,真是太恶心了。
英奇几千年都在师徒情上看不开,也许这就是每个人惯走的模式,如果不打破,生生世世都要走同样的路。
最后连碎掉都一模一样,除非再次造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皮囊的她。
章子怡跪在台阶上,想进蜀山,她不断鼓励自己,我们凡人也许就需要不断鼓励自己,才能进入另一个境界。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神仙也要保存实力。
再次看《蜀山传》,依然喜欢“将来的事,将来再说”这句台词,有危险,也有希望,但是惟一在当下能做的。
看过了当今的仙侠片以后,回过头来看《蜀山传》,忽然觉得,这样的作品似乎更有仙侠的精髓。
开头部分,孤月道尽了昆仑的传统,是日月定阴阳,昆仑是一日一月,所以一直是一师一徒。
孤月的师父已故去多年,而她始终念念不忘,修为无法突破,是因为没有勘破情关。
孤月说不能叫玄天宗步她后尘,其实就是说天宗也是深爱自己的师父孤月,孤月为了弟子可以在修仙的道路上更进一步,逐他下山。
临别之语,分明是对未来有了预感,孤月的修为有了破绽,才会在血魔入侵时身死,其实这死大概亦是孤月所求吧,思不可及,不可复得,至死方休。
如孤月所愿,天宗虽也重情,但并不偏执,虽然为遇见师父的转世李英奇而心澜波动,却更将峨嵋的前途命运放在心上。
丹辰子身为峨嵋大师兄,一向克制隐忍,而正是他自我约束的性格,反而让赤尸找到了攻略的缝隙,丹辰子时刻不忘首席弟子的职责,尽职尽责,却压抑着自己的个性,终于在遇到貌似弱小的赤尸时,起了怜爱之心,终究为她蛊惑入魔,可叹可哀。
段雷则是一个善于权衡的人,守卫蜀山义不容辞,当大势已去时也可以转身离开,在师门有难时亦挺身而出。
与之对应,凡间的女将军程乐天也是理智重于情感的人,作为军人,她崇拜强者,为达求师目的,不惜长跪不起。
这样相似的两个人,注定相互吸引,短暂交汇,注定分离。
虽然正邪不两立的故事已经俗套了,徐老怪的蜀山还是有一种磊落的气质,从不会你侬我侬爱得死去活来。
所谓探寻人间永恒的道理,以长生换得能力的提升和灵魂的觉悟,修仙之人其实并不比凡人高明许多,更有无数的爱恨嗔痴,然而终究有些道义,值得人舍生忘死,奋不顾身,路漫漫,求索不止。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上下,法国开始了电影的新浪潮运动,意大利开始了电影新现实主义运动。
在随后几十年的香港,也迎来了一次港影的新浪潮。
这一个巨浪,没有法国,意大利那么具有革命意义,却是港影的一次改良,影响了许多港影人士。
徐克,恰恰就是这其中的一员。
新浪潮的袭来,带有一点“先锋主义”的味道,也为香港从影人士带来了新奇的电影视点。
《第一类型危险》(1980)《蝶变》(1979),都是一次形式创新,导演的思想解放。
在任何一个时代,先锋主义色彩都是一种“破格”、“超前”,很难为主流文化所接受,票房上的失败不足为奇。
但以今时的眼光来看,这些电影却依然凌厉,锐气,逼人,尽管它们是“剑走偏锋”。
与此同时,这两部片也展现出了徐克不俗的导演功力,运镜,布景,打光都太老辣,不信,您再翻看一下,多线性叙事故事《第一类型危险》里能有几个废镜头,布景打光展现出的黑色灰暗基调有多厉害。
徐老怪的名头,来自于他思想上的天马行空,怪力乱神。
无影腿要一跃而起反重力连踢十余脚,轻功当恣意挥洒来去自如,这样才是梦,这样才好看。
所以徐老怪作品大多偏爱与写意流大师袁和平,浪漫主义的程小东合作。
但视点,才是催生《蜀山传》诞生的苗头,没有那种仙侠飘渺《山海经》味道新奇的视点,《蜀山传》永远只能是徐老怪心里的梦。
当时的徐克年未三十,拿到投资后就开始做剧本弄特效。
因为太年轻,所以敢想敢做;毕竟太年轻,所以容易上头。
投资,满足了他大量天马行空的需求,许多奇幻的特效都应运而生,能在如此年纪实现一个如此梦想,还有比这更激动的吗?
于是徐克顺利的被特效冲昏了头脑,剧情无限的为特效做让步,一步一步的把剧情立意拉向深渊。
徐克喜欢为了特效而特效,《蜀山》为了特效把剧情牺牲了。
这一点,往后看《龙门飞甲》也是如此。
李连杰萌萌哒的对着陈坤说:嘿,厂花,咱们去暴风 漩涡中心去打,你敢么?
陈坤竟然萌萌哒的跟着去了。
这样的一段剧情设定就为了沙尘暴那场特效,你敢相信?
你们是打了十斤鸡血才敢这么傻逼的往沙尘暴里跑, 只为打架。
卖的一手好萌,我至今无法想象这样的对话。
回看《蝶变》和《第一类危险》,《新蜀山》除了特效真不值一提。
而最大的败笔就在后期双剑合并的剪辑上,太粗糙了,电影的高潮怎么可以烂成这样子?
前期的武打剪辑在特效的基础上都明快的很,后期竟然可以这样,这就等同于你对着林志玲的下半身撸了半个小时,最后却给了你一张凤姐的脸,直接吓尿。
《蜀山》的剧情有伤,但主题还是略有展现——团结。
元彪饰演的狄明奇一语道破元婴入侵的真相,武林正派人士各自为政,各管各家山头,不肯团结才导致元婴见缝插针。
五胡乱华,剧中各种服饰颜色的七色军队相互斗争,也是在暗合团结这一主旨。
只是剧情不断的削弱,这一观点显露的无力,太单薄。
可就是这样,在VCD的年代,《新蜀山剑侠传》的光碟不知道被我看烂了多少张。
当时只觉得太兴奋了,这是武侠吗?
不是呀!
可在当时,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它。
它从感官上极大的满足了一个东方男孩,对于武侠神话的无穷幻想,对于冷兵器的无限向往,洋枪大炮虽然充斥了整个世界,但灭不了一颗冷兵器神话的心。
《蜀山传》(2001),就是炒炒现饭,把老底子再挖一次,带来的感动大不如前了。
而且,郑少秋的儒雅,林青霞的妖媚是伊面和张柏芝永远都弥补不了的空缺,徐克把林青霞刻画的如此妖媚,王家卫也不过如此。
这是一部风格大于剧情的电影,在那样的时代为人诟病在所难免。
不禁想起丁引对瑶池堡主的对话——留得青山在,一朝解恩仇。
如果徐克留得青山,晚点再拍,剧情也许能更饱满,但穷思极致的想象却无法复刻,终是一朝难解恩仇。
所以,在徐克最癫狂的时候,构造一个不存在的时空,极尽想象,华丽难挡,天马行空,已经足够。
一朝解恩仇是对《蜀山》最好的诠释,什么七七八八,恩恩怨怨,刀剑无眼,都斩断,其余一切管他的。
徐老怪,徐老怪,怪在你生不逢时。
转自不知名网友
忘了什么时候看过的《蜀山传》,或者应该说只是某些不完整的片段,直至多年后张柏芝单手扶额坐在群山之巅的影像始终挥之不去。
除了那完美的侧脸,还有那华丽浓艳的服饰,以及孤单身影之后的无尽空虚寂寞。
或者,应该叫孤月大师吧。
200年,又200年,孤月大师不知花了多少个百年,却依然无法忘怀自己的师傅,而玄天宗,又该花几个百年来遗忘孤月呢?
爱情,友情,师徒之情,天地浩瀚,对于拥有漫长生命的修真者而言,又是什么才是永恒?
孤月大师诉说分离的时候,玄天宗神色冷静,唯有眼底弥漫着绝望忧伤。
丹辰子绝别的时候,玄天宗淡笑着附和“虽有百年之交,却也終須一别。
”,唯有眼中写着不舍落寞。
李英奇不是孤月,重生的小女孩子甚至连李英奇都不是,虽有渊源,却早已物是人非了罢。
血魔被打败了,峨眉可以重新开始了,玄天宗也将孤身回到昆仑,万籁俱静的昆仑,只有他一个人的昆仑。
仿佛可以预见这样的轮回,新的徒弟,新的邪魔,新的传奇,新的求而不得,新的纠缠。
百年百年,对于凡人而言的一生,不过是玄天宗的百年孤独百年思念百年弹指。
什么是永恒呢?
在漫长的修行里,什么是究极呢?
爱情?
也许不是那么重要,你爱她,她爱他,不过是人走茶凉。
友情?
也不是那么重要,相识百年终有一别,不过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天地正义?
江山代有人才出,一正一邪,无非也是无始无终的时光里,某个浮光掠影。
某天,玄天宗是否也会问他的女弟子,你在我门下,多少时间了?
一百年,还是两百年,时间已经模糊,记忆中孤月的脸也模糊了吧,当年,唯一的冲动,抱住的却是美丽容颜在虚空中片片破碎的虚无。
朋友,丹辰子已不知经历几番万物轮回。
天地灵秀,繁华都是过眼云烟,唯有寂寞是那难以言说的伤痛啊。
很早以前看过,当时完全不知道在说什么而且觉得有点暗黑,毕竟丹辰子给黑化了。
女主碎成一片片,这个场景十多年都忘不掉。
隔了十多年再看,它精美绝伦的画面,浪漫的仙侠情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都让我觉得很震撼。
先说画面吧,影片的场景很大气,群山漂浮在空中,云雾缭绕,修仙者修行了成百上千年,他们匡扶正义,抵御魔道,维持着大地的正气;武器设计相当精美,金月轮,钢翅膀,南明离火,都无比帅气,人物施放技能也很华丽,还有那九朵莲花,非常漂亮。
演员也都相当仙气,玄天宗让人觉得高手就是孤独的(虽然其实就是面瘫),张柏芝美得不知道怎么用语言形容,那脸,那后背,施法的时候轻轻抬起手臂,每一个角度都让人觉得美丽啊!
还有丹辰子和玄天宗立在两个山顶,背景是一轮皓月,美!
孤月死之前,脸上斑驳破碎的场景啊美轮美奂。。。
用以前语文课里的词语就是浪漫主义,如果晚拍十年,加入3d元素,肯定是一部大片。
而现在小时代啊新娘大作战整个3d完全不知道整来干什么。
而且貌似也只有字幕是立体的吧。。。
再有就是影片里的情感。
从来高手都是孤独的,他们站在高山之巅,脸上总是透着寂寥之色。
孤月和玄天宗是谈了一场千年之恋,他们爱了几百年,分开了几百年,想了几百年却总是错过,这么悲哀的设定,放在谁身上都是会觉得寂寞的。
而玄天宗的朋友丹辰子误入魔道,玄天宗亲手杀了他,手刃挚友的悲伤,也不是平凡人能够承受的住的。
而一切结束后,他又要离开峨眉,一个人重建昆仑山,孤独似乎伴随着他一生。
丹辰子也是孤独的人,他憎恶魔道,但是内心又有着善良不忍的一面,所以他才会中了赤尸的伎俩,入了魔,从此走上一条不归路。
赤尸是全影片我最不喜欢的人物,她坏的太彻底了,连一丝正面都找不到。
丹辰子因为和她长久陪伴而心底变软,对她起了怜悯之心,而她却利用别人的怜悯伤害别人,这种行径只能用卑鄙无耻来形容,所以小虫子什么的最好看见就踩死,免得日后成患。
徐克01年的作品,上初中或者高中的时候曾经看过。
最近重温了一遍,除了人物有些“脸谱化”过于严重之外,其实还是可以的。
正派与邪派究竟有多大的差别?
正派过于森严的等级制度,相比于处于下风的邪派,似乎总是人们过于诟病的地方。
但是,如果反过来想,一旦邪派当政,还不是那一套?
在电影里面古天乐入魔之后,必然要为邪派“献身”;而郑伊健作为正派的代表,当然要匡扶正义、铲除邪恶。
如果抛开二者,仅仅以A战胜B或者B战胜A的观点来看待这部电影,其实反映的故事远远超出了一部蜀山传的概念,或许这才是徐克想要超越前作的地方。
徐老怪的想法,总是要出新,总是要创造一种新的思维和观点,这一点体现在了演员的塑造上,同样也体现在对于剧本、电影的制造上。
想拍出既叫好又叫作的电影本来就很难,而要在自己的风格和商业的大众口味之间去一个平衡点,对于每一个不想只是“小众”的导演而言,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很一般,演员很玩偶,只是靠着CG过日子;从点影响反映出的思想来看,这部电影已经算是可以了。
内核还是比较感人的,而且各路主演颜值在线,脸部特写都很好看哈哈哈,但是感觉主角这边为啥只有各派掌门比较叼,没有长老啥的,隔了2000年诶居然没有长老,只有大师兄、大师姐,而且反派一共俩,人物比较单薄且没有任何背景交代啥的~要是再加点正派和反派之间的恩怨情仇,交代的再清晰一点,会更有效果;但是有一说一特效确实不错,隔了这么多年居然都没有超过蜀山传的仙侠片,遗憾~
孤月是最伟大的人。
因为修行中受到情的限制不能提升修为,而年轻的玄天宗不明白情的真谛,孤月毅然选择了自我毁灭,把昆仑派的武器留给玄天宗。
二百年来,玄天宗苦思,才明白了他的师父。
玄天宗于是也变的内心强大,在白眉老道讲授三种力量、李英奇讲解了 三元宫的前世今生后,玄天宗也选择了重生。
按照白眉老道的说法,三种力量是宇宙的力量、精神的力量、重生的力量。
可白眉说第三种力量在年轻人的身上,他自己也没有参透。
玄天宗进入三元宫后,似乎是失败了,实际上他迈出那一步,说明他也领悟到为了爱念牺牲自我,所以白眉发出找到武器的信号的时候,玄天宗自然就重生,实际上他的精神以及因为他的勇气提升。
所谓重生,只是为了实在的故事情节。
说说丹辰子与赤尸的关系,丹辰子也是个 心高气傲的人,也是有怜悯心的人,所以他在意志力薄弱的时候被赤尸附身。
另外赤尸作为一个美丽妖艳的女人,开始是寻求帮助,后来她与丹辰子共同面对敌人,其实是表示两个人同心一致,于是在这个时候,她就附上了丹辰子。
但是丹辰子后来在 自己贪婪、暴戾心态下(这也是电影一开头,白眉老道说的人类的弱点),很享受权力的威力,所以按照中国人辩证思想的说法,只是丹辰子在自己守着大山,孤寂无聊的时候,自己的自性、意志力薄弱,才被赤尸附身。
尤其最后玄天宗消灭丹辰子的时候,赤尸挣扎着喊“丹辰子救我”,其实丹辰子被附身这些年,他与赤尸的关系很融洽。
丹辰子意识到正道的力量、组织的力量,选择了毁灭自己,以及与赤尸一同毁灭。
女人相比男人,女人善变但是又决绝、坚强、牺牲能力强。
这在李英奇渗水表现的很充分。
第一次天雷双剑合璧失败(李英奇与长空无忌),实际上是因为男人的犹疑不决,长空无忌与李英奇是恋爱关系,无忌不敢面对自己。
仅仅因为女人的一颦一笑,男人就心机动摇,导致没有能够“心中灵犀相通”。
第二次双剑合璧(李英奇与廉邢),男人是一个出窍的廉邢,根本不谙世事,反而成功了。
两次合璧,女人都是很决绝的。
首先,不得不说,这是国产电影难得的佳作。
连续两天看徐克导演的电影,真感觉徐克导演的功力不一般,在国内的导演中绝对是翘楚。
《蜀山传》从头到尾通过两条线索贯穿而成。
第一条就是战胜自我,从玄天宗和丹辰子与幽泉造出来的玄天宗和丹辰子的对抗中,一直到最后李英奇在与廉刑的双剑合璧中战胜孤月在心中的影子,可以说,从头到尾,影片对于战胜自我的表现可谓非常到位和深刻。
第二条线索就是影片中反复提到的台词:浩然天地,正气长存。
邪不胜正,正必压邪,这是武侠片千古不变的主题。
对于影片中的人物,几乎每一个人物导演都让他实现了一次战胜自我的超越。
第一个是孤月大师,她摆脱两百年前的情缘,将月金轮交给玄天宗,而自己却在幽泉的进攻中遭到毁灭。
第二个场景当然就是玄天宗和丹辰子与幽泉造出来的玄天宗和丹辰子的对抗中,非常直观的表现了影片要讲战胜自我这样一个不算新颖却十分深刻的主题。
第三个场景是玄天宗与丹辰子一起第一次进入血穴的时候丹辰子说,我们二人只要有一人成魔,另一人就要将其杀死。
这也为后来丹辰子被赤尸所控制而玄天宗杀死了他埋下了伏笔,也可以看做是玄天宗和丹辰子二人对自我的一次战胜。
第四场是由玄天宗希望能操控雷剑而与雷剑一同进入三元池,宁可选择忘记孤月以及曾经的种种,这是其试图对自己的一次超越。
第五场是有长空无忌的继承人廉刑在同门的逼迫下终于开窍,重掌雷剑。
第六场是天剑继承人李英奇即使想起了作为孤月的前身依然战胜自我的欲念而与雷剑成功完成双剑合璧。
第七场是玄天宗为了杀死幽泉血魔连续不得不杀死了丹辰子和李英奇,这需要多么强大的心里和对自身多大的超越。
可以说,这就是讲述一群人不断超越自身的电影,电影的主旨也在这一次一次的超越中得到升华。
“浩然天地,正气长存”,这是多么有力的一句话。
以前的许多电影虽然表现的也都是正义最终战胜邪恶,但是通过这样铿锵有力的话语让电影中的主角反复说出,也许能让观众感到更加的有力量。
还记得看《魔戒》的时候,也常常被电影中一些充满正义的台词所打动。
有些话可以不说,有些话也许是说出来更好。
看电影的时候我也有了一个发现,一般导演拍电影或者电视剧的时候,对于佛道两家通常都有侧重,为了表现一家的强大通常会用另一家的弱小来反衬。
比如《西游记》中道家的神仙总是被打的灰头土脸,而佛家的神仙各个法力无边。
这部《蜀山传》则是感到道家的修行者拥有足以抗衡一切的力量,而佛僧们在与幽泉血魔对抗的时候连抵挡一阵,保护肉身的工作都无法完成。
炫耀一方而贬低另一方在与中国文化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最后,关注电影中提到的一个细节。
所谓每一个峨眉弟子都应该找到一把属于自己的剑。
乍一看这像一句仅仅为了剧情发展而交代的无关紧要的台词,而就是这看似无关紧要的台词却也被徐克导演拿来做了一把文章。
章子怡饰演的小将军并没有真正拜入峨眉门下,她自然也只有一把普通的剑而没有获得峨眉的剑,但是影片中,在她终于觉悟,心中回荡起一股浩然正气的时候,她的剑再也不是一把普通的剑,一把普通的剑也成了一把仙剑。
导演用这样一个场景告诉观众,其实蜀山的强大并不在于兵器,而在于心中的那股正气。
一旦正气升起,每个人手中就都会握有一把拥有无穷力量的仙剑。
这样一个小小的场景就足以提升整部影片的境界,足以体现导演的功力。
迄今为止华语影史上唯一正统的修仙佳作,20年来同类影视作品,只能望其项背无一出其左右。
尽管评论褒贬不一,有人吐槽剧情拉垮甚至看不懂,毕竟是500万字的作品硬生生压缩成了90分钟,内容上肯定会出现缺失甚至剧情跳跃,我建议剧情党完整看一遍还珠楼主李老先生的原著《蜀山剑侠传》,这对理解蜀山宏大的世界观及故事背景很有帮助,观影时更有代入感。
有人吐槽特效拉垮,这里我要替徐克导演鸣冤,毕竟您观看的是20年前电影,这个特效在当年是问鼎华语影坛的。
下面说说我与蜀山传的情怀吧,在20年前就有幸看过此片,我也看过李老先生的原著,所以对故事剧情的理解相对轻松,况且此片定位是商业电影,也不存在复杂关系和烧脑情节。
在那个网络修仙小说还没有兴起的年代,徐克导演的蜀山传可以说满足了我对修仙的一切幻想,吸纳天地灵气,参悟宇宙奥秘,突破凡人之躯寿元悠长,御剑飞行追星逐月云海飞驰,元神出窍极尽升华,但凡能飞绝对不走,能用法术绝不用手,这才是仙人应有的姿态。
影片各种光怪陆离的场景,魔道的诡秘邪恶,正邪交锋的惨烈和激昂,修仙世界的宏大奇幻着实令人惊叹,以致每隔几年想起来都要重温一遍。
再看看现在网络上的各种修仙小说,几乎都能在里面找到蜀山的影子。
最后顺带提一下近年来的修仙影视作品,是换皮的都市情感戏还是会法术的青春偶像剧?
到底拍了些什么?
我就不过多占用字符吐槽了,相信大家都懂。
总而言之蜀山之后,华语电影再无修仙。
现在再反观突然觉得那个时候能拍出这么玄幻的特效电影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徐克太过沉迷技术了
与1983版的蜀山比较起来,觉得导演已太醉心于技术了,当然是跟导演自己比。张柏芝形象上的致敬也很好,破碎时让人心惊。只是我实在不能适应这次新技术的刷刷刷,与心中的武侠修仙不太贴合。
现在再重新回头看2001年的电影,除了清晰度,依然很好看啊,后面的特效有些乱,不过用的很到位,比现在的有意思
这片从头到尾都暗藏隐晦 人物却稍显混乱 虽有百年之交 仍需各奔前程 三星半
看后不禁感慨,人总有江郎才尽的时候。那个才华横溢,汪洋恣肆的徐导哪儿去了??
有人说徐克的片子好,但是我一向不会欣赏徐克,对不起您啦~
不如《新蜀山剑侠》那么直给,特效跟不上想象力角色动机全靠脑补的缺点就暴露了。伊面真美,柏芝好帅。
毕竟是新千年伊始的片子,放在这会儿肯定会被喷的体无完肤吧
造型还可以,希望徐克能再拍一次蜀山
旧影迟观。新蜀山拍在1983,新希望反而归星战后传?本片与指环王1同年上映,某些关键元素确也很像:白袍师尊离场搬兵、一号男主起死回生或王者归来、奇袭蜀山血滴子造型像强兽兵;视觉上特技远远压倒动作。不过蜀山飞仙本该如此,老版在当年就算武侠异类;表演稍差人意。郑伊健可以再热情点,古天乐缺乏邪派因子,谭耀文更据黑化特质,张柏芝很像李赛凤,吴京顽皮较违和,章子怡的角色纯属硬塞挂名,毫无功能性可言;师尊塑像脸皮剥落与满山群僧木鱼念经,属于徐氏视觉母题复用。差别在于,八年前青蛇借它表达佛道传统势力之迂腐保守,罔顾人情公理,于是脸面无存偶像坍塌。而本片却急转升腾在强敌入侵威胁下的信仰坚贞忘我牺牲(舍身救徒与捍卫肉身)。可见视觉母题与故事题材组合调配之后可构成宏观叙事层面的“库里肖夫效应”:景象依旧,含义迥然。
特效比上部进步不是一点半点啊,世界观也完善很多,比上部强。
特效太氾濫了,看到有點想吐,但還是有爽點在喇
电脑特技下的武林世界,有点神鬼的意思.
★★ 特效很好,剧情太虚了,故事基本没有看头
又重看一遍,其实我真的有蜀山情结.
本来觉得是大烂片,今天重看才发现 万里长空,剑气纵横。
看到个二货影评才想起来居然有看过这个的黑历史.....似乎是某年过年看的.....月经轮....亏徐克想得出来.....兜了一筐子花瓶在一部片子里也算是神奇了
当偶像剧看还凑活,居然还有蟑子怡在里面打酱油。。。
我也觉得,换个剧本,绝对是仙侠电影封顶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