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需要守护这个话题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成人视角。
影片把儿童身边的玩偶塑造成童心守护者,舍生忘死进入数码世界救回小孩子被电玩吸走的童心,然后继续依偎在小主人的身旁。
这个行为本质上是一种传统事物对新生事物的抵制,而与守护其实没什么太大关系。
它守护的不是童心,而是小主人因为这颗所谓的童心留恋而对自己的关爱。
因为你没法解释两个基本问题。
一个是,代表传统生活方式的玩偶,和代表新兴生活方式的电玩,究竟在陪伴儿童成长过程中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影片把电玩、iPad塑造成假想敌,诚然有对现实生活中低头族、手机党逐渐对生活冷漠化的反思,但如果不沉溺,电玩或许还是比传统玩偶更能开发智力的一种手段。
另一个是,你怎么知道小孩子是不是真的愿意保留童心?
如果小孩子自己都想快速成长的话,那么“被守护童心”不反而成了违背他们意愿的一件事了吗?
事实上之所以影片会把童心塑造成一种格外要守护的东西,恰恰是成人对自己儿童时期的一种怀旧、珍视情结在左右,是成人强加给孩子的一种理念。
所以,如果影片真的想要守护童心,应该是让小孩子自己意识到童心多么重要、使自己多么快乐,从而主动地想要守护它。
我的东西我首先要主动地守护,才能调动起玩伴、朋友帮我一起守护。
目前看,正像缺牙仔所说的那样,迷你虎的守护是有着自私成分在的,它守护的是它从小主人那里得到的关爱。
影片比较精彩的地方恰恰就在于当缺牙仔揭示出这点后,迷你虎面临的两难抉择。
是继续守护童心,还是帮助玩偶伙伴去救小蘑菇。
它选择哪一个都会损失另一个,都是有代价的。
虽然影片在最后时刻十分好意地把这种两难变成了两全,但我们还是难得地在国产动画中见到了一种非是简单正与邪之间的抉择。
影片把切水果游戏中的老忍者单独进行刻画,使切水果游戏明显比之前的消消乐游戏要有意义。
实际上,老忍者还是很暖心的一个人,因此由它所代表的电子游戏或许也不应该是如此地被敌视。
如果老忍者及其所代表的电玩最后也能成为新的童心守护者,那么影片的立场就会更加深刻和有新意。
铁皮人这个角色值得大家注意。
世界上大部分的铁皮人都是暖男,奥兹国历险记中寻找心的铁皮人是这样,钢铁巨人也是这样,瓦力也是这样,因为如果不是暖男,就不足以和冰冷的铁皮做对比了。
影片中的铁皮人也有暖男的成分,但显然这种刻画还不够清晰和不够明确,因为这个铁皮人既没有来龙,也没有去脉,它不是第一个跳下崖头去救小蘑菇的,它也不是最后献身的那个人,这个人物本可以更加立体、更加温暖一些。
当然,我还想说说缺牙仔这个“话唠儿”型第一配角,影片中的表现绝对是赢得人气的。
但是它一直跟随迷你虎去解救迷你虎主人的童心,这个行为一方面可以说是纯哥们儿,另一方面对它自己的主人来说又是极不负责任的。
影片没有把缺牙仔和它的小主人之间的副线剧情讲好是个大大的遗憾。
其实,如果让它在数码世界中莫名喜爱、投缘并能为之献身的小蘑菇,最终变为它真实世界的小主人,就像《甄嬛传》中的一句台词“百转千回也能相见”,那将是多么另人感动和感慨的一件事。
影片以爱和陪伴为主题,可只是着重写了玩偶与小孩子的陪伴,却对家长与小孩子的陪伴浅尝辄止。
与其让小孩子意识到玩偶的陪伴价值,不如让家长意识到自己对孩子陪伴的价值更有现实意义。
影片看似要写一写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却欲言又止,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乃至矛盾冲突少而又少,把大把时间花在消消乐、切水果这些闯关游戏的表面文章上,不免让人觉得可惜。
但不管怎样,影片基本成功地刻画了两个在近几年拥有最好设计感的玩偶主角形象,这点还是给作品加了分。
迷你虎的皮革质感与缺牙仔的毛绒质感相得益彰,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再加上影片的确有在努力刻画玩偶们的内心变化,从只顾自己到顾及他人,虽仍有生硬之处,但依旧算是立住了两个生动的人物。
动画影评俱乐部 inside
早已度过了玩玩具的年龄,但作为一名模玩爱好者,到现在还在收集各种变形金刚玩具、圣衣神话、SHF龙珠等等。
说白了,一来是自己喜欢这些东西,二来这些都是童年债,长大了之后,有自己可以支配的资金了,肯定要圆儿时的梦想。
实际上,不得不承认,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保留一些单纯的童心,还是很具诱惑力的一件事。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收归收,玩是真的玩不动了,主要没精力,太多“开盒一时爽”后,玩具们就摆柜“站尸”了;此外,还有大量电子设备,电脑手机平板这些,也“谋杀”了大量时间。
不光是我们,现在的孩子们也是这样,我们小时候没有这些东西,有一款不错的玩具那真是整天要抱着睡才行,但现在的孩子们,似乎对玩具的兴趣没有我们小时候那么大了,反倒是缤纷多彩的电子媒介产品,才是他们的最爱。
我曾经亲眼看见我的侄子们在家里组团打手游,心里有点说不出的异样。
其实也不能怪孩子们,毕竟现在我们都是这样,更何况孩子呢?
啰嗦了这么多,回到这部电影之上,《玩偶奇兵》,简单的影名下故事内容却不简单。
其实这部电影主要就是在描述一个很具有童趣的主题:当孩子们沉迷于电子产品的时候,被他们冷落的玩偶,在孤零零的角落里,又作何感想呢?
电影其实有点“寓教于乐”的意思,将孩子们的玩偶进行拟人化的设定,将电子媒介游戏设定为“吸收孩子们童心”的道具,当孩子们的童心被全部吸收之后,孩子们就会忘掉自己昔日心爱的玩具,因此玩偶们决定展开一场“拯救童心”的营救任务。
电影最有趣的地方,就是迷你虎为了拯救小主人的“童心”,穿越到了数码世界,这是一处打破“次元壁”的设定,很有新意。
当他们全部来到数码世界之后,我们常见的pad或者手机界面,变成了奇幻的3D世界,天空漂浮的一个个APP房子,四处飞舞的邮件,不断吞噬垃圾的“回收站”,极具新鲜感和吸引力。
电影的故事,其实就是“寻宝”任务,寻找的宝物就是“童心”,前往任务终点,中间要过关斩将,于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游戏——《开心消消乐》和《水果忍者》就粉墨登场了,连水果忍者那位老爷子都成为该片中一个重要的角色,在虚拟的3D世界里,我们熟悉的2D游戏都成了立体呈现,最喜欢的就是水果忍者那段,梅花桩上的切水果,分数够了之后才能前进,这样的设定,大概只有玩过游戏的朋友才能体会。
冒险+限时任务的过程,同样也是角色成长的过程。
一个勇敢但自负的迷你虎,在他的眼中,他不想被小主人所抛弃,却忽略了身边的其他伙伴,他只有完成任务这一个目标,甚至不顾他人感受。
这样的剧情设定,将故事主线与角色性质进行了一个矛盾化的处理,最终所有朋友都离他远去时,他终于幡然悔悟:“每个人内心中都有一个执着的傻孩子”。
电影最终的反派,不就是昔日迷你虎自己的影子吗?
那个只考虑自己,不惜收集其他孩子的“童心”来完成自己的计划的大boss。
感觉自己被遗弃,被取代,没有人爱,从而怀疑自己的价值——这是《玩偶奇兵》里绝大多数玩偶都走过的一条心路。
这也是该片核心内涵,关于童心的救赎,也是自我的救赎,完全摒弃了其他动画电影中为了吸引成年人而设置的假纯真。
这个很有趣的故事,在如今的动画市场上显得与众不同。
这是一部为了孩子们而准备的动画,是真挚而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对角色的塑造风趣、精巧且栩栩如生。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部原创动画,本片的几大主要角色形象非常吸引人。
生动的迷你虎,丑萌的鳄鱼缺牙仔,还有可爱的小蘑菇,这些在角色形象上就比较讨喜,不但受到小朋友喜欢,大朋友们看后都爱得不要不要的。
电影可爱又讨巧,看完电影,我的内心也深受震撼,忽然想翻出自己遗忘很久的手办,想想拥有它们的时候,那一瞬间的欣喜若狂,童心真的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
其实说起来,玩偶似乎是我们那个年代的产物了,现在的孩子玩的都是电子游戏。
别说成年人是低头族,现在的孩子也是啊。
而这样一部电影却通过玩偶踏入数码世界拯救被游戏所困的孩子的方式交给孩子们要学会关心陪伴他们的人,换个角度来看,又何尝不是在警醒家长,你们有好好的陪伴孩子成长么?
除却影片给予观众的意义,这还是一部3d动画,说真的之前看了一系列的二维动画,觉得国漫的进步巨大的话,看了这部电影的3d,我真的开始期待我们的国漫成熟的那一天了。
只是还是想说,不要给孩子们看的动画就永恒的是各种动植物,其实直观的人与人的交流不是更好么?
在现在这个时代能有一部正宗为孩子打造的动画片其实非常不容易,因为急功近利是社会通病,信息化时代不仅仅体现在大人,更已经体现在孩子身上。
图片非原创笔者认为这部为儿童打造的电影比之前的大耳朵图图要好些,感觉图图有点商业化成人化,这个看完时候让人有思考反省的地方:童心那么重要,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童心的权利和责任。
剧照影片主要讲述了玩偶们发现主人迷恋电子产品,于是由迷你虎为首的玩偶们决定开启拯救主人的征程。
其实整部影片更多的是再讲父母应当去关注孩子,不应该让电子产品陪伴孩子,让孩子回归现实,电子产品充满了孩子的时间,却充实不了孩子的生活。
家长应该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就像在网上的一个视频中主持人说的“我和我妻子在家里不会同时拿着手机,至少有一个人是陪着孩子的。
”家长必须以身作则:如果累是理由的话,你应该回到家去睡觉而不是玩手机。
剧照对于孩子,应该从小培养他们的意识,让他们潜意识里有一种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的冲动,这样他们的关注力自然就不仅仅在手机paid上了。
剧照童年只有一次,童心也是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大人千万不要为了省事就让孩子的童年单一枯燥,毕竟祖国的未来美丽的花骨朵们还需要阳光水和土壤的滋养的。
剧照
孩子们从小陪伴到大的伙伴们,基本每个孩子都有那么一个玩偶陪伴着宝贝一起长大,这部电影就主讲这个方面的故事,玩具有点类似于玩具总动员不过这次拯救的是孩子们的童心。
我绝得现在的父母真是要么工作忙,要么空闲在家时就是电脑手机不离身,根本陪孩子的时间有些每天还没半个小时!
其实孩子真的需要跟父母多多一起做一些事才会更好的长大,玩具代替不了父母。
注意,这不是一篇专业性很强的影评。
这部电影笔者挺喜欢呢!
孩子们的世界本单纯,只是随着我们的成长,越来越多的东西夺取我们对童心的关注,夺取了我们对孩子的关心反而过分关注了现实的,浮躁,冷酷的,甚至是不近人情的东西,片子正是在点亮人们内心最原始缺被蒙蔽的东西——赤子之心。
每个人都曾是孩子,愿意一直带着一颗孩子的童心成长。
片子给我这28岁的人也有很多启发。
这部片子有着社会使命感,对游戏的过度沉迷是现在孩子们面临的问题。
电影里爸爸妈妈催促小小吃饭的情节正是真实的表现,这里笔者也很惭愧,笔者也曾因沉迷游戏而对家人疏远和厌烦,受教了。
至于电影的情节,我打算抱着欣赏者的角度去看,并不想剖析太多专业性的东西。
站在玩偶的视角看孩子是一大亮点,开场的情节跌宕起伏,一路笑点不断,对玩偶性格的塑造是我觉得很棒的地方。
金刚的设定不太好看哈哈。
童年是快乐的,但快乐的方式却有很多种。
有的孩子因为有父母的相伴,有玩偶的陪伴而快乐;但有的孩子却由于缺失这些,用网络游戏的方式让自己快乐。
显然,如今第二种孩子正在越来越多,这已成为了一个社会热点现象。
眼下,一部即将于8月4日上映的电影《玩偶奇兵》就讲述了一个由于父母疏于对孩子的陪伴,导致网络游戏吞噬孩子童心的故事。
影片以玩偶迷你虎作为主人公来展开,它是小小的玩伴,是小小的“童心守护者”。
然而,后来迷你虎发现自己的主人小小开始迷恋上了pad中的网络游戏,不仅疏远了自己还渐渐失去了童心。
于是,它决定前往数码世界,去拯救主人的童心。
这样的故事很有现实意义,而且影片又没有去进行形而上学的说教,而是通过玩偶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这种现象。
最终,故事以一场奇幻的冒险之旅来阐述出核心主题,既有观赏性又不乏内容深度和现实思考。
在人物上,除了坚韧勇敢的迷你虎,还有淘气可爱的小鳄鱼玩偶缺牙仔,两人是现实中的好兄弟,是历险过程中的好搭档。
从这个角度来说,影片不仅在呼吁孩子们远离网络游戏,更是在教导他们要走出家门,多和小朋友交朋友,去培养自己的团队意识和独立性格,而接下来的数码世界历险中也集中体现出了这一点。
对于这次历险过程,影片以游戏的方式来设计每道关卡,构建了一个充满童话意味的世界观,体现了影片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同时,在数码世界中迷你虎和缺牙仔还结识了铁皮人和小蘑菇,使他们的孤军作战发展成了团队协作。
在拯救童心,挽救小小的历险过程中,第一关是根据“开心消消乐”游戏为关卡,这关考验着闯关团队的默契与智慧;而第二关是切水果游戏,则是重点突出了友谊的重要性。
在整个过程中,团队成员先是去救铁皮人,后是去救小蘑菇,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贯穿始终。
这样的模式不仅会让孩子们快速的进入到故事情境中,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甚至连大人都会产生内心共鸣。
在视觉呈现上,这部《玩偶奇兵》同样做得非常出彩。
奇幻的数码虚幻世界为这部电影提供了足够的发挥空间,小到人物的毛发、数码式的颗粒,大到与“金刚”机器人的“空空对战”,都让人看到了这部电影在制作上的精良水准。
在整体画风上,无论是闯关过程中的“步步惊心”,还是最后与反派boss的终极较量,都呈现出了不错的视觉效果。
当然,无论是一部多优秀的动画电影,想要影响到孩子,想要让孩子看到这部电影,首先要影响到大人,毕竟是大人决定着观影选择权。
在这部电影中,对于有些大人的教育方式也提出了一定鞭策。
故事中,小小的爸爸成日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孩子,而且还给小小买了pad,以为这样孩子就会快乐。
但其实孩子的快乐源泉是来自家庭,是父母的爱与陪伴,这些快乐远非是电子玩具能替代,甚至会让孩子误入歧途,证明了“童心最可贵,父母爱价更高”这个道理。
在这个越来越商业化的电影大环境中,能有这样一部观察于现实,拯救于童心,体现于友谊,并强调于父母对于孩子关爱和教育的电影并不多见,值得身为父母的你带上自己的孩子一起去看。
下午带孩子在万达看了《玩偶奇兵》,电影讲述了玩偶迷你虎闯入数码世界拯救主人小小童心的冒险经历。
小小沉迷Pad游戏后,童心开始逐渐消失。
为了拯救小小的童心,帮助她找回快乐,玩偶迷你虎和缺牙仔勇敢地闯入到了危机四伏的数码世界。
现在孩子沉迷于游戏是很多家长最担心的问题,影片展现了家庭陪伴的缺失。
所以父母在忙于工作的同时,要明白陪伴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值得我们家长省思!
今天在东购金熊国际影城超前观影《玩偶奇兵》,选材来源身边,贴切生活, 题材新颖,人设有特点个性,场设鲜明,电影很有意义,涉及童心、友谊、勇敢、自信等积极向上的,非常适合小朋友观看,语言清词时尚,人物表情丰富,动作流畅,就3D动画电影整体来说算是国内做的比较好的[强]智取开心消消乐和勇闯水果切使电影升华,配音perfect,《偶尔还是会想起你》主题曲旋律悠扬,不足的地方还是有借鉴其他电影的地方,比如迷你虎和缺牙仔楼顶大战铁金刚和金刚在楼顶很相似,影片开始飞机撞向大楼的爆炸渲染要是再多花点心思效果会更好~影片从建模贴图调动画样样都是细活,此处敬礼动国内的3D画师们~
8月4日玩偶世界,童心相伴,带上宝宝一起来幻影吧ps:我总觉得水果切那个老爷爷特别像仓田保昭~
看了《玩偶奇兵》这部电影,让我想到条件反射想起侄女抱着Pad玩耍的画面,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除了数码世界外,有了亲人及玩偶陪伴,有了快乐,内心就充满更多快乐与爱,很符合一个孩子所具备的童心。
剧情中穿插的一些游戏,还是很有创意的,后期对于友情的诠释是非常认可的,让人感动。
这虽然是一部动画片,但何尝不是给成人敲警钟呢,对于电子类产品及游戏的钟爱,与亲人缺乏沟通。
这也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先不说的,无论是几位主角的形象还是数码世界的造型都能看到其他动画的影子,这算是变相的抄袭吧。
马马虎虎
故事很好看 吸引人
天呐,第一部看睡着的电影……
动画电影相对来说还不错了
童年回忆
和孩子一起看的,里面很多熟悉的游戏,宝宝说,妈妈这是你玩的消消乐。。。。
3D特效不错 剧情一般 不过 对于小朋友来说还是有点教育意义的 后面还是有点感人的 告诉小朋友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 。。然后各自手游都出现了 哈哈。。什么切水果消消乐。。强行植入广告啊。。
各种ip形象植入,说白了就是一部广告片。。。确实适合小孩子看。。。
有点意思
动画部分还是做得挺细腻的,玩偶的质感,毛娃娃的毛绒绒感都有点感觉,不过人物部分还是有种生硬和空洞的感觉。故事嘛,妥妥的适合小朋友看的故事,因为我睡着了,我的童心一定被狗叼了去。
还行 消遣看
传统玩具PK现代手游,其实还可以。客观来说,两者本身并不对立,只是时间把握度的问题。另外,“童心”这个词总让人觉得怪怪的……
很有童心的电影,适合带小朋友来看,不费脑子,很容易懂,把解救童心的过程用我们熟知的游戏通关来表现很好玩,就是感觉打游戏的篇幅有点过重了,作为主角的迷你虎,我真的是神烦,喜欢小点点跟缺门牙,看到小鳄鱼他们为了救小蘑菇跳下去,我居然哭了⊙▽⊙
和侄子一起看的儿童电影
这片应该是吃了海报的亏了,临摹痕迹太重,但电影的故事却是玩具总动员3+无敌破坏王,却有自己主题,并不是单纯临摹,不少桥段还可以,画面也不错,水果忍者和消消乐那块很有趣,纯粹的儿童向,大概是近几年质量前列的儿童动画,但故事有待进步,且做成3D电影,我不知道现在小孩子能否适应
和肉肉一起
还行
孩子看的很开心。觉得技术上已经达到了美国动画电影的水准,故事也能自圆其说,甚至有点小惊喜。如果故事的复杂性更高,人物形象的原创性更强些就更好了。很高兴看到了国产动画电影的一直进步。
女儿说很好看 不过小屁孩懂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