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的全部,并占有你的全部,才是我体验到并相信着的安全感,而内在的伤痛让我生出怀疑和害怕:在我看不见的地方,你有我不认识的另一面。
而如果我回到自己,回到那个双面的根源,我会发现我的内在是分裂的,有两个截然相反的对立面,我自我怀疑、我不确定、我内在的两个声音始终在彼此否定,彼此背叛。
我无法处理掉那个矛盾,我把它带到外面,我遇见矛盾的人,他们既爱又不想我期待那样爱的全然。
我觉得他们一定隐藏了一个不为认知的秘密,那个秘密的揭开,将拆穿他们在我面前的一切美好表现。
这样的发现会令我痛苦,但莫名地,这又对我有强烈的吸引和极致的诱惑!
短发、除了出席酒会时的全片素颜——欧容究竟想用瓦科特的脸告诉观众什么我来看瓦科特的颜,眉眼鼻都走向精致成熟美貌飞扬的极致,而嘴,被路易称之为“贪婪”的嘴——则是男女通用。
再往下却是相当男性化的下巴,方、平、有力,微微劾裂。
一张完美平衡拥有女性精致与比例之美又混合了男性特征的脸——所谓真正的大美人都是雌雄同体。
其实但凡有一点点妆容,瓦科特面庞的男性特质都会非常不明显,因为眉眼太勾人,你根本没有机会注意到她偏男性化有力的下劾,没有唇膏润色时形状并不如我们本以为那么精致的嘴。
《花容月貌》我看了三遍都没有这种既视感,反而因为瓦科特极致的女性美让很多人说她成熟不似90后——可是欧容故意让我们看到她的她的他,短发、素颜、男性化。
欧容的影片无论多么奇情从来是合理的,《新女友》中性别俨然与灵魂脱离,《八美图》演绎女性心理十足海底针。
可是这一次他对女性心理的揣摩演绎已经超出我对自己的性别认同能力——或者其实一切根本与性别无关。
孪生无论是姐妹还是兄弟,爱情无论是两个人还是自己和自己,做爱无论是哪个性别插入——如果每一个角色都是无性之人——吞噬可不止仅仅存在于相同的基因。
《双面情人》这一点我还没看透,欧容的刻意却是明明白白——这大概便是我爱欧容的一个原因:诸如性别、年龄、地位、关系,一切都是变迁——人只是人本身而已。
说回片子本身。
层层铺垫,事情越来越复杂——丢失的猫,诡异的邻居,活死人桑德拉和她破口大骂的妈,混淆的爱情,终于枪口对准自己,“婴儿”撕破克洛伊的肚皮。
然后欧容画风一转告诉你:这一切不过是克洛伊的分裂幻想而已。
面对这个充其量不过社会新闻事件的结局。
你是否感到惊讶失望愤怒然后大呼欧容手抖失策拍了部网大而已?
那欧容就做到了——他要讲的,从来都不是故事而已。
写短评贴不了图,写长评又要140字。
写点什么呢。
就我对胸针的审美,两件物品是极为相似的。
结局算是给了交代,但是谁又能说留下的那是哥哥还是弟弟呢。
片子还是挺诡异的,猫咪,女邻居,女同学和她的妈妈,就连女猪的工作场所都有点诡异。
以上。
886。
天才激进派,被誉为希区柯克的接班人,弗朗索瓦·欧容的新片,《双面情人》,再度提名戛纳金棕榈,虽然铩羽而归,但欧容在新片中的探索和尝试,让很多喜爱他的粉丝再次“血”热中毒。
《双面情人》被《卫报》评价为,一个封闭的“性爱惊悚片”(sexual thriller)。
希区柯克式的悬疑,分裂的人物和剧情一直吊着你的胃口直到影片高潮;欧容强迫症式的摄影构图,高度隐喻和象征性的多角度镜面运用;尺度震碎灵魂的高密度,大强度,超女权的情色性爱场面,一波接一波,完全用肉体推进着剧情,靠体液激荡着情绪;惊悚常常不期而至,三次毫无预料的击碎玻璃,类似异形破体而出的重度血腥镜头,叫人头皮发麻,加上诡异的配乐,不安和焦虑如巨浪般瞬间吞噬了观众。
欧容习惯用悬疑提拉观众的注意力,布局阶段让人云里雾里,跪服在他的谋篇陷阱中。
大段的挑逗性场景,纵情声色,撒些出轨、同性、不伦的佐料,最后他却始终会回到正轨,讨论欲望的沉迷和越轨的危险,给性爱关系作出心理分析式的文学性和病理性解读。
这次在《双面情人》中,欧容玩的更大胆,是其最放飞自我的一次。
为了保证悬疑性结局,胖哥尽力做到点到即止,不做深入,只有浅出的介绍。
《双面情人》讲述了风流的女模特克洛伊因为疾病困扰寻求心理医生保罗帮助的故事。
故事一开篇就是令人震惊的。
窥视镜头,深入人体,粉红色的内核,观众很快惊掉下巴,这是女性身体隐私部位的内部呈现。
一个具有象征性的“闭合“,一个叠影,镜头出现女主角克洛伊的眼部轮廓,一个隐喻情爱,一个隐喻精神,从xx到眼睛,由内到外,影片一开始就宣布了其主旨中大量的情爱和精神性隐喻。
妇科医生和心理医师保罗直接告诉克洛伊,她的疾病,困扰她的腹部疼痛,不是生理性的,而是精神性的。
一次简短的交流,保罗耐心的倾听,带有暧昧的关注,让克洛伊找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
她渐渐爱上了保罗,保罗对克洛伊一见倾心。
两人确认的关系,克洛伊病情得到控制。
爱情的甜蜜过去后,不自信的克洛伊开始对保罗产生了不信任,于是危机开始蔓延升级。
直到克洛伊遇到了保罗的双胞胎弟弟路易斯。
同为心理医生的路易斯和保罗性格迥异,贪婪、冷酷、占有欲极强。
每当对保罗的不信任增强时,克洛伊就会到路易斯那里寻求身体和心理的庇护,两人用极端的肉体碰撞消解着克洛伊内心的苦闷和不安。
就这样,克洛伊陷入了保罗和路易斯的三角关系纠葛之中。
为了表现克洛伊在欲望和情感上的挣扎,欧容大量的运用的多角度镜面镜头表现这种撕裂。
还有对立的、中心分割的3P场景,保罗和路易斯在相互亲吻后,开始分享克洛伊的身体,逐渐将她一分为二,从身体到精神,将她拉扯成了矛盾的两部分。
镜面是为了对照自己,以主体和客体的不断变换,给克洛伊的身份存在铺上悬疑的外衣。
而高度工整的中心分割构图,也暗示了克洛伊身份上的摇摆和对立。
在不断魔幻的剧情冲突中,欧容埋下了克洛伊肚子疼痛;路易斯和保罗互不相认的关系原由;克洛伊和母亲关系的不和;还有第二幕高潮出现的神秘女性等都在故事悬疑布局上做主了前戏。
而其实,一切的烟雾弹都是因为克洛伊对爱情的不自信,以及自己双胞胎姐妹的愧疚而引发。
通过突然的跳切剪辑,镜像投射等主体性镜头语言,我们渐渐感知到故事开始进入“虚实结合”、“亦真亦幻”的想象与真实并存的叙事线。
到底哪些是克洛伊的想象,是她内心欲望投射在现实中的移情和再造,那种弗洛伊德式的“白日梦”,自我本我超我激烈角逐后的复杂融合和妥协,这些如梦似幻的叙事伎俩,让观众如坠云端,只能焦灼得等待谜底揭晓的一刻。
但,《双面情人》的揭晓时刻是值得商榷的,故事失去了扎实的逻辑性解答,人物的内心转折也不够说服力,没有《登堂入室》的那种悬而未决,也没有《泳池谋杀案》那种文学性互文。
最后,欧容投靠了科学。
以医学上的微妙可能性,加上心理学上的自我证明逻辑,给前面的悬疑和人物的动机以及行为给出了主题性的诠释和解答。
因情而起,因愧而发,由爱而灭,终得释然。
而最后伴着高潮声的敲窗破镜,克洛伊完全接受了自我身份的撕裂,在能指与所指的移位中,找到了自我存在的另一层象征性存在价值。
观影中,一定注意女主角克洛伊的面色转变,三次破镜场面都是其自我身份开始动摇转移的转折隐喻,而保罗和路易斯不过是其自我分裂的人性对照而已。
《双面情人》在艺术性和观赏性上都有着不俗的价值,但欧容这次在故事性上略微让人失望。
结局足够耸人听闻,但是失去了那种不容置疑的文学性基础,让人有差强人意,不置可否的怀疑感。
不过,这剂猛药依然很欧容,胖哥全力推荐,毕竟这是对于电影的一次探索。
这依然很电影。
我想我只能用双线情欲故事来解释这部影片了吧!
那么一个女人的性幻想以及性渴望和寄生胎又有多大的联系呢?
现实与幻想的交织并没有让影片更有深度亦或者其它!
当然影片中关于一些幻想的暗示,隐喻的符号也并没有深嵌入文本的内核,只是流于表面!
即使用猫的胸针,跟踪车的车牌,隔壁爱猫的女人来暗示女主角潜意识对母亲的爱恨交织,甚至与母亲难以脱离的关系有怎么样呢?
影片如果要将路易/保罗作为克洛伊/桑德拉的投射,需要更加理清能产生这种状况的心理机制,以及这过程的人物内心状况,而不是用"幻想"或者频繁出现的“镜像”就能简单解释的!
情色惊悚一锅炖——《双面情人》
今天聊聊电影《双面情人》。
片名L'amant double / Amant Double / The Double Lover (2017),别名双面爱人(台) / 分裂性游戏(港)。
法国电影《双面情人》由弗朗索瓦·欧容 François Ozon执导,是角逐第7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的提名作品。
第70届戛纳金棕榈奖最终获奖的是《方形》(The Square),和《方形》关注社会问题撕开人们伪善面具的大视角不同,这部《双面情人》则着眼于一位女子克罗伊·福汀 Chloé Fortin,从小处着眼,讲述了一个情色外衣包裹下略带惊悚的自我认知问题。
玛丽恩·瓦科特Marine Vacth饰演影片女主角克罗伊·福汀,她是法国新生代代表女演员,凭借《花容月貌》 Jeune & Jolie (2013)被人熟知。
戛纳电影节艺术总监蒂埃里·弗雷莫曾透露:“今年弗朗索瓦·欧容的新片将给大家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
”就像上课一样,反思社会反思人类的大道理讲多了会让人昏昏欲睡。
在倦意上涌的时候,人们就需要换换口味,而这部《双面情人》则会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打开《双面情人》后,你就会知道艺术总监的话一点都不唬人。
《双面情人》的第一个镜头是克罗伊·福汀理发,将一头长发改为一袭短发后,她显得十分冷峻干练知性。
而第二个镜头就让人怀疑走错片场,大大的特写镜头预示着这部影片将会极为大胆。
《双面情人》用前100分钟讲了一个故事,在用后10分钟讲了另一个故事。
弗朗索瓦·欧容用他最为熟悉的情色元素将故事包裹起来,用大量左右对称的镜头和随处可见的镜子,表达孪生和镜像的潜台词。
影片整体基调是惊悚,表象是情色,因此《双面情人》也被称为“情色惊悚片”。
建议观众在观看影片思考剧情的时候,独立观影。
这主要倒不是为了锻炼大家的思维能力,而是为了避开别人的目光……
前100分钟的故事里,法国女郎克罗伊·福汀一直感觉自己肚子疼,于是前往诊所看病。
妇科医生说身体没问题,应该是心理问题,推荐她去看看心理医生。
于是克罗伊·福汀找到心理医生保罗·迈耶Paul Meyer,在向心理医生诉说病情后,她觉得症状消失了。
克罗伊·福汀和保罗·迈耶在治疗期间产生感情,两人从病患关系变成男女朋友,很快同居到一起。
克罗伊·福汀迫切地想要了解另一半的一切,结合自己看到的种种迹象,她怀疑保罗·迈耶还有一个孪生兄弟。
克罗伊·福汀遇到了名叫路易斯·德洛尔 Louis Delord的另一位心理医生,长得和保罗·迈耶一模一样。
孪生兄弟为何隐瞒身世,是亲情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在克罗伊·福汀看来,事情并不简单,背后一定有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克罗伊·福汀开始自行探求事件真相,让自己可以安心。
后10分钟的故事里,事件真相整个颠倒过来,克罗伊·福汀看到的并不是真实情况,大多数只是她的臆想。
孪生倒是存在,但并不存在什么孪生兄弟一说,而是孪生姐妹。
克罗伊·福汀在胎儿时期吸收了孪生姐妹,成为嵌合体,这些也成了她今后病痛的根源。
《双面情人》整个故事的感觉则是虎头蛇尾。
影片开场十分抢眼,劲爆的镜头一个接一个,不断将故事的悬疑气氛堆砌起来,所有事情似乎都是那么回事,但又有点点不对劲的味道。
影片中途则通过克罗伊·福汀的第一视角,在真实与虚幻之间探索。
不仅克罗伊·福汀自己不知道将要面对何种真相,观众们也被绕得无所适从。
一切都在为全片大结局营造高潮氛围。
但影片结尾的反转,让人看到了国产恐怖电影的套路。
前面大部分故事都牛气冲天,惊悚气氛四溢,可最后的收场却差了一口气。
观众们会很容易产生心理落差,感觉就像看了一百分钟的大噱头,最后了无新意。
情色惊悚一锅炖,虎头蛇尾白日梦。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当代惊悚电影越来越喜欢借助当代艺术中的景象来构成其自身的电影世界。
扭曲、尖锐、夸张,易于引起生理不适的当代艺术品被作者纳入到自己的符号世界中,往往用以映射主角内心的状态。
艺术品作为符号被隐喻不是新事,但当代艺术品往往连带了展示它的场所(当代艺术博物馆或者画廊)共同构成了那个异像的世界,这个场所可以构成影片的风格基调,或者丰富延伸主角的心理空间。
双面情人中克洛伊的新职业为什么是当代艺术博物馆的管理员。
这个纯白、疏离,挂满了当代艺术作品的空间,似乎刺激了她心理异化的倾向。
一个明显的镜头是,在同居第一夜之后,克洛伊带着深深的黑眼圈去上班,坐在两幅当代艺术作品中,她闭上双眼,周围的空间似乎融入到了她的头脑中,某些东西在进行着催化与酝酿。
眼睛再打开,已经是公交车上,夕阳温暖的色调形成与博物馆空间的对比。
然而就在此时,她第一次“看到”了想象中的哥哥。
坐在两幅当地艺术作品中的女主
画作的纹理与色彩从作品中浮起游移,象征性的侵入到女主的脑海,
当代艺术博物馆代表性的内部空间,疏离、封闭、极简、冷硬。
扭结交缠的不明肢体与器官是否隐喻了女主体内的双胞胎姐姐博物馆空间形成了一个与外部现实世界隔离的封闭空间,(虽然博物馆其实是真实的)着黑色西装套装的她在这个空间里显得自信、强势,掌握主动权。
她把这些心理状态渐渐带入到了和哥哥进行心理治疗的想象空间中,这个想象空间因此也获得了黑白灰的冷感特质,与现实中的弟弟温暖色调的诊疗室形成鲜明的对照,在与哥哥的诊疗过程中,她也由完全的被动渐渐转为主动,用母亲的话来形容,性格“脆弱”的她,在这个想象空间中渐渐变得冷硬、决绝、充满侵略性。
而现实中她与“弟弟”的交往模式,其实是相对弱势且依赖对方的。
现实中的彩色暖调
幻像中的黑白冷调另一部用当代艺术助力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惊悚片,是2017年汤姆福特的《夜行动物》,女主人公的职业干脆变成了当代艺术画廊的老板。
电影开篇是画廊的开业,一组肥胖的裸女跳舞的巨幅视频作品以慢速播放,强烈挑战人的观感,同时奠定了影片的基调。
同样冰冷疏离以黑白灰为主调的画廊空间,同样延伸和隐喻了女主人公的心理空间。
在这部电影中,当代艺术作品隐喻女主心理状态的功能更加显著。
女主观看艺术作品的镜头或者与作品并置的镜头使用更多。
大获成功的开业展
作为当代艺术画廊老板的职业
当代建筑空间
艺术品暗中点题
被箭雨伤害的动物,右侧映照出女主不安的面容不知从何开始,在普罗大众看来,当代艺术在挑战人的生理观感极限上走得越来越远,似乎唯此才能显示尖锐与深刻。
而这些作品因为暧昧模糊的特性,也便于作者信手拈来,用以指代惊悚片里的异化心理,渲染压抑情绪是再合适不过了。
本片中,博物馆空间作为现实空间对于女主想象空间的根据和补足,发挥相当大的作用。
但对于女主想象的这一切,仍然缺乏合理的逻辑解释。
按照我的理解,心理医生的哥哥以及他们的共同女友桑德拉全部是女主自我的想象。
这种想象源于女主对于双胞胎又恐惧又渴望的矛盾情结,然而最剧作上最致命的一点是,这种情结源于何处?
生理解释是长久以来的腹痛,虽然女主从小很希望有一个双胞胎姐妹,而这种强烈的渴望很可能是母亲的疏离造成的孤独情境所产生的,但对于双胞胎姐妹的渴望是如何与腹痛进行连结进而产生双胞胎情结的?
女主脑洞不可能大到由于腹痛就联想到肚子里有个双胞胎姐姐吧。
但如果并没有这种连结的话,那么女主腹内的姐姐胚胎和她的双胞胎情结就是完全的巧合了。
两种可能都拉低了悬疑解谜的段位,消解掉了现实依据。
造成了一种观影很爽,结局操蛋的感觉。
女主那颗迫切想要得到强者蹂躏的心脏,来源于精神父亲的不在场与想象中母爱的缺失,为了填补欲望的空白,不惜自折羽毛,甘愿以弱者的姿态主动引诱一个施虐者的形象,在被强烈的占有与摧毁中体验到煎熬的激情,我倒是很能理解女主的心态,那种始终在寻求强烈的确定性的匮乏感,期待对方给予自己存在痕迹的绝对赤裸证明,哪怕是近乎残暴的血腥中进攻,都能成为自己被人握在手心的上好情欲记录。
我觉得欧容在探讨爱不只有温情的那一面,爱也是残暴的心愿。
并且由于后者被社会性所压抑禁止反而更有一种蠢蠢欲动的暴露欲(但是这种复杂性在影片中通过对应着现实的虚幻完成了)比如女主对心理医生说害怕痊愈,因为你看起来这样强大,所以我想一直脆弱下去。
比如女主被控制却也在羞辱与刺激中得到一丝精神餍足。
同时也必须承认,创伤是寻求安全感与“得到”的借口(治愈创伤就是完成欲望填满自己的过程,因此女主会锲而不舍的以治愈的目的来渴求男主和男主的幻像),人需要幻想维持心理的正常运转。
p.s.结尾实在没必要叙述成生理原因,相比于这个理由,我更愿意相信这存在于很多女孩的爱情想象中,当你拥有了A,你或许也想要B。
正如女主在虚幻中坦白,“和你在一起,我想他;和他在一起,我想的是你。
”又或者,本片探讨爱也探讨创造爱的人,大胆猜想,女主想要的是一种不会分裂的完整性,一开始就将自我不完整投射给男主,所以最后一幕,当夜色中开始出现另一个女主,终于看向自我并击碎玻璃时,幻像走向现实了。
坦白讲,我看完有点失望,个人不是很喜欢这部电影。
至少我觉得比他的《登堂入室》差很远(之前只看过欧容这部片,很喜欢),首先,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形式感很强的片子,甚至,它的形式大过内容,形式上的精致、炫酷,包括几处大胆的或超现实的床戏,完美的构图,冷淡风的影像和疏离的人物,都是以牺牲故事本身为代价的。
这个牺牲,我指的是,影片在前半段吊足了胃口,在女主枪杀和肚子里伸出血手那里达到高潮,然后呢,好像一切只能归于心理治疗或梦的解释,这点真的完全没有满足我个人对反转的期待,可以说是没有做到悬疑片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而更像是《假面》《午后的迷惘》这类试验性比较强的超现实主义电影,但如果将这部片理解为导演的艺术探索,不以类型片评价之,我也并没有看到他无论是在技术、结构还是在表达层面上的突破。
当然,欧容所擅长的,营造悬念和紧张的氛围,这些依然在,观影过程依然是紧张有趣的,同时,虚幻的梦和现实的边界更加模糊不清,看来导演也没想交代清楚,似乎这次拍得非常私人和随心所欲,我宁愿相信这里面双胞胎的设定、吞噬自己姐姐的梗,心理治疗的猎奇化,都出于导演个人的恶趣味,而不是他想要去讲一个多么深刻的有关自我的故事。
Ozon的虚虚实实应该来说对我们已经不再陌生,所以双面情人这个标题一上来的时候,让我已然有所猜测,女主的多重人格?
男主的多重人格?
孪生兄弟的性格差异等等早就不在我们的思虑范围,女主所经历的是对双胞胎的共生性幻想,同时这个共生性幻想又影响着女主的心理状态,但是前面追随着剧情的我一直认为这个共生性幻想是因为女主的多重性格,但没想到原来是母亲在女主身体里留下的孪生姐姐的死胎影响而成,这个角度确实是新,同时镜像人的表达也是让人在全程悬疑满满,同时画面又干净利落,很棒的观影体验。
当然,就为了女主开枪打破虚拟镜像后倒地肚子里有一只小手升出来时的惊悚,我差点砸屏幕,这什么鬼,为啥要加上这么奇怪的元素,是因为多年陪跑的压力吗?
做你自己Ozon,不要加入一些奇奇怪怪的元素,专注于女性意识和爱情的边界和细腻感知,才是你的专长。
??????
生异形吗你们哥俩
虽然觉得不会拿金棕榈但还是想把到现在唯一的一个五星给欧容怎么办!!!
影片让人相当不适,铺垫了很多最后都是虚幻,MD午饭都没吃好,胃疼
一言不合就啪啪啪,第一个镜头一开始还以为是嘴巴呢,看来我还是太年轻了…诡异的配乐、镜面的运用、干净的摄影、大量的船戏,讲了一个吞噬了双胞胎胚胎的女神经对男双胞胎性幻想的故事,可惜悬念玩成了玄乎,内核还是“你这样同时想着双胞胎的性欲是不对的”的保守思想,结尾唯物式圆场也显得平庸匆忙
只能說原生故事沒寫好⋯⋯性愛場景拍得是很性感沒錯,可是整個劇本只是拍成了一個性感的類型片,且不是很扣人心弦那一種。
恭喜欧容进入最土导演奖角逐
过瘾!!男主演技太赞!૧(●´৺`●) 性冷淡小姐姐好攻喔……
2017.10.7/10.21 重看才发现开篇已把一切都铺垫好了,台词都双关。《新女友》是“双性情人”,而这一次是“双身情人”,一切角色和关系都如镜像般工整,XX-XY-XXY. 最喜欢的是母亲-邻居(Bisset变脸的表演绝了,邻居是Signoret的猫)。欧容用镜头致敬他所喜爱的电影简直随手拈来。#9779 镜像の愉悦
Absurdingly enjoyable
多人精神病+情色镜头就=惊悚片了么???@ flight from Amsterdam to Shanghai
柯南伯格的《孽扣》在前,故事格局和最后的落脚点都显得太小气了点。破肚那下也有点致敬《灵婴》的意思吧。
扯淡
欧容你开心就好。记忆点:螺旋上升阶梯,大堂的多重镜子,双胞胎的镜像房间,博物馆的扭曲化,玳瑁猫的影射。
这片子的剧情是女主闷骚、变态的脑内小剧场,外壳用了些惊悚片的手法,贯穿故事始终的双生元素都是女主自己双生梦魇的投射,欧荣的这种作者电影跟北欧的作逼作家电影异曲同工,只不过剧情与写作无关,而是用近似类型片的吸引人眼球的故事,描画特殊人物的精神状态,这片子最大的问题是,角色并不可爱:全片在没有配乐的干涩氛围里,充斥着似是而非的视角,女主和双生兄弟的互动,更多是一种“明知山有虎,我偏去摸老虎屁股”的犯贱——叙事迷宫可以有,文本优先也没错,但组织起来的故事就是个女主角犯贱,你说这讨不讨厌吧。一些设计还不错,阴部和眼睛的叠影,并列拼贴在一起的心理治疗场景,镜子的象征意义,美术馆不同的展品什么的,制作的精良,但这些免不了透露出自鸣得意气味的细节,配上女主角犯贱的表现,更加的惹人厌烦!
额,情色+悬疑?听上去不错哦,可惜悬得有点太疑了,结局感觉像是国产恐怖片的套路,神神叨叨的,好在整体来说秀色可餐,最重要的是男主帅的我合不拢腿!
双倍愚蠢。
好多镜头好瘆人,从肚子痛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sigh(毕竟我也是个克洛伊)。后面把女主的双面幻想交代得不清不楚,还有麻麻毛衣上的猫别针,感觉很不爽被幻想玩弄了。但节奏还是很喜欢,尤其最后推到双胞胎一起那场戏。
住在高級公寓的醫生,有何必要瞞著所有人在家藏手槍?他的妻子又何以突然地偷了槍、突兀地用槍口指著情人談判、雖然她連架都不曾打?劇中人或許活在一個契訶夫不幸成了上帝的宇宙,銀幕外的我們卻不會潛移更不必奉崇神諭;只為結尾而結尾的槍響成不了禮炮,只會是全宇宙最便宜行事的毒瘤。
剧情的走向超乎我的想象,全片基本都有缜密的呼应,也许可以做很好的精神分析范本,很有趣。不过欧容影像方面耍的那些花招品味真是越来越差了,远不如文本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