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 ,赵本山和一众徒弟主演的《鹊刀门传奇》,承包了我整个夏天的快乐,也拿下了8.2分的高分。
时隔一年多,《鹊刀门传奇第二季》爆笑回归,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除了层出不穷的笑料,扎实好看的动作戏,在对现实的讽刺和批判上,力度比第一季更猛了,居然还紧跟时事,嘲讽了一把缅北。
好的喜剧,无论是周星驰喜剧,还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小品,其实在好笑之余,都离不开对现实的批判和映射,而《鹊刀门传奇》系列剧,让我看到了好喜剧本该有的样子。
上一季我的评价是“既有喜剧的魂,也有武侠的核”,而《鹊刀门传奇第二季》依然延续了这个优点。
虽然是一部武侠喜剧,这部剧的动作戏还是挺可圈可点的,第二季一开场,西门长海遭到倭寇的追杀,这场打斗戏就足够精彩。
西门长海立于竹筏之上,独立寒江,倭寇从水底潜游过来,准备给他来个出其不意。
致命一击,结果尽在西门长海预料之中,他出剑凌厉、干脆利落,很快就把倭寇给击败了,尽显大侠风范。
这边西门长海打得酣畅淋漓,那边西门长在则手忙脚乱、慌的一匹,因为一群黑衣人找上门来要杀他。
他自己虽然无力面对,却非常擅长打鸡血,给徒弟们一顿洗脑,让他们冲出去杀敌,而他自己缩在屋子里坐等战果!
一点侠士风范没有,很怂,遇事儿就躲,鼓动别人冲,又好笑、又真实。
一边是打打杀杀,一边在插科打诨搞笑,一开篇,短短几分钟,就奠定了基调。
《鹊刀门传奇》的喜剧营造,主要就是通过西门长海和西门长在这两个反差巨大的人物来实现的,一个不会武功的厨师,顶替弟弟做一个武林帮派的掌门,本身就极其荒诞。
而两个人物的性格、追求的巨大差异,则更加深了这种荒诞感。
弟弟西门长海一心抗倭,只想保家卫国;哥哥西门长在念念不忘的依然是娶个老婆,他只关注柴米油盐、儿女情长,还为此到处给弟弟挖坑。
《鹊刀门传奇第二季》更荒诞了,因为西门长在顶替的不再只是个掌门,而是武林盟主。
江湖上谁能想到,堂堂武林盟主,居然一点武功没有,还是个只想着如何讨老婆的厨子,就这样还能不穿帮,把所有人瞒的死死的,这可以说是对江湖最大的解构。
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武林也是。
虽然上一季中,西门长在的身份在鹊刀门已然曝光,但他还是弟弟的替身,所以角色设定和人物关系上依然没变,他也依然是市井、不着调、甚至有点世俗的,负责和徒弟们插科打诨。
除了西门长在和他的徒弟们,上季中的活宝绝绝子、公孙丽蓉也都继续返场整活。
三个人三角恋的戏码继续上演,公孙丽蓉对长在剃头担子一头热,真情表白也升级了,从“爱海”变成了 “爱海海”,西门长在听了虎躯一震,观众也同样大受震撼。
这下算是过足“爱海海”的瘾了。
除了“爱海海”,公孙丽蓉和绝绝子,也开始玩起了经典歌曲梗,他们也有了自己的专属BG M“梦里是你”,不过话说回来,歌曲和情感线、情境还挺贴的,有一种莫名的幽默感。
三个人的三角恋也贡献了更多笑料,长在对公孙丽蓉不堪其扰,便利用绝绝子对公孙丽蓉的一往情深,骗绝绝子说其实丽蓉一直很关心他、喜欢他,整得绝绝子小鹿乱撞的,兴冲冲地跑去缠着公孙丽蓉。
长在见状,反倒嘀咕开了,“还得挨顿胖揍”。
多损啊!
怂恿人去替自己解决“麻烦”,还幸灾乐祸别人会挨揍,长在是真皮啊!
不过绝绝子是真痴情啊,被公孙阿姨揍得满地找牙、鲜血直流,还不忘对人展颜一笑。
剧中也通过绝绝子这个人物,对江湖进行了解构,江湖是打打杀杀、闹心巴拉,也是兵不厌诈。
绝绝子以身作则,教郝盟、赵德柱、玉郎如何行走江湖,他让玉郎把剑架在自己的脖子上,问他们遇到这种绝境该怎么办,郝盟和赵德柱都觉得死定了,毕竟从他们的角度而言,大侠就应该宁死不屈,头可断、血可流,就是不能低头。
但是绝绝子却批评他们“悟性太差”,然后咔一下就跪在了玉郎面前求饶了,当玉郎放松警惕,又出其不意出手把玉郎打倒了。
之后和赵德柱、 郝盟过招,绝绝子就更损了,跟德柱硬碰硬了一拳,把德柱整的龇牙咧嘴的,然后德柱一看,绝绝子的手上居然戴着几个铁圈。
郝盟看不过去,施展铁头功全力撞向绝绝子,结果撞得眼冒金星。
他正好奇绝绝子的肚子为什么那么硬,结果人家直接从肚子里拿出了一块钢板。
用血肉之躯碰钢铁,那可不一点便宜占不到么?
一个响当当的江湖人士,对战时全使的是阴招,这既解构了江湖侠士,同时也制造了令人捧腹的笑点。
这种笑点其实也是用错位的手法制造的,你以为一个侠客应该是这样的,结果他却展现出了与身份和声誉不相称的样子,就非常荒诞、好笑。
这种错位在西门长在身上展现得尤为明显,比如他身为武林盟主,心里一直琢磨的还是儿女情长,遇到倭寇卧底潘高枝后对人家念念不忘。
而潘高枝为了奉承他,就说自己喜欢的是那个行侠仗义的武林盟主,“不能喜欢一个厨子”。
可西门长在恰恰就是厨子,本来是要说在他的爽点上,结果因为身份的错位,句句都说在了他的痛处。
而作为武林盟主,西门长在为了挣钱,到处给人剪彩,除了婚丧嫁娶,连茅房开业的彩都剪,就更不符合他的身份,这种错位,就带来了连绵不断的笑点。
除了人物错位的反差萌,这部剧的台词也都非常有梗,很多抛梗+接梗+反转的小品式的台词,就让人忍俊不禁。
公孙丽蓉和郝盟的一段对白就挺像小品的,公孙丽蓉问郝盟他师父出去了,是不是躲着自己呢,郝盟回答“是啊”,可谓出其不意瞎说大实话。
公孙丽蓉让他在西门长海面前多替自己说说好话,他倒一口应承下来,不过转口就说赵德柱老说公孙丽蓉坏话,说她“一脑袋白头发,现在都想管你叫奶奶”。
公孙丽蓉气坏了,说“德柱敢这么说我?
”以为郝盟会站在她一边,结果郝盟说“他说的也没错,我师父现在是大侠,假如你俩结婚了,别人还以为他带个妈出去。
”台词的抛梗接梗丝滑,而且几句台词好几个出其不意的转折,最后连“辽东第一铁头”都出来了。
郝盟真不愧是练铁头功的,一般人都不敢这么头铁。
而像这样有趣、充满东北特色的台词,贯穿了全剧,因此笑料不断。
喜剧的外壳之下,对现实的戏说和辛辣讽刺,才是这部剧的另一大看点。
上季中讽刺内娱、选秀、炒作,就已经够犀利了,而这一季中则更猛,直接紧贴实事,嘲讽起了缅北、武术大师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粉圈、出版圈乱象、各种平台的抽成乱象……俨然成了大众的嘴替。
剧中,绝绝子从麻国回来,吐槽麻国人“不讲武德”。
人贩子是通过一个所谓的“选美大赛”把人给拐卖过去的,名义上是去麻国卖艺,其实是把所有人骗到麻国,然后卖掉。
这确实像是现实中的缅北电诈,自己人骗自己人,而且巧立名目。
就像前阵子的王星星失联事件,就是通过所谓的演员招募把人骗过去的。
虽然的讽刺现实,但是呈现形式却还是很好笑,绝绝子和玉郎为了弄清选美真相,男扮女装参加了选美。
玉郎再次服用了娘娘丸,女版玉郎限时返场,顺利通过了选拔。
刚开始以为这是讽刺选美的,毕竟评委其实并不看这些姑娘的才艺,容貌过关的就通过,一般的则不通过,典型的以貌取人,符合对选美的刻板印象。
当真相大白之后,才恍然大悟,贩卖人口以貌取人倒也合理。
、
而百晓生到鹊刀门测试西门长海的武功,西门长在完全不会武功,但却在众弟子的配合下,演了一回武林高手,他手掌一抬,弟子们纷纷飞了出去,往上抬,他们飘了起来,手掌一挥,他们又摔了下去,西门长在还随口给这招取个名字——隔山掏火。
就这样,制造出了一种高深莫测的假象,成功的排进了武林排行榜前排。
这故事显然是对五连鞭大师的讽刺,也是对很多欺世盗名的假专家的讽刺。
潘高枝的出场,则就完全是一幅粉圈女孩的样子了,在鹊刀门门口搭了个帐篷,帐篷里挂满了西门长海周边,而自己呢,灰头土脸,简直像个乞丐。
西门长在给签了个名,她激动得热泪盈眶。
非常形象地展现了粉圈女孩的状态。
德柱写书,则通过一个编撰的形象,讽刺了出版权、作家圈的乱象,为了写书、出名、赚钱,毫无操守,胡编乱造,甚至不惜抄袭。
而且还认为抄袭被告了也没关系,因为这反而有利于炒作话题,把书炒火,大不了最后赔点钱,相比于挣的钱,赔的版权费简直是九牛一毛。
这段就差点小四的名了。
剧中也通过两个刺杀西门长海的杀手,讽刺了平台抽成现象,这两个杀手因为行业内卷,从南方接单,大老爷跑到辽东搞刺杀,本来悬赏是一百五十两,但是到手只有区区二十两。
为了二十两,跑几千里刺杀堂堂武林盟主。
杀手团层层盘剥,是真不把杀手当人啊!
这讽刺的不光是外卖平台了,因为很多平台其实抽成都很严重,都在压榨底层劳动力。
德柱在线吐槽说“你俩这是被扒皮了,我都替你俩生气”,其实就是为广大底层人发声呢。
除了搞笑,《鹊刀门传奇第二季》也有温情的部分,西门长海因为哥哥和潘高枝的牵连被搅黄了任务,赶走了西门长在。
后来西门长在又回到了鹊刀门,可徒弟们都以为回来的是西门长海,都真情流露让师父把西门长在找回来,就挺温情的。
朝夕相处,让这些徒弟们对西门长在产生了深厚的情感,而作为普通观众,又何尝不是越来越喜欢这个虽然有点普通,但却很有喜感的老头呢?
对于喜欢赵本山小品的观众而言,看《鹊刀门传奇》系列,也算是过年了。
对我而言,它就是这个春节的乐子了。
我一直自称“赵本山宇宙十级学者”——从《马大帅》到《乡村爱情》,再到那些经典小品,他的台词剧情我几乎能倒背如流,随时张口就来。
如今,《鹊刀门传奇2》携着一众熟悉的面孔在春节期间回归荧屏,看着赵本山再次以“窝囊”小人物的形象登场,竟让我恍惚间回到了小时候守着电视等赵本山春晚登台的除夕夜。
那些年,他带着范伟、宋丹丹在舞台上抖包袱,逗得全国观众前仰后合;如今,他带着徒弟们卷土重来,依旧是熟悉的配方,依旧是熟悉的味道。
这种亲切感,彷佛老友重逢,带着让人安心的温度。
赵本山在《鹊2》中依旧是一人分饰两角,饰演了武功高强的大侠西门长海和平凡无奇的厨子西门常在。
尤其是西门常在这个角色,蓬头垢面、走路佝偻、窝窝囊囊,仿佛让人看到了当年那个憨厚又带点狡黠的马大帅。
赵本山已经多年没有在荧幕上饰演这样的小人物了,如今再看到他以这样的形象出现,八字眉,瘪着嘴,嘴里嘟嘟囔囔,扮猪吃老虎,平凡中带着坚韧,窝囊中透着智慧。
不同于弟弟西门长海一身正气趋近于脸谱化的英雄形象,西门常在这样的“小人物”,更加生动、具体、真实,令人捧腹。
歪打正着的胜利,是对传统英雄叙事的解构——没有绝世武功,只有生活智慧;没有主角光环,只有小人物的狗屎运——能笑到最后的,永远是那些把日子过成段子的“民间哲学家”,窝囊只是保护色,市井智慧才是内核。
剧中第16、17集的“鲅鱼圈论剑”,彻底颠覆传统武侠套路——倭寇假借“武林吃鸡大赛”之名,将各路高手诓进深山老林,规则竟是年轻人熟悉的“缩圈淘汰制”。
四个徒弟绝地求生,西门常在被当成“人机”误塞进战场,全程状况外。
两兄弟的双胞胎身份,让倭寇首领彻底癫狂:明明盯着“西门长海”定位追杀,追到跟前却发现是个窝囊厨子;刚想转移目标,真正的长海又从天而降。
这场“武侠+吃鸡”的荒诞混搭,既莫名其妙,又合情合理。
若说西门常在是窝囊加倍的马大帅,那么师叔绝绝子就是宇宙第一反派谢广坤2.0。
,他满肚子坏水,总爱出些损招,让人哭笑不得。
活脱脱再现了那些年把人气得头皮发麻的宇宙第一反派谢广坤。
在第二季得开头,师叔硬要传授三徒弟“佯降偷袭”的阴招,徒弟们拍案而起:这也太丢人现眼了!
于是两边立下赌约:若三日內徒弟们能伤到师叔,师叔就卷铺盖走人。
谁料三兄弟精心布置的陷阱,次次歪打正着,没伤到师叔,却坑惨了倭寇高手。
师叔对三徒弟的阴招教学:极具黑色幽默。
初出茅庐的年轻人高喊“武德至上”,老江湖却在教“打不过就认怂,认完怂再掏裆”——像极了职场老油条对新人的生存培训:成年人的江湖,比的不是谁更体面,而是谁更扛造。
《鹊刀门传奇2》延续了赵本山一贯的风格——这里没有白衣飘飘的剑仙,只有裹着破棉袄的民间战略家。
刀光剑影快意恩仇的武侠外壳包裹着乡土淳朴的象牙山的内核,反差带来惊喜。
看到剧中角色吵吵嚷嚷地过日子,却能在关键时刻同心协力,你会发现,这或许就是最地道的“赵氏幽默”:欢笑背后,是对现实生活的善意调侃;荒诞人设里,也埋藏着质朴又顽强的生存智慧。
那些看似糟糕的处境,总能被小人物化作笑料;那些“窝囊”角色,总能在不经意间让人恍然大悟。
看着剧里熟悉的面孔相互拌嘴,不禁感慨时光飞逝,却仍能在笑声里找到回忆里的温暖。
这个春节,和家人坐在一起,看着赵本山与他的徒弟们在江湖里上演一出出“闹剧”,就像当年团团圆圆等着小品登场,咯咯笑声中,所有烦恼都被抛到脑后。
这样的窝囊,让人看得舒心;这样的“荒诞”,让人感到真实。
愿鹊刀门的袅袅炊烟,在这个春天熏暖我们自己的柴米江湖。
《鹊刀门传奇第二季》以西门兄弟的“双子命运”为核心,展开了一幅辽东武林的众生相。
西门长海肩负抗倭重任,沉稳如磐石;而西门长在则继续以市井伙夫的身份冒充大侠,用“歪点子”与“蒜缸子哲学”化解危机。
两人的身份错位不仅制造了无数笑料,也推动了剧情的层层递进。
剧中还通过“拜把子骗局”“外卖帮派罢工”等情节,将江湖权谋与现代职场荒诞无缝嫁接。
例如,绝绝子男扮女装参加“选美比赛”,揭露了人贩子通过选美拐卖人口的阴暗内幕,影射了现实中的缅北诈骗问题。
这种荒诞与现实的结合,既让观众捧腹大笑,又引发了对社会问题的深思。
有一段剧情不太理解,为什么总兵李拜天找高大毛当天师之后,两人就没什么交集了。
我以为会有什么伏笔呢,比如总兵不想造反,迫于王爷压力不得不假意奉承,让高大毛当天师是通风报信;又如总兵野心很大,想干掉王爷自己上位,让高大毛去卧底;或者总兵和德全争夺王爷的宠幸,让高大毛敲边鼓(这个剧里体现了但是没后续了),最后德全拆穿高大毛或者总兵自己拿高大毛献祭。
结果高大毛当了天师后,总兵找了一次高大毛就完事了,最后还是曹东东突然拆穿的身份。
还有曹东东,居然真的是在帮锦芦王造反。
不是驱虎吞狼么,驱了王公公这个虎,没吞掉王爷这只狼啊!
德全最后一集的设定我也有点迷糊。
喊曹东东“少主”?
德全是曹东东的人?
没交代清楚。
“小品王”赵本山被观众和武侠联系到一起,大概是从王家卫的《一代宗师》开始。
可能是本山大叔那次的表演太惊艳了,也可能是短短的一次客串没演过瘾,于是他时隔多年又带着徒弟们拿出了《鹊刀门传奇》,再次过了一把“宗师瘾”。
《鹊刀门传奇第二季》(以下简称《鹊子2》)正好在乙巳蛇年的春节期间开播,虽然本山大叔早已退出春晚的舞台,但《鹊子2》可以说是春晚小品最好的代餐,那些熟悉的笑点,让我终于找回了久违的“年味儿”。
同时,《鹊子2》也让人看到点《武林外传》那类武侠情景喜剧的影子。
此类剧融合、恶搞武侠等诸多元素,往往会让资深武侠迷会心一笑。
比如剧中白晓生这个角色,原型就是古龙笔下的百晓生,都是为武林人士做实力排名的作者;还有第七集剧名《倭寇的踪迹》,应该是致敬了徐浩峰的同名武侠电影。
记得詹姆斯·卡梅隆曾说:我这辈子其实就三四个好点子,然后我只是不断地重复它们而已。
这句话在赵本山老师身上同样适用。
赵氏喜剧的包袱无非就是这几类:出洋相、闹误会、上才艺……但段子不怕老,用得好一样可以引人发笑。
对于大师来说,只需运用三四个好点子,就足以创作出海量优秀的作品。
作为“找老伴专业户”的本山大叔再次使用了找老伴的点子,闹出了不少笑话,还有他的经典斗鸡眼造型,让观众梦回《卖拐》三部曲。
至于上才艺环节,绝绝子的女装扮相相当辣眼睛,但最震惊观众的当属文松(姜玉郎)的男娘造型,可谓专业对口,毕竟他在《欢乐喜剧人》时的表演风格就极具“娘化”特色了,可这次的“娘”又很有层次,不是耍贱,而是要以男性的阳刚去迁就下药后的、被迫的“娘”,挺考验演技。
另外,《鹊子2》里的段子还紧跟时事热点,比如麻国的戏份,明显是阴差阳错贴合了近期缅甸嘎腰子的新闻,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用喜剧的方式展现出来,让人在笑的同时也能起到警醒作用。
东郭先生和江湖小报的桥段,更是把无良媒体的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
第二季的故事主线跟第一集类似,还是打倭寇,剧中的倭寇角色也很有特点,比如名为多米诺的倭寇,擅长用多米诺骨牌的方式制造意外连环杀人案,而他的上级名字叫伯根净村,明白东北话的观众都能get到这个名字有多搞笑(东北话“村”原字为“皴”,就是泥的意思,脖子根上全是泥,说明这个人不讲卫生),而最吸睛的当属潘高枝和小晴这两个倭寇女特务,符合抗日神剧一贯的印象,性感养眼,诡计多端,让人又爱又恨。
另外潘高枝的日本名叫“苍井星月”,“空”对“星月”,我想大家应该知道我在说什么。
如果对比10多年前佳作频出的国产喜剧,《鹊刀门传奇》就像是一次回光返照,它的剧情深度和包袱密度或许不是最优秀的,但足以让观众回想起那个国产喜剧的黄金时代。
而《鹊子2》还有明显胜于前辈们的一点,那就是它不仅仅搞笑,打戏也非常精彩,甚至已经不输很多严肃的武侠剧。
例如第一集西门长海在竹筏上的打戏,构图就像是一副水墨画,让人感受到满满的江湖气,意境十足;第十六集的鲅鱼圈论剑,简直就是武侠版的“吃鸡游戏”,赵德柱、姜玉郎、叶四娘三人也展现出不俗的身手,看得人目不暇接。
本剧的打戏得益于专业的动作指导团队,也得益于导演吴迪。
导演吴迪是世界武术冠军,曾被徐克发掘参演电影《龙门飞甲》从而进入演艺圈,对武侠的理解自然非常透彻。
在武侠剧愈发势弱的今天,《鹊子2》团队依然能够拍出这样精彩的打戏,实在很难得。
同时,总制片人李春苑也深耕《欢乐喜剧人》多季,对这帮东北喜剧演员的表演路数以及内容编排也是轻车熟路,加之爱逗传媒编剧工作室为其量身定制的笑点,可以说如此贴合的“喜剧”属实不多。
总的来说,《鹊子2》有着浓浓的赵氏喜剧烙印,但观众也能明显看出,赵本山在有意提携赵家班的新一代成员。
无论是几位扮演徒弟的演员,还是背后的导演、编剧、拍摄和动作设计团队,都能在这部剧中竭尽所能,制造闪光点。
到了第二季,我明显感受到即便是没有赵本山登场的戏份,依然能看得很有意思,这就十分了不起了。
希望这些后继者能扛起国产喜剧和武侠的大旗,为观众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吧。
最近心情不好,想看点喜剧,没想到超级无敌好看,紧跟时事!
剧情新颖 不煽情,不卖弄,不老套!
特别是武打动作真的很干净利落,真实,武术指导很牛呀!
一个喜剧片动作部分这么漂亮太难得了!!!
诙谐搞笑不失内涵,真的很奈斯了!!!
真的好看!!!
还是得感叹一下,不愧是赵本山啊,真的太牛了!!!
就是说,啥时候有第三部啊,期待啊!!!
这两年国内的搞笑当担电视剧了,赵本山出镜率高,宋晓峰相当搞笑。
《鹊2》比《鹊1》出动了更多赵家班的演员,内容丰富了很多。
相比《乡爱》更有意思更幽默风趣,也弥补了这几年古装武侠情景剧的空缺。
不过相比《武林外传》,《鹊》的内容还达不到《外传》的高度,无法像《外传》一样看了又看百看不厌。
《鹊刀门传奇第二季》凭借其独特的喜剧风格和扣人心弦的剧情,成功延续了第一季的辉煌。
在这部作品中,赵本山再次证明了他在中国喜剧界无可替代的地位,不仅让观众在欢笑中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春节,更在武侠的外衣下传递了深刻的价值观。
剧情方面,第二季延续了第一季的故事线索,双胞胎兄弟西门长海和西门长在由赵本山一人分饰,他们在江湖纷争中的成长与转变成为全剧的核心。
西门长在从被迫担任鹊刀门掌门人到逐渐适应并承担起责任,这一角色的内心变化被赵本山演绎得淋漓尽致。
尤其是在大结局中,西门长在以智慧拯救兄弟的片段,不仅展示了角色的成长,也让观众对赵本山的演技赞不绝口。
喜剧元素是《鹊刀门传奇第二季》的一大亮点。
赵本山及其徒弟们通过密集的笑料和生动的表演,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欢乐的视觉盛宴。
无论是公孙丽蓉的“哎嗨哎嗨呦”歌曲,还是师叔绝绝子从麻国归来的搞笑情节,都让人捧腹大笑。
这种轻松幽默的氛围,让这部剧成为春节期间不可多得的“下饭神剧”。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在保持喜剧风格的同时,也没有忽视武侠剧应有的动作场面。
剧中的打斗设计流畅且富有创意,既有传统的武侠风范,又融入了现代的喜剧元素,使得整部剧在视觉上更具冲击力。
此外,剧中对于江湖道义的探讨也让人深思。
鹊刀门众弟子在面对危机时的团结与勇敢,展现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
演员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
除了赵本山外,宋晓峰、文松、程野等赵家班成员各自饰演的角色都极具特色,他们之间的互动火花四溅,为剧情增色不少。
新加入的演员如马苏、赵继伟、王君瑞等也表现出色,他们的客串不仅为剧集增添了新鲜感,也展示了东北喜剧的包容性和多样性。
《鹊刀门传奇第二季》在节奏把控上做得相当出色。
导演巧妙地安排了每一集的剧情,使得整部剧集紧凑有序,既不会让人感到拖沓,又能保持观众的兴趣。
特别是在处理情感戏份时,导演通过细腻的画面和悠扬的背景音乐,成功地将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让观众在欢笑之余,也能感受到角色之间的情感纠葛。
总的来说,《鹊刀门传奇第二季》是一部集喜剧、武侠、情感于一体的优秀作品。
它不仅延续了第一季的优点,还在剧情、表演、动作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提升。
无论是对赵本山喜剧的忠实粉丝,还是对武侠剧感兴趣的观众,这部剧都能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如果你还没有看过这部剧,不妨在这个春节和家人一起享受这场欢乐的武侠盛宴。
鹊刀门太好看了,内容有趣,给吴迪导演点赞,希望再接再厉,拍出更好的作品。
剧情十分有意思,我有很多小巧思 小孩看的很开心,说下次出下一部一定支持 希望吴迪导演下次的作品质量越来越高 播放量大增 演员们阵容强大 真的用心了 每一个演技都很厉害👍🏻 赵本山老师真的很棒 之前特别喜欢看他的小品 觉得很有乐趣 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欢乐 感谢
先说喜欢的点。
一是打戏,虽然也主要依靠武替和快速剪辑,但凌厉潇洒,看得爽快,可以说是国产武侠剧的上乘水准。
二是服装道具具有真实感, 打补丁的衣服、斑驳的墙面、脏兮兮的地面,有人生活的痕迹,其他古装剧太干净太新,一看就很假。
再说本季膈应人的点:硬凑德柱和小柔;长在老牛吃嫩草;陈落雁工业糖精硌牙;公公线占比多且无聊。
从片尾彩蛋这个设置猜测,这一季的剧本就是一群编剧写段子拼凑,能拼一集是一集,不够一集放彩蛋。
没劲的段落太多了,偶有精彩,总体越看越不耐烦。
感觉编剧在写剧本之前先问了AI“观众为什么喜欢第一部”“观众对第一部有什么评价”。
观众抱怨第一部后面“含山量”低,于是第二部增加赵本山戏份。
男性观众抱怨第一部美女少,于是第二部生硬加入许多美女(每一个剧情都尬到不行)。
观众夸赞第一部打戏好,于是第二部大幅增加打戏比例。
观众夸赞第一部讽刺现实,于是第二部把社会热点和陈年老梗哐哐往里塞。
结果就是,每一部分各管各的,怎么也合不到一块去。
另外,难道编剧没看到第一部观众非常喜欢玉郎小柔这对cp吗?
第二部硬生生加入真夫妻cp并带头宣传rps,剧里的糖硬得硌牙。
难道观众磕玉柔cp,真夫妻会吃醋怎么地?
剧情上,几乎每一个支线都顾头不顾腚,写完段子了事,完全不管前后是否连贯。
增加大量“社会讽刺”内容,大量融梗和直接“借鉴”其他电影剧情,为了醋包饺子,“搞笑”反而放在了第二位。
后期的反派阴谋线,又臭又长,既不高明也不好笑,还不如多写写鹊刀门的日常。
难评,这个剧吧,就说音乐,都是似曾相识带熟不熟的感觉,基本都是以前武侠剧的变调……剧情呢,武侠传说大杂烩……就说这个版权,就……算了就这样吧
这一部赵德柱还挺多华彩(搞笑)点的。前三十八集谁能想到最后的天降神兵是宋小宝呢,虽然也没神到最后。可别让西门长在死了啊,第三部可以有。
平淡了很多
没想到本山大叔镜头这么多,本山大叔表演就是娴熟,看着就有一阵安心亲切感,别的喜剧新人表现也可以,表演痕迹比较少,剧情设计有意思,很多笑点都是意想不到的。
这中间强行插个片尾曲真是人才
Top1梗:爱海海。Top2梗:我儿玉田啊。
第二季全剧看下来几乎没怎么逗笑我😮💨
看了7集,已经看不下去了。本山大叔最喜欢亮的那种刻意耍宝伎俩,还有夹带私货的亮刀工和书法,表演套路没啥新意,甚至推不动剧情。主线模糊化,“西门常在”人设不断强化,但主线应该是西门常海人设在推动才对。现在像是想到什么梗了演一下,没有让人看下去的欲望。
终于来了,且看武林名门—鹊刀门再战江湖!是近年来将武侠和喜剧结合的比较好的一部了。
原班人马回归,还是熟悉的味道,这个系列最大的亮点就是喜剧+武侠,有笑点有动作,还特别下饭!
不如第一季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冬阴功~麻国KK园区~本山大叔长命百岁!!!健康自在!!!
把彩蛋剪进正片会怎样?为了圈钱而做的第二季我会连第一季都鄙视的。
剧情推进太慢了一些 其他可以下饭
很尬
剧情不如第一季,不可乐。还有很多低俗没品的梗。
谁懂我的笑点:小秃鹫、平板蜗牛、小母蘑菇,哈哈哈哈,排名不分先后。
把武侠套路玩出了新花样,“鲅鱼圈论剑”的“武侠+吃鸡”混搭,荒诞又搞笑还合理,创意满满,赵家班真有一套。
接地气,每到要低俗的时候就打住了,这个不容易,当然也有打不住的时候。
十几分钟一集的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