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韩国复仇题材的电影不错能让人在复仇中觉得感动和痛快,还有伤心,理解,同情。。。
对奥罗拉公主的动机,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她把对自己女儿的思念和爱转化成了恨对正常人来说,思念和爱,这两样东西都是具有巨大的能量的更不用说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她背后那支撑她做下一系列有计划的案件的爱有多强大可以想象转化成恨,转加到那些人们身上的伤害力有多大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喜欢她在精神病院,实施最后一项计划那段演员演技不错,可以从她的表情,行为里感受她当时的感受也许她一直压抑自己,直到最后一刻,计划按照她的计划进行,一步不差的时候,她才能松一口气她自杀前的表情,让人感觉到一个母亲真正的面目她原本的样子,温柔美丽。。。
当你以为一切结束的时候,其实未必片子结尾前预示了复仇计划的延续。。。
这个亮点很不错
她 A静默着神情,打典好周边的一切,无论何时都处变不惊的样子。
很长的时间里,她都是孤零零的,一个人逛百货商场,一个人美容,一个人吃饭。
她是高档车的销售商,行事麻利干脆。
她的周身透着神秘的气息,职业装包裹下的情绪少有起伏,客气得微笑,谙熟地处理和客户间的暧昧,不足以拒人千里之外又时刻注意和人保持着安全的距离,一接近,就离开人们的虚伪丑恶,在她漆黑的瞳仁里映照得一清二楚,只是,她从不讲明。
微笑的样子,有些忧伤,眉头微蹙着,嘴角只吝啬地翘了一丁点一个人的夜晚,她该有多难熬,把自己缩在浴盆里,一遍一遍地听那首早就烂熟于心的童谣她B手拿着魔法棒,直直得盯着监视镜头,嘴角一抹妖治的微笑。
杀人了吗?
轻易地就这么做了。
满溅的鲜血,人们临死前的哀嚎,在死亡面前,她无动于衷。
烤肉店里,她把自己打扮成了个不谐世事的小镇姑娘,粉色的薄衫,可爱的发卡,乖巧得让人怜惜,可转眼,她就会残忍地将人置于死地。
前一秒钟还是她自己,后一秒钟,语气就变成了撒娇的孩子,喃喃自语着,我要找妈妈,我身上只有2元钱......录音机还在不厌其烦地播着那首童谣,稚气的童音,活泼的旋律,却像是挽歌在奏鸣影片之初,以为奥罗拉公主是正义杀手,随着影片发展,才知道原来是围绕复仇展开的杀戮。
即便是没有这场复仇,这些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也足以让他们罪有应得有句老话:善恶终有报。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她隐忍了整整一年,处心积虑得编制了一套对付不同仇人的方法,不徐不疾地实施着计划,不仅要让他们死,还要让他们死得明明白白,痛苦挣扎到最后一刻。
本来很不待见影片中丈夫的这一角色,做了牧师,觉得通过救赎和自我救赎就可以让内心好过,可以逃避需要面对的伤痛。
也许是她的坚持和近乎病态的执着终于让他有所彻悟,从他平静地对她说:“翻看圣经后,你的灵魂就解脱”了开始,直至影片的末尾,完成了他们复仇计划最完美的谢幕一部让人震撼的电影,逻辑上也基本可以做到滴水不漏。
果然,多面的女人最可怕。
这世界自从产生,就从来没有真正的公正,公正只存在于对自己所爱的人。
法律是可笑的,它往往产生于大量的不公正后的集聚爆发,他是建立在大量悲惨故事的背后,建立在弱肉强食的基础上的。
在没有公正的世界,唯有好好保护自己所爱的人,才能够达到自己内心真正的公正,不要妄图将这建立在健全的法律制度,良好的道德规范上面,面对种种的诱惑,人的兽性往往就会在一瞬间爆发,而造成永久的伤害。
很有现实意义的一部影片,不是让我们将自己所承受的伤害全部以极端的手段发泄到别人的身上,但是,不能够将自己的道德底线强加到别人的身上。
就像那个出租车司机一样,仅仅就为了两块钱而将无助的小女孩抛弃;就像那个律师,为了金钱就能够为一个坏人辩护而使得坏人逍遥法外。
他们的道德底线在哪里?
没有道德的人活在世上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因为律师的辩护就能够让坏人摆脱法律的严惩,那法律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是保护弱者还是纵容强者?
《奥罗拉公主》,封面的短发女子清秀冷漠,精致的银色面具握在手中。
奥罗拉公主,曾经爱的昵称,后来血腥复仇的名义。
影片一开始的利器刺杀,鲜血洒满,刺穿手掌,扎入头顶的画面,一下一下那么多的愤怒。
最开始以为女主角是因为有缺失的童年,而心存对社会种种不公平和丑恶的痛恨,采取极端方式来宣泄或维护心里的正义;后来才知道,在怎样的人性残忍、事态冷漠、阴暗不公里她失去了自己六岁的女儿,甚至无法将凶手绳之以法。
“我的女儿,才六岁,清早被人发现丢弃在这里,赤裸着身体,和这些垃圾一起。
而那个人却在医院里接受治疗!
”而当年替报告辩护的律师说的话残酷却现实:法律,是可笑的。
强奸、凶杀、抢劫,这些事情自古就存在。
因为人们界定它们为犯罪,它们才是。
那么,如果法律的公正可以被金钱和权利蒙尘,奥罗拉公主只得自己复仇。
伤害、痛苦,这些都是如此真实的存在,怎能容忍被轻视和践踏?
哭喊着:爸爸,我怕!
我怕!
几近疯狂的她把自己和女儿恍惚融为一体。
逼出眼泪,能逼出众人内心的良知么?
六岁的小女孩,那样矮小稚弱地迷失在汉城街头,被从出租车赶下后,独自哭泣着穿过漫长的车行隧道。
墙壁有黄色的灯光,身边车川流不息,心里只有无助和恐惧,而那个唯一为她停下的人不是帮助她,而是将她带入死亡。
“她大概1.60米,大眼睛……她看起来很善良。
”身为警察的前夫说。
她确实曾是温婉的女人,带着女儿过甜美安详的生活,长发温柔地束于脑后,笑起来发自内心。
后来,她留短发,仍温柔地笑,甚至更魅惑,却眼神黝黑难辨。
她永远善良,而善良之人的反抗,因为对罪恶的憎恶,自身力气的微薄,更加竭尽全力、不留退路。
映射血色的利刃,她承担了多少痛苦和愤怒,亏欠她的人通通都要偿还。
一个6岁的小女孩,在死之前的几个小时里体会到了人生冷暖,一次又一次的相信着世界的美好,却有一次又一次的被伤害。
急着去聚会的店长,将没有亲人陪伴的小孩子关在门外,不管她的死活,出租车司机就为了与他而言并不丰厚的收入而将小女孩弃在车流涌动但却空无人烟的隧道里。
一辆豪华车停在了小女孩的面前。
小女孩涉世未深,只想要找到妈妈,但多次受挫之后他选择相信这个大叔,却残忍的遭到了杀害。
那个逆行的年轻人阻碍了妈妈去接孩子的路,他或许觉得没什么,但是这一截却真的成了孩子和妈妈的劫。
从次天人永隔永不再相见。
孩子的妈妈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她没有选择原谅,她又凭什么原谅?
一次又一次的杀戮带不回她的可爱的孩子,只有一次又一次的鲜血洗涤才可以稍微令她真实。
最后的垃圾场,又一次回到了那里,整个汉城的垃圾,为什么要在杀害了小女孩之后将她弃于此?
天使陨落凡间为什么要遭受如此对待?
剧情紧凑,环环相扣,同时又感受于母亲的痛苦与悲伤。
看着那些亲手造就了这悲剧的人一个个死去,并不悲哀,只觉应得。
故事从杀死虐待孩子的后妈开始,之后杀死了做二奶的前老板、老板的情夫、出租车司机、烧烤店主的儿子、律师、强奸犯、还有自己。
顺贞丈夫的自裁。
而这一系列死亡的背后是敏娥的被杀。
因为发生车祸,被烧烤店主的儿子纠缠,导致接女儿时间晚了。
前老板忙着约会做美容将6岁的敏娥放在门外。
敏娥给自己的爸爸打电话,爸爸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女儿,就这样敏娥在街头流浪。
搭载公交车,钱不够,被放在半路上。
遇到无所事事的强奸犯,被杀害丢弃在垃圾场里面。
告上法庭,律师包庇强奸犯,最后以精神病的名义在精神病院疗养。
法律给不了她公正,她依靠自己的力量寻求解脱。
当最后她杀死强奸犯,自己也自杀的时候,我感觉到了她的内心也很痛苦,因为自己的疏忽没有接到女儿,在女儿死后的1年中,一直生活在自责当中。
她也曾经善良,可是失去女儿的痛苦,强化了复仇的欲望。
这部影片的悬念并不在杀手是谁,而在于为什么杀人。
假如上面的每一个人都可以不那么冷漠,也许敏娥就不会死。
前老板等待顺贞到了之后再去美容院,不要将6岁的孩子单独放在外面;爸爸在接到电话之后赶到女儿身边;出租车司机可以将敏娥送回家,不用在乎钱;烧烤店的儿子不是那么纠缠着耍无赖。
也许顺贞就接上敏娥了,生活还是那样继续下去。
可是生活没有如果,冷漠会给他人带来伤害。
我们的社会由熟人社会进入到陌生人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个体竞争日益激烈,生活压力越来越重,冷漠也在我们的内心慢慢滋生。
我们不去过问别人的生活,那些“远亲不如近邻”的邻居也冷漠以对,见面无法say hi,有问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我们对生活冷漠,生活也以冷漠对待我们。
这部片子还给我另外一个感受就是父母对子女的心,可以拿生命去付出。
看到顺贞自裁的时候想到了这个,她太爱敏娥了,在她死后无以为寄,唯有复仇,哪怕最后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脑海中浮现出《亲爱的》、《失孤》,那些失去孩子之后的寻找的眼神。
父母失去自己的孩子需要承受怎样的痛苦!
看电影是一种享受,但有时候也是一种折磨.遇到令你情感崩溃的剧情,不想中途放弃,却又为结尾牵挂.一种欲罢不能,一种不忍割爱.许久以前,我是不轻易接触恐怖片.但类似的电影看的多了,便也会产生一种麻木的情感,越看你的恐怖神经越来越迟钝.渐渐地也就不那么排斥.但有一种电影,是我着迷的却又是令我不敢接近的,因为没有更多的勇气承受剧情中的悲喜,不管看过多少部都仍然为之动容.那就是写有关于孩子的电影.印象中,只要讲到有关于孩子的电影,我几乎都会在剧情中找到某个哭点.把自己整的像个情感泛滥成灾的角色.记得很久以前看过的那部<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剧情中母亲那最后几声哀号至今仍然回荡在脑海.还有较为温情的<外婆的家>,小男孩最终感动于外婆的爱而有所改变时却不得不离别的不舍眼神,而今也仍然时常浮现于脑海.那些因为天真无邪所射放出来的纯真,那些因为年幼无力所陷入困境的无奈,无不一一地刺痛内心那片其实仍然存在的柔情与温软之地.令我情感无法压抑住悲伤而潸然泪下.前段时间想看韩国电影<奥罗拉公主>.因为这个美丽的电影名字,也因为这部电影美丽的宣传照.当然,更吸引我的是,所有的故事因为一个美丽的小女孩的遭遇而发展开来的.我想任何一位女子都逃不开因"美丽"所产生的吸引.对于一直将感性做为标号的我来说,更是无法不为之着迷.今晚,停止网络游戏停止偷菜游戏专心看起了这部电影.原谅我此时此刻无法将剧情写出来,哪怕一个大概我也不愿意碰触.因为不忍,因为疼痛,因为愤恨,因为...因为太多的嘘唏.我不能理解一个事业第一的父亲怎么可以无视于自己女儿丢失这一事情,我不能原谅那个最终以精神病理由走进医院而逃避法律的犯人,他怎么能忍心对一个如此可爱漂亮的年仅六岁的女孩痛下毒手,我更无法明白一个应当做了父亲角色甚至可以做爷爷年龄的出租车司机怎能忍心让仅仅差了两块钱而在中途赶孩子下车,让她在夜色中孤独地走在地下通道.难道这仅仅的两元钱比一个可怜的孩子的命还重要?!!
太多的不明白,太多的不理解,太多的无法原谅.因为人性的冷漠,因为世态的炎凉,最终硬生生地推着一个有着伟大母爱的女子走上了杀人与自杀之路.情,何以堪呀...当母亲在不同的杀人地方扮演着自己心爱的女儿的角色说话时,我想任何一个观众,哪怕你不曾做过母亲,都会为她的无助与苍白而痛哭.当母亲在最后为女儿策划的生日"晚会"上所出现的人格分裂时的那种呐喊与悲苦,当做为父亲的男子默默地说着"对不起"时所流下的眼泪,它们是否都滴进了忏悔的心坎.人群中突然沉默的那几个警察脸上的动容之态,谁能明白,世间可以有如此伟大的一种爱,可以不顾自己,可以不顾自由性命未来而为之赴汤蹈火.这样的对白与剧情,谁可以抵挡?
抛开看电影应当所具备的那些专业的眼光,就因为这样一个母亲和这样的剧情,我给予这部电影五颗星,并且力推您去欣赏.生活中,请给予你的孩子多一些温暖与疼爱,多一些时间与陪伴,让他们能时时刻刻感受到你真诚且无私的爱.二〇一〇年一月四日星期一
由韩国新锐女导演方恩珍编剧、执导,影视歌三栖明星严正花主演的《奥罗拉公主》是06年的影片,影片从一个失去女儿的母亲的角度诠释了一个另类的复仇故事,由于痛失爱女,因此让她活下去的唯一动力就是为死去的女儿复仇。
影片的开头很突兀,美丽的少妇残忍地杀死了虐待继女的恶毒后母。
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难道仅仅是出于一个母亲的同情?
但是,屠杀才刚刚开始,紧接着,又一名女死者在美容室被窒息而死,然后又是这名女死者的前夫,直到第三个人死去,我们作为旁观者才看出一点端倪。
原来从第一个人被杀开始,每个受害者身边都会留下一张名为《奥罗拉公主》的卡通贴纸,原来这些死者之间也许相互之间并没有多少关联,但是他们遭遇横死的结局却并非偶然。
让我们从凶手的回忆追溯,一点一点抽丝剥茧还原一桩惨案的真像,凶手是失去了6岁爱女敏娥的母亲順贞,可以说从女儿生日惨死的那一天起,她也就陪同死去,之所以能够活在世上不过是因为一颗报仇的心。
给女儿一个说法,替她伸张正义也许是她活下去的唯一动力。
接下来我们看到这被杀的9个人中,从表面来看,一个虐待继女的后母、一个榜大款的小三、一个在女推销员身上揩油的富商、,一个贪恋美色的餐馆老板的儿子、一个出租车司机、一个律师、一个精神病人,彼此之间几乎都不认识,但是,为什么会被杀死?
从《奥罗拉公主》可以看出,那个冤死的小女孩的最后一天的生命轨迹其实是被这几个人所串联起来的。
放学后的敏娥(被强奸杀死的小女儿)因为妈妈不能及时来接自己回家,(因为敏娥的父母已经离婚,是妈妈单独带着孩子生活,其实妈妈当天有打电话拜托爸爸去接敏娥,但是身为警察的爸爸也忙得不可开交,所以也没有去接孩子,这个容后赘述),只好自己独自回家,由此也就踏上了自己也不知道的死亡之旅。
首先是死者之一同学的继母没有收留她,而是让小女孩自己去找妈妈。
这个恶毒的两面三刀的后母,是女儿敏娥的同班同学的继母。
经常背着孩子的生父虐待小孩。
順贞从敏娥那里知道了这些信息,所以在她开始为女儿伸张正义的时候,她选择了这个后母作为第一个目标。
应该说,首次作案的顺贞还是有些不安和紧张的,从导演的镜头中可以看出,顺贞在决定动手之前的犹豫(不停的走动),但是她最终还是顺利的开始了自己的行动,而且下手异常狠辣(第一下就戳穿了后母的手掌,随后更是连戳30多下)死者二是个小三,也是敏娥妈妈顺贞以前的老板,正因为她要去美容院做SPA,所以把小女孩拒之门外,导致敏娥流落街头,并最终遇害。
这个人是典型的人渣式的人物,自己只是一个二奶,但是自己把自己太当一回事儿了,因此导演选择让顺贞在美容院处理掉她,很解气。
你不是喜欢美容吗,那就让你死在那里好了。
死者三是顺贞以前的老板的情夫,也是他把敏娥留在了服装店外。
因此在順贞看来,这样凉薄的男人也一样该死。
虽然接近他和杀死他颇费了一番功夫,不过順贞还是杀死了他。
被拒绝的小女孩只好继续自己在街头走着, 她拦下了一辆出租车,但是却因为钱不够被出租车司机无情地给轰下了车,继续在街头徘徊.就因为这个司机的唯利是图,将车钱不够的小女孩扔在了路边。
也是导致敏娥遇害的诱因之一,所以他成为了順贞第四个下手的对象,也许有人会说出租车司机挺冤枉的,但是如果他能多一点点恻隐之心,或者拿起手机和小孩子的父母试着联系一下,也许就不会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所以有时候我们说有因必有有果也是对的。
这时的孩子妈妈順贞还在因为一个小混混的纠缠,不能准时下班,因此女儿遇害。
这时我们可以知道这个就是死者五:烧烤店主的儿子。
好色,无所事事的小混混以为自己可以占便宜了,殊不想自己的命根子却惨遭毒手,对于他一年前调戏过的女子他早就忘到了九霄云外,但是順贞是不会忘记他的,她所采取的的惩罚手段也很有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味道。
死者六是一名律师,順贞用了很多心思才和律师搭讪上,并跟随他回到了家,律师以为是一段露水情缘的开始,殊不知却是一段死亡之旅,律师的回忆告诉我们,就是这个利欲熏心的律师,为强奸犯做了假证,让他以精神病人的身份成功的逃脱法律的制裁,继续逍遥法外,也是,对他来说,那个6岁的小女孩,死也就死去了,还是钱来的比较实在一些。
虽然从影片的描述中,这个律师还没有横尸街头,但是随着进程的发展和他的车轮上的贴画,他的死是必然的了,只是早晚和方式的问题了。
也是从这个律师开始,順贞开始与警察正面对峙,在追捕她的队伍中,有一名特殊的警察,不仅是她的前夫,还是死去的敏娥的爸爸,如果他能够在那一天去履行一下爸爸的职责,事情的发展会不一会也不一样了呢?
影片在这里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伏笔。
順贞因为用奇怪的手段对付律师,并且还惟妙惟肖地模仿自己孩子说话,有着很奇怪的举动,总之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检查之后,被判定为有精神障碍的順贞也进入了精神病院被监视看管,但是她是真疯了吗?
才没有,她比谁都清醒,只有在这里她才能找到真凶,那个强奸敏娥至死而又逃脱制裁的富家子弟,这个人是第七个被杀的人。
影片中安排的这个罪犯是一个富家子弟,整日百无聊赖,因此会有一些变态的取向和行为。
真是应了那句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在没有任何凶器的地方,一个精神病人怎么能杀死另一个精神病人?
她使用了什么样的凶器?
这时我们可以回溯到来精神病院探班的敏娥父亲,順贞的前夫,他给順贞带来了一本圣经,我们所说的伏笔就在此处,在順贞模仿死去的女儿做出奇怪举动的时候,这个失职的爸爸已经明白了妻子的心,所以他在圣经的夹层处藏匿了一枚刀片,协助順贞完成了对伤害女儿敏娥的人的最后的复仇,几可称为完美。
就这样就停止了吗?
不,没有人可以存活到最后,凡是对敏娥之死有着责任的,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无论是谁,都应该死,这是敏娥妈妈从一开始复仇就下定的决心。
所以第八名死者是她自己。
她无法原谅自己,其实从敏娥死去的那一刻开始,相信她身体的某一部分也随之而去了,存活的躯壳不过是为了复仇。
也许有些人认为顺贞怎么会死呢,影片中也没有表明这一点,但是相信你再多想想就会明白,其实一开始这个系列复仇行动的时候,顺贞的愧疚就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她早已经对自己判了死刑了,只是因为女儿的沉冤未能得雪,因此才活在这个世界上而順贞的前夫、敏娥的爸爸,尽职的前警察,他会允许自己苟活于人世吗?
我相信从他辞职,并且把刀片藏匿在圣经里交给前妻的那一刻,他早就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尽管影片没有交待他们夫妇为什么离婚,但是交代了离婚时间,那就是敏娥出事之前,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大体上推测出可能是由于丈夫忙于事业和自己的追求(做一名牧师),从而冷落了妻子和女儿导致离婚。
因此,通过妻子的一系列的疯狂行为,丈夫也逐渐的被感化和赞同,其高潮就是出现在垃圾堆填场的那场戏,在妻子幻化成敏娥和丈夫进行对话时,可以说丈夫此时已经完全被同化了,也就是说他已经感到了之前他的错误,也认同了妻子的行为,并要帮助自己的妻子完成心愿,这已经是他们的共同目的了,因此他流着泪说:“我错了,请原谅爸爸”。
我相信这话是他发自内心对敏娥的回答。
于是也就有了随后的精神病院的会面,丈夫已经充分的理解妻子的良苦用心,虽然影片没有具体交待,但是其实丈夫可能在妻子被警察带走的时候就明白了妻子最后的目的是要去精神病院的。
这才有了他的问话:“你见到他了吗?
”,也就有了随后的圣经中藏着的刀片,而从一个小细节的处理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丈夫的圣经中,藏着刀片的那一页的前面贴满了女儿喜欢的贴纸奥若拉公主,因此妻子在那一瞬间也明白了,她对丈夫说了句:“谢谢”。
夫妻二人的默契最终形成那就是妻子在医院处理强奸杀人犯,丈夫在外边处理人渣律师,最后他们全家在天堂相见。
到此,影片中的主要演员全部死了,所以是为无一生还。
人生没有偶然,你所做的一切经过时间终归会偿还。
是怎样残酷的母爱,导演出这一幕幕血腥杀戮。
关键是每个被杀的人,他也许永远不会知道。
,自己曾经在人生的某一个瞬间,做了些什么。
仅仅为了一己私利,无意中充当了别人的帮凶。
尘归尘、土归土。
那么漂亮、那么冰冷,就像寒冬的早春黎明,还未摆脱寒冬的束缚。
《奥罗拉公主》,一部“悲伤且残酷”的女性复仇电影。
一段杀人情节拉开了故事的序幕,非常血腥。
我们都看到了杀人凶手的脸,一个美丽端庄却表情愤怒的女人,她用尽手段接二连三地杀死了五个人,其间险象环生,自己也差点被人杀死。
为什么一个柔弱的女人要这么做呢?随着故事的推进,真相渐渐揭开:郑顺贞原本是个和善的家庭妇女,有一天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来得及去幼儿园接自己的小孩,结果孩子最后被一个变态带走了,强奸杀害并抛尸于垃圾场,做母亲的随即就崩溃了。
她精心地部署了一切,不惜代价地和直接或间接导致小孩死亡的人进行周旋,并将他们一一杀死。
最后,她装疯进了精神病院,杀掉了那个因为装病而逃脱法律制裁的变态,自己也自杀了。
电影很好看,但也让人郁闷,尤其是一段回忆的镜头。
往日那温馨的画面配上小孩子咿咿呀呀的歌声,再对比现今孩子悲惨的遭遇,真是让人心碎。
看到最后那个变态惊讶的脸,打死他也没想到竟然有人会这样为自己的孩子报仇。
所以说,得罪谁也不要得罪做母亲的,作为女人她可能是软弱的,但是为了孩子她可以很强大。
母亲一旦发怒了,后果很严重!
孩子的死表面上看是一连串偶然造成的但片中的烤肉男、车行老板和情妇、出租车司机还有不尽责的父亲,在现实中这样的人实在太多了孩子好惨啊......
整个逻辑感觉很牵强啊
超级大烂片看完气死
这个片子被归类为悬疑片,而它最悬疑的地方就在于它居然被归类为悬疑片。
最后20分钟拨云见日
严正花一直没有火起来真是可惜
初中看的,很血腥很暴力,但是批判性很强
节奏很拖沓,毫无感染力,很没有韩国片的感觉。
女导演拍复仇片就是不够决绝
看哭了。作为妈妈很怕看到这种事发生。但是故事里的每个人都有不了推卸的责任。爸爸妈妈是首要祸首。这也是他们深深自责的原因吧。坏人当诛!小女孩好可怜!
严正花让我刮目相看。故事很畅快
漂亮的结尾
杀人技法展现后,乏善可陈。
粑粑最后的助攻太帅了!
天涯图解真的很能满足我这种猎奇心态作祟,只想知道剧情和手段,无心看完全片的人啊。。。
太虐了
感觉女猪脚好像在那部电影中让我记忆挺深刻的。没想到韩国电影演员那么肯露点。
严正花演得不错,故事就是个形式感强
严正花的假脸不忍直视啊,剧情一般吧。
为复仇而悬疑的电影,逻辑漏洞一个接一个,剧情上难以自圆其说。差评,
烂透了,简直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