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季逐渐表现出剧情的散乱,但是How little we know our own parents.这样的妙语还是让人会心一笑。
看到Anna瞒着Bates觉得自己是为他好,但所有人都明白这不过是难以面对自己的一种处理,虽然受害者有罪论是误导,但许多人仍然归罪于自己,并且认为自己吞下秘密就能保护自己和自己爱的人,可惜什么样的秘密都不如真相,有些罪恶可以咽下,而大部分咬紧牙关的丑陋不过是肚子里的一把刀,它永远不会被消化,只会有一天破腹而出,伤害自己和那个抱着你不肯松手的人。
说到男女,似乎这部剧到了中期开始热衷于表现薄情男和痴情女,同时结合当时对女性的诸多束缚似乎批判男性的轻浮成为顺理成章的事。
唐顿庄园之旧瓶新酒外国电视剧获得美国电视剧大奖艾美奖不多见, 唐顿庄园做到了. 唐顿庄园披着怀旧的外衣, 诉说着崭新的观念, 一网打尽老中青各路人马, 进而成为人类最爱的电视剧, 当然定语是2010年.旧瓶故事开头相当老套. 伯爵有三个女儿, 大女儿只有出嫁才能继承庄园. 这样的故事我听了很多遍好不好? 傲慢与偏见, 理性与感性… 第二季讲到战争和失去, 有点像乱世佳人吧. 至于各类勾心斗角, 喜欢看宫斗的有福了. 大量对贵族生活的详细描写和对诗词音乐历史的引用又如同红楼梦一般. 1921年的英国拥有地球1/4的陆地和1/4的人口, 难怪近百年以后唐顿庄园能让地球人老中青三代心甘情愿地吞下古典高贵的诱饵, 听新生代的贵族娓娓道来借古讽今时代变迁的故事. (作者Julian Fellowes娶了贵族而封爵.) 新酒弱势群体的遭遇总能更深刻地反映时代的巨变, 并且更能受到人们的关注. 只有女儿的家庭多次成为作家们的主题, 除了上面的傲慢与偏见, 理性与感性, 乱世佳人, ”屋顶上的提琴手”描写1905年五个女儿的犹太家庭, 其犹太身份使其成为弱势群体中的弱势. 不要忘了莫言的丰乳肥臀通过八个女儿的家庭描写了1900到1999中国的百年沧桑.唐顿庄园的一半笔墨描写楼下的仆人. 对弱势群体的描写既包括楼下的绝对弱势群体, 也有伯爵女儿这样的在楼上的相对的弱势群体. 唐顿庄园在弱势群体的话题上有新意, 不但有我们以前所熟知的同工同酬, 更重要的是机会平等. 举例说明,乐嘉和黄菡之间曾有男女平等的讨论. 乐嘉认为男女厕所的隔间为一比三就能实现平等, 而黄菡并不领情, 认为真正的平等应该是男女不分厕. 乐嘉的想法是我们男性普遍的想法, 认为男女平等还是应该由男性说了算并由男性定一个标准. 而黄菡则提出了正解, 无论这个正解是如何让男性难以接受.唐顿庄园就刻画了同工同酬到机会平等的这一观念转变. 第一季中仆人GWEN成为了第一代白领丽人. 第二季开头的索姆河战役牺牲了大量男性公民, 唐顿的女性们不得不参加了战地医疗, 运输, 募捐等活动. 一战结束的1918年, 英国女性争取到了投票权. 伯爵承诺每一个长期员工的养老. 但剧中多次提到的100年前的英国首相乔治Lloyd George则建立社会福利系统来解决弱势群体的养老问题.另外托马斯是100年以前的同性恋, 可惜他不能活着看到2013年英国通过同性婚姻的法律.美国观众的狂热是唐顿庄园在地球人中流行的重要推手, 第一夫人米歇尔多次要求在第一时间看到该剧. 第一季里的Change(改革)是奥巴马2008年的竞选口号, 第二季里的Forward(继续改革)是奥巴马2012年的竞选口号. 剧中多次提到100年前的英国首相乔治Lloyd George, 其倡导的对弱势群体医保改革在英国早已实现, 但在美国终于在奥巴马任内生效. 难怪第一夫人这么关心唐顿庄园, 难怪美国公共电视台PBS愿意花纳税人的钱去进口这样一部外国电视剧, 难怪它获得美国电视大奖艾美奖, 难怪奥巴马的总统竞选对手罗姆尼的承诺是关闭公共电视台, 也难怪罗姆尼竞选失败, 看不到唐顿庄园? 美国人民饶不了你! 投桃报李, 第三季唐顿庄园出现大量美国元素, 伯爵的美国丈母娘莅临指导伯爵应该如何进化成适者生存的生物. 不过这里编剧不露痕迹黑了美国外婆一把, 当她边吃边说滔滔不绝之时, 所有其他贵宾早已结束用餐, 并在耐心地等她吃完.“维护一座大城堡,需要很多很多钱。
Robert(伯爵)年轻的时候,家里已捉襟见肘,于是他娶了富有的美国姑娘Cora,以Cora丰厚的嫁妆拯救唐顿庄园。
这是当年的一个典型现象,据说从1870年到1920年的五十年间,大约有几百位美国富家女嫁给英国贵族。
这些富家女中,最有名的一位叫Jennie Jerome,是被誉为“华尔街之王”的富豪Leonard Jerome的女儿,于1874年嫁给Marlborough公爵的第三个儿子Randolph Churchill。
他俩的长子,日后成为英国最有影响力的领袖之一,首相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
” 引号内摘自 靓包博客总而言之, 不管古典现代, 还是旧瓶新酒, 唐顿庄园总有一个侧面适合你.唐顿庄园之进化中的贵族一将功成万骨枯, 古今中外的贵族来历大同小异. 中国只在在周朝以前有贵族, 秦汉后渐渐取消. 欧洲的贵族骄奢淫逸, 只收税不作为, 不能适应社会的变更, 在接踵而来的历次革命中被屠杀殆尽. 只有英国贵族, 懂得适者生存的道理, 自古以来不断地妥协, 终于能进化到今天. 唐顿庄园表现的正式这千年进化中的小小一环.不像欧洲宜人的气候和各地区都繁荣的经济, 中国只有在黄河流域的生产力最高, 所以中国在秦汉时期吸取了周朝的教训取消了贵族分封制度. 帝国只允许皇位继承人一族繁衍. 例如刘备之类的精神贵族实乃汉景帝之后但也必须卖草鞋为生. 帝国的精英由公务员考试产生(科举). 蒙元和满清征服者们也建立贵族制度, 但结果是昔日骁勇的贵族在战争中一触即溃, 无法保护自己的皇帝和家园.英国最好的地方是南部的英格兰, 风调雨顺, 农牧兴旺. 地形平坦, 交通发达, 有利于早期的工商业. 但是平坦的地形和与欧洲的近距离使得英格兰易攻难守, 使得英国自古以来被多次侵略征服, 可谓城头变换大王旗. 新来的征服者分封手下大将为贵族, 但是这位征服者逝世之后, 贵族们就内讧. 于是北欧的海盗或者欧洲的贵族表哥们就时不时串个门, 打个劫, 侵个略, 成为新一代的征服者. 后来贵族们又内讧, 历史又开始循环. 最后一个征服英国的欧洲贵族表哥是1066年的诺曼公爵, 他的后人吸取了前人的教训, 终于在之后的一千年里使英国免受其他表哥和海盗的征服. 诺曼王朝的贵族与国王在1215年开始了第一次进化, 他们签订了大宪章, 简单说就是贵族向国王强买了政治权利, 国王必须接受议会通过的法律. 从今天的角度看, 对国王来说这个交易挺合算的, 即来钱, 又能让贵族们在议会里吵架而不是在战场上内讧, 进而能在欧洲表哥或海盗侵略时一致对外. 后来的国王开启了第二次进化, 为削弱贵族的力量, 他把平民也拉入大宪章中以期摊薄贵族们的权力. 这样就开始了新一轮不断进化的循环, 结果是平民的权力见长, 而贵族和国王的权力更加摊薄. 每当战争时贵族必须身先士卒上战场才能对得起其收租的特权. 唐顿庄园中有一定的诠释.仔细看看唐顿庄园的每个故事, 伯爵本人似乎没有一次独立的做出正确的决定, 倒是当了很多回橡皮图章. 不过这不也正说明当时英国贵族体制的与时俱进吗? 至少不会因为伯爵一个人的错误导致全盘皆输.一个非常有趣的细节是当伯爵忧虑跟司机私奔的女儿时, 伯爵夫人劝他高兴点, 因为万一又有什么革命来临, 伯爵在对方阵营还有自己人. 话虽无奈, 但也揭示出英国贵族进化的每一小步都要适应环境, 才能在新世纪继续存在.唐顿庄园之英剧节奏不看不知道, 英剧节奏很快, 台词睿智幽默且密集, 让人不愿错过任何一句话 必须十分专心. 美剧就稍稍拖沓一些, 半小时的剧情能拖成一个小时, 2013年人类最爱的电视剧Breaking Bad绝命毒师也不例外. 可能美剧的设计就是为了让观众一边吃饭一边聊天一边推特一边看电视. 无论如何, 这都比天朝的把两小时电影拖成50集电视剧来得紧凑. 唐顿庄园之一战二战第二季讲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大胆猜测一下第五第六季会跳跃到二战. 玛丽的儿子小伯爵乔治1921年9月出生, 到二战开始1939年9月满18岁, 作为贵族应该第一批去欧洲前线. 如果是这样的话, 唐顿庄园很可能会失去这个继承人. 然后我们观众又有眼福了.唐顿庄园之长镜头长镜头摄影反映出导演的功力. 唐顿庄园总有漂亮的长镜头. 大型豪宅别特别适合长镜头的拍摄, 比如”俄罗斯方舟”里的冬宫, 90分钟电影只有一个长镜头. 第一季开头长镜头跟拍仆人Daisy的上楼生火炉, 带我们参观了豪宅中的主要空间. 第二季的长镜头反映唐顿庄园改建成医院后面貌. 后来玛丽和马修起舞拥吻被Lavinia看见也是一个长镜头.
文/罗小可
世间有这样一种女子,她淡然明亮,像极了一朵盛开的海芋花。
静静地绽放着属于自己的素雅芬芳,看似从来不问世事,却总是被刻骨铭心地记住。
唐顿庄园的安娜就是这样的女子,一直觉得她跟红楼梦里面的袭人很相似,都是家里的女仆,也受到一致好评,还比较温柔敦厚。
世间都说,好女人像极了一本真正的好书,不是一瞬间就让你惊艳无比,也不会一秒钟就被你淘汰抛弃。
安娜总是在时光的修炼与打磨里,不慌不忙地沉淀着,安然若素地把平平淡淡的生活调得活色声香起来。
温柔的白玫瑰,敢于追求爱情
张爱玲曾经有关于红玫瑰和白玫瑰的经典说法:“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就成了蚊子血,白玫瑰却是那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久而久之就成了胸前的饭粒子,红的却是心头的朱砂痣。
”安娜就是那朵温柔的白玫瑰,外表不曾惊艳,却下的了厨房也上的了厅堂。
与贝茨的相遇相守,没有电石火光般的闪耀,却有着细水流长般的小美好。
在众仆人都还没有完全信任贝茨曾经没有过案底的事实前,她就本能地选择了相信这个略微沉默寡言的男人。
与其说她相信的是贝茨的清白和无辜,到不如说是自己的善良总是被第一时间唤醒。
可是命运总是曲曲折折,给予了这对夫妇太多太多的考验。
从贝茨身陷囹圄,到后来的重回自由身,安娜从来没有选择放弃过。
她勇敢地追求着心目中的爱情,一次又一次地品尝到了苦涩的滋味,未曾有过一丝一毫的质疑。
知乎里面,有些帖子说安娜为了贝茨受了那么多苦真心不值得。
其实,爱情里面有太多的水中看花镜中望月了。
最美的爱情从来不是风花雪月的浪漫,而是平平淡淡简简单单的幸福。
善良的女子,终究收获幸福
都说,你的善良必须略带锋芒。
当踏入心灵那片净土时,便无关乎于尘世,亦无关乎于风月,而是一种善良,一种责任,一种深深的爱恋。
偌大的唐顿庄园里,安娜的善良和关怀无处不在。
当腹黑的仆人托马斯要被管家开除时,她主动去宽慰给他些许的真能量;当报业大亨想贿赂她监控玛丽小姐的行踪时,她果断地选择了拒绝;当贝茨先生一次又一次地惹上麻烦的时候,她坚定地站在他的身后力挺。
最后的最后,她不仅与众仆人相处得很融洽,收获了满满的友情,还守得云开见月明与贝茨结为夫妇。
可是,她的善良也会被人利用,以致于招来横祸。
或许,是命运之神太嫉妒这一对恩爱患难与共的夫妻吧,试图要备加重重考验和险阻。
在贝茨的理解和宽容下,她终于坚强地走出了阴影,面对自己的不完美重拾善良本心,认认真真地生活。
最美的爱情,不过是平平淡淡的烟火味
但凡尘世中的烟火女子,身上都有浓浓的烟火味道。
她会爱一个人爱得很深,也会把所有的关心都给予她所爱的人,像一团火时时刻刻燃烧着。
日子如诗,岁月如歌。
安娜忙完唐顿庄园的工作,下班后与贝茨相守着二人世界的小美好。
一粥,一饭,一瓢饮。
虽然简单如斯,却有着无法比拟的浪漫和诗意。
贝茨夫妇无疑是本剧中最幸福让人羡慕的一对了,不管外面的日升日落、花好月圆,依旧活得从容不迫,活得风轻云淡。
像安娜这样的女子未曾出落得仙女般美丽,却别有一番淡淡的女人味。
因为安于平淡,所以特别真实;因为豁达,所以充满智慧。
我一直认为,热气腾腾的生活才是最真实的。
一粥一饭,一菜一汤,一颦一笑,在柴米油盐的酝酿里,在氤氲的烟火里,笑看缘聚缘散,坐看潮起潮落,雁去雁归。
多少个日子以来,一直习惯在月凉如水的夜色下,在星辰与大海的想象里,用淡淡的心语诉一页时光。
愿你我始终相信自己是一个明媚的女子,身处烟火,不与感怀为伴,不与惆怅有染,不与忧伤同行,与平淡的幸福携手。
作者:罗小可,一个嫁到台湾的庶人妈妈,写关于台湾的一切,执迷于欧美剧影评。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唐顿第四季结束了。
这一季与之前几季的明显差别就是:这一季太多人有太多的秘密——虽然唐顿第一季就是以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开始的。
Tom和女仆Edna之间的纠缠,Anna被一个陌生人“attacked”,Edith怀孕几欲打胎后把女儿送给他人收养,Rose和Robert为维护王室名誉费劲心机,Mrs. Hughes无意间在大衣口袋里找到了Bates去New York的车票......这些小秘密构成了这一季唐顿的故事构架,更不用说穿插其中的Rose 的各种小心思小秘密,Thomas蠢蠢欲动的各种坏心思。
稍一仔细看就会发现,当downstairs的仆人们有什么秘密或者难言之隐的时候,都会去寻找Mrs. Hughes的帮助:Anna被玷污之后,她的第一反应不是去跟Bates诉苦,而是让Mrs. Hughes帮她圆一个谎;Tom被Edna的纠缠感到无力害怕,也让Mrs. Hughes帮忙化解。
Mrs. Hughes是个好人,obviously,所以大家都愿意找她帮忙。
“This is not my secret to tell.”我喜欢Mrs. Hughes的这句话。
与人交往,我们始终都应该应该记住这句话。
而当upstairs的主人们有什么困难时,大家都倾向于不去向Robert求助。
Edith把自己怀孕的一系列事情都告诉了姑妈,Mary自己的秘密或者知道的别人的秘密要么不说,要么告诉妈妈Cora,要么自己去解决。
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Robert是个伯爵,是个爸爸,太有威严。
而当Mrs. Hughes遇到什么棘手的问题的时候,她往往会和Mary商量,然后Mary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力量来帮助对方。
她们两个好像成了连接downstairs和upstairs的秘密桥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
有的秘密太小,小到我们过不了多久就忘了,有的秘密却太过沉重,明明不能说,明明要烂到自己肚子里,但实在是太沉重了,压的自己喘不过气来,所以渴望有一个人能够一起分享一起承担。
于是一个人的秘密变成了两个人的秘密,两个人的秘密变成了三个人的秘密。
幸运的话,这个秘密也就只有这三四个人知道了。
但有的时候,秘密不再是秘密,慢慢的三个人变成了三十个人,最后变成了全世界的人。
唐顿的生活之所以能够风平浪静的继续下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部分秘密被一群品行端正人格高尚的人努力化解了,而另一部分秘密被他们死死地埋在了心里。
这很让人欣慰。
我不喜欢那种残忍虐心的电视剧。
我知道它们剧情很好,人物演绎很棒,但是我看不下去。
因为太虐心。
主角的秘密总是能被坏人无意间发现,然后稍一做手脚,主角总得死上几回,才能熬成正果。
而唐顿不是。
每次风暴来袭,平静的海面就快要破涛汹涌时,总有人能够化风暴为艳阳,心还没到嗓子眼就已经稳稳地落下。
唐顿里好人太多,以至于到后来我都不曾害怕担心谁会因为秘密泄露而一蹶不振。
我知道Anna的事肯定不会被Thomas知道,Anna和Bates也肯定不会因为这件事而劳燕分飞;我知道Edith的baby肯定不会被别人知道而引发一个唐顿的丑闻。
我知道的。
可惜这只是电视剧。
现实总是比电视剧更残忍丰富精彩。
总会有人揭穿你的秘密,所谓怕什么来什么,然后引来更多意想不到的故事情节。
我很自豪,能守住别人的秘密;也很庆幸,有能够吐露自己的秘密而毫无后顾之忧的朋友。
时隔多年,当唐顿庄园的热潮和对Matthew死去的愤怒已经冷却,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重新看这一季,觉得编剧真是偏爱Mary。
不得不说,大表哥必须死,Matthew的死让Mary开始真正认识自己。
记得唐顿庄园风靡的时候,我以为这又是一部Gossip Girl:一个小圈子里的人勾心斗角,从纽约Upper East转移到英国Upper Class。
几年后再回头看,仔细的品味台词,觉得口有余香,发现英国人的Dry Humour,其实是时时刻刻体现着对人生的嘲讽。
这种serious又satirical的人生态度,我很是喜欢。
从第一季到第四季,我看着Mary一点点成长,一点点变化,像交了一个朋友,在和她一起成长中逐渐发现她的魅力。
我认为Mary之所以得到父母的偏爱、众多上流社会男士的追求和卡森的无条件支持,是有道理的。
首先,大小姐是英国上流社会崇尚却少见的美。
雪白的皮肤,乌黑的头发,黑色的眼睛,参考“赫敏为什么不能嫁给哈利”这篇文章的分析,这是典型的罗马人长相,对英国人来讲很高级。
二小姐长得也很美,但是和老爷一样是典型的英国人长相,金发碧眼,皮肤发红。
三小姐五官最为精致,第一眼看上去最美,可是没有大小姐有味道,而且品味有点吉普赛。
Mary的品味是优雅细腻,Edith是华丽(但是有时候大红大绿搞得有点土,不适合上流社会品味)。
其次,大小姐非常的聪明,这也是为什么男士们倾倒于她裙下。
不同于主角光环,仔细研读台词,我发现,大小姐是靠自身人格和魅力,吸引力众多追求者。
她说话从来都是细细回想很有味道,而不是平淡无趣的社交客套。
上流社会很喜欢用比喻来避免指名道姓,这些引经据典,体现了她们本身教养和学识,令没文化的接不上话,有文化的陷入沉思。
而她的话往往不是终止,总是一个有趣的反问,令对方一时无法街上。
这叫什么?
智力上的碾压啊有木有!
整部剧里,最厉害的就是奶奶了,然后是大小姐,老爷历经四季也才原创蹦出来一句,还被奶奶问是哪里读到的,说明什么?
能这么humourous and witty说话的人才,在上流社会男人中也少见,所以你说大小姐厉害不厉害?
大表哥被她吸引而不是二小姐,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二小姐和人说话,就像去了派对无可奈何的social talk,乏味无聊还不得不应付,你说哪个男士会对这样的plain conversation留下深刻印象,再加上二小姐上赶着的样子太掉价,无怪乎老爷夫人都觉得她嫁不出去。
二小姐的问题我们等下接着对比谈。
第三,大小姐非常理性,知道自己的身份和所对应的职责,也因此选择丈夫时对地位财富非常重视。
她一直都知道,自己要嫁给一个他们阶层的人。
最开始她是要嫁给堂哥的,家里已经定了,她的未来就像任何贵族女子一样平稳可预见,可是泰坦尼克号沉没把一切规划都打乱了。
Matthew从一开始就不是她喜欢的类型,因为他不是一个贵族(后来继承权改变了),不是一个绅士(后来的接触证明他具有绅士的品质),他是一个新兴资产阶级,靠劳动生活(无法想象)。
但是在Matthew一点点证明他具备Mary要求的各项条件和品质以后,Mary也接受了并爱上了他。
所以Mary的爱是有前提的,不满足条件的她根本不考虑。
后来的Charles也是,最开始他根本不在Mary考虑范围,直到Tony说他从远方亲戚那里继承了爵位和庄园后,他才算in the game,and battle commence。
当然土耳其情人除外,因为太帅了,但是也是从一开始就知道只能是情人。
Mary理性这一点,是她后续很多决策十分正确的前提。
这个时候不得不出来吐槽二小姐了,她做的大部分决策,都是出于情感冲动,不理智没有思考后果做出的,无论是因为嫉妒向外界披露Mary的丑闻,还是后来情到浓处和Michael未婚先孕,她都是让感情越过理智,为家人造成麻烦和困扰。
第四,大小姐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
最开始老爷夫人都劝她考虑Matthew相处看看,她不喜欢甩脸色但是并没有拒绝相处。
从奶奶、卡森那里得到的建议,比如要告诉Matthew自己心意毋论结果,她也听了,不然也不会最终在一起。
大表哥死后,卡森、Tom劝她走出低迷来拯救唐顿,她主动向Tony和Charles寻求挽救Downton的建议等等。
这些例子太多了,Mary是会听取别人意见并自己思考分析,最后行动的人。
相反,Edith就是自己拿定了意见九匹马都拉不回。
Aunt Rosemund劝她婚前别乱来她不听,劝她别堕胎她不听,劝她送孩子她不听。
最终的恶果,都是她自己一手种下的,回头还埋怨Mary泄密。
在上流社会这样一个强调理性和淡漠的圈子,她过于感性冲动了,所以总像一个outsider。
三小姐不用说,直接revolutionary,她看不惯这个圈子,注定不在这个圈子混。
大小姐是唯一有能力守卫唐顿庄园的,无论物质还是精神。
三小姐是最先在战争中认识到阶级流动并主动为爱向下流动。
二小姐是战后渐渐体会到,虽说自己最后有了事业,令很多人觉得她是现代女性了不起,可是从贵族的角度,她从上流社会降到了资产阶级的顶层,也是一种向下流动。
从老爷对Michael的态度就能看出,如果Matthew不是继承人,老爷这辈子也不会和他打交道。
大小姐直到唐顿对于她的意义,她的责任是custodian。
这就像gone with the wind里面,斯嘉丽和父亲看着塔拉的对话,关于对土地的热爱。
所以第四季听到老爷要卖地,不禁令我觉得他是不是傻?
卖地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
第一季到第三季,Matthew的出现,让Mary第一次体会到真心爱一个人的历程,也展示了Matthew高贵的品格和爆棚的运气(连续两次当巨额遗产的继承人,sei能比!
)。
之前这是一部恋爱剧,讲述了人们在爱情中发现自我、认识彼此的过程。
可是第三季的Mary,我很不喜欢,没有了sarcasm,没有了witty talk,对唐顿的生死漠不关心,固守在自己和Matthew的小天地里。
所以第四季Matthew的死很重要,Mary自己也说了,和大表哥在一起的日子改变了她。
如果大表哥没有死,是不是她一辈子都无法展现自己的才能,为了大表哥努力去压抑自己天性中冷漠、无情、势力的一面。
或者说,大表哥喜欢的,始终是他幻想中的美好一面的Mary,而不是真正的完整的Mary,而Mary也在努力变成他幻想的样子。
编剧借大小姐的口说出了情感婚姻中可怕的一面:热恋中的盲目。
本质上,Matthew是乐观的、感性的、积极改变的,可是Mary是悲观的、理性的、倾向于保持原状的,就算是第四季进行种种改革,也是为了能够保存唐顿庄园,而不是推到重建一个帝国。
两个三观如此不一致的人,真的可以在热恋的光环褪去后,共同携手30,50,60年吗?
我觉得很难想象一个悲观的Matthew,或一个感性的Mary。
所以Matthew必须死。
他存在过的痕迹,就是带给Mary继承人和财富,令她从此真的可以无忧无虑的,开拓属于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被唐顿庄园束缚,或称为任何公爵伯爵的附属。
第四季,我们看到了Mary的成长和能力。
她能够和佃户谈判,能够慧眼识人,能够改进农产开始养猪,甚至为了自己的猪累的浑身是泥。
这和第一季那个高高在、傲慢清高的Lady Mary简直判若两人。
Matthew教会了她去面对内心真实的情感,Matthew的死迫使她去面对真实的变迁的世界。
虽然大表哥死了,但是没有他就不会有今日的大小姐。
在对待Rose的事情是,大小姐的思想很开明,也很理性,为了Rose的前程她不得不干涉,但是打心底她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
在对待Anna和Bates的事情上,她面临抉择,最终选择了帮助朋友,用贵族精神去理解和原谅Bates的行为。
第四季的Lady Mary,已经展现出扛起唐顿庄园大梁的能力。
Matthew锻炼了她内心的强大,匹配以她的能力,和周围人的帮助,她才是这个时代上流社会贵族的survivor,不是破产的贵族,不是向下移动的贵族,而是经历了战争、社会变迁后,坚守自己的基层和产业的,最后的贵族。
愤怒何在?
因为Anna被强奸。
虽然说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但是这样的遭遇谁都不想要,更何况是Anna这么一个好女孩;她善良,宽容,有爱心,对爱情很坚定忠诚,她坦荡,隐忍,能为人考虑,乐于助人;这样的女孩怎么忍心让她遭遇这样的事情。
编剧是没有思路了吧,才找个这样的事情来刺激观众的感官。
如果要残忍,大有那些应该收到惩罚的人呀!
这里就要说下Thomas,惩罚他会让人过瘾太多。
同时,在他身上,也没有了逻辑可言。
编剧似乎就为了戏剧冲突而制造冲突。
在第三季里,Thomas对于感情的态度是勇敢且坦诚的,也因此而面临失去工作而无助,他为喜欢的人挺身而出从小混混手里就下人来,自己却被暴打一顿;他受到了多方的帮助,甚至是Bates和Anna的帮助;我们看到了他身上的品质,也希望他受人恩惠懂得感恩并痛改前非。
但到了这一季,他就好了伤疤忘了疼,又开始瞎折腾,扮演那个一锅粥里的老鼠屎,到处说人坏话搞背后的小动作,甚至还污蔑Anna,真的是太忘恩负义小人之心了。
一点逻辑也没有。
也许他就是这样的人设吧,但是我的观看体验不好,感觉他的存在就是给庄园带来各种事端,还能成功瞒过愚蠢的主人家和管家,太匪夷所思了。
倒是发现没有了Sybil的光环以后,小司机Tom的形象更立体了,也难得看到了他的肉体。
还是蛮帅的。
It's not so unbearable without Matthew,though sometimes haunted with the sweet scene in which Matthew whispered ,"Oh,Mary!Mary!"Excited to see how Mary cheer up,how up and down connected.Nobility reflected in details,and not just on the face,like Tom said,"I don't believe in types,I believe in people."
不知不觉一季又结束了,没想到Matthew真就这么没了,Mary不乏新追求者出现,但始终活在悲痛中,到最后有点走出来了,第五季估计会有进展,他们的儿子和Cybil&Tom的女儿估计也会有更多镜头。
好心疼Edith,Michael不见踪影,自己又怀了孕。。。
Rose出场,喜欢新潮事物,和黑人音乐家相爱,在那个年代当然无疾而终,还好黑人音乐家是个好人,主动放手。
Thomas又回到原来令人讨厌的模样,表面上给夫人“推荐”Ms. Baster作为新的贴身女仆,实际上是在夫人旁边安插了一个眼线,Baster肯定是有什么把柄在Thomas手上,第五季估计会说。
Alfred去当厨房追梦去了,不过他会做菜这件事出现的还蛮突兀的。
整一季最让人气愤的是Anna被强暴,当时看到她那个样子,真的太让人心疼了,Bates复仇复得好啊。
老夫人和Matthew亲妈继续相爱相杀,太可爱了。
每天下班回家打开唐顿庄园,一边吃饭一边看是一天当中最放松的时刻,只有两季了,要珍惜咯。
第三季末,你们的电你们的光你们唯一的神话的大表哥直挺挺的死在车轮下。
然后编剧就开始被骂的万劫不复有木有,然后就开始了血雨腥风有木有。
一众人开始表哥哭啊 表哥死了 我要弃剧了啊 编剧脑残 竟然把我大表哥写死了啊 没有大表哥唐顿还有什么意思殊不知,这个你们心中神一样的男人是自己头也不回的要去美利坚当大艺术家,让编剧措手不及,只能把这个角色写死。
然后大小姐第四季的新恋人锁定后,汤姆库伦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被一众神之子批的头破血流,丑,配不上大小姐,怎么比得上大表哥的言论比比皆是。
还有些没看剧情都能打一星的人,高端冷艳的留一句。
弃。
或者瞄了第四季开头几秒,然后高端冷艳的留一句,果然没有大表哥就是大烂剧,弃。
然后留下一颗小星星我只想说,既然你们爱你们的大表哥那么死去活来,成为你们生命的主宰,不如随他去吧。
带上你们那一颗小星星,然后从桥上跳下的时候在高端冷艳的说一句,弃
第四季的开头有些让人难以接受,马修没有死于战争,却死于一场车祸,很喜欢的一个角色,却这么荒谬的退场了。
但是整体来说还是延续了前几季的优秀品质,细腻的情感描写、精彩的剧情设计。
这一季随着贵族和仆人面对社会变革和个人挑战,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故事线有非常丰富的人际关系和情绪冲击。
只是这一季有一些难以接受的点,马修的死,安娜的事件都让人很难接受,但也说明一点,生活并不完美,有很多意外。
这一季特别对玛丽的刻画,女性的独立和努力表现的非常好,虽然还是一如既往的高傲,说出来,这是我的猪,但也说明,她在为庄园而努力,为了家族,希望一切向好。
呃,渐入无聊之境。
这一季真是太无聊了,没剧情狗血凑。
滚!!!!!!!!!!!!一整晚心情都没有了!!!!!!!!!!!!!!!1
没那么糟糕
总感觉没讲什么事情的样子。不过看到他们就很开心啦,继续华丽丽的过下去吧老夫人~
没有大表哥不好看了,剧情也一般般
剧情弱了点,都是第三季延续
看到第三集我果然吐了!看完预告再也不会看了
没有大表哥 不开心 ╮(╯▽╰)╭
没有大表哥只能靠奶奶撑场了
严重狗血化了。。。
“我不信人分三等,我信人性。”
"I'm not familiar with that sensation."
从上个圣诞特辑开始我就对编剧没好感 这季你还这么玩
应该编点有深度的戏了,天天搞些男仆女仆四角八角恋也太没意思了。托马斯这季要反转了吗。说大表哥不在就没意思的不看不就行了,还在这刷什么存在感,恶心死了
总是一浪未平,一波又起。主要人物没有成婚或死亡,身份并无变化,一季就这么又结束了!本系列令我明白了一点事理:大多数秘密终究会被所有人知晓,虽然有些难以辨清真伪。每个人都有几个亲密的、心想“告诉ta没关系的”的人,可一传十,十传百。故现实中对任何人出言都当慎之又慎!
即便没了大表哥我也依旧关心唐顿庄园的故事
大表哥差评
世间再无大表哥
强迫症强忍着也是看完了,剧情已经有些无脑了,人物也不好看,难道只有我一个人想奥布兰恩小姐吗?毕竟,三季的反派都集中她一人身上了。安娜那个梗真的接受不了,要不是优酷会员要到期了,我就不继续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