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化道还算用心,但是配音和剪辑是一塌糊涂。
有点看不下去,糟蹋了这笔投资。
另外要真实就好好考据还原一场战斗。
平地上堆麻袋用机枪对射坦克??
最基本的掩护,爆破都没主次描写。
真心一般。
另外配音明显不对口型,大量的对不上口型。
看到第3集有点看不下去了。
希望有几场战斗能从结合史料和地形,还原真实,这样有助于大家知道战争的残酷性和烈士们多么不易。
别轻描淡写。
优点:1.装备道具考究,出现了我的信仰波波莎,以及伽兰德M1,巴祖卡,汤姆森M1/M1A1型冲锋枪等众多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武器,并且还特意展现了巴祖卡射击装填的步骤,大八粒弹出漏夹的特写,结合专门用武器射击的动画作为片头,以及借剧中人物之口讨论武器的性能,可以看出导演团队是资深军迷,这也使得武器成了本片加分最多的地方,也是军迷的一场视觉盛宴;2.展现了我军支部建在连上,通过党组织民主决策的制胜法宝,特别是前两集还专门谈到异国作战没有基层党组织和群众基础的短板,可以说编剧团队基本理解了我军的精神内核。
3.朝鲜战场有朝鲜战场我们预期能看到的要素,有人民军,有朝鲜百姓,有平壤城,而不是在一片毫无辨识度的架空地图里和从天而降的美军单挑。
缺点:1.如已有的短评所说,剪辑完全是灾难,每一幕之间的衔接都完全没有了,但是也不难猜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来源于拍摄之外的因素;2.关于剧中出现的波波莎,有一些镜头看起来虽然细节和视觉质感应该是真家伙,但是却比真实的波波莎少了最前面的用于抑制枪口上跳的标志性的散热孔,整体枪管短了一截,不知道是否是为了发射空包弹被迫改造削短;(如下图)
只有四个散热孔,和真实波波莎不符
这把准星前面就还有一个孔,总共五个,应该就是真家伙3.部分射击枪声和火光明显是后期制作,考虑到武器道具本身如此考究,这种偷工减料实在不值得
网上看有24集的删减成13集的。
我看的是13版本的,就一改版本说一下个人感受。
首先优点,画面质感真的不错,完了。
对没错,我就感觉画面不错,其他的有点没想到。
再来说缺点,最大感受,剪辑混乱。
剧情不连贯,跳跃难受。
比如第二集阻击美军坦克撤退。
结果被美军坦克火力压制,连长喊了撤退,然后美军坦克继续前进了。
结果跟着坦克的视角镜头一转,刚才才喊撤退的我军,已经都很冷静的又在一道放线里蹲好了。
而且前面埋雷用卡车制造路障的情节,会议谈论,然后一起推车,还有点燃的镜头。
铺垫这么多,结果坦克来了,卡车没了,也没交代。
细节方面,神枪手不应该是那位枪上裹着破布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抗日也好,抗美也好,神枪手的枪上必须有破布缠着),应该是女主。
男主穿过火线报告楼顶美军枪手位置,在对方以静待动的情况下,女主从墙角一转身出来一枪一个,甚至枪托都是在腰部位置的。
楼上的美国鬼子是真拉,不知道在上面是不是冻僵了。
我就说这种弱化敌军的破毛病,什么时候能改一改。
显示我们士兵优秀的方式可以是战术布置好,意志坚定,不怕牺牲等等。
非要靠弱化对手的方式来体现吗。
唉 再有就是配音,配音可以忍,口型都对不上实在是难受。
剩下的,我就 不说了,因为看不下去了,就看着这么多,没有看下去的欲望了。
我是真不知道这部剧是怎么到8分的
别再安利了,也别再水了,观众没那么傻,这里的高分包含了太多我们对于那场特殊战争的特殊感情了。
抛开故事的特殊历史背景所带来的感情因素,我们从旁观者的视角看,客观来说,仅就拍摄手法及服化道方面而言,片子质量还是不错的,不过也仅就这些了。
因为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观看描述这段特殊历史的剧,是很难抛开情感因素的。
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我,一路看下来却更多的是这样一种感觉,这是在看兄弟连和太平洋战争,只是把演员的脸改成了中国人而已。
看了被帖子狂安利的高级军事素养,其实就是参考美剧而已,不禁让人想起近年来流行的高级美。
更主要的是士兵的肢体语言根本不是国人的样子,皱皱眉,耸耸肩,你见过身边哪个中国人是这样的?
中国人是不会这么说话的,这么说话的人在中国就是一脸欠揍的样子。
我们讲究站有站样,坐有坐样,士兵们更是如此。
这部剧里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外国人的肢体语言,准确的说是兄弟连和太平洋战争里面士兵的肢体语言,至于为什么这么演,怕只有导演自己明白了。
吴绍周:在朝鲜战争抗美援朝时曾向志愿军提出一些相关有用的军事建议(虽然前期还是碰壁一些,但关键是人家联合国军也不弱,只能说对手也不赖)董其武钟定天:副师长,技术职务掌握实权,打仗很勇猛,前KMT粤军将领,顺带一提,TG的李延年就在他的队伍当中打过仗萧健:辅佐人员,曾参加过朝鲜战争,抗美援朝,王近山军事团体的得力助手,王近山在回忆录里十分说很喜欢他曾甦元,名宪悦,字起戎,四川广汉人,生于1896年11月10日,川军将领,个人曾因部队因为没有几挺轻机枪而变卖家产为部队订购了几挺轻机枪抗日,其一生做出了许多不可磨灭的贡献。
曾泽生陈克非注: 那在最后结尾,碰壁这件事我还是要说一下,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无论怎样你都要先了解你对手的实力,我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军盲,说什么志愿军都不需要了解对方就可以把对方给怎么样,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看待,脱离实际的。
我就要给五星!
真的拍得很好,人物角度找得也非常好。
从要互相杀对方的敌人,到成为携手一起并肩作战的兄弟。
从男主的视角告诉我们,我们的军队再也不属于任何个人,再也不忠诚于某个个人,而是忠诚于国家,忠诚于我们的民族。
上战场大家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消灭敌人,如何帮助友军,再也不会有人想着保存实力。
如果当时日本侵华时我们拥有这样一个团结的国家,一个有高度组织性的军队,哪怕我们当时工业实力,军事实力一样落后于日本,但肯定能把日本打得满地找牙,绝不可能落得丢失半个中国。
这样好的片子却被剪成了13集,而且剪得太明显,甚至都不连贯。
虽然我知道有些事情可能必须剪,比如最开始是斯大林授意金一胖去打南韩等等。。
但是这一切都不能磨灭它是一部好片子!
PS:这部剧一点火的程度都没有,甚至讨论热度都不如那个发胶定型,住大别墅的亮剑3。
为什么会有人拍出亮剑3这种东西出来?
因为导演和投资方觉得这样拍有人喜欢看!
为什么导演会有这样的想法?
我觉得很多人应该反省一下自己。
第一集这不是拍的时候的原声,是后期配的吧。。
有点影响观感吐槽人家1师12团给我整笑了———————————————————————第二集挖坑那个片段还不错啊,军事民主的完美体现讲真,镇子那段有点扯,既然有巴祖卡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准备好,美军的目的是撤退,头车转出去正面接敌是为了让后面的车快点走,然后你拿火箭筒不去打走着的还能把路挡住,打潘兴的首上图个啥。。
而且最后一段炮火覆盖也太离谱了,这么精准的?
———————————————————————第三集你特么扯淡呢。。
上来还谈判???
还有,这尼格口音真的离谱。。
5星没有了。。
居然最后还投降了。。
绝了。。
不过yysy,这会在尼国怕是倒是遍地都能找到这么多尼格了。。
———————————————————————第五集xs朝鲜联络官这东北话比中国人都有内味。。
首先对于此部影片,给予高度评价。
向战火熔炉中的志愿军将士致敬为啥说是中国版兄弟连呢,因为看过美版兄弟连的都晓得,兄弟连是以连队为单位展开故事叙述。
讲述一线部队视死如归,奋战一线,经历血与火的洗礼,成长为真正战士的故事。
而战火熔炉同样是异国他乡,以连队为主要视角,表现中国志愿军在朝鲜战场的英勇事迹。
因为战火熔炉的海报,以及极低存在感,差点错过此剧。
有没有五毛钱海报雷剧的既视感。
哈哈哈
第一集开局介绍了 1950 6. 25 朝战爆发迈开阿瑟仁川登陆,我东北边防遭受美军骚扰等大背景而且影片视角也比较独特,主角是“解放战士”,连部通信员赵和。
(少年兵出生,会英文,和美军共同战斗过会开汽车坦克)(个人认为,赵和是本剧最大BUG 会英语 懂美军条例的 起码配备团级吧,居然配备给了一个连队)开局火车车厢里一排长陈天放把玩的应该是美军马克2手雷(难道是国军补给的,哈哈哈)然后介绍说10月19日 某部四连出击朝鲜 应该是40军118师 (还有朝鲜十月份会下雪?
,这个是个BUG)有些人说服装太新,我觉得还好啊,细节还行,开始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胸章,入朝后去掉了。
(中国人民志愿军胸章应该是后来才加的)然后提到了M3半履 以及口粮等级,这个对于军迷来说都是知识点。
还有战斗中的“芝加哥打字机”(难道也是国军补给)本剧最大亮点,就是打脸人海战术,志愿军拿人命不当命三三制战术 交替掩护分组跃进。
各种战术动作,完美诠释。
而且初期的遭遇战,打的美军晕头转向。
我军还没有吃亏,有点轻视美军,剧情都有很好的诠释。
第二集开局就是个大喘气 坦克被俘虏的美联社记者,掏记者证这段搞笑,我们东北亚的思维,被俘虏就要掏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殉爆。
美国佬思维,投降就受到日内瓦公约保护。
还有记者知道这支队伍后高叫Chinese,中国人来这干嘛?
本来大家都要回家过圣诞节的。
哈哈哈这里出现了另一个BUG,也就是美军坦克还没有进入巷子,我们就发动了攻击,美军三两坦克,两辆组成交叉火力,机枪加重炮。
分分钟团灭。
正常不应该起码放进来,排头。
再进行突袭,爆破履带,让美军坦克堵在巷口,敌人重火没了优势。
还有就是有巴祖卡,不晓得早点准备,这是玩呢。
然后就是之地粗燥的军功章,反应我们落后的工业。
第三集赵和劝降成建制黑人军团,这个应该是杜撰的吧,我们应该有成建制俘虏的黑人。
还有纪录片里的黑人,不都是呆呆的,顶着厚嘴唇,麻木看着镜头。
这个黑人军官思路很清晰啊,哈哈哈,战争留给白人去打,我要回家过年。
还有和记者的对话,辫子不代表中国人,骑兵一师,也代表了美国。
初期的战争让两个国家都有些懵逼。
第四集战术纵深排布,第一梯队主攻,旁边辅助攻击,还有预备队。
突击队撕开口子,辅助攻击迅速补上,扩大战果。
这里得谢谢财神的谨慎,如果不是财神觉得侧翼还没有完全控制,迟迟不打信号弹。
如果是陈天放,那第二梯队也就上去了,死伤就惨重了。
这集的冰河冲锋,和冰雕战士,都很震撼。
财神不辛死于敌人火焰喷射器,十分惨烈、第五集雨三湾的感情戏,这里是粗粗带过,就好比钢与铁,血与泪中,夹杂了一丝人性和温存。
个人感觉处理的很好,不像神剧,最后把战争剧爱情偶像化。
同时军队换装苏联武器,也说明苏联的军事援助到了。
还有平壤大屠杀的一幕,志愿军的军纪真的是文明之师。
不管是朝鲜军队,南韩军队,美国军队,都在战争期间残杀平民。
意识形态的悲剧,今天朝鲜军来了杀南韩的支持在,明天南韩来了杀朝鲜支持者。
欢迎朝鲜军队的条幅后面就是欢迎美军的条幅。
看过《南部军》的都晓得他们是如何互相迫害的,真是人类悲剧。
第六七集坦克大战,这集也比较尴尬,一个从来没摸过坦克的当炮手。
重点是美军坦克迟迟不开炮还击,这个BUG有点过分啊。
还有赵和被一枪颅穿,这居然不死,而且神奇恢复。
第八集把文工团演绎的太弱鸡了些,他们虽然不是一线战斗人员,可是意志也没那么薄弱吧,“没车怎么走,用腿走” 还有文工团的死伤,也很让人难过。
战争不是一线部队在牺牲,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都在牺牲第九集到十三集从突袭补给站,到吸引美军仇恨,牵引敌军,这个我信。
记得1962年惩印战争,就是说了,“敌人不仅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那位大哥庞国兴。
当时他们的三人组就是遇强就打游击,遇弱就声东击西包围。
可见我军军人意志力。
志愿军连队在美军特种兵的打击下,失去了连长,失去了指导员。
可是赵和等意志并未打散。
还在不断谋求最大的价值,为大部队争取时间。
当然故事就此终结,13集完结,这个的确让人一头雾水。
每一场战斗都是有头无尾的,打两下就莫名其妙的结束了,无聊的事情瞎扯半天,整集整集瞎扯淡,居然还有人安利说比跨过鸭绿江好看,和跨过鸭绿江比差的不是一点啊,完全不在一个层次,战火熔炉我是一路快进看完,没有几场像样战斗,也没有体现出战略和战术,倒是一天谈情说爱,兄弟长兄弟短的,完全就是一部小型的没有任何格局的电视剧而已,居然被水军吹捧上天了,现在豆瓣也不可信,
那前夫下了连队指挥了一场战斗就全片失踪了,感觉应该还有故事啊!
全片感觉四连应该升级到四营,连长指导员作为基层主管基本不参与战斗的吗?
再说四连作战如此勇猛,不应该升一级吗?
还有赵和的头发为什么不剃一下,剃一下就更完美了!
不过瑕不掩瑜,比那些五毛钱特效的片子好多了,道具服装也很用心,三湾和赵和最后能在一起就更好了!
有点假,没看下去,看不懂!
这片刚开始看是五星,再看下去是四星,中后段是三星,看到最后演成爱情片了是两星,综合起来勉强三星吧。吹成中国版兄弟连的就离谱了。
20210218初七上午base数字电视新闻联合频道……!
头两集战斗场面还可以,本来以为是《中国兄弟连》,后面剧情就有点瞎了、歪了、扯了。与《跨过鸭绿江》的宏观角度相比,该剧这是从一个连队微观的角度来看朝鲜战争的。可看出,我军的战斗素养非常高!特别是与空降特种兵那场较量,还算精彩!不过感情那条线,真的是挺尬的!
整体还可以,配音感觉影音不同步,而且台词太差,没有战争的感觉,这就是最低成本的结果
看到第八集 实在看不下去了 虽然听说剪辑了一半,但是这剪辑我也是醉了 可以说很烂。直到第八集 除了片尾讲点历史 基本不能看。要人物没人物 要感情没感情 特效 战斗 又不全面 感觉什么都想来点 又全都拉垮 只能说不好看!
前6集好看,后面赵和脑袋中枪之后就没意思了
没看过24版本的,看的是13集版本的,最大的感觉剪辑混乱。第二集强行让士兵抱着炮弹要去炸坦克没看懂,还强行bgm煽情,不知道豆瓣评分怎么到8分的
剧情太跳,依旧延续国剧粗糙的老毛病。雨三湾和赵和虽然有文化,也没必要过多的讨论战争的意义,显得十分做作。画龙点睛的效果是最好的,他却搞成了画蛇添足。尤其最后一战赵和的动员演讲,那不是说给战士的话,是说给观众的听的,这样的大道理讲的太多冲淡了真实性和厚重感。优点可以肯定,第一部表现打仗细节的电视剧,打仗也不再是枪火爆炸画面的简单拼凑,明确了战斗逻辑,但真实性还有待提高。表现了很多战场上的现实问题,值得肯定,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比《三八线》那部烂剧强出太多。
让人捉急的服装和演技。。。离《能文能武李延年》差了N个《长津湖》。1.25倍速度都难以下咽。。。
可惜被大篇幅删减了,不然这部抗美援朝的电视剧真的可以,有血有肉,特效也可以。
看到第四集,剪辑真的要命……这完全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作品,就是残文……但是表述还是很好,目测如果没有硬生生剪到十三集应该又是一部神剧
我们的很多导演一拍“敢于胜利”就是送死,一拍“善于胜利”就是各种脑洞大开的所谓“奇袭”、“绝技”,这真的是对中国军人战争能力的侮辱。但是这片就像那个时代的老电影一样,拍出了志愿军的战术水平、精神水平和组织水平。还有,这部剧也揭露了美皇军和韩乡团们的累累血债。
真正的抗美援朝剧,解决了为什么而战,为什么能胜利的原因。
看过
灾难般的剪辑,几乎完全对不上的口型,和突然垮掉的后半段。但,这依然是继《我的团长我的团》之后,最好的国产战争剧,没有之一。
打仗还是度假
军武推荐来的,确实不错!缺点是剪得太多,太影响流畅度了。配音连基本的口型都对不上,实在影响观看体验。但在其他方面,真的吊打一众战争电影电视啊,难得佳作!
8.5/10。挺不错的一部朝鲜战场相关的剧,很喜欢,剧情紧凑,人物鲜活,还了解了原来内战结束后对一些国民党官兵安排的这段历史。
看到第七集,在国产战争片里确实是不错的,不过剪辑问题很大,离兄弟连其实还有很大距离(经费问题可以理解),希望以后再接再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