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公众号:平世邮馆姐夫,我用一宿的时间,想完了我一生的事。
昨天晚上你说的对,我活了四十年,梦游半辈子,家庭、事业、亲情、爱情,被我的梦游一一断送了。
结束梦游最好的办法,就是躺下重睡。
现在,我要吃上一瓶安眠药,一觉睡它五百年,睡醒之后,一个崭新的德彪将重新屹立在辽北大地。
现在虽然我什么都没有了,但是我身上的零件还可以。
愿将我的器官捐赠如下:心脏 捐给 刘佩云,让我这颗滚烫的心,走进她的心房。
眼睛捐给姐夫你,借你一双慧眼吧!
好好看一看,玉芬是个好媳妇。
舌头 算了,磕磕巴巴的,还是留给自己吧!
以上就是我的人生谢幕词。
范德彪|二零零六年 春节
你很熟悉这首谢幕词吧?
看配图就知道,它出自系列喜剧《马大帅》。
我是刚刚看完大结局,心惊「真好哇!
」。
在《第一炉香》发现范伟上周,无片可看的我决定看一看,两年来被群嘲的许鞍华作品《第一炉香》,名导改编名著从来是一种危险的艺术尝试,一是导演的创作欲会被名作家的思想鸿毛压缩,二是商业电影的受众会习惯性的将小说世界与电影世界对立起来,自然的形成以打口水战为主要目的流派。
小说也好,电影也罢,《第一炉香》的观赏难度在于,大部分读者会认为这是一个清纯少女落入富贵圈套的故事,事实上张爱玲也确实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但仔细阅读就会明白她表达的是女性的自由意志。
不论是谁只要改编《第一炉香》必然会触发这种危险,因为这种危险本质上来自读者和观众的认知,除非有一批能够同时了解电影和小说的叙事,并对《第一炉香》有自己见解的意见领袖向观众普及,否则这种危险就像17世纪的群众看当代可以自由买卖的充气娃娃。
看到最后,是范伟饰演的配角司徒协慰藉了我对《第一炉香》的期待,我就想《私人订制》有他,《不成问题的问题》有他,《一九四二》有他,他演的电视剧会不会也值得看。
开始追剧《马大帅》一搜发现了他主演的高分系列喜剧《马大帅》,看了断断续续一周时间,刚刚看完大结局。
范伟在剧中塑造的范德彪形象,多次给予了我内心极大的满足感,极大的享受。
满足的原因,并不是范德彪这个角色好或者坏,也不是这部剧有多么爽,而是范伟的整个表演过程,怎么理解这种享受呢?
你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实验,假若把三部剧中所有关于范德彪的部分都剪出来,你给剩余的部分打几分,你给剪出来的部分打几分?
理想主义者范德彪范伟的表演是有思考的表演。
一个男人远离农村,扎进大城市,原本在桂英餐馆本本分分炒菜的厨子,在一次斗殴事件中持菜刀砍人,被大款吴德荣看重聘为保镖。
维多利亚的红灯和阿谀像木偶的提线,逐渐的控制了范德彪。
在诸如被吴德荣解雇、被老钱欺骗、被桂英同情的经历中,能力和理想不匹配的矛盾,在他心里发酵成铜墙一般的防御心理。
范伟用思考高标准的完成了这部剧的表演,他的表演避免范德彪成为了像马大帅一样单调的笑话,而是让范德彪试着探索一种能够启迪观众的人生可能性。
我这样理解范德彪的人生可能性:在维多利亚人他是人们口中的彪哥,但他从未欺负过人;得知吴德荣看上小翠,他敢问事玩玩还是明媒正娶;解梦馆收入3000元,他马上遵守承诺以10%的利息换掉了负债……诸如此类的片段本质上都在表达他不是一个坏人,更不是一个恶人。
他一路努力,一路创业,却一路失败,垂钓园被骗后他的选择是赚钱还债,失败;彪记靓汤开业他不愿意像蚁力神一样鼓吹保健功效,失败;解梦馆来了银行职员送钱他拒绝,失败;他的失败本质上都是对世俗的拒绝,整个人活在一个理想的世界当中。
理想主义之死系列一、二、三中范德彪基本都以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姿态出现,试图打破现实世界的种种教条,但结局都是德彪失败,现实社会以一种既没成功也没失败的状态继续运转着,唯有理想被狠狠的踩踏在地。
事实上,我们消费的范德彪的喜感,本质上就是理想主义者对抗现实社会时,必然会发生的荒诞和悲惨结局。
系列三中,范德彪继玉芬之后,经历了第二次的爱情挫败,做了文章开头的人生谢幕词,服下一瓶安眠药,打算向现实屈服。
药效刚起,少年刘舒的一通电话,勾起了他内心铜墙一般的心理防御,对死亡的本能防御,强撑着打车去了医院。
在我看来,这一场死亡本质上就是理想主义者和现实的决裂,但最终现实世界的一通电话激发了死亡的恐惧,理想主义者又失败了。
我觉得这部剧太失败了!
之后,范德彪在洗车中心遇到了剧中最后一个贵人婷婷的父亲,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他没有吹牛说谎自己在体验擦车之类,而是果断的承认了自己擦车大叔的身份,在餐厅也接受了直接的钱财施舍。
那一刻起,理想主义者不是失败,而是真正的从范德彪的身上死掉了。
现世的幸福看到这里的时候,我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问题:成为一个现实主义者之后,他又需要打败什么?
冥思苦想,还是回到了他在拒绝婷婷父亲时的一席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朦朦胧胧的有点明白,现实主义者大概就是以一种更加艰辛的方式在实现理想主义者想实现的梦。
总之,千言万语都是一个意思:范伟的表演真不错!
范德彪这个人物一度超越了剧里真正的男主马大帅,演员范伟老师因为彪学视频的爆红,接受采访。
他坦言自己一开始不想演,是被“马大帅”赵本山老师逼的,但在他的诠释之下,范德彪这个人物精彩绝伦,又贴合实际,恨不得在全国人民眼里,老舅就是范德彪,范德彪就是老舅。
其实“老舅”这个词汇,在东北是相当有地域特色的,从前家庭里兄弟姐妹多,排在末尾的儿子普遍被溺爱,于是容易长大了成天最爱吃喝玩乐,当个浪荡子。
因为是家里排行老末,所以和家里的大侄子、外甥闺女们的年龄相差不大。
孩子们对老舅的印象就是特能聊得来,既能当舅、又能当哥。
老舅范德彪在视频剪辑区格外火,前几年因为《野狼disco》范德彪版MV去搜范德彪的人,都会在视频中的「范德彪」专区沉迷数小时,然后再去各种评论区进修“彪学”。
简直是,万物皆可范德彪。
范德彪作为东北老舅,首先一身行头就潮爆,美式皮夹克,这军绿色卡其色的花纹,还真挺好看,大金链子底下是潮牌T,上半身就有五六种颜色,你就说老舅的时尚理念六不六吧。
老舅不光穿衣讲究,说起话来也是一套一套的:
老舅话说的这么有排面,那真实情况呢?
水库浪子不够浪?
可惜他不太擅长游泳。
就像歌曲《野狼disco》的创作理念一样,老舅深受港产片的影响,对外宣称自己会鹰爪功,经典的“我抓你骷髅”,让如今因为剪辑视频去看《马大帅》的年轻人觉得又酸爽又好笑。
房间里的海报是李小龙,而男儿当自强的励志字画来自电影《黄飞鸿》。
老舅的几次“经典战役",其实都是以雷声大雨点小的失败告终。
其实,老舅一开始只是一个小菜馆的厨子,因为他好几次都提着菜刀帮老板娘赶走闹事者,所以得到大老板的赏识。
进入维多利亚国际娱乐广场,担任总经理保镖兼保安部经理,范德彪从厨子摇身一变,成了开原市“著名恶人”彪哥。
彪哥因为人风趣,又很热心,所以很快融入集体,但因为被众人吹捧的太高,导致了“捧杀”。
彪哥一人对敌,直接钻进了桌子底。
老舅因为“露馅儿”被开除,老板劝他调岗,别当保镖,干回厨子的老本行。
这时候,老舅的侄女找上门了,因为家里穷欠债,父母收了彩礼钱就要把小翠嫁了,小翠不乐意就来找老舅。
从这个时候起,范德彪的人生从最开始的搞笑变得虐心起来,但是虐心只是站在上帝视角的观众,“辽北第一狠人”范德彪的排面依然得上。
时间回到范德彪挨打那天,身为老舅即使自己要面临失业,但也不能苦了外甥闺女,老舅依然是带着小翠下馆子。
老舅还神通广大的借到钱,到姐夫面前大手一挥,这事儿,老舅摆平。
小的时候看范德彪逞强吹牛就觉得好笑,看到他被打,对比打之前厉害得像个孔雀,打完以后就像是拔了毛的土鸡,只觉得这个人物是活该,电视剧教育小朋友们莫吹牛,莫逞强。
但是长大以后再看,范德彪简直就是人性高光,谁不想要一个这样的老舅!
如果范德彪没有出手,如果大家知道钱是借的,而不是小翠的老舅发达了,那姐夫还是会把女儿嫁给给彩礼钱的人家。
老舅就会和所有虚伪的人一样,看着用婚姻换彩礼钱的,对自己人生没有选择权的小翠,告诉她安分过日子,人要知足。
这才是人性的可悲。
老舅的善良与责任心还不止如此,老舅面临着失业,但是大老板对小翠一见钟情,等老舅反应过来自己的职位是因为侄女的时候,老舅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搭桥牵线,而是质问吴总,对小翠是否是正式追求?
就是到要饭,也不在你这蹭饭。
这句话说的三观太正了!
都说环境影响人,受教育程度影响人,可是到了范德彪身上,这两项都必须被重新定义,范德彪虚荣,喜欢追求名牌,爱做梦,爱吹牛,难道现在人就不追求名牌吗?
「精致利己主义」大火,的确激励了一些人奋发图强,但更多的是促使许多人掉进了消费陷阱,为了名牌包减少伙食费导致营养不良,根本没有上升空间的职位,也无好的职业规划,就盲目的进行知识付费,为了想象中的变得有钱,而导致自己在消费中自尊无限膨胀。
现代的范德彪们比去过去的范德彪有过之而无不及。
现如今,彪学家们那么多,似乎范德彪这个人物打破了年龄,打破了阶层壁垒,大家都在闲暇之余,通过范德彪来点梦碎的安慰。
那时候,东北人民的与时俱进,朴实的人们说着当时新鲜的东西,现代的人们因为网络也在接收那些一半土,一半潮的内容,当二者相融,时代信息的恍惚,也就是大家说的:“有内味儿了。
”“上头。
”
古道热肠范德彪,从不服输范德彪。
被嘲笑、被看不起的小人物,他背负着中国人身上浓浓的人情味小人物怎么不能有大梦想,有追求不丢人,善良也不丢人。
善良是一种不应该和金钱、地位、学历挂钩的美好品质。
范德彪不止给小翠当老舅,还给房东儿子当老舅。
你妈不支持,老舅支持。
老舅身体力行支持孩子的艺术梦。
老舅懂得孩子的心理,支持梦想的钱,不是借也不是给,是投资。
《马大帅》有三部,范德彪这个角色在经历多次失败后,也产生了放弃自己的念头,他嘲笑自己的人生就是大梦一场,他向姐夫忏悔自己一把年纪还天真,但是救了他的电话,就是当初他投资的孩子打来给他拜年的。
范德彪决定不可以这样“睡”下去,他重新站了起来,去了医院。
我想这就是范德彪受人喜欢的原因。
电视剧最后奖赏了德彪的善良,不管德彪有没有成为发达的彪哥,他起起伏伏的人生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他播撒爱的种子,让我们永远记得那个可爱的老舅。
这两天看马大帅1,很有感觉。
马大帅这种好人,只能靠传统的农村的土壤才能培养出来。
农村每个人都是全能,会做饭,会干活,会修理东西,会木匠,会吹吹打打。
这只是从技能上说。
从基础上说,农村几乎可以完全自给自足,给土地就行,这就容易出朴实善良的人。
你在农村找人帮忙,是不需要钱的。
而在城市,喝一口水都需要付费。
人类特别是中国人,亚洲人喝水付费的历史,一共也才一两百年。
但是现在的经济全是泡沫,泡沫钱砸进农村,把农民宅基地买了,农村搬进楼房,就再也没有这种不要钱的自给自足的土地,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了。
淳朴善良的人的土壤也就没有了。
但是,世界那么大,总有的地方不采取这种羊吃人的政策。
那里如果统治者是个明君,就会有源源不断的,低成本的,免费的劳力。
而且人民淳朴。
马大帅1的故事背景,发生在90年代到0几年,那时候互联网还很稀罕,乡下人进城打工也是比较踏实的,但也是怀揣梦想,容易上当的。
那时候城市的逻辑触及不到乡村,乡村能够源源不断输出善良的人。
乡村是城市的妈妈,但我们却想要毁灭他。
从电视剧《天道》王庙村制作音响脱贫致富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村民彼此的联接,是基于数不清岁月的土地、血缘联系的。
这种连接,是非常稳定的,是不需要金钱润滑的。
也不需要法律规定那么详细。
正是基于这种连接,丁元英控制下的音响企业才能以极低的价格做出高品质的音响,放到现在,乡村只是弱化版的城市,稳定的连接不复存在,到处都是流动人口和留守儿童老人,亲情演变成争夺房产的狗血剧,这种故事也就不可能再存在了。
所以值得注意的是,《天道》故事背景也发生在90年代到0几年。
“东北第一保镖”——范德一彪;辽沈第一大拿——马大帅;黑土地第一团体——赵本山的弟子们。
还记得那部曾经风靡一时的《马大帅》吗?
儿时的我们可能把他当做本山耀司和范大脑袋的小品集锦,时过境迁,回首这部“土得掉渣”的电视剧,却别有一番滋味。
1.“接地气”的荒诞现实主义城乡差异,东北特殊的人情世故,黑白两道的纷繁复杂都揉在了这些看似荒诞的搞笑角色、台词和故事当中。
马大帅作为一个淳朴农民的代表,生活在中国城乡差距迅速扩大的时代,他做出了和大多数农民一样的选择:进城投靠。
然而,城市光鲜亮丽的背后却是如东北萧瑟的寒冬一般残酷。
城里人的鄙视,权贵的阴暗,一文不值的尊严都让这个本来“单纯”的大叔一脸迷茫。
他的格格不入与这个社会产生了层出不穷的矛盾,笑点也就应运而生。
他不理解小舅子的“死要面子活受罪”,他也不懂什么所谓的佛洛依德,他只想在城里有一席之地,过上属于自己的小日子,可一切在这次荒诞的冒险中都成为了我们的笑料。
他用无知无畏构建了属于自己的价值观,也有东北农民特有的自嘲疏解心中的疑惑。
范德彪似乎更像一个“城乡结合部”式的符号,他的“虎了吧唧”代表农民特有的质朴,他的狐假虎威又沾染了城市人的世俗气息。
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人物几乎承担全剧绝大部分的包袱。
他是现实的东北“堂吉诃德”,他也是城市最底层的“打工仔”。
如果童年的我们记住了他荒诞下的搞笑,那成年的我们就会唏嘘这背后的辛酸。
他不是一个单纯且愚蠢的人物,他是不愿意认命却只能认命的苦命人。
他根本看不懂佛洛依德,但他却活在自己幻想的未来中不能自拔。
两个人物的交锋与周遭的人组成众生相,让这部残酷的“东北往事”多了一丝嬉笑怒骂,少了一点无比残忍。
时至今日,赵本山的这部现世报竟然多了一份深沉。
2.无出其右的“家长里短”不同于《刘老根》的乡村喜剧,不同于《乡村爱情》的围城闹剧,《马大帅》里的家长里短做得最真实,最到位也最深刻。
马大帅与范德彪的酒桌“神侃”作为全剧台词的高潮无数次的出现,东北人特有的上炕吃饭,喝酒吹牛被两个人展现的淋漓尽致。
无论是辛酸还是欣喜,只要在饭桌上一切都会被下酒菜掩盖,新的希望应运而生,新的烦恼又上心头。
时至今日,再也看不到一部地域特色如此浓郁的国产电视剧,影视剧的发展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那部当年被大多数人认定为小品剧的喜剧放在当下竟会让人留恋且产生反思。
很多人说《马大帅》是赵本山电视剧生涯的巅峰之作,而我要说这是中国最具地域特色的东北现实主义喜剧!
小时候看的是搞笑 现在看的都是辛酸正如里面局长对马大帅说:我要是有你这样的生活 我都不知道能不能活下去如此写实 如此真挚以后的时代里 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00后 怕是很少有能感知到用炉钩子烧炉子 下白水挂面的辛酸了生命即使如这般渺小无力 但剧中人物对于生活的恒久热爱与永不放弃 却使得平凡的生活如此充盈 闪闪发光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在看清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马大帅做到了。
相比他们的苦想想自己的困难 有时还是过于矫情了。
喜欢看这部剧,可能是因为有过类似的经历。
知道那种苦,那种不能停下来不能回头的苦。
马大帅让我看到了爸爸的样子。
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不羡不哀,即使平凡,即使渺小,谁又能说这样的生命没有意义呢。
整整20年前的电视剧了,返回来看一遍本来是闲来图个乐,可实际看来这部剧今天给我带来的感受更多的却是一种真实。
赵本山早期的电视剧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题材都立足于百姓题材,对于占绝大多数的百姓来说,整天关心和忙叨的东西,无非一个是钱,一个是面子,前者是用来保障生活的充裕,后者是用来满足身在社会的一种价值需求,这两样东西说来其实都很实际,又都不实际,实际是因为你能很清楚的看到它们给你带来的好处,不实际是因为你往往难以看透它们可能给你带来的坏处,这些道理其实在本剧中已经从很多角度反应的很深刻了,想起片头曲的歌词,“有钱没钱实实在在,无忧无虑欢乐开怀”,又想起桂英含泪对德彪说的一句话,“你活得一点都不真实”,也许我们当时都能听懂这些话,并感同身受,但现实生活中,从那时到现在,从古至今,处于群体社会中的平民百姓,又有几个能真正做到不被浮躁的环境漩涡和既得利益所驱使,真正无忧无虑的?
有的话,才是真正大智慧。
很好的电视剧,被低估了!
农民题材的也只有赵本山能拍出这么高的水准!
很好的电视剧,被低估了!
农民题材的也只有赵本山能拍出这么高的水准!
很好的电视剧,被低估了!
农民题材的也只有赵本山能拍出这么高的水准!
很好的电视剧,被低估了!
农民题材的也只有赵本山能拍出这么高的水准!
很好的电视剧,被低估了!
农民题材的也只有赵本山能拍出这么高的水准!
小时候看过,经历了将近十五年再看观感已经完全不同了。
德彪在新一代年轻人种俨然成了红人,我们都在笑他,他无论是行为、语言还是表情,都透露着夸张荒谬,但又极具合理性。
看他自己,他认真自信,尽管屏幕外的我们跟看傻子一样但他从未怀疑过自己,并且永远乐观,看似满嘴胡言,但彩礼他协调着给还了、工作给安排了、人确实能在乡亲们面前抬起头来,大家确实得尊称他一声彪哥,何况人还有桂英这样的真爱,所以人家其实该办的都办了,该经历的都经历了,人生赢家啊,马大帅得着好了对他也好啊。
并不是你认真了就输了,什么及时行乐游戏人生,你只有认真严肃不游戏人生才能游戏人生(我很讨厌这么模棱两可故作高深地说话,但我暂时找不到更好的说法了)我希望我能成为范德彪那样的人,除了在村民面前显摆(他在别人面前吹牛都好使,可惜村民容易当真),自信乐观热爱生活,被抛弃被伤仍勇敢去爱,大胆做事不怕被人笑话,有情也有义。
现在既不批判也不弘扬现实,而是一味虚幻了,这样说好说坏至少安全。
批判部分:1、警察不作为,几次报警基本上都没什么鸟用,N次误抓,大帅最后也是靠自己打跑了牛二。
监狱牢头狱霸问题20180703补记:看完马大帅Ⅲ,对警察形象问题明显做了修正,出镜率很高,经常麻烦警察叔叔,而且基本上都为人民服务了,最后的结局(抓到牛三)和谐到无法相信。
2、孤儿流落街头,靠自己和好心人救助,政府作为看不到3、高局长一句说出为官为政之道,平时少说要装,领导面前要冲上去,把相关的都变成自己的成绩,就是要不要脸4、所谓尽孝,花钱就是尽孝,还要有人说门风好5、进次医院基本就破产,还不要是大病6、面子,所有人都当成大事正能量部分:1、勤劳,为了生计一直努力2、乐观,各种受挫,各种再来,全篇主旋律3、不够勇敢,这正是所有人的真实情况,正视而不是回避,追求安定少惹事是人的天性4、善良,为人之道,经常也是站在勇敢的对立面5、通篇都没有拜金的年代,爱情就是爱情,事业就是事业,金钱还没有成为唯一的标准(仅仅10年前)6、现实:墙是花的,煮饭锅底黑的,喝酒大杯,衣服也是花花的,但人人都有自己底线和真情
看马大帅的人都知道,这是一部贴近生活的喜剧,里面有青涩懵懂的马小翠,老实持家的玉芬,厚道善良的马大帅以及沦为大伙笑谈的彪哥范德彪。
人们笑话彪哥,极力避免成为彪哥这样的好吹牛却无本事的人,但事实却是不论在剧里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彪哥都是做人最成功的,他的一干亲戚老乡却是只能拖他后腿的人。
第一,彪哥好吹牛,也凭借这一点当上了吴总的保安队长,可试想维多利亚那么多男人为什么只有彪哥能贴得上吴总,是其他人不想贴吗?
并不是,每个人都想,只是没有本事而已,那彪哥能够和吴总称兄道弟,这交际能力也就不一般了,要知道,吴总也是个创业成功的企业家,他脚马小翠电脑,知道电脑外语都是将来的通行证,可见头脑绝不简单,并不是只会吃喝玩乐的富家子弟,这也从吴总这个侧面证实,彪哥是强于其他人的。
第二,要说说彪哥的这一干只会拖后腿的亲戚老乡。
首先马大帅,这个角色本山老师诠释的非常到位,他自己也说了,干啥啥不行,空有一颗善良的心,却没有善良的实力,如果不是彪哥三番五次给他换岗位,他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是问题,却只能借他人之好行自己之善,在偷后厨的外卖去给穷孩子吃,险些砸了饭店的买卖和砸了彪哥生存的根本。
其次玉芬,当年的虎头奔可是价值两百多万的豪车,放现在起码是值上千万了吧,擦花了车却是被彪哥三下五除二的给对付过去了,不然按老炮的词没个十万八万能行?
最后说马小翠,当吴总说看上小翠的时候,彪哥却问是要明媒正娶还是当情人,如果当情人,咱就是在外面饿死,不再你这要饭(彪哥的原话,让人敬佩),这说明彪哥并不是只会吹牛贪财好色的人,反而原则的底线并非钱财可以践踏,所以他支持吴总是因为敬重他,相信他是个有能力和实力的人,可算开园英雄,美人配英雄毫无违和感,其次也是为了小翠,相信小翠和吴总能过上好日子,只是放在当时,不管是大帅还是其他人都觉得吴总年纪大,那么现在看来强东奶茶差的大不大,奇隆诗诗差的大不大,类似的例子太多了,所以结论可以很容易得出:彪哥的思想意识非常超前,跨越了他那个时代。
最后,我们来看彪哥的这些亲戚都给他带来了什么,马大帅无视规则,空凭善良到处惹祸,玉芬也得靠彪哥赶走牛二,找工作生活,还时不时添点麻烦,小翠就更不用说了,非要跟着一个社会人钢子,加上大帅等人反对,最后也没看上真正有能力有才华的吴总(吴总喜好毛笔字,精通电脑),导致彪哥最后也送了自己的饭碗。
总结下来,做人最成功的是彪哥,他慧眼识英雄跟着吴总打拼,最失败的也是彪哥,为了这一班只会拖后腿的亲戚,无奈断送了自己多彩丰富的生活,失去了工作,沦为和他们一样的人。
打拳击被干死了吧··
马大帅打拳那几场可以单独拍部电影了,真可惜我们再也看不到这样的国产剧了。
大概是一部專屬於東北人的回憶錄,邏輯和技巧是沒有的,情懷和情感是滿滿的。
就问,小翠她配吗?
这才是赵本山的真正水平,这才是东北真正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这才是赵本山的巅峰之作。没有之一。
看大明王朝1566没看出来芸娘就是玉芬 #百变天后#
范德彪,一个死要面子 扯谎 装B 自大自我自恋 活在自己幻想中的人,这个角色如果是别人演,简直就讨人厌死了,但是范伟演,呈现的那种愣乎乎,甚至缺乏生活常识的行为,竟然显得很“可爱”
我去...
本山大叔作为一个演员,是小品舞台的goat,是天才的自成一派的表演艺术家。但作为一个导演,如果这都是巅峰之作,那只能说在影视剧的创作上,他的艺术水平其实相当有限。《马大帅》是一部在不同角度上优劣差别悬殊的作品,这可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于本山大叔只能熟练地驾驭他所熟悉的世界里的元素。例如他极其成功的塑造了范德彪及村长一伙人,彪子这个形象甚至变成了一个文化符号。但在他不熟悉的世界里,例如刑事犯罪、歌舞厅经营,他的想象力和提炼能力其实是无法满足对现实的反映的,这导致作品里有大量过于儿戏的情节。而编导水平的初级,也完全暴露在他缺乏严谨性和艺术性的剧本上。把接地气的东北小角色真实地表现在极富有艺术高度的作品里,还得是辛爽《漫长的季节》。对比二者就能看出来影视剧编导上艺术水准的天壤之别。
你我山前没相见 山后别相逢
适合下饭的喜剧,但是不是很喜欢这类型的。
看的b站东倾的解说
开头还不错,有点黑色幽默的感觉,中断掉下来,水戏还是多,演员也是个问题。范伟的角色塑造的很优秀,有点像贾平凹的高兴,兼具了农民的狡诈与朴实。
可能是因为年纪大了,不再像年轻的时候一样心浮气躁,慢慢沉淀了下来。马大帅很久以前就看过几集,但是被新时代短视频洪流冲刷的接受不了这种缓缓叙事的剧情节奏,总是看了几集就放下了。可能是得益于最近又重新读书了,刷短视频的时间占比也没有那么大了,又重新接受了这种温水煮青蛙细水长流的这种模式。虽然接受了这种表现形式,但是从电视剧本身来讲只能说是还行,因为年代久远且当时国内的拍摄手法种种问题制约,穿帮问题就不谈了。整体故事的叙述还是有点为了故事而故事这样。另外马小翠真的是近几年我最恶心的演员了。是一个刚进城的农村姑娘应该有某一些固有特质比方说淳朴善良单纯等等等等,而不是这个马小翠表现的木讷呆滞,这个演员表现出来的就像一个农村残疾儿童进城的形象,反观小云活灵活现。这个马小翠绝对是演员问题而不是角色问题。
马小翠是个败笔,就会喊缸子缸子…
乡下人进城谋生记。忒有意思了,各种阴差阳错现实毒打,笑中带泪,辛酸感人。唠嗑太给劲了。大帅和德彪形象太立体讨喜生动了,张力十足。素质还有问题的永29的老舅/彪哥/彪子:爱情失败(没人才找的桂英/薇/玉芬),在那桃花盛开……(谢谢),只会鹰爪挠的维达利亚总镖头,风光回乡因醉酒丢工作,坑被填被骗6万,倒骑驴运煤气,街头打折的老钱,误诊,重炒菜。实诚马大帅/姐夫:3万盖房娶亲逃婚找女儿,睡车钱包地址丢,捡假钱刷盘,睡票箱子包成假钱蹲狱,搓澡修脚失败,给玉芬凑医药费,吹拉弹唱哭,拳击陪练,和退休局长唠嗑,单人转,照顾老太认妈得遗产50万办打工子小学。狗血四角恋1流氓牛二/彪子/大帅+玉芬 2没长开的村长儿子德财/找引弟吸毒老疤复仇的刚子/给一家子安排工作的吴总+不想孩没爸的面瘫小翠。
彪哥就是没拿到主角剧本,比马大帅可爱多了,马大帅太假了……虽然在多年以后,在辛爽的剧《漫长的季节》担当男一,但已经两鬓斑白了……所以,人生还是要往前走……最后吐槽下纯爱战士吴总➽真是被鬼遮眼,猪油蒙了心,居然甘心当接盘侠,小翠这个渣女,有啥好的,结婚后,不知道第二部,吴总会怎样对待小翠……(选那个制服诱惑的阿薇多好哟,啊啊啊啊)#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
辽北地区著名狠人,水库浪子,开原市几场著名恶仗的主打人,桂英风味饭店行政总厨,维多利亚国际娱乐广场总经理的保镖兼保安部经理,德彪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彪投股份)董事长兼总经理,开原市液化石油气总公司首席送气员,彪记靓汤总经理,大帅打工子弟学校常务副校长。这是范伟的巅峰之作,21世纪初现实主义先锋代表作。论成败人生豪迈,大不了送气炒菜。____ Van Derbio
中国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的艺术高峰,貌似闲谈的台词间不知不觉自然地流露着生活的智慧和幽默,所有的笑料契合生活的逻辑,而不会给人突兀之感。演员表现恰到好处,马大帅、范德彪、吴德荣、刚子、小云、余富贵,以及其他一众配角表演行云流水,浑然天成,一时之选,后世再难矣!🌹
彪哥,最伟大的东北喜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