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院出来后,庆幸自己最终没有错过这部电影,但是纵观院线寥寥无几的排片量,让人遗憾。
原著作者饶雪漫编剧,金像金马最佳摄影余静萍掌镜,尤其是本片的导演温婧,完全看不出新人导演的捉襟与犹豫,反而是那么的决绝,草蛇灰线,行云流水。
把世道浇漓,把身不由己,展现的寸寸入骨。
让故事摆脱了善恶对立的窠臼,完善了每个角色的人物弧光。
的确,《沙漏》有着青春电影普遍的符号,但如果仅以土方法炮制,往往很容易熬成煽情、悲催、造作的心灵鸡汤,但是《沙漏》却不贩卖伤口、不故作悲壮,以极尽克制的镜头语言,真实呈现了正处于青春懵懂时期的少男少女们,那种特有的无力与坚韧。
使得《沙漏》在“青春必烂片”的尴尬背景下,体现出难能可贵的尊严,和对观众足够的诚意。
当然,也有人指摘《沙漏》剧情老套,恶人没有恶报,批评者自有一套论调,置喙发出这种评估的人,并改变不了它为青春电影带来破局能力的真相。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沙漏》能够让人引起共鸣,让人揪心于两代人的挣扎与救赎。
至于“恶人”蒋蓝,她设计米砂也并没有让她出演女主的计划得逞,而导演更是巧妙的通过现在时空,蒋蓝性格上的变化,来侧面表现她成长中所经历的阵痛。
对于一个缺乏大卡司的中小成本电影,被特效大片喂肥的中国观众急于嗤之以鼻,批评家上纲上线的指摘。
或许,青春电影的道路实在太艰涩,即便那些开道者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伤痕累累的使命。
于我而言,《匆匆那年》是诗篇,《左耳》是情书,但它们没有《沙漏》那么彻底、遗憾和义无反顾,织成一匹写给过去的回文锦、尺素绢。
其实,《沙漏》要讲的东西《七月与安生》早在八年前就完成了,但是,《沙漏》选择再讲一遍,我想那一定有她非讲不可的理由,然而,我并未寻到,或许,这只是编导共同执念的衍生品,一次失败的影视化,一个既不明媚也不忧伤的错乱故事。
女生间的感情奇奇妙妙,互相妒忌、互相爱护,可以分享全世界,但有些东西连碰都别想碰,一旦碰了,天崩地裂。
莫醒醒和米砂,几乎就是这种奇妙关系的写照,一如七月与安生,学长路理在成为她们关系纽带的同时,也因萌生的爱意,渐渐的让他们站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在情感世界中,三角形反而是最不稳固的,莫醒醒和米砂各自向着路理前进,并期望成为唯一的直线,当她们发觉对方的存在时,一种混杂着牺牲与毁灭的情感顿然出现,独占与成全来回拉锯,如果这时出现外力的作用,导致误会与怀疑,那么三角形会轰然倒塌,顶点散落各处,说白了,《沙漏》就是这样的,很多青春三角恋也都是这样的。
这类故事最难处理的,不是未遇见前各自幽暗的岁月,也不是遇见后一起明媚的时光(影片连这点也未处理好),更不是回首时的释然,而是相爱相杀的细腻与心悸,以杀写爱、用爱助杀:莫醒醒和米砂的相爱与相杀,几乎全都由两个人操控,一个是蒋蓝,一个是路理,他们负责制造误会与猜忌,而莫醒醒与米砂在他们的攻势下,几乎没有挣扎、反抗、拉扯,直接宣布放弃,杀与爱都悬了空,好似她们的情感并不重要一般,又仿佛她们的遇见只是为了那一场“我送你回家”。
我不知道《沙漏》(小说)算不算青春疼痛文学,但至少,在我这,《沙漏》(电影)既没有青春的明媚、也感受不到疼痛的触感,它就像一杯放了灰色粉末的水,硬说自己是咖啡。
今天刚看完《沙漏》回来 对我的触动非常大 本以为沙漏只是一部青春疼痛文学互相救赎很美好的大结局 但是蕴含的感情和内容是很深的 镜头把每一个人都拍的很好看 青春感拉满,破碎感拉满 他们的青春充满很多遗憾 就比如破碎的沙漏 错过的重逢以及没能说出口的喜欢。
路理是一个不幸但又足够幸运的人。
因为愧疚,他给予醒醒无微不至的温暖;因为愧疚,他背负了少年难有的沉重; 因为愧疚,他错过了彼时爱上的女孩。
三个破碎的少年一直在缝补自己和彼此的人生, 他们都是住在对方心里的人,他们也是惺惺相惜的无法忘却的生命过客。
时间可能会遗忘他们的故事,但沙漏不会。
泥潭中的人会愿意为了那束光放弃一切的,也会觉得自己是不是过于卑污打扰了光的存在,小心翼翼把受伤的自己蜷缩起来。
醒醒心中的光是米砂,也许米砂并不完美,但她的不完美让醒醒幻想两个人是相似的,只是这一点点虚无的想象,在现实中再次打击了她。
而挽救她狼狈的却是路理是知道她病情不离不弃,是在她想要放弃的时候给予拥抱,也是在后悔争吵时带来米砂消息的人,路理于醒醒更像是溺水时唯一递到手边的绳索,平时毫不显眼,但总会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
当时米砂和莫醒醒吵架的时候,路理一直与米砂的名义给莫醒醒写信给他给予帮助和鼓励 想让她振作起来 他真的是一个小天使 看电影的时候,他完全不再是黄明昊,也不再是他平时的冷少搞笑男显眼包等…他是路理 他完全沉浸在电影中 演的非常非常好 台词功底也很好 他们演那个话剧的时候 真的有震撼到我 不管是表情,台词 都让人眼前一亮 他是演员黄明昊 真的有很大的进步。
再谈谈路理吧,路理为什么让人心疼呢,他是众星捧月的学长;是波澜不惊的少年;是心怀愧疚的长大;是爱而不得的隐忍。
米砂突然闯进了他平静的世界,照顾的醒醒也好像走出了阴霾,明明感觉世界终于给予了一丝安慰,但面对着一边愧疚友谊,一边初次动心。
少年好像不知所措,所以将自己的心声深埋。
看到DV消失的时候我竟然有些恨铁不成钢,那是他的梦想啊,何止是记录的残缺影片,那是他看向这个世界的双眼。
DV作为导火索引发了醒醒米砂的争执,可是争吵的重点明明是因为彼此生活环境造成的落差堆积,所有人都很痛,但是路理呢?
生长的阵痛路理装作毫不在意,若不是最后在情绪崩溃之下忍不住流露了一丝心底的呐喊,就好像他从未感到自卑。
感觉自己不小心说错话后又瞬间收紧情绪安抚醒醒,把朋友放在第一顺位,可是我也希望路理能够再勇敢一点点,只要再勇敢一点点,会不会就能改变结局。
包括看到莫醒醒吃生肉那段 真的很佩服演员的意志力 物理可能从小到大都生活在压抑里 因为他知道莫醒醒的妈妈是救过自己的 他想要偿还 一辈子都活在痛苦中 后面当莫醒醒听到路理和邻居在讲莫醒醒妈妈的时候 他们在雨中的那个片段也很有震撼力 但是正好米砂的车过来看莫醒醒 看到他们俩抱在一起,她可能很失望吧 把那束花放在树下就走了 后面路理为了追莫醒醒出了车祸成了瘸子 后面蒋蓝和米砂见面的时候蒋蓝给了米砂dv,他才发现路理对他的感情 后面结局也提到了莫醒醒给米砂做的演出服和婚纱 曾经多么美好 但是到后面错过的相逢 结局也挺悲惨的 但是青春本来就充满遗憾……黄明昊你说,你觉得好朋友之间是需要给对方提供情绪价值的,这些年来,你提供给我的情绪价值太多;希望我6年来的陪伴在你看来也有珍贵意义,因为我想说“谢谢你成为我的朋友,我们永远都会是朋友。
”“你仍然觉得真诚是所有秘诀的第一关键词”我希望你也被真诚对待!
《沙漏》大卖!
大家多多支持justin
朋友是片方牛马,强烈要求我去看,为了女孩子的友谊!
我去看了。
看完我一把年纪哭成狗。
即便有很多恶评,贬低我们曾经喜欢过的青春疼痛文学,有时也羞于承认我们看过很多饶雪漫,但真正的勇士要面对过去,我们喜欢过饶雪漫的作品,这说明里面必定有曾经打动我们的地方。
女孩子的友谊实在是太好了!
很多影评说看到中间害怕有燃冬剧情,但这是恶评不是真的!
三个主角三条线,醒醒和米砂的友谊,只有年轻的时候才每天说永远…醒醒和路理,这是个好人有好报的故事…米砂和路理啊,在满是刀片的电影里品出一丝丝甜…过于戏剧化的冲突让人难以接受,但现实中其实也是麻绳专挑细处啊朋友。
短评里说,让混混和蒋蓝锁死哈哈,想起来当年最怕饶雪漫文里出现姓蒋的女孩,就怕女主角倒霉。
校园霸凌者的道歉,退学嫁给面馆老板混混儿子继续卖面这个结局还是不够爽啊(开面馆招谁惹谁了),当然太爽了变成以恶制恶也不太能过审。
现实中能得到道歉的又有几个呢…艺术作品就是要弥补现实的遗憾啊。
另外,结合最近玫瑰的故事,我想到其实青少年需要正确死亡教育。
路理,米砂,莫醒醒三个人的友谊,带着独属于青春的拧巴和赤诚,他们会为了彼此一往无前,会因为分开而痛苦,这种感觉才是最美妙的越长越大的我们,其实变得冷漠,这不是谁的错,是现实让我们不得不用一层层盔甲包裹着自己,所以每每回忆起这样的情意,都会动容,都会感慨万分在电影的100多分钟里,我看的是他们三人的友谊,回忆的却是曾经青春年少的自己
关于十七岁,大银幕似乎更偏爱爱情故事,毕竟情窦初开的懵懂是永不过时的话题。
只是很多人的青春里,爱情并不是必修课。
而十七岁时,最重要的那个人,可能是恋人,是闺蜜,是师长,是父母,甚至是一个陌生人。
“谢谢你,成为我的好朋友。
”电影海报上这句宣传语打动了我。
十七岁那年,我遇到了最好的朋友,第一次有人深夜拎着蛋糕在树林里为我点燃生日蜡烛,第一次有人和我挤在狭窄的上铺聊到天亮,第一次让我有了和讨厌的老师抗争的勇气。
她在我平淡无波的青春里,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
电影里,家境优越的转校生米砂主动接近长期被校园霸凌的莫醒醒,和她成为好朋友。
同样是单亲家庭,不同的是,米砂在父亲的偏爱里长大,活泼又张扬,而莫醒醒的父亲长期酗酒,根本没有注意过女儿身上不断增加的伤疤。
如果没有米砂出现,莫醒醒的青春,或许只有兜头而下的冷水,永远湿透的床单,被画得乱七八糟的课本,数不清的巴掌和推搡。
她的青春,是失声的,失声到懒得反抗,只有眼神,还带着隐忍和倔强。
当你孤立无援的时候,生命里出现的那道光,就有了绝对不同凡响的意义。
会缝纫的莫醒醒很厉害,而不会缝纫的米砂,却一直在努力地缝补莫醒醒残破的人生。
青春总是伴随着羞耻,因外貌羞耻,因家境羞耻,因成绩羞耻,因暗恋羞耻,因秘密羞耻,因受到伤害而羞耻。
而成年人的羞耻心,早已被打磨殆尽,看似成为内心强大的模样。
青春的感知是强烈的,少年人的爱与恨都热烈且赤诚。
就是这样一个懦弱的姑娘,在自己好朋友遭受伤害时,毫不犹豫地冲到始作俑者面前,第一次向命运抗争,甚至不假思索,握住了那把要伤害米砂的剪刀,直到鲜血淋漓,眼神却凶狠坚定,像一头被唤醒的小兽,毫无畏惧。
青春是成长,也是对抗。
与自己对抗,与父母对抗,与他人对抗。
同样是受害者,米砂的父亲给予了她完完全全的偏爱,措辞严厉地向校方问责,而莫醒醒的父亲,则不问青红皂白,要女儿道歉。
少年人更注重感情,成年人更看重利益。
米砂父亲权衡之后,给女儿办理了转学,而莫醒醒的父亲,则是委曲求全,低三下四求校方原谅。
他们看似为了孩子,却都在以爱的名义伤害,他们从未在意孩子心里的想法,只注重事情的结果。
十七岁的孩子无法理解,而中年人,早已习惯向这个世界妥协。
就像妻子的离去,当他们无法面对时,会不约而同地选择向孩子撒谎。
有些勇气,是青春限定,有些遗憾,也注定只属于青春。
“一无所有的人,真的没办法和一个什么都有的人做朋友。
”莫醒醒的话,如一把尖刀,戳破了美好的假象。
因为年轻,她们无所畏惧,也正因为年轻,她们面对现实如此无力。
《沙漏》是饶雪漫一如既往的风格,疼痛青春派代表。
这电影给我惊喜的地方,是让我看到了青春不同的模样,我们都曾在爱与疼痛中努力生长,我们都曾倔强地挥舞着拳头,向父母、向现实抗争过,即使遍体鳞伤。
校园里永远奔跑者面庞鲜活的孩子们,你看,青春一直都在,只是不再属于我了。
青春是曾一起淋过雨的阁楼,是一起踏过的海浪,是和父母拌不完的口角,是笃定地说出那句:“我会一直陪着你,做一辈子的朋友。
”也是打碎的沙漏,眼睁睁看着时间流逝,再也拾捡不起。
青春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永远充满遗憾,永远无法重来。
无论我们的青春是张扬奔放,热烈酣畅,还是灰暗阴靡,伤痕累累,都是再也回不去的过往。
就像曾经校园暴力的始作俑者,人到中年,颤抖着手问出那一句“你可以原谅我吗?
”其实她心里早就有了答案。
青春里最重要的那个人,再也无法相见。
有些青春里犯下的错,也永远不会再有弥补的机会。
电影票,给自己。
四颗星,给青春。
与其说是一部青春片,不如说是一部回忆青春片。
开篇就是成年,闪回到高中时期,一下就带着我回忆起自己的青葱岁月,想起了那些已经走散的朋友。
曾经我们是最好的朋友,但忙碌的生活让我们渐行渐远,很少联系,但我知道你们过得都很好就够了,希望等到退休之后能一起旅行,见面聊天,怀念从前。
好了,感想到此为止,我不想再哭了,几乎哭了一整场,再听主题曲写字的时候还是想哭,还是聊聊电影吧。
电影整体要交代的故事情节还挺多的,但片长并不长,所以节奏进展很快,有点匆匆忙忙的感觉。
但也没办法,要讲的真的很多,感觉导演都舍不得删哈哈哈三位主演的经历看得我很难过,每个人都有不幸,十几岁的时候相遇,然后互相治愈扶持着走过了一段青春。
醒醒的一生看起来是最惨的,儿时丧母,大学时又丧父,最后好朋友走散了,自己还生病英年早逝。
(好在有周一围老师做她老公,稍稍让人有点安慰,但是有这么帅的老公自己又走得太早了,想想又更惨了😂)但她应该活的没有遗憾了,有圆满的婚姻,也实现了儿时的理想,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见米砂一面。
米砂和她相比好像什么都有,但其实在年少的爱情和友情里,是被丢下的那一个。
她看起来已经走得很远了,但心里的伤痛大概能从最开始没点着的那根香烟里看见一点。
醒醒的死让她与儿时有好感的路理重逢了,但她的笑让我感觉她已经放下了,虽然彩蛋里她约路理,但我觉得他们应该也只能是朋友了。
所以,路理才是最让人心疼的,只有他还留在原地,这么多年他守在他们的高中,仿佛是在纪念自己的青春和没萌芽的爱情,这么多年他再遇到米砂手还是会颤抖。
路理从小就生活在对醒醒的愧疚和亏欠里,连句喜欢都没来得及对米砂说,最后知道自己的愧疚根本没必要的时候感觉他都要碎了。
最感动我的片段是他为了鼓励和弥补醒醒,假扮成米砂和她通邮件,就感觉这孩子真的用心良苦。
他治愈了别人,自己却伤了腿,没有了爱情,年少的梦想也没有了。
黄明昊的路理相比白鸽真的进步很多,继续加油吧。
下次演个幸福的角色,别再让我为你哭了😭二刷后来编辑一下:1、导演在回忆和现实两个时间线的衔接上加了很多小巧思,每个闪回都有能衔接起来的小细节。
2、既然是讲三个人纠葛的青春戏码,校园霸凌的情节有点多了,如果能专注讲三个人就好了。
3、女主露背戏感觉没有必要,不懂为什么要露。
4、ost很好听,这两天一直在循环詹雯婷的《一直这样好吗》。
影片讲述了女生莫醒醒因母亲救失足男孩离世而患心理疾病,在好朋友米砂、路理的陪伴下度过了温暖的青春时光。
然而,当醒醒发现路理就是那个失足男孩时,她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真相,最终选择了不辞而别。
十年后,醒醒重遇好友,决心直面过去,打开心结。
这个故事充满了青春的疼痛与挣扎,同时也展现了真挚友谊的力量。
影片的演员阵容堪称强大,邱天、包上恩、黄明昊等年轻演员的加盟为影片注入了青春活力。
他们凭借出色的演技,成功塑造了莫醒醒、米砂和路理这三个性格鲜明、充满魅力的角色。
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与成长变化,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青春气息的校园之中。
视觉画面清新自然,色彩明亮,充满了青春的气息。
巧妙运用镜头语言,将青春疼痛与美好完美呈现出来。
通过一系列温馨而感人的场景,描述莫醒醒与米砂之间的友谊,让观众深刻体会到友谊的力量。
不仅对青春期的疼痛和挣扎进行深入的描绘,更对友谊和成长的主题进行多维度探讨。
莫醒醒、米砂和路理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是我们青春时期都可能遇到的情感困境。
每一次选择,每一次冲突,都充满了真情实感,仿佛看到曾经的影子。
青春期的短暂美好,或许是校园里的欢声笑语,又或许是那些偷偷藏在心底的小秘密,都有属于它自身的独特魅力,而这一切,在影片中每一个镜头得到了完美呈现。
电影《沙漏》不仅是一部关于青春的电影,更是一部关于成长友谊的故事、在观影时,你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青春记忆,或许从中能激起共鸣,在回忆中寻找那段时光,沙漏终究会被遗忘,但记忆或许能永存!
饶雪漫原著的《沙漏》被搬上大银幕,由包上恩和黄明昊邱天主演,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青春的细腻演绎。
从故事层面来看,电影巧妙地展现了青春期少年少女们复杂而真挚的情感世界。
那些成长的烦恼、内心的纠葛以及对友情和爱情的追寻,都刻画得入木三分,让观众仿佛重回那段青涩又难忘的时光。
插曲是詹雯婷唱的也算是给青春疼痛电影有一个很棒的插曲演艺人。
电影《沙漏》上映了,我和我最好的朋友一起去看的。
她穿了她老公的大T恤,我穿着我那一弯腿能窝出二十道褶子但真心舒适的棉麻裤子,我们骑着她的小电驴,一路慢慢悠悠穿街过巷。
西安的六月平平无常,曲江新区石榴初开,凌宵嚣张,满大街浓密的栾树用它们羽毛状的复叶勤奋地遮蔽烈日。
平常,但是美好。
我俩转眼都四张了,简直要忘了我们还拥有过青春。
想当年我俩认识的时候都是多说几句话就脸红的单身丫头片子,现在我俩的儿子都已经没事就在一块联网打游戏、情绪激昂地合力共喷对面不讲武德的老登了。
110分钟的电影,讲了一段青春的故事。
女主角的颜值非常在线,雪漫选角眼光声名不负,两个女孩的长相甚合人心,“长得真好看呐”一场电影下来我俩加起来感叹了五回,宛如两个迷姐老色胚。
转学来到天一中学的女孩米砂,她的善意和温暖打动了因长久被孤立霸凌的而看起来冷漠的女孩醒醒,她们成为了好朋友。
俩女孩一起经历了一段故事跌宕的青春岁月,遇见爱情,还击恶意,在彼此的陪伴与鼓励下绽放光芒。
同时,她们也陪着彼此勇敢直面了原生家庭背面的阴影——各自母亲离开(离世)的真相。
这段不长但浓烈的光阴,纵使在阴差阳错分开后的很多年里,也成为了她们记忆中不曾黯淡的璀璨星空。
对方曾留下的温度,始终深深收藏在各自的余生里。
在片中,米砂对原本抗拒她走近的醒醒说:“两个人一起被孤立,就不算被孤立。
”米砂的出现撕开了醒醒世界的雾霾,这个此前总是一脸沉闷敏感的女孩,脸上开始有了明媚笑容。
但片中更触动人的细节,是此前一直沉默着忍受被霸凌的醒醒,在后来好朋友米砂被欺负时,没有一丝犹豫与退缩地扑身而上,一次次奋不顾身地挡在米砾身前保护她,不管面前是恶语羞辱、锋利刀刃,还是下流围攻的小流氓。
一只柔弱的小白兔变成了一只凌厉小凶兽,因为她拥有了自己想保护的人。
我想,世间所有至珍至贵的情意都是如此吧,不管它以何种面目出现:爱情,友情,亲情……当那个生命中足够重要的人出现,当一份关系在人生中充分被肯定,它便会化为盾牌铠甲,护卫重要的人,也强大自己。
世间的温度殊途同归。
人生本来很好。
一生中,身边有那么几张面容,会让你觉得人生更好,他们,都是来自命运的礼物。
看完电影我俩没鼓捣什么废话,日常默契地先去我喜欢的奶茶店整了两杯奶茶,然后打开团购一块研究了一家饭好吃活动还得给力的餐厅。
一个多小时后的我们茶足饭饱,打着嗝再度骑上了小电驴。
我坐在她的身后,一手奶茶一手扶着她开始微凸的中年小肚腩,有种躲在温柔铠甲后的岁月静好小安然。
好朋友这玩意,其实是替你阻止不了风雨的,但你扛过风雨的力量,往往来源于,你知道风雨中有人会停留在你身边,甚至替你举起一把不自量力的小伞。
在你想起这几张面容的时候,人间,值得。
………………
小贾真的不太适合演白月光男主/画面和调色蛮好看的,就是星光滤镜在电影里有些违和/剧情生硬,人物扁平
电影拍的手法还挺好的,就是剧情不喜欢,明明是原著看过原著的人...
不求朋友多,只求一个是真心朋友就可以了。很感人的电影。或许遗憾才是人间常态。。
包上恩的造型、神态略私《蜂鸟》的朴持厚。前段急匆匆建立起来但尚不失三两点灵气的少女亲密情谊在后部扭曲狰狞的剧作下迅速崩解,因此片方在彩蛋大放友情宣言集锦似乎变成了阴阳怪气……
无聊,狗血,出戏…
为了邱天和包上恩的颜看的这部电影,典型的饶雪漫式青春疼痛文学,故事很一般,推动剧情的发展全靠校园霸凌。邱天的人物角色设定也太惨了,母亲为救一个小男孩过世,那时候她才6岁,爸爸常年酗酒,还被长期校园霸凌。好在有一个转学来的青春元气少女来到了她的生命,成为了她的好朋友,两个人彼此缝补对方的人生。过了喜欢青春片的年纪,依旧能在电影里忆起我的青春,想到我最好的朋友瑶瑶。那时的生活确实是波澜不惊的,但一起去书店借言情小说读,一起谈论娱乐八卦,一起读网文的日子,现在回忆起来也许是一生中最轻松的时光。
我也是真的猪油蒙了心,竟然来看这个完全莫名其妙,为疼痛而故作矛盾,里面的人像川剧变脸似的,毫无逻辑。
事实证明内地一样可以拍出如此质感的片,类似的题材换成日本的就能至少8分以上,凭什么内地拍的就要给低分?虽然有些情节稍显刻意,但瑕不掩瑜,五星鼓励
两星给两位女主的出色表演
给我看笑了,怪幽默的
没想到我竟然整个看完了,没想到我竟然是青春片的受众群体,电影的前半段真的感受到了醒醒和米砂,米砂和路理,路理和醒醒的三向奔赴。至于蒋蓝和阿布,我祝福他们永远在一起,千万别分开。
就,还行吧。画面还是很好看的!2024.7.31于成都紫悦云享
6剧本真的很老套了,但是情感的捕捉和创作的镜头确实很细腻,有ccd的质感,在宿舍待在一起的片段让我想起了一年的夏天。
由于我还不懂“选择对方就是杀死自己”、“为了能开始首先得杀死对方”等等,电影里这种亏欠来亏欠去的责任(不是我脑补,男主原话大概是“我甚至不能向我喜欢的人说出这个事实”)。电影创作者还让其中一位女主说出“我认为人生也可以缝补”、“你的出现就是填上了我缺的那一小块”,以至于我还以为接下来的剧情是房地产商的女儿要自己来做这个母亲——陪在住在弄堂里的女生身边。我也没懂这个地产商是哪种力量,怎么刚来晃一圈就又回上海了。我们都知道近来的电影都是高度“修改”的,但这部电影给的速度太快了(不知道是否是为了搭配上程度如此全的修改)。我还不是做题人,我虽然认为这是创作者的答卷但我确实不知道你答的怎么样。有一些地方引发我了,这只能靠我先记上,毕竟电影速度之快也没给我展开自己的时间。ps:昨晚超堵竟赶上了,但没包场
作为有经历的我来说已经哭死了,尤其是最后那个记录片
故事不咋的,但是拍得很美
平平安安就是福,看了一半走了
双女主的形象和演技是看完全片的唯一原因。
嘿嘿有幸参加了南京路演场,青春片就应该交给女性导演来拍,因为只有女性视角才能把女生友谊的镜头、青春期情感的悸动刻画完成的这么细腻、美好。虽然是双女主,却没有雌竞那一套,两个女生相互治愈的戏份我太嗑了。邱天的演技很让人惊喜,不管是哭戏还是发病的地方,都让人心疼。包上恩特别干净,有些角度总让人想起陈都灵。而黄明昊演的路理,也是表现的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