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泽真的很有魅力 ! 看过他在戏中的演出,很容易会爱上他。
说回电影本身。
一直以来打正都市爱情的电影多不胜数,要在芸芸爱情电影中令人留下深刻印象,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近年较成功的例子,要数彭浩翔的《春娇与志明》。
老实说,我看过火火导演的《等,我爱你》预告片后,那些色调和宣传手法,真有给我《春娇与志明》的感觉。
就连男女主角也叫「秋炳」与「朱蒂」这类半土半搞鬼的名字,这些名字,跟「春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然而,看过电影之后,却发现又不是那么一回事,反而觉得有点像早年叶念琛的爱情电影。
电影走斗气冤家却口硬不认喜欢上对方的格局。
男女主角为表兄妹的关系其实只为朱蒂顺理成章搬进秋炳家的作用。
他们其后建立爱情感觉,则由朱蒂的上司彦祖推进。
当然,彦祖的出现,是要与秋炳「拗手瓜」,为他们的爱情添波折。
他被塑造成一名驾著名贵跑车的俊男形象出现,都只不过为给驾雪糕车的秋炳作对比。
但两男的身份高低,其实对朱蒂的选择毫无影响。
而这类身份贵贱的塑造,亦显得非常表面、势利和俗气,令角色显得过份典型无新意。
如是者,两男一女,加上住在秋炳楼下的杂货店老板女的痴缠,构成了一个不算复杂的四角关系。
虽说是四角关系,但导演并没有创作彦祖和老板女成为男女主角情感上的强劲对手。
我所说的强劲对手,并不是如彦祖般耍手段,而是真正分别让男女主角爱上对方,并构成难舍难离的选择难题。
因为没有难题,所以秋炳与朱蒂的分开与重逢,显得无谓和儿戏。
而后段也没有交待老板女的去向,感觉不完整(虽然也知道她是四角关系的失败者)。
其实《等,我爱你》是一部拍得很用心的电影。
无论画面构图、镜头角度、剪接、配乐都配合得天衣无缝,画面之美亦提升到电影气氛,给观众十足的视觉质感。
就连初任电影男主角的黄宗泽亦演得恰到好处,庄谐并重又绝不夸张,全片最让人感动的地方也是由他牵引。
他既能演也展现到自身魅力,名副其实是可造之材。
正如文章一开始所言,看过黄宗泽的演出,很容易会爱上他。
《等,我爱你》绝对不烂,不过电影故事之普通,浪费了上述的优点,尤其从中看到不少类同电影的影子,却又无法超越前作,加上有些情节不合理,有些则硬滑稽,有些又太巧合,拖垮了本片用心的部份。
唯一可取的地方是,部份剧情未至于夸张到演变成胡闹,倒算克制。
演员方面,相比起黄宗泽,邓丽欣只是中规中矩。
她演了多年仍停留在《十分爱》等系列电影的表现,我觉得与她多年来一直饰演同类角色,参演同类电影不无关系。
邓丽欣都还好,饰演秋炳死党大啤的森美,则依然演技夸张。
他对找换店女职员的情痴部份算是收敛,讲述他跟不同国籍女人上床的几幕,真是演得太浮夸了。
另外,找换店女职员被塑造成载上牙套满脸暗疮的形象,却是一大败笔。
森美的夸张,都不及饰演秋炳友人的杨诗敏(虾头)令人吃不消。
几乎她在参演的所有电影中,都是以同样的演绎方式表达角色,就算观众依然觉得好笑,她自己亦应该会生厌吧。
从电影的英文片名可以看出故事主题。
惟「爱得要及时」(又或是爱得太迟)也未免铺垫得太迟了。
故此,在整部电影中,可以看到火火导演想表达很多关于爱情的想法,惟电影主题却在结局一刻才出现。
也因为没有足够的伏线,出来的效果似是编剧在埋笔之时,突然灵感一闪,觉得来个反转给观众一个意料之外也不错啊。
结果,惊讶不足,却突兀感有余。
祁佳仕
跟我同住的兄弟买了一个小冰箱后,三个男生住的宿舍顿时多了很多家的味道。
如果说这个家还缺点啥,那就只缺个女的了。
天热吃雪糕,舒爽;雨天带来冷意,吃雪糕,感到刺激之后头脑清醒很多。
想到了在中山第一次打暑假工时看到《暗恋99天》。
《暗恋99天》是黄宗泽和邓丽欣主演的爱情喜剧,另一个名叫《等我爱你》。
电影借着《失恋33天》的余热来到荧幕。
黄宗泽扮演的秋炳是没钱没房、以售卖秋记雪糕的面包车为老婆的屌丝男。
和他一起卖雪糕的兄弟是一个饥不择食的有点帅的男孩。
————不同肤色的女生被他强大的魅力吸引过。
被吸到床上的都不止一个。
跟兄弟不同的是,秋炳一个大男孩还能享受QQ爱————在MSN上跟人恋爱。
在虚拟网络里,他是彦祖,对方是志玲。
现实中是有女孩喜欢他的。
————一个经营杂货铺的女生。
有一天,秋炳的房东女儿朱蒂来找邱炳,安定下来后要在香港工作。
朱蒂一开始先帮邱炳卖雪糕,后来在送雪糕过程中在公司用闽南语回答了讲闽南语客人的话,竟被负责人彦祖招揽,成了白领。
年轻时,喜欢的人傻傻地看,讨厌的人死死地看。
在与不错的女生擦肩而过后从手机屏幕看到人家回头看你能叫人激动半晌。
对某男生感兴趣,求人家修电脑、点评一下自己写的东西,即使冷眼旁观,也觉有趣。
男的喜欢在喜欢的人面前装酷,自以为特别,其实在对方眼里不特别,倒是特别恶心。
一个女生可以在喜欢的男生面前很卑微————可以化作春泥护他,哪怕护得人家心更花。
外在好看的人追异性,那叫吸引,那叫青春。
外在不算好看的人追异性,那叫勾引,那叫发春。
电影里经营小卖部的女孩撒谎————说有做外卖生意,暗地给秋炳洗车却说空调漏水使得秋炳的车变得干净,以为朱蒂被秋炳甩了就有点冷漠对待朱蒂但还是在雨天收留朱蒂。
这些情节好像炎炎夏日的雪糕,叫观众觉得舒爽。
秋炳的好兄弟,看似花心,但能为喜欢的人解决租金的事花心,哪怕出卖兄弟换钱也要帮。
然而在帮了心爱女生后再见到人家,人家冷笑着看对方装逼,最后似一个满意的电影观众冷冷跟秋炳兄弟说:“我不认识你”五个字。
这些情节似冷天雪糕,刺激人后让人清醒。
跟很多底层青年一样,秋炳把对朱蒂的喜欢放在卑微的心这个冰箱里,不到非让它被朱蒂瞧见不拿出来。
从他说话的语速放缓、邋遢形象开始改变,观众可以感知秋炳对朱蒂的爱如雪糕慢慢地坚挺,越来越美味,叫秋炳越来越享受的同时,灵魂开始变得和雪糕一样甜。
有钱公子彦祖不像邱炳那样怯于表白。
对于秋炳,爱是奢侈品。
而对于彦祖,爱是床上用品,不是那么珍贵。
彦祖曾经喜欢朱蒂,或许只是因为她如雪糕一样新鲜又有点解渴。
最终,王子没有变成青蛙,朱蒂没有变成凤凰。
邱炳不是很浪漫的人,他不会送999朵玫瑰给朱蒂,但可以在心灰意冷的情况下尽管下定卖老婆————心爱的车的决心,但朱蒂说帮他在天亮前卖出一千份雪糕后,还是能强忍着陪她卖出998份雪糕,最后自己去卖两杯雪糕。
彦祖是买最后两杯雪糕的人。
彦祖不是讨人厌的插足者,让人觉得他跟踪,在必要时出手相助。
邱炳不晓英语,是从朱蒂这里学的单词“Apple”。
振作后用这个单词在繁华地段开了家雪糕店。
彦祖为了朱蒂和秋炳重逢,叫朱蒂在秋炳的店买雪糕。
彦祖这个公子哥,跟雪糕一样,给观众的心带来甜。
电影里的插曲不少,都好听,跟情节都很合。
最喜欢女孩暗地帮秋炳洗车时的配乐————欢快中有淡淡的悲伤,又带点浪漫。
实在适合暗恋中的人在夜里独自侧耳聆听。
这部电影是搞笑而写实的,但跟很多香港喜剧不同,它不低俗,不是迎合孩子口胃的。
它犹如雪糕,让人看着有点冷意,但心里甜滋滋的。
这种电影在香港电影里应该是昙花一现的。
它绝对是冷门佳作。
或许是因为要努力往内地《失恋33天》靠,得适合文艺青年看,又得有香港特色,所以它难得。
香港电影衰落的特征之一就是小市民的形象越来越少。
少了小市民文化,香港电影能不能走出香港得打个大问号。
《外来媳妇本地郎》的阿奇扮演者在电影里出演搞笑角色。
《暗恋99天》里的主角、配角都出色。
里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街坊好像就是你身边的街坊,很多时候尽管讨厌但又觉得他们好笑。
这部电影市井气息极为浓厚,喜欢到大排档的朋友可以好好看看。
电影叫我想起了一位大学女同学。
她是清远的。
她欣赏我的爱阅读和爱写作。
她曾经写了一篇关于她最喜欢的小说————列夫·托尔斯泰小说《穷人》的评论叫平平我评评。
小说无处不体现故事人物的穷。
《暗恋99天》也是这样。
小说这样叫读者难受,电影这样却能让人苦中带笑。
在难过的日子里,在中山如被困山中。
在中山第一次看《暗恋99天》。
看着电影如吃一杯杯雪糕。
后来一直念念不忘。
于我,它好像是初恋;是苦难的烈日下永不融化的雪糕,永远叫我感到甜蜜。
虽然标榜的是爱情喜剧片,我们也从开始一直笑,但是当我们盼着秋炳和朱蒂赶快表白的时候,才发现结局一点也不喜剧……秋炳和阿啤都是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从来也没有想过要干什么大事业,只是想雪糕能都卖出去就完了。
就算是再小的人物也希望有一份纯真的爱情。
阿啤表面上看起来是来者不拒,但是他其实心里有真正喜欢的人,只有对着真正喜欢的人他才会害羞,他没有像对其他女生那样随便就去表白,是因为他觉得自己还不够资格,他只是一个每天还在为谋生发愁的人,怎么能轻易就有自己的爱情呢!
再来说秋炳,他比阿啤更天真,他没有随便拈花惹草,每天都上网看志玲有没有回复彦祖,他没有妄想自己会有轰轰烈烈的爱情,志玲就是他的女朋友,虽然每天只是在网上聊天,但是彦祖喜欢志玲!
直到表妹朱蒂的出现,给两个生活原本平淡的大男孩儿,曾添了无数喜悦,特别喜欢看朱蒂和秋炳吵吵闹闹,看到朱蒂拿鞋打秋炳,秋炳拿着打火机在门缝儿趴着,说要烧死朱蒂,看得我哈哈大笑,其实生活本应该这样,嘻嘻哈哈打打闹闹一天就过去了……直到朱蒂有了到大公司的机会,直到“真正”的彦祖出现,阶级差距出现了,一个草根怎么对抗高富帅呢!
秋炳极度不自信,觉得自己配不上朱蒂,几次都松开了手。
从卖雪糕开始,朱蒂和秋炳像极了阿宝和阿华,只不过男女主角的身份调换了,朱蒂想要挽回这段刚刚萌芽的爱情,但是秋炳一再地回避……同样的镜头,男女主角揪心的泪流满面……在我们还在为秋炳迟迟不出门追朱蒂的时候,追到了又不赶快表白的时候,我们还沉浸在小浪漫当中的时候,朱蒂接受了秋炳的“我 爱 你”同时电影完结了!
心里莫名的心酸压抑!
(虽然从卖雪糕到完结,有股叶念琛的感觉,但是不论看过多少类似的,我还是觉得很感动)
应该是小制作吧,故事情节也很简单。
导演也不是说多么专业获奖无数,刚开始看还有点儿看不下去。
可是看到最后了却很难过。
看差评很多。
都说结局狗血,女二怎么不交代,男二也草草带过。
但是我觉得,这才写实吧,生活哪儿来这么多幸福的交代给你,女二那么付出就一定要感动上天然后让男一喜欢上她?
男二对女主这么好女主就得以身相许?
为什么最后非得来个happy ending?
现实里应该不少人在背后默默付出后依然没有得到什么。
开始得不到,努力过后,还是没得到。
过后无奈放开,继续走下去。
正如相思成灾的peter说,故事只是个寻爱的过程。
本身没有高潮。
那个牛逼哄哄的制作人说,我明白。
剧本就像是你的孩子。
然后他一把薅住peter的衣领,以强有力的手势拍在了桌子上,大喊,你必须杀死你的孩子!
最后peter妥协,剧本修改过后,金童玉女拥抱在一起,皆大欢喜的美好结局。
他向制作人妥协,更重要的是向票房妥协,向观众妥协。
我只是觉得导演拍得很真。
至少跟某些电影相比,大制作尽其所能描绘一种不接地气儿的奢华的时候,还有这种温情电影。
无声无息地告诉我们有种生活平常,温情却也让人心酸。
刚看完这部电影,真的忍不住要说两句。
电影一开始就以喜剧的格调引出了这个爱情故事,虽然平淡但却有意思,耐人寻味。
可是,结尾部分男主角的意外似乎有点太牵强了。
不知道导演是不是故意这样设计的,要让人印象深刻么,还是要达到什么目的就不得而知了。
我觉得,这种小清新的爱情喜剧,为什么非要在最后硬把它弄成悲剧呢?
明知道有情人终成眷属,你又何苦棒打鸳鸯呢......
看这部电影只是因为中午一个人在宿舍吃饭有些无聊,想找个电影随便看看。
关于爱情的电影最近看了不少,这部电影对于我的吸引最初是菁菁的暗恋,想看看这段恋情会怎样发展。
可是随着女主的出现,这个暗恋者便不再出现了,直到女主再一次从男主的生活中走出。
是不是很多人感情的写照:在感情的忧郁期随便找备胎玩玩,其实心里被占得满满的。
作为一部爱情电影,也许是可以的吧,只是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两人的感情在我看来似乎没有到那么一步,而且情节的安排,剧情的发展似乎并没有进行精心的雕琢。
本来故事以小人物的生活背景展开,我一直在期待着影片能再深入一点点,可后来还是有点失望。
这种小人物的生活容易让人产生亲切感,一个以卖雪糕为生的,为生计而奔忙的人,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人,以一个应付的姿态过活着,生活工作杂乱庸碌,或许还在抱怨着生活,秋炳就是这芸芸中的一个。
看着他卖雪糕那脏脏的车,坐在电脑前盯着电脑屏无聊的吃着花生,冰箱里空空如也。。。
似乎看到了自己的生活。
作为小人物中的一员,没有想过去改变生活,没有认真的去思考生活,只是活一天便算一天,草草地做着手中的活。
影片的开头很生活。
当然,拍电影嘛,这样的生活一定是会有所不同的,所以想看看是怎样的契机使这样的生活发生了改变。
随着剧情的发展,影片的内容好像并没有那么吸引我了,慢慢成为了一个简单的爱情片。
我个人比较同情菁菁,可能也说不上是同情吧,只是有些叹惋。
为自己喜欢的人心甘情愿的做着一切,并为之欢喜,可怎么也抵不了他心里已经住了一个人,这样的感情好辛苦。
对于现在貌似也在进行着暗恋的自己,佩服菁菁所做的,我喜欢她明朗的笑,大胆的行动表达 ,可是在她关上门之后心里的伤呢?
很多时候,我们爱一个人爱的那么深,连我们自己都被感动,我们爱的那个人却没有觉察,只是因为他(她)的眼里心里看不到我们的付出。
感情的事说不清楚。。。。。。
等你爱我,可能很多时候期待中的爱情往往是在不经意间来到我们心里的吧,既然来到,就好好抓住它,享受它。
一開始 ,我是被暗戀99天這一個名字吸引,以為是一部港式搞笑電影,誰知在看的時候,才知道片名叫《等我愛你》,一直對電影名字不解,以為是等我自己去看上你,我要看到影片的最後,才明白 到電影名字的含義,原來是鄧麗欣在一直等黃宗澤說“我愛妳”。
我是被最後那輛令人糾結的卡車才去上網查影評,以及我還以為“媽池”跟鄧麗欣是有著什麼驚人秘密,原來只是我想多了。
卡車,估計是導演想表達“愛要說出口”愛,要及早說出來,因為要是這一刻不說,下一刻就會太遲,不過我還是覺得一這毛畫蛇添足,太差勁了。
當看到 媽池的跑車,其實是要載另一個女人的時候,我心想,其實會不會是媽池跟鄧麗欣做了好朋友,之前 的一切,其實是想激勵黃宗澤,我想我還是想多了,估計是鄧麗欣最後沒有 接受媽池,而媽池不想黃宗澤誤會而所以告訴黃宗澤,僅此而已。
除了個別令人無限糾結之處,電影來說總體還是很不錯,搞笑得來,很有小清新feel。
電影的攝影非常的好,隨著一些法國的響起,一些小細節的鏡頭過度,顯得好有詩意,好有情調。
有幾個位我狂笑,例如“泳池邊的男人”、“金翅仆街鳥”、“高潮了”,森美和其他幾個配角的表現令人相當於忍俊不禁。
不過表演得最到位的不是鄧麗欣,她扮演的朱蒂好立體,好可愛,好親切,好有魅力,你真的會愛 上這一個人。
而跟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士多店的北妹,她的戲有一點兒假,特別是她“嘻嘻嘻”的笑聲,三十多度的天氣,聽著也有點發冷。
好明顯,這是一部“屌絲也會有春天 ”,在如今,沒有 金錢便沒有愛情片的現實裏,低學歷,低收入的草根青年,也可以獲得他自己的愛情。
一個日大設計師,中環上班的白領精英 ,一個是雪糕 仔,落差好大, 但在草根階層中相處的快樂,是高級享受中買不到的。
本片非常多bug,一直喜歡黃宗澤的士多店北妹,森美喜歡的兌現店醜女,這些角色 都太缺少交代了,而且鄧麗欣的愛情從媽池轉向黃宗澤這一個過渡也太突然了。
我一看就知道買了黃宗澤最後兩杯雪糕的是媽池,因為 導演想表達的就是屌絲對這個現實社會的奮鬥,最張還是有高收入的情敵幫助了他,這一筆,非常的有力,突出了社會的現實是多麼的殘酷。
所以這才令他真正的發奮做人,結束他屌絲 的自卑自暴自棄自卑自鄙。
雖然有一點點假,不過,我還是選擇去相信這一些勵志故事,不過還是不要太認真去看一部電影好,把他當作是一部茶余飯中的搞笑小品看看就算了。
等我爱你原名大爱之达人,从前年年底就开拍了,首次由Bo担正,大家自是欣喜异常。
谁知上映日期一拖再拖,同样遥遥无期的还有一部神兽巴打,此处不谈。
光论此片,一开始并不被我们看好, 小成本,情节简单,除了Bo外没有任何吸引我们看的理由。
但真到了上映日,还是屁颠屁颠的跑去看了双休日的早场。
电影院刚开门,忐忑之下果然是包场……不过也好,可以让我在结尾肆无忌惮的唱太错……说了这么多还没入正文……以下无剧透……没看过的亲可以放心……先说配音,真的是用心了,加入了很多内地观众的习惯用语,让我忍不住想吐槽七十二租客的坑爹配……但还是期待粤语……然后说演员,邓丽欣很邻家很舒服,森美很色但有情义,其他演员很用心,但很可惜有明显剪辑痕迹,森美的情节后期明显剪了,情节对不上,可能为了阿炳这条线的关系……但最出跳的就是秋炳,他可能是Bo饰演的角色中最没节操的角色了……前期真是讨人厌,后期又非常惹人怜,足见演技。
常常在想是什么支撑我一直爱着这个演员,不是角色,不是外貌,不是因为需要一个偶像,而是他每一次的角色和真人的反差,让我深深的被他的演技折服。
Bo很帅,毋庸置疑,但这也成了他最大的障碍,因为别人往往会更多关注他的外貌而非演技。
所以有了Bo这几年的自毁形象,如瘸子如贱男如屌丝但他也说过,好演员不会挑角色,他能做到的只是一步步造好每个角色,他真的做到了。
每一个皱眉,微笑,假笑,生气,撒谎,耍泼,虽然有几分以往的影子,但更多是一个全新的形象,以至于有时候我会误以为在看一个完全不同的演员,这点无疑是最大的惊喜。
当然无论他怎么伴丑还是很帅这是改不了了嘎嘎~最后要提的就是秋炳其实是个好孩子,导演对每个角色塑造的都很生动,绝对值的去电影院看。
今天,你想秋炳了吗?
正如港剧里香港人常做的一个手势,手一摆,同时发出“切”的一声,表达一种无奈、不屑的情绪,看完本片我很想对这个电影这样做。
反正整个电影我是没看懂。
比如开篇,女二就很美很抢眼,所以女一出来的时候,虽然片头已知道谁是主演,却仍然觉得女二风头太劲,戏份也讨巧,着实喧宾夺主了。
不明白导演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后来男主带女二周游世界,她阳光的笑容配上他阴郁的漫不经心,她的兴高采烈也许是发自肺腑,他的冷漠淡然却一定是刻意为之。
他不爱她,所以只能用这样曲折的方式告诉她。
但女二却永远都表现得越挫越勇,无怨无悔,简直是紫霞仙子再世。
这样的女子,谁不心疼?
结果后半部分直到剧终就完全无交待了!
不知所谓。
导演啊导演,你究竟有没有考虑过观众的感受?
男一默默的盯着女二为他洗干净、晾在阳台的内裤,一言不发。
本以为他会感动得回心转意,然后镜头一切,贱兮兮的去找女一了。
不知所谓。
或者导演是想说,女二在男一心里连一点点位置都没有吗?
女一呢,一边在网上心系彦祖,一边在公司对着高富帅发花痴,一边在家和表哥情愫暗生。
虽然导演很贴心的把剧情设计成彦祖本来就是表哥,所以女一可以轻松摆脱花心的控告,但导演忘记设计一个桥段,表明女一曾经在三者间有过纠结。
我们观众都知道彦祖本来就是表哥,但女一不知道啊拜托,她就这么心里爱着三个人,虽然后面种种迹象又表明她的真爱是男一,并为此无怨无悔,但那是因为命运(也就是导演)帮她顺理成章的成就专一之名,所以我的心里还是判她花心罪名成立。
这样一个女主的设计真是失败,不知所谓。
但最不知所谓的要算爱她的那个高富帅,居然在男主和女主开车满城疯跑卖雪糕卖到天亮时突然出现,难道你从女主下班开始就一直默默跟踪她吗?
然后瞅准机会给予情敌最后一击?
要不要这么巧啊?
男一,演技和外表都无话可说,一个字赞。
就是片尾的大卡车让我不知所谓。
是为了成全片名吗?
片中所有的人永远都要等我爱你?
一旦不用等了也就是生命结束之时?
男二,演技外表同样无话可说,还是一个字赞。
就是他爱的那个钢牙妹非常不知所谓。
穷到快破产,却在收了一大笔钱后翻脸不认人。
我们是不是要这样理解导演的良苦用心:她知道他爱她,重情重义,所以觉得自己配不上他,所以决心不要拖累他?
——但导演,你只给了她一个凝视那一沓钞票的镜头,没有任何其他细节能说明啊?!
我们就从这里就能读到她的心声?
你对她的演技是不是太过有信心了呢?
按理说,一个相貌平平的穷姑娘,碰到一个对她好的穷小子,两个人是不是应该在一起呢?
或者导演你想说她是凤姐第二?
那拜托你能不能说一点点?
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究竟想说什么呢?
综上,演员都是很好的演员,但整部片子,我只能说,不知所谓。
另外前半部分的笑料都很棒,毫无做作之感,比什么喜上加喜最强喜事之类强太多。
演员+笑料值得一看。
表哥表妹为什么可以谈恋爱,我裂了。。。。。。。。。
(在晚上10点已经便便完、刷牙完的情况下仍然飞身去到电影院买票看戏,小宗宗真应该授予我“荣誉铁杆粉丝奖”!!!
)港式爱情小品可以很有看头,2010年涌现出很多不错的:<月满轩尼诗>、<分手说爱你>,<前度>,<恋人絮语>,还有<志明与春娇>。
除了高楼大厦,小街小巷也是香港的特色,转角的干洗店、烧味舖、叮叮车。。
其实,这个城市还是很浪漫的。
<等 我爱你>拍的很有心思,但不能否认编剧是硬伤。
整个故事非常奇怪,几条感情主线像强扭在一起,一些搞笑的小段子也是东拼西凑:黄宗泽和邓丽欣本是表兄妹,邓在台湾长大,返港找工作,暂住在卖雪糕的屌丝表哥家里。
其实俩人本是网友“彦祖”和“志玲”,互相爱慕但不知对方真实身份。
偶然中,邓遇见了设计公司老板妈池,在黄帮助邓追求妈池的过程中,两人互生好感。。。。。
轻轻一句“表兄妹不算乱伦”就打发了?
亲,这不是黄梅戏;约炮男森美暗恋两替店的箍牙猪扒妹,这段也很莫名其妙(导演想说的应该是“港女都太现实啦即便是箍牙猪扒妹都只认钱不认人);负债插科打诨的三个街坊每次出现都很突兀,为了出现而出现,生拉硬拽缺乏基础;最开始“网友”的设定也显多余。。
我觉得最动人的反而是复线——杂货店女儿暗恋黄宗泽,好好发展,一定能胜过主线。
最后的结尾,真系。。。
丢你个扑街啦!!!
附赠部分高登神兽卡↓↓↓玩撚猿(玩撚完)雕娜馬(屌那媽)金翅仆街鳥(今次仆街了)麒麟怪(奇撚怪)雕娜猩(屌那星)縮縮北行鳥(叔叔不行了)珍系吹鳩象(真係吹鳩脹)多卵魚(多撚餘)按撚狗(戇撚鳩)
我才不说我是看bosco的!
没看懂——1 牙套女为什么突兀翻脸赖账 2 秋炳菁菁出去旅游有无发生什么 3 为什么妈池明明为了追到朱蒂不择手段可这么快妥协并100天内找到了下一个女友 4 为什么要安排片尾可能会撞车的情节 5为什么秋炳最后都拼命找人买雪糕,也就是说他自己也不想卖掉车子的,那这两个人还要继续这个2k元的赌?
就是为了香港的小清新,还有金翅扑街鸟打分。剧情不是很好啊,森美是老了。那几个打酱油的很好笑啊,楼下那个才叫暗恋
最后那辆卡车才是重点。一切太过美好的东西,大抵都不是真的。
挺欢乐挺有意思演的也不错打发时间足够了。
过于狗血。。。
什么垃圾……
看了开头还可以啊,对搞对象没什么兴趣,但香港题材还不错
我爱你,与你无关。而其实,怎么可能无关?
毁三观。。
森美总是给人一种恶心感呢 - -||
港式小品,很好看,里面几个点:维他奶真是港人大爱,许冠杰《半斤八两》里喝,《古惑仔》里山鸡喝,这里还喝;四大天王、BEYND的海报;彦祖,两个啊;片尾曲好听,公司里打酱油的妹子很惊艳;男三号用了TVB男一号的配音,张艺。女二号小旅馆那段身材真好。食环署秘密行动组督查2046.
看了前男神黄宗泽的电影《暗恋99天》,最近他都没有接到什么好片,而且香港电影近几年来一直不景气,看的时候已经做好烂片准备了。。。还算让我吃惊吧。本来计划1分片,结果居然有4分。不过虎头蛇尾的,后面半小时完全是在“作”。结局黄宗泽朝女主奔跑过去突然来一辆车这就结局了,这是几个意思?
表兄妹乱伦之网恋同居日记。偶像剧的剧情、小品的桥段,狗血的结局。
香港轻松搞笑爱情电影。结尾大卡车撞人的梗好突兀。。。邓丽欣和江一燕好像啊!看的国语版,台词还可以,有笑点。。。但是片子和暗恋没关系,和99天也没关系啊,这名字叫的有点莫名其妙。。。
觉得好好笑的一部电影~~主演们的演技都点赞啊 结局能把那辆车去掉的话 就更好了 那就会给五星了 !
女演给2星
为什么钢牙妹最后不理大啤了,为什么结局会有辆卡车,活生生给不了第四星好不好....
什么鬼东西
一直想看,可是影院是国语版的,所以就没有去,网上终于有粤语的了。给五星只为黄宗泽!电影还好吧,感觉那么帅的男人哪个女子不为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