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不输于世界上的任何一种情感也许有一些话 对于生活的压抑 工作上的埋怨 学习上的压力 无法与父母亲人诉说但是朋友弥补了生活中的各种空白不必雕漆辞藻 甚至不用过大脑 简单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获得赞同 安慰 建议 总有人陪你一起长大 陪你哭陪你笑 骂你使你保持清醒 爱你使你觉得人间值得有人爱你陪在你生活中的每个重要时刻或许你们不常见面 或许你们不常一起吃饭 又或许连几张正经的合照都没有但是在你看这部电影时想起来的第一个人 一定是你这一生 最为重要的朋友你会想和她一起看 想电影中一样 你们永远是彼此最信任的人 最值得托付的人 是想第一时间分享幸福悲伤痛苦的人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 最怕朋友突然的关心 最怕回忆突然翻滚绞痛着不平息 最怕突然听到你的消息 想念如果会有声音不愿那是悲伤的哭泣 事到如今 终于让自已属于我自已只剩眼泪还骗不过自己 突然好想你 你会在哪里过的快乐或委屈 突然好想你 突然锋利的回忆突然模糊的眼睛 我们像一首最美丽的歌曲 变成两部悲伤的电影为什么你 带我走过最难忘的旅行 然后留下最痛的纪念品我们那么甜 那么美 那么相信那么疯 那么热烈的曾经 为何我们还是要奔向各自的幸福 和遗憾中老去 突然好想你你会在哪里 过的快乐或委屈 突然好想你突然锋利的回忆 突然模糊的眼睛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最怕朋友突然的关心 最怕回忆突然翻滚 绞痛着不平息最怕突然听到你的消息 最怕此生已经决心自己过没有你却又突然 听到你的消息
很久没有写影评了,因为看片确实少了。
但是这个片子看完感动和感慨都很多,所以想写点东西。
片子主体是讲的两个闺蜜之间的友谊和感情,然而绝不同于国产的狗血青春和胡闹。
友谊是什么,不计回报的付出似乎太虚假,但是至少是长线的投资而不是短线。
我得了癌症,你怀孕了,我只想第一时间跟你分享。
你过的比我好我不会觉得你炫耀,你过的不好你也不会觉得我可怜你。
你的孩子是我的孩子。
五个主角的演技都很赞,其实片子的格局并不大,场景变换很多,但其实更多的都是靠演员的发挥。
几条线,友情闺蜜情爱情亲情都恰到好处。
比如不靠谱的演员母亲,比如两个孩子,比如两个老公。
如果你得了癌症,你会怎么做呢。
女主给孩子放化疗的影片,还有平静的告诉孩子自己即将去世的时候我被触动了。
如果换做是自己会怎么做,或者说如果作为女主的老公的角色你会怎么做,是否能直视自己妻子的眼睛呢这是一部很适合女人看的片
杨绛在生前的采访中说,她不怕死。
大多数人之所以怕死,是因为他们怕死后的未知、寂寞与被人遗忘,就像影片《星运里的错》里男主角担心的一样啊!
这部《已经开始想你》打着闺蜜剧的旗号,给我上了一堂生死课。
先回味一下剧情。
学生时代的友情纯真美好,每次回想心里都暖暖的。
剧中杰西(德鲁·巴里摩尔饰)和米莉(托妮·克莱特饰)就是两个一起长大的好闺蜜。
岁月让她们的友情慢慢转化成了亲情,米莉婚后育有一子一女,杰西高龄一直未孕。
正当杰西试管婴儿成功时,米莉查出了乳腺癌。
米莉作为一名争强好胜的职场女性,在病魔面前也不得不俯首称臣,做起了化疗,戴起了假发,强颜欢笑,郁郁寡欢。
还好,有一个私房闺蜜,可以在深爱的丈夫也提供不了心理援助时陪伴左右,给予身心灵三位一体的呵护。
多少红颜因为乳腺癌而薄命黄泉啊!
因为这是女人的一个碰不得的敏感部位啊!
可是,死神只给你一个单选题,要命还是要奶?
米莉无奈的舍奶保命了。
我在心里想,老天啊,多不容易啊,可否赏脸让命运翻牌,一切好起来呢?
想的美?
命运要置一个人于死地轻而易举啊!
面对无胸的老婆,有几个男人会恩爱如初,无动于衷?
米莉的老公很帅很年轻,总让人感觉她俩姐弟恋,果不其然,“弟弟”掉链子了,“姐姐”崩溃了。
米莉在遇到一个欣赏自己、不计较自己“残疾”的男人后彻底沦陷,搞起了婚外恋。
同时和杰西友情的小船也翻了。
再纯真的闺蜜情也抵不住相互的猜忌与不信任。
伤自己最深的往往都是最爱自己的人,这话真毒,一针见血。
编剧你好,挽回友情和爱情有一万种方法,为毛非让米莉去死呢?
好好的让我用了多少纸巾来擦泪啊?
乳腺癌细胞扩散,米莉时日不多了。
接下来就是我所谓的生死课了。
如果你是米莉你会怎样度过仅有的时日呢?
米莉选择了面对杰西、老公及最真实的自己。
她靠真诚重新赢得了友情、爱情和自己的良心,最后走的很安详。
背景音乐你真坏,好催泪啊!
活着的每一天,好好爱,那就不怕被遗忘了吧!
因为总有那些你为之付出真情的人会想你的!
有人说这是英国版的阳光姐妹淘,虽然是几十年的闺蜜和绝症这种俗套的剧情,有人觉得不够感人,有人觉得卡司不好,可能我真的就是那种容易受影响的人吧。
看到最后米丽躺在床上,在睡梦中离去,看到kit抱着床上的米丽失声哭泣,看着米丽苍白的脸,还是会落泪的。
闺蜜知道你最疯最难过最开心的事情,也可以陪你做最出格最离谱的只能跟你分享的事情。
每个人的经历,在这部电影,有相似,有不同,能够让人感同身受的,就是友谊本身的美好吧,特别还是一辈子的。
看着你结婚,看着你怀孕,陪着你的孩子出生,在对方最需要的时候的时候随时出现。
或许有争吵,有不认同的地方,但一次相遇,一个拥抱,就能和好如初。
我们啊,真的不能丢掉了上天在你的身边安排的这么一个人,也真的不能辜负,好不容易花时间种植起来的这么一段友谊。
毕竟,知心的朋友,兜兜转转,就那么几个。
突然想写写我大闺蜜M的事情。。。。。
一直都不想写,写完了还是觉得矫情,觉得对不起她的苦难。
虽然很矫情,我还是留念下吧。
《已经开始想你了》1、去年十一,我的大闺蜜M久违地给我发了微信,表示好久不见、叙叙旧、聊聊现状。
我想起来,和M已经好久没联系过了,上一次见面和对话还要追溯到两三年前了,生活和工作太忙,打仗一样地忙于眼前事务,应付人生,别说诗和远方了,就连老朋友都顾不上了。
我顺杆爬地抚慰M,特别真诚愧疚地说,我一定最近抽空去看你,不如这个周末吧,或者下个周末吧,或者我再找个时间。
于是,这个抽空又一拖再拖,一直拖到了春节,一般这种情况,朋友们多会怒斥我一枚人渣、言而无信,不过M还是温柔贤淑地表示:你忙你的,你随时过来,我等你。
2、说起M呢,我就要说远一点了。
微博上不是常看到那种悲伤的鸡汤问题吗,朋友为什么走着走着就失散了?
因为面对的生活不同了,要解决的人生阶段不同了,因为聊无所聊了,家庭主妇和单身狗闺蜜失散率更高。
所以理论上,我和M应该是步入这种庸常失散的好闺蜜。
我和M是中学同班同学,标准的性格迥异,却不知为毛混在了一起,她是个绝对温柔贤惠靠谱礼貌谦虚勤奋,具备一切中国传统美德的好姑娘,相对来讲,我也不是要黑自己啦,真的是相对她来讲,我比较好吃懒做不拘小节性格乖张喜怒无常,像个大老爷们。
经常看到电影小说总会设置性格迥异的闺蜜,后来想想,或许我们也没迥异到那个地步吧,大概只是因为两个人相处,总能把对方比较极端的部分激发出来。
我们成长都有着标准的北京80后的印记,迎着风和晨光骑车上学,上数学课懵逼,上政治课睡觉,书包沉得不得了,穿丑陋的蓝色校服,前后桌会互相抄抄考试题。
那时互联网还不发达,娱乐也不多,但生活也不是完全被考试和学习占据,周末会逛街和溜冰,会看武侠小说和听音乐,会齐整的做读书笔记,一起买过民谣歌手和摇滚朋克们的卡带,M喜欢朴树和许巍,还喜欢听一些音乐台,对深沉文艺的鸡汤才华格外没有抵抗力。
后来,也不知为毛成长得越来越汉子的我,想起中学时候做的事情,总觉得有些羞于启齿,感觉是一些可爱的“娘炮”往事:比如我们居然一起写过一本日记,还比如在她带动下,还写过歌词呢。
想起来,就忍不住想掩面。
3、M跟我一起经历高考,我读了艺术,她规整地考了英文系,但差了点分数被调配学了俄语,刚开始,她对这个结果有些意兴索然,俄语是小语种,也不是她最初想要学的专业,不过很快,她就在我们共同日记本上写道:学着学着就喜欢起俄语了…… 再然后,就经常听到她说:我去图书馆背俄语、我去考俄语什么级、我做了什么什么俄语翻译。
她一直就是个很懂得顺势而行,也乐于随遇而安的人,她勤奋又安然,忙忙叨叨地付出,早早地考完了四六级,规整地、靠谱地生活和打工。
哦,然而同期的我,好像在虚度光阴,其实我挺靠谱哟(嘿嘿),但在M看来,我格外像个不靠谱的艺术家,在她面前,我好像也满足于这个角色。
这都不影响我们的友情,年轻时女生的友情多数建立在“周末去西单买包”、“聊点学校里的八卦”“你看上哪个男生了”“去听个啥演唱会吧”这类相当无聊的事情上。
还记得非典那年,各自在家憋了一两个月,6月解封时,我们风驰电掣地奔出来聚会,在东单王府井的麦当劳美美地吃了一顿麦香鱼,大街和公车上空荡荡地,我们觉得自己挺勇敢的,一不留神一起见证了历史,虽然转瞬就忘记了。
人都是被生活推着往前走的,走得总比我们自己想象得快得多。
后来,我们被生活推着找到了工作,在加班过后的冬天马路上一起信誓旦旦过,被生活推着去恋爱了,我总是分手,却好像也不太懂得如何伤心。
她认识了男友,一脸犹犹豫豫的,好像不知所措,再然后了一段日子,她有点羞愧地跟我承认,决定跟这个男生在一起了。
我总是记得那种被生活推着走的心情,记得一起奔波的晚上,一起讨论第一份工作的夜里,住在她家打地铺的夜聊,却总也想不起来,我们到底聊过什么,为什么大笑过、伤心过、郁闷过。
我觉得很遗憾,毕竟和她有关的很多事情,是我的青春。
电影讲过那么多好的青春,而我们的青春很模糊,转瞬即逝了。
4、我对着现在的M,需要搜肠刮肚去想一些话题。
并不是因为彼此生活轨道不同,当然,她规整靠谱地结婚了,在合适的年纪做了合适的事,也在合适的年纪,找了一份国企的工作,愉快地奔向靠谱的康庄大道上。
她像是为了靠谱人生而认真生活的好姑娘,却没有得到那份简单靠谱的生活。
应该是八九年前,M生了个怪病,具体拗口的病名我总记不起来。
但是如山倒的强势病症,我到现在还记得,她那段时间打算结婚,而工作很忙的某天早上,忽然手指发麻,然后站不起来了。
她当时跟我说,那段时间特别忙和累,戴隐形导致眼睛发炎,发炎扩散到全身很多地方,导致手指和背部发麻,因为忙着出差没有去医院看,于是在某天早上,免疫系统紊乱,攻击自身站不起来了。
那会儿觉得这是个疲劳导致的急病,还劝她那就以后别这么累啦,一定会好啦。
那个时候,是真的没想过,这个奇怪的看似急病的病,就蜿蜒曲折、历史悠久地缠绕了她,刚开始不太严重,她还是决定结婚,组建了家庭,之后的N多年里,几乎每年都会忽然发病,忽然走路无力,浑身疼痛,她住院检查、吃各种西药和激素,胖得走形。
原来,我总劝她:别太累啦,恢复下就好啦。
后来我劝她:没事,那就保持着,让它不要复发。
再后来,我又说:还是及时行乐,不复发的时候出去玩玩呗,我们要享受人生。
伴随着我的这些话,她的病情其实是在进行着越来越差的反复,她选择辞职在家全心修养,小心翼翼地让自己不要忽然瘫痪。
5、她说她查了不少关于这个病的资料,也看到过同样的病友,有的人瘫痪了,有的人恢复得还可以。
他们都没法要小孩,生活都不好,总之都战战兢兢的。
她说这些时候,很平静,像是给我科普,而我也因为在寻找安慰的话,在认真吸收着关于这个病症的一切,继而在这个病症中找到一条出路,给她指出来,像我们这些年来的相处模式一样,她负责靠谱温柔的操心忍耐,我负责大大咧咧地及时行乐。
接近10年的时间,她的病情反反复复,我们对于她的人生的期望也变了很多。
年轻时候我在想:她一直勤劳刻苦温柔体贴,应该配得上一个安稳美好的家庭和一份刻苦就能有点小回报的工作,她总是碎碎念自己老公不太体贴,领导有些麻烦,不过最后还是唉声叹气地去做了家务和做了工作,钱赚得不太多,不算有魄力和野心,但还是能得到一份无比安稳又自得其乐的生活。
但这些,还是被奇怪的病症扼杀了,她呆在家里,随时预防身体变化,不敢感冒,也不太出远门,她养了一条小狗,每天起床、做饭和遛狗,努力营造着普通平稳生活的气氛。
偶尔要去听一场音乐会,却因为突发病状,只能把演唱会的票转送给我。
我记得,有一年我去听了许巍,是因为她生病住院,把票转送给了我。
听歌时候短信了她,我说:你喜欢的朴树居然到现场了!
她说:真好。
6、转眼间,从她生病至今,好像8年过去了。
我开始对这段记忆都模糊起来,当她和她的病浑然一体无法分割,终于成为她命运一部分的时候,我也一起接受了这个设定。
她因为激素迅速发胖,只能买大号衣服,走路不能太多,我们有时半年见一次,在医院,有时一年见一次,在西单买包,有时两三年都忘了联系。
2015年十一,她忽然给我发微信重新联系,聊了好一阵,她才跟我说:2015年整年都在发病,特别不好。
我对这个消息也有些习以为常,毕竟这8年来,她的病一直在反反复复,我说那就好好休息,争取赶紧好起来。
我抽空去看你。
她说:嗯。
我等你来。
7、2016年大年初五那天,我去她家看她,拖了好久,终于去看她了。
她住在父母家,我以前留宿过,但因为太久没去过,她一如既往无比体贴地给我复制了路程和地图。
去之前,我抱着这8年来已经习惯的心情,去探望病人,并准备好了“快养好恢复,我带你去西单买包吃饭”的安慰。
她坐在她卧室的床上,整个人胖得脱型,比过去的她大概大出三倍,比我这八年来任何一次见到的她都要严重的走形。
我不知道有没有露出惊讶的表情,我只知道我第一时间迅速找到一个故作轻松的表情面对她。
那天是破五,M的爸妈准备了饺子,让我跟她一起吃。
外面是鞭炮声,桌子上是饺子,但真的一时间找不到能够轻松吃下饺子的理由。
吃完饺子,桌子撤掉后,M的妈妈扶着她躺下,她全身不能动弹,说是现在恢复得上身可以动,可以坐一会儿,但生活的多数时间只能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睡觉也睡不好,因为全身的神经疼痛,因为吃西药全身会极具出汗,随时补水后又不能去厕所,于是她接了尿袋,垂在身边。
她自嘲说:从小身体太健康,连感冒都很少,结果一病就来个大的。
那天我有点方,坐在床边,半天想不出说什么。
我想不起来这些年我们每一次聊天在聊什么了?
每次为什么开心大笑,为什么郁闷叹气,我也想不起,她喜欢过许巍、朴树和黄磊,我第一次听花儿乐队还是她介绍的,我也想不起来,当初她是怎么找的工作,怎么努力考过了六级,然后对我的英文成绩嗤之以鼻的。
我想,我认真想想,那些往事还能想起一些,可是在此时此刻,显得聊什么都那么不合时宜。
我只能问她身体怎么样,她耐心解释,说这次是最严重的,一下子就站不起来了,动都不能动,每天都只能躺在这里,晚上也睡不好,一年都住在爸妈家,老公一个人生活,只有周末过来,她说这些时依然很平静,听起来不太像一个恐怖的人生。
然后我努力想在这次最为恐怖的发病中再找一个喘气的途径,问她是不是在好转呢?
她说是吧,有一点好转。
我给她介绍最近好电影,让她在家闲的没事就看看呗,或者写点东西,“没准一举成了网红呢?
”总之努力找了很多很多的无聊话题,无关紧要的八卦,和我最近工作的破细节破进展。
没有办法跟她聊过去,怕想太多过去的健康和青春,会更郁闷。
也没办法跟她聊未来,未来只有一句徒劳无功地“快点恢复快点养好会好的”,也似乎没办法聊现在,现在的许多人生她没有办法参与,不能聊逛街衣服、不能聊工作升职、不能聊恋爱、不能聊……好像不知道聊啥。
我看上去像个交流障碍的自闭症患者。
甚至连安慰的话都没有说,天啊,这8年来,各式各样的花样安慰,我都说不出口了,最后我只能给她发了个微信红包,红包寄言是:顺心如意,一切都会好。
她抢了里面的66块钱,然后一个人咯咯咯地笑了。
她说:“哈哈,第一次有人给我发微信红包!
” 8、探病结束,从她家出来,开车开出好远,停在一个红灯前面。
打开微信,想了半天,给她发了一句话,“亲爱的,要加油,恢复好了就去享受生活。
” 她打了一堆字给我,她说:“恩,谢谢今天来看我和红包,其实你走了以后心里有点小复杂,就是好想一下就起来跟你一块去逛街,但现在一岁小娃娃能做到的事儿我都做不到。
呵呵,没事儿,我还是要坚强乐观起来,坚定信心,一定要好起来,不光为我,也为了我爸妈,心里觉得特别对不起他们。
” 我也打了很多字给她:“其实当着你的面有点说不出安慰的话,觉得说什么也没意义,觉得你吃了很多苦,我也帮不上什么,来看你也让你辛苦。
不过反正这么多年之前能恢复,之后也能,人生走了这么远,真的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得偿所愿,不过我们都共同面对吧。
” 作为一条资深女子硬汉,基本不直面所谓的多愁善感和伤心,不过我发完这条微信,就把车开到路边,恶狠狠地哭了一场。
生活那么繁琐和庸常,已经连流泪的契机都找不到,但每次看完M我都很难过,有一种想回头看看模糊的时间却看不清的难过,有一种汹涌澎拜毫不理智的委屈感,一种:不行,我得找地儿哭一哭的莫名其妙。
我还很鄙视我的难过,因为我除了难过,什么也做不了。
9、后来一个月里,我用网上超市买了一堆水果和吃的快递给她,她微信里又元气满满地说她会好好吃好好加油好好的好起来。
我说:那必须啊。
大概停顿了几分钟,她又给我发了一条微信:“有件事,我只告诉你一个人。
我离婚了,这周六去办离婚手续。
电视剧的情节又发生在我身上了。
” 她说她老公家里给了很大的压力,觉得无法有小孩也没办法有正常夫妻生活,实在无法坚持下去了,她想还是别拖累人家了,大家都解脱,挺好,还说,她知道这是正常的,可是还是觉得难受,经营了那么久的小家没有了,心里的那个落地点和依靠没有了。
“我的人生,到底像个啥……” 我确实回答不了,打不出安慰的字,对于她的人生,她比我想得多和清楚,但也回答不出像个啥,我怎么回答呢。
我在文字框里打了半天,搜寻了一大堆又独立又励志的鸡汤,最后都划掉了,找了一个很折中、很无用的话打了出去。
我说:一起往前走吧,我们照顾好自己。
她说:嗯。
10、 前段时间在飞机上看了部德鲁·巴里摩尔的新片《已经开始想你了》,是部纯粹的闺蜜电影,一对从小认识的好姐妹一起经历读书、毕业、恋爱、结婚、生子等等,没有错过对方所有的重要人生阶段,好姐妹A患了绝症,故事平铺直叙地讲述了她从患病到离世的所有细节,无论是拍摄还是叙事都毫无出奇之处,不过我看得很难过,也许是因为想到了M。
(虽然不太吉利,确实还是想到了她) 电影用极快的速度记录了两个女孩成长的岁月,比起后来的病痛和苦难,之前的人生像是美好的浮云,没有什么值得特别铭记的事情。
我想我和M的青春也是这样,除了知道彼此是那段时间的陪伴外,似乎什么都不记得了,甚至我们一起娘炮的日记本都找不到了。
如果没有这场奇怪的疑难病,想必我和M的人生也会变成微博上的“越走越远的儿时闺蜜”吧,现在,我和M依然很少见面,我觉得见面对彼此都是一种煎熬,表面看起来,依然像是越走越远、越来越不相关的儿时闺蜜。
可是,每一天忙成一坨屎时,坐在床上刷淘宝、看电影时,四处玩耍逛街时,去国外放空旅游时,每一个生活的细碎时间里,我总会时常想起她,以前会想她在做什么?
在想什么?
后来会想:她会不会觉得人生太不公平了?
我怎么劝她呢?
后来会想,我们是不是都没实现以前想做的事情呢?
不过算了,我要知足常乐的好好生活。
又后来,会想:大概人生归根到底都是一个人来受苦的。
一转眼过去那么多年了,我想的关于她的事情变了很多。
现在……我就只是单纯地会在忙碌的生活中,偶尔地想起她,努力回想她过去的样子和我过去的样子。
争取在今后的日子里,不再忘记。
2021年记录一下,2021年3月21日,她突然去世,去世前还在努力经营着一家微商店,每天努力在朋友圈生命不息的发着小广告,说自己作为一个罕见病患者终于得到了独立的快乐,打开了世界的窗。
联系不上她的父母,只知道微商群里她的亲戚发了一条简单的信息:说天堂没有病痛。
也说不要去打扰她的父母了。
听说她葬在了通州,到现在还没能去看看她。
后来做了个梦,梦见我到火车站送她,她坐在古老的绿皮火车上,在窗子里探出头跟我招手,在梦里我比较坦诚,我说:我不想你就这么走了。
她说:没关系啊,都会好的,你会好的。
一开始看到这个剧名且看到电影的标识为“喜剧”,还以为是轻松搞笑的闺蜜片。
但看着看着发现剧情过得有点缓慢,但并不郁闷,到最后有泪点。
情节并不出彩,没有很多的波澜起伏,一开始Milly患乳癌注定是这个影片的主线以及内容,由于没有设置过多的剧情,所以人物的描写及表达的友谊情感尤为凸显鲜明,每个人的演绎都能让你深同感受。
最让人感动的是Jess对患有乳癌的Milly不舍不弃,即使陪同Milly化疗、剃头发、切除乳房,Jess的眼神依然只有支持与柔和的,没有退缩及同情,相处尽量保持轻松幽默。
很多时候重病者身边的亲人及好友是最难平衡自己的情感,需要把控悲伤与轻松,不能严肃悲痛,不能体现同情与厌恶,所以很多重病者及其亲友表面上都故作镇定轻松,其实背地里谁也不想让谁看到自己难过的样子,一个崩溃全部崩溃。
这里德鲁巴里摩尔的演绎(饰演Jess)拿捏得很到位,对她的喜爱又更上一层。
而对于饰演Milly的托尼 可莱特因为之前对其了解并不多,但之后上网有看回她的一些个人照,发现她对这个电影的牺牲真的很大,这个电影简直把她丑化了,脸很长又瘦,尤其在她剃完头发,干瘦的男性特征更为明显;还有印象最深的是她刚做完切除乳房手术,她向Jess揭开伤口时我完全震惊了,因为真的好真实,真心惊叹电影和演员是怎样配合才能拍到如此真实。
后来看完电影我还特意翻查了她的平时照片,其实她还是一个很正常的外国美女。
Anyway,这个电影表达了它所想要表达的友情,而电影中的友谊也让我们深思当遇到大困难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像电影主角对双方不离不弃,永远是对方的避风港及后盾。
生活本是那平淡的流,于时光的无休止的流逝中,我们只是匆匆过客,甚至,我们有时候连做一个正常的匆匆过客的机会都没有,你不知道哪一天,你的医生很慎重地告诉你一件事情。
你的命运被疾病扼住了,你得勇敢面对。
然后,你发现,从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这是一部难得的将友情阐释得如此细腻的片子。
人生本身就是平淡和琐碎,甚至是孤独和荒凉,恰如影片中英国北部的荒原。
幸好,我们有最好的朋友,你儿时的玩伴,现在的闺蜜,你唯一可以倾吐的对象。
平淡时光里,友情陪伴你,便不再孤独。
即便面对生死,也无所畏惧。
前几天翻朋友圈,看到初中时候每天混在一起的同学发了一组照片,一家三口在草原上,她穿着红色的长裙戴着宽边大草帽,阳光洒在草帽上,看着短粗腿儿的胖儿子笑得一脸灿烂。
下意识回了一个“哇”给她。
认识了有20多年(嗯小学时就认识了只是不在一个班),初中高中六年里几乎每天混在一起,大学不在一个城市,也偶尔会去对方学校住一住,毕业之后她留在家我开启漂泊打工模式,从一年见两次到一年见一次到渐渐没了联系,就连微信,都是忘了什么时候才加上的,一年也说不上几句话。
有一天翻了一下聊天记录,居然全是她发给我而我没回复的小广告。
有一天她又发广告给我,我刚好闲着,就回了她“您好歹也是人民教师能不能不这样天天散发小广告”,跟着又扯了几句,发现虽然很久没有联系过,但是一旦互相损起来的话,就算是打字也知道那个每天发广告的微信没有被盗号。
嗯我说的这个故事和电影情节没什么关系,她一切安好,家庭和谐,身体健康,我也除了没发财没成家没出名之外一切都好。
只是看到电影里的杰西和米莉脑袋里也过了一些电影。
有点乱,就像电影开头那些片段一样,琐碎,飞快,凌乱,似乎谁都不挨着谁,但又都是生命中不能缺掉的一部分。
不懂这种导演的手法好不好,对于一个观众甲来说可能觉得不知所云,但对于观众我来说还挺吃这套的。
想起了陈佩斯说起他和朱时茂的关系时说的一句话“从来不曾想起,永远不会忘记”。
嗯,这样就挺好的,谁也别生病,好吗?
好的。
当爱对了人有懂你的姐妹亲人仍康健子女在快乐成长这一切本来是如此的美好在疾病到来之时却更加让人无法面对你知道什么对你是最重要的你的自尊,你的闺蜜,你的知己,你的爱人哪怕有天大的勇气加持你都无法抵挡死亡即将来临的恐惧每一次看到电影里有死亡的片段都没办法不哭失业失恋是很惨但总有机会重新开始how about lifehow can you restart life?
直到Milly进产房陪Jess生孩子之前,我都觉得电影里的友谊离现实太远。可看到产房里的画面,我的眼泪就不受控制地涌出来啊。哎,羡慕这俩人。
题材不上口
编剧似乎想刻画一对,为了彼此可以放弃全世界的宝贵友谊,可效果适得其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没有边界及底线的,将朋友从他的生活中拽出,紧紧绑在自己周围,这样的友谊是病态的。编剧给了一个理由:有病,但有病就安心治病,不要拿病作为肆意浪荡的理由,这很过分甚至讨厌。
虽然有些拖沓和老套,但还是很让人落泪啊,越往后面越不敢看,虽然影片呈现的还是阳光正面的内容,但是许多心酸和痛苦都是现实中难以避免的。
友情真的是一种会让人产生不悔入人世的感恩感 乳腺癌 各类不同价的疫苗 如果自己足够有钱 一定
看片名和海报以为是轻松无脑喜剧/看完沉重又释怀,喜欢她们在难熬的时候互相打趣,乐观真的很难得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不只适用于爱情,友情亦然,时间能证明一切。很庆幸,能相伴一生,参与彼此生命中最重要时刻的闺密,我也有。但是早知道片子用了癌症的老梗,我是不会看的,太过揪心了。
要有好朋友啊。
阳光.
很常见的悬浮做作,生离死别也拍得不比“好姐妹今天美甲做坏了”的烦恼更重几分。出头鸟啊总要早死,女人啊必须美丽,爱情啊不可失去,孩子啊不生不圆满,那个未经许可就把你生产时的下体直播给同事看的男人就是你命定的好老公;人生啊其实好简单,活得久的才是赢家么么哒。
剧情实在是太拖沓。
俗套至极,感人至深
好朋友!
闺蜜情很让人触动,但两个人明显不来电啊,完全不像死党的默契与深情。巴里摩尔太不在状态,完全演不出一个好朋友该有的样子。
所有的争吵、误会、不解、喜欢等各种情绪都可以用一句简单而有力量“You're my gal”来概括,这样的姐妹情从主题上就完全吸引了我。片中Jess的孩子迎来出生,不久之后Milly不幸离开人世,带着隐藏意味的生死轮回也看得我好感慨。虽然Toni诠释这类角色还是过于“硬”一点,但我还是好爱这对姐妹淘。
故事本身很动容 但拍的太平 不怎么好看
俗套俗套
平凡真实到就像发生在自己身边儿,每一句台词每一个表情都无比生动。以及把Before I die I want to fear nothing这个精神淋漓尽致地演了粗来。就像我之前说,一个人乐不乐观并不是看她在没发生事儿的时候做了什么,而是在发生了事情以后仍然可以乐观地do it.
本以为要跟老婆打开一部爱情片看看,没想到讲的是闺蜜情深,以及癌症对个人、家庭带来的创伤。怕。好好锻炼身体吧,愿我能健健康康陪你一起到老。
太老套了,感觉女主间不来电,配乐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