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最爱的一部贺岁电影,无论是演员、导演、编剧、出品、台词、意境都让我欲罢不能。
这部片,也被认为是银河映像最好看的一部贺岁片,同时林夕也公开说他也喜欢这部片。
“烂牌也需认真打”这是电影里面刘德华的一句台词,电影通篇都在讲这个道理。
与其说是贺岁片,不如说是励志片来的更贴切。
生活总有不如意,或穷苦或发家,或潦倒或出头。
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要认真做事认真生活。
这也许和导演编剧自身的经历有关。
杜琪峰、韦家辉都经历过穷苦的时代,都经历过事业中所谓的低潮,相似的生活经历,促成了二人的精诚合作。
而这部电影的主题,更是二人想要表达的生活态度。
无论古天乐的呆萌不知社会险恶还是刘德华的开阔心胸亦或是刘青云的腹黑而单纯的目的,都无时不在衬托“烂牌也要认真打”。
在刘德华落魄时,街头婆婆的鼓励是何等的温馨,在刘青云失败时,刘德华那鼓励的笑又是何等温暖。
人间不失温暖,人间无处不温馨。
你笑看生活,生活就会善待你。
本以为是部挺烂的贺岁片,没想到还挺好看的。
德华拥有和睦的家庭和相爱的咏琪,这是他最大的财富,他早早看清了这点,所以不管牌运(事业)如何,他都泰然面对。
有了她我也能体会到这种心态了,我活的比以前更知足,更幸福,更真切,但是我也遇到德华的纠结,她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不过人生光有好心态还是不够的,哪怕是电影里德华也有出众的牌技(能力),才能让他在顺境中无往不利、逆境中化险为夷;目前使我烦躁的就是没有这样的能力。
心态已经趋于良好了,好好磨练技能,生活将会是幸福的!
说真的看这部片子还是同学推荐的。
本来是冲着华仔去的,没想到,看完之后被我奉为了经典,还记得的班上同学一起看的这部片子,寝室里加上班上几十号人一起看的,当然场面好不热闹,最后那句,牌品好,人品就好更是成了大家的口头禅,哎~~~好怀念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啊!
#观影笔记#看杜琪峰的神经喜剧/爱情,就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 为什么杜琪峰能从形式到内容最物质的异化,碰撞出最动人的生命活力?
还有,杜琪峰的刘德华真的很有特别的魅力。
怎么说呢,看了任何一部就知道了。
每次近景/脸部特写带来的那种氛围,和别具的魅力……真是很有吸引力。
想起来还没被这么标准的男性银幕形象吸引过,回头才知道原来一直很爱杜的刘。
————3.6。
略显平淡,怀疑有选了粤语原声的原因。
原来小时候看的“牌品不好就是人品不好”出自这。
可能因为是贺岁片,所以也没做得太疯癫吧(不过不了解市场,真不好说是不是更疯癫大众接受度更低)这一部又找到能与王家卫对起来的影子①梁咏琪给刘德华打扫清洁——但是是乱整版②男女情定终生的那种感觉,又神又有预定性还矢志不渝永远痴缠,和重庆森林堕落天使很像③但还不止,杜琪峰这拍的也是一代宗师!
完全没想到李安叫难的麻将戏,杜琪峰点都不怕地拍了好多场,怀疑他就是麻将高手真奇怪,为什么杜能从这些东西里产生那么抓人、动人、太确切的东西?
虽然这部在他的序列里只算及格线:类型的范式、高效熟练工业的视听、往复的影像、精确回声的剧作结构、被现代神经症困住进行刻板活动的人物、被一切粗鄙势力社会文化与天真包裹的人。
2002年的电影,应该是贺岁片吧,起了这么一个讨喜的名字。
一部讲中国国粹---麻将的电影,可惜我对麻将是一窍不通。
也能归咎到香港赌片系列吧,看着挺热闹的。
刘德华、梁咏琪、刘青云、古天乐、应采儿……这些大腕级的,现在很难聚齐了,毕竟年华易老。
不过看了下导演,竟然是杜琪峰、罗永昌、韦家辉,这个导演阵容有点夸张了,一部贺岁片而已。
三个高手,把一部贺岁片拍出了几分悬疑的感觉,镜头的运用和配乐相得益彰,最起码不会这么无聊。
不过取名好敷衍啊,直接就是德华咏琪,这个真的太不用心了。
一个烂赌鬼靠着女友求来的运气成为了麻将大侠,却因为女友牌品不好,迟迟不肯结婚,最后失去了运气。
然后认清了真爱,最后找回运气的故事。
感觉有些地方逻辑上说不通,不过却能反应一些社会问题。
比如香港的女性真的这么依赖男人,不离不弃?
感觉好多港剧港片都有这样的情节,说好听的是为了爱情,不好听的话,好像就是脑子不转圈。
因为不会打麻将,也不喜欢打麻将,感觉胡牌的时候好厉害,虽然我都不懂为啥赢。
推荐是因为这么多明星,其余的可能麻将爱好者会有感觉吧。
最近在看《银河映像,难以想象》,书中不止一次提到了这部戏,刘华提过,韦家辉也提过,于是很自然我又找出来看了一遍。
观影过程比我小时候第一次看感觉好很多,我想一方面是因为这次看的是原声,还有一方面是小时候可能看不懂的笑点,今次再看却非常受用,让我最后会觉得,这是一部被众人低估的经典贺岁片。
第一,刘华魅力无敌看的时候,我不止一次给自己抛出来一个问题,刘华的颜值巅峰究竟是30+还是40+,最后我的答案是40+。
也就是2001到2005之间。
刘华在这部戏里举手投足都是巨星风采,帅到不行。
而且角色本身就很讨喜,人见人爱的麻将大侠。
第二,那些戳中我的笑位没想到梁咏琪虽然跟刘华cp感不是那么强,至少没有郑秀文那么合拍。
但这部戏里,梁咏琪是可爱且搞笑的。
尤其是搞笑这一块,非常有趣。
举个例子,两人分手之后,梁咏琪偷偷来给刘华家里打扫卫生,很明显是致敬《重庆森林》那一段,本来也唯美浪漫。
后刘华太了解这个女人,发现过来做的“家务”全部都是偷工减料,不合格,好气又好笑。
第三,片中没有赌术,只有运气这是我小时候看完之后尤为失望的一点,因为原本以为是一部赌片,按传统赌片的写法,应该是有一些好玩的赌术描写。
但该片直接反其道行之,只讲赌术的理念,不讲任何赌的技巧。
今次再看,反而显得更出众。
尤其是刘华的理念,只要用心打,烂牌也能慢慢变成好牌。
其实这句话基本上是我这些年打牌的内心写照,我也是这么教某人的。
当然我这么生硬的去说,效果当然不如带着某人一起看这片。
第四,古仔和采儿实话讲,古仔和采儿在这部戏里的角色都不出彩,尤其是古仔。
但是看这部戏的时候,有一个奇妙的体验,就是能想到《柔道龙虎榜》里的两人的戏份。
那部戏两个人都成了主角,都贡献了上佳的表演。
这次算是两人的前世前缘吧。
第五,刘青云的rap,生猛有趣。
明星,笑点,家人之间情感,励志都有了,怎么就不过7分!
大家对银河要求太高了
春节窝在家里,家里人放的,我跟着看的。
片名都没记得住,却无意成了近期印象最深的电影。
这些年,唯一的长进,大约就是变得俗气又浅薄,比较容易开心。
“牌不好,越是要用心”“人品好,牌自然就好”何况笑着笑着,人家还给你灌输了一个人生道理。
听着还挺有道理的,可能是真理。
越用心人品越好。
人品越好就运气越好。
了解并接纳自己,找我的MR.Right,赚钱。
是我2018年会比较用心去做的三件事情。
能有成果可见是最好。
不然能找对方法付出努力略有长进也行。
最怕没有行动,或者没有方向。
转眼间真的十年过去了。
渐渐从缺失的一角慢慢滚成了一个独立的小圆。
小小的圆,滚起来也慢。
看世界的速度有点儿慢。
但愿没准哪天能长大一些,看得远些,滚得快些吧。
“有人问我,咩叫菩萨?
就系当你衰到底嘅时候,扶你一把嘅人。
”(有人问我,什么是菩萨?
就是当你霉运当头的时候,扶你一把的人。
) 一部被非常严重低估的电影。
就像《头文字D》套一个赛车(片)的壳一样。
拿真心待你好的爱情,温暖人心的亲情,教你学做人。
“大四喜清一色七張花,而且系地糊!
又系四十番!
”“以德报怨,一代宗师不愧是一代宗师!
”👏
2018-10-9刘德华跟刘青云父亲等人打牌赢了其实是为了帮助几个老太太报仇 刘德华开老式路虎用转盖的摩托罗拉手机接电话去打牌 加油时候顺路叫外卖并打了一把牌赢了付了油钱梁咏琪是交警跟着他给他贴罚单并给他洗车 刘德华带她去跟一男一女打牌并喂牌 刘德华说这样不对并把把天胡梁咏琪发怒 古天乐带母亲治疗老年痴呆症医生让他母亲打麻将 古天乐跟母亲玩跳棋母亲吃弹球 菲佣玩麻将让古母收拾家务叫外卖 古母打给刘德华并在街上看到刘德华 古天乐看到刘德华带母亲打麻将很生气 因为刘德华是被母亲逐出家门的说他是败家子烂赌鬼 古天乐考取港大九个a并会电脑买了房子 当年刘德华就是被税务部门查抄房子如今古天乐也被查抄了房屋 刘德华带家人回到大房子 家里很多人在打麻将 古天乐去找工作老板娘是应采儿 应采儿让他去拜访麻将大师 古天乐手气特好赢了刘父 刘青云率人拍古肩膀并穿红内裤 耍诈赢了古天乐并刷爆卡 古天乐只剩内裤在大街上借钱 应采儿看不过去了告诉他真相 古天乐不接受他的钱走回家 刘德华在家打牌梁咏琪又去做了税务部门的工作来查他帐 梁咏琪与刘母打牌发脾气掀桌子 梁咏琪是空姐为了给刘德华开罚单做了交警刘德华帮助弟弟去报仇 一粒米饭挡住五桶 最后自摸赢了 刘青云打了他并抢走钱 刘青云是个爱争的人 干妹妹是应采儿 应采儿跟古天乐拍拖了 古天乐跟刘德华躺在家中草地 刘德华告诉他离家以后的事情 刘德华被人打梁咏琪要抢走他身上零钱二人结识 梁咏琪抢劫小朋友给刘德华带饭 梁咏琪上香给刘德华求了两亿刘德华开始走运 梁咏琪被刘德华送出国留学但是梁咏琪人品不好 刘德华开出租车梁咏琪跟刘青云混 梁咏琪给刘德华收拾屋子结果把垃圾都扫到桌子下垃圾扔楼下 刘德华带梁咏琪打牌牌特别不好但刘德华打的很开心刘德华知道每家需要什么所以会把点炮最小的一张打出去 梁咏琪明白了道理给刘德华求了八亿 古天乐与应采儿开发了麻将游戏 日本人举办比赛 刘德华对战刘青云结果又用四桶胡了 刘青云要求单挑结果还是输在四桶 刘德华答应赢了就娶梁咏琪 刘德华身穿红色长衫一代宗师
一部贺岁剧,本来只是冲着刘德华去看的,没想过片子怎么样,以为就是过年图个热闹的片子,不过看了才发现这部片的确有他出彩之处自私自利却痴心一片的梁咏琪目中无人什么都要争的刘青云傻里傻气的古天乐老年痴呆的老妈每个人物的个性都非常的鲜明
10年之后回头再看,算是留下了一段疫情时期北京的影像。十分不喜欢剑道那段,不脱力也不幽默。
看的开心就成了。喜欢声音美术,女主太美了,希望有机会合作!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意象和台词写作,各种莫名其妙的人物状态和情绪,和爹味儿巨冲的抒情。真的不想每次看到烂片就诛心,但这部除了京圈中年贫嘴、失意、再自嗨一把真是啥也没有…要是这三者能揉一起写一个在类型上过得去的本子我觉得也能看,但现在真是一团乱麻
为什么可以上映
#18thFirst 是那种贼土的老北京味儿,看得人尬嗨尬嗨的,有几场对手戏安排挺妙的,有那么一点好玩,主要还是挺土的,各方面技术也是,观感不是欣赏,就是挺想笑的,怪,反正挺符合老北京那么个味儿的
多一星给school
工作事儿太多,没能去电影院支持祁老师,上线补的沙宝亮演的挺惊喜里面合影的桥段让我想起了和祁老师合影的同样场景在电影里能看出很多导演自己的投射实话实说电影确实不太行,有点像豆腐渣的质感声音部分让我以为自己的音箱坏了,特别奇怪
音乐真棒。今天每听到“我爱你”或者“我不爱你”,或者看到很极端的情绪,就会突然想到《莎莉的回忆》里的“我不在乎”(I love you)(Help me)。电影的确是件比较私人的事,但和情绪一样,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反应。在很多年里和家里人一起看了很多部京片儿电影,但是也已经很多年没有过了,会怀念。
庆幸自己没有真的参与到摇滚乐的场景里,太缺了。各位真找个正经班上吧,摇滚乐是假的,黑怕是缺的,每个月赚几千块钱才是真的。
晚上和几个朋友喝酒的时候聊到,好的影片和喜欢影片是应该区分开来的,打动人心,引发共鸣的往往是与之想通的体验和经历,喜欢《钻石》,是因为他把我最喜欢的鼓楼拍的很美,东大街、school、鼓楼吃面、秋刀鱼……片子里几乎所有场景都是我非常熟悉的地点,尽管专业来看,他还有诸多遗憾,存在不进完善之处,但他是我喜欢的电影p.s.沙老师的表演亮点很大,属于是腌笃鲜里的火腿
基本上是电视剧水准。
矫饰的伪京式喜剧,充满悬浮感,就是假,不接地气,怨男,他目前最适合的角色就是银河里的那个贝勒,那个油腻劲直接从银幕渗出来,
#18th FIRST#很喜欢片名、演员的表演、视听语言,以及导演想传达的故事,完成度也很高,故事完整有起伏,所有基础打的比大部分主竞赛片子好太多。但是!我真的会谢,女主角找的男朋友和她老爸一个德性,她老爸找了女主的闺蜜,她男朋友是个超级妈宝,俄狄浦斯情节大乱炖!钻石还是别照耀钟鼓楼吧,先照耀一下编剧的家庭关系,这人物关系太原始了,一下回到原始社会杂婚状态。尤其是女主搬去父亲家里,父亲给她送早饭,镜子里的大白腿,特写里的大美背,沙宝亮老师痴汉一般“吾家有女初长成”的凝视,这从本质上跟《衬衫该手洗还是机洗》好像也区别不大。女性不是被凝视的物!!!
18first 又是一部骇人听闻的主竞赛入围,我都懒得评。李子为说她很喜欢《街道残影》,质疑那些凭什么认为这种片子能入围first的人,她说,不要针对片子,这就是first的品味!那我只能说,您节口味真是独特。
#18thFIRST# 7.22
看完了,有点意思。就是那种生活中的鸡毛蒜皮,以及经常也会有你觉得这事儿过不去,但总会有人说一句你至于么?不理解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骂,现在看个电影也要讲政治正确了吗?各有各的苦,也各有各的活法嘛……
看高兴了就成。
#18thFIRST
18FIRST 京味喜剧其实也是失传的片种。
有人说是北京人才会喜欢的电影hh 可能上来就school真的很亲切吧 台词讲的都很好 那几段对话都蛮有神韵 也想到了爱情神话 但是不太喜欢女主在水里飞起来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