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片最好部分就是前半小时,比较细致地刻画了猫王是如何groom一个涉世未深且underage的小女孩,作为观众也一直期待Priscilla到底最后是怎么get out of this toxic relationship的,但是一些重要的时间点都拍的实在太隔靴搔痒,有点点失望;PS 选角 音乐和美术都实在太棒,但这本故事其实还不如Marie Antoinette
I liked how he spoke softly to her in a crowded room as if they were the only ones there. I knew how it must feel as I had my little fool days at 20. But other than that, this is a plain worn-out rag.
科波拉展示了一种缓慢的、循序渐进的中毒过程,但其手法过于单调。只有当普瑞希拉的人物形象被压缩至扁平的状态,这个真空的世界才能得以运转,从而大大削弱了结尾的力量。
煎熬 四星都给女主
封面真以为是打雷姐跨界来演戏了,还挺期待的。实际就是导演个人风格的MV故事罢了,相当无聊。又相当精美。
看的时候总觉得郁结于心,无论怎么看,这所谓梦幻爱情都是彻底的悲剧。一个14岁少女被一个成名已久的魅力男子引诱一步步走进以爱为名的牢笼中,完全失去了作为一个女人的主体意识,在爱和背叛中逐渐迷失,心碎,痛苦不堪... 女主选角简直完美啊,从14岁到为人母每个阶段都牢牢把控。JacobElordi演这种风流渣男完全没有难度吧,很本色啊,也没有太多猫王舞台的呈现。(以及猫王这不是妥妥的恋童癖吗?烂透了。最后还得夸夸索菲亚科波拉选人这眼光也是绝了,对我眼睛太好了
你永远可以相信索菲亚·科波拉对女生小心思的呈现,而“童话梦碎”也算是她作品里的常见母题,因此影片的前半段堪称完美。将猫王塑造成一个内心并不太成熟的大男孩形象部分解释了这段10岁年龄差的感情,但Cailee Spaeny毫无疑问是最闪亮的主角,从一个懵懂的少女到最终找回自我的成熟女人,影后实至名归
小心思小细节都很美,甚至完美,男女主演技也基本在线,但还是不明白电影究竟想说什么,到底我不是Sofia Coppola粉
快跑
#卡塔尔航空 开篇就写本片经过了内容删减 打光还是那么索菲亚科波拉 如果不熟悉猫王和他的人生经历 那本片可说没有一个事件 只有跟主角一样一头雾水的观众
不好看 莫名其妙的 不是客观的传记片 更像是priscilla本人美化过的回忆 猫王像精神小伙 无语
看得我冷笑,什么平庸空洞至极的无聊童话故事……科波拉和A24恰烂钱的样子真难看,没有任何女性视角和女性角色的insight. Priscilla女士,您不仅要写传记,还要做成电影给全世界观众喂屎,有钱真是可以为所欲为🙄️
《普瑞希拉》最终还是拍成了《猫王的妻子》,某些层面上来说这也是一种必然。两人之间的互动戏份拍得很好,能够从中看出一个女人是怎么在表达情感时处处碰壁的。但片中却少有属于普瑞希拉自己的时刻,以致于在结局出现的时候,观众欣慰之余也会感到不解。感觉索菲亚这次创造的情感空间过于单薄了,显得她所擅长的朦胧感失去了意义。
2.6 用Priscilla来命名本片实在不妥:全片“他”无处不在,所有的故事看似以“她”为中心,实际却是“他”掌控着一切。且本片与其说是电影,倒更像是“我有关猫王与我的回忆”展览。全片以极为单调且客观的视角向观众展示了一段爱情的从始至终,无论是叙事手法还是镜头语言,都让我感受不到角色作为复杂的人所拥有的情感与变化,流水账般的日常更加无法令观众共情。“我要离开我们的婚姻了…因为我们的世界根本不一样。”在故事的末尾,她看似掌握了主动权,但一切到此戛然而止。你不知道她要去哪里,她要做什么,因为电影从来就没告诉你她是谁。从头到尾,她一直都是那个单纯的娃娃(babe)而已。唯一可圈可点之处是本片的美术与服装设计,很出彩。
不够好但远超去年的《猫王》,索菲亚科波拉的电影依旧美丽,女主的表演非常好影后实至名归
A big pile of pretty and repetitive nothingness.
(3)似乎一切故事与动机都是发生在崇拜的基础上,像是历史书的照搬;不过仍是科波拉喜欢的:又一次把人物置于危险/不确定的环境中并对其状态进行捕捉(忧郁的,欣喜的)
全片最好部分就是前半小时,比较细致地刻画了猫王是如何groom一个涉世未深且underage的小女孩,作为观众也一直期待Priscilla到底最后是怎么get out of this toxic relationship的,但是一些重要的时间点都拍的实在太隔靴搔痒,有点点失望;PS 选角 音乐和美术都实在太棒,但这本故事其实还不如Marie Antoinette
其实感觉和《金发梦露》有点异曲同工,虽然表面都是两个那个时代的女性,但是其实都是在被物化和玩弄的悲惨代表。同时也是在用并不考究的“小说”进行的拍摄,这就注定无法探讨真实性。他把自己的暴脾气归结于遗传他妈,他不停地强调自己的男子气,强烈地划分男性如何女性如何,在我看来他亦像是被父权压制的可悲代表,所以他在女人身上找权利。确实把那种少女的心事和情愫拍得很好,女主演得也很不错。片名叫普瑞希拉结果却更多聚焦于猫王,女主人物很空洞,很难感受到她的内心具体是什么样子的。整个电影节奏也特别怪,前面慢得要死最后二十分钟又在拼命赶进度…最喜欢的是女主装扮从简入繁又从繁入简,像是一个巡回又很好地表现了当时的状态刻画。
被提醒不能坐在草地上玩狗,被警告不能穿印花的裙子,被劝阻不能放纵享受性爱。十五岁想要打份零工的时候,被提点要守在电话边听候吩咐。二十七岁的我在婚姻结束的时刻,控诉你让我失去了自己的生活。伸手接过药片,假装无视报纸,这也是我的选择。无数女孩试图走入这扇大门,我手握方向盘选择走出去。
I liked how he spoke softly to her in a crowded room as if they were the only ones there. I knew how it must feel as I had my little fool days at 20. But other than that, this is a plain worn-out rag.
这想必会让观众误以为是那种为奥斯卡量身订做的名人传记片,事实上,科波拉却有意与之划清了界线。从主题表达来看,似乎有意跟随前两年的《斯宾塞》和《金发梦露》,着力于还原女性名人的真实身份与内心世界。导演从普瑞希拉的视角叙事,展现一个少女的成长历程;同时将猫王置于一个饱含争议的角度(掠夺者与操纵者)来呈现,有别于之前媒体上看到的光鲜的巨星形象。然而,在我看来,科波拉并非刻意凭此片去亵渎万人敬仰的偶像,而是将人物传记类型中常见的性别关系互换,反映出女性在一段权力地位悬殊的感情关系中的困境,从而引出时下最热门的女性主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