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亨利》采用大量分切,变换场景,运用go pro拍摄难以置信的动作戏,安置在一个不会说话的主角身上。
观众和片中人物同样,在懵懂无知的情况下开始亡命之旅。
失去记忆、半人半机械的亨利,像个初生婴儿,是一个还不具备丰富主观思想的角色。
他和观众都只有唯一一个动机:营救爱人。
亨利被动获得的信息、被指派的任务,正是观众所急需知道和去做的。
第一人称的摄影机和观众的目光,从此达到了一致。
更不必说全片富有节奏感的音乐,毫不吝啬的血浆,趣味十足的配角。
跟着《硬核亨利》的魔鬼步伐,飞上十四斤的农药,干下这碗肾上腺素,瞬间爆炸,根本停不下来。
断片式的思绪,成全了第一人称视角的缝合。
而吸引人们继续战斗下去的,是本片了不起的场面调度。
没有刻意而为的长镜头,紧锣密鼓的剪刀手,将无用的冗余去除,留下的都是爆点。
这让这部电影不仅仅是游戏,而成了游戏精彩场面剪辑,或可比作跳过CG的超高速通关录像。
生化玩偶+记忆把戏,着实是戳到男生G点了。
不过第一人称着实晕。
我看的版本应该是经过了再剪辑。
我观看的时候没有看到其他影评中所谓的伏笔,甚至在正常观看中都能感觉画面和剧情推进的不连贯,剧情是非常明朗的一条线。
先是逃,然后受到吉米的帮助,然后实验室暴露,杀向阿肯的公司,吉米死了,发现真相,双杀狗男女。
没有任何一帧画面会让人联想艾斯戴尔是不是被改造了记忆。
坏处当然有,就是削弱了我们对影片的想象空间。
但我觉得好处更多,我们不用费心思考剧情,伴随第一人称,杀杀杀冲冲冲就好了。
看介绍是这样的:《硬核大战》根据短片《Bad Motherfucker》改编,讲述了亨利从死亡边缘幸存后,他以超级特工的身份从火力强大的俄罗斯军人手中挽救他的妻子的故事。
看到介绍的时候心说这部平常的英雄主义片吗?
看起来却很惊喜,节奏紧张刺激,情节略有曲折却不复杂,打斗真实血腥,最关键的是拍摄手法新颖,全程第一 视角,女主出镜极少但是很漂亮。
《硬核亨利》从始至终用 GoPro 拍摄,是史上第一部第一视角的动作电影。
这部电影暴力血腥又迷幻,暴力电影爱好者必看。
1. 影片从头到尾都是第一人称主观镜头,使用了GoProHERO3黑色旗舰版,一款极限运动自拍摄像机来拍摄。
2。
影片在2015年多伦多电影节首映,是电影节人气最早的电影之一。
狮门、环球以及STX娱乐展开争夺,STX以100万美元拿下该片。
片名从原先的《硬核》改成了《硬核亨利》。
3. 影片中主角从头到尾没有一句台词。
4. 影片中一场特技戏是高速公路追车,还有爆炸穿插其中。
整场戏不过三分钟,却拍了四天半。
5. 电影拍摄完却没有钱做后期,导演不得已在网站上发起了一项众筹,将筹到的钱拿去做音效和CG特效 。
6. 在影片中扮演一名猛女飞车党的达雅·查库莎,她同时也是为该片配乐的作曲家。
我要谈的电影并不是有些人说的未来电影的潮流,而是娱乐产业发展的趋势。
这部电影是被载入史册的:历史上第一部全第一人称视角的电影长片,血腥、刺激、逼真,可以用这些词来形容,然而我看完却有头晕的感觉。
不少人看了说怎么感觉像COD的宣传片,我看也像。
这玩意儿配上现在的VR技术就是未来的娱乐潮流。
然而剧情方面真是漏洞百出,不但老套而且存在硬伤。
本片成本仅25万美元,全片用一台极限运动自拍摄影机完成拍摄。
这种拍摄方式非常创新,但是与传统方式相比并不利于情节的铺展,也不是说这样拍不好,导演与编剧本可以使剧情更加丰富,但所有笔墨全被用于渲染残暴的杀戮了,主人公没有台词的设定也不好。
对于FPS狂热者来说这部电影可看性很强,但那只是少部分人。
就算我玩COD多年,也只能勉勉强强看完,吸引人的是新奇感而不是剧情,感觉和看一期游戏直播差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只在开头结尾露个脸的,长着胡子的亨利的爸爸———由蒂姆罗斯饰演,说着‘You little pussy’的老父亲,是我看完本片的动力之一,也是值得每个电影迷铭记的人物。
《落水狗》里的卧底警察(可能给了《无间道》中的梁朝伟灵感?
),低俗小说里骚气的小南瓜,《海上钢琴师》,Dr Lightman,《八恶人》中的刽子手,昆爷的御用演员,我最喜欢的演员。
本片的受众:小姑娘们不要看,未成年人请在家长陪同下观看,强烈推荐给FPS玩家。
对于普通观众,在前40分钟至少你们是享受这部电影的。
《硬核亨利》这部电影全剧采取第一人称视角,类似于吃鸡一人称模式,并且主角从开头到结尾没有说一句话,只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更容易让人产生代入感,并且还有一点升级的感觉在里面 ,主角从一开始始的懵懂被动接收任务到逐渐自发完成 譬如从开始的僵硬到后面能自主捡枪这一举动,就是一种升级的过程。
故事情节也是极好的,一开始围绕逃亡和营救妻子计划展开,发展到最后反转,“妻子”一说是个谎言,结局从心的没有选择救假妻子更加合理且具有戏剧性,更能体现男主角在不断升级
作为一个纯粹的爽片,导演都把所有信息直白地摆到台面上了,按说剧情没啥误解的可能,但影评和讨论区里的各种脑洞看得我也是服气的,索性开个帖子,权当给自己记录一下好了。
亨利被伪造的记忆:亨利从培养皿中苏醒之后,按照Boss阿肯和他老婆俩人设计的剧本,他本来是要经历一段大约20-30分钟的“救老婆”桥段,根据这个时长——考虑到计划中留出的必要冗余,原剧本应该在亨利乘坐逃生舱逃离后就基本结束了,剩下无非就是等生化人死机后,阿肯完成亨利的回收,他们就可以得到一段生化士兵和老婆生离死别的记忆模板。
但没想到亨利对这个“老婆”的接受程度超出了阿肯的计划,直接把“老婆”拉进救生舱一起离开了,而且之后吉米的出现更是进一步打乱了阿肯的计划。
于是阿肯就索性将计就计,想要借此机会既让亨利拥有一段完整的“救老婆”的记忆,又可以抓到吉米,所以你可以看到这个过程中阿肯几次明明抓到了亨利但却没有杀他。
亨利的真实记忆:生化人的原料是真人,所以亨利虽然被改造成了生化人,但他原本也是个人类,所以自然也有原本属于自己的记忆。
影片开头出现的三个小孩欺负他,以及他老爹骂他是个小怂包,这些就是亨利本人小时候的真实经历,你可以理解为那是亨利泡在培养皿时,大脑零星记起的一段儿时回忆。
至于说影片中途亨利想起了和“老婆”做爱的画面,那时他的记忆阻断器还没有被吉米破坏,很明显是一段为了让亨利更加“爱老婆”而故意加进去的花边内容而已。
Boss阿肯的超能力:虽然阿肯的能力效果宛如万磁王,但这毕竟不是X战警,所以推测应该是他身上装备有(或者被植入了)一种可以操纵磁力的仪器,从而实现对生化士兵的完美压制。
吉米的身份:吉米原本是一个生化领域的科学家。
阿肯资助他,是想要利用他的研究成果制造生化士兵,但后来却因为实验失败,阿肯一怒之下将吉米打成了高位截瘫。
但没想到后来吉米在给自己打造生化替身时,却实现了研究上的突破,然后逃了出来,偷偷建立自己的实验室,立志想要灭了阿肯,破坏他制造生化兵团统治世界的计划。
所以吉米在过去三年里一直监视着阿肯,等待机会,而当他发现亨利坠落地面后出现不受控制的现象时,他认为机会来了,于是派替身劫走了亨利,希望可以在这个生化人身上研究出反攻的计划,后来却没想到俩人出生入死一番,成了好朋友。
然后……还有啥?
没什么可说的了吧,剩下的情节就全是视觉特效,爽就完事了。
看一部全片以第一人称视角拍摄的电影,是种怎样的体验?
1947年,还是黑白片的《湖上艳尸》使用了这种极端的手法。
而结果证明,即使故事曲折离奇,而看不见主角的观众,仍然很难被带入角色之中。
相比而言,后来的《女巫布莱尔》《科落弗档案》等片,采用的DV伪纪录方式,切换于主客观视角之间,则相对合理可信,如同身临其境。
第一人称视角的电影与游戏之间区别,在于观众无法掌握主动性。
而被动接受的,无论剧情或价值观,往往不是自己所期待。
过于合拍的视角,如囚牢般限定所看内容,反而产生了间离。
但这样的问题,可以说被《硬核亨利》解决了。
大量分切,变换场景,运用go pro拍摄难以置信的动作戏,安置在一个不会说话的主角身上。
观众和片中人物同样,在懵懂无知的情况下开始亡命之旅。
失去记忆、半人半机械的亨利,像个初生婴儿,是一个还不具备丰富主观思想的角色。
他和观众都只有唯一一个动机:营救爱人。
亨利被动获得的信息、被指派的任务,正是观众所急需知道和去做的。
第一人称的摄影机和观众的目光,从此达到了一致。
更不必说全片富有节奏感的音乐,毫不吝啬的血浆,趣味十足的配角。
跟着《硬核亨利》的魔鬼步伐,飞上十四斤的农药,干下这碗肾上腺素,瞬间爆炸,根本停不下来。
这是一部富有娱乐性的电影,早在公布预告时就成功引起注意。
2015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它被评为午夜疯狂单元的人民选择奖。
故事发生在一个没有具体年份的近未来时间,“你”醒来在一间实验室式的高科技白色空间。
“你”的妻子告诉你,你名叫亨利,失去了记忆。
随后,安装语言装置时,一个名叫阿肯的反派出现,肆意破坏杀戮,并扬言自己已经占有“你”的妻子。
在接下来的所有时间,“你”将为了妻子,展开一场复仇行动。
起初的场景竟是一架飞机之上,降落到地面的亨利发现四处都是阿肯的手下。
俄罗斯的公路、街道、巴士、酒吧、大楼,都变成了逃亡和对战,随时拉响警报的游戏空间。
一个神秘线人不时出现,他打扮迥异,似乎拥有回春能力、不死之身。
跟随着这个似友非友的NPC,我们的主角终于了解到自己是身份,线人和阿肯以及妻子的关系。
《硬核亨利》的剧情被许多媒体评论所诟病,其间自然有不少逻辑问题。
比如反派阿肯的心理动机究竟是什么,他类似万磁王的能力又是从何而来?
为什么亨利是选中之人,他的被选中又是怎样迅速合理连接了其他角色?
但由于拍摄手法和故事节奏所致,全片有一种“没时间解释了,快上车”的气氛,简单粗暴却不乏激情愉快。
为了存活,打倒眼前的敌人才是首要。
导演也做过如下阐述: “我不想解释阿肯怎样得到的超能力,因为我厌倦了好莱坞总是一样的套路。
如何保持观众的兴趣,同时不做过度的解释,是一种需要谨慎处理的平衡。
这不是一部关于故事的作品,而是一部关于怎样讲故事的电影。
” 但实际上,这个故事并不单薄。
作为科幻片,它重提机器人或曰人工智能,在拥有情感之后会怎样的老命题。
甚至一直是在询问“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的哲学意义,并在不同的剧情节点,不断更新着对自己的认知。
可被复制的身份,一如《黑客帝国》或《月球》般虚妄。
话说回来,科学家吉米在某种意义上才算是亨利的打造者,亲生父亲。
阿肯和亨利所欲求的“妻子”之间的不伦关系,在亨利的眼中则是篡权夺位的乱臣贼子,一部科幻机械动作版《哈姆雷特》呼之欲出。
片中亨利对于各路人的态度也比较混乱,一会儿与吉米合作,一会儿又被阿肯利用,和吉米互掐。
被动的他(或我们观众),就是这个虚拟世界大阴谋中的独行者。
孤胆英雄的快感,当然是观众愿意体验的。
断片式的思绪,成全了第一人称视角的缝合。
而吸引人们继续战斗下去的,是本片了不起的场面调度。
没有刻意而为的长镜头,紧锣密鼓的剪刀手,将无用的冗余去除,留下的都是爆点。
这让这部电影不仅仅是游戏,而成了游戏精彩场面剪辑,或可比作跳过CG的超高速通关录像。
歌剧爱好者吉米在这些场景的串联作用上意义重大,一个奇迹般的科学设定,使得他能够拥有不同的外形。
乞丐、瘾君子、游击队员、大兵、朋克、绅士……他不仅丰富了人物与场景的视觉元素,也让那段逃离实验室的高潮戏趣味十足。
这一角色最后甚至有了悲壮味道,才更坚定了亨利的复仇决心。
颇为邪典的《硬核亨利》,相当聪明地把情色元素软性地结合于剧情。
且不说那一段红色霓虹,恶趣味十足的妓院戏。
“妻子”艾斯特尔的出场即惊艳四座,几次楚楚可怜的再相逢梨花带雨,也让我们的英雄欲罢不能。
所有一切都不重要,与“妻子”回归于那个二人世界白色小屋,才是所有战斗的意义。
这自然是更多地服务于直男观众,动机才能真正成立。
就像在亨利第一次几乎没电的时候,妄想中被美丽的艾斯特尔吸吮手指的香艳画面。
愈发高速的视觉经验和渴望,在被游戏培养、被VR领路的今日,保证亨利们勇往直前。
而硬核,Hardcore,在英文中,既是音乐流派,又有色情意味的这个词汇,则完成对作品风格的塑造。
83年生人,初执导筒的俄罗斯影人伊利亚·奈舒勒,本身是一支摇滚乐队的主唱吉他手。
纽大退学的他认为待在学校里没有什么用,叛逆不经的性格和经历,展现在他之前拍摄的MV以及这部《硬核亨利》中,八成也会延续在将来的作品中。
不晕镜头的游戏玩家、商业片观众、午夜场爱好者,显然会继续津津乐道于这位新一代暴力美学缔造者。
这两个角度都不能说明吉米、亨利和阿肯三人之间关系的张力。
在伏线中,吉米原本和阿肯合作制作赛博人,并得知亨利和艾斯黛尔的婚姻关系,然后吉米因为冲突而变成残疾,亨利被改造成赛博人(片头曲的画面),再开始影片的故事,最后到了结局,亨利目睹艾斯黛尔的背叛。
不能说结局中亨利沉浸在死去的阿肯留下的阴影中——我们不能忘记在电梯里亨利试图抚摸吉米本体的伤口而被吉米赛博人阻止的场面,他要求亨利“记住自己的记忆”,也就是说,艾斯黛尔是爱着吉米,却被阿肯篡改了记忆。
如同阿肯的赛博人醒来时被赋予的爱情,只是艾斯黛尔被赋予的爱情对象是阿肯。
那么,在结局亨利关上机舱门、最后杀死自己妻子的场面,就不是对于背叛者的态度,反而是对于爱人的态度——他无法接受记忆中的艾斯黛尔和现实中被篡改记忆的艾斯黛尔之间的转变,但又是对于爱情的承认。
他完成了吉米的要求,记住记忆,而“赐予了”艾斯黛尔以死亡(如果他不爱的话,应该是删除记忆)。
阿肯死前亲吻亨利的画面延伸到结局关上机舱的画面,阿肯的亲吻覆盖了整个镜头,而关上的机舱门也是如此,这是一个形象的固着。
影片也由此显露出它的主题,不是“记忆是真是假?
”的疑问句,而是“记住记忆”的肯定句——就算是开场“铜戒场景”是虚假的,也必须承认其中赋予赛博身体的“某物”确实造成了影响。
我认为让主角不说话(失声)的叙事手法比较支持这种解读,尤其是直升机里亨利面对艾斯黛尔的枪口,在血迹中画出“冷静”一词的时候。
但我懒得展开了。
有特色但是不是很好看。
电影一路高能的爆头从头到尾,一刻不停,虽说视角独特,但杀到最后实在是让人审美疲劳。而且老套的剧情更是乏善可陈,唯独那个CS的拍摄手法是记忆点,也真的是让导演过足了瘾了。
关注到本片是看到那支用 Queen 的《Don't stop me》的预告片,作为游戏真爱粉的我(虽然不是 FPS 粉)立刻就燃起来。全程鸡血,动作、配乐燃爆,故事也不差。叙事实在是太烂了。女主好像大表姐。不用担心晕镜头,不过抖动也有些影响流畅就是了。让人想起 Mad Max,不过各方面都差了几个数量级。
干脆利落
故事單蠢直白,導演一心只在視覺表達。用GoPro拍攝,全程第一人稱視角,像玩FPS....戰鬥起來血肉橫飛兼晃到不行。創意挺新鮮,但長片看下來也感到疲乏了。形式本身就讓他有很大的侷限
爽啊,再下一个1080P,我爱死这种第一人称视觉的作品了!!!为什么大部分人说晕呢,我完全适应啊,或许是打了太多年FPS导致的···
看一半睡一半。无法欣赏暴力。
看吐的感觉还真没有,但这么精彩的镜头,晃动的频率,敢说不是狗4广告片?
在动车上看差点晕车(在动车!),战斗场面让我很想在左下角加一个血条,以及这部应该叫做《Hardcore Jimmy》更准确吧……
7/10。必须谈谈酷到死的无废话动作场面,许多配角话没说完就在主角眼前脑袋炸开,因此剥离了这层来评价本片是毫无意义的,亨利操纵着摩托机关枪、一辆辆车爆炸报废,还有高潮楼顶的恶战群敌、超能力对决,能与之媲美[黑客帝国2]的高速公路追逐和单挑史密斯军团,从而达到了伪纪录片主观镜头的新高度。 @2016-07-06 13:03:59
特么的谁跟我说这部电影很黄很暴力,暴力倒是一开始就有,为了坚持到黄,我硬生生看了半个多小时,当场吐掉,晕3d的同学还是别看了,这电影全程第一视角,我是扛不住。。。
真是太牛逼了!!!
不好意思,实在看不下去
这。。。。啥玩意
rpg游戏视角的一次失败的尝试
#TIFF2015#今年最棒的midnight madness已出!!!第一人称视角的动作闯关电玩顶级屎屁尿,创意无限脑洞大开,两个小时不停跑不停打不停跑酷,高潮一波接一波,屌炸头炸身体炸!!
两次都没看完,哗众取宠的垃圾体验……
好久没看到这种剧情弱智、画面和声音都很彪悍的片了。。
"You little pussy"
屌得飞起的第一人称视角动作电影,镜头晃得头晕,真要在大屏幕上看得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