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 (2018)6.72018 / 美国 / 剧情 动作 惊悚 / 皮埃尔·莫瑞尔 / 詹妮弗·加纳 小约翰·加拉赫
复仇电影真的是特别好看,再通过法律的不公正判决后,这个女生她其实本来遭遇了很多人根本无法想象的家庭灭顶之灾,可以这么说,基本上把他的人生摧毁了,不管怎么样,可是司法没有给她一个公正,他最后不得不通过自己的方式来杀掉这些坏人,其实这种比较具有争议,性行为的话很难说,不过题材特别好看。
本文首发于 狄南电影慈爱母亲化身复仇天使,1人单挑整个黑帮,这部爽片不容错过 当法律不能为受害者伸张正义,你是否会为了家人抗争到底?
《守法公民》中的主人公为了妻女的悲剧不再延续,以一己之力挑战整个司法系统。
而今天要介绍的这部电影《薄荷》,也讲述了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
只不过主角换成了一位母亲。
故事的情节非常简单,女主一家三口遭到暴徒的袭击。
侥幸活下来的她,却眼睁睁看着凶手逍遥法外,自此,她对腐败的司法人员和凶手进行了一场血腥的报复。
诚实地说,影片刚开始吸引我的是“以暴制暴”的爽点。
如《伸冤人》一样,我们崇拜那些枉顾法律,替天行道的“英雄”们。
对恶人处以私刑,简直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可是,也正是痛苦才造就了这些“英雄”。
尤其是看到最后,女主复仇后,疲惫的倚靠在家人的墓碑旁。
对警察说家人在等她,一心求死的时候。
我突然感到一丝心酸,即使手刃了仇家,女主也早已心如死灰了。
这也是影片对人物刻画的成功之处。
主人公的三口之家,是如此平凡而幸福。
女主开明又善良,她教导女儿:“如果我们使用暴力,那我们跟坏人也没两样了” 。
在女儿生日那天,一家三口在游乐场里开心的合影。
可是下一秒,丈夫和女儿就死于枪下,甚至,女儿连心爱的薄荷味冰淇淋都没有吃完。
可是法律并没有制裁凶手,对方的辩护律师利用漏洞脱罪。
后来女主才明白,表面上“大公无私”的法官早已经被收买了。
罪恶如此赤裸,正义荡然无存。
一个家庭就轻而易举的被摧毁了。
五年后,女主归来时,化作了复仇的天使。
讽刺的是,正因为女主所处贫民区的犯罪率大幅度下降。
才被警察发现了她藏身之处,这真是对司法系统最大的讽刺。
除了开头的三个凶手被倒吊在摩天轮上,接下来当年的律师、法官等受贿人员,都没有逃离应有的惩罚。
本片的重头戏是女主对大毒枭的对决。
没错,也只有毒枭才会如此猖狂,肆无忌惮。
女主先是炸掉毒枭的洗钱点,后来更是直接杀到别墅。
迫使狗急跳墙的毒枭来到贫民区和她决战……
虽然本片的叙事逻辑有缺陷,但是精彩的打斗场面、意料的反转细节和人物精湛的演技,足以证明这是一部出色的动作惊悚片。
当然,论把政府“黑出翔”的,最出彩的当属韩国电影。
《追击者》《不可饶恕》《杀人回忆》等等,无不揭露出司法制度的无能和腐朽。
然而,若说比本片更虐心的,当属《奥罗拉公主》了。
同样是母亲为死去的孩子复仇,同样的让人愤怒和心碎。
我倒是希望,这样的“平民英雄”越少越好。
九月上映的动作片《血薄荷(Peppermint)》,出自《暴力特区》、《即刻救援》的导演皮耶莫瑞(Pierre Morel)之手,曾打造出连恩尼逊那最强老爸的他,同样以令人惊艳的动作画面呈现珍妮佛嘉纳的复仇之路。
故事线非常简单,拥有幸福家庭的银行职员莱莉在女儿生日当天失去了挚爱的家人,然她亲眼目睹并指认的凶手却因黑帮深深渗透法治体系而无罪释放,从此隐姓埋名展开复仇。
简单的故事要能精彩,叙述方式与细节就更加重要,电影以仿佛是车震的场景拉开序幕,实则已是复仇的开端,接着回溯最初莱莉一家三口虽不富裕却很温馨的互动,再到正义无法伸张而转变为女杀神,剧情流畅毫无拖沓,明快的节奏更让人目不转睛。
为了替挚爱复仇,你可以做到怎样的程度?
莱莉起初不过就是个平凡的地方妈妈,有着一份必须按照老板旨意加班的工作、深爱家人却为钱忧心的黑手老公、乖巧懂事却遭欺压的可爱女儿,生活并不是太如意但倒也还能乐观度日,她还这么教导女儿:「如果我们使用暴力,那我们跟坏人也没两样了。
」然而,当那晚游乐园的枪声响起,平凡美好的日子从此再不复返,对上凶残而多金的强大黑帮,腐败的法治体系可不愿为她伸冤,不甘心的她形单影只遁走他乡。
判决之后在救护车上的那一记重击,成为莱莉诉诸暴力的开端。
孤立无援的绝境,反倒让这位母亲更加坚韧,唯有变得够强,世界才会听你说话;为了复仇,她将自己锻炼得无比强悍,短短几秒她在竞技场的格斗画面,就足以令人明白莱莉这五年的拼死努力,极度的愤怒与痛苦引领她发挥出身为母亲的无限可能:手刃枪杀丈夫女儿的凶嫌,甚至将整个盖西亚犯罪集团瓦解,连同涉及该案件的地方检察官、法官等等,一个不留,真正做到完美复仇,亲手制裁毁掉她家庭的所有人── 以暴制暴的私法正义,只是迫于现实的不得不。
为了替挚爱复仇,妈咪可以无所不能。
俐落的动作+精湛的演技让复仇更痛快珍妮佛嘉纳并不算拥有普世认定的绝美容颜,这让莱莉角色以平凡的职业妇女出发显得更具说服力,从一开始迎战贵妇时便有足够的率性自信,五年后蜕变散发着刚毅坚定的女力气息,一而再独挑恶徒巢穴的俐落,自有一种迷人的帅气。
发生骤变之前,莱莉面对欺负她们的贵妇佩格仍保有基本礼仪且毫无畏惧,失去家人的伤恸也并未减损她指证恶人的勇气,直到不公的判决狠狠将她击溃,不禁随之深感气愤与心疼;五年之后,宛如黑帮地狱使者的她即使再也不曾露出笑容,却依旧保有温柔的母性,路见不平便出手对失职父亲来个震撼教育,也难怪能成为贫民窟的天使,以绝对实力守护着当地安宁。
珍妮佛嘉纳将每个不同时期的状态诠释得很好,光靠着眼神就能呈现温柔坚毅、苍凉疲惫、不死不屈的冲劲等不同面向,尤其深刻的是她咬牙忍着那以钉书机钉补伤口并用胶带包扎的画面,看得观众都痛了!
3幕令人无比揪心的片段这无疑是一部大快人心的爽片,很适合妈咪们放风时观赏,只是剧中莱莉所遭遇的经历实在令人不舍,最揪心的大概是下面三幕:一、家人遭受枪击莱莉一家三口原本还徜徉在充满欢笑的游乐园里,下一刻,却是丈夫及女儿遭到杀手锁定、开枪,慢速播放的过程呈现莱莉是如此清楚地目睹惨案,深爱的家人在眼前倒下,疾奔过去的她也遭波及射倒,随即不顾疼痛挣扎着爬向已然了无生机的丈夫女儿,哀恸地无声哭嚎……二、法庭上的不公不义莱莉坚定拒绝了黑帮妄想息事宁人的补偿金,却在法庭上面临该律师咄咄逼人的诱导式问话,地方检察官毫无作为淡漠地袖手旁观,法官更直接无视她的证词,轻率一句「罪证不足」就将凶嫌当庭释放,绝望透顶同时也气炸了的莱莉忍不住跳出证人席,试图凭一己之力痛击恶徒……三、女儿唤醒莱莉黑帮领袖派出无数人马在贫民窟展开地毯式搜索,誓将这位搞得集团人仰马翻的女子格杀泄愤;身受重伤的莱莉累晕在废弃仓库,对步步逼近的危险已无所觉,这时,散发着淡淡光芒的女儿缓缓上楼,蹲下来倚靠在母亲身边,轻轻抚摸着她的头道:「妈咪,妳真的该起来了……」第一幕,令莱莉的幸福生活自此丕变,第二幕让她转为低调行动,凭着决心独力复仇,第三幕的清醒则令她还能与大魔王一战;然而,即便最后将涉案恶徒全数击毙,挚爱也回不来了……老警官看着莱莉做出一番从未有其他警察做到的惩凶大业,毅然径自纵放了她,但愿很快能看见精彩续集!
更多精彩可以进入:VIP新电影 免费观看免费VIP新电影
巨蟹座大叔表示很受用此片。
这是一种类型的电影,就像《疾速追杀》、《疾速特攻》。
没有复杂的剧情,没有巧妙的故事,有的只是复仇的快感。
“看前面黑(he)洞洞,定是那贼巢穴,待俺赶上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
”************换成我也开枪的分割线************★★★☆给星标准:一颗星——千万别看:如入鲍鱼之肆;两颗星——建议别看:云深不知处;三颗星——爱看不看:一枝红杏出墙来;四颗星——推荐观看:呼儿将出换美酒;五颗星——务必要看:家祭无忘告乃翁。
1,复仇的孤胆英雄,以一敌百,最后毫无悬念的胜利归来。
这类电影,其实可以说是古已有之。
然而,2014年【基努.里维斯】的翻红之作《疾速追杀》横空出世,同类电影,都以此为竞标对象。
成为现象级的领军人物。
2,女主血洗反派老巢一段,枪战、肉搏、受伤、爆头,不自觉的,就让人联想到了女版【John Wick】。
3,其实,本片的逻辑漏洞不少。
女主突变【战神】,本是【高人】归于琐碎,还是【灭门之仇】,激发潜力?
并未提及。
4,五年后,【吊打】所有反派,手法张扬。
一日之内,连杀4伙人(吊起1批,炸死3批),未留下一丝蛛丝马迹。
既是【战神】,又是【犯罪之神】啊。
5,公交车上,见男子酗酒、不尽责带儿子,就胖揍加吞枪威胁。
要这样当【上帝】,会忙到没时间上厕所吧?
6,捡到死去女警的手机,2018年了,手机没密码的概率是多少?
女主用起来,却毫无阻碍。
7,临近结尾,因为无辜之人当人质,就束手就擒,三观是正的,但是信服力不强。
8,还是临近结尾,按常理,反派集结所有人,找到了女主,应该是来一场血战到底并站到最后的高潮动作戏吧?
结果却是打了一个擦边球。
经费制约编剧啊。
9,片头第一个出现的【华谊兄弟】厂标,冲击力不小。
还以为是完全国产资本制作的美国片呢。
10,就像《守法公民》中的【杰拉德.巴特勒】,伴侣和孩子被残忍杀害,失去至亲的复仇之路,情感上,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本片也是一样。
11,【詹尼佛.加纳】出演本片女主,动作戏份,还是得到了比较好的呈现。
联想到戏外,不禁调侃一下——这样的身手,和前夫【本.阿弗莱克】的【蝙蝠侠】过过招,还是比较般配的。
另外想到一位适合出演本片的是【杰西卡.贝尔】。
纵观电影市场来说关于女性复仇题材相对于男性复仇电影来说要少一些,复仇电影由于其题材本身的限制,在剧情发展上有无法避开的套路羁绊,其作品的成绩大多都不是特别理想,其中相对来说男性题材的复仇电影数量多,但其烂片所占的比例也比较大,本片作为一部女性复仇题材的电影,在剧情上还是做出了一些令观者眼前一亮的设置,但是整体的剧情还是有些俗套的痕迹,这也许是此类题材电影无法规避的问题,女主为詹妮弗·加纳,演技方面挑不出任何问题,节奏把控也都可圈可点,本片与传统此类题材的电影不同的是,本片将女主塑造成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复仇斗士,会受伤,会流血,会被打败,也需要治疗,不再是将主角神化成一个刀枪不入怪物。
影史上有一个系列的电影与本片题材类似,但至今还被列为禁片,那部《我唾弃你的坟墓》想必热爱电影的观者多少都有所耳闻,本片倒没有《唾弃》系列如此强大的尺度和冲击力,但作为一部女性复仇电影,有着与《唾弃》系列相同的观影受众群体,看多了男性主宰的社会,看多了男性主宰的复仇,女权在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女权意识的觉醒也体现在了电影层面,本片中由女性完成的杀戮和惩罚,其血腥程度绝不输于任何一部男性复仇电影,普通观者对此类影片的接受一方面说明在女权意识觉醒的今天,广大观者还是只能在影院中才能体会到,由男性主宰转换为女性的快感,关于女权觉醒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在另一方面广大观者对本片的接受,恰恰说明女权意识的觉醒已经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正在慢慢飘向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那一个男女平等的状态指日可期!
屠戮杀伐的刀锋凛冽,鲜血留下罪恶的轮廓,当正义的旗帜随风,当良善遭遇噩梦,当恶魔侵蚀美好,当天使被压断翅膀,你未曾感同身受,就不要劝我善良!
以上内容转自微信公众号《诗词里的影院》
诗词里的影院
女主角原本是一位守法公民。
她的生活并不富裕。
因为经济原因,她和女儿被有钱的主妇羞辱,女儿的生日宴也没人参加。
但当女儿说,要妈妈打得对方满地找牙的时候,女主角却教育女儿,不可以因为别人不好,就随便打人。
此时,女主的丈夫收到了来自朋友的邀请,说是可以10分钟赚到一笔钱(当然,那是违法的)。
他不是没心动过,但想了想家人,还是拒绝了。
然而,安分守己却没能换来平安。
女主的丈夫和女儿因为这件事,被黑帮灭口。
幸存的女主,用法律维权无效,却因情绪激动,差点被送进精神病院。
这与《一个母亲的复仇》中情节类似,当看到四个嫌犯被无罪释放,女孩的父亲因冲动打了人,被拘留。
坏人可以大行其道,受害者却要因为受到不公待遇带来的冲动而受到惩罚。
终于,像所有爽片主角一样,女主踏上了复仇之路。
打斗、激战的镜头和一般爽片类似,十分适合爱好看女性打斗的朋友。
中间穿插了一些有意思的支线,女主角教训虐待女儿的酗酒爸爸,保护贫民区的孩子,教训曾经羞辱她的贵妇。
这让女主的复仇者身份,多了几分英雄主义的色彩。
结局中,女主获得民众支持,也使影片达到讽刺和揭露社会问题的目的,同时也加大了“爽”的程度。
唯一的不足,就是没有交代清楚,女主如何从一个普通人变成特工级别的打斗女神。
这给人瞬间“开挂”的感觉,因而损失了一部分对女主的代入感。
女性、经济贫苦家庭,这又是一个“政治正确”的设定。
观看评论,不乏因为厌倦“政治正确”而打低分的网友。
很多时候,“政治正确”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剂。
它让我们学会求同存异,学会体面,对待不同的人,不触怒对方。
但它解决不了深层次的资源分配不公问题,甚至弱化了原本尖锐的矛盾,也弱化了改变现状的动力。
但“政治正确”解决不了的问题,“政治不正确”更加解决不了,反而让问题更严重。
要解决问题,我们需要在“政治正确”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
我想说,如果只把“政治正确”当作一个凭空出现的主题,没有看到现实中客观存在的问题,贫富、资源分配不公,以及普通民众对黑帮的恐惧和对社会不公的担忧,自然无法理解这个片子的爽。
因为它戳中了大家内心的欲望缺失点。
当我们对现实不满意又无力彻底改变,那么电影中的英雄就代表我们内心的希望。
电影本身不足以改变社会,但能增加我们内心的动力。
起码可以消解一部分现实带来的压抑。
你当然可以觉得不好,但我觉得好。
正如我说的,就是复仇爽片但是铺垫不够。
没有刻画出boss的实力,这个是不够的。
母亲的黑化,不过我认为不应该叫黑化叫暴化会比较合适一点,就是公平公正公开得不到伸张的时候就是暴化去解决这样的问题我觉得这部电影的主旋律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叫黑化是不合适的,叫暴化还是比较好一些让我深刻的就是暴制干法官的时候,最简单的问题,她叫什么名字而已居然叫不出来,那就送他见上帝了,导演的手法很快,没有一点犹豫这非常好也非常爽。
简直就是爽歪歪。
后面的就是和黑帮黑警的斗智斗勇,中规中矩。
女生卡丽的生日排对跟同班同学佩内洛普组织的圣诞排对在同一个晚上举行,结果同学都去参加了圣诞排对,而卡丽的生日排对无人问津。
片名“薄荷”是卡丽偏爱的冰淇淋口味。
卡丽和她的爸爸诺斯被枪杀,她的妈妈莱莉也受了伤。
斯坦警探去了医院看望莱莉。
诺斯因为被传言参与了抢劫毒枭迪亚哥的计划,遭到了报复。
在法庭上,因为证据不足,莱莉指认的三名凶手被无罪释放。
莱莉要被送往县精神病院,她在途中逃脱了。
五年过去了。
三个月前,莱莉回到了洛杉矶,展开了复仇计划,先后杀死了三名凶手,以及当年的律师和检察官。
茵曼是斯坦的FBI搭档。
莱莉被贫民窟的居民称为守护天使。
茵曼打算在贫民窟蹲守莱莉,但是被内鬼斯坦打死了。
迪亚哥抓了一个小女孩当人质,他知道这是莱莉的软肋。
经典台词:——故事不能这么结束 ——对我来说已经结束了这不能告诉我们她将会做什么,但能告诉我们她做过什么我要是这么蠢,还能混这么久吗?
法官大人,你没有行使正义,我来你所拥有的一切和将来会拥有的一切,都没了,很痛苦对不对?
她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如果你能说出我的名字,我就留你一命诺斯太太,你要接受精神治疗搬新家,买新衣服,创造新的回忆,开始新的生活别犯傻,你会丢了命,到头来一场空真相我们都知道,但是没有证据
这是一部剧情动作片,尽管评分才6.6分,但其中的打斗场面还是值得一看的。
故事情节简单粗暴,一位复仇的母亲单挑整个毒枭集团。
Riley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体贴温和的丈夫,一个乖巧灵动的女儿。
那一天是女儿的生日,Rily一家来到游乐场来庆祝,在离开的路上,三个毒枭枪手将她的丈夫和孩子射杀了,因为她的距离较远,才幸免于难。
这场灾难起源于她丈夫的同事想要伙同她丈夫抢劫毒枭的钱,消息败露,他丈夫同事被抹杀。
尽管他丈夫拒绝了这个提议,但毒枭老大还是下达了必杀令,必须要杀一儆百。
当晚警察抓住了三个嫌疑人,很轻易的就被Rily指认了出来。
这是一起很明显的杀人案件,就因为毒枭与警察串通,无良律师的辩护,法官的受贿,最终将Rily送进精神病医院,释放三个嫌疑犯。
这是令人绝望的结果,哪有公平和正义可言。
Rliy逃了出来,5年后,她带着满身武艺以及大量武器杀了回来,一定要亲手为自己的家人报仇。
三个枪手被陈尸于游乐场的摩天轮下,受贿的法官被炸成碎片...那些伤害过她的人,终将会为自己的道德沦丧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与此同时,警方也将注意力锁定在Riley身上。
网络上则是一片叫好声,为她加油打气。
接下来,Riley找到了毒枭的洗钱工厂,在一片枪林弹雨之声,秒杀了所有坏人,焚烧了这片罪恶的场所,以及那些犯下种种罪行而获得的美金。
通过这条线索,她又找到了实验室,这次差点中了圈套而被炸死。
接下来,她又成功的找到了老大的巢穴,又是一片枪林弹雨,在警察赶来时,干掉了大部分喽啰。
老大趁乱逃走,Riley也负伤离开了。
此时,FBI的一名女警找到了Riley的藏身之所---贫民窟。
黑警随后赶到,杀掉了女警,并且通知了毒枭老大,又是一群亡命之徒前来与Riley来一场终极大战。
没有想象中的血雨腥风,老大以一个孩子为要挟,将Riley逼出来。
在老大折磨Riley的时候,警察再次赶到,老大被干掉,Riley被警察捉获。
最终,一名痛失爱女的母亲,将所有仇敌一网打尽。
遗憾的是终极大战不够精彩。
每一次的战斗都有所升级,大量的动作场面确实不错,尤其是一名女武者更是难得。
这些动作场面会让你的感官受到冲击,为Riley的英勇喝彩。
但是,最终的高潮,却因为警察的到来而草草结束,没有升级版的打斗场面,没有想象中的枪林弹雨。
所有的一切,都是很平淡的逃跑中结束了。
如果安排一个更加劲爆的终极打斗,将会让这部影片上升一个等级。
女主是由44岁的詹妮弗·加纳出演的,打斗场面确实不错,毕竟人家的年龄摆在那里。
但是,她的情感流露方面以及剧情方面的表演,却不能让人满意。
只能说她的表演属于一般水平,无法达到令人深刻的地步。
这也是金酸梅奖提名的原因了(最差劲的女主角提名)。
结婚之后,她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家庭方面,2018年离婚后,她才复出,有了这部影片。
以如此高的年纪,出演高规格的打斗,她是值得令人钦佩的。
当法律不能保证个人权利,反而成为了法律的受害者,就只剩下暴力手段来解决这样的不公平。
这正好符合美国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不错题材。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总有一群人能够凌驾于法律之上,做着伤天害理的事情,却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这时,个人复仇便是唯一的途径。
这一类的电影也总是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我们总是想要打破个人的束缚,来解决社会中遇到的不公平。
而这类电影就是很好的宣泄点,能够迎合人们内心的期望。
这类电影能够让我们想象,在世界上的某个角落,会有一些人为了打破命运的束缚,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奋斗,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当我们意志消沉时,这类电影可以治愈我们内心的焦虑和困惑,可以让我们振作起来,能够坚强的面对周围的世界。
总之,这部电影还算是不错的。
很难看,故事简直了。
真正向八十年代硬核动作片致敬的电影,不是像昆汀、罗德里格兹那样把玩其中的恶趣味并发扬光大,而是继承了那种对社会正义的思考和人间的温情。动作场面是未受东亚影响之前的美式干脆利落,对人类体能夸张有限,但每场戏都经营得巧妙而有层次。女主复仇之余教训酗酒父亲、抨击贫富歧视、维护贫民窟和平,不愧一个侠字。啊对了还有汽车闯别墅这么经典的戏码……你懂的。
可以看一看
丈夫涉黑,女儿惨死,疯狂妈妈拿起就是突突突。虽然很符合我的审美,一言不合就是干,但是逻辑和剧情也太差了一点唉。
还不错,就是女主由素人变身超杀女的设定莫名其妙,同类电影至少还要交代下是前海豹突击队啥的。另外爽的部分始终差点意思。不过还是挺喜欢这种简单的复仇动作片的。
taken不可超越啊
我觉得这种复仇类型的故事,情感的渲染非常重要。当然了,酣畅淋漓的复仇过程让人爽,但是一定要有情感渲染才行。其实我不太care主角的正义立场
动作戏拍得不怎么样
吊炸了
爽就完了,要啥内涵
2021.7.17 20:47
可以!这女猪脚很man!好看
动作场面太行活了些。
没想到这是2018年的电影,感觉像是千禧年时代的风格。
詹妮弗加纳的独角戏,作为母亲的心碎与善良柔弱,作为杀手的冷血与危险刚毅,自由切换,很是精彩!虽然故事性整体偏弱,但题材足够吸引人,打戏动作部分也很耐看!
这种片子一般不都应该找尼古拉斯凯奇演么
看著就好過癮啊,為母則剛,最後還留下伏筆,彈幕說刪減了很多,估計不刪減更精彩⋯⋯
一般都是父亲去复仇的,这次改为母亲,还算畅快,结尾就可惜了不是很牛逼。
我就是不知道这到底跟薄荷或者薄荷糖有啥关系,清新刺激?女主挺开挂的。
女主为新一代家庭主妇树立了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