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泳池》的制作成本大概不需要多少钱吧,基本无特效,也看不到烧钱的痕迹。
但是,就这么一部看起来“粗制滥造”的电影,看得人后心发凉。
是真的恐怖,而不是简单的吓人。
故事开始,作家和妻子度假。
身为一个作家,六年没作品了,通过度假寻找灵感,这貌似也不太稀奇。
没想到,在度假的过程中,作家邂逅迷妹一枚。
作品被人认可,这绝对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儿,于是俩人自然而然惺惺相惜。
于是,两对夫妻自然得见个面吃个饭什么的。
可是,在饭桌上,迷妹的老公,大概不懂什么是社交礼仪的吧,直截了当向作家开炮,你这六年屁都没蹦出来一个,靠什么养活自己啊。
此时,作家的妻子接梗了。
这看起来是“社交幽默”的缓解尴尬,大概对于作家而言,是雪上加霜吧。
郁闷的作家,在接到迷妹的邀约后,欣然赴约。
对此,作家的妻子,又是一波攻击。
问题一:在一段不对等的夫妻关系中,彼此应该如何经营这段婚姻?
故事里头的妻子,给了我们一个非常不好的示范,作家被蹂躏得千疮百孔的内心,异常渴望被认可。
此时,只要有那么一丁点的苗头,作家也会毫不犹豫的赴汤蹈火。
出外野餐,这本身就触犯了“度假”的禁忌。
而在野餐过程中,迷妹的老公说的话已经开始诡异。
作家上个厕所的工夫,迷妹给他来了个“手动换挡”,作家虽然感到万分尴尬,但奈何身体很诚实的缴械投降。
镜头一下切到晚上回酒店。
所有人都喝大了,作家自告奋勇开车,结果撞了人。
在这个国家,可不是什么文明的地方,迷妹说什么也不愿意报警,直接开车走人。
作家良心虽然备受谴责,但也不愿意在这个地方坐牢不是,稀里糊涂回了酒店。
没想到的是,这个国家警察办案效率相当的高,作家屁股没坐定,警察已经上门。
三下五除二,宣布作家死刑。
作家连错愕的时间都没有,警察又表示,鉴于国家“旅游资源”的考量,老外在本地犯了错,有一个“修正”的机会。
前提得给钱。
What,这不就是个要钱的把戏吗,谈不上恐怖吧。
可是,该国“修正”的方法,可是离奇的很。
这个看起来一穷二白的国家,倒是掌握了一种先进的科技,三下五除二,把作家给克隆了一个,让克隆的作家代替作家去死。
整个场面,还需要作家亲临现场观摩。
那么,问题又来了。
问题二,怎么能确定死的那个是克隆的,活的那个是本尊?
不过,这个问题,惊魂未定的作家,还没能仔细考虑,就被迷妹忽悠着参加了一个聚会。
聚会也有意思了,作家结识了一大帮和他有同样经历的人。
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心得体会,气氛莫名的诡异。
问题三,当你认为有什么不对,但发现周围全是这样时,你感觉如何?
作家其实也没来得及思考这个问题,就被这帮人拉着去做了另一件犯法的事儿。
已经说过了,这个国家警察效率杠杠的,所有人,死刑。
一帮人嘻嘻哈哈,不就是给钱的事儿嘛。
可是,这次警察认真了,你们真拿这当儿戏了不是,让你们亲临现场观摩,是想你们警醒,不是给你们乱来的。
一个个拉着奔赴刑场,然后死刑。
但是,不用惊奇,恐怖片有恐怖片的套路,此时的同一帮人,正坐在屏幕后头观摩。
作家的表情,也是一点点起了变化。
问题四,当你知道自己不对,是想着自己改变,还是拉着身边人都变成不对?
故事虽然叫《无边泳池》,但其实和泳池没什么太大的关系,随着故事发展,作家必然跌入“无限循环”的套路,这并不会给我们太大的惊喜。
然而,关于以上四个问题,你有答案了吗?
封面图片上的“白色代码”,一定要注意是大写+数字,全匹配。
实在没看懂的,请移步《本公众号获取资源方法》。
最近发现微信后台有时会删除设定的自动回复,如有后台消息后未自动回复的,烦请告知,谢谢!
不要被这个电影的分类给骗了,以为是一个恐怖片,悬疑片,或者科幻片。
这其实就是一个R级片,全片小成本,小制作。
从道具,群众演员水平,规模等个角度看,都是如此,小成本R级片。
比如,第一次男主坐巴士想去机场的路上,被女主拦下了。
女主对着车辆开枪,然后巴士里的司机和其他乘客作为群众演员,就是俯下身子一动不动。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群众演员的表演要求低到什么程度。
其他多个场景都是如此。
再者,第一次男主的替身被杀的时候,整个画面就是粗糙劣质的模型然后出红水。
一眼假的效果。
整部电影如果不是告诉我这拍于2023年,我以为是2000年拍的小成本R级片。
男女主激情的一段,时间很莫名得长,没有美感,作为一个恐怖电影,这个节奏是根本不对的。
也是看到这里,我确认这部电影就是一个R级片,而已。
他重点突出的是B||T和情++色。
包括最后一幕,一眼假的血泊中,女主把胸给露出来了。
这反衬和对比,不就是让大家看胸吗?
这是我第一次给一个电影打一星。
如果有零分,我会打零分。
开场就感觉导演特别喜欢把镜头对准演员的嘴唇,各种各样,包括平庸作家的富婆妻子的厚嘴唇,看来这导演的口味有点独特。
果然如此,之后的剧情、故事、画面、镜头完全是一个吸毒嗨了的精神病人世界。
影片的背景设定很生硬,这个贫穷的小岛居然有完美的克隆人技术。
抛掉硬伤,其实影片涉及到的几个话题还是很有内涵的,例如有钱人可以用复制替身抵罪会怎样、一个人看着自己替身被杀死的感受、一个人如果本尊被杀死而替身活着会怎样,这其中的每个话题深入探讨都会很精彩,但是显然导演已经自嗨模式了,一通胡言乱语,也不知道究竟想说啥!
如果说导演的镜头表现形式有艺术性,显然是对“艺术”两个字有误解,只是很庸俗很反人性的一部电影而已。
PS:影片内容和无边泳池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一个中年失意的写手因为一个女人的勾引经历了一遍自我克隆体的赎杀,从此在自我消杀的快感中逐渐沉沦,成为瘾君子后的每一次冒险都是为了寻找灵感来诗意化自我的黑暗面,这伙幸运儿开始挑战一个国家的法律制裁者、凌驾成功者的文明。
而这个国家可以为氪金旅游者创建一个克隆体来代替本体应该在那个国度杀人后接受的死亡惩罚,这一点倒是让我觉得是全片最阴森恐怖甚至后背发麻的地方,世界也许是一场资本家放大自我阴暗面的屠杀游戏。
相比自我消杀的快感,我倒更喜欢r&m里面从埋掉平行宇宙另外的自我,看着自己的尸体坑吃早餐再告诉自己,昨天的自己已被杀死,今天的自己仍要嘻嘻哈哈宇宙冒险,也许这是另一种自杀的浪漫。
但是这部电影则从黑化的视角告诉你,恶的种子从一个本身就内心泯灭却在关键时刻依然选择苟活的人体沼泽地里滋生结出虚荣的果子,自欺欺人的"强大"是一次次屠杀自我来完成的,最终平凡单调的生活里也许他用邪恶终于捕捉到了关于生的灵感吧。
从视觉来说,导演确实把致幻的感觉展现的很到位,但整体镜头画面偏黑,好多镜头黑到压根就看不见挺不舒服的,总体来说还是挺有深度的关乎苟活寻找自我的教育片啊。
视频地址 https://mp.weixin.qq.com/s/sl3lsKjxu0pCzrmLo85LqQ
今天聊聊加拿大 / 克罗地亚 / 匈牙利电影《无边泳池》。
片名Infinity Pool (2023),别名永池。
无边泳池指的是一种高端游泳池设计,特点是以视错觉为基础,水池边缘与水平面齐平,形成了一种“无边界”的视觉效果,让游泳者感受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愉悦感,因而广受欢迎。
这部《无边泳池》主题有关身份危机,故事设定发生在虚构国家利托尔卡(Li Tolqa)的高端全包式度假村。
影片会让人联想到《悲情三角》,本片的中心并不在阶级身份上,而是放在了自我身份认知方面。
《无边泳池》显得更加犀利、更加有趣和更加邪恶。
男主角詹姆斯·福斯特是一个充满自卑感的作家。
他出版了一本小说后,和出版商的女儿妻子艾米一起前往利托尔卡度假,试图寻找一些灵感激发创作。
一个自称加比的女人主动接近詹姆斯,她自称是詹姆斯的书迷,邀请詹姆斯共进晚餐,和加比的丈夫阿尔班一起吃喝玩乐。
詹姆斯小心翼翼地驾驶非法租赁的敞篷车时,车头灯出现故障,他撞死了一名当地农民。
肇事逃逸出发了当地的法律程序,利托尔卡是一个生活贫困、宗教盛行和极度保守的国家。
詹姆斯被判死刑,并且死刑将有死者的儿子执行。
好消息是,只要詹姆斯愿意支付一笔费用,警察就可以制造一个他的克隆替身代替他被杀死。
不过行刑的时候,他必须在旁观看。
在这个看似保守的国家里,有钱可以为所欲为。
富人们用他们的钱逃避责任和后果,普通的享乐早已无法满足他们日益增加的变态需求。
为了寻求更大刺激,他们从入侵民宅中获得快乐,烧杀抢掠都不用付出什么代价。
整个过程充满迷幻,匪夷所思,就像他们通过致幻药物开impact一样。
《无边泳池》讲述了一位艺术家被迫直面自己的不安全感,他需要在放弃和屈服中完成转变。
和大卫·柯南伯格喜欢在扭曲的身体里反映现实一样,布兰登·柯南伯格也用扭曲的画面反映了对现实的思考。
影片毫不避讳地对富裕阶层发出尖锐讽刺,也对金钱带来的负面影响发出血泪控诉。
布兰登·柯南伯格的这部《无边泳池》上映第一周的票房比《未来罪行》全部票房455万美元还要多。
《未来罪行》是布兰登·柯南伯格的父亲大卫·柯南伯格执导的。
《无边泳池》虽然票房高于《未来罪行》,但是整体也很惨淡,只有518万美元票房。
《无边泳池》里的画面不适合描述,最初被评为NC-17级,NEON申诉失败后重新剪辑了这部电影,以获得所需的评级。
未剪辑的版本在圣丹斯电影节放映,而重新剪辑版本则在院线上映。
毕竟《无边泳池》非常适合圣丹斯电影节的午夜单元。
《无边泳池》会让人想到《人皮客栈》,但更加迷幻。
影片一开始就营造出一种超越现实的观感,将观众带入一个失去平衡、几近倾斜的世界。
大家就像登上了一艘颠簸的游船,跟随着镜头一起摇摆晃动。
影片画面采用偏冷的色调,看不出勃勃生机,高端旅游酒店倒是充满萧杀感。
画面构图上也都将元素堆砌在左侧,特写镜头呈现极端的近距离,浅景深不断在角色之间变换焦点,重点突出主人公和妻子、和周围人的不和谐。
这是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Alexander Skarsgård)第二次扮演一位没有卖出什么书的作家。
前一部电影是《哥斯拉大战金刚》(Godzilla versus Kong)。
尖叫女王米娅·哥特的表现依旧令人难忘。
她的加比表现得凶猛无畏又神秘有趣。
加比从谄媚奉承的小迷妹变成了荷尔蒙爆表的引诱者,再变成恶作剧虐待狂,从头到尾都支配和羞辱着詹姆斯。
这种狂放表演估计也只有米娅·哥特才能做到。
失意作家和可怕富人之间并没有清晰界限,他们一次次失去身份,需要通过更大的刺激找回感觉,最终只有在无法控制的更强大力量面前才能得到平静。
反正詹姆斯是不是个好人、能不能找回自我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布兰登·柯南伯格在影片中非常开心地注入了大量鲜血和肉体。
如果观众想进行一次奇妙怪异狂野的旅程,不妨看看《无边泳池》。
有钱为所欲为,迷幻匪夷所思。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每年的电影节上总会冒出好几部噱头十足、极具争议的电影,除了凭借大尺度的画面和主题引发现场轰动外,也让无法第一时间看到的场外观众望眼欲穿。
此前,这类电影“丑闻”往往离不开拉斯·冯提尔、加斯帕·诺等人的名字,而今年这项“殊荣”落到了布兰登·柯南伯格身上。
这位加拿大导演带着第三部作品《无边泳池》在今年初的圣丹斯电影节首映,还没上映前就已在媒体上曝光了令人侧目的剧照和预告片段,其演员阵容更抢尽风头,邀来了丹麦男星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和凭《X》《珀尔》迅速蹿红的新一代恐怖片女王米娅·高斯!
果不其然,该片在圣丹斯首映后,引发了严重分裂的两极口碑,而片中的大尺度裸露画面首当其冲成为了非议的对象。
也许是观众反应太过激烈,影片随后在上线流媒体的版本里,导演删走了过分的画面,不过仍没能减轻影片带来的诸多争议。
这位顶着父亲光环的布兰登·柯南伯格自登上影坛以来,一直有意摆脱父亲的影响,其至今三部作品都具有浓厚的科幻色彩,相比起其父亲,暴力血腥镜头的冲击力不遑多让。
不过,这几部作品更倾向于商业片,仅以类型情节吸引观众眼球的注意力,却始终没能穿透类型结构抵达更深刻的主题,这部新片《无边泳池》也依然存在这方面的弱点。
近年来最流行的电影主题离不开嘲讽白人和阶级批判,从韩国的《寄生虫》到美剧《白莲花度假村》,以及两部戛纳金棕榈影片《方形》和《悲情三角》,都准确呈现出这个时代的脉搏表征。
这部《无边泳池》和奥斯特伦德那些嘲讽白人上流阶级的作品异曲同工,只不过柯南伯格采用模糊时空的叙事背景,以及大胆的科幻类型元素去撕破富人道貌岸然的假面具,暴露出其内里自卑胆怯、自私自利、沉迷金钱色欲的本质。
克隆人的设定与导演上一部作品《占有者》类似,也指向了身份焦虑的存在危机感。
不断复制出来的克隆人成为了替罪羔羊,成为了富人们摆脱单调生活节奏、寻找刺激快感、宣泄罪恶感的完美标本。
这个设定算是剧本最出色之处,遗憾的是在炫目神迷、尺度大开的画面情节里,并没有对此深入探讨。
在我看来,最具争议的不止于此。
影片中存在一个虚构的国度,那里律例严苛、泯灭人性,其人民的生命竟可用富人游客的金钱来衡量。
这既有独裁腐败统治的隐喻,也指向了西方国家对贫穷落后地区的殖民主义影响。
然而,讽刺的是,全片采用白人核心的叙事视角,使这个虚构国度里的一众角色没得到充分塑造,刻板的形象过目即忘,沦为了一众白人角色的背景板。
这种叙事观点无异于殖民主义的残存与延续,充满了剥削意味而毫不自知。
第2041部2023年,科幻惊悚犯罪恐怖悬疑电影《无边泳池 Infinity Pool》我真是瞎了眼,我到底看了些什么东西。
真是蒙了心看这玩意,也就是我最不能接受的题材的那类了。
剧情很难弱,主打意识流。
意识你个妹,就是想开银趴是不是。。
然后用弥红灯晃瞎我来给我打码是不是。
我甚至都觉得开始的中餐厅是不是擦边球了。
可能是主打讽刺?
白人巨婴?
享乐主义?
面具?
隐藏变态思维?
映射着,侵略者的后裔还是留着残忍的基因?
我着实不想去深思,因为剧情实在是太无聊了。
槽点过多。
演员们确实挺辛苦,各种裸奔也是挺难为的,更别说那啥了。
米娅其实也算挺有气质的,挺适配恐怖片,就是那种没有眉毛的感觉,总是让我看着不舒服(苦笑)总之依托答辩,真是依托答辩话说?
泳池?
什么无边泳池?
--我是无边的分界线---推荐指数:一星半,看不懂的彩色答辩。
这片5.4分确实也是匪夷所思,评论区充斥着大量吐槽也是难以理解。
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片子,完了,和主流审美偏差不止一点,当然自己喜欢就行了,这分明是一部神作。
也是头一次在电影里看到很多新鲜新奇超前的概念,难道还有比亲眼看到自己被自己杀害这样的概念还有意思有脑洞的剧情嘛?
.......
看完都不知道 咋回事!
很奇怪的电影 没有什么逻辑性可言 不过妹子挺漂亮 当杀人不犯法的时候 随便杀人 也只是为了好玩 这样法律就成为摆设了 只有钱 就可以随便复制出几个人 来 杀 着玩!
有些变态!
在未来 也许只能机器人 出现以后 他和人一样 有思想 但他只是商品 只能被奴役!
又或者是 基因克隆技术 发展起来 我们可以 克隆出 一堆人 来给我们服务
电影刻画的猪脚有着作家的聪明之处,也有膨胀的欲望、不切实际的幻想,胆小自私又欲求不满,对生活和爱有无意义感和迷茫。
在法制容许资本为所欲为的环境下,恰恰是猪脚这样的人的陷阱,渐渐失去自我,一个失去自我、无法坚持自我的人最终成为他人的奴隶,迷失在无边无尽的欲海之中。
这片儿以这样一个“离奇有趣”的故事给人一定的思考,至少我看着觉得无尿点、挺有趣,评论区的人也不要太过挑剔了。
无边泳池 (2023)5.52023 / 加拿大 克罗地亚 匈牙利 / 悬疑 惊悚 犯罪 / 布兰登·柯南伯格 / 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 米娅·高斯
有这技术了才只是个发展中国家?
到底是为什么
当最后一个画面放完,这部白人趣味式恐怖片瞬间又变成烂俗心理片,总之一言难尽。
很不错啊,斯坦福监狱实验的某种变体吧,类似于另一种复制人的思考。
是谁杀了我?而我又杀了谁?Mia读的那段书评对应导演身份倒挺有趣的。
37分的迷幻特效太尬了,米娅确实是个美女,每部电影都展露性感身材
无脑粉E大……不过影片确实涉及了一个非常棘手的伦理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克隆技术禁止用于克隆人,不过总感觉影片里的场景离我们无限近……
符合白佬妄图沉浸在旧秩序又在当下胡作非为的傻叉感。浅薄混乱老套。根子在《去夏突至》,但一蟹不如一蟹。
哈哈哈哈哈看完才发现是Cronenberg家儿子的电影,那就太make sense了!Kinky as hell! 好害怕Mia Goth戏路以后展不开来了,那就这股疯劲我还是疯狂喜欢! Alexander Skarsgård is still a walking aphrodisiac! I want more!!!
米娅·高斯美的不可方物,那种变态的美!
为了Mia goth,我浪费了人生中宝贵的两个小时。
这个电影风格有点无语,这个点子如果正常点拍我觉得还挺好的,很值得深思,但是这种磕了药的电影画面,真的无感。
太尼玛好看了吧...
有病,真的有病,导演、编剧到演员,都病得不轻!
感觉布兰登在说自己。在第三部长片里主角死了三次,第一次是被算计,第二次是找死,第三次是杀死自己,可以对应Antiviral、Possessor和本片的创作。前两部都在说“成为别人”,本片转而惩罚自己。结果还是哪也去不了,正对应“无边泳池”的意象——创作就是不断挣扎,但是停在原地。食髓知味的Brandon,主动决定留在艺术的无边泳池里了。James=Jacob=取代者,Gabi=Gabriel=死亡天使/传讯者。
感觉故事似乎不完整
牛……
滿意。驚悚片就應該走出夜晚昏暗的室內有燈也不開的框架,讓畫面充滿陽光和色彩。在炎熱的插滿白色遮陽傘的沙灘或豔麗的礁石灘進行變態的殺戮/邪教儀式/集體自殺,那一定很美啊。
在这里,每个有钱人都重头再来的机会,可惜他们还会做同样的事,甚至变本加厉。
好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