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许多人一样,是冲着哈里森·福特去的。
这位1942年7月13日出生的“老人”,可真是心不老,还要摆硬汉的POSE呢。
片中显示数码技术的场面还是太少,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仍旧靠老拳笨脚。
只可惜,印第安纳·琼斯的魅力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一个计算机专家,被歹徒盯上了,然后,家人被绑架,他被胁迫,再然后,他救出了家人,解决了银行危机。
嗯。
剧情基本上就是这样的。
比较喜欢扮演秘书的那个傻姑娘,可爱ING。
为了怀旧,看一次还是值得的。
谁知道哈里森·福特以后会不会再出现,至少,搞动作片的可能性应该很少了。
想起,据说,最初,《达芬奇密码》的作者,就是比照着40岁的哈里森塑造的男主人公。
遗憾,时光不能倒转。
在意外面前,男主角表现出的镇定、机智和勇敢,的确值得钦佩。
可以看出,杰克绝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高管,也是一个练过的人,这都最后帮助他脱离困境。
也许正是由于他对妻子和孩子的爱,才给了他无限的力量,最后还亲手干掉了绑匪。
这位目前也在困境面前表现了极大的镇定,给了孩子一个安定的心态,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为狗带那个项圈也帮了不少的忙,哈。
哈里森福特主演的防火墙,又是一部影视结构体制化的电影。
最为坚固的防火墙,都是从内部被攻破:从霜妻弱子下手,抓取人质,胁迫管理人员。
本剧动作精彩程度一般,剧情老套,但是节奏紧凑,细节给人留下思考空间,完成了自己存在的任务。
那就是给观众提供一定的娱乐价值。
坏人从废纸中拼凑出杰克的地址,信息,和家庭成员,提醒着民众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份信息。
杰克利用自己的经理身份调用黑人女雇员的计算机,可是女雇员悄悄报警了。
这个情节,也是本剧的小亮点之一,非常生动。
尽管如此的主线故事还是非常的干涩的。
英雄拯救世界,警察都是傻冒,等等。
即便如此,我也希望看到国产电影里有更多这样的剧,至少主线清晰,节奏紧凑,观众也被杰克坚毅不拔的品质打动,所以本剧的结构完整。
比不知所云的大量偶像剧不知道好多少。
- 听人卖高科技的盾有感(狄晓峰 2006/04/19PM写于某IT公司安全对策讲座@威斯汀H)如今的信息化社会,信息可以买卖具有价值也可以让一个项目或实体垮台,因此 保护信息安全是不能忽视的一个热点话题。
受邀请参加了一个安全对策及产品的发布会暨讲座活动。
忙碌间 ‘逝者如斯夫!
’时间过得真快,很久没参加这样引人思考的活动了,不禁想起了很多.......曾经有一位牛人说过,“最好的‘安全对策’莫过于:1,设法不产生任何有可能被追踪的价值;2,(如果产生了这种价值,),设法避免任何可被用来操作价值的方法出现;3,(如果一定要操作这种价值,又不允许许可权限以外的人触及,)考虑安全策略,但不能让任何人知道这种策略以及防止入侵的全部方法。
”这个牛人是谁已经并不重要,我待会儿再介绍。
只是这三个“劝告”听起来是在具有讽刺的意味!
用句中国老话说的话,那就是“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当然,按照这三个步骤去思考防卫的本质,也确实很容易了解所谓“无招胜有招”的道理---就是说,从动机角度思考手法路数,试图杜绝入侵在萌芽阶段的理论。
矛盾双方是对抗的,也是平衡的且可被转换的--这是我们周知的矛盾定理;换言之,就是说“上有政策,下就有对策”;任何一个从手段上考量设置的LOCK(锁), 原则上一定就会有同样从手段上考量的UN-LOCK(解锁),这几乎都算是废话般的浅显易懂,还是不懂?
不懂的朋友看[ ]里面的提示,懂了的跳过,往下看。
[ 提示:最起码,加锁的人就一定拥有解锁的钥匙...] 老婆在交大读计算机安全方面的硕士课程的时候,我写过一篇《矛与盾》的东东,其原型是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参考上图的漫画)说,过去有一个人吹嘘他的矛如何如何尖利,然后接着吆喝他的盾哪能哪能牛叉,结果被人问道:如果用您的矛去刺您的盾,结果怎样呢?
(成语:自相矛盾)。
我一直从事的是IT服务中的系统集成工作,这里面主要的核心就是{做好问题的解决方案/英文叫做Solution}。
绝大多数的solution其实都是从接手一个问题开始,然后拿出解决方案并换取自己的工作价值的可能正是因为一开始就面临一个问题或者说直接一点儿,就是一支矛!
十几年我观察下来发现:正确认识问题后,大部分人都是从树立‘对手’或‘假想敌’入手,进而着手寻找一支好‘盾’开始的;这样做,我们很容易就投身进入技术性的竞争之中,彼此压力增大,乃至于经常有等待“不是‘对手’先疲惫,就是‘阿拉’先失误”的抗衡之中。
读了一些文章,再加上自己的体会;我慢慢了解,其实世界上有很多聪明的人开始重视我们中国的文化,并开始采用源自这种文化的另一种solution了!
那是一种“化解矛盾”的解决之道。
不是建立矛盾对立关系,再去奋力寻觅“解药”的做法,而是看重问题是否具备不转化成矛盾的因素,这样的 solution是研究避让和解除矛盾的方法。
通过摸索和掌握这些方法在手段上实施的技巧性,使我在具体的solution工作中 受益匪浅。
--------写这篇拙文,与各位分享。
P.S.昨晚,身为IT人士,我和老婆禁不住被哈里森诱惑,看了部电影叫《防火墙》(firewall),忍不住还要说两句实话: 1,老哈演得不错!
2,警报!!!
这是部 不折不扣的烂篇,请大家赶紧互相转告,避免浪费银子了!
再P.S.顺便说一声,篇首提到的牛人的那番话,是他在一次某IT航母公司的内部安全会议上说出来的,后来成为该公司安全教材的扉页语.......... 噢,忘记说了, 那个牛人 是我。
/ 哈哈谢谢扔过来的这些鸡蛋posted on 2006-04-19 19:44 狄晓峰 阅读(6755) 评论(7) 编辑 收藏 评论# re: 安全对策?
哈哈,真是佩服自己,我在看开头的时候就猜到这个牛人就是你了! 超赞自己 2006-04-21 14:28 | 优雅的小公主 # re: 安全对策?
最近鸡蛋不太好买的到 不如改扔板砖,如何?
2006-04-21 14:49 | 路人甲 # re: 安全对策?
上周末刚刚看了这部片子,看完后的感想就是—— 又一个美国式的英雄主义故事 2006-04-21 18:26 | jojo # re: 安全对策?
真的是“浪费银子”!
(引用一下,谢谢) 2006-04-21 18:27 | jojo # re: 安全对策?
您是搞IT的 从字里行间真看不出来您是60年代出生的人。。。。
文笔我很喜欢 : ) 象是信手捏来的 没有一定积淀的人是写不出这些东西滴 以后会长来看看您过于企业方面的东东 希望有问题可以向您请教 2006-04-23 21:04 | 林子 # re: 安全对策?
您是搞IT的 从字里行间真看不出来您是60年代出生的人。。。。
文笔我很喜欢 : ) 象是信手捏来的 没有一定积淀的人是写不出这些东西滴 以后会长来看看您过于企业方面的东东 希望有问题可以向您请教 2006-04-23 21:05 | 林子 # re: 安全对策?
林子,谢谢你夸奖,我也希望去看看你的博客。
2006-04-24 13:01 | 狄晓峰
头一天还看见哈里森福特在星球大战中英姿勃发的样子转眼间就成了防火墙里面面部肌肉下垂、行动迟缓的样子真是红颜易老!
一直没时间写我看得这部片子!
是在宝宝的强烈推荐下去看得。。。
片子是一个俗套的故事,可是看着60岁年逾花甲的老福特在屏幕上跟20岁的小伙子对打,我还是很难提起兴趣了!
片中的儿女更像是福特的儿孙。。。
我想,这部片子彻底断送了哈里森福特。。。
当“大片”引进,纯粹是商业推销术的结果。
这部片子从剧情到演技可以说没什么新意和惊喜。
至于“高科技元素”,浮贴的一个标记而已。
看防火墙绝对是冲着哈里森.福特去的,从那部福特与康纳利联手的《印第安纳.琼斯》开始,我成了这个男人的fans,很久没有看到他的新片,还以为他全力去鼓捣《印第安纳.琼斯》第四集去了,冷不丁看到这部片子,想都没有想,就去看了。
福特老了,真的老了,不知怎么,让我看得心碎神伤,不再灵动的眼神,不再敏捷的动作,不再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表演,我几乎找不到那个曾经的琼斯,只是偶尔一个思考动作中眼神的转换让我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仅此而已了。
剧情借用当下高科技盗窃的噱头,但是整部影片让人觉得高科技都集中在了对话上,镜头上的冲击力基本没有,一个效力国际银行组织的高级安全主管破解自己的安全软件,没有用什么高新技术,没有什么抓人眼球的设备,导演让福特用传真机零件和ipod实现了攻克防火墙软件,这是为了说明福特知识牛叉,破解自家软件手到擒来呢?
还是说绑匪吝啬,他们宁可花费时间金钱在监视控制上,也不提供方便有效的装备给福特以便快速达到目的。
倒是最后,福特通过在自己家狗狗身上的gps找到绑匪,让我感觉到了一点触手科技的科技味道,当时我迸出的想法就是:tmd有钱就是牛叉,连狗都给上了保险,加了全球定位系统。
不知怎么,我看这部片子想起了梅尔.吉布森演的《赎金风暴》,从片子氛围营造,情节控制以及演员表演上,《防火墙》都逊色一筹。
福特的《印第安纳.琼斯》4将会是什么样子,我开始惴惴不安……
这部影片的热点据说是先进的黑客技术。
但我看了电影感触最深的却是亲情。
一个男人,为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可以放弃一切,不顾一切,甚至愿意拿自己的生命与名誉与之交换。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家人才能做到如此。
假如他的妻子和孩子不在了,那么他在这个世界上将再没有欢乐,所有的奋斗都变得毫无意义。
无论是金钱还是荣誉,没有人与之分享也变得一钱不值。
所有的痛苦,没人愿意倾听,没人愿意关心,世界再精彩,自己无法领会其中半分。
在我看来,世界上最伟大的感情就是亲情,最不应该伤害的人是亲人。
那些虐待妻子,打骂孩子,无视家人感受的人真是白白地在世上走了一遭。
其实,这并不是电影想要表现的主题,但却是我看后感触最深的东西。
至于黑客技术,我觉得很多外国电影要比它精彩得多。
总的说来,我想这应该是一部反响平平的电影。
看《防火墙》是冲着哈里森·福特去的。
喜欢哈里森·福特是从《亡命天涯》开始,然后才是《空军一号》、《夺宝奇兵》三部曲。
这几部影片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凸显个人英雄主义。
江南一直对这类影片非常嗤之以鼻,认为过于夸大个人的作用,于情于理都不真实。
我们都喜欢真实的东西,譬如喜悦如纯良孩子的童真、痛苦如永失所爱的彻骨、悲凉如西出阳关的沧桑……但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更真实的是简单生活中的淡然平和。
这种对”真实“的理解,在不同的社会中有不同的界定。
西方社会中弘扬的”个人英雄“,拿到中国社会中,就会被批判。
所以,从这点出发,个人英雄主义的影片在中国这个宣扬集体主义团队精神的大环境中,可以简单评价为“不真实”。
这是官方语言。
我这里还有“个人语言”,只能在这个不为人知的私人地方随便说说罢了:集体主义不能过于强调,就如不能过于弘扬个人主义。
这是个开放的社会,个性不能被压制。
没有人会拒绝具有非凡个性的人,虽然总有一部分人显得没个性,也许是因为其与生俱来的性格使然,但更多的是由于生活的压力使他们隐藏了内心深处的自然地方。
这恰恰是在日光中的翩翩君子却在霓虹灯下买醉的原因,也恰恰是人们为什么对《防火墙》、《亡命天涯》之类弘扬英雄主义的影片趋之若鹜的原因。
当然,不可否认,不仅仅是中国社会如此,西方社会也存在同样的情况。
《防火墙》较之哈里森早期的影片,其精髓是类似的:一个人运用其智慧以及其强悍的身体与歹徒斡旋斗争,最终邪不胜正,正义取得胜利,大到保卫了世界国家,小到保卫了家庭和个人清白。
此片结合了信息社会的流行元素:internet、firewall等等。
说这些流行元素是高科技吗?
好像也不尽然,因为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对此司空见惯了。
此片还是将之生硬地拉扯进来,但并没有过多渲染此技术的细节,也没有过分夸大其在生活中的作用。
所以在我看来,此片并不是着重在字面意义上的“防火墙”,而是引申意义上“家庭的防火墙”。
家庭,对于人们的意义是高于一切的,任何事情都比不上家庭亲人的重要。
在此片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这一点。
当哈里森的家庭遭遇极度危险之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捍卫家庭的行动中。
此时,他的工作以及由此而建立的社会地位都被抛到一旁,这些在他看来仅仅是建立家庭并维系家庭欢乐的一个途径罢了。
我觉得这是此片惟一可取之处。
在剧本和拍摄手法都显得非常庸俗商业化的情况下,还是能够看到此片的闪光点。
但是最后不得不说,此片从头到尾,从哈里森闪烁游离的目光,步履蹒跚的姿态,急促深重的呼吸,可以看到都在传递着一个信息:廉颇老矣!
看在harrison ford那么大年纪的份上,三星变四星吧。没有太多的新意,除了那条狗项圈,银行家的狗都不一样,该不会是广告吧。。。
看到维吉妮娅·马德森出来之后我就想太太,在你怎么总是这种类型的家庭主妇啦?
银行副总裁家人被挟持,通过服务器获取钱财。外景很多雨景。质感不错,坏人太弱。关于计算机的,联想电影 剑走偏锋。
hi、老头子、
扣人心弦
哈哈哈小煎饼去当绑匪还负责做煎饼啦,看动画片啦,带带孩子啦,有爱心的时候还要照顾狗哈哈哈
深切怀念和妞还有米渣兄一起看电影的日子
其实 还好吧。。。
错误元素
电影院看的,没啥意思,抢银行不如让小丑来。
福特太老了,不适合演动作戏了
忘了什么剧情 唯一让我难忘的 这是第一部和初恋一起看的电影 影院 恋人 爆米花 这就是幸福吧
情节紧凑。
不是为了炮儿我为啥要看这种烂片。。。前一半反派耍帅后一半智商掉线……当然,耍帅的时候真的是非常帅的。。。【脑残粉的自我修养
是那种不太会被提起的老旧动作片……ps.这是最近第二次在老片里同时看见贝坦尼和“詹姆”,他俩搞不好十年前是一块从英国来好莱坞闯荡的……
我还挺爱看的
好没劲的电影啊!
狗狗戴的gps救了主人一家
老将有的时候出马还不如不出马呢。
080901哈里森福特真是老了,都有点步履蹒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