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超简单的小目录·荣莉枝·椋雄·羽场木📍关于荣莉枝阿姨(这个名字不记得打错没了 明天二刷再看叭)◾️强行美好荣莉枝小时候跟着周围的小女生们一起叽叽喳喳吐槽着玲子,但是其实内心说不定各自偷偷崇拜着那个被吐槽的“不一样”的姐姐,荣莉枝是这样的平凡的小姑娘呀。
但是到荣莉枝老了,玲子却变成她口中的“老朋友”,当初是太紧张了,反应过度,才没有接过“偶像”递过来的铃铛,成为了玲子不再与人类交流的原因之一。
感觉这里强行美好了,明明当初那群小女生一起吐槽的时候说过“她又一个人对着墙说话呢 真是太恶心了”,难道当时害怕的逃走不是因为——“和大家都讨厌的人来往的话,也会被讨厌的”“这样一个人讲话的人真是太恶心了”这样的强行美好,让人想责怪都找不到对象。
玲子最后拒绝与人交流了呢。
贵志总是这么说。
稍微有一点,平凡的罪恶的感觉。
即使这样,也幸运到有“椋雄”的陪伴呢。
◾️人生 就是慢慢变得不那么狭隘的过程(这条太发散啦,算不上对电影的想法,但是还是想放上来)当夏目贵志碰到荣莉枝阿姨的时候,也巧合地递给她苹果,这次,荣莉枝接过来道谢了。
如果除去她当时反感又偷偷崇拜着夏目玲子的感情,惊慌逃跑和接过道谢的对比,或许可以说明:人的成长,就是慢慢变得不那么狭隘的过程——眼睛里能装下更多不同的东西,因为不再非黑即白而更加温柔。
📍关于椋雄◾️椋雄的神罚设定 听起来就让人想哭椋雄为神办事的时候,做错了事情,受到了残忍的惩罚——可以轻松地以虚构的/别人的身份融入任何一个集体,但是无论感情多深厚,离开的时候,就会被所有人忘记。
被所有人忘记真是太可怕了,尤其是被在乎的人忘记,就像夏目做的那个梦,结城(我有可能脸盲认错了叭……)代替他呆在塔子阿姨家里,吓得夏目惊叫着醒过来人的一生会经历三次死亡,第一次是生物学上的死亡;第二次是举行葬礼的时候,社会身份的死亡;第三次是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死亡的时候,从此以后,世界上没有人知道你存在过。
(啊豆瓣怎么编辑引用格式啊)◾️椋雄的告别椋雄因为想保护荣莉枝而停留,过了八年幸福的生活。
然而有第三方(除妖师)义愤填膺地站出来:“你这样的幸福是一场谎言。
”在幸福的谎言可以不被戳破的前提下,到底是选悲伤的现实还是幸福的谎言呢?
一直坚持选择真实的我,有点犹豫。
不过还是选真实叭。
回到电影,椋雄不得不离开,和荣莉枝的告别云淡风轻地像去街角便利店买好东西就回来一样。
让我想起来一段话——真正想离开的人,只是挑了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裹了件最常穿的大衣,出了门,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和电影比较相关的就到这里为止了,后面还有一段,也想贴出来。
后来我才知道,那些真正要走的人,吝啬得连说再见都觉得是浪费时间。
而那些嚷着说“喂我要走了”还一步三回头的人只不过是想你说一句,留下来好吗。
◾️即使妖力消散,也还是要回到你身边。
椋雄妖力消散之后,变成了有奇特力量的飞絮,碰到什么就变成什么,然后又马上像泡泡一样碎掉。
我推测这一段的意思是,他已经失去了思维,结合后面飞絮飞到荣莉枝的雕画上,就很感人了。
即使妖力消散了,变成了只有本能的释放力量的飞絮,还是会飘到你身边。
幸好,你回来的时候,荣莉枝感觉到了,也看到了原本的你(那只巨大的飞鸟雕画),对于从来没有作为自己而存在过的椋雄,已经很足够了吧。
玲子与他有过短暂的接触,其实我觉得玲子应该也记得他,但是太浪了停不下来,所以才伤了一群妖怪的心鸭哈哈哈哈;夏目还了他名字,并且记得他;最在意的荣莉枝,也感觉到他了。
(等有资源了截个插图)好喜欢 靠着古树的少年犬夜叉也是呢📍关于羽场木羽场木是老体的式神,好像还不知道老体已经去世了,继续遵循着老体的意志,一直追寻厉害的“大妖怪”。
后来被抓住之后,不论是夏目还是身为除妖师的名取,都直接选择帮他解除与老体的契约。
没有人问他:要不要解除契约呢?
要不要解除与那个即使已经去世了,你也还是在完成他的心愿的人的契约呢?
整部电影里,羽场木都只是没有情绪和想法的飞来飞去,追寻“大妖怪”的踪迹,或者反抗对手。
即使是狗狗,也会迷恋主人。
羽场木对老体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呢……(还想加个分割线,也不知道怎么操作呢)整部电影,都是围绕着夏目以及变成三小只的娘口三三展开,但是每个配角的故事深挖起来,都特别动人。
这样特别的故事节奏可能和夏目原本每集二十分钟有关叭。
夏目这部番吧,总觉得,在平静温暖的治愈系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悲伤的洪流。
所以才总是有莫名想哭的冲动,在明明不是泪点的地方。
泪腺比脑子更快地想明白了。
又一年六月就這樣悄無聲息地過去了,七月的第一周也逝如流水,但夏天特有的炎熱和出其不意的暴雨如往常一樣刷著存在感,除了越來越稀少的蟬鳴,夏季不變的“特產”,當然還有離別。
曾經很喜歡“無窮無盡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遍”這句詩,最近看木心的《文學回憶錄》書,發現早在二千多年前屈原就已在《九歌•少司命》中發出“悲莫愁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的感慨,更覺離別是個體成長中越來越重要的一部分,可惜的是,在我過去的成長經歷中,並沒有人教我該如何面對離別,可慶倖的是,現在的我終於在日本文學、電影、動漫和音樂中漸漸找到了答案,慢慢地開始釋懷,也更加沉浸於“物哀之美”中不能自拔,比如《夏目友人帳》。
最近看完《夏目友人帳劇場版結緣空蟬篇》,本來以為是喜劇和簡單的收妖故事,結果看到津村椋雄與容莉枝奶奶之間的羈絆的時候還是忍不住淚流滿面。
真正的津村椋雄早已在八年前去世,現在陪在奶奶身邊的山神的使者,因為承受不了不得不一個人在這茫茫人世間四處流浪的神罰,選擇了躲在一棵樹中的時候,無意中遇見了容莉枝,然後一直聽著她的傾訴,看著她長大,然後為了化解她喪子的悲傷,最終化成人形,陪伴在她身邊八年。
八年啊,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人生中有多少個八年會有這麼一個人一直陪在另一個人身邊呢?
可是人生最悲傷的莫過於“人類的命運就像這水流中的每一滴水珠,人與人的相逢與離別,只需輕輕一碰就會改變,是極為脆弱的東西啊。
”最後的最後,無論有多少溫暖的回憶,有多麼地不舍,羈絆還是有脆弱到不堪一擊的那天,相互之間還是避免不了要說再見。
那麼這些過去就真的無意義嗎?
我想我最喜歡日式美學的一點就是,儘管認識到離別的悲傷和命運的無奈,也不會否定過去一切的意義。
就像假椋雄與奶奶的告別只是如往常一樣說一句“我走了”,而奶奶的回應也只是日常的“早去早回”,但奶奶眼中突然流下的淚還是證明了假椋雄的存在,也說明了這八年陪伴對奶奶來說並不是虛無的,而且還意味著她已經走出了喪子之痛,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所以,這樣想想離別好像也沒有那麼可怕了,這或許也是《夏目友人帳》一直帶給我感動的原因吧。
3月10日抱着友人送的猫咪老师的周边去影院看了这部期待已久的电影。
出来以后却和友人的观影感受发生了很大的偏差。
我的评价是总体满意,友人的评价非常不好,作为一个夏目老粉和一个看过很多动漫的肥宅之间的争吵,我整理了一下也有一些思考。
我对于治愈系的动漫和电影的狂热度都不算很高,但是《夏目友人帐》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但是我看到网路上大部分的评论都止于感性的分享,所以想把这篇带有烽火味的影评在这里分享一下。
我们的核心分歧在于:作为一个漫改电影,是保留动漫原作风格更重要,还是努力向电影体裁的剧情紧凑(大部分院线电影的追求)、动作戏的精彩更重要?
后来我们稍微远了一点,讨论到了作为一部和其他非漫改电影一起在参赛台上的电影,《夏目友人帐》是否需要像《魔法少女小圆》一样假如更多的探索性的先锋艺术?
在友人看来:《夏目友人帐·缘结空蝉》这部电影主要有以下几个缺点:节奏不好、支线处理不严谨且结构松散、冲突不够紧张、动作戏不够精彩、原作应有的恰当煽情没有做到位。
具体阐释如下:1.节奏问题,前一部分慢镜头过多,导致中间叙述过于紧张,应该有细节的部分没有展开,比如太多夏目等人在路上奔跑的镜头友人认为是没有必要的,甚至可以直接切换到下一场;2.支线处理方面,太多的故事支线使得故事过于冗杂而且松散,有一些支线比如夏目和墙里的妖精以及祖母之间的故事自成一体,和其他支线的关系联系并不大,最大的bug是三个小猫咪老师,因为椋雄在故事中最大的功用是“制造记忆”与“失忆”,但是他让猫咪老师有丝分裂这个设定就显得过于牵强,仿佛是强行让夏目和猫咪老师进入剧情完成既定动作;3.冲突不够紧张,既然已经变身电影,就应当制造一些更有力的冲突,例如作品中夏目梦见滋叔叔和塔子阿姨在梦中忘记自己,而自己却被另外一个人所假冒,友人认为既然已经有了这样的冲突,编剧就应该顺着这样的冲突进行展开,要让作品适当时空,但是显然编剧就仅仅是止步于此,不敢让剧情失控;4.动作戏不够精彩,作为电影,在短时间里面要抓住观影者的眼球,想要达到同类电影的一个高度那么就应该把达到同行标准作为自己的本分事,比如猫咪老师和妖精打架的时候,并不算吸引眼球,友人原话是应当多几个角度、镜头切换得更快;5.原作应有的煽情却没有做到,第一季是这一方面的最高水准,因为这种煽情的细节、节奏和感情推进都非常细腻精准,煽情的落点也很好,并不使人觉得尴尬,也就 是 说原作是有水平有能力去做这样的事情的,但是电影却没有做到这一点,虽然 避免 了 尴尬 ,但也丧失了优点。
总结就是:《夏目友人帐》电影版并没有成功地变成一部电影,同时失掉了自己原有的优势。
我的回应:《夏目友人帐》作为漫改电影,成功地做到了与原作的衔接、风格的延续以及一定程度的电影化——即使它有一些不可否认的缺点。
我先写一下对于友人的观点的回应:1.节奏问题我基本是承认的,因此我会给它扣掉0.5分。
剧情的前半部分确实太过拖沓,而且或许是为了给猫咪老师粉(比如我)的福利,总体来说让猫咪老师过度卖萌了,然后中 后 部分 就 显得赶,三条支线(墙里的妖精、椋雄和蓉莉枝、玲子和蓉莉枝)交代得很匆忙,所以观影到这里会有些微疲倦感,如果耐不下性子可能 后面 真相大白也大白不了。
不过我在想奔跑的戏要不要删减其实是一个问题,因为在路上这个动作只要有它的推动力和行动目的,那就是有意义的,三人分头找本身就是一种必须要交代清楚的策略 ,暂时休息下来之后的内心独白也是治愈类作品的应有之物,所以这个部分还需要考虑。
因为友人在交流的过程中引用到了先锋电影的概念,所以我在这里不无狡辩地说了一句:先锋电影的慢镜头和漫无止境 地 奔跑又怎么算呢?
友人的回答是:那是因为细节做得足够好。
我由于沉浸于争辩,所以 一时 竟想不出来电影的细节部分来反驳,虽然 我 自己 在 观影 时候 还是 感受到很多照应的;2.关于支线的问题:这个部分我只表示四分之一的赞同。
赞同的部分是猫咪老师的有丝分裂的突兀性安排,正如友人所说:椋雄只 负责 记忆 ,但是并不负责重复或者复制。
但是深入思考也能够将其合理化那么一点点:在电影中其实有交代,由于椋雄的“制造记忆”实际上相当于复制记忆,他对于人类生活 参与 大多 是 通过 变成某一个他们比较熟悉的人来进行的,那么这种随时进行的“复制+参与记忆”便成为了椋雄的一种 常规操作,猫咪老师在电影中说:妖树在碰过另一些生物后,结出和那个人很像的果实,是很常见的现象,所以会有老师形状的果子结出来。
在结尾的时候椋雄变成微尘四面散开,那些小分子在碰到 蜻蜓的时候就变成蜻蜓,碰到 墙妖的时候就变成小墙妖,未尝不是和前面的三只猫咪老师的一个很好的照应‘;此外我完全不同意支线过于散漫的说法,因为很明显电影的主题就是要探讨:妖精(或者有妖力的人)参与人类的记忆到底是不是一种妥当的行为?这个中心话题,小墙妖与玲子,而椋雄和蓉莉枝阿姨,夏目和滋叔叔塔子阿姨一家的三线关系,讨论的都是这样的一个话题,所以我认为所有的支线都应该是这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一部分;3.冲突不够紧张:我认为这部分友人举的例子不太恰当,我是这样反驳的:梦境带来的冲突可以看做是心理冲突,它的作用是隐喻不正常的记忆,用比较夏目的词汇“结缘”到底是否合理。
我 认为 在 原作没有任何反派的基础之下强行要加一个大曲折是不太符合原作风格而且没有必要的,因为失忆这样的事情在蓉莉枝阿姨家就已经发生了 为什么 还要 再重复在夏目家再发生一次呢?
而且不要忘记,塔子和滋实际上与造成失忆的椋雄是没有任何交集 的 (这家人远在五丁镇),而感染失忆症的三只小老师也很快离开了滋叔叔的家跟随 剧情 在 外面 四处晃荡,镜头在此就没有再关注家里的事情了,到底有没有失忆对于整个剧情的走向其实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夏目友人帐》其实延续了之前的画风,那就是在平稳的人际关系之中传递情感,没有巨大冲突是它的一个特色也是一个立足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想要戏剧化那还是出门左转去看其他 大片 吧 。
4.动作戏:这一部分的反驳思路和第三点关于冲突的思路一致,就不展开了,总之就是每一种体裁都有自己的领域,如果要强行让文艺片拍出漫威电影的特效,就太难为人了。
5.关于煽情:其实我挺庆幸它没有煽情的,因为治愈片真的不一定要声泪俱下,感情恰到好处就可以了。
老粉看到的是更多的温情,比如接近结尾的时候夏目与结城(一个一开始什么也看不见却欺骗夏目感情的中二少年)坐在长凳上,交流之后结下了属于人类的 友谊 ,会让人想到第一季的开头外婆玲子与站台旁边的妖怪结缘的故事,这种细小的对照或许只能意会;再说到客串的牛牛和丙等一群妖精朋友,在猫咪老师1号跑掉之后决定开 追思 会 ——实际上是为了 找机会喝酒,这个和之前猫咪老师生病一群妖怪借着探望病人的机会喝酒,都一样的可爱,这种可爱是指那些久经生死离乱的妖怪对于离别的这种醉离别的豁达态度。
既然又有成长又有温情,何必要滥用伤情呢?
以上,从动漫到漫改电影面临着两种体裁之间 的 转换 问题 、风格 的 变动问题等诸多问题,在写影评的时候我想到了跨年夜看的《地球上 最后 夜晚 》,这种风格太明显的体裁是否真的适应银幕、银幕到底是需要什么 样 电影 ,依旧是个问题。
所以我会给《夏目友人帐》的电影版打一个合格 偏优的分数。
remember(剧场版动画《夏目友人帐:缘结空蝉》主题曲)穗之影:-我不在的时候会很担心她,每次想到这个,就觉得自己不能离开呢。
-这里,真的不可以再停留了吗。
-不了,我要去一个地方…...那我走了,妈妈。
-贵志。
我不能再为她消解悲伤了。
当她最终接受,并走出悲伤时,能请你替我去看看她吗?
-说起来,也许那真的算不上是惩罚吧,因为它曾让我度过了一段那样美好的时光。
今后,我大概不会再回到人世了吧。
夏目贵志:-这些小小的误会,可能就是让玲子最终放弃与人交流的原因。
但是人也好,妖怪也好,他们都一直没有忘记有关玲子的事情。
这大概,就是笹田所说的小小的涟漪吧。
我也身在其中。
-他总是这样笑容满面,大概这些笑容都是专门给容莉枝看的吧。
好让容莉枝的哀伤,不着痕迹地缓缓消散而去。
娘口三三:-当被人欺骗时,有时会生气,有时又会开心得笑出来。
我还真搞不懂你们这些人类呀
但凡打开任意一集剧版《夏目友人帐》,你会看到满屏弹幕,写着“欢迎回家,夏目大人”、“此生无悔入夏目,来世愿做帐中妖”。
这部日本治愈系动画,在国内动漫迷心中,几乎是白月光的存在。
上个礼拜,《夏目友人帐》剧场版初登陆内地院线,成功出圈。
上映6天即将破亿,超过去年的《小偷家族》,成为国内上映的日本电影票房第7位。
口碑也非常扛得住,豆瓣稳定在8.1分。
夏目友人帐:缘结空蝉夏目友人帳 ~うつせみに結ぶ~
夏目贵志是个奇怪的孩子。
从小没了父母后,他就辗转在各个亲戚家中。
但谁也不愿留下他,因为他虽然沉默寡言,看上去很老实,
却时不时情绪失控,还老说些让人发毛的话。
经常莫名其妙地浑身是伤,问起来也总搪塞些七七八八的借口。
一会儿喜欢自言自语,一会儿对着空气“左右互搏”。
总是开些无聊的玩笑,还常常撒谎,做各种恶作剧吓唬同学。
总之,谁都不喜欢他。
没有人能理解,在他的眼中,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
这里,目之所及,皆为妖怪。
妖怪们发现了这个阴阳眼的小孩,觉得有趣。
于是每天每天排着队来找他,捉弄他、逗他玩。
看他吓得到处乱跑,就捧着肚子哈哈大笑。
人们都不相信夏目口中的妖怪世界,只觉得他是个怪人、累赘。
于是,为了赶走这些妖怪,他总是一个人在战斗。
夏目唯一的愿望是,赶紧长大,不用别人照顾,也不必再被另眼相看,从此一个人生活吧。
直到有一天,他遇见了一个温柔的姐姐。
对他说,你能看到妖怪?
太厉害了!
我相信你的话。
夏目开心极了,人生里有了第一个伙伴。
可就在他和姐姐开心玩耍的时候,路过的大婶亲切地问了一句,孩子啊,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儿呢?
是的,姐姐也是妖怪。
她对夏目说了温柔却悲伤的谎言。
夏目崩溃地蹲在地上大哭,大吼道,走开......
2008年,第一次出现在荧屏里的夏目,总是这样。
脆弱、胆怯,像个异类般格格不入,眼里全是落寞的神色。
直到他认识了妖兽斑,发现了一本奇怪的名册。
册子是夏目过世的外婆玲子留下的,里面记载着妖怪们的名字。
拥有名字,便成为了妖怪的主人,这就是「夏目友人帐」的由来。
化身为(欠扁)萌宠“猫咪老师(人称娘口三三)”的斑,与夏目立下约定:他将保护夏目,直到夏目死去,然后接收友人帐,成为妖怪们的新主人。
夏目却并不为此开心。
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吸妖体质”从何而来,他决定,把名字一一还给妖怪,尽快告别这些麻烦,和妖怪们划清界限。
于是,络绎不绝的妖怪慕名而来。
在一段段美好或糟糕的邂逅里,夏目和妖怪们互相治愈。
一次,夏目救下了被其他妖怪欺负的小狐妖。
友人帐里的妖怪,都想要回自己的名字,而小狐狸却为了和夏目在一起,主动把名字送给夏目。
“也许他和我一样是孤零零的呢。
”小狐狸想。
夏目没有收下他的名字,只是告诉他,不用做我的手下,我们来做朋友吧。
从此,每当有什么好玩的,小狐狸就想要拿给夏目看。
为了把捡到的新帽子给夏目看,他吃下了能够变成人类一天的药丸,离开森林来到城市,独自靠嗅觉寻找。
当他看见夏目,正和家人开心地吃饭,突然落寞了下来:“太好了,夏目好像很开心,他一点都不寂寞。
”“寂寞的只有我而已。
”
直到夏目找回迷失的小狐狸,牵着手送他回家,心里还不住感叹:“你真是了不起,我因为寂寞而害怕向前走,甚至没想过要做些什么,或许因为这样,很多东西我都没能察觉到。
”
还有一次,夏目坐上长途列车,去见了儿时曾欺负过他的妖怪。
那是个每天无所事事,坐在同一棵树枝头的妖怪。
自从发现了夏目后,就每天追着他跑,想引起他的注意。
儿时的夏目因为她的捉弄而满含冤屈,伤害了没有恶意的妖怪。
后来很多年里,妖怪总是回忆起逗夏目玩的时光。
直到长大后,夏目终于明白,其实妖怪的孤单,和他并无二样。
现在的夏目再也不像小时候,那么寂寞了。
他一定遇到了很温柔的人吧。
妖怪这样想着。
“我叫夏目贵志,可以告诉我你的名字吗?
”
还有一次,故事里讲到夏目同学多轨的爷爷,一辈子都在研究妖怪。
从小男孩的时候起,就非常想见到妖怪,爷爷从来不知道,在他每天研究阵法的时候,妖怪们就在他的身边。
妖怪们嘴里嫌弃爷爷画的图怪里怪气,又蠢又笨,却还是每天围在爷爷的身边玩。
后来爷爷老了,躺在床上病入膏肓,妖怪们学着人类的样子,做了个听诊器,边敲边念叨着,快快好起来吧慎一郎,我们好无聊呀,你不是想见到我们吗...
直到爷爷羽化,他都不知道,自己曾有这样一群未曾谋面却相伴一生的妖怪盆友们。
漫画原作者绿川幸笔下的妖怪们,总有一派纯真童趣。
分明是一群牛鬼蛇神,却各有各的可爱,各有各的忧桑。
娘口三三长得蠢萌好撸,其实整日喝老酒,生活作息一副大叔做派。
别看这个大个子长得歪瓜裂枣吓唬人,性格却很害羞内向。
而无论是人类眼中的妖怪,还是妖怪眼中的人类,都保有一层温柔的底色。
有的妖怪因为一个随口的约定,花了几十年,坐在车站的长椅上,等待玲子归来。
有的妖怪,则一直停留在和玲子最后的躲猫猫游戏里,找呀找呀。
浑然不知,玲子已经离开人世几十年了。。。
和人世短暂的一生相比,拥有漫长时光的妖怪们,反倒有一种百无聊赖的长情。
绿川幸也曾借夏目的口说道:“我想成为一个温柔的人,因为曾被温柔的人那样对待,深深了解那种被温柔相待的感觉。
”也因此,动画里的妖怪,看上去笨拙而迟钝。
却总冥冥然说出一些返璞归真的迷思。
夏目:我们是朋友吗?
斑:才不是!
我们的关系不过是一段孽缘。
被妖怪们列为禁术的法阵里,有一个可以暂时让普通人看见妖怪。
借用过这个法阵的妖怪说:“禁止这个阵法的人没有错呀,禁止它的人,一定是个很温柔的人吧。
因为这个阵法,我得以看见她,看见了我就不想走了。
可是留下又有什么用呢?
本来就是没有意义的缘分啊。
”
一切缘分也是惘然,比格格不入的寂寞,更让人伤感的,是世事变幻的无常。
妖怪们一次次像在告诉你,“不可结缘,徒增寂寞。
”可明知如此,我们依然执着于每一个转瞬即逝的邂逅,这种执迷,恐怕也是一种修行吧。
20分钟一集的单元剧里,全是一个个简单而温情的小故事。
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戏剧性的冲突矛盾。
却拿下了十年六季,季季9.3+分的超高评价。
但这种平淡如水的生活化动漫,其实并不适合电影化。
制作团队依然坚持,把这种画风原汁原味地投映在大银幕上。
尽管这部电影,对纯路人有着零门槛的友好度,看完片的人,评价可能会非常两极。
小魔女亲历如此:作为粉丝的我看到泪目,而同行的路人朋友却直接睡着。
很多人批评,本片情节松散,有注水嫌疑。
但这恰恰是我最爱的一点:像散文,像诗歌,也像佛经。
比如有一个细节,夏目在森林看到了一片瀑布。
瀑布不大,涓涓细流倾泻而下,在日光的照射下闪着白光。
他不自觉伸出手,想要抚摸泉水,一个声音阻止了他:“别碰!
”夏目抬起头,瀑布顶端坐着一个妖怪。
妖怪说,这里流淌着的,是人与人的缘分。
一点触碰,就会变换方向。
没有形状,稍纵即逝,任何干扰都会让人的际遇变得不一样。
“所以要慎重地踏入每一条河流,因为我们都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他人。
”
如此不可思议的瞬间,肆意地散落着。
制作人说,大家都觉得这部动画讲的是温暖治愈的故事,但其实,《夏目友人帐》的核心,是孤独。
正如电影版那个晦涩却美丽的名字,「结缘空蝉」。
空蝉,原意是蝉蜕变之后留下的空壳。
后来被引申为“人生的短暂无常”。
《源氏物语》里这样形容名为“空蝉”的女子:“温柔中含有刚强,好似一支细竹,看似欲折,却终于不断。
”
温柔背后,有着残酷的荒凉感和失落感。
我们都是这个世界的异类,我们都在短暂的岁月里擦身而过。
但短暂的相遇也很美好啊,正如第三季里这样的一个画面:同学远远地喊夏目一起回家,他们眼里的夏目,孤独地坐在荒废的旧神社门口。
可是只有夏目知道,当他回过头,身后正坐着一群妖怪朋友们把酒言欢。
最后,送上宇宙第一欠扁蠢萌可爱顺便A爆的娘口三三。
- 斑大人,干脆和我一起走吧?
- 不,我暂时留在他身边吧。
直到转瞬即逝的时间结束为止。
戳这里买票哦↓每 晚 一 张【 晚 安 · 男 神 】
今日CP:夏目&猫咪老师
那一天,江浙沪包邮区的流浪太阳终于害羞地回归了。
午后,我在电影院翻了《夏目友人帐》的牌子。
对于这部动漫我只是一个好奇的路人,也许是喜欢海报清新的画风,还有那只出镜率很高的胖猫,就很想看看这部久闻其名的动漫究竟是什么样子。
没想到,短短的两个小时我就被它圈粉了,这种久违的感觉就像那天的天气,阴冷的气候戛然而止,阳光灿烂,春风拂面。
故事其实清淡得就像一碗夏日里的绿豆汤,用井水冰镇过,有些人会觉得寡淡,喜欢的人喝着就会觉得特别舒服。
故事里那些温柔的对白,虽然没有激动人心的抒情,也没有内涵深刻的鸡汤,但是却有着一种难得的灵性,简单却动人。
一、猫咪老师:就算我不在了,你也不要到处惹麻烦哦。
这句话貌似责怪,却能感受到猫咪老师对夏目满满的宠溺。
主人公夏目贵志遗传了外婆神奇的禀赋,能够看到一般人都看不到的妖怪。
猫咪老师是一只名叫斑的高级妖怪,平时伪装成夏目身边一只又贪吃又胖的招财猫,在关键时候幻化成神兽保护夏目。
这对CP给人的感觉和大雄、多啦A梦甚为相似,猫咪老师说话的腔调也和多啦A梦神似,只不过猫咪老师更沧桑一点。
我们大多数人,都曾经是和夏目或者大雄差不多的小孩,脑袋不那么聪明,有时会觉得弱小、孤单又无助。
猫咪老师和多啦A梦的陪伴,让我们似乎拥有了一起嬉笑玩闹的伙伴,又有了并肩作战的战友,他们若是遇险,我们也愿意为他们赴汤蹈火。
也许这种情感,就是一种强大的治愈力所在。
二、穗之影:我不在的时候会很担心她,每次想到这个,就觉得自己不能离开呢。
穗之影是这部剧场版妖怪里的男一号,他的这句话比山盟海誓还要动人。
他背负着神罚,为了躲避追捕不能在一地呆太久,一旦离开一个地方,朝夕相处过的人就会忘了他,但是他自己却忘不了。
为了摆脱这种情感上的折磨,他躲进了一棵树里,一个女孩深信树里的是难转神(转运的神),常常前来祷告,直到女孩成了妈妈,来向他哭诉丧子之痛。
他很心疼,就开始扮演女人的儿子,一演就是八年,不忍心离开。
妖尚且深情至此,反观人世间,言而无信者有之,忘恩负义者有之,抛妻弃子者有之,实在讽刺。
穗之影离开前,还叮嘱夏目要常去看看他的“妈妈”。
他离开的时候,霞光满天,余晖绚烂,他仿佛变成了漫天飞舞的蒲公英,飞到哪里,碰到的物件就会幻化分身,这应该是我看到过最浪漫主义的告别了。
三、山神:这是命运之流,每一点一滴都是人的相遇和离别,小心,人世命运随便一碰就会改变,非常脆弱。
夏目和儿时的伙伴在山间的瀑布时,山神这样告诫夏目。
这是一个绝妙的比喻,人的命运就像流水,交汇就是相遇,分叉就是离别,一点小小的触碰就会改变命运的走向。
由此想起一个故人,他在离开的时候给我发了一条长长的短信,向我郑重地告别,我想要挽留,打了很多字最终还是删去,因为他说已覆水难收。
后来,他告诉我,那天他就在我家楼下等着我的回复,他以为没有回复就是没有希望,直到夜深,绝望地离开。
当年只是一念之差,现在却远隔千山万水。
就像山神说的那样,我们需要敬畏命运,不要随心所欲地去触碰、去改造、去践踏。
相遇是值得欣喜的,相知是值得感恩的,而就算不得不离开也请认真地告别,而不是任性地就把别人拉进黑名单。
片中有句话说,“就算终要离开,至少留下的记忆一直都在,就如同湖面上缓缓散开的涟漪吧,我也是这涟漪中的一员啊”。
这就像《夏目友人帐》带给我的感觉,没有好莱坞大片那样刺激的惊涛骇浪,就像春日里有个少年往湖心投了一颗石子,涟漪散开,波光粼粼,给人暖意融融的春意。
也许我们只是彼此生命中的过客,但是我们共同拥有过那段温热的回忆,有怦然心动的小确幸,也有倒霉透顶的小确丧,说出来有好长一段故事,这样就足够了。
妖怪的情话啊,竟如此温柔。
文| 淹然万物皆有其哀,日本的物哀美学流露着一种充满矛盾的意趣。
一方面,为无法永垂不朽的美而哀叹,一方面,又认为美唯有在哀愁中才能真正绽放出来。
『夏目友人帐』是一个关于人和人、人和妖怪之间的缘分的故事。
故事里的角色,命运般相遇,又命运般走向别离,美好是必然的,但随之而来的哀愁也是必然的。
一晃十年,从TV版到这次的剧场版,『夏目』孜孜不倦地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充满着物哀美学的夏日故事。
少年夏目的祖母玲子,有着可以看见妖怪的特殊灵能,还有着一部特殊的妖怪契约书,也就是友人帐。
里面记录着所有被玲子打败的妖怪的名字,而被夺去名字的妖怪从此就要听命于玲子。
跨越了六季的TV版,讲述的就是继承了祖母灵能的夏目,将名字归还给妖怪的故事,这回的剧场版也不例外。
这一次登场的,是一个能够改变人们记忆的妖怪——穗之影。
这是一个类似西西弗斯、充满着悲剧意味的妖怪。
他背负着巨大的诅咒,每来到一处陌生地方,他会被当地人当做一个熟悉的人,周围人的记忆也将慢慢被他影响而改变。
但每次离开,穗之影就会迅速被人遗忘掉,仿佛从未存在过。
现在,穗之影被容莉枝当做了自己的儿子椋雄,但真正的椋雄其实早在八年前去世了。
在除妖师看来,穗之影给人带来了痛苦,但夏目却认为,最痛苦的其实是穗之影,因为他要承受的是巨大的别离之苦,以及遗忘之苦。
结局当然是注定的,穗之影最终离开了容莉枝,这个八年来一直陪伴左右的「儿子」就这样在容莉枝的记忆里蒸发得无影无踪。
但欣慰的是,一些看不见的改变也在悄然发生着,又一次失去「儿子」的容莉枝,这一次真正走出了离丧之痛。
剧场版有一个副标题,名为「缘结空蝉」。
空蝉,就是蝉褪去的空壳,譬喻人们短暂而无常的一生。
穗之影与容莉枝的相遇,就是这样一段空蝉般的缘分,脆弱而美好。
虽然有躲避不了的离别与伤感,但也有令人惊喜的成长。
所以,这既是一个特殊的故事,又是一个寻常的故事。
特殊在于,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经历与妖怪的奇遇。
寻常在于,所有人都会经历离别的哀愁与苦痛。
而在穗之影与容莉枝之外,夏目与结城、玲子与容莉枝这两组人物关系链,又是另一番对「缘结空蝉」的诠释。
可以与妖怪对话的玲子,在外人眼里只是一个对着空气自言自语的怪少女,作为同学的容莉枝也似乎总是有意退避着玲子。
殊不知,容莉枝其实默默羡慕着玲子,觉得玲子是一个可以感受到现实之外神奇世界的女孩。
问题是,容莉枝再也不可能将这份隐秘心事传递给玲子,因为玲子早已去世。
错过的永远错过,容莉枝与玲子之间的误解永远被封印在青春时代。
夏目也延续着祖母玲子相似的困境,拥有灵能的他显得与周围格格不入,结诚也类似容莉枝,觉得夏目的世界里冥冥中存在着自己所向往的东西。
结诚假装自己拥有不凡的超能,但在神奇的命运瀑布面前,结诚眼中不过是干涸的岩石,而夏目看到的却是湍流不息的瀑布。
结诚的伪装被戳破,而两人的友谊也就此走到尽头。
人与人关系的脆弱,在这两组人物里显得鲜明而沉重。
『夏目』毫不避讳人生的残酷,正是它作为治愈系作品显得与众不同的地方。
它不是迎合着人们逃避现实的惯性,去廉价地贩卖一些轻巧的治愈,而是在直面人生真正痛苦的基础上完成治愈。
容莉枝对玲子的向往,成为她在梦想之路上前行的动力,而结诚在多年后夏目的邀请下,也终于坦诚了自己当年的伪装,与过去的自己完成了和解。
接纳现实与自我,才是伤痛过后,完成治愈的可能性所在。
所以,作为一部拥有着妖怪设定的奇幻作品,『夏目』没有仅仅将妖怪作为猎奇的噱头,而是用妖怪来映照人世。
就像著名的妖怪推理作家京极夏彦说的,人心才是妖怪的名字。
作为一部电影来说,这部剧场版有着典型的治愈系特征,悠缓的节奏,唯美清新的画面,不那么紧凑的叙事推进,甚至在冲突的营造上也似乎有意淡化极致性。
但这些并不能解释『夏目』可以成就自己十年辉煌的根本原因。
最重要的,还是它的价值观。
在这个人与妖怪共处的世界里,悠远淡然,万物有灵。
而无论妖怪还是人类,他们都要经历真正的痛苦与悲哀。
而『夏目』的治愈就体现在,悲苦最终无法压垮生命,它被直面,被接受,被超越。
就像夏目的名字,剧场版的故事也发生在夏日。
夏日的故事,似乎总是热血而昂扬的。
但在日本,夏日也是一个让人们更喜欢去听脊背发凉的恐怖故事的季节。
这部剧场里的夏日就是这样,它有着与明晃晃的大太阳形成鲜明反差的冷冰冰的哀愁,但同时它也有着暖彻人心的治愈。
电影最后,饮酒作乐的妖怪们,感叹夏日已逝,秋日将至。
似乎预示着人生就像一个轮回,快乐短暂,悲哀又将重来。
这是在一部治愈系作品中难见的人生况味。
原载『北京青年报』
第68届高级中学演讲大赛,古内高中二年级的笹田纯同学,演讲题目《旧校舍的回忆》。
笹田纯心中的小小涟漪《旧校舍的回忆》“在我们的学校里,直到去年还保留着一个废弃的旧校舍,那是一个古老的木制校舍,饱含着学长们学生时代的回忆。
”“虽然我们这代人从来没有在那里上过课,但是,我仍然在那个地方,留下了一段重要的回忆。
”“我无意中弄丢了妈妈的遗物,于是一个人回到旧校舍,不停地拼命寻找。
在那个时候,有一个陌生人帮助了我。
”“保留这段回忆的地方,现在已经不在了。
有形的东西,终归会消亡,即使是记忆,也会慢慢淡去,总有一天会消失不见。
就算如此,我也因为那段特别的回忆,懂得了怎样与人为善,与身边人的关系也由此一点一点的发生了改变。
”“这种改变,就像一朵小小的涟漪,缓缓地散开。
某一天,我突然意识到世界大概也是这样变化的。
每次看到曾伫立着旧校舍的空地,我就会禁不住再次回想起,那段难忘而珍贵的往事。
”
夏目贵志关于笹田纯心中小小涟漪的理解笹田纯在讲的是,她偶然在旧校舍中,与一个妖怪相遇的往事。
笹田纯同学没有说遇到了妖怪,而是说那是人与人的回忆。
虽然在那个时候,她没有直接看到妖怪的样子,但或多或少,他们也互相触碰到了彼此的心灵。
像笹田纯这样的普通人是看不到妖怪的,但我的外婆夏目玲子,拥有强大的妖力,能看到普通人看不到妖怪。
外婆她喜欢向遇到的各种妖怪发起挑战,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管是否旁边有人在看。
因此,在外婆少女时代,她的一些奇怪的言谈举止,让一些年纪比较小的女孩儿总是觉得外婆她是个很可怕的人。
她们总是在背后小声议论外婆,没有人主动跟她说话,和她做朋友。
所以,外婆这个人,真是一点儿都不希望有人记得她的事情。
但外婆不知道的是,在当时还是初中生的那些小女孩眼中,她也是个很酷的人,是个很坚强的人。
所以,那些年纪比较小的女孩儿都非常崇拜她,把她当成自己的偶像呢。
这些小女孩中有一个人叫容莉枝,她一直觉得外婆好像能看见另一个神奇的世界,而那个世界是她所看不到的。
现在,容莉枝阿姨成为了一位非常棒的雕画师。
容莉枝阿姨说,外婆是让她决定成为一名雕画师的契机。
容莉枝阿姨有一幅画,专为外婆画的,画上的外婆双手叉腰,衣袂飘飘,很酷。
容莉枝雕这样一幅画,就想……要是透过指缝看世界的话,说不定能看到些什么呢。
在容莉枝阿姨还是初中生的某一天,她身上的一个小巧铃铛不小心掉落在地上。
那时外婆刚好路过,当外婆捡起准备递交到容莉枝阿姨手中的时候,容莉枝阿姨却脸色慌张地扭头跑掉了。
其实,那天容莉枝阿姨很紧张。
后来,每每容莉枝阿姨回忆起那天的事情时,她就很懊悔,觉得自己对外婆的态度很不好,本来,她只要跟外婆说一声谢谢就好了。
像容莉枝阿姨这样类似事情的小小误会,可能就是让外婆最终放弃与人类交流的原因。
但人也好,妖怪也好,他们都一直没有忘记有关于外婆玲子的事情。
我想,这大概就是笹田纯所说的小小的涟漪吧。
一无分享,快乐所有。
如果化野的朝露不会消失 , 鸟部山头的 青烟一直弥漫在天空, 将是何等的索然无味!正因为这世上一切都是无常的 , 所以才格外美好 。
——《徒然草》夏目友人帐系列自开播之时便以治愈小清新的风格受到了众多粉丝的追捧,豆瓣评分最高达9.5分。
主人公夏目贵志继承了祖母夏目玲子的妖力,从小便能看见妖怪,并且拥有一本友人帐。
友人帐是玲子与妖怪缔结主从关系的契约书,拥有这本友人帐,就可以召唤上面所有的妖怪。
由此他和妖怪结下了不解之缘,发生了很多故事。
今年开播的剧场版《夏目友人帐:结缘空蝉》,在首映当日就获得了1951.9万元的票房,位居当日影片票房首位。
《夏目友人帐:结缘空蝉》延续了夏目系列一贯的叙事风格,孤独的哀伤之中又暗含温情,予人平静,但其实这种风格就是日本的侘寂之美,空而不虚,哀而不伤。
一、返璞归真处,自有一方大天地侘寂是日本美学之一,源自小乘佛法中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不刻意突出装饰和外表,强调事物质朴的内在。
日本庭园的枯山水是侘寂的外露表现,是干枯的景观,没有水景,而只是用干枯的石头表现出山水风貌。
这是一种类似于留白的手法,越是空无一物,越是缺少装饰,就越能让人想象出一方大天地。
影片中瀑布妖怪便是这一方大天地的体现。
在普通人眼里毫无特色的石头,却暗有瀑布流动,而这瀑布的流向是每一个人的命运所在。
此外,“侘寂”一词与禅宗美学中的“空”观不谋而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万事万物的本质都是一场空,那当他们褪下华丽的外衣,我们看到的会是什么?
影片中很多景物都体现了侘寂之美。
影片副标题为缘结空蝉,空蝉就是蝉褪去的空壳,这样的空壳中留下了什么?
蝉是和歌中的常用季语(代表季节的景物),在《源氏物语》空蝉篇中,有这么一首和歌。
空蝉の身をかへてける木のもとになほ人がらのなつかしきかな译文:蝉衣一袭余香在,睹物怀人亦可怜。
意思是说,蝉蜕去驱壳,只留下曾经住过的树木。
走近这棵树,人啊,不由得怀念过去的时光。
影片中的妖怪穗之影就来自一棵树木,像空蝉一样,当他褪去实体的时候,所有的一切都消散了,只能带着记忆离去,可这棵树却一直都在,供来人怀念。
蝉和妖怪尚且如此,那么人呢,也是一样。
生命终将消散,可在这短暂的生命中,人也和他们一样,只能带着一生的记忆离开。
可那些人与人、人与妖怪、人与自然的联结,依旧留存于世,牵动着大家的心。
除了这颗关键的树木之外,影片中的很多景物,都体现了日本的侘寂之美。
五丁目町的墙壁光洁而空无一物,只掺着些许青草,正如日本庭园中的枯山水风格,看似空无一物却暗藏生机,暗藏着一番大天地。
里面藏着一个妖怪叫闷闷坊,而正是这个妖怪在关键时刻帮了夏目一把。
日本人非常信奉神灵,他们相信,在看不见的地方,总有神明在默默守护着他们。
侘寂便是如此,即便人生无常,一切皆空,空灵之中总有一方天地,总有人守护,也总有人和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侘寂蕴藏惊人的力量侘寂在日语里其实是两个词,一个是侘(侘び),一个是寂(寂び)。
“侘”字原意为不顺心的痛苦,而“寂”字原意为生命力的衰退。
这两个词合在一起,原本表示自己所思所想之事不能实现而生出悲观的情绪,是个带有否定意味的词语。
室町时代,这个词的含义发生了改变,演变为“不为物质上的不足而困扰,接受当下的状态,积极地生活下去”。
尤其是这个词与禅宗的“无常观”相结合,引申出世事无常,但不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都不悲观而保持愉快的意思。
景物中的侘寂我们尚可赏玩,可这种超越表象,我们肉眼不可见的侘寂精神之美我们该如何欣赏呢?
电影给出了最好的解读。
容莉枝对夏目说,她碰到玲子的时候,只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崇拜之情,不敢面对,就偷偷地跑开了,其实她是非常羡慕和崇拜玲子能看到另一个世界的。
她成为雕画师的契机就是玲子,因为她觉得自己通过指缝或许就能看见另一个世界——那个只有玲子才能看见的世界。
当神魂飘向另一个世界时,在这个世界里的苦难和伤痛都会烟消云散,不是吗?
这便是侘寂中的自我疗愈,从当下的景物中超脱出来,想象中的另一个世界会治愈你的伤痛。
通过裁剪出的细缝,我们可以感觉到侘寂在无常背后的蕴含的力量。
提到侘寂,不得不说起松尾芭蕉的千古俳句,蛙跃古池一声响。
古池や(ふるいけや)蛙飛びこむ(かわずとびこむ)水の音(みずのおと)
原本寂静的古池塘因为青蛙一跃,发出一声清响,而后又归于宁静。
从无声到有声再到无声,此时此刻,大自然和人的心灵冲破沉寂,宛若空寂世界里的一声钟鸣。
正如朱良志在《刹那永恒》中所说,“布满青苔的古池就是万古长空,清脆的蛙跃就是一朝风月。
”古池沉淀着历史,是悠悠宇宙和天地的象征和缩影,而人世的喧嚣、命运的沉浮就如同青蛙入水声一般,无常短暂,稍纵即逝。
寂寞的时候有人陪伴,有人一起热闹是何等的快乐,可欢乐总是那么短暂,习惯了热闹的我们,会难以忍受随之到来的寂静和孤独。
可即便如此,我们也要冲破这种沉寂,获得心灵的平和。
侘寂不是一成不变的寂静,是跌宕起伏之中,超脱心灵的宁静,是我们找到的另一个心灵栖息地,孤寂而有力量。
三、侘寂的背后是消亡与重生寂寞过,孤独过,才懂得温情的意义。
知道人生无常,才懂得珍惜,懂得珍惜眼下的每一刻。
电影版《夏目友人帐》对应了三种不同的消亡。
一是孤独的消亡。
因为夏目能看到妖怪,与常人不同,他打小就很难交到朋友,唯一一个童年挚友结城装作理解他的样子,和他做朋友,可夏目却在一次瀑布之行后发现他的欺骗,没有好好告别就转校了。
后来他终于明白结城谎言背后的意义,学会善意的伪装,也交到了几个真心朋友,可依然没能同结城相互和解。
反而是在同妖怪的交往中,他逐渐将妖怪当作了朋友,慢慢地化解了内心的孤独感。
在影片的最后更是通过和童年挚友的见面,打开了童年的心结。
很多时候谎言不是欺骗,而是善意,是想要靠近一个人的证明,是温情的体现。
二是哀伤的消亡。
孤独和哀伤往往相生相成,孤独的日子里,所见所感都是哀伤的。
哀伤的也不只夏目一人,痛失爱子的容莉枝一度沉湎于痛苦中无法自拔,妖怪穗之影扮成她的儿子琼雄陪伴她,让她的哀伤不着痕迹地缓缓消散而去。
还有影片中提到的两个妖怪,穗之影和闷闷坊守着和玲子的约定,等待玲子的到来。
可玲子最终没有回来,留下他们独自一个人空怀念。
夏目到来后,揭开那些尘封多年的记忆,哀伤消散,未来就在眼前。
多情自古伤离别,人与人之间,相聚易,分别难,可我们总要向前走,向前看。
三是记忆的消亡。
穗之影是个能改变人类记忆的妖怪,可当所有的记忆都抹去时,所有的一切都化作飞絮飘走了。
没有人再记得他,他只能一个人默默地带着所有的记忆离去,这是他的诅咒,可也是他的解脱。
当他不再执着于在他人心上留下印记时,反而有更多的人感受到了他的存在。
人的一生亦是如此,赤裸裸地来,载满了记忆,却又要空空地离去。
但侘寂的背后不是虚空,不是永恒的宁静,而是心境的升华。
四、结语侘寂是日本独有的美学,是返璞归真的朴素美学,是宁静之中的大天地,蕴藏着丰富的精神力量,而正是这份力量,温暖了人心,让世间的孤独寂寞都得到治愈。
原野绿如旧,乡村静如初,暖风仍和煦,少年仍温柔,三三还是那么的贪杯好吃,妖怪还是那么的层出不穷,夏目还是那么的温暖善良,故事还是那么的平淡无奇,拆分放进六季中也毫无违和感,但这不并妨碍我对夏目的喜爱。
忘了与夏目结缘是何时,但留下的温暖却始终藏于心间,人生是一趟孤独的旅程,但那些温暖的相遇不会消散!
还是记忆中温柔的风格。娘口三三真是越来越胖了。
差点看睡着,剧情无半点新意,这也太没诚意了吧
剧情特别散,不是绿川亲妈写的夏目真是没法看——为了百合和剪纸强行加一星(・ω・ )
“我不喜欢人类,可是我喜欢你啊。”
好多年前看的了,还是和当年一样,很温暖,很治愈!
不久前b站刷出个经典老歌合集,一堆弹幕说好好听这是什么番,然后听到了中孝介,听到long and short party,还想夏目的歌不算老嘛。今天大屏幕看完剧场版查豆瓣,才发现已经十年了啊!老实说夏目那么多故事,记住的少忘掉的多,但始终如一的亲近怀旧温暖自然,又疏离孤独悬疑妖冶的感觉留下来。这也算我追过最长的系列之一了。感谢朱夏社,从brain's base独立出来后,填了无头骑士的坑(尽管评价各异),然后始终没有放弃夏目,剧场版还拉上白狐wit一众,也算一个阶段总结。剧情本身,配乐方言雕画都熨帖舒适无须多言,情节倒没比tv更复杂,依旧关于回忆。倒是三等分猫老师简直萌死人不偿命。值得注意的是外公又被提及,而最后猫老师对夏目那句无心的“友人帐也快用完了”似有暗示?还是让一切自然抵达吧……
有形的东西容易消亡,而温柔的回忆,却永远存在。百妖日行,有趣而善良。
一只娘口三三,可爱。三只娘口三三,可爱×3!
套路基本上都用過了,但這個番不需要劇情,看你們打打鬧鬧我都很開心。
外壳是人妖共存的世界观,内核是记忆的治愈系。
终于知道猫咪老师是怎样的存在啦。
除了分裂的猫老师和躲在墙里的害羞妖怪之外全无亮点,精彩程度拉到tv版里连中等都排不上吧,夏目的故事体量非常适合短篇幅,拖成一个半小时的剧场版就很寡淡。过于单元化的情节一直是这个系列硬伤,完全可以有更高级也不伤害日常感的设定,但主创一股浓浓的压根不愿尝试的吃老本感(不是猫卖萌就能解决一切的
四星全给胖太,虽然觉得夏目太装忧郁,但高中生应该都是如此吧
人类走路只需20分钟,妖怪穿墙却要三个月;与亲人相伴已有八年,被世界忘记只需一瞬。内向的妖怪总是迟钝,无情的人类往往健忘。没有天眼的普通人看不见相遇瀑布,习得神力的除妖师解不开分别咒语。没有了神却仍能祈祷,没有了爱就只能流浪,离开就被忘记是最残酷的奖赏,化身逝者陪伴是最温柔的神罚。
夏目友人帐会还你一个最温柔的世界。这里的人类与妖怪和平共处,蓝天白云,阳光水滴,一草一木都是纯净而治愈人心的存在。(小喵老师们太可爱啦,猫还是不要太肥的好hhh
现在这样温情的动画不多了
节奏舒服,娘口三三有丝分裂可爱崩溃
“白衬衫的温柔少年,打一个人” —纳兹咩哒
感觉我已经过了感动的年龄了
人与妖的世界十分不同,但又何其相似。我们都在寻求亲情、友情、爱情,寻求人与人之间不断的联系,可最终总会发生难以抵挡的分离,有时候是因为误会,有时候是因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