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结局也不算是悲剧吧,但不知道为什么,还是看哭了。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段少年往事,年少时最单纯,懂爱不懂情。
真正最好的年华,最好的自己,最好的那个人,一别永生。
留一张旧照片,穿越茫茫人海,穿越万里山川,穿越岁月的沟壑,很多年以后,当我们都经历人生诸多悲欢离合,所有的往事与少年,都显得遥不可及。
总有那么一个人,住在回忆深处,那时候彼此尚且年幼,在课桌上还得划一道三八线,因为害怕流言蜚语就怀疑起这一段友谊,但实际上,心里真的喜欢对方,只是年纪太轻,自己都不曾意识到。
等到分别了,才晓得这个人对自己的特殊性,但却不得不天各一方。
生命里会爱过几个人,又有几个人记得你单纯的年少模样,又有几个人爱你爬满皱纹的脸,又有几个人心疼你蹒跚踌躇的步履……年轻时真好,天不怕地不怕,不怕前途渺茫,不怕世事险恶,不怕分离的鸣笛响起……分开了会重逢吗?
我们生命里大多数人,在一起的时间就那么多,分开了就杳无音讯,再也见不到了。
那一年波涛汹涌的海浪声,那一年咯吱咯吱响的的自行车,那一年黑色的古旧唱片,都随着时光奔腾一句去不复返了。
我们终究会长大,会恋爱,会结婚,会生子,会变老……我们终将不再少年。
我们看着下一辈人的少年,想起自己遥远的少年时光,可是啊,我们却都老了啊。
“方忆琳,你不要走!
你走了,就没人和我打架了!
方忆琳,我爱你!
”“烦死了!
”这是多少男孩的青春啊或许很狼狈 很卑微 可能也没有可能 但和你在一起的日子 我过的特别开心现在回想起来 仍然觉得无比感动 热泪盈眶少年的青春里有个女孩,就算最后分开,还是感谢你陪我走过这最好的时光
-我什么都会!
-我什么都不会!
-我要去欧洲,我爸爸说伦敦那里有一个海德公园,里面可大了,还能骑马。
-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的话,你想对我说什么呀?
-去死吧!
-哈哈哈哈哈...-我忘记带小提琴了。
-那下次吧。
成年人说的下次就是没有下次,十几岁的少男少女在临别之际说的下次,却是认真地企盼还有下次。
当年清癯到有些羞涩的翟天临把未经雕饰的自己完完整整地献给了那个内敛的、文艺的小提琴家。
一群人转身从一数到一百,时间刚好够你离开大家的视线,那么我们如果从一百开始倒数到一,你还会不会回来?
ps:很羡慕#翟天临# 这样到成熟时期才达到“萌”的巅峰的人。
pss:去完#青岛# 回来再看#少年往事# 就当自己和他们一样都是十几岁,重新在1928年活过一次吧。
这部电影挺好的,我很喜欢的电影。
小朋友这种生硬无伤大雅,反而很清新,否则要像中年人一样娴熟油腻么?
反而生硬直接更反映少年童真。
音乐,场景都很棒,梦开始的地方。
让我想起童年,让我展望未来的人生。
希望像小女主一样真实,勇敢。
小男主也是个勇敢的人,更细心的男生。
青岛很美呀,刚好今天看到视频号上推青岛,想起了这部电影。
刷了好多遍,喜欢这种纯真有梦的电影。
电影最后一个场景,多年了念念不忘。
9年前,刚刚从大学校园走出来的我,成为一名电视编导。
职业生涯从剪辑预告片开始,而最初对于电影的热爱,来自于这部《少年往事》。
时隔多年,再度重温这部鲜有人知的佳作,不禁感叹,所有最具强烈表现力中,童真和纯爱仍然是世界最美好的存在。
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青岛,那时还是租界的青岛,刚刚开放了沿海口岸。
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人们开始穿洋装,女孩可以上学,对于当时刚刚脱离封建社会的中国来说,那样的环境带给当时的人们太多的新鲜和诱惑。
方忆琳是一位不受管束放荡不羁的“问题少女”,因为一把遗失的小提琴,认识了不在同一个学校的饶永诺,饶永诺的爸爸是一位牙医,从小学习小提琴的他却因为平平无奇的天资而无法进步和突破。
两个就在那样一个近代与现代交融的时间,彼此接近。
在童话般的视听里,充满阳光乐观的方忆琳拼命的把饶永诺拉出原本看起来有些低沉灰郁的生活,而饶永诺也因为方忆琳的到来,变得快乐很多。
方忆琳陪着饶永诺听他最爱的音乐,和他一起跋山涉水寻找他想要拜访的小提琴大师,无忧和快乐伴随着他们度过了童年最好的时光。
事情的转折在一次方忆琳遭遇“校园欺凌”开始,被嘲笑“早恋”的她当着同学的面减掉了两个麻花辫子,变得像男孩子一样,在心里对于饶永诺的赌气也随着妈妈要给自己定娃娃亲而爆发。
为了帮方忆琳逃出生天,饶永诺不惜卖掉自己最爱的小提琴。
在这段童真无邪的关系里,他们的对于彼此的付出不带有一点点的犹豫。
我想,这应该就是对于“爱”最好的表现方式吧。
最近又重温了这部老电影,比起少年时初识的惊喜和感动,更多了一份敬重和珍惜。
世间万般美好,它们的存在都是那么的短暂又真实。
当人们开始步入成年,面对物欲横流,金光闪闪的世界,很多时候爱会变得充满附累和目的,“爱”会首先考虑自己,任何时候都小心翼翼,担心被伤害,被欺骗。
然而真爱之神总是会在一定的时候降临的,《少年往事》中,诸多问题少女的情节,都曾发生在我真实的生活中。
记得最初剪辑这部电影的预告片的时候,熬夜陪伴我的美女谢导,还是磁带播出的转录机,以及那个很长的时间里,都无法忘怀的“老大”,因为他总是虐你,但又确实是个好人。
在我们的生命中,那些点滴美好的存在,会成为风暴侵袭时的微小力量。
积攒下来,那就是心里发光的地方,在世俗中看清本质却依然热爱,我想那源头应该就是来自那里吧。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NTEzMzYyMA==&mid=2653403691&idx=1&sn=e78399b97808e6200eccad49ac500778&chksm=f1e988f0c69e01e6774d2091edbfe545f4ef5cd7e038c94e057c9d24cea6019048f8cafc3925#rd1928年的青岛,方忆琳和尧永诺结识于一把教堂外遗失的小提琴,两人由此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在方为反抗母亲逼迫她订婚而离家出走后,尧义不容辞地将她偷偷安置在海边的废弃小船中。
尧悉心照顾生病一人的方,方也帮尧一起追寻要成为音乐家的梦想。
然而少年们的宴席也终有散场的一天。
在方决定坐船去欧洲寻父之后,尧和朋友们决定卖掉心爱的老爷车来帮方筹集船票的钱。
当方真的买好船票准备远行之时,送行的尧也终于在岸边为她奏起了那首写给她的小提琴曲……不掺杂一丝杂质的初恋情愫,纯粹得好像清晨的阳光。
偷牛奶、罚留堂、骑单车、恶作剧……平凡的日常也能让人会心一笑。
整部影片的复古效果做得很好,胶片感与色调看起来也很舒服。
碧蓝的大海与欧式教堂,旗袍与学生制服,将上个世纪的风韵还原得八九不离十。
最让人心动的依然是那纯真的少年情怀,天真的话语里满含着对未来的憧憬。
当这些平凡成为过往时,我们才猛然发觉过去竟也能如此浪漫。
剧中女生是活泼开朗的淘气包,男生是沉默寡言的好学生,这似乎与大多数影片中的男女主角性格对调了,但却丝毫没有违和感。
看着女孩调皮,男孩生气,最后又重归于好,孩子气的情节和对话就像影片中透过梧桐树的斑驳阳光一样温暖。
“我们是培理中学的校园七金刚”“那么土……”“你会什么呀?
”“我什么都会,那你呢?
”“我什么都不会。
”“好,就凭你这句话,咋们七金刚就让你加入了!
”“好听吗?
”“不好听,这是谁做的曲子呀?
”“……是我。
”“如果明天是世界末日,你会对我说什么?
”“……去死吧。
”方忆琳和尧永诺之间淡淡的喜欢,是十几岁莫名其妙又悄然而至的喜欢,那种生怕被别人发现又暗自欢喜的感觉似乎只有自己知晓。
我以为结局会像所有青春片一样,兜兜转转的主角在某年某日再次重逢,可是没有。
或许就像有句话说的,“记忆之所以美好,就是因为在脑海里无数次的粉刷过”。
有些人,留在记忆里就好。
删删减减,很多内容不知如何表达。
少年的想法很单纯,也很幼稚,那种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勇气和无畏让我羡慕。
少年往事是什么?
是老师一转身就开始躁动的教室;是假装不经意的向他靠近;是写满整块黑板的他的名字;是有勇气说出心中的梦想;是校服的第二颗纽扣;是一首无法听到的曲子……
1928年的青岛充满了欧洲风情,西方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交融在一起,给予了当时的少年少女们多元的精神文化启蒙。
这世间女子万千,唯独她古灵精怪,不拘于世俗,自由、洒脱、敢作敢为,像散发着无限活力的小太阳;而他沉稳儒雅,恪守本分,从不做超出条例制度之外的事情。
性格迥异的两个人,因为一把小提琴结缘,两人都怀揣着真诚和单纯,开始了一段懵懂的少年友谊。
少年少女的世界,有童真、有懵懂、有清新的海风和浅绿色的树。
在青岛海边的一艘旧船中,因反抗家中旧式婚姻,她毅然收拾了简单的行囊,住进了旧船中,而他因为父亲不允许自己练习小提琴,也把这座旧船当成了避难的“诺亚方舟”。
白色的纱帘在海风的吹拂下飘动着,她摆上从家里拿出来的绿植,将这里当做了小小的世界。
那时的感情多么美好,车马慢的时光里,没有蓬勃的欲望,只有坦诚的交谈。
他给她看自己作的小提琴曲子,她给他讲自己想要环游欧洲的理想。
像风一样的女子,终究要离开。
她走后,他站在青岛的海边拉着小提琴。
琴声与海浪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曾经和她一起谈天说地的过往在脑海中浮现,他的眼泪流了下来,自知那段时光已经一去不返,而他们的少年时光也已经划上了句号。
那是1928年,在青岛,有过一段真诚美好的友情,那将是两个人一生中值得留恋的回忆。
在夜晚的海岸方安居小船旁她怕他发现吞下一颗他的纽扣。
带着自己也不明白的懵懂情愫,在黑暗的海岸把吹乱的头发挽到耳后。
他在青岛的八大关大道上跑的那么快,就为赠她一首歌,肯定有那些不愿离别的想念。
全都在琴音里,全都在他流下的汗里。
在海风飒飒的码头,他望着她远去的船拉响他为她写的小提琴曲谱,其实这才是最美的时光,不需要有以后。
浓浓的少年少女情怀,两小无猜。
看完这部电影,印象最深的是女主角,她把那个调皮劲演的超级到位,就比如在黑板上写男主角的名字的时候,很讨厌但是让人恨不起来,如果我是男主角我会无奈死的,女主一开始就对男主有好感吧,就想跟他一起玩,但他俩的两小无猜又被别人误会,说在谈恋爱,其实这样会很尴尬,而且会破坏俩人感情。
电影里面他们就很勇敢,女主很倔强,剪掉自己头发,捍卫自己和男主。
世上无聊的人就是这么多。
这部电影节奏感特别好,刚开始会觉得跳脱,一件事情一个镜头,但习惯了之后,就觉得不必要的事情就不需要拍了,现在的电影啊,就必须要交代的清清楚楚的。
其实,跳脱的事情还蛮多的,比如女主说要好好读书,下一个镜头就在那个学校了。
能表现女主坚定的心又能推进电影进度。
男主的教养真的好好,是他爸爸教他的,说不能作弊,做个诚实的人。
但他爸爸又反对他学小提琴,说是不挣钱的行当,我觉得他爸爸是个自由的人又有点自私,怎么会赌博呢?
有点想不通…好矛盾,他爸爸又说,真的想学就找弹的最好的人去学。
那个时候,大家都很遵守诺言,女主留下信息取回小提琴,男主晚到了,男主竟然按照女主说的不来就是🐍,男主真的照做了!
我觉得电影里好多品质,现代人都没有了。
好像都存在于遥远的以前。
如果搁在现代,我会怀疑。
有年代感。
小乌龟,有点坏坏的小男孩,竟然对女主说我爱你,小小年纪就知道什么是爱啦,就冲这句话,一下子刷新了我的好感,还蛮可爱的,这就解释了他的合理性。
不过后半段感觉是架空女主妈妈和她的家庭写的,女主离家出走,只写了男主和同学对她的支持,我只想说一句好前卫,卖车让她出国并且都没有回国,而且小小年纪的,我这脑洞真的会很大。
我想这就是艺术的表达形式吧。
后半段,女主离家出走这段真的看不懂,导演想表达什么呢?
反抗的也太厉害了吧,完全可以和她妈妈好好聊聊啊!
难道我又以大人的眼光看待了?
小女孩就是以这么激烈的方式去反抗。
还有一点,父母的教导很重要。
女主的爸爸,阔达有见识,妈妈虽然叫她做这做那但又包容她;男主的爸爸虽然限制他但最后还是支持他。
电影里还蛮接地气的,哪像现在就是撒狗血。
还有一件事觉得蛮有意思的,男主乞讨的时候装瞎子,偏偏那个医生还跟他说,我会治眼睛。
吓得男主直接跑路了,那医生肯定知道他在装,但竟然不气愤,这样不符合逻辑的事情,给我感觉还蛮好玩的。
你说,我们现实生活中,能这样嘛!!!
我发现这部电影里面的。
大人都很包容,比如那个外国人校长、那个眼科医生、孩子的爸爸妈妈、告诉他什么是谈恋爱的女老师、同意玩最后一次的买车人、告诉他年轻时候爱情故事的著名小提琴家、放唱片的老板娘。
《少年往事》,居然跟《小小》挺搭的。
翟天临十三岁第一次接触到娱乐圈,就挑大梁演电影,《少年往事》也入围了当年的台湾金马奖。
学霸,戏霸,天之骄子,一路也算佳作不断,有演技,有代表作,有观众缘。
可惜,“不知知网”的“博士”学位拿掉后被官方点名“学术不端”,跌落神坛,引发一系列蝴蝶效应,从此他被钉在耻辱架上,每年毕业季都被学子们口诛笔伐。
学术风波之后,他基本上就是与娱乐圈绝缘了。
无独有偶,重蹈覆辙的还有今年的易烊千玺。
我一直对四字很路人,因为不够高也不够帅,不是我的菜,演技嘛,跟周冬雨一样,有角色限制,他们俩最擅长的就是叛逆期少年、少女。
但也不讨厌他,虽然是资源咖,可娱乐圈资本需要钱生钱,捧谁不是捧,起码这一个虽然不算出挑,也算过得去,不是硬捧出来恶心人的。
然后,他就塌了……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跟翟天临一样,因为青云直上所以志得意满,“学霸”人设这种听起来就很华丽金光闪闪的装饰品怎能不镶嵌上?
技能点点得太满而又名不副实,忘了“月满则亏”,终于犯了众怒。
一行有一行的苦,明星自然也不好当,我从来不仇富,不觉得他们挣得多就该恨,毕竟与生俱来的资本也是本钱。
但是既然相对轻松地站到了普通人十辈子也达不到的高度,做人做事还是要更加严谨一些,不能在轻描淡写断了普通人千军万马也挤不过去的独木桥的同时还明目张胆践踏规则,一副“你能奈我何”睥睨众生高傲又不屑的嘴脸。
就算有大体量的粉丝,但粉丝也大多数是普通人,普通人也不是傻子,意识到特权阶层的挤压不仅仅存在自己平日够不到的塔尖,也会愤怒,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事发时候,我默默地吃了好一阵子瓜也没出声,日光之下,并无新事,见怪不怪,只是有点羡慕:资源咖真好,即便犯了众怒,这种群情激愤的时候还有那么名人敢冒天下之大不讳为他说话,不怕引火烧身。
片子有种莫名其妙地乐园感,那个世界极不真实但似乎也并不违和,女孩子的笑真的动人,翟天临就哈哈哈了。
一般,我拉着看了
很有童趣的电影,喜欢这个结局
杜琪峰监制,出品是当时银河的母公司中国星,但风格上和银河大相径庭。女主让我想起了《牯岭街》的小明
这部是看过青春片里最自然的 毫不矫揉造作。姑娘机灵调皮又讲礼貌 讲话大方毫不依赖女孩子的资本 懂得表达自己 也会欣赏他人,是个少年时代最令人喜欢的样子。一切青春里要有的浪漫元素 音乐 自行车 绿色的草坪 二手摊子上的老爷爷 花和一艘旧船。
青春意如影片中唱到的那首歌一样: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复返。人生只有一次,青春也如此。我们年少时所发生的事情,在后来的日子里回忆起来总是那么清晰和美好。
尧永诺和方忆琳行过的每一处青岛都太美 要去看看
一个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的民国,不愁吃不愁穿美好的像个梦,我还挺喜欢这种架空背景。表演太做作了,赶客
看在美术份上 给两星
青岛
不喜欢女主说不出来的奇怪行为,并且最后还强行产生情愫。感觉像喝了假酒。
啤酒与小嫚儿
正太长大了都磕碜
小姑娘演得很好
傻傻的,会笑,但是特别有气质。想回到那个年代的青岛。
喜欢青岛虽然喜欢青岛 还是没看下去 剧情平淡
他们说话前都喜欢 诶 一下
太菜了。
过了段时间,打开看过的电影,想不起什么时候看过这电影,后来看到翟天临就明白了,就是没看过,因为讨厌这个人,所以打的一星。
为何台词如此棒读却演得蛮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