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有一份体面的编辑工作,但她沉浸在即将结婚的喜悦当中,对待工作浑浑噩噩,工作质量完全取决于心情。
临近结婚,惨遭未婚夫与她分手,选择了另一个成熟、给予他事业支持的女人。
女主为了麻痹失恋的痛苦,迅速与另一个人领证形婚。
失恋会经过麻木-痛苦-回忆-决绝-重生的过程,而迅速投入另一段感情是极不理智且不负责的行为。
每段感情不论成功失败,都是自我成长的经历。
在空窗期要学会独处、反思和提升,准备好更好的自己,才配得上更好的爱情。
爱情是奢侈品,工作才是刚需。
先爱自己,再爱他人,万万不可寄生于别人的生活,才不会让自己陷入一无所有的危险。
在围脖上看见某刊物推出的一期特别专题,特写的姚晨海报,标题名曰“我们都爱二姑娘”。
在姚晨所塑造的郭芙蓉与王翠萍形象火爆蹿红的同时,也为其今后的角色变换路埋下了隐患。
即使没有之前成功的代价,以芙妹别致的外形特征,想要突破傻大姐的灰头土脸来个华丽丽的走台大转身是很具有挑战性的一项体育运动。
从《摇摆de婚约》的海报构图来看,原本应该平衡的三角关系已被极夸张地异化为姚姑娘一人的独角戏,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已经使王顺佳的角色薄弱得面无血色。
可以说由姚晨演绎过的那些可爱角色,其闪光点是建立在某种淳朴与纯粹特质之上的。
而将这样一份凛冽的素颜美套上金光闪闪的劣质服装,环佩叮当全是诡异的二线品牌,所营造出的时尚效果只能是制片方自娱自乐的山寨风味。
观赏有风险,入院需谨慎。
《摇摆de婚约》讲述的是一个关于二的故事,而且是大写。
几乎所有促成转折的情节都找不到铺垫与设定,人物关系也在凌乱的剪辑里错落得很诡异。
这是一场由时尚集团推出的情感戏,而其中所有的感动、沉醉、抛弃与憎恨,我都找不到足以支撑其爆发的激励事件。
放肆的谈笑与滥情的分手,只好摆出一个大写的二字构图。
如果说这就是时尚女性们对于生活与情感的现代派解读,那么我只好认为是时尚杂志在廉价风骚地向南风花溪邯郸学步。
不幸它沦落在“青春校园,纯真初恋”的孤芳自赏里不可自拔。
不大气,不成熟,不时尚,甚至连可爱都所剩无几。
只有几个成年人沉醉在自我的情感世界里,喝的是青岛啤酒,开的是奥迪Q5,穿的是欧时力,戴的是淘宝链,嗨到兴头来一把拳,必然是两只小蜜蜂在花丛里旁若无人的嗡嗡呻吟。
某种意义上《摇摆de婚约》可看做一部影像版的杂志读物,有着与国内许多大型刊物一脉相承的作风:拼贴、杂烩、拉广告。
影片的场次排得很乱,倒不是因为其自我感觉良好的现实闪回挑明因果;片尾的字幕里亦出现了几场的补拍镜头的人员列表。
可以说导演是在有意识地去营造每个单场的氛围,有快节奏的车水马龙、飞黄腾达,有刻意放缓的MTV式唯美纯情,还有笑点奇低的老套包袱。
就是搅在了一起,怎么也不是个味儿。
靠两部青春偶像剧发家的朱雨辰还是 我挺喜欢的演员小生,而其颓废漂泊的流氓好男人气息最终还是没能盖过王顺佳的钢胆侠肠。
王编辑在凌晨三点享受完一道爱心牛排餐之后,失恋的苦痛里领悟到高潮的真谛,洋洋洒洒几百字将浓浓爱意化作一股液体,从二环流到三环,从四环淌到五环,从六环就浸透到了耳朵根。
大量的侧面烘托使得该文的艺术价值得到了极大的升华!
所以说影片自诩的这道点睛之笔还是很激凸的。
在写《杜拉拉升职记》的时候我说“牛逼要靠装出来”,实际当时的本意是“逼都是装出来的”。
诚然《摇摆de婚约》并不是一部装逼的影片,并非因为它自视清高,而是连装逼的资本都没达到。
如果说《杜拉拉》尚且还讲述了一个白领阶层的荒唐梦,那么《摇摆》编造的就是梦想做白领的少女们的纯情梦,主题的非主流与外部包装的拙劣使得这本电影化的刊物很不上档次。
影片末尾由李宇春小姐倾情献唱的主题曲,加上春式风格的MV大放送,才是影片最大的亮点。
歌不错,嗓子也好。
只是到此时我才意识到该剧阳盛阴衰的良苦用心,好好的一场三角恋加劈腿加假结婚加不是冤家不聚头的经典组合,挑大梁的竟都散发出一股纯爷们儿的霸气!
《摇摆de爷们》确让我摇摆得很犀利。
指望其营养丰富的同志们就不要去了,指望其揭示当下摆婚族状态的同志们也不要去了,指望重温一遍《穿普拉达的恶魔》中眼花缭乱名牌的同志们也不要去了,咱去就是为了看姚晨咧着大嘴耍宝,看这个中国少有的类型演员扮演另一个郭芙蓉。
姚晨长得真是不美,尤其影片开头的几个面部特写。
但是人靠的就不是美貌,是那一股豁得出去的劲儿,即使狠狠地撒一把娇也让人觉得清新自然可爱至极。
且看她带着潜水镜夸张地西红柿炒鸡蛋,傻呵地问光年有多久,猜拳还不忘自己嘴大,让人不觉以为误入同福客栈。
剥去那一身光鲜的衣裳,姚晨还是那个郭芙蓉!
就让她做一个没心没肺的傻大姐吧,没有人比她更适合这个角色了,可爱得很!
除姚晨之外,其他演员即使有演技也没有发挥之地。
朱雨辰、蒋小涵无功无过。
郭晓冬显得木讷,那个发型实在不太适合他。
吴辰君作为一个花瓶,真纯粹,鲜有台词,只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个表情就好。
关于广告,之前没有看过《杜拉拉》,没有心理准备,没想到现如今电影里的植入广告这么赤裸裸、直愣愣和理直气壮,简直是直接把广告剪进了电影,破坏了影片自身的流畅,时时出现提醒观众,这是广告哟,你在看电影哟。
广告存在感太强了。
为什么一样主打时尚,《穿普拉达的恶魔》就可以表现对资本主义的生活产生无限向往,而国内做出的片子直让人觉得时尚不足广告有余,有种掏钱看广告的错觉。
不过,俺就是冲着姚晨去的,本片让人大笑的地方挺多,而且不装不做作,咱就是图个乐,这个乐图得还不错。
上一次看鄢泼拍的电影,还是那部据说票房不佳的【阿司匹林】。
病怏怏的梅婷打着厚重的烟熏妆,念着文邹邹的句子,在钢铁森林里恣意的游走。
那时候的我还是个没有断奶的文艺女青年,被电影里不着四六的感情彻底的打动了。
以至于现在还能默背出那句,电影不是济世灵药,它只是一片阿司匹林。
当然,引用自法国的吕克贝松。
过了四年多,再次看他的电影。
除了喜欢姚晨这个原因之外,就是因为那场闹的沸沸扬扬的挨打事件。
背后的故事越牵越多,情感也是错综复杂,报纸上天天跟踪报道。
大有比电影还要热闹的架势。
如果不是当事人付出的代价太过于庞大的话,我可能也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一回,说是蓄意炒作。
八卦新闻虽然走到现在也已经淡了许多,可是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却还难免戴着有色眼镜。
我在想这么个情史丰富的导演来拍爱情片,到底会浪漫深沉到何种程度?
是不是能拍出个类似情圣的角色,再不然也得说些警示恒言吧。
果不其然,我再次在国产片里体会到了什么是观影后的失望。
以前看过一篇写胡兰成的文章,大意是说他在大马路上走着,突然想起些忧国忧民的事,眼泪就能刷刷的流下来。
说是他这样的男人有才是有才,但是嫁不得。
能这样被人咬牙切齿的提起的男人,我印象中除了胡兰成就只有窦唯了。
但是我并不想把鄢泼加到这里面来,倒不是因为跟了他的女人之后过的好像还不错。
而是我根本不承认他有才华这件事。
因为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就好像是郭晓冬演的那个抛弃未婚妻的男二号。
明明长了一脸麻子,还把自己当情圣。
更要命的是,周围的人还一溜的配合他。
说您真帅,您真有钱,您跟女朋友掰了都不能叫分手得叫抛弃,您最摇摆。
不带这样给观众吃粗粮的。
好在姚晨演的够卖力,虽然她身上总是很展现出时尚小白领的感觉。
不论是之前短暂出镜的【非常完美】,还是和老公一起演的电视剧【和空姐一起的日子】。
不过也可能是性格使然,总有股大大咧咧的气质从骨子里透出来,抹也抹不掉。
朱雨辰也够原生态,虽然莫名其妙就爱上了朋友之妻,莫名其妙的就跟赌气的人结了婚,莫名其妙的就从风餐露宿到了自己开店当老板只用了区区一年的时间。
虽然角色扁扁平平的,但看起来还算无伤大雅。
可惜两位演员卖力演出的大屏幕处女座也难掩影片本身的平庸。
转场的尴尬程度直逼PPT,片尾还出现了李宇春的现场演唱,搞不清楚的还以为是个加长版的MV。
就连让片中姚晨扮演的角色一炮而红的文章也不过是一般文艺小青年的文笔。
读起来肉麻不堪,仿佛北京的三环四环五环都一起变成麻绳扭在我的脖子上,甚至六环七环也蓄势待发。
反正生活就是这样,就算要结婚也指不定被谁放鸽子。
想好好生生看部电影,也得不到导演的真心实意。
那么就请继续摇摆吧,谁不都是别人眼里的小丑,自己眼里的情圣?
只不过,你摇摆不如我摇摆。
即便是凌晨三点。
味觉还是没有丧失。
城市很静,静的好像在等待一根针的坠落。
似是波澜不惊,似是锦瑟年华。
这就是人生。
我想念过去。
我觉的,在现实中,像他们这样的人,应该为生活而挣扎才对!
女主角是个时尚杂志的底层小编辑,男主角是一个身上掏不出500元 的失业厨师。
男配角可能是一个高层管理。
在现实生活中的话,如果女主角没有什么家庭背景,应该月收入1 万撑死了。
男主角压根就没钱,靠男配角的一张银行卡生活。
男配角即使是一个高层管理,月薪也是2万撑死了。
但是他们怎么就可以住那么大,那么漂亮的房子,买漂亮衣服,吃 哈根达斯,去高级餐厅约会,还喝红酒,开奥迪Q5。
在节目最后,男主角不知道哪里来的钱,开上了饼店,还开上奥迪Q5 看这种片子,我真的非常生气。
这就是时尚白领的生活吗?
男主角拿着别人的银行卡,这么乱花钱,心里不会不安吗?
听过《突如其来的爱情》,旋律经典,记忆犹新,伴随那顿然乍起的激动音符,脑际仍会不禁浮现出莉香爽朗的笑容,一个纷繁纠葛的东京爱情故事,已然成为我这一代难以忘却的情感印象。
也正因如此,我默默承认,有时爱情真的会突如其来,突然而去,纵然其中是非一言难尽,却也意犹未尽,感慨万千。
然而,时光轮转至今,当婚恋都能被我们儿戏于股掌之间,感情也成了彼此推搡的摇摆玩偶,那份曾经触动人心的突然竟不禁沦为无厘头式的突兀通告,来去匆匆,甚至由不得当局者喘息片刻,就连旁观者也只能在一头雾水中接受似是蓄谋已久的定局。
《摇摆的婚约》,这朦胧的片名让我莫名而好奇,可当目睹这李宇春故作伤感地哼唱完最后一句“陪你到天明”时,一切莫名依然,这理应苦痛悲伤,分合重聚的情感故事,居然在不痛不痒之间走到了幸福的终点?!
轻描淡写得实在太过蜻蜓点水,让原本符合逻辑的情节发展缺少了令人信服的元素。
徘徊脑际的只剩下“突兀”二字,我甚至清楚地看到了那个臆想中漫画版的自己——张嘴呆滞,滴汗无语。
“摇摆”的故事似乎自始至终都在竭尽所能地诠释者“突兀”的丰富含义:一开场那头斑马造型的毛驴,那个临近婚期竟还为情彷徨的背叛男人吴巨源,那位全剧里走马观花式到近乎毫无台词的任性第三者,那个满心伤痛,从天而降,却又顺水推舟,先婚后恋的厨师张俊浩……最为惊艳的还是这位充满喜感,婚约主角的女主人公王顺佳。
影片在历经90分钟的叙事之后,依然像是一个故事的梗概,我丝毫寻觅不到一点堪称深刻,值得回味的细腻情感。
时尚的靓丽外衣还是无法掩盖电影挖掘情愫的苍白。
就连那段全球艺术总监与顺佳同事的婚恋插曲亦难逃令人“突兀”的尴尬印象(之前这总监不是向顺佳示好吗?
咋就爱上她同事了来??
)。
春春的歌声固然悦耳,可当情感波澜不惊,淡而无味,那仅凭华丽的造型又怎能唤起观众的共鸣与感动呢?
相反换来的是匆眼而过的不屑与遗忘。
电影还令我深刻的便是对于“时尚”的刻意打造,只是若标榜着“生活态度”的时尚标签其内核尽是些“突兀”风格的情感快餐,那么到头来只会让自己游离在床头马桶边的几页纸张,所谓经典,怕是只有渐行渐远!
跌跌撞撞顺佳还是很自然的和巨源分开和俊浩走到了一起,曾几何时对爱情电影早以不屑一顾,可顺便打开一部电影却又逃不开这主题,爱情让人孤独;爱情让人寂寞;爱情让人背负太多太多;可以爱上很多人,但是却不能轻易忘记,沉重的脚步让人根本就不想在走下去。
爱上感觉,爱上肉体,爱究竟是什么?
爱情是个侈奢玩意,不应该为思想贫瘠的人所拥有;爱情是句玩笑话,太认真只会傻B的痛苦一生;爱情只是进入肉体的借口,慢慢的你会发现其实你的初衷其实也不是那么美好;爱情只是放不下脸的那点所谓坚持;爱情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忠诚;爱情会在几杯酒后变得狗屁不如;爱情是小朋友的懵懂,是成年人的诧异;爱情在难过时会是一个心结,在放纵时的一个笑话;爱情就是无聊导演用来骗钱的那点小把戏;爱情也是纯情少女的第一件内衣,让人紧张让人羞愧穿了几天才发现其实橱窗里还有好多没有 尝试过的款,再几天又豁然开朗原来不穿才轻松!
爱上爱情,爱上婚姻,爱上物质,爱的只是自己的感觉,浩瀚的宇宙,连地球都这么渺小更何况人呢,爱情其实什么也不是,跟谁他妈的都是混日子。
我的一个朋友 今年三十岁。
在年初许的新年愿望里其中有一项就是在2010年内结婚。
只不过这个愿望在六月的时候她才想起来。
呀 这都过了半年了可是 你跟谁结婚啊 大家都这么问她说 我哪儿知道跟谁啊 都知道跟谁结婚了 那还叫闪婚嘛……然后我无意中看了一个电影儿 《摇摆的婚约》。
因为他的剧照 姚晨和朱雨辰我都喜欢。
于是搜出来看一看。
是这样的一个故事:有这么一对儿白领情侣。
男的供职于某科技公司 大概是个中层。
女的在《时尚》杂志做小编 打杂儿 跑腿儿 像个小碎催儿样的。
婚期就在眼前,俩人住同一屋檐下,奇怪的是 同居在一起 没有夫妻之实。
每每到了晚上 这个女的就对男的说 忍忍啊 还有18天就可以睡一起了。
看到这的时候 我觉得这个情节假的可以,之前在看郭德纲主持的一个访谈节目 采访对象是文章 说到他和马伊琍的婚事儿,文章说就内天晚上我俩在床上就把这事儿(结婚)给定了……然后全场哄笑,这才是真实的生活嘛。
哎呀 跑题儿了。
接着说,每每说完 导演就给个特写在这个男的脸上,总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面露难色。
镜头一转 这男的的公司里 才知道他和他的女同事已然有了一腿。
于是男的就总是一副特纠结的样子 跟哪个女的在一块也没法开心。
后来有一天晚上 这个男的大学同学突然到访,要借住在他们家。
这个男的就把自己难言的心事跟他的好朋友讲了。
说打算和这个女的分手。
他的大学同学说 你因为一个女人而离开另一个女人 这不叫分手 这叫抛弃啊。
这是整部电影里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后来有一天这个大学同学跟这个女的聊天的时候有意无意的问她 如果你男朋友跟你分手了 你怎么办啊 女的可能是为了安慰刚刚失恋的大学同学 就说 这个世界那么大 谁离开谁活不了啊。
其实也未见得是安慰,不就是这么回事儿吗,谁离了谁活不了。
然后有一天 这个女的在杂志社又被主编刁难 被调到了仓库做库管 回到家里 这个男的特别认真的跟他说 咱俩分手吧。
这个女的都惊了,原来距离他俩的婚期只有一天。
这个男的就头也不回的走了。
他的大学同学就出去追。
说你走算怎么回事儿啊 你走我也得走了。
这个男的说 别 你不能走 你安慰安慰他。
于是,真正的男一号和女一号的故事上演了。
这个大学同学也就是真正的男一号就一直陪着这个女的。
安慰她保护她。
总之这样狗血的剧情不说你也能猜到一二了。
俩人去民政局领了结婚证 然后这个女的跑到他前男友办公室里大闹说 不就结婚嘛 没你 我照样结。
接着为了给女方父母一个交代 男一号又去陪她拍了婚纱照。
在慢慢接触的过程中 大概就有点爱上这个女人了。
后来有一天晚上 这个女的和她的同事还有一民营企业家一起去KTV唱歌,唱到特别晚了还不回去 男一号担心女一号会出事儿 就跑KTV去找他们 还因此产生了个误会 男一号怕女一号被民营企业家色狼揩油 发疯一样的到处找她 甚至还砸了别人一辆车 当然最后进局子了……再往后,其实我就看的没那么认真了,有一搭无一搭的,大概的剧情就是内女的觉得也结了婚了 也算是报复了前男友 男一号也觉得在KTV发生的事儿简直无法言说 俩人就协议去离婚。
结果到了民政局一经调节 也没离成。
俩人就聊聊天谈谈心 可能这个时候彼此心里都觉得挺有爱的了。
回到家 这个男的收拾了东西就离开了。
又过了挺多天,男的挺想念女的 就打电话约好一起吃晚饭。
结果偏这个时候 前男友来了 说要带女的去山顶看这个城市,说这是这个女的未了的心愿。
好不容易车开到了山顶上,这个女的说 咱回去吧。
然后骂了一句混蛋 就又开车回去了……然后又赶到内个约好的餐厅,可惜太晚了。
就又错过了。
再后来,可能是又过了好久 俩人还是挺彼此思念的 然后终于有情人终成了眷属。
剧终了。
你说这男的多好啊。
挺帅的又贴心还专一。
也闪婚。
这简直太毒害大众了。
我就对我朋友说 我今天看了一个电影 讲闪婚的 你可千万别看。
她说 我看了以后就会放弃闪婚这个念头了对吗我说 不是 你看了以后更坚持要闪婚了。
她就叹一口气。
电影多扯啊,现实生活中 哪有这么好的事儿啊。
你失恋了 还没来得及一个人悲伤 就有个新的帅哥在你身边嘘寒问暖,陪你一起天荒地老。
生活是这样的吗。
当然我的朋友也来不及看,下班之后 她要忙着去相亲了。
你看,生活其实是这个样子。
既然没有那么多的帅哥主动送上门 那就相亲吧。
我朋友本来收拾东西要下班去赴烛光晚餐的时候 突然被部门主管抓来临时开了个会。
她就给内男的打了一个电话说要晚一些 临时开个会。
内男的说OK 没有问题。
40分钟的会议结束后,我朋友打车到了他们约好的地方,到了地儿之后打电话给内男的 原来他根本没到。
等了二十分钟之后 男的来了 一开口 咱们找个地喝杯咖啡吧,我已经吃过饭了……我朋友肚子都饿的咕咕叫了,说好的。
附近没有咖啡店啊 往前走一走吧,我朋友蹬着十厘米高的高跟鞋陪着他走啊走,然后在一家丝芙兰前 这男的停了脚步,扭头对我朋友说 我要进去买个沐浴乳……我朋友饿着肚子陪着他在店里转了十分钟 付款又要十分钟。
这男的买了瓶欧舒丹的沐浴乳,我朋友在心里骂 老娘都没用过这么高级的货。
终于买完了 然后在麦当劳,我朋友才得以吃到晚餐 一份儿童套餐,男的点了新地。
俩个人,怎么聊都聊不到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我朋友在心里对他宣判了死刑 估计俩人谁也没想着再见面。
我的朋友回来跟大家发一顿牢骚 生活还是要继续 亲还是要相下去。
毕竟2010年 只过了半年,还有六个月的时间 打起精神 继续为爱向前冲。
多无奈。
哎 年纪越大 越不容易遇到合适的爱人。
都说上帝其实早就给每个人都配了对儿 只是为什么 合适的人总也不出现,不是太早就是太晚。
这是一句很流行的话,我20岁的时候认识老雷,他要什么没什么 我就是义无反顾的跟他在一起,我常常想 要是我25岁认识他 他还是一无所有 我铁定不会这么义无反顾的跟了他。
连假设一下都不能够,你看是铁定没戏。
人的经历越多,对感情的要求就越苛刻,越苛刻就越难找到爱情,转了一圈 等你真的明白所谓婚姻也不过就是两个人在一起过的平凡的日子 没有太多烦恼 舒舒服服的就很好了。
可就连这样简单的情感都变得难以寻觅。
到底是什么,拌住了我们的双脚呢蒙住了我们的眼睛呢?
这残酷的生活,永远比狗血的电影儿更加的出其不意。
哦对了,我朋友今天上午说,PPS上竟然没有找到这部电影儿 真奇怪。
我说 真的,你还是别看了。
很少看电影哭,但是看这部电影我居然哭得稀里哗啦。
是从影片的开头开始的,顺佳在结婚的前一天遭到抛弃,准新郎说顺佳,我们分手吧。
顺佳自顾自的开始讲一个笑话,直到剩自己一个人。
然后就开始哭。
这个世界是那么的不安全。
一段感情后害怕背叛,讨厌看到一切155的女生,讨厌电影里出现的所有第三者,会为每一个电影里遭背叛的女人哭泣。
但是看到影片的后半段我开始微笑,第一发现,即使它是假的你也可以说服自己其实走出一段感情没那么困难,第二告诉自己其实也会出现一个可以那么珍惜你。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像顺佳那么幸运,但是这样的影片可以给人美好生活的希望。
没有大家所谓的内涵,有大家所谓的包装,但是这部片子却可以送给所有受过伤害女人们, one day u gonna meet some one who treats you the way u deserve to be treated. I believe so.
很普通很普通的言情片。看来大嘴姚晨也不是仙丹,不足以把电影都变得活色生香。
春哥是来打酱油的……
又浪费了俩钟头
一篇文章能别用那么多期cosmo持感动状么?时尚就是装逼啊
撒西啦
前一多半都还可以 结局雷到了 春哥一出来就立刻冰冻了
无聊的剧情..家里面网费到期了,无奈之下来看之前下载于ipad中的电影..
比杜拉拉好不少,不过总的来说中国时尚都市爱情片要走的路还很长,至少别再天天炫富卖小资脱离现实造春梦给人看。结尾春哥的登场着实把人震惊了一把。更囧的是片子始终围绕着大国贸地区下笔,外景里面某酒吧还是我上一家公司举办今年新年年会的地方。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
挺2的
姚晨的表演不错,毕竟这么多年电视剧拍下来了。剧情有点俗套有点童话,不能带着观众走,而是闭门造车的那种。有无数的奢侈品广告,这么多钱扔进去,怎么烂的电影表面看起来都还不错了。其实对中国市场影院情侣来说这种电影挺合适的。
其实觉得还行 就最后春哥的出现... 意外
②!!真的②!!
不错把,我很喜欢姚晨!很不错的片子!
女猪脚可不可以换一个??
看的挺乐呵的
唯一一处让人发笑的地方就是:殴打教练。其余⋯⋯没有
前半段的小桥段还不错的
现在流行这种时尚小片。话说建外SOHO的旋转木马小夜景配上那小曲儿,确实戳了一下人心,当然,后面那段春哥的MV,更加扔了我一棒子。最后,如果那小哥儿没开成饼店,没开上四个圈,结局还会不会是一样滴?
这种没水准的电影啊 要是给我个还成的制片 我也能拍出来
虽然没什么营养。看看还算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