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对于《白蛇传》的故事早已烂熟于心,见到此片中将经典场景一一呈现亦颇受动容。
尤其满意影片中对小青的形象建立,虽说着墨不多,但却颇为立体。
不是简单的古灵精怪,而是洒脱痛快。
我一直认为小青的形象可塑性极高,部分影视作品仅停留在刁蛮只是小巧而已,而本片在此方面或许有受到些许《青蛇》的影响,真是爽气飒然。
同样,在布景方面本片亦有受后者影响之处,优异之处在于神韵亦习得了几分。
虽说成本不高,但精致的布景,唯美的构图,以及画面切换时的那种灵动与巧妙,当真令人欣喜不已。
两处场景令我实在喜爱,其一是白素贞盗取灵芝仙草,与鹿童鹤童兵刃相向。
作为戏曲中的动作戏,白素贞得动作实在是利落,如水银泻地般酣畅而唯美。
其二必是水漫金山那场戏,太好看了,如此有限的成本竟然能将画面做得如此精湛,不得不令人叹服,恨不得即刻再反复看上几遍。
配乐方面亦有亮眼之处,除却戏曲唱段外,其他几处背景乐尤其是后半部分的配乐,绵柔有致,婉转悠扬,动人心弦。
当然影片亦有不足之处,比如收尾部分的潦草与仓促,部分戏曲唱段时背景画面的突兀与粗糙。
但瑕不掩瑜,这绝对仍是一部赏心悦目的好电影。
原以为今年金鸡奖或许终于可以发挥点作用,赋予最佳戏曲电影这个鸡肋的奖项再多一些光泽,没想到本片早在2019年早已入围并且落败,且就入围了这么一个奖项,其他技术奖竟零入围,真是可叹可哀可笑。
或许读者没有注意到,在“520”这个恩爱的档期里,一部独特的电影《白蛇传·情》登上了大银幕。
毕竟,努力了一整天,它的票房都没破百万。
这是一部粤剧片。
看到“粤”字大家就知道,它和广东脱不了关系。
粤剧是广东地方戏,以粤方言演唱,是中国地方戏之一种。
影片《白蛇传·情》便是由同名粤剧改编而来。
张险峰执导,莫非编剧,曾小敏、文汝清主演。
必须承认,走入影院之前,我是抱有颇高期望的。
一则,白蛇与许仙的故事传唱已久,戏剧舞台上有过多次改编,京剧版、川剧版、昆曲版、话剧版、舞剧版,演了一次又一次。
光我看过的,起码也有六七个版本。
对粤剧版能有何种新意,还是颇为好奇。
二来,戏曲电影过往拍了不少,但真枪实弹搞特效的不多。
而这部影片的首要卖点,就是特效。
虽然导演过去只导过两部影片,豆瓣评分加起来也只有6分。
但本着对传统文化的支持,我还是艰难地爬起来赶了个早场。
没办法,排片实在太少了。
这家影院,还是方圆十公里唯一排片的影院。
这一场,又是它排的唯一一场。
看完电影《白蛇传·情》的第一件事,就是想看遍原版粤剧洗洗眼睛。
果不其然,电影照着高分答案抄了个零蛋。
如果说,普通烂片给人的痛苦是一次性的,那它产生的折磨就是持续不断的。
我想导演尽力了,但能力的确是不行。
坏的留下,好的丢掉白素贞、小青和许仙的故事,读者大都清楚。
修行千年的白蛇,在西湖断桥边遇到了医生许仙。
白素贞认出此人的前世,正是救自己一命的药童,于是想方设法嫁为人妇。
不料想,被法海阻拦,水漫金山之后被镇压雷峰塔下。
《白蛇传·情》给人的印象首先是迷惑的。
原版开篇有一段侍女起舞,颇具美感。
舞台讲究虚拟性,这群侍女虽不知是荷仙还是蛇妖,意境总归造就了。
大银幕上,导演保留了这一场景。
或许想更凸显荷叶仙的身份,将侍女蓝衣换成了两色,反倒变得媚俗了。
而对那些没看过原版的观众来说,这段舞蹈美则美矣,又过于怪异。
还不如直接安排荷叶化人,载歌载舞中双蛇出水。
舞台虚拟是条件所限,电影里既然有了特效,就不如做得彻底一点。
更重要的是,粤剧中安排这段舞蹈是有缘故的。
小青刚化形,走路摇摇晃晃,还跌了一跤。
影片里又没有表现这一段,小青的懵懂与娇憨也不见了。
电影的特效更得详细说说。
这是《白蛇传·情》用来宣传的噱头,B站、抖音、视频号上多有展现。
老实说,特效总体是很好看的,导演很有想法。
像水漫金山那波浪头,就颇有《神奈川冲浪里》的味道。
但看完电影再看原剧,只能说是得其形而失其神,光顾着卖弄特效,却失去了风韵。
过去网友常说,烂片都喜欢把整部电影最精彩的地方剪到预告里,这部电影的特效也是如此。
电影最精彩的特效,几乎在陆续放出的片花中尽数展现。
其他的部分,也就比五毛多了一毛。
更令人迷惑的,是法海暴走时背后生出的黑色翅膀。
一时间,我竟不知自己看的是《白蛇传·情》还是《斗破苍穹》。
人家得道高僧怎成了“披毛戴角”之徒了。
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比起舞台剧,电影《白蛇传·情》更像是一个拙劣的复刻品。
粤剧中,绝妙处很多,被砍了不少。
平庸处也有,却几乎都被保留了。
原创花里胡哨,整得稀里糊涂。
“青木是懂戏的”,但导演很明显不懂。
情倒是深,怎么来的?
“愿得有情人,一齐来演法。
”看《白蛇传·情》的时候,我脑海里一直回响着冯梦龙的这句情偈。
如果他晚生四百年,来影院看了这场电影,势必会将这则故事写进《情史》。
以往断桥故事,还有修道、擒妖之流的情节,而这部电影的核心理念只一字:情。
影片中有一句台词“人若无情不如妖,只要有情妖亦人”,是许仙被困佛堂吐露的伤情之言。
得情者,可为人。
某种程度上,这算是电影的“题眼”。
影片共分五折,分别是钟情、惊情、求情、伤情、续情,皆有情字。
钟情即断桥初遇,芳心暗许;惊情即端午化蛇,吓死许仙;求情即叩上昆仑,拜求灵芝;伤情即水漫金山,大闹佛堂;续情即重归于好,再续前缘。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这句话用来形容白素贞爱上许仙的过程最合适不过。
就像部分观众吐槽的那样,她怎么就爱上他了?
导演说,不重要。
反正是爱上了,且爱得轰轰烈烈,爱得生死不离。
赵雅芝版《新白娘子传奇》里,编剧给白素贞加了“观音点化”的戏。
白蛇只想修道成仙,但观音菩萨道其尘缘未了,令其下山报恩。
这是一家之言。
白素贞嫁许仙,最初只是见色起意,后人加了报恩桥段,与观音、得道无关。
粤剧版《白蛇传·情》也是如此。
于这处情节来说,最豁达的是话剧《青蛇》中的白素贞。
老娘想要做人,做人要学会爱,那老娘就先去嫁个人。
其实,在原版粤剧中,白素贞爱上许仙本是合情合理的。
舞台上,白蛇刚刚出现,青蛇问其前往人间有何心愿,白蛇唱道:花簪鬓上暗动爱思,定要追寻,依稀可盼梦里两相依。
而后才说出“我想遇见他”。
可惜的是,这段自诉衷肠,被导演大刀阔斧地砍掉了。
电影里,青蛇刚开口,白蛇就想遇见他了。
一时间,颇为突兀。
少这段唱词,看似不影响最终结局。
但白素贞与许仙的爱情,就只剩天定姻缘的“报恩说”,缺了白蛇自己对心上人的具体要求。
万花吐芳只爱淡雅的诉说,不比报恩由头强得多嘛。
于今人观点来说,为报恩而嫁人,多少有些糊涂。
我想,原版粤剧的编剧也知晓此处,所以用情投意合来促成有缘千里相会。
谁料,电影又开倒车了。
小白:春色潋滟,正是人间好时节,真好啊。
小青:真好啊....好在哪里啊?
小白:人间好在,有情,有爱亦有家。
白蛇传的桥段早已被大众所熟悉,白素贞,小青,许仙,法海......我相信每个人都知道这个经典故事的情节,人物和起因,地点等等。
慕人间,下西湖,情生断桥,借伞结缘,为爱饮雄黄,救夫盗仙草,悲愤水漫金山,无奈塔下千年。
你以为那不经意的断桥偶遇,却是我蓄势千里的等待,短短几句,就道尽了一个缠绵千年的惊世的人妖恋。
《白蛇传.情》,是第一次把粤剧桥段全程搬入电影,非常难得的创新和尝试,保持了原来故事的大纲,在演员,曲目,布景,特效,配乐上面做了很多的调整,于是,我们看到的是水墨基调,有虚有实有远有近有留白,美轮美奂的景观。
真的是一帧一画,浓淡相宜,纯美的国风山水画的画面,配色柔和流畅,看着舒服极了。
词牌婉约清丽,佳句无数,随手一拈,都是让人心动的句子,真的是,戏罢曲犹在,听者心神往。
故事人物且不多说了,什么兰权吕权,什么千年恋脑,什么软弱无主男,什么行天道拆鸳鸯这些就不多说了,每个人都有自己心里的一个尺道和版本,我只是想,很纯粹地说说这个电影版的故事。
全剧按照粤剧的传统,以折为单元,五折加尾声,一共六个部分,一曲一折,情意款款,每折都动人心弦。
按照初春(万物初露之相遇),晚春(情愫暗生之爱慕),盛夏(热恋沐花之定情),清秋(落叶纷飞之猜忌),初冬(大战万物之惨烈)和尾声-初春(万物复苏之希望)。
一,人物的服饰和妆容和传统的戏剧那些浓烈的,线条比较强烈的妆容比较,电影的化妆实在美,非常柔和,整体的头面和色彩都淡化了很多,化妆的重点反而突出了眼神的情绪。
特别是断桥借伞的那一折,小白,小青还有许仙,三个人的姿态,走位,表情,动作,仿佛有一根丝线牵连其中,一步一回眸,步步有情节,流畅柔和,浑然天成,那些细节妙不可言。
后来的怨,怒,无奈,哀求,决绝等情绪和心情,在眼神里面都能一一体会,演员的功力真的非常扎实。
服装上面,看到的是一系列赏心悦目的莫兰迪色系,而且服饰非常的飘逸单薄,多了很多仙气,和山水的背景浓淡相宜,和传统的戏剧服装,多了很多飘逸梦幻感,非常治愈。
演员们的身段动作,根本挑不出任何瑕疵,袅袅婷婷,一举一动都极雅,两眼秋波盈盈,一回眸一垂首。
二,国风庭院景框画面使用了大量苏杭一带的典型的镜框架构,画中有画,景中是景。
圆形景窗、六角景窗,比比皆是,随手都是可以做壁纸的画面。
各种圆和方的窗框,月门,镜子,池塘倒影,庭院湖石,游鱼荷花,还有各种对称的饰物,无处不提醒我们,人在画,画里有情,每一个景观都可以一幅山水画,美不胜收。
三,运用了科技的摄影,有大片的既视感水漫金山这一场,是片中视觉的高潮。
这个片段,出现了很多的俯视拍摄的镜头,小白和十八罗汉对阵,法海与巨浪对抗,还有小青和法海对战等等。
俯视的镜头,让我们看到了打斗场面的宏大,也,看到了对抗双方的渺小。
还有,运用了很多很多传统国画里面的留白手法,时空有停顿感。
四,对白和唱词的精美。
都是粤语词牌和对白,在我来说,听得非常舒服,仿佛回到小时候,和家人一起看粤剧的时光。
“圆我的愿,心事千年,只等你遇见西湖雨里,为我撑起一片晴天伞下 羞得嫣然 是六月莲情已生 心相至,情已深 悔也迟哪管他 是人间少年为了他 我愿塔里 再困千年情已深 思忆点点甜”小青的念白,每每叫人会心一笑,特别那一句怼法海的金句,看得我我也爽翻了天灵盖。
“呸,人家你情我愿,碍了谁人的眼,关了哪佛的事,逆了哪里的天。
”“姐姐,这一趟人间我们终究是来错了!
”“姐姐,枉你修行千年,倒学会了委屈自己”......千年仙蛇,委屈自己,爱慕人间,只是因为,人间好在,有情,有爱亦有家。
PS 一句题外话,哈哈哈,经验教训啊,孕妇就不要喝酒了。
全城唯一一场,虽然影厅小又设备破落,整部影片还是带来非常美好的体验。
结束后心情激动,祝愿这部影片能被更多人看到。
上一部看过并喜欢的戏曲电影,大概还是80年代的京剧电影《真假美猴王》。
还记得片中净瓶甘露淹过真假悟空的镜头,当时称奇,现在想起来也是很有想象力的设计。
到今天终于又见到一部用前沿电影技术来创作的戏曲电影。
坦言,若不是看到“4K全景声”缀于前,只单粤剧电影四个字,大概我连预告也不会打开。
戏曲是小众艺术,我多数时是远远敬畏。
但此番《白蛇传·情》真的打开了新境界,第一次让我在电影的声画体验下深深沉浸到粤剧的艺术魅力中。
影片水墨画风,大多场景应该还是布景(竹林一处有点疑惑),但已脱离舞台,又多加CG渲染。
虚实结合,大致实现了某种程度的折衷。
浪漫气很重。
也感慨怎么会有《白蛇传》这样的浪漫故事,配得上各种浪漫手法来演绎。
蒙太奇让转场自由,电脑特技更真正呈现上天入海的法力神通。
影片的飞行场面拍得太漂亮了。
小青的竹林飞行,白素贞前往昆仑山掠过云海,还是最后二人飞向金山寺。
最打破拘束,视觉冲击很强。
意境渲染最好的当属金山寺,阴森压抑,罗汉金刚怒目,禅杖冰冷铮铮。
无怪是个破坏人家姻缘无情无理的地方。
高潮场面水漫金山是最重头特效戏,滔天江浪,小青的万剑流,法海的袈裟结界,攻守斗法蔚为奇观。
影片角色都由粤剧演员担当。
身段唱腔自然没得讲的。
其实我从来都看重戏曲演员(不多说,偏题)。
白素贞和小青是最好的,一个眼里饱含着情,一个则两眼有光。
明艳或娇俏,自然溶在这幅画卷里。
而许仙这位就差些。
虽然也是名家,但感觉他并不是很融入电影的创作氛围,还像拘束在舞台般,没有十分放开。
他演的最好的是夫妻对饮一场戏,人物情感最感染得到。
踩厚底靴的法海,气场也是很足的。
少年许仙和许白幼子都让反串演员出镜,感觉比较遗憾,破坏了电影意境,让人出戏。
整部影片都浸透在传统文化的审美中。
之前几乎未听过粤曲,但片中唱词却每一句都直接沁到心里。
音乐迷人,唱词清丽脱俗,又毫不生涩。
自然融于人物情感表达,没一刻觉得分离的。
影片人物妆容戏服也极具传统文化审美,原谅我无力详尽赏析。
故事演绎依循《白蛇传》底色,无太大颠覆,却不觉陈旧。
加重灌注一个“情”字,换得许仙最后一句“娶妻如此,夫又复何求”,在这个爱情悲剧神话中,白素贞就又一次占据心头吧。
但结尾,从断桥残雪到雷峰塔感觉缺乏缓冲,诀别场面设计又过偏于舞台写意化。
爱被夺走得太快太仓促。
很难受。
这部影片之前,张险峰导演有过两部《功夫机器侠之南拳/北腿》,是电影频道出品网台同步的大电影。
两部电影都很好看,是很有想法和情怀的作品。
但从片名就受到太多口水攻击。
就湮没在网络偏见中了。
本来系列要开发六部,还有院线大电影。
也就都没有后话了。
我一直很可惜。
希望此番《白蛇传·情》能实现破圈,长线发力,取得好一点的成绩。
从5·20到端午节,看国风电影,白蛇传故事,总是应景的。
一个故事能够讲出多少版本?
西游记肯定算一个,白蛇传也是一个。
但和前者不同,西游记魔改的程度更大,但青白蛇似乎在我的印象里一直都有锚定的某类形象。
这部电影,我很后悔没有在电影院看。
“美丽”是我唯一能够用来形容它的词。
戏曲本身的美丽在这个本来就具有悲剧色彩的故事里面,相辅相成地展现出一种老少皆宜、十分适合大众观赏的戏剧美。
我个人觉得白蛇传·情 是很适合不懂戏剧的人看的,毕竟我就完全不懂。
但是从一开始的采莲,银幕中飘来一艘小船,像在天上,也像是人间。
唱腔婉转悠扬,那种发于感官的美的感受,应当是多多益善的。
剧情上没啥好说的了,青白蛇美得我目不转睛无暇顾及其他。
这版本的许仙也没有那么讨厌,尤其喜欢里面的小和尚——虽然是一个路人甲,但完全让我觉得:小和尚你是不是也可怜他们,是不是也有凡心?
总而言之真的很爽,在夜里放着戏曲一个多小时的沉浸观影,让我的耳朵和精神都泡在水里,晃悠悠地漂流在荷花田里。
唱戏和表演极好,真希望以后荧幕可以出现越来越多这样的戏曲演绎形式。
只是对于《白蛇传》的故事本身来说,有太多无法认同的地方。
中国古代故事的套路,是总喜欢设置一个无辜、无奈或多情的男子,加以一个悲惨却守节的女性。
习惯于为女性设置道德困境,永远让女性在这种道德困境下做选择,而女性的行为模式所表现的正是整个社会对女性的期待,中国古人(应该为大多数的男性),大概很喜欢看到一个女子为情付出的坚韧程度,悲一切哀痛,受一切苦难。
这种社会期待,在白素贞身上得到了最大的实现,“循人道,求一爱。
为此我愿,塔里千年”,还有电影里大量在当今可被视为“恋爱脑”的唱曲,都足以证明中国古代对女性的爱情期待或者假想到了何种程度。
在古代,女性追求自由的恋爱,要经受十八罗汉和法海这样的卫道士的考验。
而像许仙这样一个痴情男子大概很少,尽管在故事里,明面上多是责备,暗地里其实尽是赞扬。
一个没有主见的情种,在古代向来是遭人贬斥的。
他被设计出来的意义大概就是为男性辩护,当然,这其中夹杂的可能也有女性对于男性的某种期待,但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考察、展示女性,进而定义女性。
故事里,女性的另一个很鲜明的教化是为(维)妻则柔,为(卫)夫则刚。
但哪怕是为了自己的丈夫或者孩子,这也并不意味着女性有能力独自一人实现救赎,实际上,一个更常见的假定是,女性本身不足以承受生命之苦,而往往需要依靠来自外部男性的怜悯和帮助实现。
但最令我惊喜的人物,则是叛逆精神十足的小青,“人家你情我愿,碍了谁的眼?关了哪佛的事, 逆了哪里的天?凭什么要你来主宰!
”如果这句话真的出现在了故事的原初版本,那小青大概可以成为中国古代像哪吒那样为数不多的几个具有叛逆精神的文学形象。
可惜故事到最后,那个厌恶尘世俗规,期望回到世外,跟姐姐过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愤恨着妖有情而人无情的小青,也在虽然不团圆但满是“美好寓意”的故事结局里隐身了。
白蛇传·情 (2019)8.02019 / 中国大陆 / 剧情 爱情 戏曲 / 张险峰 / 曾小敏 文汝清
剧情紧凑,看完很多人还没走,差不多直到听完歌才走。
绝美中国山水画视觉。
演技绝,吊打小鲜肉。
我哭了多少次都忘了,结束只感觉我得缓一缓,结尾的音乐实在太好听了,正好给我缓一缓情绪才走出影院。
感觉打开粤剧电影新世界的大门。
绝对值得一看,不一样的感动。
这剧感觉要爆!
白素贞的飞行让我感觉真的在飞,这是从来没有的感觉,可见其对自己的要求相当严格。
白素贞饰演者曾小敏,不用多说了,当今粤剧界最好的正印花旦,一个眼神就能让人落泪,在电影里也是能文能武,所有泪点都是她贡献的,所有精彩武打也是她贡献的。
全剧还有法海和小青、鹤童鹿童武打也特别好!
这些都非二十年功力及天赋难以达成这样精彩的功架。
全程无替身,都是戏曲演员的真功夫。
曾小敏水袖堪称一绝。
我看了最后的演员表,都是粤剧院的演员,而且居然有我知道的国家一级演员(冼鉴棠)做武僧,这算是跑龙套了,国家二级演员(程君捷)做群舞,太吓人了。
诚意满满,演技有保证啊!
总结一下,这是一部广东粤剧界最高殿堂的最强力作!
《白蛇传·情》中的【曲牌】这部电影中有诸多原创新曲、新词,有些词曲都是新创,有些则是新词。
经过数年打磨,经得起反复回味。
列出个人认为会成为经典的曲牌唱词及念白。
(电影版有细微增删)【圆愿】(圆我的愿)【清歌】(蓝蓝天,水涟涟,一叶莲舟划过水里天)【妆台秋思】(万花吐芳旖旎开)【趁好天时】(趁好天时,山清水旎)【反线中板】(清明一霎雨霏霏)【西湖烟雨】(我愿修炼千年,在西湖断桥边)【落花风中翩】(落花风中翩,舞尽相思意)【雨中素莲开】(雨中素莲开,你我湖边会)【怀旧】(痴已心中栽,情根心内埋)【流水南音】(这酒是雄黄神迷惘,若然饮下我痛难当)【落叶摇情弄】(天昏地转,雄黄强饮五内伤)【萧萧班马鸣】(青山冲霄鹤鸟飞)【可怜我】(上仙山,哪管死生甘登险地)【首板】(寻觅许郎,飞波逐浪)【千般恨】(泪化江波雪浪翻)【若说忘情】(若说忘情离苦海茫茫,我愿永陷亦不离许郎。
这千年苦我甘尝,这千年海我甘愿趟!
)【情未央】(你有金刚伏魔杖,我有天地揭谛剑一双。
今尽与你拼一场!
看这法理规千行,管得了众生凡心向?
缘生缘聚情未央!
)【春江花月夜】(默默记千年,袅袅丝不尽)【反线二簧】(恨法海无端横阻隔)【楼台会】(情重天可悯,誓语重千钧)【悲秋】(悲痴情,遭霜雪,让那相思去莫寻)【清歌】(为你拚死生,你尽忘情,山盟尽泯)【惜缘】(愿惜前尘兰因,缘续再不留憾)【未了情】(谁的思念)念白:人间一场恋,西湖几度春。
雷峰数层塔,佛陀花如海。
念白:人间好在有情,有爱,亦有家。
念白:至真至美至善,莫过于情之所至,携手一生一世人。
许仙念唱李商隐《无题》: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还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念白:山无言,水无心。
天地无边,法有规。
各归其道,行各则。
佛渡众生是大爱!
念白:若是天理不许爱,那我千年缘生又是为何?
念唱:我呸!
人家你情我愿,碍了谁人的眼?
关了哪佛的事?
逆了哪里的天?
你凭什要来主宰!
念白:人若无情不如妖,只要有情妖亦人!
念白:又见长堤,断桥依旧。
昨日情始,今日情决。
千年缘生,我心如昨。
奈君负我,天也情薄!
合唱:落得一身伤痕,清泪两行。
重回故地,魂断神怆。
凄然独对天边冷月,自彷徨。
茕茕孤影,家在何方?
念白:姐姐!
有情是妖,无情是人。
这一趟人间,我们来错了!
念白: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最初的缘始,在这千年的桥边。
经五百年的风,受五百年的雨。
都只为与你在人间相遇,续一缕情丝。
念白:娘子,我说过此生伴你百年。
不管几生几世,我来寻你。
【影评再补充】(六月二十四日):往深了看,我觉得这部剧就只有白娘子和许仙。
小青属于白娘子野性的部分,法海属于许仙世俗规矩的部分。
当许仙克服了世俗规矩,就是法海下线的时候了。
当白娘子克服了自己的野性,遵守了人间规矩,小青也到了下线的时候了。
所以最后只有白娘子和许仙留在我们的视线内。
最后纵是未见,也感觉在身边。
比较标志性的是:许仙说出只要有情妖亦人,法海就下线了。
当白娘子自愿进塔,小青也就下线了。
世间万物为镜像,非眼前所见。
用在这里挺好的。
小青本无小青,法海本非法海。
小青和法海各自在白许身上。
小青和法海都是白许身上投射出来的幻像,是成全两人爱情的自身固有障碍。
因为法海小青两者最后被白许所克服,也就是自我否定,所以才那么刻骨铭心。
【82】1.坐牢千年,都不知悔改2.女子这个古装有点丑。。
3.雕琢过度。。
过度追求画面优美,。
4.只羡鸳鸯不羡仙姬,那你修炼千年?
有点病5.惺惺作态。。
绿茶婊,故意创造机会。。
玩弄所谓“爱情”6.男娼女盗。。
恶意施法。。
7.如果戏曲是这样,确实应该被淘汰。。
8.服饰、背景、环境很好看,画面精美,妆容丑陋,太监声音,令人作呕的爱情9.侮辱佛教,垃圾电影哪有强迫人入教的道理10.都怀孕了还劝酒,这许仙有毛病?
不停劝酒的都被酒驾的××11.相信古代爱情故事的男生都容易自我感动吧,呵呵🙂12.最后那个青蛇闺蜜都惊呆了,男主要求复合,白蛇女主又渐渐被说动了13.总结画面精美,好看,剧情一般,有些情节很狗,为了画面的可以看看
当然了,白蛇传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由此改编的影视作品更是不计其数,小时候便是在《新白娘子传奇》的无数遍回放中度过的,作为中国古典四大爱情传说之一,其中所蕴藏和寄托着人们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和对封建枷锁的憎恶。
《白蛇传.情》基本延续了原来的故事情节,只不过电影属于是把粤剧舞台搬到了大屏幕上,一招一式和唱腔都保留着粤剧的特色,不过其让人惊艳的就是布景和特效,布景上采用了让人眼前一亮的古典水墨画的风格,江南水乡的特点非常亮眼,而整片的高潮水漫金山的打斗戏份则采用了特效加持,整体的效果简直炸裂,让人拍案叫好!
非常精彩的古典和现代的融合,用电影拍摄手法加现代特效的加持,把粤剧精粹呈现给更多的观众。
看了粤剧《白蛇传·情》电影版,不愧是戏曲演员,功底真的强,眉目传情,身段好,打戏流畅。
戏曲结合特效完全不突兀诶,水漫金山那里的特效真就是尽显磅礴大气的东方美学,戏服也很有水墨风韵,水袖施法,水袖卷灯都超惊艳,水袖有了情感表达和张力,很有力量,超有感染力。
粤语九声六调,戏腔真的也好好听。
无论是小时候看的《新白娘子传奇》还是动画《白蛇》,一直都很讨厌法海,但这里就还好诶,至少他的动机是很明确的。
作为持法者维护规则。
“宇宙间,物归其类,怎能变改,妖与人,不同界。
未许胡来,你迷爱痴,弃仙道,严惩无例外,你若再流连忘返,必降祸灾。
许仙和白蛇的剧情也是有因有果,情真难舍。
每个演员都演绎的很到位。
不能称之为电影,让人觉得美与好的部分都在戏曲本身的编排、戏曲演员本身的的功力。导演水平堪忧,全片毫无镜头语言可言,大部分置景仍囿于传统舞美设计中,但不如河南春晚《唐宫夜宴》看着流畅、舒适。虽然特效看起来像是花了钱,但结合得并不好,十分失真,水漫金山和永镇雷峰塔能看出导演的创意,但那不叫电影,顶多叫灵感乍现,且大部分情况下,该片都有种齁老贵的古风影楼风。建议导演学学越剧、黄梅戏鼎盛时期(1980、90年代时)拍摄的《五女拜寿》《天仙配》《再生缘》等电影,那样的才叫戏曲电影吧。当然,粤语区本身就是粤剧电影大户,周星驰不就看中的粤剧电影长大的么~曾小敏唱得真好,想听现场版了,星星都给粤剧演员~
这是新中式影楼美学电影?但粤剧好好听,词儿也不错,传情可以说是丝丝入扣,水漫金山奇观戏也还有设计(且不说好不好),啊《白蛇》真是常看常新的一个故事。
我是法海,我就是看不惯人妖孽缘
粤曲电影从来没这么好看过。
5月28日再刷:《白蛇传情》豆瓣8.2分(上半年国产片的最高分),4K杜比声+国风画面,真真好听又好看的电影,看到泪目,非常良心制作的一部粤剧片,唱念做打齐全(白蛇不光唱的好,打戏功底也很棒),画面构图美赞(导演央美出身),特效有被惊到(水漫金山那段),还有邵氏武侠片的味儿,古典就是这个魅力,喜欢粤语歌的朋友一定能被get到(就是粤语歌的那个味儿,喜欢粤语歌的无障碍,基本乐迷戏迷音乐发烧友开场就能被get到)。角色上,白蛇不再是那个一味痴情而委屈求全的素珍,许仙也不再是那个两头摇摆唯唯诺诺于法海的官人,真情实意勇敢的爱情更真挚有代入感地给人触动(盗仙草那段二刷依旧让人感动满满),而演员们的演技也超赞,包括几个配角戏曲功力的演绎和展现都美轮美奂可圈可点,五星推荐~
打戏很好看,跟武侠依赖剪辑的好看不同,是功夫很扎实的好看。许仙一如既往令人生气。
影楼风和水墨风两种影像调性一直在打架,导演对前景遮挡是不是有什么执念,整个文本是垮的(叙事跳得严重,唱段念白写得俗烂),很难相信有人会因此对粤剧发生兴趣——珠影厂+广东粤剧院这种国字号出品,看着更像一种新型文化腐败。b站老老实实剪一段任白的帝女花,不比这更踏实,更功德无量吗
我不懂粤语,更不懂粤剧,但情相通、意相通、美相通,文字和文化的障碍并不重要,期待见到更多百花齐放。
大概是这几年中国风的产物,美的不胜言语。表面很青春,形式很陈旧。
电影很好,粤剧好听,画面绝美。但是许仙是真的傻逼。
特效很好,但没能传情达意
或许这时代本就没有位置
戏曲终于来给东方奇幻的美工打样了。电影技术从来都不是曲艺的竞争者,而是其吹遍四野的东风。《白蛇传·情》正得益于此,才带来了传统戏曲所不具备的视角、构图、叙事甚至是打通了与水墨画间的壁垒(虽然某些镜头还是漏了抠图的怯)。但是比起西方的《马戏之王》、《爱乐之城》的流行唱法,《白蛇传·情》还是保持着其戏曲的内核,所以在表演和戏腔上,即使后期能够接受和共情,但依旧会带来一些观赏门槛。看到字幕上对政府机关的鸣谢,希望传统艺术都能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到恰好的新形态吧。白蛇传情,长夜难明。
特效挺不错的,其他的就免了吧……
电影院里看戏,果然不是个好主意。原本戏曲节奏就慢,配合比邵氏电影更古早的电影技法,显得格外单调。除了表演是真挚的、唱词是真挚的
唱詞之編寫還不錯;編曲則多引入西洋管弦樂,聽起來更加流行化,可能是為適應影院觀眾的接受習慣。但在《白蛇傳》的幾種改編劇本中,本片的文本卻堪稱十分陳舊保守。2021年5月25日20:00於嘉華學清路6號廳,首度影院觀摩戲曲電影。
这么有改革创新的戏曲片怎么会拿不到金鸡奖呢?
可能从戏曲角度很厉害吧。但作为电影,真正看不下去,逼着自己看也看不下去,也抓不到到底戏曲美感和唱腔美感从何而来。
特效喧宾夺主
“我呸!人家你情我愿。碍了谁人的眼?关了哪佛的事?逆了哪边的天?” 青妹泼辣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