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我一直看到结局的动力,是高智商疯批的人物设定。
这点师傅和徒弟都刻画的比较鲜明。
但是,大概是这类设定太考验编剧和演技了吧,人物性格不够流畅,中间会有OOC的别扭感。
在剧情推进中,人物设定在事件中的表现也不稳定,所以中间我对师傅挺迷茫的,结局的解释也没什么力度。
徒弟的表演瑕疵也挺重的,我喜欢上一部律师的表演,很贴,这部就差多了,希望她继续进步。
最后的结局,在国内绝对过审不了,只能说韩国尺度真大,我一直以为他俩会死一个,另一个进监狱做牛逼的地下黑医,也挺带感的。
这部剧有点难评。
看完后的直观感受就是,有点莫名其妙,但是又有点爽。
打3颗星。
第1颗星给编剧在女主的人设设立上,这个人设还是很有记忆点的,天才和疯子一线之隔,也是很以自我为中心的偏执型人格,理性的疯狂。
第2颗星给后期团队,整个剧情还是很紧凑的,爽点很足,配乐很有意思,一口气看完的程度。
第3颗星给剧情的立意,剧中有两次提到雏鹰起飞的过程,可能这个就是老师想要教给学生的东西,老师给人的感觉,有一种【我曾快到雪山巅,差一步,就差一步。
我现在遇到了你,所以,我要送你上去,不管手段多残忍,也不管你能不能成功,我推你下悬崖,能起飞就是成功,如果不行,那就死】的疯狂和偏执。
扣掉的2颗星,1颗给老师打压学生的那段,虽然后面有解释说是自尊心受辱才打压的,但是这与后面的剧情不符,后面是老师拼尽一切要捧起这个学生,前面却因为一句话就打压学生(且这个打压是毁掉式打压,相当于学生的人生,梦想是被毁掉了),前后出入太大,剧情过渡很不自然。
另1颗星扣在助理的人设上,只是说助理被学生救了,然后就没了,就这样死心塌地了?
这种死心塌地有点莫名其妙。
因为女主是在不听的杀人的,尸体都是他帮忙处理的,这是交付终生的事情。
总体来说可以一看,但也没有很推荐的程度。
《狂医魔徒》看完了6集,是我很喜欢的类型,目前还是在看《苦尽柑来遇见你》(还有两集)的间隙里看《狂魔》,重看。
《狂医魔徒》这个名字译得很好,非常传神。
《超声刀》( Hyper Knife)这个名字太一板一眼,没有那种疯狂劲儿,这部剧其实通篇呈现的是两个疯魔的医生,只不过一个用平静的外表掩盖住内心的疯狂,而另一个还年轻,冲动,还没学会隐藏,假如不因为杀人被发现能够一直隐藏下去,未来的道路其实也就是崔德熙。
这部剧的类型虽然是犯罪片,但其实偏cult,看这种剧,不能用正常人的心理代入,不能指望清晰的正义邪恶边界,崔德熙和郑世玉这对师徒,不是一般意义上妙手仁心的医生,他们追求的是对人类大脑的掌控感,所以第六集里,崔德熙看着郑世玉写在信中的自白,而画面展现的却是年轻的崔德熙一路行来的历程,二者是完全重合的,所以崔德熙懂郑世玉在说什么,因为他自己就是那样。
这部剧演的是两个人的灵魂共振,非关男女之情,这种情感,也不为世俗理解,在俗人眼里,也只能有世俗的疑惑和解读,所以当闵社长带着暧昧的笑容问崔德熙:“你和她睡了吗?
”崔德熙的眼神是不可置信的,倏然起身,走到闵社长身后,一言不发抹脖子,是他的想像,也是真实想法,如照镜一般,面对闵社长的可憎面目,世玉的想像同样是走到他身后,一言不发勒脖子,可怜的闵社长,并不知道自己在刀尖行走,已经在他们师徒手下死了两次,依旧愚蠢而嚣张,所以最后死在崔德熙手下。
读懂了灵魂共振,明白了这部剧是两个视人命为无物的师徒的惺惺相惜和爱恨情愁,也就会明白崔德熙为什么非要郑世玉给自己做手术,他知道自己快要死了,他没指望通过手术活下来,他只是把自己的大脑作为礼物奉献给爱徒,这种惊世骇俗的做法,狂医敢想,魔徒却思虑不及此,正是因为年轻。
波澜不惊的崔德熙,早就看透了世事运行的规则,而郑世玉还没有。
崔德熙不仅为她安排了颁奖大会的座次,也为了安排了通向更大世界的门票,郑世玉以为自己赢了,而崔德熙知道,她不能输,不能浪费他给的机会,所以处心积虑地为她掩盖杀人案,人挡杀人,佛挡杀佛,以性命将终之人不顾一切的态势和顶级神经外科专家的缜密。
这就是剧的好看之处,极限拉扯,一静一动,一冷一热。
薛景求真是太帅了啊,眼神戏,微表情,胸有丘壑,城府极深,清癯的面容,清瘦的身形,营业式假笑的老狐狸,只有在面对郑世玉时展露一点真心。
朴恩彬演郑世玉,和演小鲸鱼禹英雨时真是完全不像一个人演的,她善于从整体和细节去塑造一个人,这部剧里她走路的步姿、眼神里的狂气,那种天不怕地不怕满不在乎无所顾忌的样子,动不动就炸的情绪不稳定状态,是独属于郑世玉的。
虽然两位主演的魅力熠熠生辉,但是配角们也各有光彩。
帮崔德熙做事的女跟班(看第一遍时没注意名字)又忠诚又干练,还有点自己的小心思,朴炳垠扮演的韩医师温文尔雅,但充满故事感,在疯魔的两个人中间,像定海神针一样。
总是惴惴不安的忠犬徐助理,万般无奈各种规劝却都无效,又不得不乖乖去收拾残局,各人的关系都带着点病态,但又好磕。
画面很精良,构图很考究,是电影质感的电视剧,血腥的美感,杀戮的爽感,凶杀破案的紧张感悬疑感,和崔德熙老谋深算抢先一步的松驰感,密密交织。
黑市手术的地点安排也是别开生面啊,寺庙、黑帮、大佬,游轮、手术设备、邪教头子。
除了警监死得有点无辜以外,其他被杀的人都感觉是死得其所。
很期待下面两集的进展,烂不烂尾的无所谓,目前看到的6集已经很精彩。
薛景求迷妹都感到失望。
首先整部剧的主线就离谱,是老师得病了,但女主因为过往纠纷不要给人开刀。
这事儿没什么好纠结的,两人毕竟主打的是两个天才疯子,心心相惜,所以最后女主一定会给老师开刀。
结尾的反转也有点搞笑,反正就是老师用命来给女主做一场难度极高的手术,某种程度上完成了死在手术台上的理想。
本片最大的缺陷是缺乏爽感和同理心,两人都是疯子,但说实在的也没做过太疯的事情。
女主给黑道开刀,本就容易遇到意外和坏人,在这种情境下, 刀人是正道,女主只是不小白花任人宰割 。
老师从头到尾也只是打算干掉医德很差的同僚,最多是心狠手辣,没看出什么坏心眼。
另外,两人都没什么成长线,只是被事件推着走(问题在于这个事件它也不严谨)。
简单来说你无法一眼了然他们到底被什么东西逼着,下一步要去哪里。
女主一直执着调查老师杀害同僚也很牵强,就为了扳倒老师?
黑警部分也很模糊,这个黑警到底是跟着哪个黑帮大佬,和闵老板感觉合作配合度又不高?
女主全程很暴躁很生气,老师明明能几句话就驯养女主,偏不干,还要去杀人家的狗抄人家的店,也是无语子。
多出来的一星是给场景美术,各种雪景、春天的樱花、海边邮轮、佛寺,可以看出在选景和摄影上是花了钱的。
加上可能体量短,是一次拍完,拍摄有注意规避视觉审美疲劳,给辛苦的工作人员点赞。
杀人容易“上瘾”啊,可“受不了就杀人”、干脆利落地解决问题,有一种迷人的爽感,把疯狂和阴暗面血淋淋地放大在观众眼前。
女主对脑部手术近乎癫狂的痴迷,也投射到了对教授又爱又恨的情感上,教授对她的限制令她每每失控。
世玉偏执地想要找出教授和自己是同一类人的证据,教授则愧于被爱徒发现真心。
其实,在教授第一次发现世玉杀人时不动声色,问道 “自己能处理吗” ,就证明了他们是超出世俗常理认知的同一类人。
最后,世玉被逼之下杀了梁警监,教授又再次问出了这个问题,而世玉的回答从曾经的“我可以”变成了“没办法,我需要你帮忙”,但他们的阵线反而紧密地、坚固地建立起来了。
我需要你帮忙处理尸体,也需要你帮忙让我给你做手术。
最初,“我需要你把你的一切传授给我”最后,“只要活着就好”第六集的结尾堪称封神一笔,极具电影质感。
教授在人来人往的市集暗杀闵社长,挟持走进黑暗狭长的通道,血迹滴落,世玉站在入口处,尽头闪着微光。
女主做手术的时候眼中充满兴奋和狂热,朴恩斌好有“眼技”!
和薛景求对戏也不落下风。
郑世玉不屑一顾的走路姿态让我想起了最早看到她的《青春时代》里的宋智媛,也是同样的玩世不恭。
教授面对世玉的发疯始终岿然不动,不愧是忠武路大佬,薛景求的演技真的牛,崔德熙像一座坚定的大山。
爱恨交织的师徒这厢掐架,我们忠心耿耿的小弟一边抓狂女主怎么又杀人,一边娴熟地擦地善后。
薛景求是很喜欢的演员,而女主是记忆深刻的禹英隅律师,也是很喜爱的。
尤其是疯癫韩剧,感觉全员恶人也是很过瘾的设定。
但是看到前几集就发现了一个根本问题,就是没有主线。
ok,刻画了女主是杀人疯批,然后呢?
这也不是一部以她作为“杀手”为主的爽剧。
然后讲了医生需要女主为他开刀的事件。
可是很明显,这条也不是主线,整体故事也并非完全围绕着这一点展开。
这样就导致整个剧有点散,不确定编剧想要表达的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如果是想说这一对疯子师徒,那么那种亢奋和疯魔和刺激,表现得过多了,在后面几集不可避免的有些疲软。
说回这对师徒本身,女主对老师是绝对的尊敬和崇拜,为他杀人那是眼都不眨。
可老师对学生的喜爱,却恰恰是出自于自恋,欣赏她等于欣赏年轻时的自己,那倒也是能不顾一切的,甚至自己的生命。
这一点两者还是有些区别的。
结局算是ok,即使在阴暗的角落也能拿起手术刀。
救人性命,也没什么不同。
两个人的化学反应是主要看点,磕死。
磕不到的是有可能觉得不好看的。
薛景求稍一出手留我一个人在崔德熙和郑世玉两个人的世界里孤苦无依。
人物动机逻辑的话,别的看剧都能看出来,看不出来的有两点,给大家科普:看主创采访可以了解为什么崔德熙不让郑世玉去波士顿,看编剧采访可以了解崔德熙舍命上最后一课那6年来为什么崔德熙没去找郑世玉。
剧中这两点确实没有线索体现,是导演的锅。
除此之外其实还有配角扁平(黑帮老大护士甚至小助理和韩医生纯纯工具人),小助理为什么尊称郑世玉阿嘎西,男女主交互单一(就是为了解开当年的矛盾而少有后续事件叠加),我看得下去还是因为两个主演强大的演技和他俩微妙的关系。
两个主演在采访里还是合理化了自己角色的行为和选择,很有道理,让人对这个剧有了丰满一些的理解。
但是导演功力不够,该交代的还是没交代好。
所以说磕不到的剧情取向观众,绝对会打低分。
【2个多小时 解说版看过】 看这样的韩剧我不由会想到故事的合理性不是那么重要,演员的表现比情节更具有吸引力。
编剧洞悉人性,塑造了崔德熙,郑世玉这两个互为镜像,极具争议的人物。
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你的爱情也是怎样的。
崔德熙,郑世玉这样为手术疯狂成魔的人内心有爱吗?
编剧实力了得,她让观众相信他们两人之间的深刻牵绊远远超越任何爱情与师徒感情。
那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你是另一个我,而我是你的另一面。
但故事本身实在是过于离奇,对生命的漠然(是否有权利惩治恶人,这权利是谁赋予的,难道你认为你有,你就有了?!
随意夺取他人性命?
),师徒二人拔出利刃解决心头之患时完全无视伦理道德,最后竟然还相视而笑达成和解与共识……是,是够癫狂的,这两人就不是正常人,不说脱离不脱离现实吧,编剧脑洞真大,反正我是有点接受无能。
很多年前KBS有一部作品《Brain》,申河均主演,也是一对相爱相杀的师徒。
共同挑战的领域也是脑神经外科。
学生曾恨老师入骨,为名为利为报仇,学生整出各种纠葛风波,几度将老师置于危险崩溃边缘。
发现老师罹患脑癌,学生几番矛盾犹豫后最终决定要为老师手术。
我当年写过剧评,摘录一段老师的内心独白——李医生,你的手术做得很好,我相信你的能力,在我被推进手术室的时候,我相信我的主刀医生。
不是别人,是李江勋。
我的病会好起来的,一定会看到的。
之所以没有告诉你真实情况是因为我深知你凡事追求完美,你无法接受没有把我治愈的事实。
如果为了使你的履历更华丽,你可以再次打开我的头颅,一次,两次,上百次......” 和《狂医魔徒》比,同样是拯救老师于濒死边缘,同样是挑战人性深渊,同样是展现医学领域的某种极致,十几年前《BRAIN》的剧情还是太“温和”了?!
两位主演都给有点离谱的剧本加成了不少(对我来说是合理化了部分情节),人物之间张力十足,悬念迭起。
尤其是朴恩斌演出了世玉这个角色的狂傲与杀气,很难想象陶醉于脑组织与鲜血的魔医与呆萌却业务能力顶尖的律师禹英隅,热爱小提琴苦于技艺太普通的音乐学院学生蔡颂华,这些内在灵魂,人物个性迥异的角色居然都是同一个演员扮演的。
而且我想不出还有哪位女演员比朴恩斌更适合出演世玉。
可塑性如此之强,期待朴恩斌的演员事业更多可能性。
第一次看薛景求演电视剧。
很久以前看过《素媛》。
尽管他演技的精妙已无需溢美之词加持,脸部不同的细微表情却能传递出人物内心极其复杂微妙的情绪,带给观众丰富的观剧体验。
欣赏到好的表演,很难说清那一瞬间的感受,有时是莫名的感动,有时让你震撼,甚至想起立击节赞叹,而有时能促发你对自己,他人以及这个世界的思考。
不过如果你看过申河均演的《怪物》,也许你会和我有共识,要是申河均有机会演崔德熙,也会是非常精彩的。
是我完整看过的第一部韩剧,原来韩剧是这样子的吗,属实是异域风情吸引了我。
杀了人的不一定伏法,或者说不一定在剧情结束之前伏法;世界上选择医生作为自己职业(或者医生之外的其他职业)的人那么多,肯定有单纯是因为自己满脑子的智慧与技巧要溢出来了而选择这个职业的,不一定是博爱、善良等等符合公序良俗的原因;许多人心中多多少少会有短暂的或长久的极端的恨出现,隐忍还是释放,自伤还是伤人,每个人都会做出选择,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现实是,功成名就之时媒体宣传他们的伟大情怀,并且这些会激励马上要投身进来的无名小卒,循环往复;现实是,个人困在强大的现实地狱之中,套住自己,压住自己,实在不行再杀了自己;现实是,偶尔会有少数的情况出现:也许是一个引领人类的理想的团体,至少它的源起是无暇的,不过也难逃被烧为灰烬或者腐败,也许是破坏性极强的人或事出现,社会的反应往往是捂住它。
这部片子何尝不是把人的某一面展示出来,见仁见智。
其实我写这篇评价的原因主要在于,我看到有人评论大概说韩国的文艺工作者把这些拍出来是因为猎奇,是未来的隐患,十年二十年后只会塑造出一批浅薄的人。
我倒不这么觉得,作为集体中的一个人,有集体的烙印,也有个人的隐秘,尽管在人类这个庞大的群体面前,再隐秘的个人想法其实也是被不少人所共享的。
不知为什么我想起魏晋的刘伶纵酒裸裎,那是悲剧性的,也是迷狂的,现在的人读魏晋难道会指责说彼时的隐患是他们造成的吗?
认不清因果,是误入歧途的一个原因。
更何况文艺与现实要分清,文艺不是描述,更多的是象征。
另外好像有不少观众不太喜欢女主角时不时的吼叫,哈哈,其实我倒觉得蛮真实的 ,现实中一个人不爱这样便也罢了,如果她有这样的习惯的话不就是这样吼的吗,难不成还要学习驴叫?最后,好吧,我只能说虽然异域风情吸引我,但奈何快剧终时老师杀人动机的呈现以及真真假假的让女主从失败中成长的看似无私高尚的师者风范总感觉衔接不上剧情的整体风格,就这样吧。
疯子年年有,这个招人迷,《狂医魔徒》的女主角塑造的有够独特。
个子小小,气场强大到所有人在她面前都矮了一头。
满眼的优越和凌厉,看着你总跟看垃圾似的。
她有自命不凡的资本。
业务能力堪称完美的背后,源自于她对脑科手术有着令人发指的痴迷。
“我贫穷,穷也不打工。
没空,姐的时间是拿来学知识的。
”“我的梦想是死在手术室里。
”又是一个敬业爱业的主。
这种极致纯粹的专业狂热,加上完全地忠于自我,让角色散发着一股危险又迷人的魅力。
她慕强,直奔最强的崔教授:“请毫无保留把你的武功全部传授给我!
”师傅一脸冷漠实则难掩爱才惜才,会在她的作业本上批注个“Perfect “让她高兴到回味无穷,也会在人后不吝溢美之词。
“那些人,一百个都比不上她”。
两人同台手术的日子,刀光血影间,映着彼此最幸福的时光。
然而,“师傅得了脑瘤,只有尽得我真传的你,才能完美主刀。
”徒弟怒不可遏:“给你做手术?!
我巴不得你现在就死在我面前!
”曾经互相欣赏的师徒,为何会反目成仇?
师傅也不是正常人啊,是狂医。
他们都是天才,也都是疯子。
本是同一类人,就太能精准洞悉对方心里最隐密的角落。
而那是会伤到自尊的。
你的疯狂只有我能懂,想活下去就得听我的,也只有我知道怎么给你最狠的一击。
其它胆敢对你不利的人,做掉就做掉吧。
这个剧最让人上头就是这对师徒的羁绊了,很扭曲,很纠缠,很强烈,却又不暧昧,别有一种张力十足。
拿到这样的人设和剧本,两个演员真是演爽了。
酣畅淋漓。
最近韩剧设定都太悬了,根基也打的不牢,看着没意思
神经病含量很高的一部戏。
视后影帝演技大赏,即便有血腥屠人但剧情仍然单薄无聊
怎么把这种点子拍这么无趣的
确实剧抛脸,但人设上不算出彩,更多的像个精神病患者似的在大喊大叫。演技上剧情上并没有多少亮点。动不动杀人的剧情比手术剧情都多,才8集的剧集到了第二集都引不出主要人物冲突。倒是结尾留悬念这一点确实有点本事但不多。
忍人和比格的故事 两个疯子的双向奔赴 换成女老师还比较好磕 男的登味太重了
两星都给女主演技,后面全是跟她那个导师爹扯来扯去的,无聊死…装作爱女实则爱爹
过誉了,本来疯子之间的博弈对决是很好看的命题,然而看下来却只是无能嘶吼与尴尬对垒,氛围渲染是给足了却难以表达出那种快准狠的疯劲。没什么共感,仅觉是一地的鸡毛,拼拼凑凑给两星已很良心。
手术要做,人也要杀~他要用自己的死让她在手术室得到重生,这变态的心心相惜!
哦哦各种离奇的逻辑看不下去了
一般好看 有点儿失望薛景求好帅啊
朴恩斌和薛景求的对手戏,场场都是精华,尤其是最后一集的“深夜告白”,复杂的情绪太到位了。只能说编导配不上这么好的演员,如果整体剧本能再丰满一些,线索能再充实一些,甚至说八集能再压缩一些,就真的完美了。
非常陈旧,极其无趣。薛景求的人设放在10年前或许还能作为爆剧的核心元素售卖,现在来看简直是登气熏天、臭不可闻。朴恩彬全程毫无个人意志可言,得不到薛的认可和对当年背叛的解释就放任自流,穷尽一生只是为了得到干爹的认可,成为干爹满意的作品,着实不能再糟糕了。
够癫,够纯粹。
音乐和镜头语言的配合下完全是我能get到的黑色幽默。朴恩斌的全新演技变身确实没有让人失望,那么清澈的眼睛里绽放出狂气这本身的强烈对比就很有意思。
非常特别喜欢,女主杀伐果断认真刻苦坚定执着,有过苦痛但不说,一路朝着目标前进。最后一集很好哭,他们如此相似如此互相懂得,他们完全是相爱相杀的知己和家人,当然有爱,很深的爱,但绝不是什么爱情,爱情太浅了,这是灵魂知己。我们都受过一样的苦,一样骄傲一样偏执一样丧心病狂,这个世界上的的另一个我,这样的感情竟然真的被拍出来了,不是狗血的相似爱好的小资女男,那些都太浅了,是共享某种类似的痛苦和阴暗面,是如此深刻的关系,你只要存在着就好,这个世界对我来说,才是真的有意思且有安慰一些。
厉害的剧本+两位疯狂的演技,真的太要命了。朴恩斌的演技怎么可以灵到这种地步,将天才疯子演绎的如此到位,如此纯粹。被两个主角的演技折服的不行。
开头很过瘾,但是越往后看越无语了,直接就结束了,想想也是,我在第七集的时候就在想还能怎么演,没有敌人反派,没东西讲了,果然八集结束了。
终于等到姐姐的新剧了!// 感觉剧情很一般,演的很好,但剧情就是杀杀杀,没意思,最后老师以自己为工具教授学生让人惊讶。
看第一集以为韩国人想翻拍嗜血法医,还挺期待。到后面越看越生气,所谓高智商杀人犯,每次都是冲动犯罪,也不好好处理尸体,杀个人留一堆证据,女主演愤怒只会大喊大叫、演残酷全靠红色烟熏妆,跟老师两个人屁大点事纠结了一辈子,弱智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