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整个剧,整部剧的剧情我整理下来就是:早年,程肃,高父,明德,是三兄弟,三人一起抗倭,明德带着八百子弟兵与敌人血战三天三夜,程肃贪生怕死,不去支援,下令退兵,高父懦弱,也不阻止,导致明德全军覆没,自己从死人堆里爬出来,败火僧也是这场战斗的见证者(败火僧其实是明德妻子沈梅儿的哥哥,也就是他大舅哥),明德入赘沈家,也是为了仕途,但是沈家得罪了严党,严党让明德讲沈家灭门,明德知道沈梅儿怀了自己孩子,而且也不忍杀他,就谎称已经杀了她,然后让她把孩子生下来,沈梅儿不想要这个孩子,吃了很多凉药,所以孩子生下来就有寒病,败火僧也逃过灭门之难出家,并把孩子抱给程肃,希望他赎罪,沈梅儿也就此远走他乡,让明德找不到,所以,程闻道就是明德的儿子。
之后的剧情可以简单说,就是明德找程家报仇,程闻道要报仇,挟持高父,要高剑雄杀明德,高父为了儿子前途,自杀而死,高剑雄有些黑化,变得为了仕途,可以不择手段,郡主蓁蓁也被买到妓院当官妓,虽然心理想着闻道,但是也接近高建雄,高建雄是真的喜欢蓁蓁,为了她干了很多掉脑袋的事情,虽然闻道出家了,但是程闻道还是没放弃报仇,想找少林18铜人,18铜人的16人在当年被明德囚禁于洛阳地牢,蓁蓁为了得知铜人信息,献身高建雄,之后程闻道带人救走铜人,明德要追查此事,沈梅儿为了救儿子,出现见明德,表明真相(沈梅儿就是洛阳妓院的老板,还是很同情和照顾蓁蓁的)。
明德放过了少林,但是自己发病,要闻道医治自己,闻道不医,打算绝食而亡,但是沈梅儿出来说明了一切真相,并且自杀在了闻道眼前,闻道不想再有人死去,竟然医治明德。
沈梅儿死后,蓁蓁也有些黑化,变成了妓院老板,然后参与 明德 高建雄和倭寇的走私生意(高建雄是为了谋取暴力稳定地位,并且帮蓁蓁赎身) 事情反转是在后期,倭寇入侵,闻道带着僧兵,高建雄和杨秀带着官兵一起杀倭寇,最后明德为了保护闻道而死。
闻道继续出家修行,蓁蓁也出家,还跟高建雄说,我恨过你,也在意过你,我去出家,念的经,也是为你赎罪和祈祷祝福。
整个剧,我就感觉这个人物的三观各种改变,各种悟道,感觉多少有点生硬。
接下来我单个分析一下主要人物就能看出这个剧每个人,都是矛盾的结合体。。。。。。
程闻道:起初死都要找明德报仇,真的是傻,高建雄维护了他一次又一次,真的是盲目送,后来出家,也不忘了报仇,找寻十八铜人,修炼武功,这个过程中也是高建雄多少有维护他,他还让蓁蓁打探消息,然后蓁蓁就献身高建雄了,就出铜人,知道了真相,他又觉得不能再娘白死了,觉得领悟了,要医治明德,蓁蓁还问他为什么,他说了一堆佛理。。。。
我也是服气的。。。。
最后倭寇之战后,回少林继续修道。
一个早期莽撞书生,后期一个愣子和尚,悟道就是瞬间的事情,醉了高剑雄:比较有时代代表性的人物,高父为了高家,屈服明德,剑雄忠孝义不能全,选择了孝,但是为了二位兄弟,多次相救,各种维护,还被蓁蓁误会,被兄弟记恨,真是本剧最悲惨人物,他爹死后,变得有些黑化,有了生杀大权之后,干了一些不好的事情,比如批捕反对严党的学子,跟日本人做生意,走私火药的材料(这个卖国啊,但是他说是为了赚钱给蓁蓁赎身。。。。。
不过他是真的喜欢蓁蓁,保护她),最后也是带兵杀倭寇,也算是各种反转。
其实明朝那时候已经下坡路很厉害了,内忧外患,如果没有几十年后张居正的续命,明朝就要亡了,高建雄就是这种有抱负,有欲望,站错队,进了严党,但是他有情有义,个人还是比较欣赏他的果断。
杨秀:真的是书生的“楷模”,手无缚鸡之力,天天高喊仁义,报仇,各种无脑送,一点策略都没有,没有剑雄各种救,早死八回了,最后还活下来了,变成次辅徐玠的人,这个人真的没什么亮点,尤其最后面打倭寇,让高建雄出城就倭寇村的村民,高建雄说要计划行事,村民是命,他的兵也是命,不能贸然去,万一有伏兵呢,杨秀就说,你难道怕死吗,你就这么怕死吗, 高建雄说,跟你说不清楚,杨秀又吼道,你高大人就这么怕死吗?
WTF?
这种人 脑子呢?
蓁蓁:是个可怜人,高建雄想救她,想尽办法免她不死,让她出家,后来明德还是把她弄到了妓院,又被妓院卖给人贩子,到了洛阳,还好有沈梅儿,对她很好,心里一直惦念闻道,确委身于高建雄,沈梅儿死了之后黑化了些,变的干练起来,还多少涉及了和日本人的走。。。。。
简直了。。。
最后出家,说在意过高建雄,也恨过他,以后念经会为他念之类的。。。。。。
总是有种说不出的奇怪感。。。
程肃:早年三人的大哥,临阵脱逃,这种贪生怕死之人,竟然还是个大忠臣,天天告诫儿子反抗严党。
这样的人设,也是。。。。。。。
估计是自觉有罪,领悟了?
高父:早年二哥,没有主见,委屈求全,只有一句话,我们高家,世代兵户,不能断,后面自杀为了儿子前途。
明德:早年被坑,也是个悲剧,为了前途,为了报仇,投靠严党,杀了自己老婆全家,老婆能不恨他吗?
之后逼死李王爷,反正是作为严党鹰爪,干了很多坏事,最后还洗白了,保护闻道,死在战场。
败火僧:明德大舅哥,沈梅儿哥哥,早年悲剧见证者,出家了,也看透了。
属于本剧一个承接剧情的人物。
整个剧,反正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是悲剧,就是说要报仇持续了二三十集,突然几分钟剧情就想通了,各种转折,显得过于声音生硬,很多剧情也不合理,尤其是劫狱救人啊,各种当时就能杀死的,就不杀,就不杀,就放了你,就忍着,为了剧情也是。。。。。
不过剧中演技都是不错的。
手打的。。。。。。
好累。。。。。
明嘉靖年间,朝廷被严党把持,内部朝政腐败,沿海倭寇横行,明朝危在旦夕。
南京城内,南京总兵程肃之子程闻道天资聪慧、少年得志,本欲与青梅竹马的郡王府郡主李蓁蓁喜结良缘,然而,这一文一武两家的联姻,却引起了朝廷高官明德的恐惧。
于是,明德设计提拔程闻道的结拜弟兄高剑雄,并假传圣旨将程闻道一家灭门。
心存愧疚的高剑雄放了程闻道一条生路,但两人从此结怨。
重伤的闻道被少林僧人救回少林药局救治,一段关于“禅、武、医”的问道故事就此展开。
大概是初中的时候,老爸送我去了河南少林武校,在那里呆了一年,认识了很多人,很神奇的一次经历,就像这部剧里的每个人,有着自己无奈没得选择只能接受的命运。
郭京飞的表演是最具有张力和层次感的,在这之前我看见他就会自动脑补他在《龙门镖局》和袁咏仪的对手喜剧,这部剧让我彻底忘记他在龙门的角色,一个演员,成功的让人忘记他成功的角色,才是真的演员。
上一代人的恩怨影响着两代人,因果循环,本片主要宗旨是“放下”,可是放下又哪里有这么容易,李从郡主变成老鸨,侯爷之子变成和尚,将军之子变成人见人恨,人生在世很多事都是被推着走。
败火僧在本片算是一个智者的形象,也是推动剧情的主要人物,没有他,程无法放下,还在被仇恨所斥,失去自我。
所谓因果,又是因为败火僧把他放在程家,让他恨上自己的杀父仇人兼职亲爹,而所谓的爹也是为了赎罪自己的亲生父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奈。
本片最有意思的一个点就是,当观众作为旁观者,看剧里人物,仿佛上帝视觉,思考,明明主角只要放下,这一切就可以过去,本片撑起来的两个点就是,执念——放下,放下,谈何容易…往深了不会说,随意写写
记不清有多久没看过这样让人全情投入、心潮澎湃的国产剧了。
看完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兄弟情、儿女情、父子情……这一切尘世情都刻画得动人心魄,而情情纠缠之中展现出来的人性,更让人唏嘘不已。
然而,这都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这是迄今为止,我看到的把少林的禅武医讲得最透彻的电视剧,简直可以说得上是教科书级别的,完全可以放在嵩山少林寺轮番播出作为宣传片了!
其实开始看这部电视剧,我是冲着武打的名头来的。
如果开始就知道它是讲禅,可能我还不一定有信心看下去。
而电视剧的前半截,确实有点让我看不下去,不仅是因为情节慢,更是因为感觉恶者恒恶却不受惩弱者逾弱却无力反抗,实在压抑。
但看到后来,慢慢明白,这本不是一部快意恩仇的江湖剧。
这里面没有无缘无故的大奸大恶之人,所以,不能简单地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二元思维来看待。
里面的很多“恶人”,开始看得我牙痒痒,但最后我却也不希望他们死,因为他们或多或少被度化了,我似乎也被度化了。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可以说,整个这一部电视剧都是在诠释这两种境界。
剧中的台词,更是文采飞扬,意味深长,随便来几段:身虽沉浮痴心在,所有回不去的良辰美景,都是举世无双的好时光。
心无挂碍,究竟涅槃。
花开有时,花落亦有时。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
一切已经发生的,都是无论如何一定会发生的。
没有任何一片雪花,会因为意外落在错的地方。
缘生缘灭皆是因果。
注定要一切改变的,可能只是百年之后一朵花开的瞬间。
世人之心皆想紧握,而见我出家弟子又皆说放下。
殊不知,这紧握与放下,都是畸形。
禅,是紧握,亦是放下。
一方官印,让世人坐想行思;一些金银,让世人辗转反侧;一次输赢,让世人殚精竭虑;一次得失,又让世人痛心疾首。
那一段情缘呢?
让世人愁肠百结,而一次不公,让世人蹙眉千度。
可佛说,轮回不在来世,天堂和地狱,也不在将来,善恶一瞬间,你见到天堂,见到地狱。
还有,每次关键时刻想起来的女声吟诵版的佛教背景音乐,超好听!
可惜网上我没搜到!
最后,我要说,这样的经典剧竟然没上星?
我不知道是该为目前的影视市场感到悲哀还是该为这部剧庆幸?
也许,曲高就应该和寡,太世俗的人不会理解,反而会暴殄天物。
再者说,这本就是一部讲无欲无求的剧,何必要去凑铜臭市场的热闹?
不可求不可求,要看的,总会找出来看的。
节奏慢是真的。
男一女一两个人演技不太行也是真的。
故事单薄也是真的,人物刻画深入人心也是真的。
瑕疵很多也是真的。
高建雄和明德两人演技出彩也是真的。
几个人转变最后有点突兀。
这剧要是再剪掉一半。
故事从闻道二次进少林开始可能会更吸引人一些。
然后再逐步揭开这代,上代人的情仇可能会更好一些。
另外女主换个配音也好一些,老是压低声音说话比较难受,听起来难受。
看了演员的诞生,一下子想起来童年男神周一围,所以就顺带去看了他的少林问道,没想到最后被郭京飞演的角色圈粉。
少林问道这部剧我刚开始看的时候就觉得跟外面的妖娆骚浪贱果然不一样,同样是反目成仇,坏人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好人身上的善也包含着那个年代特有的愚。
每个角色身上都有多重可以阐发的东西,当然,唯一欠缺的可能是女主,看视频的时候很多人骂女主脑残,只知道坏事,其实我个人觉得女主这个角色已经够坚强了,一夕之间,未婚夫一家被灭门,自己一家也跟着受牵连,父亲自尽身亡,自己沦为官妓,按照国产电视剧的剧情,这个时候女主要么寻死,要么就该去妓院卖艺不卖身了。
当然,估计无论是寻死还是耐活着,都会有观众骂她,前期的她到了妓院想着弹弹曲就好了,然后被逼酒,再然后差点失身,剑雄固然想保护她,但她想要的是问道,当然还有报仇。
从差点被那啥的时候,我估计女主已经做好了保不住清白的觉悟了,进了淤泥中,哪里还能保存清高。
剑雄护得住她一时,互不了她一辈子。
诚然,她对待剑雄有时过于无情,可是想想原先一心信任的大哥害死了自己的未婚夫,还帮着恶人逼死自己的父亲,一桩桩一件件虽然不是剑雄希望的,但是都与他有关,这个时候如果她选择去主动依赖剑雄,她就会觉得自己背叛了问道背叛了王府,所以即使身处淤泥,她也不愿意去求这个爱着自己的男人。
从前期天真浪漫的小郡主,到后期八面玲珑的十三娘,我觉得编剧是希望把这个角色塑造得鲜明生动,只可惜这部剧依旧是以男人为主的打戏,所以女主的智商经常不在线,而且郭晓婷年龄太小,这个角色驾驭度难度太大,一不小心就成了众矢之的,比如后期青楼女子的风情万种就可以请参考宫二里的舒畅,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台词,因为都是原声,感觉妹纸的台词相较其他人还是稍微有点弱,很多时候说话感觉喘气特别严重,而且一表现愤怒就用力过猛,整个人就发抖发抖,有一出戏明德当着剑雄假装要杀她,剑雄一直在求明德,而郭姑娘全程发抖发抖,其实我觉得小郡主经历过青楼的一些事情,有些时候是恨世的,所以当真正面对死亡的时候她应该不会那么害怕,甚至会有一点解脱之感,而剑雄被明德打成那样也要护着她,小郡主的表情也不该只是害怕自己被杀吧,难道不该担心剑雄?
虽然我没有看出来.但是郭姑娘敢用原声演戏,让我不用再看季冠霖演女主,已经很不错了,最近几年的剧,无论什么我都能窜戏到甄嬛传,郭姑娘年纪虽小,但是稍加打磨,我觉得进步空间还是很大的,总之,为少林问道全剧组疯狂打call
有些剧仿佛一盏清茶,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
从几年前第一次看到这部剧的片花,就对它产生了满满的期待。
然而到今天的我,已经很难静下心来。
《问道》的第一集没有像一般剧情一样培养三位主角少年的感情,而是大胆的直接进入离别与背叛的重感情戏,这也导致了我点了无数次的快进。
痞子气的男主、孤傲的女主、两难的男二、高高在上的反派以及复仇的情节仿佛并没有太多新意,然而映入眼帘的光、影、造型、画面风格,却满足了我的期待。
初遭劫难。
羸弱的程公子,想要拼尽自己所有的力气,打破所有的阻碍复仇,周一围此时的表演可以说是不顾形象的放肆。
孤傲的郡主,肆意的践踏着将军对她好。
软弱的将军,不敢违背家长长官、不忍残害手足兄弟,又不愿自己最爱的女人收到伤害,他私放,他劫狱,他中箭,他断指,换来的却是恨,直到他父亲的死,直到洛阳。
从南京到洛阳。
公子入少林,郡主成妓女。
“蓁蓁,从南京到洛阳,我有很多话想跟你说,但现在,我全都忘了,我希望我们的恩怨,你也全都忘了吧,我不想一直被你恨着,那个感觉,很糟糕。
”这应该是近期看到的最让我感动的告白。
洛阳三年。
程问道变成了心系苍生的无想大师,杨公子追随了正直的阁老,高将军变成了实至名归的贪官污吏。
”当初说要报仇,可是结果呢,你们一个考了功名一个当了和尚,只有我,只有我还在报仇。
“从洛阳到京城。
如何面对父子、兄弟、爱人与正义?
杨公子撕掉了账本,成全了别人,当庭死谏,成就了正义,刮骨疗伤,唤起了他人心底的善念。
败火师父,国师的传人,少林的方丈却隐居幕后普渡众生,人们常说恩情如师如父,他对无想所做的又岂止是一个师,一个父?
不知道有怎样宽广胸怀的编剧才能塑造这样一个宽广胸怀的角色?
从京城到宁波。
“前世五百次回眸换来今生一次擦肩而过,今日擦肩但求来世再相报,青灯佛卷前我念出的所有经文,是对你一生的相报。
请相信,我在意过你,我恨过你。
”再说说全剧的几个印象深刻的镜头。
程闻道杨秀第一次自杀性的炸明德,我看了程闻道视死如归的决心,和杨秀道义与胆怯矛盾;明德让李蓁蓁说出谁是主谋,蓁蓁与程闻道深情对视,高声喊出了高健雄的名字,这应该是高健雄最虐的一场戏,真不忍心再看郭京飞;败火师父传无想袈裟衣钵,那一段旋转的镜头加上禅意的画外音,既超凡脱俗,又深入人心。
再说说剧中的功夫,这里的功夫已经不用和同类的古装武侠剧相比,完全可以和功夫剧相比了。
拳拳到肉的写实武打,真正有些功底的功夫演员,有能力又用心的武指,让同行看看,什么叫做武打,什么叫做良心。
还有《问道》里的射箭的镜头是我近期见过的最有力度,有速度,也是最连贯的射箭镜头。
如果问,《少林问道》是一部什么剧?
我想说这是一部我愿意珍藏却不愿意推荐的剧,这一部并不完美,但愿意给它满分的剧。
它,仿若一盏清茶,又仿若整个天下。
冲着郭京飞去看的,结果并不是男主。
看到12集,男一和女一人设实在讨厌,就属于那种成天打嘴炮,满口仁义礼智信只是要求别人如何如何的,却一点能力没有手头不干实事的讨厌角色,反正看到现在已经开始跳着看了,不知道这8.7分怎么来的,特别是12集男主跟抽了风似的,明明说是放下了要去当和尚了,听到女主小道消息立马不当了,枉顾败火僧一番心血,还以匡扶朝政救国救民为借口,利用无辜读书人同情心筹钱救自己女朋友,我真是被这三观打败了,WTF???
杨秀这人也有问题,一个读书读傻了的典型,做了一手腌臜事儿还以读圣贤书自居:我可是读书人呐!
浑身散发着一股子酸儒气息,干大事惜身,见小利则完全没有原则。
看到目前为止,服装很出色,道具什么的也很用心,台词一般,男一性格很讨厌一惊一乍,比较出彩的反而是明德和高剑雄这些反派角色。
看评论说是慢热型的?
那就再坚持几集,男一女一如果还是这尿性,那只能弃剧了。
昨天刚看完,心里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可能是开头奠定的基调,一种苍凉感。
说的开头,个人认为这是我看过的电视剧最好的开头,虽然相当于提前交代了结局,但是会更让我想看看四十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虐哭我数次。
难得一部严肃认真的剧,周一围郭京飞张志坚的演技就不用提了,有的网友说闻道前期太夸张了,这点周一围在访谈中说过自己也觉得不合理,但是编剧导演等可能是为了突出人物前后变化觉得就该这么演。
其实周森是个很有想法的演员。
郭京飞在我看完龙门镖局和暗黑者后再来看这个完全不跳戏,而且跟明德飚戏看的很过瘾。
是安的杨秀也非常不错,演出了作为当时读书人的那种略带迂腐执着和信念,看得我有点燃。
郭晓婷,一个还没毕业的姑娘居然演出了让我特别喜欢而又心疼的蓁蓁,她和周一围的对手戏几乎是承包了我的泪点。
剧里最大的亮点要数武打戏了,拳拳到肉的打戏,特别真实,同时又很舒服。
感谢武术指导闵导。
剧情有的地方感觉是不太合理的,也可能是我没看懂,比如说最后为什么无想在替杨秀挨打的时候就能得到方丈衣钵。
等有时间再重新看一遍可能就会想明白了吧,但实在是虐心虐到不忍再看一遍。
“相识六十余载,终究到了,分别之日。
”“所有回不去的良辰美景,都是举世无双的好时光。
程公子的心底里有过你,你一直都在。
”这两句词虐的我整个人都不好了……
(图片均转自微博,来源见水印)
“师父,地扫完了。
”“继续扫……”这地上有尘土就扫尘土,那没有了尘土呢?
有没有尘土真的重要吗?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这样一小段的片头,开始了这部充满了禅机和智慧的电视剧。
其实,与其说这是一部电视剧,倒不如说这是一部可以在电视机里播放的佛经。
编剧以禅宗教义为基础,在之上编写了这样一个看似无奇的明代爱恨情仇类故事,且故事还写得不怎么精彩抓人,有些地方更显拖沓。
但如果从禅机的角度上去看待,这确实是一部少有的好作品。
前十集基本为观众搭建了一个悲剧故事的框架,内质里却暗涵了深刻的禅机:程闻道一家数十口人被严党奸臣所害而死,其父兄更是当着闻道的面死得及其痛苦和悲惨,这是死之苦;程闻道从出生就身带重疾,寒毒每时每刻都害得他生不如死,这是生来就苦;明德因为当年中的尸毒得了怪病从而神性错乱,偏激邪恶,这是病后苦;高剑雄的父亲当年也是叱咤风云的一军首长,年老之时已不为朝廷重用而委曲求全于当年小弟手下,虽有老骥雄心却也只能整天里在上官面前唯唯诺诺,这是老来无用苦。
佛说,人生有八苦,这里告诉了我们四苦,即我们平常人最熟悉的生老病死之苦。
那么,还有的四苦呢?
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盛。
此后的剧情很好地为我们展开了佛家所指的人间另四苦的苦难悲惨。
闻道和李蓁蓁青梅竹马早已订下婚约,两人彼此情爱深厚,怎奈两家族接连被抄家灭门,以至于两人虽有海誓山盟却难以相聚相守,爱人相爱却只能彼此离别,直至最后剧终都未能偕老,苦不苦?
高剑雄军户出身,这在明代是低人一等的,加之程家和李家都是贵族,他虽在心里暗恋李蓁蓁却碍于身份差异不能表达,此后李蓁蓁家族尽毁落魄之时,高剑雄看到了追求李蓁蓁的机会,他也为了李蓁蓁不惜犯险违法却始终换不来李蓁蓁的任何好感,心有所求而不得,苦不苦?
明德是个极其复杂的人物,他被结义兄弟所害以致身心大变,他恨自己的大哥却又必须利用自己的大哥;程闻道和李蓁蓁将明德和高剑雄视为杀父仇人却又一再与高剑雄和明德搅和在一起;高剑雄心中厌恶明德却身为下属不得不对狠毒的明德虚与委蛇。
作为人却要整天里与自己最厌恶最讨厌的人甚至于仇人见面说话,苦不苦?
明德执念于报复,闻道和李蓁蓁执念于报仇,高剑雄执念于得到心爱的女人,他们的执念一起便难以放下,且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偏激,这些欲念蒙心使得身心苦痛疲惫,苦不苦?
佛家八苦,都体现在了这部剧的几位主角身上。
为什么会这样苦?
首先是因为放不下。
剧中的败火僧本质上讲就是佛家的阿弥陀佛,是人生摆脱痛苦走向彼岸的引导者。
“唯有放下,才能破除执念。
”败火僧这样劝解闻道,也是在告诉我们:人生苦短,不要被外在的爱恨情仇蒙蔽了清净之心,唯有放得下,才得真自在。
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放得下呢?
难!
所以佛家要讲给我们听蒙蔽我们心神的那些爱恨情仇究竟是些什么。
佛家说因果,有因才有果,有因必有果。
我们身边的一切爱恨情仇也许不过是当初的一念之差,而令我们魂牵梦绕或者咬牙切齿的人,难道与我们就没有别的或者更为隐含深刻的关系吗?
程闻道恨明德,却不知明德原来是自己的亲身父亲;明德欲杀闻道斩草除根,却怎知要杀的是自己的亲身儿子!
这种仇恨怪吗?
这还能成为仇恨吗?
明德投身严党残害程家看似疯狂,原因却是程闻道的养父程肃当年对于结拜三弟明德的欺骗背叛,当初的欺骗与背叛才招来后面的杀身灭门之祸,因果报应原来可以如此之快。
所以,败火僧说,这世上没有什么执念是不能被放下的。
程闻道后来能够为明德治病,难道仅仅是因为救少林?
不,他的心已经因为知道了与明德的特殊关系而即生改变。
也许今时的受害正源于他日的施虐,你不共戴天的仇人在另一时空维度里或许与你有着完全不同的关系。
如此看来,又有什么还让我们忘不了放不下的呢?
放下了就能够立地成佛了吗?
不能。
就像败火僧所说的:还差一点点。
差在哪里?
一颗慈悲心。
基督教说普通人都是平凡无奇的,唯有他们勇于担当牺牲自我去帮助他人救助世道之时,基督的神性便在凡人身上得以体现,此谓神格人格的统一。
佛家说的慈悲心其实也是这样,心存善念就会发慈悲心,当救世爱人之心在凡夫俗子心中升起的时候,即是发善念,即是菩萨心,那个时刻凡夫俗子就是佛。
程闻道从杨秀舍身取义直言揭发严党罪恶的事情上悟到了,在败火僧的点拨下领悟到了真正涅槃的意义,他去做了:他冒死打出少林,为了饥民去奔波操劳;他为了救下会被杖击毙命的杨秀而主动要求承受酷刑,此时他救的已不是他结拜的二哥,而只是一个人。
当闻道用自己的身体为他人遮蔽苦痛灾难时,这善念慈悲心已让他得以涅槃重生,走到了彼岸。
身体是什么?
此世之皮囊。
你,我,他现在世界中是什么关系?
有关系吗?
前生后世中我们之间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就如同演员演戏一般,在这个剧目里我们是这样的缘分,在那个剧目里我们又会是另外一种关系,都说人生如戏,其实人生和戏又有什么区别?
看穿了这些,还会必纠缠于此生此世吗?
恐怕连我们的一身皮囊又何必去在意?
悟道后的闻道终于得到了衣钵,也终于成为了无想。
他身心合一真正解脱,就如同败火僧进洞面壁前说的那样:在世人看来此洞是禁锢,在我看来却是最自由的所在。
是啊,了断了所有因缘,才会真正无牵无挂,才能得到大自在。
得道后的无想真的无想了,我在何处?
我本无我,随心所欲,“方丈就是吃饭睡觉”,无心于念,心潮起处便是善念,是菩萨心,是行大慈悲事。
什么是禅?
没有就是禅,或者说,本就没有禅。
阿弥陀佛。
我第一次见这么不要脸的女主,和这么做作的男主。
国产良心剧 必须支持!!!
好剧
电视剧版 绣春刀 虽然有点过誉 但剧情就是一样套路嘛 “两袖清风”=穷,没毛病!
没人看的好片,不过太虐,想替郭京飞说句,555~我跟三个傻子当朋友。。
这什么生编烂造的剧情 男女主的行为动机都好癫 周一围那什么神经质的演技 前期时不时就嚎 后期随时一脸装高手的样子 少林寺是欠男主多少钱 从头到尾上赶着送 杨秀的演员是得罪造型师了吗 假发套都秃成那样
弃。节奏慢的想打人,故事逻辑和人物逻辑都没,浪费演员。
虽说节奏慢,可就是没法按快进,演员眉眼间的每一秒都值得细品,感恩好剧🙏🙏
像我这种历史盲都看的都好尴尬。不说别的,就说王府要被抄了,下人们开始打包裹走人?难道奴仆不登名造册的么,说不干了就不干了?你以为你是临时工呢?看见和尚打机锋就觉得很欠抽!“南京”“异姓王”这些就不多说了。上个吊还能离地一人多高,会轻功是怎么着?真奇怪他是怎么把自己挂上去的
我妈看上瘾了 看完大结局却没意识到 第二天还在等着更新..
这么美的电视剧没有高清实在是太痛心疾首了。
剧情就是胡咧咧。肉麻的渲染,无节制的抒情,叙事还三步一回头。演员们却都不错,真是难为他们了,演得那么认真。尤其郭京飞!郭京飞!郭京飞!真好啊!!!
所有人都在飙演技。剧组很用心,比如少林寺的和尚说的是方言,而不是一口标准普通话。
因为各种事情拖拖拉拉总算是把他看完了,尽管画质也是渣到不行但片子还算得上是不错的片子,算是近来国产剧中的一股清流,只可惜了没什么人看,问题还是有的,很多地方过于抒情过于执着于禅,但想看一部正经古装剧的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演技浮夸,逻辑设定完全不正常,作为一个正常人,表示完全看不下去这种非正常人类逻辑的电视(只举一例:少林寺冒着被毁的风险救了闻道,作为该剧主角,不仅没有丝毫表示感谢,而且一直疯疯癫癫,还要拿斧子砍方丈,全少林寺大小和尚还不停的跪舔这样一个人,再看下去我会气死的)
冲着导演和这个评分看的,看完了不如预期。剧情有点随意人物逻辑bug不少,爽文男主设定光芒万丈。不过高剑雄明德败火这几个角色刻画塑造都不错,武打部分也不错!
平衡一下分数。并不是和鲜肉剧不一样,就是好剧了。同行衬托不是这样玩的。导演的问题太严重。男女主演演得很用力,但是用错地方了。台词是原音,可是问题很严重。这部电视剧基本上属于半成品,还不能放上电视的那种。
一僧一儒一将和与他们纠缠始终的那个姑娘,因乱世所迫而伤痕累累,走上不可控的道路,从紧持执念到释然放下,渡劫,得道,重生。最后感动我的反而是高剑雄那句我去下地狱。佛在心中不在嘴上,心中有佛即是天堂吧。所谓涅槃,是为自在。故事略拖沓有bug,不过演员演技出彩,看的依旧非常舒心。
有点过于矫情了,败火师傅这个角色很赞。
败火师父字字箴言啊,爱到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