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齿铜牙纪晓岚

铁齿铜牙纪晓岚,铁齿铜牙纪晓岚 第一部,The Bronze Teeth 1

主演:张国立,王刚,张铁林,袁立,赵敏芬,杨丽菁,张春年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1

《铁齿铜牙纪晓岚》剧照

铁齿铜牙纪晓岚 剧照 NO.1铁齿铜牙纪晓岚 剧照 NO.2铁齿铜牙纪晓岚 剧照 NO.3铁齿铜牙纪晓岚 剧照 NO.4铁齿铜牙纪晓岚 剧照 NO.5铁齿铜牙纪晓岚 剧照 NO.6铁齿铜牙纪晓岚 剧照 NO.13铁齿铜牙纪晓岚 剧照 NO.14铁齿铜牙纪晓岚 剧照 NO.15铁齿铜牙纪晓岚 剧照 NO.16铁齿铜牙纪晓岚 剧照 NO.17铁齿铜牙纪晓岚 剧照 NO.18铁齿铜牙纪晓岚 剧照 NO.19铁齿铜牙纪晓岚 剧照 NO.20

《铁齿铜牙纪晓岚》剧情介绍

铁齿铜牙纪晓岚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铁齿铜牙纪晓岚》 一共拍摄了四部,第一部40集,第二部43集,第三部40集,第四部42集。 该剧为第一部,清朝乾隆年间,天下呈现出一派祥和繁荣的景象,被后人称作“康乾盛世”。然而,表面上的国泰民安,掩饰不了各种日益激化的矛盾。乾隆(张铁林 饰)是一个颇有作为、雷厉风行的君主,同时又是一个深谙中庸之道的政治家。他十分爱才,颇能理解大学士纪晓岚(张国立 饰)刚真守正、秉公执法的无私品性,又贪图逢迎,特别欣赏户部尚书和珅(王刚 饰)摇尾乞怜、惟命是从的献媚之术。而纪晓岚与和珅,则是一对多年来格格不入、南辕北辙、互为政敌的冤家对头。乾隆皇上从临危的奶娘口中,听到关于自己身世的片言只语,犹如五雷轰顶,为了导根溯源,解开其中谜团,也为了彻底勘察云州地区官员贪赃赈灾款的犯罪事实,他带领两个得意心腹宠臣不辞奔波劳苦,微服私访,顺藤摸瓜,决定要将全部真相大白与天下。...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酒会狩猎行动夏日国度失恋自救聊斋新编之男狐一切为了幸福爱出色哈啦大发师2极速悖论滚出我地盘失心者姐姐立正向前走屠杀夜同捞同煲转生贵族的异世界冒险录~不知自重的众神使徒~家族纽带第二季伦敦黑沼红色记忆歌之☆王子殿下真爱2000%洞庭情缘堵车又是努力的一天呢第二季胜负未决的战斗谁的孩子强风吹拂暴走财神愿赌服输我是中国DOTA的希望生化危机:复仇杀手密码

《铁齿铜牙纪晓岚》长篇影评

 1 ) 永远的经典

这部电视剧可能是我接触到的除还珠格格之外的第一部宫廷剧,不是宫斗而是朝廷的斗争,机智果敢的纪晓岚,谄媚狡猾的和珅,仁德之治的皇上,这一对铁三角也是永远在我们心里,是这么一个天团,没有青春偶像的年轻帅气,但以情动人,有一种让人心里很舒服的感觉,虽然和珅和纪晓岚斗的是如火如荼,但仍然透过屏幕能感觉到他们之间的彼此爱护,虽然和珅对纪晓岚是种种刁难,但纪晓岚总是以儒家的和气相待,举手投足间,纪晓岚是如此的儒雅睿智,虽然根据历史,可能纯属虚构但仍是一部不可超越的经典,事过境迁,这部剧不输丝毫。

 2 ) 再看铁齿铜牙纪晓岚,学纪晓岚做人,学和珅做事,学乾隆做领导

小时候喜欢看古装剧,《新白娘子传奇》、《还珠格格》等等,看了一遍又一遍。

但是有几部剧是例外的,比如说《铁齿铜牙纪晓岚》。

虽然同为古装电视剧,但是就是几个老头子在那里说来说去,耍嘴皮子,还没有仙气飘飘的服化道,也没有好看的主角人物,好没意思。

可是,年少不知剧中意,看懂已是过来人。

好的电视剧,就像好酒一样,时间越久,味道越纯。

铁齿铜牙纪晓岚 铁三角再看《铁齿铜牙》,这真的是一部“神剧”,包罗社会万象,很多剧情片段和台词都发人深省。

如第一部中的红楼梦反书案,乾隆听信和珅之流的进言,认为红楼梦反清复明,下旨禁书。

清朝时期的文字狱的确严重,但是这种行为像不像现在的键盘侠,听到只言片语就信以为真呢?

当然,在此我们就剧论剧,不深究历史记载和影视剧的差异。

这部剧里,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三个男性角色莫过于纪晓岚、和珅及乾隆。

张国立、王刚、张铁林的铁三角组合堪称经典。

三个男人之间斗智斗勇,相爱相杀,很是有趣,这样的情节和场景在这之后鲜有出现。

纪晓岚 张国立饰演纪晓岚,剧中的第一男主角,内阁大学士,满清第一才子。

学识上,博览群书,出口成章;为人上刚正不阿,大义凛然;同时又伶牙俐齿,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基本上集合了中国古代儒家理想品质之大成。

在贪官横行、结党营私的年代,纪晓岚坚持清廉为官,而且面对贪官污吏,他拒不姑息,誓要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在侵吐赈灾粮款一案中,纪晓岚经过抽丝剥茧的勘察,终于查出幕后黑手薛大老板。

薛大老板何许人也?

乃白娘子,是乾隆皇帝在民间的生母,时隔多年才刚刚与乾隆相认。

但是天下大旱,百姓流离失所,朝廷拨出的粮食却经过白娘子之手,养肥了一众贪官,饿死了百姓。

面对幕后之人深厚的背景,纪晓岚不是没有纠结过:是屈从皇亲国戚,枉顾国法,还是刚直不阿,彻底追查元凶?

面前是因心存愧疚有意护母的皇帝,作为最大贪官乘机发难的和珅,还有因饥荒饿死的孤儿……当看到普通家庭的孩子因赈灾粮食被贪而失去母亲,纪晓岚抱着必死之心下令白娘子判斩立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纪大烟袋身体力行的贯彻着这句话。

仁义道德不是说说而已,以身作则,自己做到了,才能对他人提出要求。

纪晓岚的神机妙算,剧中处处有体现。

一幅画引得皇帝走访燕城体验真实民情,一捧话梅及白纸帮红楼梦正名并让其得以保存并流传千古,一口绝技离间贪官得以查明真相,装疯卖傻深入民间查案让真相大白,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做人当学纪晓岚的正直,面对重重利益诱惑任然不忘本心真的很难,但是坚持自我,才能活的问心无愧。

和珅 王刚饰演和珅,人物之可爱与纪晓岚评分秋色,首席大学士,正一品军机大臣。

众所周知,和珅是一个大贪官,油嘴滑舌,且诡计多端。

从剧情中可以知道,和珅原本只是一个小小侍卫,后来靠着自己,一步一步位极人臣。

不得不说,和珅处事真的大有学问。

首先,和珅极擅长藏拙。

在学识上,他并不输纪晓岚,但却从不轻易表现自己,从对鱼中即可窥见一斑。

三人经典的对鱼场面,纪晓岚与乾隆的“鱼”对的是妙语连珠,不同流俗,而到了和珅那里确实支支吾吾,粗粗俗不堪,多次被罚搬鱼篓子。

后来,和珅与纪晓岚单独被困孤岛,再次说鱼时,和珅的鱼说的却与之前截然不同,名典古籍也是随手拈来。

纪晓岚都疑惑和大人到底卖的什么药,明明一肚子学问?

和珅却说,皇上在场,何必抢了古来文才第一帝王的风头。

他后来又装作不会游泳骗过小月莫愁甚至是纪晓岚逃过一劫,可以说是棋高一着了。

会藏拙,是一种境界,需要端正心态,方能不显山不露水,然后或绝处逢生,或成就大业。

其次,和珅极其忠君。

这一点应该是和珅能晋升且虽大贪但能活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和珅对乾隆的忠心王刚老师表现的是淋漓尽致。

忠心一个人就要全方位了解一个人,和珅基本把乾隆的所思所想都考虑到了,因此乾隆想做什么,和珅都尽全力满足,甚至是不惜代价。

想领导所想,急领导所急,领导没有想到的都帮忙想到了,这样的人哪个领导不喜欢呢?

但是忠君终究是不能和爱国爱百姓等同起来的,但是谁叫皇上才是和珅的最大靠山呢?

再者,和珅遇事沉着冷静,能屈能伸,千人千面。

遇到金大爷,应该是和珅最倒霉的一段日子了,被锁恭桶附近,吃的是当掉全身衣服换来的几个窝头。

虽然平时官威大,但是虎落平阳,和珅却也能俯首帖耳,立马学乖。

即使是面对心腹大患纪晓岚,需要求人的时候他也是不顾面子亲自下狱等纪晓岚醒过来。

面对皇上金大爷,他毕恭毕敬;面对纪晓岚,他时而争锋相对时而假意附和;面对下属,恩威并施,收服人心……面对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情,他都能转换自如,无往而不利。

乾隆 张铁林饰演乾隆,剧中权力最大的领导,和珅说他是古来文才第一帝王。

剧中的乾隆至情至性,且心如明镜,知人善用。

他能同时重用纪晓岚与和珅,就可以看出这个皇帝并非是酒囊饭袋。

纪晓岚真实,敢说真话;和珅周到,万事以皇帝为先。

乾隆其实对他下属的每个人都了如指掌,但是却不露声色,在关键的时候委派正确的人做事。

无论是面对刚刚寻回的生母犯错而引咎自责,还是创造条件让纪晓岚调查甘肃监粮案;无论是为了真相甘受下属蒙骗,还是面对美女名画不受蛊惑警示下属,都说明了乾隆的是非分明。

乾隆同时也将帝王的左右平衡之术运用的出神入化。

有个场景是这样的,乾隆惩罚和珅纪晓岚扫大街,两人刚划清界限,各扫各的,乾隆乘一辆马车,在分界线左右撒了一些沙土,引得纪晓岚和珅为此争吵起来。

乾隆开怀大笑,自古治国,臣子不吵,皇帝哪有安宁呀。

的确,自古以来,若臣子都团结一心,那皇帝的位置就坐不稳了。

朝廷上下如果只有纪晓岚,水至清则无鱼,那估计天下之大为官者甚少;若只有和珅,看起来一片祥和,那估计只有被粉饰的太平。

乾隆平衡两者,使双方都不能轻举妄动,才能高枕无忧。

该剧编剧之一汪海林接受看天下的采访时曾说,“某种程度上讲,纪晓岚和和珅是乾隆的两面,是他人格的外化。

一个是他善的、追求正气的一面;一个是他人性中黑暗、有私欲的一面。

他一直在其中游走,或者说在这两面斗争。

这两个人是用来写君王的,并不是单独地写这两个人物。

”谁说书生百无一用?

一支秃笔写出那风风雨雨恩恩怨怨千古传奇,铁齿铜牙纪晓岚,终究是年少的我们低估了。

作者:玖微Yuki,公众号@微时光小站,希望能用温暖的句子伴你度过人生的微时光。

 3 ) 铁齿铜牙纪晓岚

铁齿铜牙纪晓岚乾隆奶妈去世前拿出半个金锁让乾隆去找亲妈 乾隆路上遇到为灾民申冤的陆小月莫愁等人 乾隆与莫愁患难见情 和珅与福康安沆瀣一气贪污受贿 十四王爷不能回京 十四王爷身边四姑娘蛊惑杀乾隆 四姑娘要做皇后 福康安喜欢四姑娘 莫愁受伤路上被白娘子所救 乾隆发现白娘子有另外半个金锁 白娘子正是买卖赈灾粮的幕后老大 纪晓岚要宣判 乾隆要为母自尽 乾隆让继续追查毒死奶妈的死因 和珅和福康安盗用珍珠炼丹 四姑娘要害太医并杀死太医同门 四姑娘因为乾隆文字狱杀死四姑娘父亲母亲自杀因而要报仇 十四王爷假意不愿杀乾隆实则利用四姑娘让四姑娘自杀以便让四姑娘承担罪责 四姑娘喝毒药自尽 纪晓岚在朝堂揭发 十四王爷喝药自尽其实药已经无毒 乾隆原谅十四王爷文字狱 福康安和珅设计让女子假扮曹雪芹侍女给纪晓岚送反书石头记金大烟袋是乾隆亲戚 犯官之女苏姑娘被乾隆看上养在和珅家 纪晓岚多次针对和珅 纪晓岚救出苏姑娘 苏姑娘出家 乾隆告诉纪晓岚离不开和珅 莫愁坏了乾隆孩子 乾隆不能娶汉女 状元和榜眼丰绅殷德看上杜小月 丰绅殷德投笔从戎失明后治好娶了格格 莫愁生了孩子太后同意 祝君豪娶了杜小月

 4 ) 二十年前还在忙民生的乾隆和现在忙着戴绿帽的乾隆

十八年前的电视,如今看起来仍然令人津津乐道。

虽然不是正规历史剧,更多的是戏说的成分,而且戏说的内容也是有野史可遵循的。

全剧幽默诙谐借古讽今让人忍俊不禁呵呵一乐,但我想说的是:现在拍的什么垃圾电视剧!

除了宫斗就是打胎,延禧和如懿什么题材垃圾片,十八年前的乾隆起码还是忙着民生天下,现在乾隆天天都在家里长假里短的!

现在人审美还不如二十年前!

 5 ) 记录一下

现在剧情看起来有点扯,但乾隆、和珅、纪晓岚的装糊涂和聪明很好看。

看见皇上或者太后,和珅和福康安跪下来说“奴才叩见……”,纪晓岚说的是“臣叩见……”。

内心的身份不同。

第二集皇上对纪晓岚说贬你官是为了让你去查明赈灾粮款贪污事实,收到密奏后派了两批官员下来都查不到什么,明面难查。

第三集纪晓岚骗莫愁杜小月他们和珅和皇帝是仆人,杜小月想放了和珅和皇帝,莫愁让他们坐下,看出来是诡计。

第四集和珅装不会水,困在小岛上时和珅说被绑架时对鱼装没文化,那时皇上在场,只有笨人才在皇上面前卖弄文采,还想拉纪晓岚合作。

“纪先生,论文采,你高我一等,论为官,你逊我一筹。

”看到第四集真觉得和珅真的很厉害。

让刺客刺上十四皇爷的徽号,假装刺杀皇上,其实是想嫁祸,料到皇上聪明不相信。

只想一口一口的,把这个皇上和十四王爷的堤坝啃掉。

第八集和珅和纪晓岚狱中对话,是歪理好像又很有现实道理:一斤粮食换三斤麸皮能救更多的人,再大的官也要靠下面的来做事,要先喂饱下面的人。

第十一集和珅跟福康安说纪晓岚做事没轻没重,不在点上,但有他的作用,能装饰朝廷的脸面。

第十九集和珅说纪晓岚是一堵挡风雨的墙,少了他和珅就得风吹雨淋。

其实这世上最精明者莫过于天子,为人君者,都希望满朝文武能够相辅相成,却又相峙相克,取得一种均势,即平衡互相牵制。

第二十五集办任何事情都得揣摩皇上的心思干任何事都先下本纪晓岚想要彻查就彻查吧,旧的不去,新的就不来,甘肃这批官员算是烂根了。

和珅很会撩女人啊,之前的香云,现在的苏卿怜,一上来不是直接色色的,而是顺着女人喜欢的诗词歌赋书真心话说,顺带还隐隐说了些厉害关系,高招!

跟官员说话呀,也是很溜,厉害关系摆明,给人的感觉还好像送了很重的人情。

第二十七集和珅跑到陈辉祖那里勒索,陈辉祖装糊涂,这对话写得多好,编剧太厉害了!

和珅呀,收了陈辉祖10万两,勒索之后还引导陈辉祖想是纪晓岚查封当铺和古玩店的。

转过头看到纪晓岚去,就赶忙去告发,真是太损了。

这什么时候都能捞钱。

虽为知己,话不投机。

金银珠宝可以挖地三尺,朋友和乐趣是可遇不可求。

第二十九集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和珅提出议罪银,纪晓岚反对,皇上和纪晓岚说了如下话:朕贵为天子,毕竟不是天。

大公,未必无私。

你不喜欢和珅,但朕却离不开和珅。

做什么都需要钱,你去替和珅打理你行吗?治理国家就要复杂得多,什么人都要用。

水清无鱼,人察无徒。

若都用你这样的人,国家可能会乱,你相信吗?坐而论道,所争无非一个理字,到现在还争不清楚,做事就复杂得多了,明知道是好事,不到时机不能做,明知道是坏事,一时之间当忍还得忍呐。

第三十三集看见他们三个太搞笑了,特别是和珅,真是见到他就想笑:-D。

一路上百姓不是就这样游来游去的,每个人说的话都很真实。

和珅买肚兜,老板说一百文,和珅砍价50文,老板说好好给你,和珅再砍价40文,老板就叫起来了你一个大老爷们买个肚兜还讲价,和珅赶紧说50文50文,掏钱。

曲阳县县令也不是完全听直隶总督尚荣的命令,尚荣让用刑,县令不发话下面的人不动作,县令让刽子手午时三刻才动手,刽子手不听尚荣的,坚持三刻才动手。

就是他们也太及时了……第三十六集杜君豪和丰绅殷德都想娶杜小月,小月选择了杜君豪,阿德很落寞,和珅看到很为儿子担心,他鼓励儿子去追求,还帮着做了很多事,虽然是不好的,但这样显得人物很丰满。

第三十七集之前以为小月和老纪互相喜欢呢,想不到就这样嫁了其他人。

第三十八集三姑是个人才,纪先生终于遇到克星了。

第三十九集老纪和和珅躲在假山后面听小月和阿德的对话笑死了。

小月教阿德不开心就骂人,骂:和珅是大坏蛋!

阿德不敢,说了一句:和珅是大……好蛋……老纪可开心了,想不到小月再骂一句:纪晓岚是大笨蛋!

阿德不懂说:纪晓岚是天下最聪明的人啊。

小月说:他跟和珅斗了十几年都斗不赢,不是笨蛋是什么?

两个蛋就走了。

第四十集莫愁快生的时候,没有接生婆,三个男人在那里翻书,笑死了。

结局很美好,笑一笑就好。

编剧文采很好,故事情节看起来就是戏说。

 6 ) 谁说书生百无一用

永远的铁三角,纪晓岚和珅和乾隆,对白轻松有趣,有哲理性,惩治贪官办案廉明,纪晓岚和和珅互相牵制互补,他们两人的互动也是有趣,张国立老师和王刚老师演出了那种感觉,张铁林的皇上反正蛮深入人心的,铁三角之所以成为经典,也是因为他们合适这个角色,诠释好了这个角色,还有袁立的杜小月,三个男人加上一个女的,让整个剧添了几分柔和,以诙谐幽默的对白,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捧腹大笑的桥段,演绎了发人深省的道理。

还有主题曲《谁说书生百无一用》,一想起我的鸡皮疙瘩啊,知道一定是铁齿铜牙纪晓岚。

 7 ) 论人物分析

小时候很喜欢看的一部电视…铁三角真得很好…张铁林在的地方…国立老师就要给他去让位…纪晓岚的风趣幽默却不失大气…皇帝还是那么霸气…和珅也如一往的深入人心…坏坏的却不讨厌…还有杜小月的率真可爱…莫愁的温柔善良…莫愁和皇帝的爱情让人唏嘘…杜小月的情感纠葛也让人揪心…祝君豪的知书达礼…丰绅殷德的坚毅果敢…最后纪晓岚和和珅为了留下皇帝携手合作…共同做的努力也让人十分动容…

 8 ) 演技排名

最近重温这部剧,顺便也赏析演员的演技。

深为王刚老师的演技所折服。

在我看来在这部剧演技排名,一档是和珅>纪晓岚>皇帝,配角里三姑也是演技精湛。

二档是小月,丰绅殷德,皇太后,莫愁。

丰绅殷德演技也较为出众。

莫愁戏份少,而且她是台湾人,台湾腔挺重,小时候没觉得,重看挺违和的。

祝君豪演技挺差的,表情过于呆板,上不了档。

小月可以说沾了铁三角(和珅,纪晓岚,皇帝)精湛演技的光,在剧中小月的台词很多时候都是一字一字蹦出来的,缺乏感情,和铁三角的台词功底没法比。

再说最后一个故事的三姑,觉得演的好好笑。

查了下演员名叫孙梦泉,原来在红楼梦里演过 李纨 ,还是铁齿铜牙纪晓岚和康熙微服私访记的副导演。

三姑的演技可谓精湛,很好的把握住三姑大字不识,偷奸耍滑,滑稽可笑的形象。

仔细看剧的话,三姑的表情是该剧最丰富的,把那种市井形象演绎的出神入化。

三姑念台词,通常都是一大段念下来,不带一点停歇,说得又快又符合人物形象。

之前看b站说一个演员演技好,就拿了一段长台词来展示。

三姑在剧中的长台词比比皆是,这功力可以说是一流。

再说王刚老师的演技也是出神入化,当然对于这第一档的演员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台词功力太强。

看铁三角演戏,你就是单纯听台词,不看剧就能知道演的啥。

而一些年轻演员的剧,你甚至是只能看着字幕才知道他们说的啥。

王刚老师最开始是因为播讲七十五回评书版《夜幕下的哈尔滨》而被广泛关注,又做过三届春晚主持人。

单看这简历,王刚老师的台词功力就令人信服。

无论是王刚还是张铁林、张国立,这些演员说台词的轻重缓急,语气都不是念出来,都能让观众感受到是这个形象该说的话。

再说王刚老师对气氛的把握十分到位,在剧里和珅其实是一个丑角,是衬托纪晓岚的聪明才智。

在与纪晓岚的对手戏中,王刚老师用大量的细节来展现出来和珅的笨拙。

比如和纪晓岚坐同一板凳时,总是纪晓岚先起,然后板凳失去平衡,和珅做出要摔倒的样子。

在与纪晓岚争论时,有时会有一大段台词,在最后一句时,和珅就会变得一口气续不上来,满脸憋得通红,说出最后一句台词。

这时纪晓岚不急不慢说出自己的台词,就会显得和珅非常的愚蠢可笑。

为什么说是铁三角,就在于王刚老师通过大量的细节将整体的氛围衬托出来,做好了笑料的铺垫,然后由纪晓岚将笑点引爆。

然后说王刚老师对和珅其他特点也把握的很好,在除了和主角团的戏中,和珅还有大量与下级贪官的对手戏。

在这些剧情中,和珅往往是成竹在胸,胸有城府,不怒自威的形象,同时通过和珅的表情变化,将那种大官生气的模样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通过这些形象的演绎,使观众深信和珅是个贪婪狡诈之人,是足以与纪晓岚做对手的人。

剧中有很多细节,比如有一幕莫愁办案回来,受到皇上嘉奖。

虽然莫愁属于纪晓岚阵营的人,但和珅一眼看出莫愁成了红人,极力称赞莫愁,趋炎附势,谄媚的形象一下子就展现出来。

比如有一幕和珅买肚兜,连五十文钱都想再划掉十文,把和珅抠门的形象就展现出来。

最后一个单元剧中,和珅为了儿子阿德所展现的父亲形象,也挺好的。

最后说王刚的形象。

演的和珅虽然是个大贪官,但其实观众并没有深恶痛绝,反而颇为喜欢和珅这个角色。

不仅得益于该剧没有过多展示和珅的阴狠一面,还在于王刚老师的自身形象颇为正面。

就从王刚老师担任三届春晚主持人可以看出,王刚老师的个人形象非常正面(想必王刚老师年轻时也是帅哥一个)。

王刚老师从细节,台词,氛围十分完美的诠释了戏说和珅这个形象,所以和珅虽然时配角,但留给观众的印象之深和主角不相上下。

当然张国立的演技也十分精湛,不过作为一个正面角色,能够诠释的东西要比和珅少一些。

另外张铁林扮演的皇帝虽然比不上王刚和张国立,但也还不错,这也可能是因为虽然是铁三角之一,实际戏份好像是和珅,纪晓岚戏份的三分之一,能诠释的东西也更少。

总而言之,我觉得如果有人想学演戏,看这部剧一定能从王刚老师和孙梦泉老师的细节中学到很多东西。

而拥有这么演艺精湛的演员,铁齿铜牙纪晓岚不愧是难得的好剧。

(在我心中目前来看是第一)

 9 ) 老戏骨演这种轻松诙谐的剧更好看

当年跟着电视台的各种重播,估计看了好几遍。

喜欢这剧的氛围,轻松幽默,斗智斗勇。

故事其实也挺好看的,皇帝和正反两个大臣之间明争暗斗;两个女孩子,两种感情和人生选择。

有点遗憾,张国立在剧里没谈恋爱。

都说铁三角,其实我只喜欢王刚和张国立这两个,两人的互动也特别出彩。

王刚真是演活了和坤,还不招人讨厌。

张国立演的文人才子也进退有度。

两个老戏骨。

张铁林演得太程式了,每次表演如出一辙,好像舞台剧一样的夸张,不喜欢。

 10 ) 千古绝响

从今以后,中国再没有人能写出这么出色的东西了。

这部剧的最关键之处在于编剧班底查阅的资料非常详尽,几乎将所涉及的案件史料全都搜罗起来加以整理,单凭这种敬业的精神就让现在的人望而却步。

再有,我认为编剧分为三个档次,最次的编剧重情节,其次的编剧重人物,最好的编剧才有精力修台词。

台词是剧本中最直接被观众接受,同时也是最吃功夫的,现在的古装戏或网络剧,虽然说话用得都是之乎者也的词语,但是明眼人一听就知道编剧的功夫不到家。

这部剧的台词引经据典排比工整,真是古装剧中的典范。

另外本剧的人物设计也很丰满,贪得无厌但却为了儿子不惜一切的和珅,执法如山,异常严厉但是又为生母,为爱人肝肠寸断的皇上,这些人物反倒让主角变成了整部剧中最平淡无趣的人物之一了。

还有就是本剧的情节设计堪比美剧,只不过编剧没有使用美剧所常用的表现格式,如果能够借鉴吸收美剧格式的话,这部剧不会差于冰与火之歌、行尸走肉这种一线美剧的。

其实史料是每个编剧都要去查的,而且随着中国电视剧的不断发展,能查的能写的新鲜史料已经不多了。

我也是写东西的,一般来说在网上查的资料具有很大的片面性,毕竟不是一手资料,而且就算去找一些论文来看,也不如研究一手资料更能挖掘人物和故事。

但是要想吃透一手资料谈何容易,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现在的人都讲究效率、讲究回报,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谁都不想干了,能做到像这部剧一样对史料的把握,恐怕非得有7个齐心协力的编剧一起创作查找不可了。

在查找史料的过程中,编剧会得到提高,台词自然就会比没下过功夫的人强出不少,这部剧不跟别人比,就跟同系列的后三部剧比台词都是最精彩的,足可见在写这部剧的时候,编剧们花了多少的心力。

可能这部剧的成功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可能这部剧让他们被某部门盯上,无论如何,后几部剧的台词水平下降了很多。

再有就是本剧的人物,和珅这个人物设计的太精彩了,他在白娘子案、红楼梦案中的表现堪称完美,一面谈笑风生大义凛然,同时处心积虑暗算主角,这是只有中国才能写出来的人物,外国很少会有这么复杂的人物形象。

外国的人物多半是一张纸的正反面,而和珅这个人物是立体的,这非常难得,一方面他有文采懂诗词歌赋,一方面他贪得无厌是最大的贪官,另外他还忠心护主,虽然在局部事件中没有明显的利益但却一心保护皇上,在才智方面看着好像比纪主角低,但是主角一直没有占到太大的便宜,他一直在旋转,每个新的事件中都会看到新的一面,不像是美剧,一面是好人,有好的习惯或者让人同情的元素,一面是坏人,做了很多坏事或者有不堪回首的过去。

这种写人物的方法似乎快要走到尽头了,当大家厌烦这种人物写法的时候,才会发现中国的人物设计有多么的牛逼。

最重要的是情节设计,情节设计是编剧的入门,但是想写好不是那么容易的。

这部剧的情节设计非常出色,只可惜他没有用美剧的模板。

就拿十四王爷这个事件来说,整个故事设计得异常复杂,皇上一心向寻母,和珅想弄纪晓岚,纪晓岚想差贪污案,十四王爷想篡位杀皇上,福康安和四姑娘又被卷进其间,整个故事堪比鸿篇巨制,冰与火之歌虽然世界观宏大,但是论起勾心斗角的复杂程度,还不能跟这部剧相提并论。

美剧中一般都喜欢设置一个人物的摇摆,就是先用种种细节和事件暗示这个人正在改变,但是到最后又突然发生一件事让你知道这个人其实没变,这种摇摆为的就是让观众产生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觉。

虽然这种人物有很多,但是我这里只举行尸走肉中总督的例子。

总督这个人物几乎可以说是整部电视剧中最出色的人物了,他的狠毒和被灭团后来加入新组织的善良让很多人以为他就此改变了,但是他最后却杀死了老头,这让人对他彻底的失望。

其实十四王爷的形象跟总督非常像,虽然我没有任何证据,但是我敢肯定设计十四王爷的时候,编剧希望达到的就是总督的效果。

可惜啊,总督所达到的效果需要很多的镜头和叙事方法来做支撑,而当时乃至现在的中国导演都做不到像行尸走肉一样拍电视剧,再说演十四王爷的演员的演技也是差强人意,没有达到编剧所预期的效果。

另外值得说的就是王亶望,这个人写得也很精彩,说话大义凛然没有任何毛病,做事阴险毒辣而且心思缜密,只可惜这个人物没有像十四王爷一样跟主角有太多的交手,要是好好挖掘一下这个人物的话,可能会成为一代人的“美好记忆”,饰演王亶望的演员真的是厉害,笑得太吓人了,给我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阴影。

随着王三运的被捕,整个甘肃现在还没抓的就剩刘伟平了,试问谁还敢写这个甘肃冒赈案啊。

我每次心情不好,写不出满意的故事的时候,总是想打开这部剧看看,然后望剧心叹。

我感觉我跟这些编剧之间隔着十万八千里远,自己一辈子也追不上人家,也写不出这么牛逼的作品。

而且我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写出来这部剧的,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又是怎么想的。

都说孔子学琴能想见作曲人的样子,可能我有一天也会做到闻曲识人吧。

《铁齿铜牙纪晓岚》短评

我真的不喜欢这种辫子戏、清官戏!说戏,搞笑,现在的情景戏就行了,为什么非要恶搞历史?

9分钟前
  • 饮冰
  • 很差

陪父母看的,有点贫

13分钟前
  • 眼角的花朵
  • 还行

第一部还蛮好看的~

15分钟前
  • 还行

俩个皇帝专业户和和珅,刚开始总感觉别扭,后来就好了,都是实力派演员,张国立的纪晓岚挺好的。

19分钟前
  • 梦梦梦梦
  • 推荐

那会真是什么台都在播……

22分钟前
  • Lucas
  • 还行

也是第一部最好看

25分钟前
  • 小鱼
  • 力荐

铁齿铜牙两片嘴~那歌不错

29分钟前
  • 然之
  • 还行

国剧评分:83/100 那时的剧,四十集也不觉得长。是时间变快了,还是我变快了。

32分钟前
  • 朱叉叉
  • 还行

博君一笑。这种抖机灵的内容看多了就腻了。现在回看完全不合理:一是剧情推进的线索漏洞百出,就跟小孩子过家家一样。二是每集纪晓岚和和珅都会忽悠皇帝好几次,他们的脑袋是韭菜一样反复生长?三是皇帝微服私访对应的是巡视,不带1万个人,总得带10个8个大内高手吧,还有机会和小混混肉搏?除了和珅偶尔爆出的金句,没啥可取的。小时候人人恨和珅,长大后巴不得自己做和珅,或者给和珅提鞋的人也行。

35分钟前
  • AGPの黄昏
  • 还行

舅舅很喜欢

39分钟前
  • 小白冬瓜嘿嘿
  • 较差

三组合的化学效应2星。

42分钟前
  • 66359+
  • 较差

人生很需要有能跟你吵架的 不厌其烦吵架的人 有水平吵架的人

45分钟前
  • 甜椒Oli
  • 力荐

不如刘罗锅好看.里面有个摔哥

50分钟前
  • 星尘战场
  • 还行

十集弃。小时候看过第二部,上学没看完觉得很遗憾,现在想从第一部开始看,结果看不下去,节奏,配乐,剪辑,有些人的表演,都让人打瞌睡,算了吧

53分钟前
  • 学不会的淡定
  • 较差

都说张国立的大臣像皇上,张铁林的皇上像大臣

57分钟前
  • Chariey
  • 还行

當時還真喜歡看古裝劇吶

1小时前
  • 🍑桃
  • 推荐

看两个臣子在斗智,为了官与民,为了一己私利,奸臣忠臣从来都是相互左右,互相衬托互相利用。内地影视剧对古装戏一向是偏爱有加,无论是武打还是朝廷,好的收视率就是见证。被定格角色的两个人衬托着多变的张国立,把纪晓岚的生活戏剧化无限度加深,有点偏离轨道。

1小时前
  • 闲情小娜
  • 还行

杜小月!让他们仨老爷们三角去吧!咱跟小姐共结连理去~

1小时前
  • 咯咯宸光
  • 推荐

此片偏离历史很多。

1小时前
  • 讨厌茶里茶气
  • 还行

童年看不下去系列Õ_Õ

1小时前
  • 不如回家种番薯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