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半部分来看并不觉得是一部很让人意外的电影,还以为只是普通的叙事煽情,直到慧智的离开才让我觉得这部电影有点意思。
电影到12分钟奶奶寻找慧智的镜头用周围环境的嘈杂会不会比配乐效果更好。
还有后来恩珠去找奶奶的镜头感觉都是特意营造的电影感,现实生活中发生也许并不会如此。
这部影片与其说是两个人之间的联系倒不如说是慧智与恩珠两个身份的交换。
当恩珠选择去当慧智时,她身边的一切都变了,生活、周围的人、生活方式。
她并不是重新回到了慧智而是选择了慧智。
而后来恩珠的离开也并不是事情的败露,也是她主动选择了离开。
在与奶奶的生活里被爱的人也终学会了爱人,在和奶奶一起潜水时,奶奶也说“不能放开奶奶的手”。
也许有人觉得这是命运使然,但其实都是个人的选择。
影片里的角色的演技自然不必多说,十分自然,保持着韩剧高水平的选角。
如果要让我选择我最喜欢和最讨厌的角色。
我最喜欢金熙元老师演的锡浩,这个角色是影片的线索串联着故事发展,引导着剧情推进。
有血有肉、真挚动人。
可是崔珉豪饰演的瀚,我本以为有感情戏,结果只是一个强行正能量的角色,实在失望。
电影名叫季春奶奶,但我觉得交换人生也许更能彰显主旨,可是这样又感觉提前剧透了。
剧本的内容是一部典型的韩国煽情电影,失散多年的孙女与奶奶重逢的故事,剧情不算新颖,但是往往这类型的韩国电影总能抓住普通人的泪点,让人哭的稀里哗啦。
曾经看过类似的一部韩剧,女孩装作奶奶失踪的孙女,照顾其老人,原本是因为钱而到后来被老人感动为其付出生命,剧情与该片有惊人的类似,区别则是前者主要讲的亲情,后者说的是悬疑案件。
在该片中,其实有很多细节都间接说明了金高银并非老人的孙女,首先是看到牛奶盒上的寻人启事其表情和反应,留下牛奶盒也证明其还是有想法去找老人的;到后来需要做鉴定,与老人聊天时的彻底暴露,所以离开未必不是做了件好事。
如果一开始就来告诉老人其真正的孙女已经去世,这样也许片子又会有了新的发展。
其间金高银开始回来与老人的各种相处,从一开始的宴席上只顾着吃饭,上洗手间抽纸巾都小心翼翼,到挑选衣服,锁住洗手间房门等举动,直到她发现老人一直在给自己的老师送东西只祈求对其孙女好点,当众人议论其品行时一直站在孙女这边,虽然老人已经知道这个女孩并不是自己孙女时,她还是傻傻的对她好,就如同最后老人说的,你一直都是我的孙女。
纵观演员卡司,金高银本是电影出身,演技比当代一般小花还是高了不少,其余尹汝贞算是韩国一等一的老戏骨了,而安插的敏豪的角色倒是为了加偶像而加偶像,反而有些不伦不类。
虽然最终没有流眼泪,但也有好几次接近了。
小女孩和奶奶一起的片段总让我想起和外婆一起的阳光明媚的日子,如今外婆走了,那份回忆也带走了。
剧情还是挺波折的 大蕙质居然是冒充的,可怜的奶奶那样高兴了一场,最后知道真相后受不了打击而老年痴呆,提前离世。
但即使这样,她还是用她对孙女的爱拯救了一个迷途上的孩子,让她可以更好的生活。
小岛上的景色很迷人,也有海女等元素,日本有部电影叫 海女 一直想看。
祖孙情感人。
让我想起 西方女巫已仙逝, 也是一部好电影。
“就算生活再累再辛苦,有一个坚定的伙伴就可以了,这便是人生,我愿意做你的伙伴。
”季春奶奶的脸像一只肉乎乎的小包子,如果我是小慧智,一定会经常用小手捏捏奶奶的脸,让她那长年下海浸泡的面颊慢些爬上时光的沟壑。
奶奶听到慧智回答大海与天空哪个更宽阔这个问题的答案时,心里那份落寞该有很很很沉重吧。
镜头里没有展现,可是自己每每想想,还是会很心疼。
我一直想啊,奶奶就是大海,拥抱着天空一般的慧智,让她终于懂得了这份爱的羁绊。
问题少女“慧智”草履虫般的内心世界其实单纯而直白得过分,对这个世界有着戒备与敌意,但骨子里对小慧智,对朋友,对爱她的人的真诚与善良却是满满的终究藏不住,溢了出来。
因为这些很美好的品质,哪怕再明显的煽情痕迹,也依旧打动着我。
下午给爸妈打了好久的电话,开始他俩都在外婆家,我跟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大姨爸爸都聊了会,大姨爸爸说电话轮了一圈呢,想来场景应该好有意思。
我跟爸妈说,以后跟着我走好不好,我去哪你们就去哪好不好。
妈妈说好啊,她就一心想着以后帮我带小孩,减轻我的压力。
其实我只希望他俩能离我近一点,我会更安心吧。
虽然现在都是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可他们老了真的只有我能照顾得了他们。
我怕独生子女的恐惧与担忧,我怕子欲养而亲不待,我怕好多。
什么时候担心这么多了呢?
其实问题老老实实地待在那,只是我一直忽略罢了。
电影舒服的叙事方式,看得心里很柔软,我也有那么一瞬好想回到小时候,趴在妈妈怀里摸摸妈妈黑厚的长发。
韩国的催泪弹真的比美国的原子弹还厉害,且每年都会出一部炸观众,这回这部走的是亲情路线,虽然故事老套,但是老戏骨尹汝贞太厉害,把季春奶奶身上那种坚韧、温柔、沉着、感伤表现的淋漓尽致,演技太赞。
季春奶奶是一个和孙女慧智相依为命的海女,所以皮肤长年被太阳晒黑,脸上有很多斑点。
季春奶奶非常宠爱慧智,电影的开头很多细节都表明了,拿昂贵的鱼换了蜡笔给慧智,慧智一个人不敢上厕所,她就陪着,上街给慧智买衣服、发夹,买慧智喜欢的手链.........一场有预谋的绑架让季春奶奶失去了慧智,那段在茫茫人群中寻找慧智的慢镜头真的是很感人,放慢的镜头,放慢了季春奶奶脸上的表情,导演这段抓拍的感情太细腻,非常赞,丢孙女的镜头角度特别好,不经意但刹那间就失去了所有。
12年后,“慧智”变成了一个叛逆的少女,和一群小混混靠着骗人钱财生活,在知道季春奶奶找失踪的孙女“慧智后,来到了季春奶奶面前。
找了12年的孙女突然出现,这对季春奶奶来说是一件天大的惊喜,她高兴的带她回家,喊邻居庆祝,她像对小时候的慧智一样,上街给她买衣服、发夹,好吃的,晚上抱着她睡觉、慧智半夜上厕所,给她点灯。
但是这一切都让”慧智“很拘束。
因为她不是奶奶丢失的孙女慧智......故事其实很老套,一个总是在黑暗里生活的少女,突然让她生活在阳光下,肯定会非常不适应,更何况她还在欺骗一个老人。
但是季春奶奶的爱深深感动了她,从之前不喊称呼到后面喊奶奶,说明假智慧已经被季春奶奶的爱救赎了,所以她选择了离开。
故事的结尾季春奶奶得了老年痴呆,一向爱干净的季春奶奶,穿着脏兮兮的衣服顶着乱糟糟的头发,走在慧智走失的那条街上喊着慧智的名字,那一瞬间真的是泪崩了....电影开头慧智问季春奶奶“大海广阔还是天空广阔”奶奶说当然是大海 当季春奶奶问假慧智大海广阔还是天空广阔时 假慧智给的答案是 天空 季春奶奶听了之后抽着烟深深的看着大海 其实她已经知道了 只是不愿相信 结尾那段她的自白已经给出了答案。
是啊,天空当然比大海宽阔,但是大海怀抱着天空,这个村子里,季春奶奶就是是慧智的大海。
惬意的午后看的电影!
让我想起了我的奶奶,也是这样,回家就一定会什么都不给我做,让我好好学习好好吃饭…要回学校了要出来工作了总是会买水果啊饼干给我,而我每次都嫌重不肯拿跟她说这些到处都有,我自己去买就好了……但是现在回去,奶奶不在了,也没有她会特意让我带这些东西了😭😭奶奶过世半年了,但是我在梦里还是会经常见到她。
记得有一次我看电视节目时,马东说在他父亲过世了十年里,一直没有梦到他,但是突然有一天他梦到了父亲,父亲说他要走了。
其实我们都知道,去世了火化了就已经没了,为什么我们每次都还会梦到,还会想着人好像还在一样。
大概是因为太突然了,去世得太突然以至于我们不相信,似乎人还在。
时间流逝,慢慢地我们在成长,慢慢地释怀……我知道她是一种力量,在某个星球上的某个角落还在一样地支持着我们。
准确的说我是被外婆从小带大的,从约莫五六岁的时候一直到我18岁成人且考上大学,我一直怀疑自己是凉薄的个性,对身边的事物但凡无直接切身因果反应的我大体懒得去关心,然而在我内心深处对于外公外婆,我确信是有着很深的牵挂的。
外婆和季春奶奶长得很像,身材矮小,圆脸,花白相间的卷发,充满生活的智慧,把满满的关心和爱你都给到了我,只是晚熟的我理解得太慢,以前做了很多冲动惹老人家伤心的事。
不过对于亲近如斯的人,这些都不是障碍,我们内心的距离从来没有因为最近十年来我的外出求学和工作而减弱。
年节时外出旅游带回来的银手镯每次回家约莫都能看到老人家戴着,老亲家公刚送来的杨梅还是没忘了叮嘱我带上,哪怕我总是嫌麻烦拒绝了。
外公是憨厚老实人,我一直以为我们家是有遗传到外公的憨直个性的,想问题比较直接简单,情商也偏低,但这恰恰造就了直来直去性情中人的个性,不管怎么说三观是正得不能再正了。
直到现在,外公蹬着三轮车风里来雨里去接送我往返于村子和镇上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那时候总是不顾外公的劝阻每在上坡的时候就跳下车帮着推车。
这部电影实在勾出太多回忆了,仿佛小学时外婆得了急病躺竹躺椅上奄奄一息时我靠在门框上默默流泪的场景。
我从外公外婆的言传身教中学到的最重要的我像是善良和正直,也是死板的另一种叫法。
其实在我的脑海里还残存着爷爷奶奶的些许记忆,记得奶奶是在我小学3年级的时候去世的,爷爷要早几年,具体的年份就记不清了。
爷爷奶奶很疼我,由于爷爷卧床重病,我由外婆照顾,记得曾经有一次奶奶走了十公里的山路提着满满一篮鸡蛋到外婆所在的村子来看我。
小时候只有过年才会回自己家住上几天,记忆里爷爷总是卧床,房子里有着浓浓的味道,孝心的姑妈不辞辛劳地帮衬奶奶服侍比旁,我去的时候总会高兴的喊我的小名,让我吃桌上送来的糖果,待不了多久大人就会把我带离那个房间。
人总说只有长辈对晚辈无私的爱,而后辈对长辈的爱却显得浅薄,有好多道理只有长大以后才能确信,包括这一点,小时候每当大人问我你以后会不会像某某某那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兄弟啊,年幼的我那时候总是斩钉截铁地做出否定的回答,他人们总是围着我笑,有时候我也会在他们的笑声中怀疑,没准儿真如他们口中那般,十几二十年后的事谁又说得准呢?
就此我一度很惶恐。
今年我28岁,我终于可以断定,我终究没有也不会成为担心的那种样子了。
很多东西真的是三岁看到老的。
就此也不要惶恐,凡事一体两面,哪怕很慢改变,因果倒未必落定。
影片中“孙女”是通过一幅幅生前所作的画来留住奶奶的音容笑貌的,我不会画画,哪怕画张脸也不定能不能抓住哪怕一样特征好让人约莫能猜的出来所画为谁,我钟爱摄影,此后待我生活安定下来后一定要趁某一年小表弟放暑假的时间带上两位老人出去旅行一次,尽可能多地用相片记录下来。
子欲养而亲不待,千万不能让他发生在我身上,哪怕世人总是困宥于自己的小世界而浑浑噩噩。
这是一个从头哭到尾的片子,对我而言,满满的泪点。
奶奶对我而言,是这个世界上极为伟大的称谓,它意味着有这样一位老太太,她能步履蹒跚的带着你做家务,能弓着背背着你到处散步,能为你毫不犹豫地买下东西,能在每个夜里守护你入睡。
奶奶每次温柔的看着慧智,叫着“我们慧智啊”就忍不住想哭,满满的爱意,不知如何表达时,叫这个人的名字最动听。
慧智没有别人,只有奶奶,她的爸爸去了另一个世界,妈妈不知去向,但她却依然成长的快乐幸福,因为有奶奶,给了她这个世界全部的爱。
慧智走失的时候,我在想如果这件事真实存在的话,这样一种情况下,一位老人会不会就此崩溃疯掉,后来证明不是这样啊,因为心里坚定的相信我可以找回我的慧智,我要在原地等她回来,所以能够坚持努力的继续生活下去,一个人在极度的思念与懊恼中度过。
片子跳过的那十二年,我不知奶奶如何度过,除了每天依旧努力的下海工作,看着墙上贴满的慧智的画,心头是怎样的心酸。
十二年后的慧智长成了一个眼睛中总是阴郁的样子,一看上去就毫无好学生气质的长相,不知她在这十二年里又经历了什么。
一个人坚定的信念久了,就一定会发生点所谓奇迹一样的东西。
无论慧智和她的坏朋友们是怎样的无意或有意,这样一件事情的发生却让奶奶有机会再见自己的慧智。
慧智第一次见到奶奶的时候让我觉得很奇怪,在我的感觉里,和一个至亲的人在一起生活了五六年,无论中间隔着多少年,再见面时都不应该是那般的无所适从的样子,后来才明白,那样的无所适从里饱含着歉意。
奶奶坚定的把慧智带回家,用这十二年的无处安放的爱重新放到这个叫慧智的孩子身上。
就像美术老师说的那样,这个奶奶把阳光带进她的生命。
再次回来的慧智多了很多的坏毛病,但奶奶却毫不在意,奶奶说,她要做慧智最坚定的伙伴,守护她,所有想做的事就大胆努力的去做吧。
一个人如果能够无条件的被爱,是何其幸运,又怎能不走到阳光下面来。
逐渐的慧智的眼里多了好多的温柔,可偶尔又会回到之前的那个样子,我不明白她在担心害怕什么,直到后来的后来,才明白,比起奶奶十二年等待的难捱,她也在经历一个欺骗者的煎熬,尤其是这个人将所有的爱和相信都给了她。
我的奶奶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是块石头,只要你坚持,也能把它捂化了”,我深信不疑奶奶的人生道理,你付出的百分百真心不会毫无回报,不管这个回报最终作用到了谁的身上。
慧智最终被奶奶带到了阳光下,带到了真实的美好的世界里,她能够画出阳光的样子,能够对最爱的奶奶告白,能够承认自己的所有问题,能够重新爱这个世界,即使她要失去那个她也很爱的不属于她的奶奶。
其实哪有什么属不属于呢?
奶奶的慧智已经不在了,有这样一个孩子,在身边不好么?
奶奶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人,她有一身的硬骨,一身的坚持,一身的温暖,即使老了已经痴呆了以后,依然寻找着她的慧智,而她的另一个慧智,也终于和她一起回了家。
一起在这个家中,填补这些年的所有空白的时光,一起做许多的事。
奶奶不记得很多的事了,但她却可以和她的慧智在一起。
黄色是奶奶的,她们都记得。
天空和大海谁更宽阔?
是大海,等你经历的多了你就懂了。
十二年后,一年后,慧智懂了,大海更宽阔,因为她怀抱着天空。
许多道理不是非要用什么科学依据去解释的,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太多无可解释的问题,却由爱为终结。
其实后面再发生的什么都不再那么重要了,无论奶奶在何时离开,慧智会成为怎样的人,都将会是美好的结果,因为被爱包围着的人,怎么会有坏的结果呢。
这个片子里满满的好人和善意,村子里的每一个人,大叔大婶,同龄的孩子,每一个每一个,都在告诉这个世界,因为善意的存在,所有的一切都会更加美好。
奶奶最后终于见到了她最初的慧智,慧智也在那里等了好久好久。
慧智呀,下次出门记得一定要牵好奶奶的手,不要走丢,不要被人带走,不要经历苦难,就好好地陪在奶奶身边,好好的生活吧。
我们慧智呀,你拥有全世界最好的爱。
整个电影的气氛都是静静的,无论是当奶奶与小慧智在海边的那份温馨,奶奶丢了慧智,慧智做先人跳,慧智找到奶奶,奶奶发现慧智是假的和,慧智回到奶奶身边,直至奶奶去世。
这种浅尝辄止的节制气氛,却让人不觉得无聊,导演把每份情似乎都浓于平铺直叙的情节中,但就是这种缓慢的气氛,让人安静下来的力量,让人不急不躁,让人润物无声的融入情节。
而且这种气氛让我感到有一种一切都看透的感觉,似乎说你的每一次苦难放在人生的客观下它微不足道,就守着你所认为的珍贵珍惜着就好,该来的来,该走的走。
整个电影让我最感动的两句话,奶奶说:“就算生活再苦,只要有一个坚定的小伙伴就可以了,这便是人生”第二句是慧智“大海更大,因为大海拥抱着天空”。
想想也是天空把自己的影子都印在海里,因此天空才看见自己,就像人一样不是因为我是我,而是由于别人的爱才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大海拥抱天空那感觉像奶奶抱着慧智。
大海就像奶奶,它宽阔,包容,美丽。
慧智的眉眼中透露着冷漠,这种冷漠不是铁石心肠,而是对这个世界的害怕,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没遇见奶奶之前她画的画面没有阳光,就像她的生活,犹如一潭死水,任其下沉。
而奶奶那豪不保留的爱像救命的稻草,将她拉上岸。
其实有时人一蹶不振很容易,绝地逢生也不难,越是缺爱的人,你只要真心的给她一点甜就能将她的心填满。
一个孤寡的老人,一个渴望希望的孩子。
一个是最有爱的年龄,一个是最需要爱的年龄,就这样互相给了对方的希望与依靠。
人是相互依靠才能生存的动物,你背后是不是也有那么一个人你就想给他幸福,即使自己再幸苦,再累也不想他辛苦。
我一年才回一次家,从小就在外住宿上学,想想自从懂事之后在家呆的时间有2年没,没有。
但无论离家多远,一想到家人心立刻就柔软,有那么些个零星的画面让我感到幸福,和我妈一起玩连连看,和我爸去捞鱼,惹我姐生气,这不是什么华丽丽的场面,但这就够了,够我一辈子依靠,够我一辈子来守护,在父母心中也是,你惹他们生气,欺骗他们,让她们受苦受难,他们只一句解释就让你泪流满面:“怎么办,谁让为人父母,你们以后不遭罪就行”。
那种累赘给了你家的感觉,给了你依靠,也许我们都没活出自己,为他人活的人生有什么意思呢,但其实人生的常态就是无聊,而面对无聊是需要力量的,这力量来自于你不忍他难受的那个别人,于是你才会哭,会笑,会爱。
累赘亦是依靠,我们从没想甩掉这个包袱,只是互相为对方着想,努力让对方少点累赘。
原本相依为命的季春奶奶和孙女慧智过着温馨的乡下生活,不料孙女在一场预谋中丢失在熙熙攘攘的市场,画面一下带到12年后奶奶奇迹般地寻回孙女,故事全面开展…… 大海作为剧情发展的情感基石,无形牵引着两人的人生轨迹,其中三段“大海宽阔还是天空宽阔?
”的提问轻描淡写般贯穿始终,让情感在时间轴上挥发得愈渐浓烈。
第一段问答作为电影开篇场景,幼年时期懵懂的慧智有着和所有孩子一样的好奇心,向奶奶提出了“十万个为什么”。
奶奶神情淡如地回答:“是大海,就算没去过天空和大海的尽头,有些事情活久了便知道。
”仿佛大海比天空宽阔是亘古不变的正确答案一样。
12年后,面对眼前秘密重重,晦暗萦绕的孙女,奶奶做了试探性的反问,慧智就着常识本能回答:天空更宽阔。
”真相至此并未完结,最终连接点是影片结尾处奶奶的这段录音独白。
俨然真相不再重要也不再值得追究,奶奶已经将选择藏进话里:“人生就算再苦再累,只要有一个坚定的伙伴就够了,奶奶愿意做你的伙伴。
”这段告白是人物发展的转折点,慧智对奶奶的关心是她开始产生感情的象征,正如“涓涓细流入大海,每一滴都细软饱满”。
很多人看到这里都会说慧智“变”好了,至少我个人不那么认为。
我们可以从浅显易见的画面判断出幼年慧智的两个特性:胆小脆弱和贴心善良。
而12年后的慧智呢?
穿着俗艳的破洞丝袜,做着不良勾当,显然不是幼时那般模样。
但她内心深处的善良在阴暗时期仍然有迹可循,像保存多年的金黄色蜡笔、谨记儿时伙伴的心愿、回归村里主动提出帮忙等等细节。
关于内心不安,相信演员的小眼神和小表情足够说明一切。
狂妄不羁的形象终究不过是假象。
我想慈悲的奶奶定是比我看得更通透,才会坚决认定眼前同样胆小而善良的慧智就是孙女;才会选择做她人生的唯一伙伴;才会给予她大海般宽容的爱。
因此,在新环境的点点滴滴中,与其说慧智“变”了,更确切的说法是慧智在爱的怀抱下慢慢浮现出善良本性。
随之浮现的还有她的绘画天赋,因长期受环境和父亲的压迫,连上学持笔的机会也无法拥有,平日里只能与闺蜜靠着偷化妆品为乐。
在重返校园后面对画纸的她毫无头绪,束手无策,手中的画笔如同废物般的存在,反而是那些五花八门的口红、眼线笔、睫毛膏成了艺术发挥的道具。
恰恰是这不寻常的画作让老师看到了曙光,开启零零星星的绘画指导工作,最终慧智解除内心冰封的情感,将爱的告白一笔笔勾勒在画里。
Ps:老师的谆谆教导绝对不是因为奶奶“爱的贿赂”。
(⑉་ ⍸ ་⑉)
面对新生活不再彷徨的慧智,底气十足地向德九叔叔提问:“大海宽阔还是天空宽阔?
”而叔叔的回答就如当初的自己一般。
此时慧智便一脸傲娇地指着自己的画作解释道:“是大海拥抱着天空啊。
”从第三段提问中得知,慧智已经明白那些活久了便知道的事情,明白了在光的照耀下,大海更为宽阔。
在这里,我想引用林夕在《曾经》中的一句话“只要待到某一时刻,某一光景,一切终归会明白了解的。
”慧智的告白画中,奶奶就是心中的大海,承载着无限的爱意,让她走出漫长的黑夜,最终在阳光下活出了自我。
(⺣◡⺣)♡ 最后,还有一个惊为天人的细节不提对不起自己,看好了,我有一条一模一样的冬日睡裤。
感谢观看,欢迎指教。
不黑中国就演不下去!
煽情的太刻意了
黄蜡笔,录音机,海比天宽。被狠狠煽到了,不争气啊
油菜花田
近期不會再看韓國的催淚大戲了,我最近看了太多了
也许恩珠替以慧智之名一开始存有不良动机,当奶奶回报以朴实的真挚时,恩珠不安于这种欺骗,被强烈融化,于是愿意去填满这美丽的谎言,作为告白的画无疑成了点睛之笔,后续的再度相守多少流于一种仪式,对于生命的圆满,错的一定要在弥留之际获得纠正。
没给我哭撅过去
孙女给奶奶带来希望,奶奶把孙女从黑暗中带回来,就算没有血缘,又怎么样呢,已经是一家人了。奶奶老戏骨,但是整个片子节奏太慢,没有打动我。
抽烟的时候,奶奶问“是大海广阔还是天空广阔呢?”得到答案之后其实就能猜到她的身份,但她还是说出“就算再苦再累,只要有一个坚定的伙伴就够了,这就是人生。我愿意做你的伙伴,你只需要按照你的心意活下去就好,奶奶愿意为你做任何事。”其实爱无关血缘关系,爱可以跨越一切。她的爱毫无任何杂质,就只是纯净的希望你好的爱,不管你是谁。就算这个女孩骗人,抽烟,偷钱,奶奶还是认为她是值得被爱的,所以女孩能画出那幅画“我孤苦的人生,在最后时刻遇见了你,这也是一种幸运。”她找了孙女太久了,这么多年认为自己弄丢孙女的愧疚全都转化成对孙女的爱,这些爱快要满出来了,急需要一个人来接受它们,这个时候出现一个女孩,足以让她破碎的心重燃希望。那副画上,奶奶在海中牵着两个孩子,好美好美。
刚开始也以为是孙女回来了,总觉得没有小时候好看,原来是冒充的
如果不是比较热门的演员,会更客观地看到这就是一个很煽情的简单故事
不但顛來倒去的流行歌曲,電影明星和肥皂劇,就僵化不變的模式,就像其他細節一樣,早就被制定好了的陳詞濫調,可用再安插在任何地方。
没你们形容的那么感人..
一老一少演技都超级棒,金高银真的有点像周冬雨,尤其是单眼皮。中间有几次虐哭了,少女和背着画板和老师一起上山去写生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想哭,大概是因为她真的开始相信梦想了吧。ps,男主角很帅很阳光啊!
可怜的老奶奶,致敬
奥尔珂德曾在《小妇人》中写道:“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尹汝贞表演绝佳,但编导层面的呈现很一般。
季春奶奶离世时,叫女孩子恩珠而不是慧智,这部电影的结局就升华了。在抽烟时就已经知道不是自己孙女了,但还是跟她说了那些话,很多东西还真的是要活得久了才能明白呢。尽管她宁愿相信她是原来的慧智,但内心里早已经接受这个“孙女”,那幅告白的画真的被感动了。你说:到底是海洋广阔,还是天空广阔
剧情韩式套路化没有太大惊喜,尹汝贞演技好
挺感人的,奶奶早就知道了南恩珠不是李慧智,天空大还是海洋大。不用漂亮演员的韩国电影增添了许多生活的真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