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数据,哈哈,瞎记录。
夏商国际水产交易中心:厦门最大的水产品批发市场,海鲜品类超过200种,占领着厦门80%的市场份额。
只有400万人口的厦门,每天消费海鲜近400吨,这要归功于旅游。
鼓浪屿:一万多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占三分之一。
每年有超过7万对新人来这拍摄婚纱。
淡季只有两天,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
鼓浪屿是中国第一批接触西方音乐的地方,诞生过一百多个音乐世家。
鼓浪屿钢琴博物馆中国最早也是最大的钢琴博物馆。
每天大约有5万游客和市民通过轮渡往返厦门岛和鼓浪屿。
仅隔600米,单次航行只需要8分钟。
80年不间断航行。
面积只有厦门市十分之一的厦门岛。
第八市场:80多年前,厦门岛先后出现九个以序号命名的农贸市场,唯独第八市场存活下来,成为这座城市最古老的农贸市场,同时也是最文艺最新潮的市场。
厦门大学:人工敲钟已经97年。
一天一共敲19次。
包括上课、预备钟、下课。
每年有600多万人次游客。
通过平民化的讲述、新视角的选择,以及多面性的勾勒,锦官城“余生很长,何必慌张”的态度在《城市24小时》(第一季)第四集中被娓娓道来。
成都,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名城。
它的一切都在历史的长河中变化发展,却似乎又有一些东西仍然保持着最初的模样。
在这个巨大的城市空间内,努力生活的普通人,和他们身边的烟火气,共同勾勒出一缕缕的温情。
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推出的系列纪录片《城市24小时》(第一季)第四集,以全新的视角、生动的叙述,带我们走进这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图片来源:央视网)取材平民化,突出城市主题每一个普通人都为城市的运转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成都人始终在这座城市中认真努力地生活,用他们身边的烟火气,营造出最闲适、自在的城市。
在《城市24小时》(第一季)第四集中,“烟火气”、“慢生活”作为成都最为显著的主题被放大突出。
本片选取大量生活化的镜头,取材平民化,如茶馆中闲谈的茶客与老板、菜市场讨价还价的市民、居民楼里为回锅肉的做法而争论的祖孙……在成都人的日常生活中寻找最打动人心的温暖,使得成都充满烟火气息、生活节奏缓慢而悠长的形象在这种平民化的表达中得以鲜明地彰显,形成与其他城市不同的独特的生命力量。
(图片来源:央视网)立足新视角,讲述城市名片在系列纪录片《城市24小时》中,每一集都浓缩着一座城市6个主体故事及18个左右的场景故事。
因此,如何在50分钟内以全新的方式讲述城市的真实生活面貌,带给观众关于一座熟悉的城市全新的认知,也是本片重点关注的议题。
大熊猫作为成都较为具有特色的城市名片,已被海内外所广泛熟知。
而在《成都》一集中,导演在叙事视角的立足上进行创新。
本片选取凌晨5点到早上8点作为叙事时间范围,将大熊猫起床之后的生活状态通过饲养员高强度的工作进行体现。
观众在了解大熊猫的日常起居的同时,也对熊猫饲养员予以关注,进而改变传统的刻板印象,拥有对这一城市名片更为全面、清晰的认知。
(图片来源:央视网)勾勒多面性,关注社会现实在成都慢节奏的生活中,成都人依旧是这座城市运转的核心,不同岗位上的不同群体共同组成了这座城市的宏大叙事。
本片选取较多类型的社会群体,通过软件园中游戏测试员的工作状态体现青年人在有“少不入蜀”之名的成都如何奋斗,以深夜的书店中加班、办公、学习的白领与学生洞见成都人在忙碌中寻求安静的生活方式,讲述“巴适自在”的茶馆背后老板如何劳碌辛苦……从而勾勒成都的多面性特征,表现出成都在自在闲适中依旧发展变化所蕴含的动力,深切关注社会现实,展现生动丰富的城市样貌。
(图片来源:央视网)成都就这样以自己不紧不慢的节奏,带着烟火的气息,走过两千多年的历程。
通过平民化的讲述、新视角的选择,以及多面性的勾勒,锦官城“余生很长,何必慌张”的态度在《城市24小时》(第一季)第四集中被娓娓道来。
24小时的记录勾勒出这座城市的人间烟火,以影像的语言和动人的故事抚平都市中每一颗凡人心。
24小时记录人间烟火,抚平城市中的凡人心
带着对湖南摄影考试的心理阴影,在考试的前一分钟一直拿着笔准备开写观影笔记。
真的写了超级多,有一张半的a4纸,这个片子让我在考场开心愉快的结束了编导笔试。
幽默的解说词给观众亲近的感觉,而且毕竟在湖师大,配置还可以。
感官还蛮好的。
而且这个片子特别的好分析!
真的是爱了爱了。
希望接下来的面试加油啦!
湖南编导生2020!
其实这部片子感觉真的不咋样,但我真的很想抛掉一切专业的东西,仅仅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观看,其实还是不错的(个人觉得),但我真的要感谢,湖南省教育考试院终于做了一次人。。。。。。。。。。。。。
再次谢谢您,最后祝各位都有个好成绩。。。。。。。。。。。。。。。。。。。。
,。。。。。。。。。。。。。。。。。。。。。。。
,。
这么好的纪录片,不知道为什么给这么少的分数。
每一集都喜欢。
越看越感动。
尤其厦门那一集。
东北口音一出来,马上想知道这个人的故事了。
有趣的地方也多。
印象最深的是成都软件园那几个直楞楞站着的人,随身携带物品的展示。
最后一个人狡黠地一笑,浑身上下只有一把钥匙(还有个什么忘记了),也马上想知道这个人的故事了。
但是导演没接着说下去。
还有九十岁的成都老爷爷,他孙子已经是爷爷了,他还在厨房里做回锅肉呢,这也太可爱了吧?
喜欢每一集洋溢出的烟火气。
敬佩编导的才情。
期待能有下一季。
如果没有第二季,打算再看第二遍。
以下只是一些随手的记录,希望有一天能够有钱有闲真的去这些地方走走看看~1、郑州:也许你从来没有到过这里,但也许明天就会路过郑州火车站银基商贸城二七纪念塔胡辣汤郑州莆田车站(调车作业)豫剧、梨园春紫荆山路陈砦村郑州国棉四厂西郊烩面(四厂烩面)富士康新郑机场张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即使外表一样,代表每个城市的故事却是唯一的2、武汉:曾经,中国只有两座“大城市”,一座是“大上海”,一座是“大武汉”过早(码头气质)、热干面汉阳:玫瑰街过江、武汉长江大桥司门口武汉江汉关大楼二号地铁线的人多光谷,光谷资本大厦武汉大学(老斋舍,樱园)人的一切痛苦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生活,真是个沉重的词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武汉东湖、武汉楚天台《汉阳门花园》bgm《归元》归元寺庙六渡桥武汉三镇(汉口、武昌、汉阳)武钢、宝钢、红钢城知音号游轮(三步踩)汉口夜市、吉庆街、宝成路夜市、中山大道 3、深圳:还有比跑得快飞的高更刺激的吗?
有,跑得更快,飞得更高中金(投行)深圳福田三和人才市场深圳南山华强北商业区,一米柜台赛博大厦,一米台面城中村千间房屋一张床,百亩田地三顿饭深圳湾口岸、罗湖口岸,跨境儿童深圳北站,香港西九龙园岭小学科兴科技园大中华国际交易中心“胡润财富排行榜”深圳书城:当整个城市堕入黑暗,这盏灯仍然为你点亮栖息精神的永无乡 4、成都熊猫基地鹤鸣茶馆、抚琴社区茶馆,碧潭飘雪(茉莉花茶)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酒再瞌睡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可以在一杯清茶中得到和解玉林菜市场成都农产品批发市场看得见的地方藏着修仙娱乐,看不见的地方有着勤劳能干宽窄巷子农家乐、徐家大院天府软件园成都人才落户九眼桥酒吧街西岭雪山余生很长,何事慌张5、厦门:文艺有很多种,有一种叫“很厦门”厦门海鲜(水产品)时令和新鲜(400万人)鼓浪屿海沧大桥跳岛、厦门岛,厦门高崎机场船的引航员(高级引航员不足200人)八市菜市场(文艺而正宗)沙茶酱沙坡尾(追星和怀旧—文艺)(拉呱,聊天)厦门大学(建南大礼堂)BGM《鼓浪屿之声》鼓浪屿钢琴博物馆曾厝垵厦门软件园圣妈宫娘娘无锡:梅花天心台、念劬塔、岁寒草堂、开原寺、清芬轩
看完才知道:1.深圳为什么不堵车,三分之一的人坐地铁,不想浪费时间在堵车上,时间就是效率。
2.深圳有16万金融从业者,367家上市公司,总市值10万亿元;2018年深圳GDP就超过了香港,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3.龙华有个全国最大人才市场三和人才市场,饿了么骑手月薪5000-10000。
4.深圳是中国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
5.皮蛋瘦肉粥是点单最高的菜品,每一单外卖成本比全国平均价格贵五元。
6.南山是因为这里有陆地上最南的山。
7.中国每4件专利申请中就有一件来自南山。
8.深圳有1438个城中村,占深圳总面积1/6,居住了1100万人。
9.深圳每天有66万人口在港期间流动,14座口岸中,罗湖口岸人流量占了1/3,港澳高铁14分钟。
15.深圳是唯一一个全市统一校服的城市。
16.深圳的小学生100万,但老年人比全国少一成。
17.科兴科技园是中国加班最长的大楼。
18.深圳是最爱阅读的城市,销量最多的是财经类书籍。
还是比较有趣的一部纪录片。
习惯了深圳生活的人看完这部片子才知道深圳真是无趣极了……😢😢😢一直以来最为我所吹捧的“恰到好处的冷漠感”在和成都对比下不堪一击🤧E01绿皮火车就是最人世间的场所,第一集一开场就被吵闹支配了,已经开始ptsd了!
我也好想住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总感觉内心有所依托,活得更有归属感😢富士康工人那一幕“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但是下班了能在街边吃串能去网吧打游戏还能在回家路上听live我也是很羡慕👊🏻最后那个医院更像是凑数的……E02武汉的过早真的好热闹好羡慕,光谷最开始那段好可爱好幽默!
武汉长江大桥下面的场景和广州沙面好像。
以后我也要去知音号和东湖,还有那个八十年代风舞厅!!!
这集让我感受到了武汉是如何运作的;最后的文案写得好好,武汉真是个奇妙的有江湖气息的城市!
(武汉和郑州都有厂,我也想住大厂家属院呜呜呜呜E04成都有熊猫有茶馆有酒吧有农家乐,闲适又有趣,不过真的好8D我要晕叻!
E05厦门就不看了!
去过两次鼓浪屿了!
城市24小时,拍武汉拍得很差劲。
开篇谈过早的解说词从公众号里抄的就算了,地标建筑黄鹤楼讲都不讲,武汉大学这么有文化有历史有内涵的武汉名片,也讲得很敷衍,就只把樱花和老斋舍,插在光谷的创业潮里一带而过。
镜头语言也很差劲,就感觉整个武汉很浮躁:堵车堵得毫无特色,不知道为啥要讲;汉口、武昌、汉阳的介绍,没一个区域的人听了能开心;特别是光谷部分,拍出来就是一个大工地,说起来遍地大学生,镜头里全部是毫无特色、毫无生气的人群。
据说故意挑的犄角旮旯拍的,可犄角旮旯也有美啊,并没有拍出来。
精气神的细腻感受,啥也没传达出来。
东湖那么美,本是堪当众湖魁首的存在,只选了风光村,说是堪比意大利海岛彩色渔村……镜头里看过去,觉得心好累。
讲 长江大桥是从养桥工着手的,生编了一个“最短窗口期内动车十分钟后就要经过,大家争分夺秒修轨道”的故事,这叫纪录?
瞎搞。
不过大桥部分的镜头好看,有很多没有见过的角度。
最后采访了冯翔,把他拍得脏兮兮的。
幸亏歌好听,而且他说的话比解说词不知道好多少,那才是对武汉有感情、有认识的说法。
在武汉生活的10多年,能感觉到在它微观的市井生活,和宏观的格局跨度里,都蕴涵着不同的欢喜,可以说是有泼辣不怯场的丰姿,也有切肤又可人的细腻,无法忍受这个所谓的纪录片,让武汉宛如披头散发一般被推到台上。
如果就按冯翔的歌词那么去拍武汉呢?
汉阳门花园: 小时候的民主路冇得那多人,外地人为了看大桥才来到汉阳门,汉阳门的轮渡可以坐船去汉口…… 现在的民主路每天都人挨人,外地人去了户部巷就来到汉阳门……六渡桥: 铜人像的边下是长堤街,袁公堤里头往日那叫“赛秦淮”,民众乐园正满不唱京汉楚,为了赚点钱一个个的把摊子都摆出来,六渡桥 不见了 ……东湖:那天爹爹背倒我往回走,走过了长天楼,走过了听涛轩,他放倒(放下)我,喘了口气,我正满都记得他唱歌的声音,背坨坨,换酒喝……东北湖、西北湖: 东北湖,西北湖,后来变成了冇得湖,围转修的亲水房,中间是个大水塘……凌波门 :樱园的樱花又开了,东湖南路每天都堵倒,过些时热天就来了,我们就可以一起往东湖跳……归元:每年初一我们全家要到归元寺里来,一大早晨家家让我们一家都换新鞋。
她说我是观音大士送给她的伢,所以每年都要给大士披红又挂彩。
说真的,抽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是非常庆幸的,真的是个好片子,不仅不偏,而且拍得很好,真的,考试院爱了我,感谢😘 相对于很多纪录片,这个片子不仅主题明确而且视听语言也很好写,是个非常好发挥的片子,很多的镜头都值得好好写,建议之后好好看看分析分析,拉拉片子。
虽然40分钟对于考生来说会有点偏长,但是自我感觉还可以(因为非常好看),而且该片不是大讲空话,内容上的填充都很棒,从小人物来看大深圳。
附几句里面的话吧,个人是爱了。
1.人们四处选择孤单,人们四处选择狂欢2.深圳没有忘记“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3.当城市陷入黑暗,这盏灯仍为你亮着 希望湖南考生都有个好成绩吧,面试也要加油呀!
“平平无奇”,一股流水账的感觉
成都那集很好看。基本客观。
看了2遍,挺好的。适合去过的温故知新,没去过的种草
每个城市都太多层面没法用一集50分时长的片讲透彻 都是蜻蜓点水吧
深圳这集很狗屎,思政工具。。
比起72小时,显得谋篇太刻意,叙事太啰嗦,前看后忘,maamaa
不得不说,中国的城市已经越来越趋同,只有吃,能区分彼此~
竟然没有cbd
Ep1:深圳年轻有冲劲向天要地,向海圈地老龄化程度比全国少一成,创造出了"共享家庭"模式深圳平均四个人里就有一个老板,但人均阅读量位居全国第一Ep2:成都慢节奏下的小悠闲独特的茶馆文化拥有的酒吧数量仅次于北京和上海拥有的书店数量仅次于北京Ep3:武汉 有江有湖,江湖儿女江湖气在上个世纪,中国只有两个大城市:大上海和九省通衢的地理位置,码头文化孕育出了武汉的“过早”文化,近一半的武汉人都外出“过早”武汉:120万,拥有大学生数量许多的城市潜江小龙虾:要养殖的外来入侵物种这个时代属于年轻人,也属于过去的年轻人留一方天地给她们和过去的岁月握手言欢。野生于武汉民间舞厅的“三步踩”
郑州:真的没听说要从小学豫剧,倒是想尝尝咖喱味的四厂烩面。武汉:拍出了大武汉的江湖气~怀念2009年华农一块钱一碗的热干面。深圳:借人工智能之口,吐槽拍纪录片不挣钱,服气!成都:陶瓷窑里烤出荷叶鸡,萨克斯奏响苏三起解,窗含西岭千秋雪,碧潭飘雪最成都~厦门:要不是看这部片,我还以为厦门的关键词叫“过桥”……郑州五年,又刚好在过去十年间行走过武汉、深圳、厦门、成都。一座城市的24小时哪能浓缩在50分钟里,值得纪录的又何止24小时。
蛮不错的纪录片,可以满足我这种没钱旅游的人一饱眼福😂。
郑州那集拍的最好,其他都流于表面,少了点意思。尤其是厦门那集,海滩一边唱戏,另一边是rap摇滚乐,号称这样的中西方碰撞,是非常老套的桥段了。
感觉到了导演在过审方面的顾虑,以至于最后的呈现流于表面(也就是常说的刻板印象)。有幸在其中两个城市待过,于是看片的过程变成了一种怀旧。片子亦展现了一些我不曾发现或体会过的城市特质,还是很有意思的。会继续关注续集。
我认为的纪录片不仅仅是纪实,更是有思想导向的。这个片子剪辑、素材都很平平,像流水账一般。再加上有些刻意的温情牌,看得我好尬。看完感觉中国人民好辛苦。
终于在这里看到了跟我一样的底层的国人
刚看完武汉的留个言,因为不是郑州人,也没在郑州生活过,对郑州并不了解,感触不是特别明显,武汉这期就不一样了,拍得很用心,看得出是做过非常非常深入的了解和体验了的,把武汉人和在外地的武汉人的情怀都讲得十分准确清楚,这让我又一次眼眶湿润模糊
坚定了去成都养老的想法。
还好叭~客观的讲 成都这一集讲火锅 看起来导演没去过重庆呀?
一点也不nhk
热干面、大桥、轮渡、江汉关、光谷、武大、编钟、武汉人的东湖、红钢城、小龙虾、冯翔的汉味民谣汉阳门花园…很了解武汉,拍出了武汉的烟火气,一个江湖气十足、码头文化深刻烙印入骨的武汉栩栩如生。热干面贯穿首尾,这就是武汉的精髓。乡愁 武汉 怎不思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