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极寒之城》也是本周新片啊,汇聚了夏雨、李立群、谭凯、张国柱、金士杰等一批演技派中老明星,宣传上主打“叔圈”、“叔文化”,但上映之后还是变成了个小透明哈,既没啥票房,也没人谈论。
但毒舌君毕竟是“逢片必看”的嘛,那还是来聊几句吧!
这片子还是让毒舌君有点意外的,看片名和海报,感觉这又是一部类似《悬崖之上》的谍战片,或者类似于导演杨枫前作《铁道英雄》的抗日片,结果看了发现,这是一部纯而又纯的黑帮片,这种内地导演拍的旧时代背景的黑帮片,感觉有好多年都没有在大银幕上出现过了吧。
故事其实很简单哈,就是夏雨扮演的复仇者,以枪手的身份打入黑帮内部,获取信任,寻找当年血案的真相,并找准时机搅乱黑帮,以实现他向黑帮大佬们复仇的目的,这就属于那种孤胆英雄单枪匹马斗黑帮的经典模式吧!
但这片子虽然拍出了黑帮片冷峻、硬朗的气质,一些角色也令人印象深刻,成为一部及格作品本来难度也不高,但由于几个方面的问题,让这片子最终还是没到及格线哈!
首先就是本片的开头不吸引人,并没有围绕夏雨展开故事,而是给观众介绍了几个主要黑帮大佬的角色,这就导致影片的开场戏东拉西扯,故事性偏弱,阻碍了观众迅速入戏。
其次,夏雨一个人颠覆整个黑帮,并非靠什么精心设计的圈套和深思熟虑的谋略,而主要靠的是黑帮主要人物的愚蠢,诸多“降智”的剧情和角色拉低了影片的水准。
比如说那个从美国芝加哥回来的黑帮大少爷,一开始还以为他带回了啥“国外黑帮的先进经验”呢?
结果就是一个自视甚高、目空一切、纯而又纯的纨绔子弟,这个黑帮与其说是夏雨搞乱的,不如说是这位黑帮大少爷种种极限作死的行为搞乱的,夏雨只是在一旁煽风点火罢了。
还有李立群和冯嘉怡扮演的那两个黑帮大佬,把夏雨引入澡堂,派了俩杀手进去杀他,这俩大佬就坐在澡堂外面闲聊上了,结果夏雨在澡堂里面把那俩杀手干掉之后,拿着手枪出来就把这两位大佬给控制住了。
这事儿闹的,夏雨是黑帮的头号打手你们不会不知道吧?
只派俩杀手进去你们就那么有把握?
甚至不屑于多带几个人保护自己,也不去瞅瞅情况、听听动静?
万一被夏雨反杀了呢?
没错,这俩人就是这么漫不经心、就是这么降智托大哈,所以当夏雨拿着枪出来对着他们的时候,那场景就显得很搞笑了。
还有影片中一些细节呈现做得也不是很用心哈,影片结尾张国柱扮演的黑帮老大刚给手下布置完任务,手下一推门发现前来复仇的夏雨就站在门外,后面还能看到横七竖八躺倒的一堆保镖。
好嘛,这是在黑帮老大的家里啊,外面都已经大战一场了,张国柱等人在屋里面就一点动静都听不到是吧?
是什么门隔音效果这么好?
最后夏雨也是“超人体质”大爆发哈,别人中枪都非死即伤,他要害中枪依然能跑到火车站去见老婆,然后被杨皓宇扮演的黑帮老大管家连捅数刀,他居然还有余力拔刀反杀,捅死管家。
这……如果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看这种怎么打都打不死的孤胆英雄还能接受的话,但现在时代变了啊,再看这种“不死小强”就只能让人感觉过于夸张、假得过头了!
(文/毒舌君)
故事的背景选的特别好。
首先是社会背景,除了民国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多方势力混战割据的短暂时期,这种时期故事不会有所限制,很多内容都可以讲述,剧本的创作空间少了很多枷锁。
其次是地理环境,黑山白水的冬季,白茫茫一片的针叶林,洁白厚重的雪染上鲜红的血液是强烈对比。
片子整体色调选择都是暗色深沉,肃杀、凄冷的环境更加渲染了这种基调。
缺点就是故事讲的单薄了,这么好的时代背景,创作空间如此宽泛,竟只创造出了一个简单的枪客复仇的故事。
为了信守承诺、帮助兄弟复仇,蛰伏隐忍多年,成为枪客刺杀仇人和对手。
现代版“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拿着同伙的头颅做投名状打入敌人内部,最后同归于尽、一举歼灭。
作者很多情感处理的很含蓄,尤其是枪客和妻子这段感情,以及和编辑的友谊。
但是和反派仇人之间的斗争,除了武力以外,缺少斗智斗勇的智力环节,除了杀戮和保命,没有太多文戏。
导演叙事节奏很慢,徐徐展开。
主角的复仇之路,有现代的“侠客”的精神在身上体现。
俗套的台本却还在故作高深地咬文嚼字,深怕你注意不到剧本的缺点故意穿插强调,毫无逻辑的斗争逻辑全为了流水线给男主送人头,乃至刻意营造一个“日方刚退走、苏联大兵日常巡街但从来眼瞎听不到枪战动静”的真空环境好让各方手下被男主一个人砍瓜切菜,只为了满足导演那套俗烂到毫无新意的长篇正义论和无处安放的“电影美学(?
)”。
只能说导演群体中的张艺谋之类还是有点太多了,虽然苍茫雪地灰色建筑黑衣红血是挺漂亮,火车呜呜穿梭过漫天雪花的镜头确实挺漂亮,但论漂亮毛子来部电视剧都有这镜头,是不是多少得有点自己的东西?
创作团队自己的东西是什么?
那套说好听叫“先秦侠气”难听点叫“俗套原始且毫无指导意义”的朴素善恶观?
“黑恶势力”们的利益动机是什么?
因何聚散崩析?
人人皆坏得愚蠢且直接更毫无理由,只有看似浮夸的设定却毫无支撑起人格的骨架(包括演得最出色的李立群的“奎叔”)。
批发流水线上产出一般的人头数量填补了人物刻画的苍白,所有人赶场一般的赴死来成就导演的演说欲。
山里的恶客和滨城李家的关系?
老焦一系代表的什么?
奎叔、查爷的身份?
李桓身边那个管家的行事逻辑?
贯穿全片到底银行案是绑架?
勒索?
37口灭的是啥玩意儿?
顾念读的哪里的学校?
怎么突然就有人作证他被抓过还诹出莫须有的身份?
为什么李家一边担心银行案拼命捂盖子又一边选择直线粗暴的一路杀杀杀?
统统不重要,全都只是给男主提供一个杀人游走展示风姿“便宜行事”、“替天行道”的借口罢了。
包括突如其来的感情戏,生硬到极点的错过,最有一场雪中倒地,白茫茫一片落得真干净是吧,旁边车站两个保安就这么眼睁睁看着有人持刀互杀倒地啊喂,你们为什么就这么看着^_^只有我们奎叔是真的三头圆场左支右绌,一把年纪都金盆洗手了还要操碎一把老骨头,奎叔,惨。
——————回复:片中前半段给出的背景中,包含了银行案重新冒头、苏联入驻清剿其他地区与日本关联黑方势力、李家急欲擦屁股切割;但到了后半段,则完全转变成了李潘两家过家家。
李家没有为自己洗白上岸接引新时代做出什么实质上的努力(当然,片中给出的“理由”是要低调),可你们干的事低调还是你们既往犯的案是低调能捂得住的?
而且看你们这随机枪战的样子也不像低调的样子啊。
可是他就按头让你低调了,硬是让苏联人随机巡城但永远背景板,试图创造新世界的共产国际是这么温和的?
是不是多少有点随便了🫤,你要说这是因为他们判断苏联人留不久,怎么日占时期你们就判断他们能留八年于是要上赶子跪大佐?
换毛子了就直接闲置不谈了?
何况也没看你们有联系国民政府或者gcd为日后洗白经营人脉啊?
就这么个遇到事情鸡毛一样的思路还能被潘家吹一句“卧虎藏龙”(潘家老头吹牛逼的时候也不知道顾念这个挂壁吧?
),这不是现场给我尬住了。
确实,很多问题片中似乎给了“解释”,但敷衍凑合的理由也是解释,不是给个理由凑合过就能算逻辑有支撑的。
如果他们要讲述的是一个“重然诺而轻生死”的朴素故事,那么就势必应当让“值不值得”成为一个必然要回答的问题。
但是片中只有主角和画外音的老焦喊了两句老掉牙的正义论,除老奎外的人无论高矮贵贱,全都只是一团看似鲜亮实则面目模糊的色块。
酣畅淋漓的一场复仇大戏。
无论是服化道还是摄影、打戏都拍得极有质感。
冰天雪地里策马奔腾的下山匪帮、鹅毛大雪中女主期盼的回眸、车窗上渐渐模糊的脸庞、雪夜中肃杀、寂寥又阴暗的氛围、清冷孤绝的背影,深深浅浅的脚印👣,独有的北方图景,勾勒得绝佳。
文戏的bug是有的,影片前前后后送审修改数次,想来必然牺牲了更多的精彩。
无论如何,故事能圆的回来,实属不易,国内院线能看到一部剧情扎实,全员演技派的国产电影🎦,容易么?
珍惜吧!
向主创致敬!
个人更喜欢李立群对人物角色的理解和演绎,不会过分匠气,而是形神兼备地让人相信他就是奎叔--奸诈油滑,满脸堆笑,充满算计,泥鳅本鳅是也。
夏雨有突破,第一次见他在银幕里承担如此重的打戏部分,不得不说是一大惊喜!
王可如整个样貌身段都好适合那个年代的审美偏好,选角成功。
为数不多的几场戏,足可见演技也是过关的,前途无量啊。
本片枪客顾念的扮演者夏雨在映后分享说,他的角色、金士杰老师饰演的老焦和焦刚老师饰演的路进是“意识合伙人”。
而在滨城这座地理环境极寒、多方势力龙盘虎踞的“极寒之城”,正邪交锋可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面对恶人团老谋深算,虎视眈眈的险峻形势,唯有秉持希望烛火,心怀理想信念方能行稳致远。
今年是夏雨出道三十周年,当他站在屏幕前欣赏自己三十年来的角色混剪,我仿佛看到了顾念在沐风栉雨的斗争中从容地笑,这个角色是需要有一定沉淀和蓄力的演员去诠释的,夏雨可谓是绝佳人选。
看似孤军奋战的顾念其实并不是孑孓而行的,他有理解他抉择和坚守并一直给予贴心守护的贤内助文秀,有在精神层面达到神交程度的至交老焦,还有象征文明火种的下一代“仔仔”,还有缘悭一面的引路人方翰……了无牵挂者忘生,心有所爱者往死。
有牵挂的勇者也可以所向披靡,文秀的爱给了他力量,无论结局如何,都无悔付出。
多年以后,也许别人谈起,也许是下酒菜一般的前尘往事。
但总有人记得这份“隐忍于心 豪爽于情”的义胆忠肝和柔情满怀,勇毅前行。
很喜欢电影里几对角色的对照关系,比如“给李家扛活儿”的郭七平时不显山露水,关键时刻却能力挽狂澜,和顾念的枪客代表同样有勇有谋;仲震和老焦同为场面人,做事果决,杀伐决断,堪称领袖人物;李庆和路进同样呼吁进步,大胆革新,那为何恶人团最终落得功败垂成下场呢?
可能就是因为太过于投机,利己主义作祟,全然不顾新的环境大势,迂腐不堪。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而恶人团的狠辣与复杂的角色塑造,让黑白对决可看性更强。
谭凯对于反面角色的看法也是我的观点,不降智的恶人团的人性挖掘更有看点,更加耐人寻味。
《极寒之城》(类型:动作/演:夏雨)已阅。
先说结论---好过2000年以来99.78%的华语动作悬疑类电影。
时代背景是苏占时期之东北(滨城即是哈尔滨)但与传统家国情怀的谍战无关(与抗联稍微擦了点边),而是新编了一段偏冷门偏私人的当代“刺客列传”。
电影气质复古,寒意贯穿始终,几场封闭空间的群戏张力十足。
服道化有诚意,去“塑料化”去得很彻底,总之---没有花钱的不是。
电影姿态很低,就是老老实实讲故事,故事总体够饱满,古早黑帮生态大揭秘,人物基本立得住,夏雨扮演的小顾有先秦古风,配角也出彩,能咂摸出“教父”众生相的一些味道。
当然也有缺憾,因铺垫不够,以致女性角色纸糊的一样让人不易共情。
反派降智比较严重,老奎反杀潘顺闹着玩一样。
台籍演员国语配音让人出戏(当然李立群金士杰不存这个问题),高捷秒领盒饭暴殄天物(这样的好演员是看不够的)。
题外,好看的电影必然有吸睛的故事,而烂电影喜欢玩概念,玩氛围,剧情不够音乐来凑,镜头花哨表演浮夸。
这厢观众一脸懵逼,那边半瓶醋的导演还沾沾自喜:看,我TM多高级。
主观评分:8.5分
海报&基础信息剧情概述讲述了战争年代的滨城恶人当道,男主作为枪客加入杀害自己部队班长全家的仇人的手下当卧底借机复仇,并成功复仇的故事。
评价感受男女主角的感情线很微妙地刻画,没有太多你侬我侬情与爱的话语,但表现出来无限默契与爱意,包括最后的结局并不是停在了成功复仇,而是倒在了没能赶上共逃的火车遗憾和完美结局的幻想里。
李立群的两面三刀又阴险又好笑,这么多老戏骨里面还能如此有加分亮点不容易。
老大少爷完全就是一个二傻子,果然是慈父多败儿,全程剧情和意外推动担当,就是可惜了他最后要杀老子和日本人彻底撇清关系,但是他老子死前看到他中枪还在拼了命挣扎想救。
不过山上的人从头到尾也没下来,白期待了半天一帮土匪下山荡平滨城的场面。
印象深刻
协助杀人的时候那叫一个杀伐果断,结果一听说是少爷自己的意思马上就怂了
看到最后祭出这张合影才明白真正的剧情
用空枪把老狐狸的真面目骗出来,最后实现一场狗咬狗
距离那么近,现实又那么遥不可及
李立群:我是退休的老人,大陆高铁有没有靠背,我不记得了https://new.qq.com/rain/a/20230413A089ZY004月12日,有网友在李立群发布的视频下留言,让他给台湾省的朋友们科普一下,大陆的高铁到底有没有靠背。
回台湾省之前,李立群一直在大陆拍戏,并居住在上海。
对于高铁他再熟悉不过。
如果事实真相由他来说出,应该更有说服力。
从这个角度看,网友的留言没有什么。
但是,很喜欢回复网友留言的李立群,这次却选择闭口不谈。
难道他是没有看到留言吗?
事实并非如此。
4月12傍晚,李立群回应了网友留言。
他表示,自己只是一个退休老人,发视频里只会分享自己的退休生活,不想卷进是是非非,所以大家也不要叫他去解释。
显然,李立群看到了网友的留言,也知道整件事情的经过,但他就是不想去说。
难道他也忘记了大陆高铁是什么样子了吗?
李立群短视频生活开始于上海。
当时,他家长里短的短视频方式,受到很多人喜欢。
离开上海,很多网友还表示了不舍。
但回到台湾省,说要享受退休生活的李立群,用最快时间和大陆网友割裂。
因为那段时间他的流量热度很高,一回到台湾,李立群就被媒体当作顶流,争相采访。
李立群以为自己要在台湾省安享晚年,再也不会回到大陆,他积极在镜头前表态,如果发生什么事情,会“死守台湾”。
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夏雨的,只是自从《独自等待》之后,很少有让人映像深刻的角色,大都是在打酱油。
这部里头,虽然故事略显老套,但夏雨这个角色总算是绝对主角,不是流量明星,“沦落”到如此地步,算不算是一种悲哀呢。
故事以金士杰“送人头”为开始,最后也是以金士杰“不过是道下酒菜”结束。
这东北发生的一出大戏,终究是热闹的散场,可以想象,是谁笑到了最后,坐收渔翁之利。
大哥专业户在故事里头也属于送人头的角色,为了夏雨顺利上位,两位宝岛人士都选择了“英勇就义”。
在故事开始,最大的坏蛋,大概是这位。
这位也是有自知之明的,自诩是东北头牌,因为太多人想“弄他”。
只不过,很快最大的老大就现身了。
说实在的,这老大的觉悟,完全是两个档次。
“只能有一种声音”,这种指导思想,大有可为啊。
如果,不是有个不着调的儿子的话。
故事的套路,基本就是在这位不着调的二世祖身上了。
典型的“德不配位”,而这种人,往往格外的想“成就一番事业”来证明自己,结果搞得鸡飞狗跳。
聪明人,只需要动动嘴,就把老大给折腾死了。
当然,故事里头究竟是谁在“搞鬼”,其实也不太难猜。
老奸巨猾的,当然都是老家伙。
不过,表现最出色的,还得是李立群。
前段时间,网络上一阵风暴,差点把李立群给卷走,还好,老头定力足够。
深谙“抱团”的重要性。
这该狠的时候,感觉比夏雨还抢戏。
只不过,老头还是改不了“骑墙”的本性。
都到了这个地位了,再“骑墙”可是要出大问题的。
故事里头,夏雨唯一的盟友,是这位主编。
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相信写一篇文章就可以揭露真相。
结果,结局非常悲惨。
这事儿,再进步个七八十年,也没人有胆子说这话吧。
最后,说点别的,虽然“我的家在东北”让人自豪,但有过“在上海待过”的经历,却让人油然而生优越感。
这种自信,到现在还是如此的呢。
不喜欢看民国时期的电影,本片纯是无聊时随手点开打发时间的,没想到居然还挺好看!
哈城各路人马搏弈,小顾从中穿针引线搅得哈城天翻地覆,纯纯的一个黑帮片啊。
可能是为了过审方便,给小顾安排了一个GC党的身份,其实这身份可有可无,对本片剧情影响不大。
剧情唯一的弱点是李立群,他演的老江湖一开始挺牛逼的,结果到后来啥都不是,什么人都能骑到他头上拉屎,这就让人看不懂了。
弄成群像却演不出来,多线叙事却收不回来,赶着投胎似的排队写死,典型的剧本不行。
昏昏欲睡
好恶心,爹味冲得我恨不得把年夜饭都呕出来,路演现场被导演爹爹雷哭,爹爹们从来不照镜子吗,好吓人啊。
乱世悲歌,复仇迷途,以旧东北为原型的犯罪之城,癫狂暴虐、肆无忌惮的风格,又有着影迷导演的老成。结尾顾念倒在火车旁,也让我才发现了导演心里最柔软的地方,不刻意煽情,点到为止,很好。
故事还行,还可以润色一下,加些镜头语言什么的提升些质感,女性角色太边缘化,羁绊不够深又如何托付。
看出来你想拍的很好但你确实不太行啊哥们换条路吧 无名你真模仿不了 而且这什么编剧啊?我一个富家千金不说富可敌国吧一个城都是我们家族的不说和我有没有关系或者有没有实际管理,我为啥看上你啊?什么穷小子追梦啊真不理解?而且这么富的家有个纯纯nt恋爱脑?人家要杀我一家族人我帮个外人?你真纯有病笔给你撅折了
搞了半天 主线居然真的就是复仇
和导演另一部《铁道英雄》有异曲同工之处,东北极寒、冰冷的氛围依旧烘托得不错;以复仇为主线的黑帮乱斗也有那个年代的特点,逻辑清晰、强于《铁道英雄》,但是问题依旧明显,比如可有可无的女主和感情戏,亦或是不算干脆的动作戏
看到模仿《疤面煞星》那里就看不下去了,人物塑造和剧情推动靠画外音,装了半天逼没一点有用的信息,这还是电影吗?不会拍滚啊
根据1937-1945战乱年间的刺杀事件改编,剧中顾念、老焦为民间刺杀汉奸黑恶势力的枪客亦是那个年代仁人义士的任务缩影。质量很不错,很好的谍战片,打戏十足,东北的雪让这个复仇更加悲壮。很多知名演员加盟,几个老家伙演技不用多说,把老油条演的淋漓尽致,“区长”自己也捡起了枪,谭凯太适合演西装暴徒了,妥妥上海滩大佬,山上那哥俩也是反派专业户,把山上的野劲演出来了。这几位的稳定发挥让夏雨演技黯然失色了。
前半段夏雨作为主角和黄金配角的权谋群戏确实出彩,可惜的是对于女主角的剧本刻画近似无
故事还不错,简单来说就是:《夜幕下的哈尔滨》之《荆轲刺秦》。
【3.5星】1、一部比较假的复仇电影,类似于外国的某一部吧,一个人对抗整个组织,这个电影还算稍微合理一点,至少用了一点手段让这些组织之间互相内斗2、他一个人干翻了整个组织,然后就差一步见到爱人,差一步就完美,导演和编剧就喜欢搞这死样,故意恶心人3、1945年的时代背景,又是枪战,又是打斗,还很红,为了什么锄汉奸4、唉,男主的妻子真好看,真好,主要是对男主真好,太难了,太难得了5、豆瓣评分6.4,个人觉得还行,没有很大的槽点6、那个开理发店的老头,还以为他是装的软弱,结果他是真的软弱7、那个报社记者死的真快,大boss的那个管家,最后又变弱了,真的很假。每次都是这样,我觉得按照那个管家的之前的战绩,他应该直接一下子就把男主给秒了,或者他应该先杀男主妻子,或者拿来要挟
李部长,金士杰,张震的爹,一众台湾的的老戏骨竟都来为这部连院线都上不了的烂片捧场只为赚点细碎银子?真是人老珠黄不值钱啊
几十口人命,要另外几十口人命抵偿。
看了点映,中年硬汉亚男爱好者会喜欢。整体感觉像《西风烈》,全员硬汉角色+合格但局部似曾相识的剧情。角色和服装造型在视觉上加大分,一群穿黑色正肩风衣的黑社会,傻太子穿浅色佛塔肩垫西装让人眼前亮了一下,自大爱钻牛角尖、洋气的40年初留洋公子哥形象就出来了。
果然人类的悲欢各不相通,我自己很喜欢这部电影。设想这部电影如果是出自程耳、emo、或者马丁西科塞斯之手,诸君会作何评论?故事很俗吗?一个为兄弟复仇的硬汉,一群铲奸除恶的好汉,一幅乱世群像图,完成度摆在那儿,我觉得很出色。那几位老戏骨,请收下我的敬意!画面质感很好,镜头语言内敛耐看,这是我会在闲来无事再刷一遍的电影。
在想是啥人能码这些演员拍这么难看的电影,原来是《铁道英雄》的导演啊,那没问题了
一个老套的男性群像的争斗、复仇的剧本杀故事
一个大东北,拿腔拿调慢吞吞的说话办事,真的正常吗?反正我看了30分钟云里雾里的看不下去,票房扑街也就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