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片头出来的时候,依旧是那个可爱的小女孩,扎着红绸花,90年代最流行的头饰,做着古怪精灵的表情,唱着我们小时候都会唱的歌。
十多年过去了,我们长大了,这个小女孩也去法国嫁人了。
我们终于到了够资格怀旧的年纪。
于是才会有那么多的人为了小虎队的重组流泪,去电影院看《黑猫警长》和《蓝精灵》。
于是红领巾和海军衫重新流行,大瓷缸和五星帽成了最in的潮物。
《邋遢大王》留给我们的是很多年的美好回忆,或许这部电影是顺着怀旧的东风来圈钱,或与是再次为了我们逝去的年华狂欢,我已经不在乎了。
我的眼里和心里没有这部电影的发行和放映,还有票房。
小邋遢已经在我心里深深的扎根。
我们的童年曾经多彩,我很幸运的成长在90年代,那时候民谣很纯粹,动画很温暖,左右邻舍也相亲相爱。
我依旧记得邀了很多小伙伴在夏天来我家看动画片的场景,房子很小,小朋友都齐刷刷的坐在地板上。
没有开电风扇,还依然看的津津有味。
这不是用几只羊撑起的童年能够相比的,也不是《大嘴巴嘟嘟》《高铁侠》《雷锋的故事》这些所谓的原创动画能够相比的。
不管豆瓣的评分如何,我的分打给小邋遢和红绸小姑娘,与电影无关。
其实很小的时候就看过邋遢大王这部动画片,当时的我由于年纪小对于剧情等各方面的理解都还有限,看着只觉得最后主角逃出来了,是个欢喜的结局,很开心。
长大后重看,才注意到了前期剧情中的一些略带“惊悚”的部分,血肉模糊的老鼠,甚至还有老鼠想吃人的剧情,想想觉得还有些可怕。
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当时的动画片比起现在,深刻多了,基本没有什么弱智的剧情,几乎每一个都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还是怀念的。
邋遢大王奇遇记 (1987)8.71987 / 中国大陆 / 动画 儿童 / 钱运达 阎善春 / 丁建华
首先感谢豆瓣观影Club和广州飞扬影城天河店提供的免费观影体验。
城市化的许多东西不喜欢,大鸡笼的房子,挤当当的交通,大片大片温热的水泥地板,扑扑而来的地下商场或是空调的热风。
但是,再一次在豆瓣上抢到票,找寻着电影院,在为房子的事情闹心许久之后,又闻见爆米花的味道,踩过软又绵绵的星星月亮蓝色夜空般的厚毯子,终于又在标准化大墙幕前软椅子上架起蹄子,看着刷刷的广告(乱入:杨丽萍孔雀舞的联想广告好漂亮!
)等待影片开场的时候,差点儿就热泪盈眶了。
无论哪个时候哪个地方走进放映厅,像是所有的人生经验洗白,所有空间和时间的感受清零一样,剩下的就是各种奇遇生活的呈现。
似乎还记得那只尖嘴的老鼠,还记得那些样奇形怪状各般武艺的老鼠兵,尤其是那只妖冶漂亮的小白鼠。
但是现在再看邋遢大王已经全然变样了。
看到了许多邋遢身上有的机巧和有心思,看到了许多庸俗脑子的机械和阵仗,甚至看到了许多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英雄般的愤慨和激烈,领导人物的号召利用和兄弟帮衬,还有终于都还来不及有几帧为小白鼠掉眼泪的画面,就匆匆而来的死亡战斗。
殊不知最美的,是邋遢刚缩小时徜徉于大花大草的植物之中,是小白鼠枕着收音机说她最喜欢的是人类的音乐,是那些聪明的小鼠仔们不辨是非的好奇和求知。
没有马达加斯加的鲜艳和梦想,没有大闹天宫的音乐和精致,邋遢实实在在地教了我们一种中国的大经验:遇到坏人,要勇于斗争,最后一定会胜利的。
但是多少父母在热热闹闹之后,会如此告诉孩子呢。
兴许会说,看吧,邋遢喝了脏了的桔子水,就被坏人带走了。
以后不干净了,就要去老鼠窝当细菌实验品了。
影片没变,观影人的心思变了。
影片重温,是告诉我长大了。
所有对人和事的感受再也不像从前了。
但是我还是很心疼影院后头被吓到的孩子哇哇的哭声,很美好旁边小朋友忙不迭地看大屏幕,脑袋从左扫到右,从右扫到左。
生活如果称得上“奇遇”的话,也许就是这样。
一个月前从重庆出发,走着走着,就远了。
然后又抢到票,走着走着,就到了一家广州的电影院了。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一个小男孩儿非常不注意卫生,所以大家都叫他邋遢大王。
就是因为他不讲卫生,才误喝了被老鼠放了缩小丸的橘子水而导致自己缩小到老鼠大小,被老鼠骗进地下城后,邋遢大王就时时被追杀,因为国王想拿他做实验。
后来老鼠国的公主想按照人类的方法结婚,因为经不住公主的苦苦哀求,国王只好让邋遢大王来准备婚礼。
邋遢大王抓住了这个机会,让爆竹充当礼花,把老鼠王国炸得一片狼藉。
邋遢大王趁老鼠们慌乱的时候骑着新郎的摩托车逃出了老鼠王国,就在他站在地面上的那一刻,邋遢大王也恢复了原形。
邋遢因为吸取了这次教训,也变得讲究卫生了
参加豆瓣观影CLUB的同城活动,幸运地获得了两张电影票,正巧下午没事,就去了上海影城。
到影城的时候,大厅里已有不少的小朋友,家长们在忙着领票。
我才知道原来这场是首映式,看阵势大部分都是参加活动拿到赠票来观影的。
首映式上编剧、制片、导演和小白鼠的配音演员都到了,看到白发苍苍的阎善春导演,我想或许像他们这样的老动画人在二十多年前从未想过会有这么一天吧,自己的作品能够在大荧幕上展现。
有人说这部影片注定是美影厂的再一失败之作,我并不赞同,这些动漫形象都是八零后记忆瑰宝,他们陪伴着八零后度过了孤单的童年。
有人说发行修复版的影片不值得一看,应该合拍或改进。
如若真的在这片子里加上喜羊羊之类的角色,八零后还会看吗?
还能找回记忆中的邋遢大王吗?
作为一个九零后,我没有看过这部动画片的连续剧版本。
但是透过这部影片里,我却看到了二十几年前中国动画的发展水平,包括绘画和剧情。
事实上,这种水平在现今看来或许已经相当落后,远不如国外动漫,我甚至能说出其中的种种不足。
比如说整部动画里背景毫无生气,只是类似幕布的存在;比如说除了主角大部分配角的形象相隔不远;比如说色彩的运用犹如水彩和油画。
但是,请别忘了这可是二十几年前的作品!
二十几年前的作画工具并没有现今的工具多样且方便。
这是一代动画人的心血结晶,我们应该用宽容的姿态来看待它。
相较而言,如今的动画片真是让人蛋疼。
由于国家对国产动漫的补贴政策,类似高铁侠之类的奇葩动漫层出不穷,长此以往二十几年后还会有人看所谓的山寨国产动漫吗?!
在剧情方面,我更觉得教育氛围很浓厚,在有趣的剧情中寓教于乐。
甚至在这片里我还学会了如何用四根线穿过九个点……(╮(╯▽╰)╭)剧情的复杂和跌宕起伏比某部红遍大江南北、在大荧幕上圈了不少钱的弱智动画片要好得多。
弱智的影片真的会严重影响下一代的智商啊!
美影厂的领导说,下一步的计划是出《大闹天宫》、《黑猫警长》等影片的第二部。
我希望下次不止是修复,而应该有一些细节的创新。
冲着这些老牌形象,八零后会愿意掏钱重温记忆,带着孩子们去分享自己童年的快乐,前提是美影厂要表现出足够的诚意。
以下是一些观影建议:(1)片中有大量的老鼠聚集镜头,密集恐惧症患者慎重考虑;(2)洞穴镜头常有,幽闭恐惧症患者也请慎重考虑。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一部剪辑版的《邋遢大王》再度将我们拉回了正在遗忘的现实——整个老鼠王国便是我们生活的环境,其背后的含义固然发人深思,但却暴露了更多美影厂的缺陷。
所谓的“剪辑版”从表面上看是“去粗取精”,但同时也去掉了一些让我们曾经拍手称快的精彩场面。
不仅如此,但从画面和制作水平上来看,美影厂一直在止步不前,仅仅想凭借曾经的“辉煌”重挽人气必然成为一大败笔。
个人并不赞成纯粹的剪辑,如果没有技术上的提高与更新,这无非是在向世人宣布“看,这就是我们的最高水平”然后换得一场喧笑。
在这个国产动画“没有最脑残,只有更脑残”的当下,如果美影厂只能靠着曾经的存粮来维持而不能有所创新,那只能说美影厂的寿命只会越来越短,这和所谓的“啃老族”又有何分别?
不过。
纵然如此。
它依然把回忆从光影的角落带回了给了我们。
就这一点而言,无话可说。
我只记得,我小学看了一部《阿基拉》之后,我对动画改观了。。
和小时候的什么<西游记>,<黑猫警长>一比。
太儿童了弱爆了。
十几年后重温这部《邋遢大王》,觉得放在现在来看也算是一部经典的CULT片。
想当年这部动画真是风靡80后这个群体。
小时候真的好喜欢邋遢大王,觉得他的爆炸头以及玩世不恭的态度真的好帅好帅作为一个5,6岁的什么也不懂的小女孩,这种放荡不羁的男生真的好吸引人;现在回头再看,小邋遢的魅力真是在心中当然无存,看的时候我还跟旁边的友人说:切这不就是一个小痞子嘛!
而且现在看来,小邋遢就是小滑头一个,无知无畏的男青年一枚。
小时候,对充满神秘色彩的老鼠王国充满着好奇,诡异的地下王国里不仅有老鼠和偷来的东西,还有骷髅,财宝,棺材,完全是一部探险片的感觉;现在回头来看,觉得导演把故事场景设定在一个这么诡异的古墓里面完全没有为小孩子幼小的心灵考虑。
小时候,觉得邋遢大王智斗老鼠的场景很过瘾,还有他们四个好朋友染上霉菌病毒的变成彩色的情节好好笑;现在看来,小邋遢被群鼠围攻的场景那叫一个恶心,染上病毒变色那场那叫一个恐怖。
从电影院出来,不禁思考为什么十几年过去以后,同样一部动画片会有着不懂的感受。
在买电影票的时候,旁边一小孩子吵着要看《喜洋洋灰太郎》,而孩子妈妈让他看《邋遢大王》,我想现在的00后们都不知道邋遢大王是何许人也吧,于是劝孩子妈妈带孩子看喜洋洋。
其实心里也是觉得这部动画片有些恐怖,可能不太适合小孩子看吧。
现在想想,也许是是因为小时候的自己也是一无知少年,对各种未知的神秘的东西充满着好奇。
而这样一部动画片也满足着我们年少时的猎奇心理。
十几年长大后的我,已经被教育成了一个安分守己听话懂事的乖孩子,再看这种CULT动画其实已经带上了有色眼镜。
为什么小时候这么喜欢的东西现在再来看就有些恶心恐怖的感觉了呢?
只能说那时候初生牛犊,勇气无限;成年的自己,小心翼翼的活着,活的心态都变了。
好怀念小时候的自己,年龄越成长,丢掉的属于自身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作为中国第一部动画电视系列片,动画中,以钱运达先生为主的主创人员通过把邋遢大王的性格设置为叛逆、自嘲,有点儿幽默感,但又机智勇敢,爱憎分明,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在某种程度上与当时少年气味相投,产生与少年儿童共鸣的作用。
《邋遢大王奇遇记》不仅让大家认识了片中这个不爱干净又贪玩的“邋遢大王”,朗朗上口的主题曲也传唱祖国大江南北。
本片作为美影厂“美影经典剧场”的启动影片,也是中国真正的优秀动画片。
再看这部儿时的经典动画,可以发现,中国的卡通业并非没有人才,而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加畸形的评审方式和口味,国家对内容愈加低龄化的引导,使之不断退步和退化。
现如今的国产动画连应对低幼儿童的需求都无法满足,还扔掉了最重要的消费群体——已经成年并有经济基础、有消费倾向的70后、80后及90后。
正所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怎么说呢,方向上的根本错误,使得中国动漫的竞争力越来越差,卡通业偏离大力发展的道路越走越远。
卡通的基础在于剧情,就和电影的编剧一样。
恐怕某些广电的老顽固们还固执地认为,动画就是糊弄小孩子玩的。
那么,老美的皮克斯和梦工厂远了咱们不说,近邻日本的动漫产业有多大,这么多年广电不会看不到吧?
现今中国动漫的制作人、作者和导演们,炮制出的那些所谓动漫,剧情连基本的合理性都没办法做到,更不要说精彩;再加上粗制滥造的画面和音乐,扪心自问一下,如果你们漫步影院,会自掏腰包去看自己制作的片子吗?
看着曾经的经典,你们就不脸红?
有老本可吃,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幸福。
可惜现在再也没有这样纯本土的作品了。
吃老本也也不带这样的,精华都剪了
根本就是把动画片版拼一拼,还是拼的不怎么好那种,细想想剧情,其实口味也挺重的。
印象里,90后的我小时候没看过《邋遢大王》?没有大姐的情怀,这个影院版也就不像她看得乐在其中。
其实当年的动画片也不那么好看,不过这么多年进步真心不多,态度上简直退步了。
小时候看过,现在打算重温一遍,发现这片还是适合蠢蠢的没有脑子的时候看
重制很坑爹~尤其是瞎眼的色指定~~不过就邋遢大王本身而言~还是超爱的~~~
动画人物的口形和对白依旧是对不上(还不是声画不对位),动画帧数依旧少。不知仅靠“怀旧”二字支起的大荧幕动画的这一角还能撑多久?不知从小看惯了美国十几万帧一部动画孩子能否为其心动?
还以为是新故事,结果是把之前的剧情提炼之后弄出来的,不过还好,很怀念。这片的主题歌我现在都会唱,哈哈
无论什么时候看都不觉得过时,都觉得经典……再回想现在的……哎 屏幕不够大看得不够爽- -而且场次安排的好少……想再去看战队TAT(够啦
并不是哪个年代所有的动画片都是好的,我国拍教育类的动画片,赋予意义时总是那么生硬。最讨厌的是基本每个角色都要有成人的影子。这算半成人动画吧,相比之下《海底小纵队》之类的更好看
人兽の不伦恋
&#34;小邋遢,真呀么真邋遢……”还记得二傻唱这歌的样子,哈哈哈
经典就是经典,现在看还是觉得挺好。只是邋遢大王的穿着实在是。。。露肩装加喇叭裤,这合适吗?!
童年故地重游是很容易毁三观的……动画制作本身其实是很粗糙的、特别是基本的口型都无法对上,但是不管配音还是配乐或是故事的肥瘦则都是现在的国人动画需要学习借鉴的。
小时候看过滴。
史上最恐怖儿童电影,没有之一!!!!!
那个年代是个动画片都完爆喜洋洋
那只猫和那只狗出现得太突然了!
童年的美好回忆经过岁月沉淀为一碗无味的珍珠翡翠白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