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轩尼诗

月滿軒尼詩,月满轩尼斯,Crossing Hennessy

主演:张学友,汤唯,鲍起静,李修贤,安志杰,张可颐,朱咪咪,郭锋,林威,卢冠廷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10

《月满轩尼诗》剧照

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1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2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3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4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5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6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13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14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15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16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17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18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19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20

《月满轩尼诗》剧情介绍

月满轩尼诗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香港湾仔,电器行老板娘(鲍起静 饰)丈夫早亡,她和妹妹共同抚养儿子阿来(张学友 饰)。但后者终日沉迷侦探小说,41岁依然单身,还常会跟想象中的亡父对话。在一场相亲宴上,阿来见到了洁具行售货员爱莲(汤唯 饰),起初有点尴尬,后来在茶餐厅,两人谈笑风生。不过,爱莲一直挂念狱中的古惑仔男友阿旭(安志杰 饰),所以对这门亲事只是敷衍。阿来同样接到了前女友(张可颐 饰)的邀请,出任男模,两人似乎重新擦出了火花。虽然阿来和爱莲各怀心事,但两人却在轩尼诗道再度重逢。与此同时,老板娘却因为报税之事跟老相好(李修贤 饰)闹了别扭,而且,一直蒙在鼓里的她还目睹了阿旭与爱莲牵手逛街。经受不住打击的她彻底崩溃、住进了医院。此后,阿来跟前女友,爱莲跟阿旭的感情却发生了变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赏金猎手结婚欺诈师终极一班3侏罗纪进攻庆余年第一季磨到死斜阳恐惧天使甜蜜复仇天高地厚腥心眼疗伤旅程生死狙击第一季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不再征服世界歌舞青春2反叛香水半年快乐史前战纪第一季少年梁祝猛龙过沟2侦探韩森瓦尔哈拉连环谋杀花物语莫斯科陷落艺术家:重生马永贞决战上海滩他和她奇妙幽灵

《月满轩尼诗》长篇影评

 1 ) 爱情总是悄无声息地逝去,正如它悄无声息地来

我没有看过岸西的其他作品,但如果我估计没错的话,岸西的作品就比如片中经常出现的茶餐厅中的一个蛋挞一般,说不上有多么大手笔也没有特别精致,可是午后三五不时就想来一个过过瘾。

月满轩尼诗延续了天水围的日与夜的风格,虽然手法没有后者纯粹,但是偶尔略显得粗糙反而使这些港式平民生活显得更为真实和不造作。

鲍起静朱咪咪等一班老戏骨和汤唯这些新鲜血液的碰撞也没有半点核突。

一切如行云流水般有条不紊地继续着。

的确,要在两个小时不到的电影压缩一段的感情的逝去,还要讲到另外一段感情的开始,不免让观众觉得跳TONE。

但仔细想一想,生活中爱情其实就是这样子。

爱上与分开其实没有一个时间界限。

有时候它闪电般就到了,有时候你等了几十年它却一直没来。

片中张可颐说:中意一个人有甘难咩(喜欢一个人有这么难吗)?

这般娓娓道来的语气并没有过于刻意。

的确,每一次当我们陷入一段爱之前,总是忍不住做很多挣扎给自己很多借口,可是为什么我们就不能随意自在让它自己走?

每一次结束一段感情时我们都觉得经历了很多痛楚,但是爱的来临和逝去其实并没有什么道理。

它这样悄无声息地来,当然也可以在你不注意的时候,悄无声息地走。

爱情其实没有那么多哲学,也并没有那么难。

就像港式茶餐厅的菠萝包和蛋挞,没有那么多繁琐的西方礼式讲究,没有那么多花哨的包装和外表,只要一口咬下去,味道对了这就对了。

何必为难自己一再挣扎,何必非要找个海誓山盟?

是你的就是你的,当它悄无声息经过的时候,点上一杯12块的奶茶,静静享受它就好。

PS:很庆幸我看的是粤语版。

 2 ) 长大后你就成了张学友or张可颐or汤唯or安志杰

作为一个穷留学生,对着心仪的一部电影流了两个月哈喇子后终于看上了,我表示满足感很大。

何况,《月满轩尼诗》没有让我失望;即使它的口评并不怎么样。

不过,客观说来,应该确实也只有类似我这样怀着某种心事的人才会给出五星吧。

笑。

   为人诟病的无非是老套的剧情和蹩脚的设置etc, 但那些不在我的思忖范围之内。

我看《月满轩尼诗》,看到的不是最后“拨云见日”的,而是在等待中慢慢枯萎的。

   Setting是这样的:原配——张学友/张可颐 vs 汤唯/安志杰。

四十一岁的大龄单身宅男张天王,对曾弃他而去的充满艺术气息才华横竖都溢的前女友张可颐,刻骨铭心念念不忘;青春靓丽却寄人篱下忍气吞声的汤美人,一往情深地等着牢里的胆汁质暴力男友安志杰放出来。

迫于双方家长的压力张天王和汤美人相亲,然后互相表示心有所属之后变成好盆友,继续各自扮演当代段誉和王宝钏。

   这个扮演的过程,唤作等待;然后这两个人都各自等到了。

离了婚的张可颐开着路虎重新进入了张学友的生活,然后表明心意说她最爱的(我个人对“最爱”的理解就是“那么多人让我笑只有你让我哭”的那个人)始终是他而不是她老公;从号子里放出来重见天日的安志杰一把搂过静候已久的汤唯,简陋的小房间里自有一番俩人温馨的天地。

   然而当“等待”经过长久的时间已成习惯之后,“等到”反而似乎成了一件很突兀的事情,反而让人失落了,而且还不止于此。

终于安志杰掀翻砸烂一屋子的物件,用一种很复杂的表情说:“你不爱我了。

” 终于张学友走到张可颐面前看着她的眼睛说:“其实我没再拍拖,不一定是因为你。

”    看见没?

枯了枯了。

当发现一直坚持着的事情渡尽劫波、终于到达彼岸时,却已经不动声色地变了质,那该是怎样的无奈。

而张天王和汤美人是爱上了彼此吗?

我不这样认为。

就凭安志杰满怀嫉妒愤怒地痛殴张学友时他老人家还要迸出一句“我能逗她笑你能吗”,我就不这样认为。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张学友和汤唯的发展,已经不在我focus的点上了。

   看电影的时候无一幸免地总是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眼泪。

好比我开始以为自己是张可颐,后来才发现自己其实很可能会变成张学友。

   “等待”这种事情很神奇,它一开始需要巨大的能量,强烈的感情决心意志信念等等,而一旦上了轨道之后其动能就慢慢转化为强大的惯性。

又兼“等待”之路往往是单行道,摩擦系数(暨阻力)出奇的小,斗转星移间,等待不再需要动力,就只是习惯。

而已。

   前几天在某小组看到一个有关“等”的解析《明年今日》、《阿牛》、《葡萄成熟时》的话题,当时觉得等待这件事好伟大,时间单位动辄是以decade计的那种。

结果想透了,大抵也不过惯性而已,其伟光正顿时消减了好几分;无非是想用时间来证明什么,虽然这个“什么”很有可能是被等的人完全不care的东西,甚至还要带着悲悯地扔下句把“何苦来哉”的评语。

等吧,等等啊等啊等,青春变成鱼尾纹。

   在我自己,自认这决心也可以等上至少二十年。

但现在我所怕的其实并不是等待过程的漫长、也不是“等到最尾只有这枯枝”的悲情;而是怕最后变得像张学友那样,等到了四十一岁才发现,用尽了最好的时光等待的最珍贵的爱,在这个堪称“壮举”的过程中被消耗得除了一颗已经等成习惯的心,什么都没有剩下了。

How pathetic would that be?    是这样的,我一向reckon创作这种东西,寂寞是来源、郁卒是灵感、倾诉是动机。

最近让我郁卒的是豆瓣电台,它以为自己是林夕呢,一股脑儿地给我猛灌惨情歌,搞得人都有点心痛上瘾的意思,沉沦啊沉沦。

倒是《月满轩尼诗》往我脑门子上拍了一巴掌,有点醍醐灌顶的意思;当然,这意思大抵也是我自己悟出来的。

又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个创意设计,主题是“再不相爱就老了”;我倒想郭敬明一下说,“再不相爱就永远LOST了”。

   很感谢豆瓣电台又适时又应景地为我播送了《我的爱》:“我的爱明明还在,转身了才明白;快把幸福找回来,而不是各自掩埋。

” 可是唱歌容易,心结难解;要如何才能让那个人真正的明白呢?

   最后就电影本身要瞎掰的几句: 1、郑伊健和邵美琪一前一后各自友情客串了分把钟;我看到就笑而不语了。

2、卢冠廷客串了张学友他爸;这个人此前对我而言,只相当于一首歌的存在。

3、鲍起静和朱咪咪应该单独拍一部电影,作为两大女主角演对手戏。

还可以加个罗兰。

4、汤美人大好!

张可颐竟也不输风骚。

我喜欢的女性风格永远那么单一……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updated on 7/6/2011“看电影的时候无一幸免地总是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眼泪。

好比我开始以为自己是张可颐,后来才发现自己其实很可能会变成张学友。

”一语成谶,我真的变成了张学友。

而且,我找到汤唯了。

:)

 3 ) 平淡如诗

近来一直想看一部电影叫《月满轩尼诗》,因为该片的导演是岸西,而岸西也正是我最喜欢的影片《甜蜜蜜》的编剧。

可是网上一直没有高清版下载。

昨日早上起得比较早,室友们还在呼呼大睡、天蒙蒙亮、手头又没有什么事,感觉很舒服,到网上乱逛,正好看到了网上有该片的高清在线播放,就点进去看了,不知不觉两个小时,影片结束。

影片从剩男剩女的相亲讲起,而故事的核心却是张学友饰演的四十多岁的阿来怎么长大成熟,前女友的回归却已经没有以前的感觉了,什么是爱,或许不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而是在一起有共同话题、在一起可以想起自己最珍贵的回忆。

这可能就是汤唯饰演的爱莲能够吸引阿来的原因,他们两个本就是不情愿相亲的,但几次接触,发现彼此之间有那么多共同点,在一起时总是那么快乐,平平淡淡却早在心中埋下种子。

影片的最后,阿来和爱莲坐在奶茶店里,述说彼此的默契。

没有人们期待的大结局,却结束得如此自然,这不就是生活吗,没有大波大浪,总是风平浪静,自然平淡。

看完影片,坐在椅子上,我微笑着,这就是岸西吧,他的影片总是如此平淡,却如此有诗意,还记得以前看《男人四十》,张学友、梅艳芳饰演的角色在看望自己大学时的老师时吟诵东坡公的《前赤壁赋》,看到这里我觉得有些突兀,而这次看到阿来和爱莲站在一起,阿来说:“我最喜欢听电车的声音,每天清晨听着‘叮叮、叮叮’,然后重又回归宁静,继续入睡。

”我觉得好舒服,这才是生活中的诗啊!

生活中有许多美好、许多诗意,即使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即使困扰于衣食住行,但只要你愿意,你会发现许多真善美在你身边,哪怕电车的“叮叮”声、哪怕一杯奶茶、哪怕她的一颗蛀牙……

 4 ) 平庸的作品

影片整体看来剧情老套、不知所谓。

明明是现代剧情片,中间却穿越了好几回(阿来和爸爸的见面)。

还有那个印度阿三,出现的很奇怪,消失的也很奇怪,看到最后也没有理解究竟为什么要有这个人物?!

听说这部片子因为汤唯的原因,被雪藏了两年。

看后觉得,雪藏不是因为汤唯的原因,而是影片的问题。

各方都太平庸了!

比较起来,觉得阿来妈妈的那部分还比较有意思,人物刻画比较丰满。

除此外,真的很感叹当刘德华还可以演绎像《未来警察》这样的英雄主义偶像剧时,张学友只能扮演《月满轩尼诗》中的落魄中年男人差别真的好大呀

 5 ) 烂片一部,BT都不要

其实笑点是好笑的汤唯大笑的情节也是很可人的。

但这是部烂片:讲一个四十一岁的不求上进的失败男人的老妈是怎么再嫁的。

对,片子的主角,是张学友他妈。

一起去看的朋友,看到过半,忍不住问,这片到底讲什么。

而旁边一对情侣,男生跟女生说:实在受不了了,还有多久才完。

情节拖沓,感觉是为了凑够时间长度。

千万别浪费你的时间,有这时间,偷菜去吧!

本人完全是被汤姐姐诱惑去的,可是,烂片就是烂片。

汤姐姐在这片里面的表演也相当一般,完全不是色戒那个档次的演技。

果然电影还是导演和编剧最关键。

 6 ) 月满轩尼诗,人约黄昏后

张学友跟张可颐在台阶上回忆初恋,电器行的小开,不玩到四十一岁哪里会想要收手,当然不是青春热恋的好托付。

然而对于张可颐那样的女孩子来说,青春热烈的时候,却没有安全感,拼命只是要找一枝可栖。

所以汤唯才显得惊人。

寄人篱下十数载,却敢爱一个有今朝没明日的小混混。

她不需要安全感。

安全感都是自己给自己的。

被子再温暖,被子本身不会发热,温暖你的只是自己的体温而已。

除非你找到一床电热毯。

可是电热毯也有断电的时候。

可是这个爱又那么不堪。

除了一身好肌肉,实在没有看点。

如何站在读书的她身边?

所以我们几乎一直在为他们的分手加油。

朱咪咪一出场,就全无神采。

但是她是老戏骨,没有神采也是神采暗藏。

直到菜场里那一句,哗啦一下就像灯亮了,我们熟悉的朱咪咪又回来了。

郑伊健和邵美琪,前后脚出来。

谁会想到,二十年前,这个女证婚官,也是汤唯这样青春少艾,风头无俩的美少女一枚。

她一笑,整个香港都会亮起来。

可他还是不要。

他远远没有玩够。

哪怕在新片里演一个发型奇怪的牙医师,他也要玩尽自己的人生。

我爱蒙嘉慧,希望蒙嘉慧的timing刚刚好,月满轩尼诗。

配角到处都是惊喜,这部戏,比72家租客还能肩负起TVB台庆戏的重任。

 7 ) 我爱你,因为你合适。

昨天和小锋去看了《月满轩尼诗》,早场的半价很是划算,放映厅也冷清得像私家影院。

无端端,我觉得这样子也很好,花一半的钱却更enjoy。

大概,满心欢喜的时候,无论做什么,怎样的境况,都是开心的。

印象里,张学友已经多年没有担纲男主角了。

《全城热恋》里的角色怎么看也像是玩票。

只是这个已经为人父很会唱歌的男子,似乎没有给我太多惊喜。

而汤唯,穿上衣服的她,无疑是亮点。

若说岸西这部成本并不高的电影有什么票房灵药,那便是穿着衣服的汤唯。

人的心态大略如此,若你没见过她不穿衣服的模样,便渴望有一出激情戏。

若像汤唯这般,回形针、大吊钟都已经展现过,反而期待穿上衣服,仿佛生活里的平常的她是怎样的变成了一件有趣的事。

就像,此时,阿娇或者张柏芝演一段出位的激情戏,已经无人期待一样。

当然,这部电影的客串明星很有爱,看了便知。

电影的故事很简单,只是一个小情小爱、后知后觉的故事。

很香港,融合了几乎所有香港的元素,双层电车、茶餐厅、小店铺、各种带有英伦风格的街名。

那是都会的爱情,没有海誓山盟的。

本来就是这样,像阿来这样的人太多。

他是个漫画式的人物,是放大了很多善良简单的人的优缺点之后的综合体。

我对小锋说,你和阿来很像。

他不满说,我哪里有他那么爱睡?

我说,除了这点呀。

他又说,那我也不会到41岁还不结婚。

我想了想说,唔,我说的是很会逗女孩子开心这一点。

他搂着我说,我只逗你。

这样的对话,是我久违多少时日的,我已经记不真切。

本来,谈恋爱的日子,就该有这样的对白,可是我失去得太久太久。

小锋会时不时地对我说“我爱你”,有某些瞬间,我甚至觉得,他的出现,对我的呵护和珍视,仿佛就像是命运的一种弥补,要把过去两年里,我所缺少的都补给我。

虽然,这三个字总是更像台词,但真的,我是感动的。

汤唯演的爱莲有点像文艺青年,却找了一个四肢发达的男朋友。

这不免让我想起来了过去的小喵和哲学。

小喵是怎样带有浪漫情怀和小资情调的女子,我算是最了如指掌的人之一;而哲学又是怎样的憨厚直白,我也很明白。

这样的两个人,哪怕因为互有好感而在一起了,最终也还是因为风马牛不相及的生活和话题而分开。

所以我真的很喜欢这部电影里的一段,把爱莲和男友相处的情况与阿来跟前女友相处的情况互相切换,仅仅是一种表现,却让我看清了人和人之间差距太大,是无法圆满的。

这样子的画面和感慨,禁不住会想起从前拼命努力的自己。

可是,再怎么拼命,再怎么努力,我还是输给了利益和家世。

这就是无法跨越的鸿沟,人和人之间,只有合适,没有最好。

再好的人,不适合,也是徒然。

我爱你,不是因为你够好,而是因为你合适。

难道,我们彼此在乎的不是合不合适对方吗?

所以,这样就够了。

 8 ) 剩下的果实

这是我来到成都的第二天,我一个人出去看了场电影。

挑来挑去只有《爱丽丝》和《月满轩尼诗》值得一看,可我没带学生证,《爱丽丝》就显得有些贵,于是就去看了汤唯。

电影很舒服,就像成都这座城市一样。

在这个城市我可以大口的呼吸,空气里边都是温柔。

温柔化开了,这就是成都。

整部电影我喜欢前半部分,配乐少少的,却总仿佛听到了音乐。

这电影和成都都让我找到了一个调调,一个可以慵懒可以不要着急的调调,正是这种反现代社会的调子让我在电影院里忽然找到了那么点诗意。

一直喜欢看老港片,其实就是喜欢看那个调子,那种放松又幸福的节奏。

可惜《秋天的童话》之后我再没见过那么悠扬的爱情故事。

《月满轩尼诗》很清淡,很多处留白,这是它的气质,这是老港片的血脉。

如果换做其它片子,一定会把留白都填上糖果,腻到死。

从来都很看好张学友演戏的才能,他是有天赋的,基本做到了演什么像什么,算得上好演员。

他和汤唯,两个人的个人魅力和演技都有改变影片面貌的可能,但是汤唯更加独特,她不温不火,不蔓不枝,对人物的把握总会有一个纵深方向的发展,十分迷人。

看《色戒》的时候我还没觉得她这样好看,今天在大屏幕看到她穿上现代装,确实气场不同寻常,怪不得人人都想泡她。

影片大体上可以算作一场剩男剩女的保卫战,张学友扮演的蒋觉来是个睡神,常常睡到中午,年过四十,没有女朋友。

汤唯扮演的爱莲心有所属,可家里人却反对那门亲。

他们都顺从了各自的家长,去相了亲,但是他们都用另外的方式捍卫着自己的生活状态。

他们适婚却不结婚,因此成了剩下的。

在别人眼里这算是某种失败,可我看到了导演试图诉说的诗意。

他们奉命约会、不期而遇、聊侦探小说,然后哈哈大笑,这分明就是在谈恋爱,在大家忙着操持家务的时候,他们在谈恋爱,青春期被无限延长。

他们是胜利的人,没有被生活骑在头上。

从而开出了自己的果实,酸酸甜甜的。

这部电影是一个好的模板,它映衬了千家万户的中国家庭。

中国的主流家庭非常套路,孩子十几岁的时候正值青春期,却被克制,不能谈恋爱,谈了就是早恋,早恋是重罪,是要由家长、老师以及本人三方会谈的。

和手淫还有追求理想相并列,成为三大青少年容易走的“错路”。

抑制本能与替孩子做主是家长们最明显的教育。

大部分的女生到20岁也没个男朋友,可大学一毕业,家长就来催命,你怎么还没被有车有房外表俊朗的好男人娶走啊?

得抓紧啊。

当我20岁的时候,我感觉我身边的人就跟上满了发条似的,好像马上要踏入老年,恨不得连退休的事儿都解决了。

要贷款买房、要贷款买车、要结婚,不能再玩了,要认真生活了。

周围人的这种转变让我很错愕,本来非常亲密的朋友一下变得没话说,他们谈论的事儿我一样都没想过,我觉得我还年轻,是真的还年轻。

我不急。

未来的确是个令人发愁的事儿。

然而在这代人的心中,未来几乎是个令人发指的事儿,它让大家都不再浪漫。

我认识的不少漂亮女生,在大一的时候谈恋爱,大二的时候谈恋爱,大三的时候尝试乱搞,大四的时候就专心研究怎样傍大款了。

可这里边有三个无解的难题,第一,永远的僧多粥少,哪有那么多大款等着你去傍?

第二,大款未必想让你傍,也许你觉得你行,大款觉得你不行,毕竟人家眼界比你高;第三,你总会变老的吧,那时候你除了傍大款再没其它手艺,总不是个办法。

我想痛骂这种司空见惯的既定的生活方式,它抹杀了一切情趣,剥夺了所有的可能。

人们要被迫的习惯在每个年龄段与别人攀比,上了什么样的学校,找到了什么样的工作,组成了什么样的家庭,住进了哪里的房子,开着什么牌子的车子。

现实成了每个人的顶头上司,而这种现实原本是可以改变的,是虚假的,是营造出来的。

因为这样的现实有悖于真实的生活感受,那样的幸福不是真幸福。

所以何必呢。

何必自己强迫自己一定要过上那样的生活,何必把生活中所有大的小的事情都弄成一个个的负担,如果你喜欢看侦探小说,那么就住在里面,它给你的快乐要远远超出你多卖一个马桶盖子。

因此我喜欢爱莲这样的女孩,她踏实,不慌张,不会一天到晚烦烦烦,她的爱是坚定的,她潇洒,惬意,乐于付出。

她能让你慢下来,这样的女人有大智慧。

如果你在每天挤同一班车回家,那么你总是会感觉很紧迫,似乎错过了就回不了家。

你以为那辆车能给你安全感,但它恰好带走了关于你的所有安全。

这样一代人一代人前仆后继,只有压迫感,只有窒息。

那就找一个无所事事的晚上,故意错过那班车,也许夜晚就突然变得美好起来了。

草威脉搏:http://www.mtime.com/my/caowei/

 9 ) 失望就像月圆一样满

看这部电影,当然是冲着汤唯去。

看了无数她的街拍照片,嘴角浅扬,眉眼低垂,每次我都要惊叹:美人!

且跟范冰冰式最佳角度微笑全然不同,一看就知道是有思想,有文化,有理想,有内涵的深度笑容,拥有这种笑容的女人,我们称之为气质型,她爆不爆乳,屁股翘不翘都没所谓,气质面前,一切肉弹都是浮云。

这种轻描淡写的出场多了后,一部以她为女主角的电影无疑吊起所有人的胃口,大家都期待,汤唯色戒后将以何面目示人?

之所以两个月后才看到这部电影,完全因为我作,要看粤语版本,离开广东三年,我已经需要看字幕才能消化粤语,但听到国语配音的粤语电影,浑身总会像爬满毛毛虫一样不爽,必须原汁原味,才能食晒落肚。

大概因为等待时间太长,沉没成本有点高,看完电影,我四处跟人说:我很失望。

失望来自两点。

第一自然是对汤唯的。

从她第一次探监,演示痕迹过重的眼波流转,我心中刹那一道光,这不又是那个女间谍么?

汤唯真该多接点片子,起码张曼玉都演了不少俗片烂片,才开始自如控制脸上每一道愤怒和笑容。

整部片里,汤的姿态,一会是女间谍式的娇媚,一会是共产主义式的坚贞。

一朋友说她觉得汤将大陆人到港定居的心态感觉把握得很到位,问题故人在前,《甜蜜蜜》中的李翘显然比爱莲性格丰满许多,爱莲唯有负气走在马路上散发出一股北姑的肃杀之气,其他时候让我想起师奶朱咪咪的年轻版,穿得就跟剧情一样平淡。

平底鞋牛仔裤,转过身时我忽然很欣慰:原来她屁股也挺大的。

我期望看到一个什么样的汤唯?

老实说她既然长得这么有文化,扮演一个只爱看通俗小说的女人,还真让人尴尬,大俗与大雅间偏偏挑了一个中间路线,你又不是张学友,天生长得就很市井,亦庄亦谐。

当然小规格的文艺女青年挺讨男人喜欢,看她娴静如水,大家都很享受,但实在无法胜过她在英国的全胜文艺女青年样。

第二是对剧情不满。

岸西另一部作品《小亲亲》,我在电视上重复看过几遍,看陈慧琳和郭富城斗嘴,陈慧琳神采飞扬在街头说:铜锣湾这么吵的地方,怎么培养得出作家?

每次看都会笑,这部本来以为是浪漫爱情喜剧的电影,结果成了两个失意人士的文艺爱情片,张学友扮演一个从来都不够睡的中年男人,我就是不理解,一个无所事事的人居然还要睡这么多?

爱莲更傻,摊上个暴力分子,两个人在一些莫名其妙的地方有了焊接点,产生所谓爱情,却看得人昏昏欲睡。

拜托,你到底想做一部什么样的电影?

作为一部电影来讲,我不想它淡得像散文一样,那样不如直接去看散文。

它有点类似两部香港电影的影子,《月满抱西环》,《跑马地的月光》,起码那两个编剧知道如果故事够俗套,就多搭几个一块卖,死掉个人也是正常需求。

这部戏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镜头,则是鲍起静饰演的老妈一脸大花妆躺在病床上。

谁让你从头到尾都那么淡,只能蘸点佐料下肚。

总而言之,看完我觉得自己又荒废了凌晨的光阴,就像每次回忆起旧时南国好风光,跑到一个茶餐厅里充满希望点上一碟蛋挞一杯奶茶,结果你坐在那里,又惆怅又无聊,吃完瞬间圆润离开,毫不留恋。

 10 ) 隔了十三年的月亮

刷张学友有多爱唱歌的短视频,有这部戏一个花絮镜头,就想起来再看看。

这片底下的一个高评作者还曾到学校客座讲座,因为一些强调他“本土”的习惯性表述被批,今时更不可想。

汤唯那时候因《色·戒》被封杀(通片上下找个女新人祭旗),几年后靠这部文艺片重归影坛。

这里看发现她好高啊,难怪她总是低头(白流苏)。

汤唯好高当时看的时候,同伴对阿来那句“小事听话,大事才能不听话”颇有赞许之意。

当初觉得的清新小品,如今看来要架构在现实的陷阱之上。

女主角爱莲孤女,寄人篱下舅舅家,舅舅让相亲不得不去。

街上被人骚扰,“整个车上没有一个人敢出声”,暴力男阿旭替她出头,就此成了男友——没有伤害就没有保护。

男主角阿来虽说父亲早亡,但精明老妈一手撑起电器铺,还有个老姑婆姨妈天天照顾他饮食起居。

四十一岁连老妈多少岁有什么病都不知道的“乖仔”,如果再没有让人放心聊天的亲和感,那真的是废柴了。

有这样的家庭支撑,他当然有时间看侦探小说想东想西,在爱莲面前表现他会“哄她笑”——女人自己不会笑吗?

那十年间爱情片的男主角都是这么股张志明的精明劲儿,江湖硬汉不流行了,城市小资产阶级粉墨登场。

最后爱莲跟阿旭分手,阿旭痛打阿来,质问他有什么能力保护爱莲——这段简直是女性fantasy,现实新闻里铁拳都是向更弱者。

其他女性形象还有张可颐扮演的初恋女友——已显老态,叶家二小姐和欧雪儿的锐气——领了离婚赡养费独立开工作室,这里作为精英女性身上的资本气来突显阿来的自由散漫和爱莲的楚楚,阿来对爱莲的爱,真的没有一点儿看到对方是一个比自己还弱的人的心动吗?

那些激励过我们的90年代的TVB港女形象可能不是真的,但是还是有意义的。

阿来这种角色对于张学友毫无难度。

汤唯不说话任人拍是有想象空间的,而她的一切喜剧段落尴尬地让人抠地,整个人是僵的。

表演和角色最贴的居然是安志杰。

鲍起静演撒泼也好厉害,后辈真要好好学习。

大概是我最后一次在大银幕上看到李修贤。

难得爱情片压马路拍了很多香港街景。

那时候我还没去过香港,一半像爱莲想挣脱家庭束缚,一半像阿来害怕承担独立的责任。

现在嘛,独立生活能力还是比阿来强一点的,也比他会哄女孩子笑!

《月满轩尼诗》短评

不知道是因为我期望太高而觉得不好看的,还是真的不好看,我觉得应该是后者。国语配音实在很恶心。

5分钟前
  • fhskfdhlaksa
  • 较差

那年吃过几多薯片,看过几多套港产片……汤小姐真有语言天赋。她有能力在所有剧情里保持气场和从容。有港片的一点点韵味,不过这个调度和镜头划分的太次了……

6分钟前
  • 蜉蝣
  • 还行

节奏好慢

7分钟前
  • 小暖
  • 还行

有种虎头蛇尾的感觉~貌似情感发展的太快了吧

10分钟前
  • 也许的小狐狸
  • 还行

汤唯~

12分钟前
  • Puzz_Nut
  • 推荐

除非是想看汤唯的,要不还是别看了。煎熬且无聊,优点就是这是一部爱情文艺片,这倒是近些年很难看到的一种港片了、

1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

这是我最喜欢的爱情电影之一 虽然网上的评价不高 但我喜欢片中的安静和内敛 理想中的爱情应该如此 就像花的绽放 就像水的流淌 一切都是静静的 无声的

18分钟前
  • 厄运之子
  • 力荐

情节最后处理不够,虎头蛇尾了,但是,汤唯很不错,学友也还好!非常支持粤语版的,忽略情节的话还是很有味道的,国语配音感觉出不来。

19分钟前
  • wrong
  • 推荐

小清新

22分钟前
  • elle
  • 还行

白水煮蛋,偷瞄汤唯。

25分钟前
  • Obtson
  • 还行

谁能告诉我,那个印度人是干什么的?

30分钟前
  • 潇洒小姐Molly
  • 较差

相亲段子我喜欢的,见面聊推理的段子我也想过的。至于剩下的地方嘛……嘛……嘛,反正汤唯挺好看。

33分钟前
  • 流空破刃
  • 还行

戏写的太牵强了,除了人物有点意思。导演水平太般般

38分钟前
  • 虎折
  • 较差

别扭的港式国语,不知所云的故事情节,没有逻辑的剪辑,没有内容,没有形势,也没有内核。

40分钟前
  • 闲杂人等
  • 较差

清新,可爱,隽永,有趣。一个推荐。

43分钟前
  • 程育海
  • 推荐

空档期,别的没兴趣就看上两美女,一个是赵薇,一个汤唯。

47分钟前
  • Chandelier
  • 推荐

合格的爱情小品

48分钟前
  • mark
  • 还行

家附近诶.

50分钟前
  • 水仙
  • 推荐

大陆新移民在香港人眼中实在太外星了。。。张学友的宅男算突破性演出么?

55分钟前
  • kylegun
  • 还行

第一次在飞机上看的电影,而且刚好从香港起飞,很有感觉 很喜欢汤唯

56分钟前
  • 北极熊7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