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挺喜欢的,干净清爽又朴实。
非乐深沉内敛诠释得不错不是常见的白面先生,剧情节奏本来还行,前一半挺精彩的,可是小七投身凡人七老爷前后剧情疲软,再到最后那场要牺牲大战才有点回力。
(小七好傻好憨哦(ー_ー)!!)歌曲和音乐才是最能诠释好这段感情的部分《跟你一辈子》,真是荡气回肠深情炽热。
墨家部分结合以前秦时明月让人对墨家有些好奇。
哦那里面秦始皇好无语哟(不过就图一乐)
这部剧很多人物的爱情都产生得让我觉得,咋说,迷惑吧。
小七和非乐的爱情我大概还能理解,毕竟有一个美救英雄的开场,非乐肯定咔咔心动。
毕竟谁会不喜欢一个会傻乎乎用石头砸你腿,还问你为什么要在地上爬着救白鹭的小仙女呢。
谁会不喜欢一个爱跟着你还喜欢赖在你背上叫你不高兴的小仙女呢。
至于小七爱上非乐,一开始大概是爱他生气也不会咬仙女吧,爱他被一群人围着咬架也不咬回去的样子吧。
白鹭仙子对非乐的爱,我确实也看出点苗头了,但这个苗头是在小七被天兵天将抓走前告别,要白鹭仙子照顾非乐时,看白鹭仙子的眼神我才看出点不对劲来。
这突如其来的爱情,在这之前我还以为白鹭和我一样只顾着傻乐,磕小七和非乐的CP呢。
为什么仙子会喜欢上在她背上吓得尿出来的恩公啊,莫非是非乐那一抹包扎时展露的温柔,猝不及防且迅速俘获了仙子的心?
所以说在影视作品或文学作品里救小动物果然有好报,不论是救蛇救狐狸还是救鸟救蜘蛛,这化身为人报答恩公甚至爱上恩公不得好死的概率都有点高。
言归正传,凳子精说喜欢小七,是我觉得爱情产生的最离谱的一次。
当初小七假死,两条吃人的鱼精都多愁善感的哭了,他在旁边看着好像内心毫无波动甚至有点想笑(bushi)。
他还说恨谈不上,当初当凳子的时候他摸小七的脚被小七踹了,有旧日恩怨所以哭不出来。
这个好色的凳子精明明色胆包天,不但数次用法术诱拐凡间女子,还不止一次的惦记小七和老三,变成卫青的模样去诱拐老三的时候,算盘还打得挺响,觉得老三长的好看胆子又小。
我还以为他要在好色变/态,风流成性的路上一去不回了呢,结果突然一脸深情隐忍不甘的说喜欢小七。
把我雷得不行,雷到想扒开屏幕问他一声:“你没事吧?
” 其实霍去病和初七的爱情火花,我也觉得擦出的有些,呃。
初七可以理解,情窦初开的小姑娘嘛。
但是霍去病上一秒还把她当小七姐姐,完全是一副当年初见时傻弟弟的姿态,言语之中多有崇拜,我真的以为他小时候说要娶一模一样的仙女姐姐是句戏言,意思是要找个像仙女那么漂亮的。
结果知道人只是长得一模一样,他就转成了恋爱上头模式,初七心里有人他也不在乎,哦,是师傅啊,那就更不在乎了。
为什么会爱得那么快啊,为什么毫无障碍切换到热恋模式了呀摔。
还有泰仲飞身上前救非乐,我已经觉得他死的有点草率,就不能用剑打掉他同事漆雕烈的剑吗,没想到后续发展更是,他的老婆霓先是恨非乐和小漆,后来不恨非乐了,在人家照顾之下天天缝布鞋,她和白鹭仙子面对面互问“你咋不和非乐在一起算了”的时候,我莫名其妙有点心塞,这微妙的气氛呐。
所以不恨就要爱是吗,不恨小漆后被他救儿子的行为所感动,又和他在一起了?
算了,她有选择和谁在一起的自由,寡了这么多年说不定也有等小漆的成分在呢。
再浅谈一下主线和支线的两对三角恋吧。
初七喜欢非乐,非乐喜欢初七,但为了她的前程选择拒绝,两个人一直没有在一起。
于是初七后来也爱上了霍去病,霍去病爱初七但是他死了不能和初七在一起,主动表示愿意成全初七非乐,最后初七还是和非乐成亲了。
卫青喜欢平阳公主,平阳公主也喜欢卫青,两人为了彼此的脸面等原因一直没有在一起。
于是卫青在三公主默默守护下也爱上了三公主,三公主爱卫青但是怕他死,所以主动成全了卫青平阳,最后卫青还是和平阳成亲了。
不觉得有点相似吗?
最相似也是最让人牙疼的地方就是他们都爱得很清醒,爱得不伤害其他人,甚至总想着成全别人,总做让自己难过但是让其他人都开心的事情。
大家的爱情观为何都如此相似,就没有比较过激的那种吗?
那最让我牙疼还有一点,就是你的遗言我的遗言,好像都一样。
白鹭仙子死之前希望自己爱的人和小七成亲,说你们要幸福。
霍去病死后对小七说的最后一句话也是说希望爱的人和非乐成亲,说你们要幸福之类的。
小七被天兵天将抓住后,差不多也算永别了,她也是让自己爱的人守孝三年后(bushi)和白鹭仙子成亲,让他们幸福。
感动不,感动。
这爱的多大度啊,多清醒啊,多为自己的爱人着想啊。
。。。
只是,你们为啥最后都在操心婚嫁之事啊,这个世界上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了吗,不结婚会死吗(此处拉走言语过激的作者,也就是我)。
最后,我有一个小疑惑,因为王母的咒语,和初七订婚的三个人都在结婚前三天死了,凳子精更是想亲都会被柱子砸什么的,为什么非乐却安然无恙的活到拜堂后?
总之我还是挺喜欢欢脱的前五集的,但是后面的剧情走向真的是,嘶,时时让我牙疼。
只能说,他们的人生他们的爱情,他们开心就好。
1、关于墨家墨家所崇尚的“兼相爱,交相利”,宣扬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互爱,目的是建立一个和谐温馨的社会,似乎并无不妥。
但是刘彻为什么一定要消灭墨家?
为什么不能容忍墨家有丝毫复兴的迹象?
哪怕非乐曾经救过他,哪怕他十分清楚非乐的为人。
因为归根结底,墨家的理念隐含强烈的政治诉求,而“爱”作为墨家理念的核心,同时也就是支撑政治诉求的力量源泉。
刘彻刚刚找到了最适合的治国理念——儒家思想。
这种经过改造的思想,强调秩序、尊卑、忠孝等,最大限度的迎合了教化民众、收揽人心,从而巩固帝国统治的需要。
作为一个卓越的政治家,他十分清楚,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只信奉一种思想,那么就不会有人琢磨那么多“为什么”,比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们就会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而墨家,一旦有机会和能力,就会对人们的思想和现存的秩序进行颠覆性的重构。
所以他不能容忍墨家的存在。
他不会忘记,战国时代的墨家就与儒家并称“当世之显学”,有众多的信奉者、追随者和殉道者。
墨家的可怕不在于器械之精,守城之固,而在于它“蛊惑人心”的力量。
不管非乐或其他墨家领导人是否愿意,只要有合适的时机,它就会试图夺取政权,从而推行自己的那一套治国理念。
这才是它真正可怕的地方。
这就是必须要消灭它的理由。
有人会说,虽然古代中国一直是儒家思想主导,但儒、佛、道三家长期并存,或者古代中国表面崇儒,实际上“外儒内法”。
既然其他思想可以存在,因此墨家也并非不可容忍。
事实上,儒佛道之所以能够并存,是因为释家和道家放弃了自己对现实政治的诉求,而向儒家的地位表示臣服,佛、道不约而同的讲求避世,前者追求看破、顿悟,后者则追求得道成仙。
这种有意无意的回避,既满足了帝国统治的底线,同时也是对“教化民众”的加固;而法家则弥补了儒家“教化有余、威权不足”的缺点,成为了儒家的好搭档。
而墨家,由于其导向一种伊甸园般的人间乐土,吸引和聚集了一大批能人异士,战国时代多元权力中心之间的冲突和制衡,为墨家提供了生存和繁荣的土壤,使墨家不仅在思想体系上不断发展完善,而且在政治实力上也变得举足轻重,成为各诸侯国拉拢的对象。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至汉武帝时期,墨家的思想体系已经根深蒂固,与帝国所信奉的儒家也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墨家思想的无限制传播,不但会导致民众对儒家体系的信仰危机,从而可能导致儒家体系的崩溃;更有可能被野心家所利用,成为既有政权的现实威胁,比如东汉的太平道、元末的明教、清末的拜上帝教,他们当初对伊甸园般人间乐土的向往和追求,与墨家并无二致,却最终与世俗政权走向尖锐的对立和冲突。
这样我们就不难明白,当小七用墨家理念把新余治理成人间乐土,而几乎对刘彻要脱口而出时,东方朔为何阻止了她?
东方朔是一位精明的政治家,他十分明白,墨家的治国理念始终是刘彻心中的禁忌。
2、关于爱之大义如前所述,墨家从其诞生到兴旺,自然而然的与现实政治有密切联系。
墨家之爱,无论其如何大义、如何无私、如何包容,归根到底是一种政治诉求,或不自觉的会导向政治诉求。
对墨家而言,“爱”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也就是说,在达到目的之前,它始终是一种手段。
当然,真正的墨者不会看到这一点。
这就是剧中非乐的思想、品格的背景和渊源。
剧情一开始,非乐便是墨家“大爱”思想的践行者,在最纯粹“大爱”的要求下,无论是“墨者之剑不杀无罪之人”,还是毫不迟疑的救助墨家大敌刘彻,都是任何一个合格的墨者都会去做的。
如此看来,墨家的大爱思想,既高尚又幼稚,既是招揽人心的无上法宝,也是自我毁灭的定时炸弹。
因为在面对自身存亡和理想社会存亡的抉择时,它会选择后者,这就注定了它不可避免的悲剧。
这点太行四剑士从墨家的武学上看到了,“墨家剑法虽然精妙,但其剑魂却有荒谬之处……一种没有杀伤力的剑法,是不可怕的”。
非乐是一个真正的、纯粹的墨者。
也正因为如此,他的爱不是世俗的、人性的爱。
他苛求自己、压抑自己甚至虐待自己,从根本上是对墨家“大爱”的坚守。
他不愿偏离自己的信仰,在与小七一年的相处中,向对爱知之甚少的妻子所传递的,也一直是这种“大爱”;小七投胎转世后,他与小七相见不能相知、相处不能相守、相思不能相恋;小七移情别恋时,他又选择牺牲自己、成全他人,只要自己所爱的人快乐幸福。
但是,这种超凡脱俗的“大爱”是对人性的无限拔高,也最终是对人性的悖逆。
而爱,只能是人性深处荡起的涟漪,是人性深处的光辉,是对人性的自我发现和实现。
非乐的爱,长期游离于人性之外,既彰显了他人格的可贵,也注定了他命运的可悲。
长大后的初次见面,最动人肺腑的不是非乐和小七的忘情拥抱,不是一幕幕回忆画面的交相成替,也不是非乐内心煎熬无法遏制的眼泪,而是作为旁观者的三公主的含泪独白,“他太可怜了,你不会知道,他有多可怜、多痛苦”。
三公主痴恋卫青十七年,她的爱是纯粹的爱、自我的爱、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爱。
此时她深切的体会到一种震彻心灵的酸痛,为了“大爱”,非乐正在付出多大的代价,承受多大的苦楚。
在“大爱”面前,非乐蒙蔽了自己的双眼和内心,他以为自己的牺牲是对的、应该的、值得的。
当仙女湖告诉他,“如果我是小七,宁愿再被打下凡间一次,也要得到原本属于我的爱”。
他才渐渐开始醒悟,终于在第38集,他认识到自己其实何曾懂过爱,“墨家的老祖宗,把爱做为墨家的核心,只可惜我作为一个墨者,我到现在都不知道爱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到这里,他才算完成了对自我的反思和重新认知,才挣脱了“大爱”的枷锁,实现了对人性之爱的自我救赎。
3、关于本剧的主题关于本剧的主题及观众最纠结的虐恋,先来看看发行人马千测的官方态度:“人间出生成长的陈初七和仙女小七,在主创团队策划编导过程中,一直界定为有联系的两个剧中人物,陈初七带着之前仙女小七的些许习惯,但是没有完整的仙女记忆,她只是朦胧中直觉里知道非乐和自己很亲,作为凡人的她有全新的爱恨喜怒,非乐是这一切的知察者,亲历者,他的爱之大义是不能因己而让心中的姑娘受伤害.这一点观众若是看透看懂看深刻了,也会对非乐这个人物及全剧关于人生的表达,产生升华式的理解。
”在这里,剧组强调的仍然是非乐的“爱之大义”,诚然,“爱之大义”可歌可泣,同时也是可悲可叹的。
故事一开始,小七是无忧无虑的仙,非乐是追求大爱的人,偶然的邂逅和结合,小七在“人”的道路上越走越真,投胎转世后也不曾改变;非乐在短暂的幸福破碎后,却沿着墨家的“大爱”之道,从“人”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这样下去,他们的选择将再也不会有交集,这将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仙女湖之“墨仙”,这里的“墨仙”究竟该如何理解呢?
是墨者与仙女的浪漫爱情?
还是墨者通过对“大爱”的坚守,从凡俗的墨者变成了超凡的墨仙?
抑或是天真无知的转世仙女经过墨家大爱的洗礼,为挽救万千生命毅然自尽,羽化登仙?
小时候看白蛇传,看到许仙白娘子最后都得道成仙,觉得是完美的结局。
现在看来,这其实是彻头彻尾的悲剧。
成仙是他们的愿望吗?
成仙后他们会幸福的在一起吗?
他们要的是相守相爱、生死相许,而成仙是什么?
成仙是禁锢,是舍弃,只是对命运抗争失败的归宿,是对宿命和规则的屈服。
同样,“墨仙”的含义呢?
我宁愿相信它只是简单的墨者与仙女之间的浪漫爱情。
墨家所传承给非乐的大爱思想,时而彰显着责任,时而蕴含着包容,时而又诠释着牺牲,却唯独压抑着内心最真实的渴望。
他想带给妻子最深厚的爱,却在“大爱”的漩涡中迷失。
仙女湖的主题应该是对人性的追问、实现和救赎,对爱的解读,卸去大义的枷锁,追寻爱的本源和本真。
而恰恰不是对“爱之大义”的颂扬,并非“爱之大义”不可取,而是缺少人性光辉的、超凡脱俗的大爱,注定是残缺不全的。
(不限转载)
为什么好看电视剧没人顶呢?
陈龙是看水浒的武松关注他的,个人感觉外形虽然各方面都没什么特点,但演技很到位啊。
贡米也算新生代美女了吧。
这部电视剧难道是宣传力度不够?
果然不能跟轩辕剑等唐人出的烂古装同一档期上啊。
完全被埋没了。
还有一部就是09还是10年的逆水寒也是,武侠剧里面算拔尖的了。
但也是宣传不够,档期安排不好。。
没有引来足够关注度。。
推荐仙女湖13集还是多少的(没记清),战争场面那些个群众演员很用心了看的很爽有说错话大家指出来就好,小弟个人感觉这部武侠剧是不坑爹的
最近回顾了《天外飞仙》,突然就想到了另一部超爱的仙侠剧《仙女湖之墨仙》。
央视粑粑播的剧,正剧又带着股青春偶像风。
萌大统领当年还是那个侠之大者的非乐,贡米的小七娇俏不造作,人设天然可爱萌,和不高兴就是大叔和萝莉的写照,前期各种欢乐撒糖,后期虐死人不偿命。
林妙可的小初七更是承包N多回忆杀和泪点,格外惹人心疼。
墨家在剧里的刻画正得不能再正,心目中的侠者No.1就是非乐,对墨家大爱的阐述深入人心。
这是一部即使后期女主转世同时爱上男一男二却依然不会让人讨厌的剧,反而各种难以抉择,非乐霍去病都是我的爱啊。
还有卫青和三公主的虐心纠缠也是让人从头哭到尾。
主角配角人设都是极其出彩的,成熟稳重的侠义墨者非乐,一哭就发大水的大姐,睿智的二公主,呆萌专情三公主,四五六双胞胎复制粘贴,鬼灵精怪小七,表面讨人厌实则可爱得不行总是被变成乌龟的县令,名字叫猜永远在想方设法越狱的女囚,意气风发又深情的少年英雄霍去病,温婉大气的平阳公主,让人又敬又恨的汉武帝,对平阳公主不改初心的痴情卫青,承包笑点的翘尾巴鱼精和胖头鱼精,善良的米粉店夫妻,嫉妒成性的小心眼后妈年糕嫂,单恋非乐却从始至终保护小七和不高兴的白鹭仙子,兜兜转转爱恨交织的漆雕烈和霓,逗逼又执着于墨家道义的追,受过情伤却依然有爱的仙女湖,讨人嫌的王母,推动剧情转折的谄媚凳子精…… 四五年了,对剧情和人物还能如数家珍也是厉害了。
九年的编剧功力真真是不错的。
可惜的是这部剧好像反响不怎么热烈,看过的人不多诶。
央视贺岁剧《仙女湖》,让江西新余火了一把。
《仙女湖》,一会煽情,一会搞笑。
简单说,仙女湖想见前男友玉皇大帝,可玉皇大帝是终极boss,被蒙蔽直到最后压轴出场。
玉皇大帝现任老婆是个怨妇,一直从中挑拨,挑起天人大战。
其实玉皇大帝和汉武大帝是一对好基友,要面子都会说句:此例一开,就不好管了。
因为仙女湖,王母让跟班去灭口。
霍去病成仙竟然成了哪吒三太子,率领天兵却阵前倒戈。
为了保护黎民百姓,被逼急了的汉武大帝竟然想和玉皇大帝干架,率领众小弟决心一搏。
两伙人打架正酣,玉皇大帝出面平息,说出了对仙女湖的愧疚:当年的错是为了事业放弃了爱情。
但现在为了因失去的挚爱,希望能换回大爱。
说了句至理名言:兼爱、非攻。
然后皆大欢喜,散了。
话说王母娘娘的七个女儿个个奇葩。
大公主不爱学习,泪腺发达头脑简单,不过性格直爽。
二公主规规矩矩,却在非正式组织中凸显了领袖气质。
三公主胆小如鼠常被老七调侃为“丢了神仙的脸”,开始的时候总爱跟着那个打仗的卫青,最后逆袭到爱情中的独立女性。
四、五、六公主基本上是跑堂的,一起说话来像复读机,她们的作用是打架的时候总少不了她们。
七公主简单说,就是一个2B欢乐多的青年。
这电视剧总爱吐槽,也少不了被吐槽。
首先,这部电视剧本身就不是什么正剧,所以各种乱七八糟的地方,我想没有必要太过在意不是?
因为没有人说他是正剧啊,而且它也没有什么对历史恶意篡改的地方吧,至少我没有看到。
我本身就是抱着娱乐的心态看它,也是认真地看它。
有人觉得雷,我还好,前半部真的相当欢乐,后半部真的相当难受。
真心觉得,现在的电视剧能做到这样的已经很难了。
“低龄”,这样一部充满社会正能量的神话竟然说成很“低龄”!
“兼相爱,交相利”传达的墨家思想你们懂吗?
虽然我平常比较喜欢看历史权谋剧,但这部神话剧却令我耳目一新,看了几遍依然言犹未尽。
这部剧所表现的内容挺丰富多彩的,其中夹杂着历史文化,儒墨两种哲学思想的碰撞,爱情观,思想教育,旅游宣传等多方面内容,这是其他神话剧所不能比的,有的影视剧看了几十集都不知道讲的啥,而这部剧除了剧情搞笑但却令人感动。
对汉代的历史社会文化,细节大致还是做的都还不错,汉武帝,卫青,霍去病,东方朔等重要历史人物描写也基本符合历史,汉武帝的霸气外露,卫青的谨慎细心,霍去病的年轻气盛,东方朔的幽默风趣,处理的非常到位,丝毫没有随意编排的感觉,历史与神话的完美结合真的比较少见。
这部剧处处体现墨家的思想,如墨者非乐对追杀他的朝廷官兵只是打倒在地,不伤性命,甚至施以援手,答应别人的事说到做到,这体现墨家的“兼爱”思想,你可能觉得这男主太玛丽苏了,不过这就是墨者风格,一点都不觉得违和,但是对叛徒化方从来不心慈手软,说杀就杀,为了维护正义,对天庭伤害凡间敢于直面对抗,因此也爆发了两次天人大战,天庭丝毫不占上风(信仰的能量),这体现墨家的“非攻”的一面,反对入侵战争,维护天道正义。
王母娘娘为之恐惧,为了除掉男主非乐,铲除仙女湖,不惜向自己的女儿下最恶毒的诅咒。
他与小七的婚礼也很简单,一个花冠,没有婚服,请白鹭仙子作证婚人,仙女湖作高堂成亲,一切从简,两人就过起简单而幸福的生活,他虽然拥有墨家雄厚的财富,却依然过着最清贫的生活,为了就是行侠仗义,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体现墨家“尚简”的思想。
还有点表现汉武帝时期因为战争频繁,结果造成城中几乎没有青年男性的社会现状,一个男子被几十个女子竞相追逐的境地,其中过程十分滑稽搞笑,却也真实反映战争对人民的伤害,毕竟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最后女主小七深受男主非乐的影响,逐渐接受墨家思想,在新余推行墨家的主张,赢得百姓的拥护,为了结束天人大战解救百姓,毫不犹豫的以自杀来制止这场无尽的杀戮,还是体现了墨家“非攻”和“兼爱”的思想。
男主非乐还有其他优点,卫青事件他对朝政争权夺利看的清清楚楚,通过三公主为卫青出谋划策,卫青得以转危为安,可以看出论权谋他也一点都不输别人。
最后男主非乐与七仙女的始终如一的爱情故事又虐又令人动容,这部剧也让我开始对墨家产生浓厚的兴趣。
花了三天时间看完了。
第一次看应该是初中,天天预约点播一回家就打开电视,所以一直都对陈龙有角色滤镜,也因为这部剧知道了卫青和霍去病,现在想想,之前的电视剧都是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拍摄的,怪不得现在的我对于那些架空历史或者仙侠剧一点都不感兴趣。
回到电视剧本身,该从何谈起,可能很多人觉得雷的地方在于转世后的陈初七和霍去病的感情,但我觉得还可以接受,我私以为小七和陈初七并非同一个人,也同小破站的一个评论所写“如果转世也是上辈子的那个人,生命又有何意义呢”。
小七的全部挂念都是不高兴,而陈初七除开仙女姐姐们的帮助外,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凡人,她有父母有姐姐圆心,而不高兴对于她应该是前世的记忆残留,骨子里就觉得应该爱他,再加上对于草鞋大侠的偶像敬仰心理,所以当她多次遭到不高兴的拒绝,并且三姐也告诉她和小七并无关系之后,她选择了和霍去病在一起,少年英雄对于十几岁的小女孩来说,很难不心动,所以陈初七和霍去病的感情更像是少年人的爱,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在他俩阴阳相隔的成亲上落泪的原因,永远屈服于少年人热烈而又青春洋溢的爱意。
非乐,用他的一生践行着关于墨家“兼爱”的信念,之前在背333时也简单了解过墨家的思想,在加上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也能理解为什么汉武帝要对墨家赶尽杀绝。
回到故事上,不高兴确实是很惨一男主了,这也是我多年了对陈龙带有角色滤镜的原因,年少爱上了太惊艳的人,二十多年默默守护却无法靠近,看她爱上了别人后心疼不已,知道成亲就会死掉的咒语也甘愿赴汤蹈火,最终等来了真正的小七终于能相濡以沫!
还有就是三公主和卫青的感情了,这里附上我在小破站的评论“看到29集了,才真正被卫青x三公主伤到[大哭]因为是小时候看的剧加上重刷前看了好多剪辑,所以一直理智看到这条线,无数次给自己洗脑三公主是一厢情愿,卫青爱的只有平阳公主。
但是或许也跟卫青的心路历程一样,慢慢被三公主融化于是不知不觉地爱上了她,所以当三公主问他是否爱过时,真的有种一切都已经来不及的遗憾[委屈][委屈]没想到最终还是被虐到了,得去老福特蹲蹲有没有他俩的同人文续续命”。
除此之外,本剧的其他角色也都塑造得十分出彩,漆雕裂和霓、卫青和平阳公主、胖头鱼和翘嘴鱼、郭威和猜、刘彻和东方朔以及陈初七一家,不管是多小的角色,都是多面的立体的。
很久没有这么真情实意的看一部剧了,值得!
反正很久了,剧情嘛我大都还记得,但是也有很多忘了。
但是我一直都记得,这部剧还不错,蛮好看的,就行后来看《凤在江湖》一样,对于里面角色的哀伤能够感同身受。
剧的前半段真的很欢快,以致于小七留给我的形象就该是个快乐的,执着地爱着“不高兴”的。
不高兴是小七给非乐取的外号。
其实他们的爱恨简单,故事也不复杂,只是结局不好,小七被打入凡间,而非乐找到她的转世守护她爱护她。
不幸的是她爱上另一个人。
看到网友说的很不错,身为神仙的小七爱的是非乐,可是身为凡人的小七爱的是霍去病。
对于我这个非乐小七党来说,只能接受这样的说法。
至少这说明小七,身为神的小七还是爱非乐。
因为作为一名观众,我也确实是喜欢一开始,那个对于凡间什么都不懂,霸道又可爱,小聪明又大乐观的小七。
那个和非乐一起躲避官兵然后施法而弄出笑料,害我大小不已的小七。
那个冲破一切障碍就算死也要和非乐在一起的小七。
那个明明是神又那么笨的小七。
那个竟然给非乐,这么一个,嗯……有文学气质→_→(好歹人家是墨家人嘛)的骚年取名“不高兴”的小七。
很搞笑,很无厘头,适合笑点低的人,当然那些喜欢美剧,高智商的人不太适合,好多人觉得很恶搞,我觉得小七很可爱,他们的爱情故事也很让人动容。
最近总是被推童年向电视剧的混剪,以前电视剧质量是真的挺好的
小时候看的 我还把女主记成吴倩了🤔🤔🤔
此剧总体上三观挺正的,兼爱非攻的大爱,并且全员除了汉武帝总是被一个历史上的大反派利用看起来有点太笨以及后期强行洗白汉武帝外,总体剧情还算正常,帅哥挺多的,非乐、卫青、霍去病(哪吒)、追,都是一流帅哥,全剧结局在言情类剧当中结局还算不错。
男主十项全能种田造屋无所不能,就是太惨了,女主中途和别人卿卿我我有点不太喜欢,也太多吻戏了吧
还可以 贡米是真的有点像张柏芝
一直觉得贡米挺漂亮的 但是剧里的人设不是很喜欢
我的贡米啊……
补
不知道中国电视剧出现了一批无厘头的神仙剧,什么猪八戒这类的,都是无厘头,但又是有制作的神仙剧。也不知道什么开始中国的神仙剧变成了高灯光,近镜滤镜,全电脑背景的剧,以杨幂系统最为明显。现在的神仙剧可能都来自网络小说,所以都是以虐人为主的。失去了中国神仙故事里的幽默。中国神仙故事,都是什么八仙过海呀,济公传这类搞笑为主的民间故事。而现在的神仙剧都是战神与小仙女的撕心裂肺为主。这部仙女湖带有中国特色的神仙民间故事色彩,极无厘头,但又演得那么认真,该感人的感人,该搞笑的搞笑,可算是一部经典。
我超喜欢小七😍😍😍
剧情还挺有意思的
前面笑得有多开心,后面就觉得小七有多可怜。那个三公主,怎么会有这么可爱的练功理由,为了逃命所以哈哈哈
现在看很尴尬,但以前是真的喜欢
啊啊啊当时觉得女主简直太美了,甚至一度觉得男主跟她一点也不配
剧情太雷人, 不过以前超级喜欢看
老早的剧了现在看天雷滚滚哈哈哈哈哈真的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喜欢贡米了 一颦一笑都很灵动而且长得太戳我胃口了 真好看 三姐也好好看 好甜好喜欢 卫青也很帅 可以说是早期梦女天菜了 很英气(外表)很温柔且坚定(内在) yyds 人设讨喜度超过男主 有点幽默 设定有趣 牵扯进卫青霍去病这种大人物 但后面太狗血了 dislike整体来说 可以看看 就当光看美女养眼了
他们两个一点都不配好吗!小七和霍去病更配啊。迷,真的迷。
以前看过,记得当年还很喜欢。
这么好看的电视剧,小时候看了两三遍呢,怎么就是不火呢!还有贡米小姐姐,那么好看也不火,突然想起同样情况的穆婷婷,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