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
The Nightingale,夜莺的哭声(台),夜莺的哭泣
导演:詹妮弗·肯特
主演:山姆·克拉弗林,艾斯琳·弗兰乔茜,达蒙·海瑞曼,伊文·莱斯利,查理·肖特韦尔,纳撒尼尔·迪安,哈里·格林伍德,马修·桑德兰,贝卡利·加纳巴尔,Sam Smith,Mich
类型:电影地区: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简介:影片获得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和新锐演员奖。讲述1920年代塔斯马尼亚岛的一名21岁爱尔兰囚犯克莱尔被判7年徒刑,她非常渴望摆脱虐待她的主人霍金斯中尉,而后者拒绝释放克莱尔。克莱尔的丈夫艾丹进行了报复,而中尉和他的密友们因此对她犯下了可怕的罪行。 由于无法从英国当局得到公正的审判,克莱尔决定追捕霍金斯,霍金斯却..详细 >
前半部分很好 已经不算隐喻了 英格兰人殖民烧杀淫掠毁灭一个又一个民族。每个人物的形象和行动都有对应 这不是想复仇就能复的了的 因为实力的悬殊 只能杀到最弱小而被逼作恶的年轻人头上。长期以来对权威的畏惧和被身心折磨后的麻木 使很多殖民地人最后就变成这样 瘫软无力。不过后面部分有点崩了 表达过于流白而浅了
暴力满满,越看越想起权利与游戏,以暴制暴,重口味。那几个当兵的不死,这电影就是零分。电影顺带着把土著人的苦难也彻底表现出来了,就是生存,生存很困难。
一边认同一边暗地吐槽导演你至少表达得高级一点啊看看人家Lucrecia Martel...
3.5
人物走向突兀,惊悚居然都是用来吓自己的。这个女人,究竟为什么要追上霍金斯一行?奇怪我居然看完了。有负分吗?
6/10。肯特通过对殖民和性暴力的抨击,使强奸复仇类电影带有更加明显的政治色彩,开场被丈夫吻醒的克莱尔从小屋出发,她大步穿越树林,对绑在背上的婴儿唱摇篮曲,特写对准了手中那把可怕的刀,暗示她对殖民环境无可抑制的恐惧,到达酒吧工作时,随着烂醉的士兵夜复一夜的骚扰,克莱尔对他们粗鲁的玩笑感到耻辱与沉默,最终一名英国陆军中尉对她和她的家庭犯下了血腥的谋杀和强奸。影片充分利用了森林地面上茂密的树冠和花边蕨类植物,构建了殖民奴役-强奸-屠杀体系的阴险之处,但戏剧性的情节很快被汇集刻板印象的女性和种族元素所消磨殆尽,片子最重大的一个缺陷恰恰是女主角复仇之路没有走到底,她从一个疯狂边缘摇摇欲坠的追凶者逐渐坠落到被拯救者的位置,最后要通过黑人向导选择以暴制暴的方式回击英国人,来找回他身为野蛮人的骄傲,太假大空了。
看了一定会后悔的傻片
女性导演的视角更广阔,因为她们对压迫更为熟悉。
这才是电影,澳斯卡最佳电影!
做作的剧本,女权实现还是依托于黑人反杀,可不可笑?
哭哭啼啼,没有出息。
以为是部复仇爽片,结果女主关键时刻掉链子...
总好过那种脸上都写着“我缺钱”的加拿大电影……得和我导师推荐这部。要说缺点,大概是太长了。从头到尾都在想为何台词直白到吐,可能依旧是所谓一切对历史的叙述实质上都是对当下的叙述。最近好像流行这种宽脸妹子。(好了我知道了,如果去温哥华就能偶遇Sean Baker是吗)
听女主人公最后为仇人唱歌的意思,似乎还有情留恋?醒一醒啊他杀了你丈夫和孩子,还和同僚轮奸你!!!!你就这样放过仇人了???
烂片
8分,这片子严重被低估了,这不是一部单纯的复仇电影,这是一部三层结构的反抗殖民压迫的主题,爱尔兰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当爱尔兰人以仆人或者奴隶的身份,跟随英格兰人一起来到澳洲的时候,又成为了殖民者,从武器装备的水平来看,时代应该在爱尔兰大饥荒的前后,爱尔兰本土饿死了差不多四分之一。有一点挺好奇,这片子香港公映了吗?
评级:B女主一家被杀的那段实在是太残暴了...直接引起了我生理上的不适...后半部分肉眼可见的泄气...有点可惜...
An anticlimactic revenge tale well done.
山姆演的这个中尉我都想打爆他的头,太辣眼!
一般性复仇…ag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