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个片子全因为吴镇宇,真是不温不火,闷闷的。
喜欢镜头的处理,有点lock stock的味道!
不太喜欢这个故事,就像不太喜欢《爆裂刑警》,太煽情了!
导演大打温情牌博人眼泪之意,观众皆知!
刻意安排了2个苦命蝼蚁,无意中相识,无意中相互扶持,又无意中生离死别...在这里要赞一下导演的卡式。
吴镇宇可以身形枯槁,却有着星星一样明亮的眼睛和孩子的清澈纯净的灵魂。
吴君如可以一脸苦相,却有着仙女的美丽形象和温柔气质!
两个人对话不多,却胜过千言万语。
神话故事说潘多拉的盒子飞出了欢乐,痛苦,丑恶,美丽,却关住了希望。
原来关着希望的盒子就是他们2人的眼睛,当他们互相注视的时候。
当吴镇宇死的时候,也结束了吴君如的希望。
她在自己的美梦里,见到吴镇宇回家,用那个笑脸钥匙打开门,走上楼,坐在自己身旁,轻抚她的脸。
写到这里,眼睛忍不住有点酸,叶导还是赚到了我的眼泪。
残酷不是杀死一个人,而是谋杀她的希望。。。
不知道别人会不会也有这种感觉,可我常常这么想:我特别希望吴生能幸福。
一路细数过来,《朱丽叶与梁山伯》是我看的吴生的第七部电影。
在之前的影片已经不厌其烦地夸过多少次,吴生的角色千人千面,每个都独一无二且无可取代。
直到看到这部戏他演的Jordan,才终于找到一个准确的形容去描述他:吴镇宇的演技是十亿色,何止于千种颜色。
上哪也再找不到这么过渡细腻、层次分明、丰富到让人惊呼的表演了。
因为工作的原因频繁接触科技产品,才偶然知道了“十亿色”这个术语,大意是描述屏幕的一种高科技特性、指其能显示出超过十亿种丰富的颜色。
随便摘一段吴生在这部电影(其实应该是任意一部电影)的表演,都可说是十亿色的完美注解:在医院他第一次陪着Judy等爷爷急救,第一个近景是本能的怜悯关怀;接了兄弟催他的电话,一翻眼皮马上变得不耐烦,再看Judy 的神色也变得麻木;后一个远景,他应该是决定先离开了,抿嘴的表情又成了零星的内疚和无奈,肢体语言像在说“sorry,但我自顾不暇,走先”。
又后来他去火锅店赎自己被困的兄弟,没见人时脸上已经贴好讪讪的笑,发现兄弟挂彩、表情登时多了迟疑和棘手,预感自己要被揍时发狠而又无奈,被打得满头鲜血时终于露出无奈和疼痛……——到底有没有人管管呐?
怎么能允许他演得这么好?
吴生会演戏,其实我早已知道了;可即使已经看到第七部,看他的抬头纹他的眉毛眼睛嘴巴,看他扭动手腕的小动作和腿部交叉的停顿,他的远景中景近景,我还是由衷想感慨:他真的没有一秒不是戏。
这样的表演头脑和荧幕表现才真是“全链路的十亿色”,是无论00年代还是如今都无人能匹敌的技术碾压。
最近也看一些时兴的影视剧作,粉丝夸自己的爱豆“天生一对含情目”。
其实回头去看十几二十年前的吴镇宇,才真会刻骨铭心理解什么叫做含情目;瞧人时眸子里泛的那薄薄一层似泪非泪的水光,皎洁的天真、鲁钝的关怀和深深的悲悯啊,用什么语言也形容不够。
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他跟孩子和老人相处的画面,大概天生是个柔软到让人心痛的人,所以无论演的是黑社会打手抑或身世漂泊的混混,陪在弱者身边的他永远最温柔动人。
其实一早在《爆裂刑警》里也扼腕赞叹过他落泪的特写,亦在《枪火》里能感受到他举手投足、从头到脚的好多动作小设计、所谓“神经质表演”的张力和感染力。
偏偏在他造型如此雷同的第三个寸头角色上,我还是能看出焕然一新和毫不雷同的角色特质,简直是刻进骨头里的DNA的不同。
他演得出、他真的就是做得到。
那不止是抽象的“厉害”“优秀”“演技好”,不是那些定语和形容能够描述的。
我只能说,看着这样的吴镇宇,我特别希望他能幸福——知道那是戏,知道那不过只是剧本和角色,知道那已经往事消散如烟,现实里的吴镇宇是完全不一样的脾性和境遇,我还是在屏幕前无药可救地为他捧心……祈求天地放过一个他吧——知道众生皆苦,我也祈祷他是侥幸。
其实这很有可能就是导演想通过这部电影讲的主题了:众生皆苦,Judy和Jordan也不是侥幸。
早先就大概听说过电影的设定跟结局,有人形容这是浪漫爱情片,亦有热门的影评感慨Jordan那句“等我,我晚上回来吃饭”是动人于无声的炽烈情话。
看完之后,我却好像没办法认同。
又不得不引用Milly老师多年前的那条微博了:在黑暗的人群中抬头突然望见一同举着火把照亮彼此,如果一定要是爱情的话,就俗了。
还在大学的时候读心理学,大概是有那么实验说初生的小鼠更喜欢贴近绒布而不是冰冷的铁壁,意在证明哺乳动物天生就渴望温暖的抚摸和skinship. 让我描述的话,Jordan和Judy之间的吸引,说是爱情倒更像这种本能——爱情比那更俗气,亦比那更轻浅。
所谓的爱情是什么样子呢?
或许是那个暗恋Judy的驾校教练手里的Hello Kitty公仔,到影片结局都没交出去,却自己坐在驾驶座上、把公仔胶袋上淋的雨滴悉心擦去;爱情是他坐在电玩城对Judy讲笑话,眼里全是满满的喜欢和讨好。
爱情没有不好、不是不好。
爱情是太好了,好得Jordan和Judy这样的人承受不起。
飘萍无依,他们连一个活下去的基点和理由都没法拥有,更别提是一段浪漫爱情、一个温馨家庭。
很长一段时间我应该都没法忘记,新界郑过来接走宝宝的时候,Jordan望着他们背影的那个神情。
那不是落寞足以描述的眼神——比起说是落寞,他的那双眼睛其实是空空的,像他这一生到底一样空荡荡。
因为曾经拥有过一些情绪,一些温热,一些希望和生机,现在又失去了,所以越发衬得空荡荡。
他不怨,他不急,他亦不伤心。
他早知道他不配了,就这么无根无据无路可去地飘萍一生,他也早已麻木了。
很可能也是从那一个瞬间起,Jordan开始理解Judy了。
他们两个人一个是幼年失怙,另一个是近年家破人亡;一个伤疤风干成痂了,另一个还在夜夜垂泪舔舐新伤。
如果不是那个生机勃勃的可爱宝宝来过一趟,恐怕Jordan早都已经忘了:人生不苦短,人生最苦的是有希望。
何其残忍又何其诛心啊——到电影的结尾,导演还是一人许了他们一个终生无望的希冀,给Jordan一把钥匙,给Judy一声承诺:等他,他晚上会回家吃饭。
对他们各自而言,那都不是一个轻轻松松就能给予对方的信物——他们痛彻心扉地知道失去的感觉,尽管如此,还是选择再次鼓起勇气靠近对方,用弱不禁风的肩膀重新承担一些牵挂的重量。
“对一切保持虚无是很轻松的,真正困难的是勇敢地投身其中。
”所以无论真正的结局是什么,无论Jordan最后有没有回家,我坚持觉得《朱丽叶与梁山伯》是一部积极主义的电影。
最后的Jordan选择了勇敢——他停留在舞厅的走廊上,血红的光落在脸上,预兆着不可回避的血战和可能的死亡;他手无寸铁,他心怀希望,他松松脖子,他选择了勇敢。
那可能是愚勇,可以有人管他叫愚勇,亦可以有人无关痛痒跳出来指点:就是这点愚勇最后害死了他。
可是对屏幕前的我而言,在没有生机的绝处找到信仰,那样的Jordan已经给我足够的鼓舞跟感动。
就好像科学家在极其滚烫的熔岩里、在无比深邃的大海中第一次发现了生命。
在被极限压缩的空间里还在挣扎,在黑暗里举起火把——我不停地想起《救姜刑警》里,家辉说:人这一世,没什么好事值得想。
吴镇宇演的祺少微笑说:那就尽量吧。
他已经尽量了。
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攥紧了回家的钥匙,Jordan尽力了。
他最后说:冷冷的,很舒服……至少现在,总爱说无所谓的他,已经知道什么有所谓了。
光是听到他那句“很舒服”,被什么痛苦紧攥的心脏都会因此小小地松一口气的我,已经对这个角色偏爱到了无可理喻的地步。
我希望他幸福;如果不可以的话,我祝福他自由;如果自由也奢侈,那至少、至少,我祈祷他可以死得其所。
伏仪有一首歌叫《记昨日书》,里面的歌词送给Jordan和Judy再好不过了:承认吧这是迷途/兜兜转来取荒芜/记昨日书,赠一笔寂寥深处/你说这人间是苦……可是啊,“记昨日书/三两章林深见鹿”,你也说“这聊胜于无”。
像他最后留在Judy家门口,抱着宝宝的那张花里胡哨大头贴。
他明明曾说“这有什么好留恋”,却最后偷偷给了她可以永远珍藏的怀念。
他好好地活过一场,这聊胜于无。
已经够了。
晚安Jordan,晚安吴生。
下个平行世界见,下一世也为你祈祷,要你一定平安喜乐。
“爱不是男女主角信誓旦旦,海誓山盟;爱是始于百感交集刹那间的灵魂相拥,终于一生的那一句承诺“等我,我回来吃饭。
”——题记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第一眼看到这部电影的名字时下意识地觉得是烂片。
再看看主演,吴镇宇和吴君如,一个是最近疯狂拍烂片攒家产的吴三岁,一个是香港四大恶人之首的大笑姑婆,更加让人心惊胆战。
于是去翻了几张剧照,也没什么好看,有一张看起来很旧的照片,像素很低,及其模糊,是两个人坐在公车上,男人看向窗外,女人偷偷地望着男人,两个人隔着很远。
但还是鬼使神差地看了,那时候已经是高三下学期了,那一晚,我下定决心高考之前再也不看电影,所以那一晚的电影有种告别的味道,选择更加慎重,慎重的结果就是一个也选不出来,最后忽然想起这部电影,心惊胆战地点了进去,每一秒都看得格外认真。
故事其实现在看来并不新奇,萍水之交的男人和女人,不情愿地要一起养一个婴儿,日久生情。
但是却依旧会给人带来很多奇异的触动,我想,这其中的原因,一半是人物的命运,一半是演员的演绎。
Judy和Jorden,一个是得了乳腺癌切除半边乳房的女人,故事的开头是她冷静地与丈夫离婚,和脑筋不太清楚了的爷爷相依为命,在认识Jorden之前,她始终是眉眼低垂,郁郁寡欢的样子;而Jorden则是个看起来对什么都满不在乎的小混混,口头禅就是一句:“无所谓了。
”每天浑浑噩噩地游荡在街头,穿梭在冷漠的面孔之间,根本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如果没有相遇,他们的生活也没有什么不好,只是依旧灰蒙蒙的,不见太阳出来而已,就像漫长一辈子的梅雨天气,日子还是要过下去。
但他们相遇了,因为一个只有六个月大的小BB,他们的日常陡然增加了好多的温暖与色彩,为他买纸尿裤,冲奶粉,笨拙地哄着哇哇大哭的他,盯着他熟睡的粉红小脸,刚开始两个人手忙脚乱,到后来愈来愈熟练。
上班之前他会抱着BB去送她,两个人一起讨论给孩子取什么名字好,她看着他把孩子放在膝上两个人一起睡着了,她会噙着一缕笑意,蹑手蹑脚地亲亲BB的脸蛋,清晨的阳光从床头的小窗里射进来,三个人仿佛真的是一家三口一样。
BB的爸爸抱走他的时候,Jorden把两条胳膊搭在门前的栏杆上,一眨不眨地望着他们离开,听着BB爸爸心情好好地哄着孩子的声音,直到他们的身影已经消失了,他依然没有移开眼睛。
Judy回到家里,手里还提着一袋童装,她很快地意识到发生了什么,笑容像沙漏一样从她的脸上缓缓流失走,两个人面对着空空的婴儿床,小桌子上还摆着奶瓶,奶粉,那一刻是我看电影时最心痛的地方,梦醒时分,相对无言。
Jorden拿起外套,又拿起了那个童装袋子,抽出里面给宝宝买的小老虎衣服,搭在肩上,说了一句走啦,就关上了门。
再然后,没有见面但依然不咸不淡地想念着。
爷爷离开了,Jorden也被安排了一个危险的任务,他想再去看Judy,不敢进去找她,在芦苇和杂草之间蹲了一天,望着天一点一点变作浸满墨汁的蓝,看着她拎着一袋炭进了屋子,关门关窗,用胶布封好空隙,他意识到不妙,不管不顾地撞开门冲进去,两个人泪眼相对,她解开胸前的扣子问他:“什么你都说无所谓,那你呢?
你会要这样一个女人吗?
”他走近她,缓缓摩挲着她的脸,说出了我觉得最动人的话:“等我,我回来吃饭。
”其实他走了,就知道自己回不来了,结局他脸朝下缓缓伏在地上,脑后汩汩流出血来,一直盯着手里握着的那串挂着黄色笑脸的钥匙,“好冷,但是很舒服,因为我终于知道什么是有所谓了。
”镜头旋转淡出,其实他手里空无一物,什么都没有握到,钥匙插在她家的门上,挂着的黄色笑脸在风中轻轻颤动。
但是这一刻,有没有钥匙已经不重要了。
不能忘怀的是幻觉中他张开双臂在天桥上狂奔的样子,敞开的夹克衫在风里一甩一甩,天色已经黑了,万家灯火里,他终于有了一个奔跑回的方向。
因为这一部电影,彻底爱上了吴镇宇。
豆瓣上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吴镇宇最美的是他的眉骨,挺立着,像个小小的屋檐。
”将他那一双黑白分明情感汹涌的眼睛保护起来,让他的深情浓烈脆弱迷人神经质如同黑夜的星光一般闪烁进你的心里。
印象最深的是他和Judy在屋外谈心,漆黑的夜,摇曳的芦苇,破旧不堪的小屋,耳边虫鸣阵阵,河水轻柔潺潺,抱着婴儿的女人,敛着眉眼,看起来玩世不恭整天说着“无所谓”的男人像个孩子一样认真地讲述着自己的故事,轻描淡写着自己的委屈,装作不在乎地笑一笑,揩去眼泪。
还记得他那句倔强重复了好多遍的“为什么连死都没有我的份呢,大家一家人嘛。
”Judy也红了眼眶,那一刻我觉得既心酸又欣慰,两个拥有残缺人生的灵魂终于找到了可以彼此拥抱的那个人,芸芸众生里,也许他/她根本毫不起眼,但却是你万千灰暗里出现的最亮的一抹色彩。
如果问我,你看了这么多港片,最喜欢哪一部?
我会说是《朱丽叶与梁山伯》,它永远是我心中的白月光。
不只因为它是我高考前的最后一部电影,而是因为它让我明白了,即使生命再苦,但只要那个人曾出现过,即使短暂的像一道划破漫漫长夜的闪电,也已经足够了,因为知道了什么是有所谓,什么是希望。
知道这部电影是看到安妮的评论。
之后找了很久,今天才在56上看到。
画面很模糊,看到片头那些熟悉的人名,叶伟信,林岭东,马伟豪,心生感慨。
一些热爱着的东西,一边爱一边就消失了。
失去了一半乳房的女人,还是一个完整的女人吗?
从知道乳癌开始,我就很恐惧,仿佛哪一天我就会面临那个选择。
不管怎样选,都是沉痛的结局。
所以梅艳芳宁愿死也不做手术。
那是女人才能理解的悲哀吧。
有些东西,一旦失去,女人就只剩下疯狂。
而这个电影,让人一瞬间温暖,让人一霎那绝望。
茱丽叶与梁山伯Judy与JordanJudy的阿公说,一个女人,健康与家庭最重要。
可是这两样,Judy都没有。
签字离婚之前,她切除了自己的一半乳房。
Jordan只是街头的一个小混混。
无所事事,被追债。
他说,明明是一个妈生的,为什么所有东西都给了弟弟。
去英国留学,弟弟有,他没有,全家去巴黎玩,一起遇难。
连死都要剩下他一个人。
这个世界,我们最惧怕的,是不是就是一个人?
所以Judy严格管着阿公,不准他喝可乐,不准他在街上随便吃东西。
她说,我只剩下阿公了。
后来两个人一起帮新义安照顾二奶所生的小孩。
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一个刚出生的小孩。
多像一个完整的家!
感情像藤蔓植物一样慢慢爬上人的咽喉。
小孩磕到了,他急着去找云南白药。
拉开抽屉,看见她白色的bra。
拿起来,又放回去。
尴尬地关上抽屉,扯下自己头上的纱布,贴在bb后脑上。
信任是这般让人感动的温情。
他抱着小孩说我先回去,然后她问。
你有钥匙吗?
他转过头看着她。
她拿出钥匙放进他的上衣口袋。
在商场的观景电梯里,她抱着小孩,轻轻问,你欠了很多钱吗?
十万。
我可以借给你。
没什么所谓阿。
有朝一日,终于是这样,曲终人散。
孩子被接回了家。
阿公去世了。
她打开抽屉,看着bra一侧厚厚的海绵垫。
她摊开报纸看新闻。
有人在家里煤气中毒。
后来买了几大包东西回家,夜深人静,关紧门窗。
一直偷偷呆在外面的他赶忙冲进去,她站在楼下的厨房边,黑暗中,她低低的哭泣声。
他湿了的眼睛。
后来她把纽扣一颗颗解开,问,这样的女人你要吗?
你走上去,摸她的脸,做好饭,我晚上回来吃。
走的时候,他拿走了桌上的钥匙。
于是,你看见,月光里吴君如那么温柔的脸。
生活重重阴影下,依然动人的笑靥。
他拼命跑。
因为终于有些东西这么有所谓。
一点点光,让我们不再是人潮里逐渐模糊的脸。
桌子上有四菜一汤。
他上楼,轻轻抚摸她的脸,她的手。
她露出动人笑容。
舞厅里,他躺在地上,血流了一地。
旁边是可乐瓶。
阿公曾经说,no cola,no hope.还有什么比希望曾经来过更绝望?
在很多个时刻,我会想起《茱丽叶与梁山伯》。
叶伟信那部煽情的文艺之作。
渐渐黑暗下来的屋子里,因乳癌而被割去乳房的酒店咨客吴君如,等着老实巴交的黑社会小混混吴镇宇归来。
她给了他房门钥匙,但是他不会再回来了。
她睡着,然后又醒了。
那把有黄色笑脸钥匙扣的钥匙在门上摇晃,也许是他的鬼魂回来过。
这是一个为了掩饰悲伤而刻意做出来的浪漫结尾。
实际上哀伤还是那么重,甚至更浓重了。
二吴的表演都足够精彩,太精彩了,底层小人物的悲怆,在生活中挣扎着终于沉陷的无奈,从每个细微的肢体动作,从每个眼神的交会中直直地戳出来,到观众那里就是百转千徊,欲罢不能。
吴镇宇在这里总说的一句话是"无所谓"。
被人拿酒瓶砸破头无所谓,钱被兄弟骗了无所谓,在坠入深渊前一刻也仍旧听天由命的那种表情,什么都无所谓,因为本来一无所有。
"你知道了,我什么都没有。
你还有外公.我才是真的一无所有。
" "一样是儿子,为什么我什么都没有,书没有读完就辍学,弟弟就读到外国,放假全家还去巴黎,这些统统没有我的份,在路上出了车祸,为什么死都没有我的份。
"这样一个男人到了爱上一个女人,想要照顾她一生的时候,还是有所谓起来。
想要一点点抓住生活的手,抓住一点点温暖。
但希望的产生,就是为了制造更大的失望。
这是宿命的安排:你已不再年轻,已经被生活抛下来,谁也不要指望遇见一个人从此就春暖花开。
为了还清高利贷,他受命去打人,反而被打死了。
血糊不住临终的眼,只是封闭了未来的通道。
她也很失败,年纪大,患了病,离了婚,收入低微,可还是尽力照顾更年老体弱的外公,努力地存钱,只要生命没有终止,总要认真地活下去。
泪水掉在面碗里再艰难地和着面条一起吞进肚里。
好容易碰上一个他,又死了,春不暖花不开,还是要活下去。
孤单地面对那些强者掌握着的无情法则。
善良的弱如虫蚊的人们。
彼此取暖,暖意不久长。
在一些时刻,我想起电影里的他们,带着一点"我比你命好"的优越感,感到心疼,也感到淡淡的温暖。
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其实我知道,只是不愿意承认,不愿意承认自己也是一只虫蚊。
向生而爬,向死而爬。
"我每日都会经过这里.每日都会有这么多人我真的很想问问他们,知不知道自己想怎样?我就不知道.不过没所谓了."你,是不是也会有这样的时候,人山人海,抬头天空还是迷惑.不再是没有关系的两个人,有了阿叻.剪影之一:"老板,买东西啊!""买什么啊?""看有什么适合他的?"(向着BB)"看来就是纸尿片和奶粉了.""诶.(想了想)他是个仔来的.""纸尿片无分性别的.""哦!""几个月大啊?"......"哎,这种不要啊,是名牌啊,那个吧,那个,便宜点."(指手画脚)"那是成人用的屎尿裤来的哦!""有什么分别?"(想了半天,迷惑的样子)剪影之二:JU:怎么办啊?JO:你来啊.JU:很残忍的哦JO:我叫你整醒他不是叫你整死他.(让我爆笑的一句话)JU:他睡得这么香...JO:但他整日没吃过东西了.JU(顺势把奶瓶推到JO面前):就是了,你来吧!剪影之三:JO抱着孩子,三个人在铁路边.JO:不如叫他作小东?JUl小东,这么女仔.JO:那叫"小西"咯,男仔是"小西"了!JU(思考):他爸爸姓郑....JO(插话进来):诶--(那叫阿叻,郑叻(Janet),英文又可以,中文又可以,是不是?JU:那姓麦不是要叫当娜?JO:姓汤的就叫克鲁斯.越来越象一家人了,不想写BB被抱走的时候.剪影之四:JO:等我,我回来吃饭.拿起桌上的笑脸钥匙扣,转身开门出去.门把手暗暗地折射着远方的灯光.Judy在等的过程中,又响起最初她在奔跑时的那个音乐,象是在敲击着冰棱的声音,有晶莹剔透的质感.又切换到JO拿钥匙离开的画面.开门前他在门那里停留了一会.然后开门出去.Judy慢慢抬起朦胧的泪眼,很自然地望着他离去的门,却看见门上贴着Jordon和阿叻的大头贴,好可爱好可爱(cuite)."等我,我回来吃饭."如果一个人,曾经给过你一线光明,足以照亮你的前路.那也没有理由,再言放弃了吧.P.S.:爷爷醒来后,Jordon给Judy电话,他象要断气一样的:Judy,你爷爷..他刚刚..刚刚..s..醒了!还要吃双丸粉!Judy的表情一下由紧张转为放松.这段真的很有意思.从那音乐响起,每个动作都和凝固了一样,我的泪,止不住.但是还是没理出一个头绪,为什么悲伤?
今天新闻里说,杭州相亲大会上,女子洗脸测胸围以证明自己货真价实,待价而沽。
如果是这样,孤女Judy估计都不敢去交资料,“女人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健康和家庭,她都没有。
” 她唯一的亲人爷爷这样说,她不漂亮,在酒店前台工作,因乳癌失去一个乳房,老公也在她病后离她而去。
当她身穿大红旗袍,面无表情站在酒店门口预约台的时候,没人知道她冷淡声音的背后有怎样的故事,也没人想去知道。
佐敦身边有着行为不检点的狐朋狗友,欠赌债四处躲藏,吃饭插队还骂骂咧咧,永远穿着一件土黄色夹克,留着越狱头。
这样的一个人走在人群中,我想人们本能的都会避之唯恐不及吧。
没人知道这种街头小混混怎样走到这一步,也没人想去知道。
Judy的爷爷爱喝可乐,即使身体情况并不允许,他老说:no coke,no hope。
他是说给自己听,也是说给孙女听。
日子可以过得平淡重复,可以拮据窘迫,但心里要怀有希望,只有这样,才不会觉得苦。
佐敦被安哥手下打爆头,血流一地,出院时在门口遇见被老婆捅伤的安哥一瘸一拐走进医院。
安哥在外包养二奶并有了私生子的事情被老婆知道,自己挨了刀子,二奶被打,才几个月大的小婴儿似乎也要被老婆赶尽杀绝(看到这里我觉得安哥老婆才是货真价实的黑涩会= =)。
慌乱中,安哥手下把小婴儿塞给了佐敦。
慌乱中,护士还要佐敦给安哥输血,佐敦有点不情愿,自己还被他打的刚被输完血呢。
正当他犹豫了几秒钟决定救人要紧的时候,正好在医院探望爷爷的Judy,已经给安哥输完血了。
黑老大受伤无力妥善安置的小婴儿,就这样被委托给从来没有照顾过婴儿的佐敦和Judy。
老板:买什么?
佐敦:适合他用的咯。
老板:那就是奶粉跟尿布咯。
佐敦:他是男孩子。
老板:尿布不分男女的。
佐敦:我不要那种名牌的,我要便宜的,那种。
老板:便宜的是成人纸尿裤啦。
佐敦(挠头):有什么分别啊……全片少数的温情和幽默全部集中在他俩一起照顾bb的段落里。
BB睡着了……佐敦和Judy看着他。
佐敦:你来啊。
Judy:很残忍的。
佐敦:叫你弄醒他不是叫你弄死他!
Judy:他睡得很香喔。
佐敦:但他一整天没吃了啊。
Judy:你来吧!
佐敦:好啊。
佐敦(各种笨手笨脚……):哎呀,下不了手,你来!
不用怕的!
Judy清晨去上班的时候看见男人支起腿和孩子一起睡觉,她动容的眼神一如窗外明亮的阳光。
只不过提着高跟鞋在街头狂奔,只不过把一个笑脸花纹的钥匙扣轻轻放进佐敦的上衣口袋,只不过轻轻把装着胸罩的抽屉关上。
她是个好女人,懂得隐忍和成全。
她不会对佐敦说:你什么时候换个正经工作?
(摘自豆友,这几句评价太到位)因为抢位,安哥要跟他算账,在大厅等他们的时候跟安哥的小儿子玩石头剪子布;头被打的出血,一直滴,还在地上用脚划拉出英文单词hospital给安哥的小儿子看;急着去找安哥解决事情半路却先送Judy爷爷去医院;想吃鱼丸粉,又或者是想Judy了,借着爷爷的名号打电话给她,一碗几块钱的粉吃得那么香;知道爷爷离不开coca,出院时给爷爷准备了一小柜子的可乐;债主的儿子小bb哭了,哄;又哭了,还是哄……
善良这种特质让他俩相互吸引。
有一次,记者问周迅:什么情况下才算是不爱了呢?
迅哥淡淡的说:当两个人不能再互相安慰的时候。
这是我听到过最认同的一个定义。
佐敦和Judy,两个几乎一无所有的人。
没有亲吻过,没有牵过手,从来没有说过爱和喜欢,仅仅是眼神和笑容,或是对方在身边存在的气息,就能互相安慰。
而很多在一起过了一辈子的人,也没有这种体验。
Judy第一次对佐敦提起自己的过去,其实过去不必说太多,说出来,是因为看到一丝希望;这希望渺茫微小,却足以让人不再封闭内心。
佐敦说起了自己的孤独,全家人突遭车祸,只剩下他一个,什么都没有了,从此什么都无所谓。
Judy的爷爷去世了。
Judy撂下家里的电话,心灰意冷想要烧炭自杀。
电话始终接不通,佐敦直觉不妙,破门而入,发现了Judy卧房有一大盆煤炭。
他缓缓转头,向下看,Judy靠在门边,看着他,两人眼中泛出泪光。
终究还是舍不得离开这个世界,因为有了一个人的挂念。
终于明白不是对所有的事情都无所谓,因为挂念了一个人。
面对佐敦,Judy解开衣服让他看,问,你会接受这样一个女人吗?
佐敦不说话,慢慢走过去,左手轻轻抚上Judy的脸颊,说,等我回来吃饭。
不管你是什么样子,我不需要你改变。
也许,当自己被尽量放低,从无所谓中滋长出的,才是真的爱。
不需要从对方身上得到什么,只要你在,或者曾经在过,就够了。
不幸福的人,不外乎是对自己或者对别人要求太多吧。
恍惚里,挂着的钥匙,奔跑的男人,手指在将要含泪的脸上摩挲。
她在梦里笑了,醒来的时候看见微光。
后来Judy买了瓶可乐,走了又踱回来说“阿婆帮我打开吧,我现在就想喝。
”有希望,就能好好活下去。
叶伟信出品英文名一语道破:找一个爱人,只为了生活中多些温暖,这些温暖使我们成为更善良的人。
爱人如药。
LIFE IS NO LONGER TOUGH WHEN I HAVE YOUR GENTLE TOUCH.
用主流的说法,这是由两个一直很无厘头的演员出演的一部带有黑色幽默色彩和人文关怀的电影。
没可乐,没希望山人自有妙计家庭和健康出现了老人和孩子游戏机最大的赚钱对象是情侣编剧、导演:叶伟信监制:马伟豪摄影指导:林华全(吴镇宇有一个经典的回眸)音乐:?
天下制作 李国兴出品配角:刘以达 任达华 葛民辉 林雪任达华这个角色的人物性格后来在《黑社会》中发扬广大,关爱家人和温情的一面。
片子的开头结尾是呼应的,类似的有《甜蜜蜜》出现了两个人的奔跑,女的是为赶到医院看爷爷,男的是奔回爱人旁边团圆。
因为,这些不是无所谓。
港片特有的小格局和温情脉脉,每一个镜头都能流水潺潺细柔无声。
狭小仄塞的场景,昏暗无光的天空,浮华迷醉的街道,每一处都那么颠倒众生却让你心生怀念和爱恋——那是浮生未歇的美好。
1、无所谓、有所谓他是这样的男人,挑眉,一脸凌厉,走路的背影那么浮夸。
全身上下都是无所谓的样子。
在昏暗的灯光下,他和对面的那个女人吃着泡面,镜头拉的很近,近到我们可以看清他眼睛里的泪光,他一边无所谓的吃着面,一边看对面的女人。
眼睛里充满着关切和一点点假装的坚强。
他知道她要说什么,他很长时间都知道。
他又不知道自己能说什么,于世间,他不过是个底层又桀骜的小混混而已。
最后他标志性的咧着嘴巴,眉毛上挑对她说:无所谓。
他知道自己身不由己,他知道自己烂命一条,他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
但他是个彻彻底底的温暖的男人。
等他把钥匙揣进上衣口袋,他终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当他被可乐瓶子重击在地,他也终于知道自己有所谓了。
等我回来吃饭!!
然后就是永别。
2、我这样的女人你会要吗她对着小混混说:你想让我笑吗。
其实也是对观众说的。
她对生活已经渐渐失去了方向和希望。
在遇到他之前,她有一个爱喝可乐的爷爷,有一个木讷的追求者。
也就仅此而已。
直到遇到那个孩子和那个男人。
她沉默,她五味杂陈,她想却不敢。
还是吃面的时候,她的紧张和不安表露不一。
最后世界上,最爱她的那个爷爷也走了。
她只有他。
爱又怎能说出口。
说不出就是永远的错过。
她在阁楼上,看着门外,楼下是简单的饭菜。
她在最后笑了,笑得那么灿烂。
3、深沉内敛的困境新界安有他的爱和困境,给孩子弄奶粉的时候满满都是爱。
最后一段梦境样的闪回起承转合,透过每个人,乱世浮生显露无疑。
车驾教练木讷而爱得深沉。
他故意耽误她的时间,一脸全是笑容,给她讲笑话,帮她买玩具。
4、钥匙插在了门外,他知道自己回不来了。
这是个混乱的世界,这是乱世浮生,我们活下来,并且愿意去爱这个世界。
有希望。。。
No coke no hope! 不論影片中的宿命感再強烈,貫穿葉偉信電影中的,始終是那一抹淡淡的親情,甄子丹說,拍葉偉信的電影,怎麼能少了一家人吃飯的鏡頭呢?
我不知道葉偉信是不是孤兒,如果他所寫的劇本中都是他個人的投影,那麼很無疑,他是一個戀家的人,能把一部糾葛的警匪片拍的很溫情,在緊張之餘,會來點冷幽默,甚至當主角和反派在對峙的時候,能夠慢條斯理的吃上一頓飯,肆意的挑撥著你的神經,而溫情過後則是暴風雨般的槍火。
提到葉偉信,不得不說吳鎮宇,總覺得從外表看,兩人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塊的人,而當兩人一個執起導筒,一個拿起點八黑星瘋狂激射,葉偉信的慢條斯理讓外放的吳鎮宇很鬱悶,兩部電影,一樣的髮型,一樣的可樂,一個平淡,一個離奇,最後居然都死了,宿命么,還是Coke後面所蘊含的快樂背後即是傷感。
如果我們把葉偉信所編劇電影中的主角分拆開來,而后再合併到一起,你會驚奇的發現,那個人就是葉偉信,他悲觀,帶著點冷幽默,講義氣,卻時常為義氣所累,他戀家,會為片中的主角都安排一個奇怪的家庭組合,他片中的愛情總是很淡,卻讓人信服,因為我們看過電影后會知道,主角就是那樣的人,葉偉信也是那樣的人。
他的電影鏡頭多是手提攝影機拍攝的,我想這大概是他想通過鏡頭的不安定來表達他自己的不安定,騷動。
而現在科技的進步反而拍不出以前的那種感覺,模糊,遊離。
他的《茱麗葉與梁山伯》,《爆裂刑警》中都有一樣道具來體現主題,那就是可樂,我很難想像,可以把可樂與希望聯繫在一起,No coke no hope!沒有可樂,沒有希望,簡單的一句話,卻似乎蘊含著太多的哲學態度,用宏觀來概括他卻似乎不貼切,我們或者可以把它理解為一種信物,沒有任何意義,而必要時我們會為它安上希望又或者是生命的罪名。
我以前一直不知道,什麼樣的電影最打動人,不是可歌可泣的愛情,不是俠之大者的彪悍,也都不是豪氣蓋天的義氣,最感動的,往往是那些不經意的平淡,因為,茶,總會喝淡,酒,總會飲盡,而最平淡的,卻往往能從中品味出甜酸苦辣,就像生活一樣,本身是一杯白開水,沒有任何味道,我們卻可以從中感受到太多的東西,比如感動,溫馨那樣的詞語。
獨白,與其說是電影中男主人公的遣詞,倒不如說是編劇的心聲,當鏡頭定格在那一秒,仿佛主人公所經歷是事情,快樂的,悲傷的,感動的,都浮現在臉上,但是電影不會一直定格下去,生命還要繼續,主人公繼續奔跑著,於是我們生命中所未發生過的,都會出現在螢幕上,或者是離奇的,或者是感動的,或者是無味的。
電影中總會出現不可期的事情,人的身上也有太多的病態的東西,而我們看到的卻是,所有正常的人都不正常,所有的病的人都是正常的,我們看到電影中撕心裂肺的哭喊沒有任何感覺,而看到當吳鎮宇說出:這件衣服幫我洗一下,記住,好好洗,可以用很久的。
卻有一種欲哭無淚的感覺。
“每個人都有應該做或不應該做的,放了錢就應該有罐汽水,我要的就是這麼簡單。
”生活本來就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爲什麽要那麼複雜呢,爲什麽要轟轟烈烈的愛情,爲什麽要有血液狂噴,殘肢亂飛的屍體呢,平淡,包容,不就是最真實的么。
寂寥氤氲的南方小镇背景下,两个生无可恋的No hope人儿。镜头转场与停不下的音乐谜之写意。吴镇宇拿捏吊儿郎当的气质一把好手,当他突然开始从无所谓变得有所谓,当她准备了添双筷子加碗米饭,命运似乎也很会跟人开玩笑。俩人手足无措地育儿渐生暧昧最有趣。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节奏上。
叶伟信导演的这部电影正是讲述了两个“残缺”的如何经营起了一段完美的爱情。可惜和很多香港电影一样,影片不合逻辑的地方太多,有些桥段装腔作势。
真爱不光是能够每日拖手吃饭打啵看电影做爱甜言蜜语,还要紧是,他倒下时她陪着他,她撑不住时他在她身边~人的生活,总有一丝无奈,无奈之中却总也有一抹温情~
不知道为什么这么高,就 除了演员觉得亮点没什么
No coke,No hope.爱是惺惺相惜,爱是互相救赎,佐敦与judy讲了一个非常元朗的故事,接受过去以及面对未来,他们燃起了信心却又戛然而止,感情如同雾里探花。最后许志安的《半日假》太契合,非常微妙。
聚过,过后散,散后再觅过,世间不只一个。
我为什么看不下去!是国语配音带出感太强了吗?
非常喜欢。爱情,是可以不说我爱你的。这个道理我才明白。细腻悠长,宛如家常小菜。细节铺垫,爱喝可乐的爷爷,收纳箱当成婴儿床,血写的hospital。属于中年人的爱情,也许人到中年才懂得爱。
吴镇宇死的时候我果然飙泪了,哎~
几年前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年轻,没看懂。这次再看,觉得所谓成熟的爱情,就是吴镇宇对吴君如说的那句话:回来,等我吃饭!于男人,是有地方可以回来,于女人,是有人可等。
看这种片子,真是一滴眼泪也流不出来,全是内伤。说句无关老吴的,片子近乎侯孝贤式的开场好动人,吴君如好美。
平淡缓慢的故事,两个孤独的人彼此吸引走到一起,最终却成为了悲剧……
…这个剪辑,这个镜头切的真是醉了,感觉在看大学生的影视作业。。。
没有评价说的那么好,没什么感觉,很平淡… 只感叹,吴君如真美啊…
2.5 从影片的拍摄手法、故事以及吴镇宇那张用无辜和无聊的表情来表现他的无所谓和悲惨的底色的脸,都能看得出影片是有一定野心的。但是拍出来给人一种与这种野心青黄不接的文艺感,以为自成一种感觉,其实不然。而且恐怕在取名时就露馅了。
一场安静的电影,像孤独的人在四处寻找慰藉,结果导演还要给你在孤独里倒进悲伤。男主就强行去死,女主就孤独活着。吴君如的演绎无可挑剔,这种沉淀需要阅历。吴镇宇更不用说了,外放其实很简单,但是要在这里内敛而深沉就需要考究了。
还差一皮,还可以更好.....
两个平凡惨淡的小人物演绎得并不轰烈的爱情,电影的步调也是不温不火,缓慢平淡…… 但就是会久久地萦绕在你心头,在一个发呆的午后,让你绝望地流下泪来…… 吴镇宇说他其实最擅长演爱情戏,果然所言非虚~ 还有那个倚在门边的吴君如,真的很美~
挺简单的故事,默默无言,照顾取暖,社会底层人的悲剧爱情故事。都说看了这部剧觉得看的出吴镇宇的深情,但是我觉得他有点多动症,单纯但是脑袋有点问题。每一次任达华和吴镇宇出场就有bmg,但是其实他俩啥事没有,黑老大只是推动剧情的,最后非要把男主用可乐瓶打死,也确实如果不是悲剧,那么剧情要大打折扣。
前阵子看了弗里尼的《朱丽叶与魔鬼》(没标记),然后在豆瓣搜到这个港片,评分蛮高的啊,但是下来一看,还是落入巢臼,香港电影好像永远摆脱不了黑社会这个梗,不加入这个梗亲情友情爱情就不够悲壮不够感人不够吸泪,但是劳资对这个梗早就恶心透顶了。看似悲壮感人实际牵强附会矫情做作。6.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