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张善琨
主演:顾兰君,梅熹,李红,王献斋,屠光启,顾也鲁,徐立,王竹友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普通话/国语年份:1939
简介:改编自戏曲,摄于1936年,由张善琨导演,魏如晦、周贻白等编剧,讲述了明朝爱国志士与清兵英勇作战的故事,是为“孤岛”进步电影代表作之一,影片借古讽今,表现了艺术家的勇气和良心,与当时蔚然成风的商业型古装片、时装片等分庭抗礼。详细 >
固定镜头比较多,借古喻今。和木兰从军算是姊妹片吧,张善琨自己做导演拍的也不错,顾兰君演的并不比陈云裳差。还间接的倡导需要团结一致,驱除外敌。
残片
无源
“孤岛”古装片,借古喻今的意图十分明显。葛嫩娘,妓女形象与巾帼英雄形象的重合。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反讽。
越是老东西越有趣。台词就比桃花扇简单多了,但是却有一种幼稚的可爱主角,也猥琐的可爱。推荐没事的时候度假看看。
电影里的插曲缺失了两首,只剩下了《双叠翠》和主题曲了,主题曲相当好听,可以顾兰君没灌唱片。
不过放着那么多现成的衣冠人物不用,虚构的故事明显减少了剧情的张力和动人之处。
孤岛电影,隐喻抗敌入侵。
与《木兰从军》一样……《明末遗恨》,也是一部灌注了借古喻今的创作意图而又具有轰动效应的较出色的古装片。所不同的是,后者在风格上较前者更为激越。影片改编自阿英创作的同名历史剧,……影片基本保留了原作的在尖锐的戏剧冲突下刻画人物的特点……而这种对比,事实上也折射出了现实生活中各类相似人物的不同灵魂。历史的现实和现实的历史,在影片中构成了一种相互映照的关系,它不仅对观众起到了激励斗志的作用,而且也促人深长思考。//陆弘石.中国电影史1905-1949[M]p109-110
满清入关与日军侵华实在一般无二。片中对女性气节的刻画无不透出激赏与尊重,令人眼前一亮
今天下皆妇人矣。封疆缩其地,而中庭之歌舞犹喧;战血枯其人,而满座貂婵之自若。我辈书生,既无诛乱讨贼之柄,而一片报国之忱,惟于寸楮尺字间见之。使天下之须眉而妇人者,亦耸然有起色。集峭第三。
2
比《木兰从军》抗日多了,也痛快淋漓的用郑芝龙骂了投降派。没什么表演,也没什么视听语言。很不电影,基本是戏曲的表达方式,也难怪,编剧之一是周贻白。
同是1939年孤岛生产,张善琨监制的有《木兰从军》和这部,相比较起来,《明末》隐喻的抗日内涵更为的明显和有力。顾兰君演的葛嫩娘是一位巾帼英雄,在民族国家存亡面前非常的有骨气,对于以前的朋友为了求荣而投靠叛徒,是非常的痛斥,最后和梅娘一起殉国。片中两首歌曲,总体上说还可以。
2020,观影第309部
马金子一口一个“你妈的”太好玩了。2022.08.08
2015-07-26,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U3MzI4OTEy.html?firsttime=0&from=y1.9-4
第9部。有生以来看过的最老的电影。以清军入关映射日本侵华,赞扬了中国人面对入侵者抗战到底、视死如归的气节。在当时那么特殊的时期能够拍出来,也是很不容易的。
《明末遗恨》唱词具有批评性我总觉得我离不开此山此水私情与国事场景与场景造型不一,有疏离感大时代与个人的爱恨情仇嫩娘,女军人,造型真好看气急了,勇敢以古喻今,呼吁抗战老百姓的力量退回到台湾?!打到死战争场面竟是戏曲风女为主,男为辅文戏多,武戏少无耻,狗,圣贤书,反衬清人的无知
看的我头疼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固定镜头比较多,借古喻今。和木兰从军算是姊妹片吧,张善琨自己做导演拍的也不错,顾兰君演的并不比陈云裳差。还间接的倡导需要团结一致,驱除外敌。
残片
无源
“孤岛”古装片,借古喻今的意图十分明显。葛嫩娘,妓女形象与巾帼英雄形象的重合。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反讽。
越是老东西越有趣。台词就比桃花扇简单多了,但是却有一种幼稚的可爱主角,也猥琐的可爱。推荐没事的时候度假看看。
电影里的插曲缺失了两首,只剩下了《双叠翠》和主题曲了,主题曲相当好听,可以顾兰君没灌唱片。
不过放着那么多现成的衣冠人物不用,虚构的故事明显减少了剧情的张力和动人之处。
孤岛电影,隐喻抗敌入侵。
与《木兰从军》一样……《明末遗恨》,也是一部灌注了借古喻今的创作意图而又具有轰动效应的较出色的古装片。所不同的是,后者在风格上较前者更为激越。影片改编自阿英创作的同名历史剧,……影片基本保留了原作的在尖锐的戏剧冲突下刻画人物的特点……而这种对比,事实上也折射出了现实生活中各类相似人物的不同灵魂。历史的现实和现实的历史,在影片中构成了一种相互映照的关系,它不仅对观众起到了激励斗志的作用,而且也促人深长思考。//陆弘石.中国电影史1905-1949[M]p109-110
满清入关与日军侵华实在一般无二。片中对女性气节的刻画无不透出激赏与尊重,令人眼前一亮
今天下皆妇人矣。封疆缩其地,而中庭之歌舞犹喧;战血枯其人,而满座貂婵之自若。我辈书生,既无诛乱讨贼之柄,而一片报国之忱,惟于寸楮尺字间见之。使天下之须眉而妇人者,亦耸然有起色。集峭第三。
2
比《木兰从军》抗日多了,也痛快淋漓的用郑芝龙骂了投降派。没什么表演,也没什么视听语言。很不电影,基本是戏曲的表达方式,也难怪,编剧之一是周贻白。
同是1939年孤岛生产,张善琨监制的有《木兰从军》和这部,相比较起来,《明末》隐喻的抗日内涵更为的明显和有力。顾兰君演的葛嫩娘是一位巾帼英雄,在民族国家存亡面前非常的有骨气,对于以前的朋友为了求荣而投靠叛徒,是非常的痛斥,最后和梅娘一起殉国。片中两首歌曲,总体上说还可以。
2020,观影第309部
马金子一口一个“你妈的”太好玩了。2022.08.08
2015-07-26,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U3MzI4OTEy.html?firsttime=0&from=y1.9-4
第9部。有生以来看过的最老的电影。以清军入关映射日本侵华,赞扬了中国人面对入侵者抗战到底、视死如归的气节。在当时那么特殊的时期能够拍出来,也是很不容易的。
《明末遗恨》唱词具有批评性我总觉得我离不开此山此水私情与国事场景与场景造型不一,有疏离感大时代与个人的爱恨情仇嫩娘,女军人,造型真好看气急了,勇敢以古喻今,呼吁抗战老百姓的力量退回到台湾?!打到死战争场面竟是戏曲风女为主,男为辅文戏多,武戏少无耻,狗,圣贤书,反衬清人的无知
看的我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