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自拍

Selfie,Smiley

主演:马克斯·布博里尔,Sébastien Chassagne,Idir Chender,马克·弗赖兹,布朗什·加丁,阿尔玛·佐杜洛夫斯基,费尼肯·欧菲尔德,艾尔莎·泽贝斯坦,芬妮·西德尼,马努·佩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20

《自拍》剧照

自拍 剧照 NO.1自拍 剧照 NO.2自拍 剧照 NO.3自拍 剧照 NO.4自拍 剧照 NO.5自拍 剧照 NO.6自拍 剧照 NO.13自拍 剧照 NO.14自拍 剧照 NO.15自拍 剧照 NO.16自拍 剧照 NO.17自拍 剧照 NO.18自拍 剧照 NO.19自拍 剧照 NO.20

《自拍》长篇影评

 1 ) 穷途末路?

讲述7个FBI学生加上一个卧底来查看教官记录的官员,加上偷偷藏起来的教官9个人在荒岛上求生的故事。

一个接一个死去,然后最后看来最弱的女人和那个官员,他是黑人,两人活了下来。

真庸俗的套路啊,猫想。

猫之前想这些人里面,教官,队长,一个残疾,一个和队长有一腿的女人,最弱的女人的男友,一个黑人官员,两个什么关系都没有的男人,加上最弱的女人,这些人里面如果有一个人活下来,一定是那个看起来最弱的女人,如果有两个人活下来,一定是那个女的和黑人,如果有三个人活下来,一定是女的,黑人,加除了队长和残疾和她男友之外的两个人之中的一个。

如果打破这个套路,这个片子就很不错。

猫一直很希望凶手是那个看起来最弱的女人,希望猫猜错。

结果猫猜对了,活了两个人,女人和黑人,她的男朋友是凶手。

猫之前就觉得,如果她的男朋友死了,他就是好人,如果他不死,他一定是凶手然后被女人打死。

换句话说他一定会死,只是怎么死,死在谁手里,决定了他是好人还是凶手。

猫非常不希望猫猜对,然而猫对了。

hollywood的片子,为什么不能看来惊奇一些呢?

直到片子的最后一刻,猫仍然存了一丝幻想,那个女人忽然杀了那个黑人,或者是直升机忽然爆炸了,然后水中伸出某个幸存而狡诈微笑的头颅之类的~~~~那样更好看不是吗??

对不对???

然而这片子毫不留情的让猫的梦想破灭。

真残忍啊,猫恨恨想到。

悬疑片,除了多重人格当卖点以外,就真的没有别的可以让人真的感到悬疑,提着心看完然后被结局吓得惊呼出来“原来是那个人!!!

”的编剧了吗???????

 2 ) 讨论下最后三个人的关系(那个坐轮椅的除外)

在最后三个人之间,我看的有点糊涂,最后面的枪战中应该是加布赞森探长“打死”真凶(不记得名字了)的,为什么他会直接打死他,如果说探长知道真凶了,那为什么之后他会那样对莎拉,而让莎拉认为他是凶手。

这一点我很弄不明白。

谁能解释下!

而且据说后面20分钟的戏改了,真凶也给换了。

 3 ) 传统狼人杀题材

恐怖悬疑片。

个人感觉水平在saw II之上,但还及不上saw I经典。

一批FBI探员去一个岛上作一个模拟的连环杀人的心理描画,没想到自己却成为了连环杀人的狙击对象。

作为悬疑片,观众并不追求大环境的真实性,比如罪犯为什么要这么作,为什么小岛就一点点的与外界的联络手段也没有。

但观众往往非常关注与故事发展有紧密联系的一些细节。

应该说该片把罪犯隐藏的很好,到结局之前真的很难猜出谁是罪犯,是一个亮点。

但细节处理上却有推敲之处。

比如罪犯为杀死第一个受害者,竟然排了那么长的多米诺骨牌,实在是很花时间的。

不止与此,罪犯设置了其他很多的陷阱,都必须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实在令人惊奇。

 4 ) 八面埋伏

今天看了传闻中很遐迩的本片(为什么遐迩?

咳咳~我也说不上来),好了,先不说这。

英文名叫MindHunters,我觉得直译都不如“侧写员”来的准确(心灵捕手MS用过了),因为讲的就是侧写员嘛,你觉得名称不够耸动?

那你背转身就拿“死亡特训”去跟别人吹牛吧!

先讲讲自己看片时很傻很天真的地方!

放在硬盘上一直没看是觉得Kiefer Sutherland的片子是要推迟“上映”的,这种人为提高期待值的心理暗示,足见偶们的mind也很病态的!

所以看到片中封闭环境中的诸人聚齐后就傻了,没有Kiefer啊?

就在按下暂停键思索的一激灵,正确答案机动杀人浮出水面,oh~本人记错了!

能让观众有猜谜的欲望并且愈猜愈错的片子,在这个观众不好蒙的年代,再去挑刺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何况它里面的R级镜头也算到位也算凌厉。

我第一个起疑的是 sara,既然是名片,自然凶手是那个最难让观众想到的,同时给TA的镜头还不能少,遵循这个经验和“羊羔变脸成大灰狼”的假设,我认为弱弱的sara要么是异形中女主角那种最后终结者,要么就是killer!

相当自诩这种假设的我,直到sara被众人五花大绑到椅子上也没有动摇,但瘸子讲出sara身世的一席话让我犹豫了(理解吧,谜底过早揭露,这个人反倒没有嫌疑了);我目光第二次转向小白脸,干净、清瘦、控制,英俊=危险是寻找此类片元凶的又一条规律。

总共就猜了这两次,后面的起承转合太快,焦点也就不断移动:听到教官的声音,心想编导太没创意了吧;看到帅哥倒地,心想不应该呀,变态杀手片的哪一条规律都不符合让一个大猩猩般的黑人来担当呀,白鬼是这行的王道。

结局还算对得起我,命中率2/3(异形姐姐算一个啦)。

上网查了这部影片的资料,原来结局有两个版本,我们看到的这个版本修改了20分钟时长!

连真凶都换了人!

不由私下揣测,会不会原先版本里sara真的变成大灰狼咧!

这部片子的导演是雷尼·哈林,这位仁兄早期猛得不行,虎胆龙威2就不肖说了,但近几年背运得不行,拍什么赔什么,其实从纯娱乐的角度像深海狂鲨这种狂批烂的不行的片子惊悚度绝对是够了。

我看他就是没找到明主,比如Jerry Bruckheimer,不然都可以和迈克尔·贝死磕!

PS:里面有一句台词,FBI学生质问老师:有几个犯罪侧写员能同时真正成为杀手抓捕者呢?

联想到Criminal Minds里教室授课与飞身捉匪兼顾的男2号们,只能叹美剧人工的那点紧张啦。

原文:http://www.friends6.com/117497/viewspace_4804.html

 5 ) 作为剧情片还不错!作为悬疑片缺了一点

剧情都设定基本就是金田一的套路!

困在一个地方不断有人死去最后查出一个“变态”。

死亡的方式倒是挺血腥和惊悚的!

这点是好莱坞的强项了,如果是作为一个惊悚片,个人以为挺不错了!

剧情,人物,进展节奏,画面的感官刺激,都满足到了。

不过作为一部悬疑片的话,就还是差了不少!

有时候也会想想自己要不要那么而定纠结一些小的细节,好像很多人说得,就是一部电影嘛,看得开心过瘾就差不多了,但悬疑片本来就是比较小众的,不纠结一点,好像又总是不是很爽。

看了很多人的评价,结合自己的感觉,个人以为该片的最大的问题有两点,一个是很多情节都没有画面去交待和解释!

只是点明了就是他干的!

但是什么时候干的,怎么干的,却没有交待。

这是一个很不好的地方,又要显示主角无所不能,但是又不详细交待他是怎么完成的,就一句全都是他干的就完了!

不爽。

第二点就是杀人的手法,,机关的设计和运用也算是有点一亮的感觉,加上特效的处理,看上去还是有不少感官刺激的!

但...细细回想一下,其实从逻辑上说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里面!

简单的说就是过于的巧合和硬设置!!

这是一个很大bug!!

还是那句话,如果不用悬疑片的角度去看,就还是不错的。

另外补充一点,评论区很多人说的那把枪炸膛的事,俺不是专家,不过多少知道一些,GLOCK是枪身是塑料,滑套还是金属的,而且不管什么材质,现代的制式手枪,特别是像GLOCK这样的名枪,救算是冻到枪身结冰,正常来说照样可以直接开火!

网上有很多这样的测试视频,有兴趣的可以去找来看看。

所以说炸膛是温度的原因基本就是bug了!

甚至有点黑GLOCK了,另外救算是炸膛,大概率也是手废了,不能确定人一定会死亡,所以那个情节只能说是子弹的问题,但是如果是子弹,怎么确定轮椅兄一定会去停尸房不去弹药库呢?

又是什么时候把子弹做了手脚的呢?

哎算了,本来就是bug,不纠结那么多了。

 6 ) profilers

总的来说这是部不错的悬疑惊悚片,有点侦探推理的味道,让我想起金田一。

金田一的故事大都是封闭环境,连环杀手,略带变态。

本片就是这样。

这群人被称作profilers,片名的mindhunters是另一种说法。

他们的职业是凭借各种细节勾勒罪犯的(行为)特征,好像主要是针对连环杀手。

于是他们到了一个特训岛上,却遇到真正的连环杀手……女主角的形象真像Stargate系列的Samantha。

其他角色长得也都凑合,有几个看了还蛮顺眼的。

但是这样一来,人多了就很难认清,谁是谁,什么特点。

有几个长得个性点的会好辨认些——但那样又不适合这个题材,因为这种片里长得丑的一般都不是凶手。

一般来讲,我还是挺喜欢侦探推理片的。

关键看重其逻辑联系,是否合理、可信;然后就看难度了,是否容易被识破。

既要出乎意料又要合乎情理,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通常故事要好看,不得不引入特殊的环境和非正常的人物背景,好吧,以及变态的杀手。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不得不说本片还是有不少亮点的,尽管也有些瑕疵。

大体上逻辑通顺,瑕不掩瑜。

比如看的时候我会想,怎么说得通呢,接下去你还想怎么编。

可是它都还挺过去了……比如该杀手是按预告的计划时间杀人的,我就觉得不可思议,但最后看下来并没有严重的bug。

理论上都还说得过去,但是每一轮杀人都要如此成功实际上可不可行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复杂了点,挺容易出错的。

但没办法,这样才能好看。

影片中的一些手法并不老套,所以也不会乏味。

另外一点好看的地方在于这些人都是“侦探”,而且那个岛上也不少设备,所以他们不是乖乖受死的那种,一直在努力搞清楚到底怎么回事、该怎么做,这样一来杀手还能成功就更难能可贵了。

而且,悬疑保护得真好,我承认我中间没猜出来,一直到尾声。

还是很值得看的一部片。

http://syc0129.blogbus.com/logs/21387153.html

 7 ) 狗血到不能忍的Mindhunter

深夜了,想吐槽。

此片居然n多好评,我简单说说为啥这是我看过的最烂的片之一。

想起什么说什么。

吐完睡觉。

朋友A给我力荐,我和朋友B夜里看的,几乎看不下去,看完想死。

都认为是烂片。

同一夜我们还看了深空失忆,相比之下深空失忆结局的大惊悚直接将其升级为至少3星。

我是想说,Mindhunter连点亮点都没有。

不废话了。

Mindhunter开头还是不错的,上岛之前拍得挺有感觉。

但一切也就到此为止。

吐槽1为什么我一直用Mindhunter这个英文名,不是我装13,而是片子太装。

这个名词对应的是片子中的那种职业,类似推理侦探云云。

whatever,主角一行人应该是专业的,是受过培训的。

因此我们满怀期待一队专业探员相互算计推理查出真凶。

但是呢?

这帮玩意在岛上各种惊慌失措的表现,简直连高中生都不如(以本人高中时期为例。。。

= =)。

根本就不走脑子,具体下面说。

也是最最最最让我和我朋友不能接受的地方。

职业名称好拉轰啊,Mindhunter,v587,实际上呢,一帮人一个比一个怂。

吐槽2同1,如果一帮人是训练过的专业人士,在岛上队长死后,发现黑人有岛的资料,立刻提枪相向,而且*几乎断定*是他干的。

我擦,弱智行为之统一令人发指。

吐槽3有些细节记不清了,这片是n年前看的。

就是他们从死者的指甲中发现小血块,然后用dna鉴定为女猪。

然后全部对女猪提枪相向。

弱智行为之统一再次令我们叹为观止。

姑且不说杀鸡用牛刀的dna测试,在那段影片中,女猪就没有受伤的情节啊喂!

哪里来的血!!?

退一万步,就说即使是女猪的血了,怎么指甲里有女猪的血,就是女猪杀的呢?

又是所有人*几乎断定*是她干的。

我服了这帮Mindhunter了。

吐槽4还有喝咖啡那段的脑残,很多人都指出了,我就不赘述了。

简简单单提一点,tmd怎么可能所有人都在同一时间睡着的。

而且都要喝咖啡。

吐槽5这也是很关键一点,一开始杀的被液氮弄断那个人。

似乎没有根据他的习性必然触发的点。

简单举例就是比如凶手知道他爱吃棒棒糖,在那个屋里放棒棒糖,糖盒子能触发液氮的机关云云。

那个人的死让人感觉很随机。

吐槽6还有必须要谈的就是悬案的设置。

我以为,对于一个谜面的答案档次要对得起这个谜题。

就比如说一张小纸条传达的讯息档次和一个大张旗鼓的华丽场景传达的讯息档次是不同的。

这类设计,不是逻辑上说不过去,而是情理上让人觉得别扭,我们常用的褒义词叫“神棍”,贬义词叫“狗血”。

而在Mindhunter里面就是各种狗血了,典型的就是满屋子用 红色写满数字,最后凶手只想传达一个光速的blablabla,那你在桌子上写一个不就好了吗?

想有视觉冲击力,我理解,但是这种华丽的谜面和单薄的谜底讯息是完全不对等的,不知道大家看时有没有这种体会。

我和朋友看时一起惊呼,我c!

一屋子的数字就是这个意思啊!!???

吐槽7凶手是谁。

其实越是不像的越是,看了20分钟后我知道了编剧的水平,也就知道了此片脱离不了这个俗套,也就在影片演到一半左右猜出了凶手是谁。

当然,俗套也可以拍的精彩,我不是在诟病俗套。

而是凶手杀人变态的出处和理由太生硬了。

很多人也说了,我不再说了。

当年这片看完后,我问朋友a,为啥你觉得这个片特好?

他说,因为我一直没猜对凶手是谁。

恩,我想,这也是这个片唯一相对能让人看下去的地方了。

但是“一直猜不到凶手是谁”,和“这部片非常好”,是完全不能划等号的。

不知给高分的人是出于何种评价。

如果片子讲述的是一群青涩的高中生,来到岛上发生这样的事情,这部片子我也许会给3星。

只是Mindhunter这种霸气而专业的职业设定,让我怀疑编剧在怀疑观众的智商。

 8 ) 这确定是FBI 不是弱智?一个个生怕是死晚了,抢着犯错,看得捉急啊。。。

看得捉急。。。

都好像生怕死的太晚了,在明显是有埋伏的陌生环境,但一个一个完全不思考,到处乱跑,这不是暴露目标吗??

这么多房间,你们仔细分析下,然后找一个最靠谱的房间,有厕所的,把吃的都带上,六个人全部进去,把钥匙丢出去,枪丢出去,所有锋利的东西丢出去,然后门反锁。

如果要出去必须砸门,然后晚上睡觉必须三个人值班,三个人睡觉!

轮班换岗。

然后六个人就在里面安安稳稳的待几天,你看那个想杀人的能怎么做??

 9 ) 关于《八面埋伏》以及此类故事的一点看法

“心理分析根本就是扯淡,分析出来的根本不是真正的你”。

电影的一开始就是这样一句话,似乎是向观众暗示些什么。

对于我,我认为这句话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对的,心理分析确实是扯淡,而分析出来的那个确实不是你,但是,心理分析的功用在于——从另一种心理暗示的角度让你相信这就是你。

顺便吐槽下这个短发妹纸,本身就有这脆弱心理的妹纸是怎么能去做心理勾画呢?

或者说,导演刻意给我们造成一种假象?

跟所有野外求生的电影一样,《八面埋伏》同样有着固定的套路:某个原因让一群人来到这儿,不过大多数人动机的本源都是一样的,欲望;到了这儿之后却不记得确认怎么离开这儿,该有的交通工具,比如船等;终于原定的计划被突然打断然后一群人傻站着似乎这不是真的一样,然后某个人清醒过来在这个蛋碎的时刻想起来为什么不逃走呢结果却发现……该有的交通工具一个都没有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一群人开始产生分歧并自以为是的去搜索,知道出现第一个不幸的人;在孤立的环境下这群人中的一个或者几个人开始找凶手,这一个或者几个自以为强大的人其实是因为脆弱的小心灵承受不了这突如其来的东西;上一个环节出现的分歧开始扩大,那些有着脆弱心理的人开始神照质,通常都是发现某个小细节然后怀疑某一个同伴,在这样的环境下一群人都笃信不已;接下来就该这个无辜的人受难了,或者由于剧情的安排他死掉,或者因为幸运与高生存力而活下来并且向上一环节怀疑他们的人证明他们都是傻逼;接下来又该有人消失掉了,剧情仍然继续发展……毫无疑问,在所有的这类型的电影里都会出现那么几个角色,一,完全无意识,似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来这儿是干嘛来了,剧情初期是纯粹的酱油党,但却是整个故事的大后期;二,强势领导者,自以为是的把自己当做领袖并不断的发表各种言论带领这群人走着完全错误的路,通常都会消失得很惨;三,无辜的被怀疑者,他们通常都是因为与其他人不一样而被人怀疑,特立独行者通常最先吃亏;四,智囊,有着渊博的地理或历史知识并给众人包括观众讲解导演要表达的意思或者这个故事的历史背景,不可或缺;五,寻炮友的妹纸,这个不解释了吧,几乎所有的都必不可少,比第四种更重要,除非导演不想要票房……你知道在这类电影里最致命的是什么吗?

怀疑,因为人的脆弱,所以他不信任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人。

如果从最开始出现异常就团结一致,不管是选择哪个方向作为突破口,这个剧情都会很快的被破解开,但是没有人能够这样,哪怕像这部电影里一群预备晋升的FBI探员。

这不能怪导演或编剧,因为这是他们要的效果,这更是人的本性。

差不多到结局了,看了一些这类型的电影之后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结局都是出人意料的(好吧,这真心是句废话,不出人意料会有人看么),当然,我不是说剧情并不是顺理成章,只是最后的凶手或者阴谋者都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普通人,谁都没有被怀疑过的人。

接下来,就该凶手讲故事了,讲他的不幸他的身世他的仇恨他只是想让最后剩下的那个人明明白白的死去,更是为了想剩下的那个人炫耀他是多么聪明多么值得崇拜。

到这儿,我想到另外一个问题了,几乎所有的故事的最后,坏人都会让好人死之前弄明白到底是怎样的顺理成章怎样的环环相扣怎样的严丝合缝,然后自大的笑着杀掉这个好人,但是呢,但是,这不是故事的结局,没有几部电影最后会让坏人肆无忌惮的活着,坏人必须死的结局更是电视剧的标准套路,因为出版总署是不会让这样的故事被人们看见的,电视剧面对的群体是更单纯的一大群人,所以从电视剧里告诉人们好人终究会战胜坏人这也是对人们的一种心理暗示。

所以,我想,若我是坏人,我会以最快的速度消灭掉剩下的那个人。

继续说电影吧,这样的坏人在最后的结局的几分钟之内会向包括观众在内的人们阐述他的计划是怎样一步步实现的,然后满足的杀掉好人。

但是,这类型的剧情都会在最后出现嘲讽的一幕,由于某种原因,幸运或是不幸,坏人都会在最后一秒被好人秒杀。

说说这个聪明的坏人吧,他是聪明的,谨慎的,所以最后他活着。

但其实你可以在他身上看到人们普遍存在的缺陷。

比如,谨慎导致他在整个剧剧情的自始至终都完全理智完全不抓狂,不管出现怎样的状况他都不会丧失心智,哪怕是表达惊讶与恐惧也是适可而止,因为对他来说,这是预料中的剧情,更是因为,他不能太出彩,不能被误伤,不能被这群丧失心智的人们找到可能性,所以他一直保持该有的低调与平凡。

这是他聪明的地方,也是他唯一的破绽,在下一次看这类型的电影的时候,你应该更多的注意那种完全不犯错完全不抓狂的人,到最后你会看得更明白。

所以,在前面列举这类型的电影该有的角色的时候,我应该加上一类,普普通通丝毫不值得怀疑,因为他们,通常才是主角。

继续最后的结局。

前面说我,若是我,我会以最快的速度干掉剩下的那个。

但是,这只是我的想象,也可能真到我头上时我也会像他们那样——彻底的得意忘形——以致把前面花两个小时设计的神奇的剧情全部破坏在最后几分钟。

得意忘形,这是这种人最不该有的情绪,他们从来都不缺专业与谨慎,但是,到最后关头,几乎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情绪了。

因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们是彻头彻尾的孤独者。

孤独是个好东西,也是个坏东西。

这样长久潜伏的孤独会让这个人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或欣赏,更想得到的则是他的猎物的恐惧——生命最后几分钟里的恐惧——这是多么的赏心悦目啊。

就是因为这种情绪,导致他们在最后一步上失手:一个合格的罪犯,在目标彻彻底底的达成之前绝对不能丢掉该有的谨慎。

这是人的共性,我认为我不会,也只是因为我知道剧情会往怎样的方向发展。

若是把我丢在这样的环境下,恐怕我也会得意忘形的在最后几分钟被消灭掉罢。

当然,上面说的所有的只针对电影,有多少人因为这样类似电影的谨慎与聪慧而干掉自己的目标并且笑到最后,没有人知道,因为,现实中这样的故事通常都不为人知的,现实中笑到最后的那个阴谋者也足够冷静,能够彻底放弃心底里期盼的东西——人们的认可。

对了,对于这样的阴谋者,还有一件事是必须注意的。

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一个人是真正的平凡人。

每一个你认为是平凡人的背后都有你完全不知道故事,那只属于他自己。

所以,你越是觉得平凡的人,往往背后的故事越是让你不可思议。

电影是这样,这个社会更是这样。

这个,我应该牢记。

认可,这真心是个好东西。

周围朋友的认可通常能够给人最大的安慰,就像我现在。

不停的写东西不停的想事情,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

假若有人看到我这些东西看到我写的我想的,或者更奢侈的评论上几句,这都是能给我巨大的安慰的。

这种认可是虚无的,不存在用什么东西去度量,它只存在于个人的意识里。

就像昨天写的那篇文字,很不幸的说,到今天晚上仍然只有吴恋一个妹纸看过,更没有人敢在后面写上什么,按照前一段的分析,这是对我所想的所写的的不认可。

所幸在这个时候我足够冷静。

又一篇影评完稿。

曾经看《看电影》这本杂志时,看到别人对电影透彻的分析,羡慕不已,想着能够写出这样的东西的人该有多聪慧啊,到现在自己也试着写影评并放到豆瓣上供人围观,才知道这跟所有的事一样,熟能生巧。

最后这条道理,是告诉自己,要牢记。

 10 ) 杀人过程原因 (转)

就我个人来说,我是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的……但是说到我最喜欢的悬疑片,它还远远比不上我心中的圣殿《七宗罪》,但是用来观赏一下其实也是不错的,有很多人说他是烂片……这点我是不敢苟同的,说他没大牌,里面的波比是兄弟连里的那个,卢卡斯是安吉丽娜的前夫……说他不合理,我觉得是看的人智商低,很多人说他错误,其实只要多看几遍就会明白了……关于看到最多的疑问:咳,虽然不是官方的,但是我想这个应该是最接近片子的答案吧……1、 凶手是什么时候杀死指导老师和两个一起监视的FBI的?

答曰:第一个晚上,因为当JD遇害以后,他们曾经拿热感应器搜寻全岛都没找到人,说明那个时候他们已经死了。

有人说卢卡斯就算知道夏利会留下但是不知道他躲在哪里,其实这里很明显,因为一开始到岛上的时候,卢卡斯就注意到了转动的摄像机(是夏利用来监视他们的)很有可能借此在晚上顺藤摸瓜找到夏利,当然也不排除卢卡斯在第一天晚上把这个两公里的孤岛翻遍了然后把夏利给揪出来……有人说尸体不会冷的那么快,可以用海军的氦来冷却,而且当时在找到夏利的尸体的时候,莎拉有一个动作是捂住鼻子的,说明尸体已经经过一段长时间了,腐烂程度比较高。

2、 凶手是如何了解岛上的情况的?

答曰:你没有看到文斯都可以从夏利的办公室中偷出介绍信吗?

所以一般来说,卢卡斯是很有可能从夏利的办事中将演习的地理位置等找到的,就算他事先是不知道的,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分析员候选,所以在一个晚上之内很有可能就将整个岛上比较重要的地方都给摸清楚了。

3、 文斯是怎么死的?

(文斯—轮椅男,基贝—黑人,列夫—金发男)答曰:文斯的最大特点是“枪在人在”(也有译“手不离枪”个人感觉第一个比较好……),那么下手的地方就是他的枪。

如果仔细看的人可以注意到的是,文斯的枪凶手是没有给他做手脚的,(只有基贝探长在水管机关的地方用过,而且后面在DNA结果出来的时候也是基贝抢走的文斯的枪),卢卡斯是从头到尾都没有动过文斯的枪的。

(别说喝咖啡的那几个钟头,因为那之后的水管机关基贝是用过枪的,那个时候枪并没有问题。

)所以问题是出在子弹上的,文斯的枪没有子弹后,他是到冷库拿了死去的列夫的弹夹的(其实这里有个矛盾就是文斯为什么不拿弹药库里的子弹……【我个人怀疑是他一个人没办法开】)列夫的子弹长时间冻在冷库,而且文斯也在冷库待了一段时间,所以文斯的枪已经有些冻起来了,而这个时候一开枪,子弹就在枪当中爆炸了。

【另,百度上一位对枪支研究过的强人是这么说的:文斯拿的枪是格罗克18型,真枪就是塑料滑架的,经过冷冻后会收缩造成炸膛,如果是伯莱塔M9,钢制金属滑架就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片中其它人都是用M9,只有轮椅文斯的枪与众不同,(因为是他自己带来的)这就是他死亡的原因(当然我不排除卢卡斯在众人昏迷的时间把文斯原来的伯莱塔M9换成了格罗克18型,而且这样后面的剧情也不矛盾)】4、 关于文斯带枪的理由。

答曰:有很多人说既然是演习文斯就不应该带枪,带枪很牵强,导演安排这个完全是为了他们开海军的军火库的和后面文斯被杀的原因的,其实我觉得是没有多大道理的,因为当文斯把枪拿出来以后说过一句话,好像是类似于,你若被枪伤过,就会明白我带枪的理由。

很明显是导演暗示文斯的双脚是被人用枪射至残废,所以他对枪有过分的执着。

5、 关于卢卡斯杀人的理由。

答曰:其实这个理由有些牵强,不过鉴于凶手卢卡斯是个变态我就另当别论了。

首先,是他因为心理变态杀死了自己的父母,然后坐在父母的尸体旁,等待别人来揭穿他设计的谜题,可是这时一个FBI拉开他,并问他要不要口香糖……(这时FBI惯于的安慰人方式,大概是认为对小孩子不可以用现实的话语告诉父母去世的消息,所以利用口香糖来婉转的表达一下关心……)然后卢卡斯就觉得FBI都是无能的,看低了自己的能力,憎恨他们没有办法揭开自己布的谜题,于是为了报复他们,加入调查局准备杀人然后一举成名……6、 关于莎拉的游泳能力。

答曰:莎拉本来是会游泳的,只是在她妹妹被奸杀溺毙以后有了心理障碍,对水有特别的恐惧,莎拉自己也说了:“因为我在水里会见到我妹妹。

”最后卢卡斯准备将莎拉溺毙,实际上是为了让莎拉死在自己的恐惧之中,可是囧的是,莎拉最后突破了心理障碍最后还把卢卡斯给干掉了……7、 关于文斯看到的人影。

答曰:我个人认为就是凶手卢卡斯,第一,不可能是莎拉,因为莎拉是在电梯到达二楼以后才发现文斯的尸体的,第二,不太可能是基贝,因为基贝最后也是在到达二楼以后看到文斯尸体认为莎拉是凶手才攻击莎拉的,而且基贝曾经救过文斯,所以一般来说,对于救命恩人,我们都不会有强烈到看到就举枪杀了你的地步……而且知道文斯开枪后会死的只有凶手一人,卢卡斯特意在文斯面前晃一下,让文斯开枪,同时,他也可以追上基贝找到莎拉。

8、 在卢卡斯倒下后,基贝要去追杀莎拉?

答曰:我觉得那几枪应该不是基贝打的,是卢卡斯自编自导的一幕,当他听到莎拉喊“停火”以后,就引爆了身上的小火药和血包,让莎拉和基贝都认为是对方开的枪。

基贝那个时候对着卢卡斯说的话是:“这就是你为无所畏惧而付出的代价。

”卢卡斯前面说过自己的弱点是表面勇敢,而基贝这个时候的话是暗示卢卡斯为了莎拉而无所畏惧,结果却被莎拉杀死。

这样理解就很好的说明了为什么到最后黑人不是凶手还要去袭击莎拉,(当然还要把基贝看到莎拉还有死去的文斯在一起的画面加上)当然,另一种理解是,基贝当时向卢卡斯开了枪,但因为之前卢卡斯处处护着莎拉,让他认为莎拉和卢卡斯是同伙,所以决定斩草除根。

9、 卢卡斯穿了防弹背心,为什么莎拉一开枪就中了?

答曰:卢卡斯一共中了莎拉两枪,第一枪是两人在水中比憋气,卢卡斯忍不住了浮出水面换气时莎拉扣下了扳机,那一枪卢卡斯也说的很清楚,莎拉是打在他的脖子上的,脖子上没有防护措施,所以中枪了,而第二次,是黑人出来后,卢卡斯想做困兽之斗抢枪灭口,结果莎拉开枪打在凶手脑袋上的。

(因为当时有血从头部留下,所以排除被打在其他地方)因为影片原来在北美一些影院进行过小规模放映,导演最后进行过修改,最后连凶手都改了,所以我来臆想一下原版的凶手是谁。

我首先怀疑的是列夫。

理由,开场白一般都与案件有关,夏利在一开始说过,在某个案件中,凶手曾经假装尸体企图瞒骗警察。

那么我们可以知道在JD,列夫,波比,妮可,文斯,夏利(可能包括卢卡斯,因为凶手被改了,说不定卢卡斯也是死的一个……)是值得被怀疑的。

那么列夫唯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他不是当着大家的面去死的。

JD是当场被氦分尸,波比是当众被箭穿胸,妮可是当众被酸液给弄死的,文斯的死虽然不是当着大家的面,但是最后起码在死后不到五分钟就被莎拉发现了,所以不可能作假。

而列夫完全有可能让他人来代替,他可以趁大家都昏迷的时间将可能已经杀死的老师或者飞行员来做他的替身,(完全是猜测,而且染发和易容也不难),在列夫和波比检查咖啡店的时候,波比曾经对列夫说过一句话:“你入错行了。

”列夫靠在模特身边轻声说:“不,我没有。

”很有可能反应出他进FBI是别有深意的。

(当然,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这个细节的,列夫在影片里没有详细的描写,但是这一句话真的感动到我了,好同志。

就算不是作者为了增加悬念,但是这句话感动到我了。

)而且当时下了迷药的咖啡是列夫冲的,当大家准备怀疑他时,而他又死了,这样他就被从嫌疑人范围中剔除了。

关于凶手的破绽:其实除了莎拉的时钟手法以外,其实我们从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出卢卡斯是凶手的。

1. 初到孤岛时,卢卡斯注意到了转动的摄影机,并说过:“我找到目标了。

”2. 在JD被杀之前,卢卡斯提醒文斯去找案发地。

3. 当波比提出找船时,是卢卡斯走在最前面,并说鼓动人心的话的。

(因为他自己也说过他的弱点是表面勇敢其实不是,黑人基贝也分析过,卢卡斯这么做是为了尽量让自己免除嫌疑)4. 卢卡斯特别在意基贝,因为基贝是临时加入进来的,无法掌握他的特点,所以卢卡斯特别针对他,且将嫌疑人的身份引向基贝。

5. 当众人因为咖啡昏迷时,卢卡斯没有喝咖啡却也倒下了。

6. 当众人出去看怎么回事时,是卢卡斯示意文斯留在房内看住基贝。

(原本设计文斯和基贝都要死在这里的。

)7. 妮可说过,是卢卡斯让波比去关水阀的。

另,附上死亡顺序死因及弱点1.夏利,被虐待致死,仿造模拟练习中的木偶师杀人方法被凶手吊起(因为关心学员,所以没有离开荒岛,从而被凶手找到最后被杀。

)2.JD,被液体氦喷至全身冷冻被分尸(因为潜意识喜欢做领导人,所以喜欢走在队伍前面,凡事自己先来,基贝在一开始的分析中也说过:“你喜欢做队长,因为你生命中缺少一个榜样。

”)3.列夫,抽干血液割下头颅(这个原因没有细说,莎拉说是:“列夫是因为咖啡精。

”而黑人也说了,当时下了迷药的咖啡是列夫冲的,我个人理解,列夫是极度喜欢喝咖啡的人,他冲了咖啡所以被迷倒,最后被杀)4.波比,关水阀是被凶手的机关射死,(因为动手能力强而忍不住出手上前关水阀)5.妮可,吸了带有酸液的香烟而被烧死(妮可无法戒烟,从一开始就有提示,波比对妮可说过:“真是过来人,你才戒了三天?

”而且在搜查时,妮可对莎拉说过:“岛上到处都有香烟出售机在引诱我。

”而且妮可曾经在搜查时想要打破香烟出售机来取烟。

)6.文斯,枪支爆炸(枪在人在,枪不离手……因为太过在乎自己的枪,所以忽视了自己的枪不可以受冻,最后导致开枪时被子弹炸死)

《自拍》短评

情节曲折,死法惊人

8分钟前
  • 尽欢
  • 推荐

导演是芬兰人,拍了两部短片以后去美国发展

13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较差

老早看的,没什么意思。

15分钟前
  • S for Sheila
  • 较差

我为什么喜欢一个人看电影.

20分钟前
  • |
  • 还行

太早猜到凶手就没意思了。。。丫还真能装,早知道不是好人。。。

25分钟前
  • 人民私仆凹凸曼
  • 还行

嗯 好片 其实算剧情片不算恐怖片

29分钟前
  • -Lovi。
  • 推荐

是我变聪明了还是电影的问题,还是一开始就猜到了凶手

34分钟前
  • 洛洛
  • 还行

只能看一遍的电影的典型,第一遍,新鲜;再看,哪儿哪儿都觉得不对劲。

36分钟前
  • 漫随天外
  • 较差

这个类型还是日本人拍出来好看

37分钟前
  • Adam M.D
  • 还行

不错不错

42分钟前
  • 沙漠的胖子
  • 推荐

在Linda家看的

44分钟前
  • oui
  • 推荐

自作聪明的屎

46分钟前
  • 她还没有死
  • 很差

作为惊悚悬疑片,只能说及格,还行吧。

49分钟前
  • 肥壮壮
  • 还行

不喜欢这类题材:某个心理变态设了个局,把一些人骗过去杀掉,聪明的主角看出破绽大翻盘,真他妈的无趣,这种故事想怎么编就怎么编,我一下午可以编5个这种故事

51分钟前
  • Alpha
  • 较差

太烂了。。。。桥段菜鸟级,情节老套,逻辑混乱,导演说啥就是啥,完全无线条。摄影还凑合,但是一些场景过分的运用没有没有逻辑关系的惊悚桥段,总结就是导演太菜了。。。

56分钟前
  • 浅浅浅黑
  • 较差

精彩

59分钟前
  • 小白不再
  • 推荐

把鬼屋故事情境换成了连环杀人狂的外壳确实有那么一丝丝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但看到后面你会发现这是一部通俗而又廉价的惊悚片,通俗到没什么但廉价就可怕了。神经病前后性格不连贯而且巨蠢的人物,大量用力过猛且刻意的死亡,多次毫无意义的反转简直就应该丢进好莱坞烂剧本范例这本书里,如果有的话。

1小时前
  • 品客
  • 较差

他们的教官是怎么死的???????

1小时前
  • 劳永逸
  • 较差

故弄玄虚,自作聪明!男主角的美国腔学的还行~

1小时前
  • 七宝
  • 还行

优点即是弱点

1小时前
  • 小雨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