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之城》通过一个忠勇之家的悲欢离合,以重庆大轰炸这一历史背景为原型再现了那段沉痛的民族血泪史。
以往反映抗战题材的作品更多聚焦的在“南京大屠杀”等重大历史事件上,但《记忆之城》首次聚焦另一沉痛的历史事件———重庆大轰炸,通过讲述在日寇经年轰炸而没有天空的城市里,一个家庭不屈地承受着,和全国人民一道,以自己的坚忍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展现了中国人民决不屈服抗击外侮的爱国精神。
这应该是首次将重庆大轰炸拍搬上荧幕,可以肯定的这是我第一次在电视中看到重庆大轰炸,我也是从该剧才知道有重庆大轰炸——神经性轰炸、空中大屠杀,其中隧道惨案那地狱般的场景震人心魄、头皮发麻、灵魂出窍,是全剧最大的亮点最成功的桥段。
但是,实事求是地说全剧还是较烂的,最大的弊端是编得痕迹太鲜明以致表演太是表演,表演僵硬,人物脸谱化、刻板化,剧情狗血、割裂、琐碎。
叹息,这么好个题材首次使用就被如此浪费、糟蹋;朱今墨的原型为中共鲜为人知、凤毛麟角的杰出、传奇地下工作者袁殊,其为中共、中统、军统、青洪帮、日伪五面特工,这么好的人物也被报废了。
看完了《记忆之城》。。。。
谁说女主没用的?
至少她拉低了敌我双方的智商!!
而且基本上喜欢她的男的都死了!
感觉她前半剧在找朱,后半剧在添乱!
把好好的一个间谍活动搞得跟抗日神剧一样,亏得身份暴露,基地暴露的N重间谍朱同志还能活下来!!
全剧里面的爱情除了朱柔都是神一般的一见钟情,那个李校长和中森怎么就莫名奇妙喜欢上女主了,而且一遇到女主智商开始低的可怕。
就连老胡这样老共党也极力赞她有没搞错这明显是给组织添乱的一货啊!
不过比起何以,这的确是导演最好的作品
本来是段很震撼的历史,本该是个很感人的故事,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拍出来就不怎么吸引人,就连老谢的表演也让人有些失望(也许我期望太高了)。
而且据说中央台因为播出时间所以删减了一些片段,不知道是不是因此错过了很多精彩的表演,实在是可惜。
所以此片只能作为了解历史看看,故事和人物方面都强差人意。
“重庆大轰炸”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不可抹杀的一笔,《记忆之城》将视角触及这一事件,剧中复原了“十八梯惨案”和“65隧道大惨案”。
该剧以“七七事变”到1945年抗战结束期间为时代背景,以重庆为主要轴心,透过一个家庭五个儿女的英勇牺牲,展示了一个民族的伟大团结和力量,讴歌了中华儿女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的民族精神。
《記憶之城》,這是怎樣一座被摧殘的城市?
我沒有經歷過那段歷史,無法親眼所見,這是我的幸運,也是我的遺憾。
我只是從這座城市的上空看到了隱隱的火光和冥冥呼喊游蕩的冤靈,我只是從這座城市僅存的民衆眼中看到怨恨到極至麻木。
我可惜的是沒有找到那張驚人、慘烈的劇照——銹迹斑斑的鐵閘鎖住千百只伸向火光中企圖從絕望中求生的手。
當周祖康見到眼前這幅景象時,向蒼天嚎叫:“這是人間還是地獄?
”他沒有得到答案,只見到血和尸首。
日軍對重慶的“神經轟炸”躟這座城市成爲一座亡靈之城,火光、血、尸首、墳墓成爲這座城市僅剩的元素。
歷史遠遠超越《記憶之城》的殘酷,也許當日軍忙着否認南京的屠行時他們已經忘記這座記憶之城,這個曾長期被大轟炸的城市,這座至今上空仍然隱隱傳來冥靈疑問的城市——這是人間還是地獄?
港台演员在大陆的战争片里一向都有些违和,但这部剧不会,导演控制,化妆等相当自然。
魏俊杰,腾丽名,谢君豪表现都相当出彩,尤其腾丽名的表演令我印象深刻,人物塑造相当丰满。
她由最初上海小姐高傲蛮横,到从正妻变为姨太的委屈倔强,但又战争原因有寄人篱下的无奈,但她的根上是善良的,最后与万千重庆人民的悲惨命运一样,满城共泣,屏幕前的我也忍不住掉下眼泪。
《记忆之城》我相当喜欢,偶尔会拿出来复习一下。
我觉得它不是单纯的战争片,而是各种情感的完美交融,父子母女,恋人,兄弟姐妹,民族大义,都交代的清清楚楚,不空洞,不矫情,不突兀。
人物设置塑造不漂不浮很真实,就是坏坏的小人物在时代的大潮流大灾难面前都有他可爱的一小面儿,群体三观正,情感纯粹,看上去特别舒服。
说句题外话,现代某些人的观念我真是看不惯,金手指真就那么爽吗。
怼家人怼父母,什么都不管带上爱人私奔就是自由就是个性,骂这个妈宝那个懦弱,你把最基本的孝字放到哪里了。
现在这样的电视小说真的越来越多,越来越悬浮,三观不正,更无真实可言。
因享有中国版《忠勇之家》美誉而于去年12月找来观赏,今年农历正月十五刚看完。
该剧以重庆大轰炸为主要背景,依托一个虚构的中国“忠勇之家”的悲惨命运与牺牲故事(一夫二妻两家合一家,死了一妻三子一女一儿媳,连带一仆父子、一妻之母与弟以及弟媳,共计十一人),演绎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到1941年珍珠港事件的中国全民抗战历史,正面战场主要反映八路军和国军第二十九军的抗战(其中周冠忠一角原型当为张自忠将军),演员阵容很强大,总体表现也相当不错,就是“有戏”的主要人物差不多都死光了令人很是没情绪。
除了谢君豪、童蕾外,滕丽名、魏骏杰夫妇共同参演颇引人注目(因为他们拍完这部剧集后就于2007年宣告分道扬镳了),赵子惠扮演的三丫一角也以命运悲摧而令人印象深刻。
许久没有看到如此血性的电视剧了。
不得不佩服整个剧组,乃至全体的群众演员以及尊重这份历史的人。
见惯了太多高调宣传的生猛大片,我承认,绚烂的技巧和瑰魅的场面绮丽的情节是道丰富的大餐,纷繁的选秀和别有用心(也不是什么别有,只不过都为了提高收视而作的努力),是需要一些娱乐的电脑特技的来把文艺圈里的智慧发挥到极致。
只是,在这之后,我们还是应该静下心来,审视一下真正的历史和人性的恢宏。
此片之前,于民族灾难,南京的白骨累累,血色映城,不知道是因为多了这些触目惊心的暴行的图片资料,于许多人也麻木否。
我承认,一个民族不应该永远怀着仇恨,但是忘记历史就是背叛祖辈,因为,我们的家人,比如祖父辈的就曾经亲身经历过那场灾难。
人类历史,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确是充斥着杀戮,改朝换代更是以千骨枯成就一两个历史事件为代价。
可是,近现代的这些异族常常入侵的丧尽天良的灭顶之灾却是真实而且触手可及的。
特别是本片真实而详细的反映了重庆大轰炸的惨痛场面,一集一集,我的心放佛都被揪着,压抑得难受。
这就是我们祖父们所承受的。
没日没夜的轰炸,嘶心揪肺的警报,心惊胆颤的爆炸,弹片与家园与人与所有的幸福一起裂开,泪水血水染红了嘉陵江,也屠戮的燃烧映红了整个重庆城。
如果,这场噩梦可以次日醒来,还不会有那么多的民众妻离子散流离失所,这场中华民族的噩梦,从1938年2月到1942年8月整整5年时间都降临在灾难深重的重庆人民身上,重庆由于汪精卫的投降而成为蒋介石的陪都,却成了一座游离着数十万无辜冤魂的死城,我不禁要问,国民政府在这腥风血雨的城市里藏匿到哪里去了,蒋介石又躲藏到哪里去了。
为什么在这风雨飘摇的动乱中,承受的都是无辜百姓。
而且是手无寸铁且面对呼啸而来的机群毫无办法的无辜百姓。
山河寸断,民不聊生。
据统计,抗日战争中,每12个民众就有一个人死去。
无休止的灾难摧毁了人的性命,摧毁了家园,却催不毁民族气节和血性。
其中,有决不迁徙决不休市的坚守,有面对对岸风驰过来的轰炸机而不为所动的搬尸工人,有在爆炸中组织帮助市民迅速躲入防空洞的城市防护员,有紧咬牙关,不哭泣不崩溃的受灾受难的百姓,更有在战场上为家乡的父老报仇雪恨的国民军人,八路军人。
以及以多重身份打入敌人内部的情报人员,在危难死亡中寻求到生存空间和化险为夷而成功的获取重要机密情报扭转战事。
这部片子,无论是灾难深重的重庆人民还是浴血奋战的军人,都让我受到震撼。
而主要的男主角朱今墨更是吸引着我。
能够理解到一个身兼地下党员、军统、日本间谍、72号特务四重身份的情报人员不时变换角色,游刃于各个魔鬼之间,把对中华民族有利的情报源源不断的送出去。
他的代价就是要经历和面对掩护他的同志一个个牺牲,日本上司的猜疑,老干爹被捕时自己亲自补上的一枪,还有来自不知情的同胞的不理解,最让他心疼得是无法面对自己的爱人。
他不想把她牵扯进来,爱人却最终还是为他死在他怀里。
他一直是冷静的,克制的,孤独的,智慧的,机敏的,然而有两次,一次是他不得不承认自己是日本间谍并发表投敌卖国的申明,他痛,找老胡排解,老胡说我知道你的痛苦,但是你想想战火硝烟下的中华民族,我们这点痛苦又算什么;一次是面对自己爱人在李其洋的枪口下,不顾一切的冲了进去,这个闯入,点亮了爱人已经由于误解和心痛而灰死的心灵。
同时,我也被这个闯入而惊觉:这个时刻,他是作为自己,没有家国仇恨,没有沉重的包袱,没有所有能够让他掩埋这份感情的理由,他就是在为了自己,为爱人争取活着的机会,这是下意识的行为,是本能的爱。
那一刻,她懂了一切,她让他开枪不要管她。
我看得潸然泪下。
是的,有的感情是可以穿越生死。
久久无法从这部片子里走出,另我遗憾的是,在这之前,重庆惨案基本上没有在历史上提到,就连重庆人也少于提及这段痛恻心扉的历史。
但是由于这个片子,我们能更多的正视就在上个世纪中期,我们国家人民受到了多么惨痛的伤害,如何不警惕仍然在蠢蠢欲动且不把中国放在眼里的日本民族。
靖国神社的幡旗还在照耀,战犯的香火还在旺盛。
于大和民族的军国性质,这些都是他们的战斗英雄,因为我们的国家曾经也祭奠过英雄,只不过我们是改朝换代的过程中的功臣们,而他们是侵略外族的杀人头目。
只要我们不能足够强大,谦卑宽容是无法能真正让扩张侵略的沸腾杀戮血液的日本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我们该做什么呢。
这个应该在揪心后,深深思索有所表示。
另,我的奶奶在跑警报中伤到了脚留有后遗症。
这都是活生生的历史。
看了记忆之城,脑子里总是浮现朱今墨半低着头,透过额前长长的刘海注视前方的样子,饱含着悲痛与热血,是中华民族养育的青年,忍辱负重中前行。
没找到想象中的图,暂且拿这个替代记忆之城有一种其他抗战剧没有的压抑感悲痛感,不管是画面还是配乐。
其它剧或许好看,但又太过格式化宣传,或者特工生活游走刀锋处处险情。
但它给我的是一种沉重压抑下热血默默流淌,铮铮铁骨慢慢撑起中国。
刚才第四集,今墨伪装成日本人送情报,在路上被一群仇日的学生群殴,他默默地忍受,后来还对同志说很高兴看到他们这么做。
朱今墨是个隐忍的人,他不会对别人表现自己内心的状态,于是每次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他会有流露自己真实情感的表情,这点处理的很好。
第十集,朱今墨又一次因为任务而被打,在蜷缩在地上,嘴角流血时,还因为计划的顺利进行而露出一丝笑意。
朱今墨这个人啊,身上背负着国仇,在阴霾下负重前行。
敏柔被大家当成了汉奸,大哥为国捐躯,大嫂也痛苦的死了。
我是有点讨厌敏柔的,朱今墨为了她的安全死命瞒住身份,她给他制造了那么多麻烦,在发现身份以后又觉得自己也可以做地下党,太过自以为是了。
可是,敏柔现在何尝又不是第二个朱今墨呢?
她遭受着旁人的不理解,保守着革命的秘密。
日本的侵略战争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悲痛,我们的民族终于在战火累累中站了起来,满身伤痕,又满脸倔强。
战火连天的岁月里,感动常在,血性长存。
感情戏太多。
大爱。
城不知何城?日本轰炸五年半的人间炼狱抑或英雄之城。记忆自然是男主光环得以历经万难的不死之身,是女主的无脑得以勉强算颜值当道,除了一直找未婚夫朱今墨,无知少女误打误撞帮助设伏杀了军统叛徒李其洋,算构成比较松散的人物串联,拖延癌到27集才跳河自杀下线领盒饭。或许剔除女主,完善军统/青帮/安惠子/周氏兄弟/项记者等副线,渲染五重身份的潜伏者,那么谍影重重可比肩《潜伏》,然而就像朱今墨赴河内刺汪被救回到渝监视治疗一样,周敏柔跳河却被日谍从渝送至沪,算是朱今墨暴露的最后稻草,不可理喻地是日谍报负责人中森竟然喜欢上了周,因此了解日本轰炸珍珠港情报,虽有强势杀安惠子之夫并占有安惠子的伏笔,仍为扮猪吃老虎bug,同样也是以家庭线来反映革命史的《人间正道是沧桑》,可以说有着天壤之别,只能说题材不错,编的可惜!
为谢叔疯狂打call
好烂啊,就像90年代中央台拍的水准。
重庆作为当时的陪都,日军对其不断的轰炸,这是咱们永完不会忘记的痛,当时的幕后间谍人员是永远的功臣!
大轰炸重庆人民窒息闷死的那个镜头毕生难忘。
拍得很有味道,又能温习历史,力荐。
翻译腔+TVB配音,声音没一个贴脸的。主要角色的人设莫名其妙,大部分剧情毫无逻辑可言。整部剧就三丫演得最好,可惜也不够拉高分数。这剧能有8.6分得亏没有几个人看吧,分数打对折,辛苦谢君豪粉丝的四星五星了。
重庆被连续轰炸,虽然只是戏,我想到历史!
重庆为躲避日军三日轰炸而窒息闷死的镜头永生难忘呀
不知道评分为什么会那么高?!个人认为是一部缺乏诚意的作品,情节漏洞百出,人物和场景刻画单薄、缺乏深度,除了空洞的口号外,一无是处;影片内容几乎无法表现出本剧的中心(剧名),涉及广泛却无一到位,强烈不推荐
看完大轰炸的影评,想起来这部剧。高中和老妈一起看的,被谢君豪迷到不行。同样的历史背景,故事讲的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很文艺不太红的抗战片,家长里短略多,但架不住谢君豪帅得。印象最深的是防空洞被锁上,重庆人民窒息闷死的那个镜头将是毕生难忘
这部剧绝对有水军。太多不符合逻辑的剧情,“紧扣”的历史背景成了胡编乱造。朱是高级别情报大特务,到了军统随便派去刺杀汪,李安排了刺汪任务又要杀朱,两个都没成就投靠了日本。为了保密不告诉敏柔,为了杀李又告诉了敏柔,违反了纪律,又没达成计划。
记得拍得很文艺
小时候在爸爸办公室偷偷看的,记忆超深,谢叔超帅~
和大家一样看谢君豪来的,真想问问为啥谢大叔每次的造型都是这种放荡不羁胡子拉碴的样子?当然还是有点帅的,剧情往后越来越无聊,女主人设越来越玛丽苏,有些失望
剧情好,节奏快,角色演绎的也非常棒,太喜欢谢君豪了
当年太痛了 因为这部剧长大后第一次去重庆还特意去了十八梯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