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满囤儿前几年囤儿住在北京的虎坊桥区域,经常坐车经过一个叫湖广会馆的地标。
当时觉得这个保留了古风的宅子,在现代高楼丛林中反而显得颇为洋气。
后来内地上映了一部叫《京城81号》的恐怖片,科普了一下老北京的四大凶宅。
囤儿才发现这个自己时不时去排队买炸糕的宅子,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四大凶宅之一的北平会馆。
既然朝内81号已经被搬上银幕,那比之更大更玄乎的北平会馆,自然也不会缺席。
目前定档8月21日全国上映的《北平会馆》,正是取材自这座老凶宅的诡异传说。
由于该片原本定档在2月,只是因为疫情才没能与大家见面,所以影院复工后,本片的运作方立即提枪上马,拉响了恐怖片的第一声二胡。
为啥要提“二胡”?
因为二胡在这部《北平会馆》的故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剧作功能。
二胡声是本片恐怖事件发生的触发机制。
只要二胡声响起,就一定有毙命、失踪、流血、魅影出没、人偶复活等诡异事件发生。
这就相当于一个恐怖预警,是电影内的“语言”。
也许,你刚刚被《鬓边不是海棠红》建立起来的对二胡的好感,会被本片瞬间击碎哦。
很多取材于真实凶宅的电影,都喜欢讲述这个宅子为什么变成凶宅的缘起故事。
也就是说,在影片开始的时候,这个宅子还是正常的、风光的。
主人公对宅子将来的黑化戏码也是毫无准备无法预料的。
《北平会馆》则另辟蹊径,并没有讲其“死亡之宅”称号的来源,而是讲述这个“死亡之宅”是如何运作滴。
这很像美国《林中小屋》、韩国《昆池岩》那样的作死型凶宅探险片。
影片开始的时候,北平会馆就已经因为诡异的群体死亡事件而变得生人莫近。
可是却有四个年轻人主动前来。
这四个主人公也不像大多数恐怖片那样是同学or好友。
他们互相之间并不熟识,显得更加各怀鬼胎。
正因如此他们每个人的属性,都会引起观众的琢磨,比如其中一个是恐怖作家,观众立刻会想到戏中戏的玩法;又比如其中还有一个是海归女法医,观众也立刻会想到秦明里的诸多套路;还比如其中有一个是过气名旦,唱段虽美但配合宅中的阴森氛围,可就不那么让人巴适了。
这种主人公组合,带来了恐怖事件发生原理上更多的可能性。
既然都是带着目的来凶宅的,那就没有谁是善茬。
人物属性就是人物的武器,不仅用于被动自保,偶尔也会用来主动进攻。
在这样的情况下,影片又拿出了一个“死亡名册”道具。
原来之前群体死亡的亡者姓名都“榜上有名”。
二胡是预警的话,名册就是个系统。
只有凶宅的运作有系统可寻,主角们才有机会顺藤摸瓜嘛。
正所谓不入凶宅难觅真相,影院复工后的第一声恐怖尖叫,要不要来一起听听?
惊悚片的精髓是对氛围的烘托,是一次又一次对于恐怖的暗示和明示。
这部电影从开场到结束,通篇使用了耳膜轰炸,突然的音效声,而主题【二胡一响,异象迭生】,更是想要用声音来营造恐怖,可能编剧的主旨不在于恐怖,而在于想刻画人和人之间的勾心斗角。
但是在演员的尴尬演技还有台词功底下,我出了影院就忘记了女一号的名字叫什么,更别说对内容啊细节有什么太深的印象。
而且电影过程中,完全是现场收音效果,我能听到的声音总感觉就是摄像头所在的位置能听到的所有声音。
我印象最深的一幕就是不知道叫王妈还是李妈,发现自己放好的凉粉不见的时候,走到厅前是背靠着走过来的,总感觉为了多出一点镜头大家都在很努力的样子。
就这样吧。
《北平会馆》是一部严谨且安静的喜剧。
小编在观看时,影院里充满了各式各样欢快的笑语,它将所有反逻辑的物理原理和超越时空的科技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是中国少有的现代感十足的古装剧。
充斥了国产喜剧一贯使用的合情合理的卖肉,所有小品才能做到的合情合理的玩笑与制作。
《北平会馆》绝对是国产片少有物有所值的电影,只要有一个进影院本片大概就可以收回成本。
制作组充分表明了诚意与对电影的热情,把小品电影化,用默片的形式带着卓别林式表演,充分展现了人物面部表情的丰富性,歪嘴龙王看了都要甘拜下风,主演充分表现了咆哮派演员专业素质,拥有腹语能力十级的表演,还将盲人饰演得淋漓尽致。
《北平会馆》的导演充分把传统的节俭风气带到了本片的拍摄与制作之中。
本片也是少有的进影院一分钟就能直观感受到本片质量的作品。
短短一分钟无声的二胡曲就讲观众“吸引”到了北平会馆所发生的故事当中。
我相信这是导演为了致敬卓别林时代才有的默片形式才故意而为之的,绝对不是因为什么穷之类的。
毕竟本片拥有着“精彩绝伦”且安静的打戏,唯一一场不安静的打戏甚至于大抵还是为了致敬李小龙而故意为之,充满屏幕的“哦,啊,额”将观众的视角带回了李小龙时代的拳拳到肉的打击感。
故事情节丰富,主角五人为寻找遗书数次发动时空穿梭能力与无中生有级别听力,本片绝对中国式喜剧剧本的巅峰之作,借鉴寂静岭恐怖营造方式在剧本中添加了许多雾,并让观众感觉一头雾水,剧本的打磨方式更是以远比高考听力更加善解人意的方式表现“你好,我是***”之类建议作为老外考中文听力题目。
电影《北平会馆》以京城四大凶宅北平会馆里流传的死亡传说为卖点。
相传北平会馆内只要有二胡声响起,就要死人,而且所有在馆内横死之人,都记录在《死亡名册》之上。
《北平会馆》开篇就以一个惊悚传说抓住观众,而不是像其他惊悚片那样,依靠视觉与音效。
影片又以一位提皮箱的男青年导入,让他引起后面的线索。
这位男青年对后面的剧本全不知情,他盲打莽撞进入北平会馆,身处险境的他,觉得十分新奇和有意思。
所以,《北平会馆》在剧情的导入上,采用的是旁引的方式,也就是从毫不相干的人和事来引出剧情。
对于惊悚片来说,这也是一种创新方式。
这样可以使观众在舒缓的气氛中开始惊悚旅程。
《北平会馆》在人物设置上是精炼的,只有五位主要人物,而且特色鲜明。
五个人物置放于一个空旷的老宅中,更增添了惊悚感。
五位人物除了男主角陆边成外,其他四位身份都扑朔迷离。
所有的人都在演戏,所有的人都在粉饰太平。
在连住两日无事后,无聊的陆边成自己拉响了二胡。
当众人发觉是一场闹剧后,都各自散去。
就在观众紧绷的神经得到放松之际,惊悚的二胡声隔夜再次响起,会馆里的恐怖传说得到印证。
在观众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后,随即发生的事情印证了死亡传说的虚假性。
就这样,观众悬起来的心,再次放了下来。
很快,死亡传说再次得到印证,简宁通过假死又再一次戳破死亡传说。
整部剧的剧情就是这样,反转不断,观众的一颗心始终随着剧情此起彼伏。
所以,影片《北平会馆》不是依靠血腥、骇人的镜头恐吓观众,而是靠实实在在的剧情让观众心理自发产生恐惧。
据说《北平会馆》有部分镜头的拍摄地在山西万荣的李家大院,家乡的李家大院,一定去捧捧场。
李家大院在山西运城万荣县,万荣是有名气苹果之乡,每年五一前后花开的时候,到处是白的红的花,一片一片, 煞是好看!
万荣有50余万亩的苹果树,想想看,在50余万亩的花海中,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想想都是一种美。
陆边成:男,31岁,惊悚小说作家,剧中唯一背景单纯人士。
因为惊悚小说的创作需要,而孤身一人来到北平会馆。
陆边成这个人设属于纨绔子弟,有些小才华,喜欢新奇事物和冒险。
这种类型的人不仅好奇,而且天不怕、地不怕。
正因为不按套路出牌。
所以,往往会搅乱牌局。
陆边成的出场就搅乱了双方布下的牌局。
布局者不得不考虑陆边成加入进来后的情况。
而陆边成的加入只是改变了支流,所有的阴谋和设计仍是按照主流在走。
陆边成 朱梓瑜 饰陆边成这个人物自有他侠义的地方。
当他发现女主角简宁身陷囹圄的时候,便置危险于不顾,与简宁并肩战斗。
但他的性格除了玩世不恭外,也有冲动、任性的一面。
总体来说,这个角色在成长,从最初的无知无畏、任性懵懂,到后来的恭谨异常。
女二号是简宁,32岁,归国女法医。
为什么在人设上比陆边成大一岁,这个主要考虑到简宁比较成熟,是简宁在引导陆边成,而不是陆边成在引导她。
简宁的特点是高冷型,话不多,注重细节,一丝不苟,这些符合她法医的身份。
简宁的性格从始至终没有变化,这也符合她心如止水的性格。
简宁归国是带有目的来的,她的目的必须在北平会馆里得到解决。
在与陆边成相处过程中,简宁对他产生了感情,但简宁在克制这份情感,因为她有使命要完成。
简宁 刘亦彤 饰当简宁发现陆边成误会了自己,与宋佩佩打成一片的时候,简宁控制住了自己情绪,而是尽最大程度感化陆边成。
本片以陆边成来引入,但实际却围绕着简宁。
或者说,陆边成在表,简宁在里,共同推动剧情发展。
第三号人物,李天沫。
这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人。
他曾经是北平会馆的知名男旦,众星捧月的角色。
他也曾经有自己的操守,张勋辫子军入城,他拒绝给辫子军演戏,为了躲避张勋,他竟然离开会馆。
后来生活的现实迫使他不得不低头,他投靠京城权贵,开始无恶不作。
李天沫 吴大可 饰其实,李天沫的人生经历,让我想起一个人,就是《绣春刀2》里的陆文昭。
俩人的经历相似,都是从满怀信仰的人物,向不择手段的人物转变。
从表面上看,俩人的转变是因为这个现实世界的压迫,但根本原因还是他们自身的不安分、自身的投机取巧。
在《北平会馆》中,李天沫的伪善、心机、心狠手辣都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无论是陆文昭,还是李天沫,这类人物丧失做人的底线,结果只能沦为大人物的棋子,既坑害了别人,也毁了自己。
再来谈谈另一位女主角宋佩佩。
宋佩佩 高上淇 饰宋佩佩是性格反差很大的一位角色。
她不像陆边成、简宁、李天沫,这三位人物性格反差并不大。
宋佩佩一出场,就是一副刁蛮、任性、小公主的模样。
她睁着一双大眼睛,似乎不通这个世界的任何人情世故。
恁任何人看来,宋佩佩单纯的就像一张白纸。
她就像一只孤独无助的小白兔,能引起任何人的怜悯。
宋佩佩的演技高超,甚至在“她被打晕,送到停尸房”回来后,她还是一副懵懂无知的模样。
宋佩佩的单纯轻而易举欺骗了陆边成。
她一直以一副天真模样看着她的边成哥,她显得很弱势,这点与强势的简宁形成反差。
所以,在陆边成心目中,自然向宋佩佩倾斜。
但就像“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宋佩佩本质上不是一个重情义的人,她来到北平会馆自然有她的目的。
当剧情发展到一定突破点,所有人不得不撕掉伪装的时候,她会毫不犹豫撕掉。
在陆边成面前,她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所有这一切都是那么流畅,没有丝毫迟滞,因为这对于她来说,早已是驾轻就熟。
两副面孔、两种人生,都被她演绎的淋漓尽致。
最后再来说说王麻子。
王麻子是作为北平会馆中的传说人物存在。
在会馆红火的时候,他照看会馆生意。
在会馆萧条的时候,他离开会馆找到新的东家。
王麻子身上体现了忠肝义胆,义薄云天。
王麻子是认得李天沫的,因为俩人都曾在北平会馆混过。
但李天沫对王麻子只是有似曾相识之感。
一是因为岁月的洗礼,二是因为王麻子面部受到损伤。
王麻子在剧中是一个亦正亦邪之人,完成使命是他的目的。
他并没有戳穿李天沫,而是按部就班的走。
他头脑冷静,从大局出发,因为现实不允许他出错,一旦出错,满盘皆输。
可以说,王麻子身上背负的责任最大。
《北平会馆》人设如此精彩,岂容错过!
在期盼了足足半年之后,电影院终于复工了,经过一批重映的大片预热之后,新片也开始陆续和大家见面了,在这里提示一下,喜欢惊悚片的朋友不要错过这一部,继京城81号之后,同为京城四大凶宅的北平会馆也被改编成电影了,这可是惊悚圈的5A级景区啊,李路执导,吴大可、朱梓瑜、刘亦彤、高上淇等新锐影星联合主演的电影《北平会馆》将在8月21日正式公映,在这个盛夏的季节,带你尖叫带你飞,掀起一阵诡异的阴冷之风。
以前题材相近的影片,无非都是一群过路者误闯老宅,然后要么被各种灵异事件,吓得魂不附体,要么被会隐藏的BOSS当成猎物,不管怎样,都少不了要撂下几条人命,最后有一两个幸存者在主角光环的庇护下逃之夭夭,这种方式简单粗暴,却能不停的制造刺激,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含量。
《北平会馆》显然是硬件软件两手抓,视听效果很生猛,故事剧情也不差,很注重技术和大脑体验,剧情一开始,就是几个倒霉蛋来到了凶名远播的会馆,可这几个人都不是单纯的包大胆或者嫌命长,而是怀着各自不同的目的,拥有各自的隐藏技能,让人一看就是不好摆弄的重要角色。
只是看他们的职业,就能大概的想象得出,这是一群怎样的狠人。
第一位是喜欢冒险和猎奇的惊悚小说作家,看着像手无缚鸡之力的纨绔公子哥,可是毕竟是专业编故事的,熟悉各种吓唬人的招术,也擅长剖析真相,置身于民国时代,可以称得上是小型唐探了;一位是名字叫简宁的海龟女法医,她也是一位颜高条顺拥有现代气质的女神,下得尸房也上得厅堂,泡澡被人偷看,披上衣服就出去抓人,性格如此泼辣,让人又爱又怕。
还有一位女角色则是大小姐宋佩佩,她的特点还性格多变,时而刁蛮任性,时而乖巧懂事,不过大家看到后来就知道了,敢进北平会馆的人绝非等闲。
除了这几位受西方文化影响颇深的型男靓女,会馆里还出现了一个从前活得憋屈,现在已经彻底放飞自我的梨园名角李天沫,他像很多男儿身女儿相的花旦一样,因为长期在舞台上扮演女角,游走在美好的艺术和丑陋的现实之间,在名利场的刀尖上跳舞,性格早已变得痴魔又无常。
每次听到他的二胡声音响起,哪怕是光天化日,观众都会和戏里其他角色一样,不由自主的感到可怖。
这样一群奇人,加上一直忠心看护会馆的王麻子,从踏进北平会馆的那一刻起,其实就注定了这是一条不归路。
可以想象得到,怪事接连发生,离奇伴随着血腥,恐惧带来了死亡,而随着剧情一点一点的展开,我们会惊恐的发现,原来每个人物之间都是有内在联系的,他们与会馆之间,也有切不断的连线,有些是因为恩仇,有些是因为情感,厄运是随机的,命运却是必然的。
作为一部以凶宅为题材的影片,很欣喜的看到《北平会馆》的剧作和制作同样有良心,虽然主创团队普遍是影坛的新锐,没有什么威望和名气,但是他们却凭着扎实的手法,在线的服化道,立得住脚的剧情,带着观众进入一次别样的旅行,游历了这所闻名遐迩的凶宅,如果是类型片的拥趸,或者想挑战一下抗惊吓能力,现在就可以买票入场了。
每天一问,电影院到底何时复工?
有人预测电影院复工之后会迎来【报复性观影】。
经过半年空窗期的观众逐渐意识到小荧屏还是无法取代大银幕,加上学生党们即将迎来暑假,如果暑期档能够开放,势必会迎来一股观影高峰。
随手点开猫眼的页面,待上映的电影越来越多,可以看到暑期档的电影基本安排上了,作为第一波要上映的电影,类型和题材也是相当丰富。
本人凭借自己的观影雷达,立刻锁定了几部想看。
其中一部就是《北平会馆》。
(前方捂眼预警)
老实港,最初是被海报吸引的,第一眼差点把我送走,回头再细品一下觉得故事还挺带感,毕竟暑期档和恐怖片最配呢!
《北平会馆》这部片大概讲了京城四大凶宅之一“京城会馆”发生了一起连环杀人案,且受害者死法各异,于是海归女法医联手恐怖作家以身涉险入会馆调查真相的故事。
了解完剧情后背开始隐隐发凉了,#毕竟二胡一吹,就有点阴间那味了#
神秘凶宅+推理破案的设定,正好是今年流行的影视元素,作为一枚悬疑猎奇题材爱好者,如果暑期档正常开放,势必要去电影院约一下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理由促使本人迫不及待想对本片一看究竟,那就是出现在主创名单里的吴大可。
看了一下《北平会馆》的预告,get到吴大可的演技了。
他在片中饰演北平知名男旦,因为某些特别的原因也进入到京城会馆。
二胡一响,必有人亡。
短短十几秒的镜头,吴大可就演出了令人心口发凉的感觉。
上一秒还是对二胡的好奇和试探,下一秒就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扼住命运的咽喉,而他的表情则由戒备怀疑立刻切换到对未知和死亡的恐惧。
北平会馆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预告片忍不住让人一探究竟!
从快男到演员,吴大可正逐梦演艺圈!
而提起吴大可,这个名字已经是回忆杀了,没想到如今再见居然是电影院。
最近《乘风破浪的姐姐》占据了这个夏日的话题C位,看着节目里那些美丽动人的姐姐们不惧年龄,勇敢在舞台绽放魅力的样子,真是让人心生感慨:姐,不愧是姐。
而节目中还有许多熟悉的老面孔,令人倍感亲切。
唱作超女许飞、唱跳快女李斯丹妮,昔日的快女如今依然在娱乐圈发光发热。
那么问题来了,姐姐们依然乘风破浪,那快男里的哥哥们都在干什么?
这就不得不提那些年追过的快男了。
自2017年之后,这档鼻祖级选秀节目就成了回忆。
而那些曾经引得无数迷妹疯狂的快男选手也都依然默默地坚持着音乐梦想,如陈楚生、李行亮、王铮亮、李炜、左立等等,还有一些人转行做演员,王栎鑫、陈翔、魏晨……而吴大可就是从2017届快男舞台上出道的选手——天津赛区前十强。
他在这档节目里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海选初舞台上,一出场就令人眼前一亮。
精致的五官立刻引起观众的注意,而他不止颜值能打,实力也不在话下,性感浑厚的低音和激昂的高音切换自如,当场就收割了一大票少女心。
吴大可凭借“撕漫男”般的外表和颇有潜力的偶像派实力,初舞台首秀之后立刻被多家经纪公司锁定。
可以说,离开快男舞台之后,吴大可的演艺生涯才正式开始。
彼时的他还是一块待雕琢的璞玉,但少年初长成,潜力无限。
歌手、演员都是他身上的鲜明标签,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的他,具有专业的演唱实力,在他主演的数字电影《北平会馆》中,吴大可还为电影惊喜献声,演唱主题曲《一念佛魔》。
这首音乐很古风,结合了京剧唱腔和时下流行的古风元素,旋律缠绵,低音丰沛,在吴大可细腻有层次的演绎下,很抓耳。
MV里的他更是仙气飘飘,令人上头!
不止在音乐上备受认可,吴大可的演艺进阶之路也同样是一个励志榜样。
明明可以靠颜值及特长走一条相对轻松的偶像之路,但他偏偏要靠努力闯荡未知的演艺圈。
在演戏方面,吴大可可以说是完全从零开始,但凭借踏实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和打磨,他的演技突飞猛进。
凭借这份孤身“逐梦演艺圈”的勇气和不服输、能吃苦的坚持让吴大可逐渐在其中有了立足之地。
吴大可,你还有多少惊喜是朕不知道的?
娱乐圈人才辈出,日新月异,其中不乏从爱豆转行做演员的人,但吴大可短短几年便接下几部大电影的男一,这并不是幸运,而是努力的必然结果。
众所周知,出演恐怖片其实很考验演员的功力,是心理+生理的双重考验。
踏入演艺事业以来,经过不同角色的磨砺和考验,吴大可已经打下了扎实的表演基础。
出道至今,吴大可已经积累了许多代表作,先后出演院线电影《人质列车》,院线电影《忠犬大营救》,数字电影《京城会馆》,网络电影《消失的330公交车》,网络电影《鬼打墙》,真人漫《仙山神妖传》,腾讯真人漫《画江湖之不良人》等影视作品。
在《北平会馆》的预告中,可以看出吴大可的表现可圈可点,眼神有戏,将“恐惧”的情绪极致放大,凭借张弛有度的表演,吸引不少网友提前入坑。
不得不说,吴大可有很强的角色塑造能力,演戏以来一直没有停下突破自我的脚步,在另一部港式超新派魔幻武侠剧《镇魔司:四象伏魔》中,他一人分饰三角,分别演绎清新寡欲的道长↓
一出场仙风道骨,可眼中却流露出几分虚情假意。
原本是假借为民除害之名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却意外失手。
吴大可此时将人物内心的愤怒通过眼神、和动作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
眼神戏出彩,将反派气质拿捏得死死的!
第二重身份是充满心机的国师↓
阴谋一直在继续,吴大可的第二重身份也随着面具的掉落一起公开,但他却丝毫不慌,游刃有余地应对眼前的一切。
眼里充满势在必得的自信和锋芒。
而他的最终身份也随着剧情发展,终于曝光,那就是终极BOSS魔教教主北傲↓
第三重身份在吴大可的演绎下,将角色的邪性和魔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总之三个反派角色在他的细腻有层次的演绎下,变得生动饱满,吴大可也再次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演艺潜力。
细数吴大可这几年的作品,不难发现他虽出道时间不长,但已经在荧屏上为粉丝带来许多惊喜。
如此多才多艺踏实又努力,未来一定大有可为。
而粉丝在他身上也成功感受到一个娱乐圈中亘古不变的真理:努力的人一定会发光。
一起等电影院开门,支持他的新电影《北平会馆》吧!
对于惊悚片爱好者来说,国产惊悚片通常是口诛笔伐的对象。
血腥的镜头、混乱的剧情、低级的恐吓一般都是国产惊悚片的标签,国产惊悚片的魔咒有没有可能被打破?
有,答案就在定档于2010.2.14情人节的惊悚片《北平会馆》。
电影《北平会馆》以民国为时代背景,以京城四大凶宅之一的北平会馆为创作原型,通过神秘二胡声杀人的死亡传说给观众造成心理上的恐惧,将五个各具特色的人物置放于一个逼仄的空间中,让他们围绕死亡传说,相互博弈,相互出彩。
从英伦归国的高冷女法医、玩世不恭的惊悚小说作家、阴沉古怪的戏子、任性刁蛮的腹黑女、故作高深的神秘管家,因为各自原因来到北平会馆。
他们从最初的和谐相处,到最后的拔刀相向,伪善的人性、深不可测的计谋、处处的勾心斗角,爱恨交织的情欲,在这座民国老宅里酝酿、发酵,最终揭露出令人不寒而栗的冷血真相。
《北平会馆》悬念设置精彩,节奏紧张,看似答案得到解决,但转眼却是山重水复,整部剧反转不断,高潮迭起,道具精良、服装考究,除了给观众带来心灵上的惊惧,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
2020.2.14 《北平会馆》 我们不见不散!
近日,民国题材惊悚电影《北平会馆》定档2020.2.14情人节。
情人节上映的通常是浪漫、温馨电影,而惊悚片的上映,反映了出品方和宣发方的大胆和野心。
这是影片《北平会馆》的第一个反套路。
由于主题方面的限制,国产恐怖片一般以吃药、做梦、精神病、昏厥来圆场,显得生硬、牵强而好笑。
《北平会馆》在这方面有独到性,所有情节都流畅、合情合理,绝没有任何粗暴、不合逻辑的情况。
情节上的独树一帜是《北平会馆》的第二个反套路。
区别于主流惊悚片用女鬼、僵尸、怪兽、血淋淋的脸吓人,《北平会馆》没有这些突兀的情节,而是靠剧情的推进,让观众自发产生惊悚感。
《北平会馆》的第四个反套路就是剧情的不断反转。
一般的恐怖片设置一个谜题,然后去追踪这个谜题,过程平铺直叙,只要最好答疑就行了。
但《北平会馆》在追踪谜题过程中,波折不断,一环套一环,令观众犹如过山车般。
除此之外,《北平会馆》并不像其他恐怖片那样,故事单薄。
《北平会馆》定位于北洋时期,有一定的历史背景。
《北平会馆》出场的人物都有一定的社会背景,跟那个时代也有联系。
例如,北平商会会长、北平城内的知名男旦、作家,北平警长,归国的女法医、小有名气的富家女,真实场景和这些人物交织在一起,给观众展现出一副历史脉络。
所以,《北平会馆》作为一部恐怖片,给人以厚重的历史感。
好吓人
不要对国产鬼片有期待,不期望就不失望!
湖广会馆看了都要派鬼去抓人
中国大陆人对“鬼神”百毒不侵。
0💩
就很扯。
史诗巨作!
除了人设自带贵气外,片中惊悚元素的设置也充满华丽之感。戏服、旗袍、绣花鞋、雕花的楠木家具、民国马褂、西服、人偶、二胡皆代表着上流社会,充满了上层之感。
还行
滤镜还行
好看
不要永远处于被动状态
1.2/5 演员收音问题很大,口型有时也对不上,但很可惜,依然没有达到心目中的绝对一星水准,但非常接近了,这个故事你几乎能在任何一个国内带恐怖元素的密室逃脱剧本杀里遇到,但电影就不同了,在银幕上密集的漏洞瑕疵都能被放大成喜剧效果。总得来说值得一看,比《信条》更烧脑,观众可以说是一头汗水。
全程靠背景音乐烘托恐怖的气氛,关了背景我都不知道演的啥
还可
结局要么是有阴谋,要么是有人患有神经病
?
真心不好看呀,这演了个啥呀,演员演技也太low了吧
妈妈呀,一个人看真的有点怕
说实话给我看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