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具备了佳片的特征:精心设计的剧本、独特风格的影像,以及很酷人物出场方式(对于2004年)跑车爬楼、把出脊椎之剑、丢汽车等等。
当然,也有人说是土味,因为太糙了,破败的旧楼、和TVB主角一个服化道待遇的安东,看到喝生猪血场景真的是只剩WOC抒情!
看了几篇短评后知道是小说改编,恰好犯了改编最容易掉进的坑里,就是分不清主次,什么是重点?
当然是安东大兄弟!
然而本片的结局,竟然TM的一本正经地用主角衬托扎伏龙和女配角!
大多数观众都是主角视角,代入的是主角,结果你让他各方面(感情、身体、环境)都是被虐状态,这谁看得下去啊?
对比黑客帝国的尼奥,虽然敌人强大到令人绝望,但是自己也是一步步变强,还收获了爱情。
而安东,从头到位都被人打、被人当作棋子,生活颓废,爱情荒芜,友情破碎,唯一的儿子最终拉大鸿沟,本片里还有谁比他更配得上loser标签?
剧情也很迷,两条主线,一条是安东儿子,另一条是女她者,关于女她者费了很大力气铺垫,结果以一句“我恨我自己”轻松下线,主角纯粹就是一打酱油!
唉,真的选错了主角,大家想看命运之子,导演却安排自来也
没看过原著,也没看过守日人。
本片守夜人只看了一遍,大致情节是清楚了。
唯一一个疑问:叶戈尔他爸安东为什么要去做“结扎手术”?
两种猜测:1、安东预见到了“逆子”?
2、安东的妻子红杏出墙?
本片好像是第一种。
如果是第二种:安东的妻子红杏出墙,安东深受打击,沿着电线杆所指方向找到一家私人诊所,欲做“结扎手术”,不料计生工作人员及时赶到,阻止了人间悲剧。
其实,很多电影 说的都是因为 怨恨 比如很多恐怖片。
本片那个头顶有漩涡的女人为什么要诅咒自己?
再一个就是“犯贱”心理。
那个引诱小男孩的女吸血鬼之前好像是人类,是被转化的。
转化之后控制不住自己(当然这里可能有被人利用)引诱小男孩想吸他血。
在男友被杀,自己被毁容之后,劫持小男孩,居然还“埋怨”光明势力当初为什么不阻止她被转化。
(注意这里有一组对比,安东去补充能量,是猪血。
)至于电影风格,个人不太喜欢。
但是比较“真实”,比如那人从桌子底下拿出保温瓶?
倒猪血,就好像生活当中真的是那样。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电影还是不错地,尤其是对于我这种只看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之流片子的人。
不过那个软广告也实在是太说不过去了,我就不信了,喝过“白鹰”的人怎么可能还喝得下雀巢?
通过这部电影以及阿布同学的经历,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只要俄国人想折腾,就绝对不比美帝差弱弱的问一句,他们是不是偷了哈里波特的猫头鹰?
很早就耳闻这部俄罗斯奇幻电影很好看,看完后却觉得虽然好看,但是创意和表演都一般。
从一开始的建立合约和稍显窄小的世界观来看,就能够猜想到这是一部普及版的奇幻电影。
电影里没有故意的渲染奇幻气氛,一切都在现实之中交织发生。
黑暗和光明之间的界限模糊而累赘,于是选择哪一方阵营,基本上只是为了双方的平衡。
对于黑暗阵营来说,他们认为光明阵营才是邪恶的,反之亦然。
对“守夜人”、“守日人”这样的名称感到了好感,主人公矛盾的身世让人觉得僵硬而难受。
在电影的最后,那句画外音表明电影续集将会很快的出现,期待下一部电影能够把故事变得更鲜活和沉重。
end
昨天刚看完小说,今天就把电影翻出来看看了,据说当时是俄罗斯做的最好的商业片了。
撇开原著从电影本身来说,故事方面,没看过小说的人一定会想问到底这片子表达的重点是什么,人物关系有的没有交待清楚,而且从最后看导演一定是为第二部做铺垫的。
从镜头看,因为里面牵扯到黄昏届,还有男主角一直不清醒的状态,还有些打斗场面,镜头一直在晃,让我看的头疼,如果是近几年做成3D的话,估计我就疯了。
从特技打斗方面,果然不如美国做的漂亮,不知道是自己美国的片子看多了,看这样的就不习惯了还是怎么的,安定和男吸血鬼打斗的那段如果给香港做的话,一定会漂亮很多,还是导演说我本身就不在意打斗场面的。
对于文文化,这故事本来就是发生在俄罗斯,对于我们外国人看,肯定没有俄国人看的感同身受,比如地铁,医生什么的。
如果不是为了原著我是不会看这电影的与原著相比较我更喜欢原著,虽然电影版在情节方面加了也戈尔是安东的儿子还有煞也夫的谋划,虎熊之间的感情这样的商业元素,但是很多都让人觉得很晦涩。
而且对于书中后三分之一安东对于黑暗光明的疑惑的自我思索方面,电影有所体现了,但是对于未看小说的人肯定会说这男主角是怎么了,救世的主题也没把握好,表现不好不如不呈现他的自我矛盾了,不过男主满可爱的,奥利加没我想象中漂亮。
果然小说有些地方是电影不能表现的,例如奥利加唱的歌等等。
俄罗斯人在里面讲的英语真让我头疼,讲不好就别,讲何必呢。
可能编导是从《魔戒》中借鉴了许多东西,可是,我的眼光绕过《魔戒》,很是手舞足蹈地喜欢着这部俄国电影。
昨天跟老妈讲到主旋律题材的作品,我说,苏联人挺有意思的,主旋律能写成经典,那个青年近卫军真好看。
她说,中国解放战争多么值得一写,现在还没出一部象样的小说,就是因为那时候没人敢动,只要触及这个内容,就一定得把主席先生奉为首位,每个致关重要的指令都必须是他老人家下达的,别人一点功劳也不能有,更何况牵涉很多后来被全面否定的人,在这一点上受到的制约,哪个国家也比不上。
我说是的,在中国,内战是最难写的。
是哪个男生在新街口淘碟的时候,火眼金睛从千万张碟中间挑出那张《第四十一个》送给我,忘记了,在这里再次致谢。
电影不如小说好看,只是当渔家女瞪起眼睛,冲着白军军官硬梆梆地说,你的眼睛真蓝!
我还是看出了俄罗斯民族特有的忧伤,娜塔莎的眼睛无处不在。
赫本是个天使,从天而降没有忧愁,单纯得不必要翻页,可是娜塔莎不是天使,她是一层一层铺上去的浓浓油彩,釉样的光泽,呈现出流淌的宁静。
家里的书架上,有许多苏联的文学作品,如静静顿河一类的,都是当年革命的老妈收集的,从小就翻看这些,难免对俄国的东西有一种亲切。
适才看博客,在苏小雨的博客上见此段落: “关于俄罗斯大片《守夜人》和《守日人》,我一早就推荐过,财神也推荐过,这里就不多夸了。
在网上看了很多其他人的影评。
发现有个历史知识的小错误普遍存在。
许多人都把《守日人》开场那一段绝对堪称经典的战争场面中的进攻方误认为了蒙古人。
其实,正确答案不是蒙古人而是突厥人。
影片中得到命运粉笔的帖木儿,是突厥化的蒙古人——虽然他宣称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后裔,但史实考证他和蒙古帝国的黄金家族毫无关系。
他出生的时候,蒙古帝国早已在欧亚大陆没落。
中国已是明代朱姓皇朝。
但也正是这个其貌不扬的跛子帖木儿,统一了突厥各部并率领它们,消灭了中亚残存的蒙古军事势力,打败了印度人,波斯人,土耳其人,阿拉伯人,创建了一个和大明朝帝国版图完全不相上下的帖木儿帝国。
甚至,差一点就让日后铲平东罗马帝国并让欧洲人恐慌数百年的奥斯曼帝国也从地球上永远消失。
” 没有看过《守日人》,很遗憾的。
《守夜人》却是真真正正的好看。
淡淡的忧伤,多俗啊,可,就是淡淡的忧伤。
如果不打斗,如果没有血乎啦啦的场面,这是一本伤感又快乐的童话。
去掉魔戒套路的善恶两军对垒争夺世界自主权,这部电影完全是哈利波特式的,一个凡夫俗子化了的完备的魔幻体系,暖洋洋灰扑扑的人间感觉。
2004年俄国的菜市场太象北京南城的牛街了,窄过道两边是卖肉的架子,年轻吸血鬼的行头很IN,跟一般街头混混没两样,吊儿郎当地随手从挂着的大块猪肉上撕一块下来,扔到嘴里,跟吃零食一样,吧唧吧唧。
这样自然的小细节,丰富了情节,毫不突兀。
神不象神妖不似妖,除了有些古怪能力之外,个个都可爱。
典型的俄国幻想小说,都很黑色幽默的很黑幽的,拢紧风衣穿越墙壁的时候会埋怨当今政府还说二千年前的土豆汤更好吃,哦这是另一本科幻小说情节,我很喜欢的《消失的星期天》。
黑白两道互相牵制了千年,守夜人给黑暗派发执照,监督他们工作,双方力量渗透,守夜人一边干活一边抱怨自打有了合作社,还真是挺难弄。
这些对白都会让我乐一下,当然不懂的人会面无表情,因人而异。
老俄国还是不错的,没有把美国学到十足,贵族嘛,没落了也还有架子的。
媚俗媚雅媚金钱,都得拿捏火候,媚得有分寸。
几个场景。
头儿从衣柜里拿了一个纸盒儿出来,里面是一只玩具猫头鹰,头儿说,给你作个伴吧。
随手扔出窗外,那东西就拍拍翅膀飞走了。
头儿的意思很明显,捕获黑暗中的活物,是猫头鹰的专长。
安东回家,因为太孤单,他冲着那只不用引路就自己飞进家门的猫头鹰说,你要是能讲人话就好了。
于是乎,房屋摇晃窗玻璃碎掉,丫一顿怪叫,羽毛乱飞,丫很知趣地变成了一姑娘,裸体上全是粘液,跟鸡蛋器里爬出来的人造人一样。
姑娘说是受了惩罚才变成猫头鹰的,说完就去浴室洗澡去了,当了鹰六十年,不知道怎么用浴液。
姑娘还真是工作上的帮手,名符其实的,本来以为第五元素爱情场景重现,没有。
我理解的俄罗斯风格,除了高贵忧伤这一类常说的东西之外,还有镇定,舒缓,呃听着好象止痛剂,他不急着讨好你,不急着要达到目的,其实就是这个东西,才会让人安静下来。
动不动写大部头,比如老托,是吧,用俩章节去细细描写战争场面,在乱世佳人里面也就用一页纸。
俄式幽默,比较漫不经心的,比如吧,俄国童话里的这个段落: 那条大鱼缠着叶甫谢卡问道: “您说所有的鱼都是哑巴,这话您从哪儿听来的?
” “我爸爸说的。
” “爸爸是什么样呀?
” “没有什么特别的……像我一样,只是比我大一点,还有胡子。
他不生气的时候,非常和蔼……” “他吃鱼吗?
” 叶甫谢卡听了这句话,不由得吓了一跳:如果告诉它爸爸吃鱼,可糟了!
叶甫谢卡抬起眼睛看看上面,透过水层,他看到模模糊糊的绿色天空,还有天上像只大铜盘似的黄灿灿的太阳;孩子想了想,就扯了个谎说: “不吃,他不吃鱼,刺太多了……” “太无知了!
”大鱼见怪地大叫起来,“我们并不是都有很多刺!
就说我这种鱼吧……” “得换个话题。
”叶甫谢卡想到这里,就彬彬有礼地问道: “您到我们上边去过吗?
” “有什么必要去!
”大鱼生气他说,“在那儿没法呼吸……”
《守夜人》讲述光明黑暗之争象个童话故事,让这个故事不俗的不只是他特别的影像风格,还有贯穿全片的伏笔设置,前后呼应。
电影的最后,决定命运的孩子选择了黑暗面,这是因为在电影的开始,光明一派用他做诱饵来引诱黑暗一派犯错并捕杀他们。
这个贯穿始终的线索指明所谓的光明其实也并非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光明”。
他们把无辜者送入黑暗一派的手中,讨好他们,让他们犯错,然后他们就有理由剿灭黑暗。
在光明眼中,众生根本无足轻重,那只是他们和黑暗作战的工具。
他们和黑暗一样的无情,眼中只有帮派战争。
所以男主角和邻居吸血鬼的友情会被监视,他会被迫利用和邻居的友情来剿杀吸血鬼。
这样的阴谋设置让这个故事脱离了一般常见的光明黑暗之争类的童话。
今天早上我突然想起,《守夜人》的小说和电影都来自俄罗斯,这是前共产主义政治斗争运动的圣地。
所以这个故事受到前苏联的政治形态的影响,才会描绘一个自称正义实际上却心黑手辣的党派。
他们歧视犹太人,他们和纳粹达成协议,他们和纳粹一起瓜分波兰,他们引蛇出洞再聚而奸之,他们搞阶级斗争把人送入古拉格群岛。
所以《守夜人》中有一队以无辜者为粮食的黑暗战士,有一队用无辜者做活饵来猎杀黑暗的光明战士。
众生在两者之前完全无力反抗,只能等着看他们谁来动手。
相应的,罗琳阿姨生活在欧洲,年轻时在人权组织工作,所以她的故事中充斥着无所不在的种族歧视和迫害,以及一小群为了平等自由而舍生奋斗的人。
http://likeyesterday.spaces.live.com
浪得虚名,不会再看第二部。
导演的叙事风格其实不错,不过故事节奏完全不能看。
我是和我妹妹一起看的,都有没看懂的地方,所以差评。
我们的智商没有问题,那就是电影的叙事有问题。
①重点不突出。
感觉得出导演的精雕细琢,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很好。
但是太好了。
一些应该轻描淡写的细节,都被做得精致而跌宕起伏。
如果每一个细节都这么做,那到了真正的重点,观众就无法分辨了。
观众不可能会认真看一个消遣品,所以不要玩弄技巧和智商。
②叙事凌乱。
故事其实是完整的,但是没有被处理好。
有些好莱坞大片很弱智,但是它们的结构和叙事逻辑很清晰。
③这部片子,如果它没有任何特效,你还愿意去看吗?
一个好故事,应该要做到在没有特效的时候,仍然可以吸引人。
故事最重要,应该重点突出故事的元素。
不要搞错了顺序。
穿插在现在的过去和未来。
三维以外的黄昏空间。
不是人类的异类。
一种不同于平凡的宽广和深度。
光明和黑暗的划分,善和恶的归属。
模糊了一千年的协议。
大法师。
吸血鬼。
光明战士。
天性里对于奇异和特别的偏好,被宠溺。
主角,什么都不会,还当狩猎人当几吧啊。
连个小怪都打不过。
抓个吸血鬼把还受了重伤,命都快没了,这么笨要他干啥啊..第二部上还行,会两下子.....第一部啥都不会,还爱装B...
的确很经典
俄罗斯科幻,看一会儿就看不动了.
远远没有原著精彩。
欧洲制作,很炫的好伐~
雷的很
乱七八糟的
神神叨叨一百分钟就是为了说明……最毒妇人心。
谁给我推荐的 ?给我拖出去斩了
很多听不懂
如果没有小说那这部片还成 但是有了小说这就只能算进较差了
不想说
拍摄技巧很好。但除了技巧之外,都很一般
一个多小时,看了一部junk。太假了吧也。
耍酷
有的地方挺炫的
俄罗斯的奇幻片,人物、剧情、拍摄手法,全都看不惯,难道我被好莱坞彻底侵染了吗
看不大懂,但风格独特,想象力牛逼
充满想象力
效果不错,风格难以接受
另一种思路的灵异也颇令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