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前半段总让人想起《松子悲惨的一生》,不能否认中岛大姐演大苦大悲外柔内刚傻气加神经的角色实在是非常适合,只是在这部影片里故意让她丑了一大截,还有不知道为什么她瘦得这么厉害了。
也许因为看松子就比较有共鸣,这片子看起来也比较亲切,节奏也比较明快,配乐上很是有点AMEILI的味道。
不过它没有松子悲惨的那么彻底,时间跨度上也没那么大;里面的人物也都底层、倒霉、滑稽,但它绝不是看完让人心如刀割的那种类型,让人感动了的同时,还是把人给弄安心了..可爱的是阿部宽,头一次见他还是在《疯狂艳唇》里,角色反差那叫个大...由于他的大块头和有点憨实的混血面孔,他的喜剧效果还是显而易见的吧..
“其实 你从来没有意识到 你身上寄托着很多人的爱”人生就是自虐的诗,我们像白痴一样患上被虐待症,别人眼中的不可思议莫名其妙,自己却乐在其中——没人知道,这是还债,还债 曾经也曾这样伤害着爱自己的人 背叛 刺痛 他们却不离不弃 让我变成了今天的自己地震的第一天 蜷在操场上和同学打闹说笑像场旅行 笑过后却还是失落 还是那样悲观那样不自信 移动的破信号让安静的手机那样的孤单 像被抛弃的布偶 脏兮兮的眼珠掉出面颊却又是多心的自己 电话短信qq空间留言接踵而至 高中群里汇报所有同学的下落 大学群里闹着献血支援 电视里温总理划破的手臂 那种感动 不是文字可以描述的没有人得绝症 也没有发生离奇谋杀案 更没有日本沉默的大危机 一些奇怪的音乐 一对奇怪的市井夫妇 一群蓝色的水母 平易质朴的风格 独特的人生哲学 最真挚的感动日本第一的催泪四个漫画搬上大萤幕 无数人大笑大哭的搞笑漫画改编电影 日本电影再上高峰其实你从来没有意识到 你身上寄托着很多人的爱
印象中日本的电影总是很严肃的感觉但是这部电影却没有。
它是一部温暖的电影。
看前半段的时候,那个几乎每次吃饭都会掀桌子的男人。
让我笑了很长时间。
电影的后半段,女主角怀孕后,依然在餐馆上班,送外卖。
特别让人感动,女主角从天桥上摔下来,送到医院后,她的那个神经质的丈夫的眼神。
突然让我哭了出来。
电影里的情节,那么的突兀,像早期的香港喜剧片。
但让人感动。
自虐の詩。
渐渐的,搞笑演变成了温馨,粗鲁的外在有时会掩饰掉内心的挚爱,有些表达方式或许会造成误解,但真心实意最终还是感受得到。
隐隐的,隐隐的开始妒嫉了,妒嫉那不完美但却美好的结局,那看透幸福的真谛的开心表情,从影片里传过来,传过来。
在这种悄无声息中,感动已经把我包围了起来,咧嘴的傻笑早就已经凝固起来,成了一声重重的唏嘘。
什么对你而言是最重要的?
过得幸福应该是大部分的答案。
但是怎样才能得到幸福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们,这个最重要的事情却没有人来传授,是不是想想也觉得不可思议。
你身边有谁过得特别幸福吗?
可能更多的是看上去过得很幸福的人,等你进一步了解之后发现原来他们的生活也有不堪的一面。
生活给我们的反馈貌似是,读书不幸福,不读书也不幸福;工作不幸福,不工作也不幸福;结婚不幸福,不结婚也不幸福。
什么时候你觉得很幸福?
被自己关心的人关心的时候,能够为自己所爱的人和事物付出的时候,最起码那一刻是幸福的。
年少轻狂的时候觉得,不管世界怎么样,我总会找到自己的幸福,越大越发觉,原来幸福是一种奢侈,跟真诚等诸多美好的事物一样很稀有,需要自己去努力争取,争取到了要好好珍惜,很容易稍纵即逝。
《自虐之诗》肯定会让你联想到《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如果你看过的话),只不过《自虐》的结局相对更阳光些,看完《松子》简直让自己恐惧到后怕,然后一直叮咛自己,千万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别人的身上。
如果追求生活上的完美才是幸福的彼岸的话,我肯定抵达不了。
我现在所理解的幸福是,专注得去爱一个人,专注得去做一件事,去享受这个追求的过程,努力做一个善良又不失个性的人,做一个有原则有底线的好人。
to C , 也许我给不了你幸福,但我仍旧希望你不要对幸福放弃希望。
幸福并不是什么唾手可得的东西,所以更需要我们去努力寻找,对吧?
刚开始的那段色彩很艳。
挺不喜欢这种处理镜头的方式,像西班牙的艳情片,像《大电影2》。
后半部分,尤其是从幸江做手术急救开始,才发现片子的真谛。
《名侦探柯南》有集曾说过,这世上没有一个人是应该死的,因为当一个人死时,就会有或多或少的人为之伤心。
同样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背后,都凝结着或多或少别人的关心和爱。
当然人们总是习惯羡慕别人,不曾想过其实自己健康的成长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啊!
学会感恩和知足,生活才会更加积极,才会更加幸福。
“不论幸还是不幸,都值得珍惜,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幸江在海边靠在勇夫的肩头这样想。
看到这一幕,我也长舒一口气,幸江总算得到了她应得的一切。
日本的影片好像都喜欢缓慢的铺陈,像是一个人在耳边缓缓述说,却往往又在最后给你一击,让你颠覆先前所想,偏偏还觉得一切太过自然。
这是一部喜剧定位的电影,它改编自业田良家在日本被誉为催泪且颠覆第一位的四格漫画名作。
自虐,顾名思义,本是一种病症,指通过自我折磨来达到自我满足感,其实也是精神分裂的体现当自虐成为一首诗,会产生怎样的效应?
整部影片讲的其实就是女主幸江的生活,她是一个很平凡的女人,与自己的丈夫住在一个小阁楼里,自己平日工作在拉面店。
可她又和很多人不一样,母亲自她出生便抛弃她,父亲因为抢银行被捕,身边的同学远离她,仅有一个真心相待的朋友熊本还分隔两地,去神社给自己祈福竟将摇铃都拽了下来,如她所说,她是一个从出生开始就注定不幸的人,所以电影一开始,幸江就在问着“妈妈,你为什么生下我,又为什么抛弃我?
”片子最著名的梗就是海报上的那一幕,勇夫掀桌。
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节奏,男主一次又一次的掀翻了还没有开始用餐的饭桌,其实这是一个可笑的场景,可又让人很难笑,刻意的慢镜头让我们把幸江那一刹那惶恐的神情和飞向我们的饭菜一览无遗。
影片的前半部分身为男主的阿部宽大叔基本没有多少台词,但是他用自己连续的掀桌吸引了太多焦点,这是一个分文不赚,好吃懒做,脾气古怪暴躁的男人,而身为妻子的幸江却习以为然也心甘情愿。
这些不免会让人联想到《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乍一看,幸江就像是松子的翻版,在不苟同的眼光和声音中永远一副not your business的样子。
整部影片的高潮在后半段,到这里一切才逐渐明朗,虽然我个人更喜欢前半段,节奏缓慢但充满了戏谑的味道,实在对日式家常的画风没有丝毫抵抗力。
如果说前半段都是所谓的“自虐”,那么后半段便是一首名为生活的“诗”。
揭开来自回忆的谜底,谁也不曾料想看起来温柔又体贴的幸江曾经有着疯狂的过去,而看起来沉默暴戾又有着黑道背景的勇夫又是那般深情。
这完全颠覆了先前对男女主角的人物设定,但又给观众先前的一串串的问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出人类间的相互救赎,却给人内心泛起一波又一波爱的弧度。
“我们该怎么办?
”“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过我们的生活。
”“我们下次再来,看海。
”这是勇夫给幸江的承诺,幸江笑了,美得令人窒息。
那时候的幸江应该是第一次触及到了幸福的温度,勇夫给从未感受过幸福的幸江带来了生活的光明,而幸江也给了勇夫不一样的新生。
这时候方能明白,为什么别人在说服幸江离开勇夫时,她两眼闪着光芒,“虽然他表面是那个样子,却是有很多优点的”,那个模样像极了大话西游里说“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我知道有一天他会在一个万众瞩目的情况下出现,身披金甲圣衣,脚踏七色云彩来娶我”的紫霞仙子。
虽然从回忆回到现在,幸江的偶然出事后剧情开启了老套的日剧煽情模式,可是意外的很对胃口。
当勇夫飞奔到医院的时候我仿佛又看见了那个多年前为爱不顾一切的少年,手术室外站着满满当当的朋友,病榻上的睡着的幸江听见了来自母亲的声音。
“跟你爸爸商量,帮你取了这个名字,幸江,就是幸福的意思。
因为你是我们的孩子,所以你是被很多人关爱着的。
”老实说,影片里的每一个人都一直在自虐,幸江,勇夫,父亲,面店老板,房东太太…对于他们来说,正因为实在太过平凡,所以更害怕失去自己拥有的东西,不曾轻易得到,在得到以后就会使劲儿攥在手里。
在自虐中感受自我,不断摆脱又不断的自虐,循环往复,这是来自人类的惯性。
在每一段寻找幸福的路上,都必然存在着对自我的否定与肯定,这否定可以来自于旁人,也可以来自于自己的判定,还可以是对于周遭事物的自我代入,尽管不断的感受到“不幸”或者苦恼,可是每一个人都在积极的向上生活着,从来没有倒下过。
幸江最后写给遗弃自己的母亲一封信,“妈妈,我从小失去了你的爱,然后我拼命的追求,不断的追求,我想得到别人的爱,可是到现在才在自己这里找到,一直紧紧地握着双手,偶然间张开,才发现原来就在自己手中”。
片子的主旨在于引导我们去正视爱,对爱追寻和探索。
对比《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一生都在寻求一个在她回家的时候能说句“你回来了”的人,其实幸江也在寻求一个能给自己安稳生活的人。
影片时常重复 “幸せなりたい(想要变的幸福)”,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对于生活的诉求。
关于最后朋友重逢的设定,想必也是为了给幸江的幸福画上一个圆,所幸那时候相依为命一起不幸的她们如今都成为了美好的大人。
“在这个世上也许并没有什么幸与不幸,有得必有失 有舍才有得。
比如失去一样无上宝贵的东西时会怎么样呢?
我们哭喊,呆然,但这是可以用幸福与否来衡量的吗?
我终于发现,失去无上宝贵的东西,就是对它真正无限的拥有。
幸与不幸都无所谓了,不管哪个都有同样的价值,因为人生总有它自己的意义。
”人生就是一场自虐的诗,在吟诵的时候,不要忘记桥都坚固,隧道都光明。
强推本片的OST!
来自日本作曲家泽野弘之(有兴趣可以收集他的其他作曲,一定不负众望!
)附上我很喜欢的几首:ALL IN ALLTHE UPS AND DOWNS OF LIFE幸せになれますように心の声近くにいても、远くにいても、嬉しい时も、悲しい时も気仙沼牛乳I LOVE YOU(词:今井麻纪子 唱:关山蓝果)
带着浓重口音的日语,缓缓地读着给抛弃了自己的母亲的信,半透明的蓝色水母忽上忽下的游着,抑或是本能的漂流着,平平淡淡的度过自己一生的简单生命。
得到小小的幸福马上就会发生不幸的少女,问着“我会幸福吗?
即使只有一点点幸福,真的也就满足了啊。
”乡村,不幸的少女,祈祷着一丁点幸福可以降临在自己的身上,却有更多的不幸陆陆续续地降临在她身上,她寻找追求,从乡村到上东京到大阪,她寻寻觅觅的却仍对幸福的定义无解,直到最后,她不再追求幸福不在奢望幸福,幸福才慢了很多拍的来到她身边。
《自虐的诗》,有些人单单是看了名字和“日本制造”的标签就会对这部电影敬而远之了吧,其实整个电影只是一个微苦又微甜的故事,一个女孩子向往幸福得不到幸福,放弃向往却又平淡的得到幸福。
演员方面有贞子姐姐中谷美纪还有大叔阿部宽,故事结构并不复杂,几大段简单的插叙就令整部电影丰满起来。
既然是自虐的诗,就不可能是一个甜的发腻的纯情故事,也不是传说中的恐怖或者变态的故事。
人人都想要的幸福,对于这个叫幸江的女孩来说却太过于难以得到了,只是因为她太想得到了。
这不是跟随套路的剧情,接受度却并不比那些俗套的电影低,因为她只是把人人都关心的幸福的定义扩大化和个体化罢了。
电影有些讽刺也有些搞笑的配上了由小号,小提琴和钢琴为主乐器的三段配乐,小调欢畅的跟春天的雨似的流畅,但却不是喜悦,而是戏谑。
人生就是一首自虐的诗,不知道从哪儿看来的这么一句观后感。
越想做什么什么越做不成,越怕什么什么越要发生,越追求什么什么愈发遥远,人生中事与愿违的事情比事半功倍的事情多得太多。
这好像是传说中的莫非定律,自己永远觉得自己很倒霉。
“能不能幸福?
”“幸福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越是发问,越是不了解问题是什么,更别说得到答案了。
哪个人不是在生活中挣扎着、奔跑着、追逐着、冒冒失失地跌倒又站起来,人人都生存在一个自虐的世界中,人生就是一首自虐的诗--缓缓地割着自己的皮肤,流血了再舔伤口,复原,却又开始割新的伤口,反反复复,都是为了自己的执念,甚至是偏执。
幸江的故事只使用一个弱女子的声音说着如果能不再执着于放不下却一直得不到结果的追求,是不是可以放下,然后平平淡淡地过下去,搞不好马上你的追求就会降临地让你措手不及。
因为人生就是一首自虐的诗,自己放弃虐待自己的时候,兴许命运也会放弃继续虐待你,给你所要的幸福吧。
看完了这部《自虐的诗》,应该说又是个完美的团圆结局,悲凉的“松子”最后获得了幸福。
然而关于这部戏,并不想谈太多,不如说说从这部戏引申出去的一点东西吧。
坚持,是很多戏剧,特别是日片和韩片的核心,尤以日片为甚。
自打从小看的圣斗士里的小强,到松子里执着的爱,再到这部戏里无悔地付出(先是叶山,然后是幸江)…… 总有无数的镜头在熏陶着我们:要坚持!
要坚持!
要坚持!
我从不敢说这样坚持的信念是一种错误,不过用到自己生活中呢?
用到现实生活中呢?
有些东西,特别是感情,有的时候真的不是可以用坚持就能够扭转的。
这种情况下,坚持的结果只能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感情和金钱。
坚持是好的,但懂得适时放手的人才是聪明的。
无法逃避的,唯一的应对就是绝不后悔。
看了电影《自虐之诗》,也许每一个人的自虐都能从生命的源头找到真相,但生命给予我们的东西,从一开始就不是自己想要的模样。
回顾国王,因为成长经历,有人在压抑自己,过于照顾别人的想法,控制自己的需要,抑制自己表达的客观要求和真实愿望,理智控制住体的行动力,陷入情绪的无力感,陷入焦虑的漩涡,这么多年以来,我活得像个假人。
如果早已明了一切真相,是否愿意像从未明了一样生活?
哪怕结局早已注定,你还是要靠自己去找出自己的路,这条路的背后,让人痛苦,虽然爱最终会走向走出痛苦,痛苦是因为在乎。
我们在乎才那么心痛。
MIKI曾邂逅过一个成年男性,他大胆坦率,近乎莽撞,与他的身份毫不相称,与MIKI认可的世界有如天差地别,可人就是因为不一样而产生吸引,MIKI无法接受,接受他的观点和响应,超出自己的认可,无法和缺乏同理心的对方走进亲密关系,他是对的,因为受伤的人是自己,所以MIKI放弃。
放弃并没有什么不对,但选择逃避而假装不需要对方,而放弃与相互吸引的人沟通交流的机会,无异于自我逃避:否认自己的需要,恐惧自己在亲密关系中不被在意而害怕受伤的内在自我,需要自己予以强大。
以逃避的心态拒绝接受真实的人生挑战,这是不可取的。
在亲密关系中,伤痛和波动在所难免,只能以两个人的觉知,去找到共同的解决方案。
很久之前曾蜷缩起来为了避免受伤,而自我抑制住自我的生命力,生命的本质是交换,以人有的时间去换从未被满足过的体验。
比起真实的语言,人们更加刻骨铭心的自己经历的的感受和心理变化,男女关系中的分寸,就犹如我们与世界交往的尺度。
适度意味着一切,如果亲密关系不是水到渠成就只能消散如烟,人际关系的终端是割裂的自我关系,遵循循序渐进,才能水到渠成,否则犹如空中楼阁,壮哉美好,却心中不安,自然行之不远。
建立关系需要双方对关系的界定。
但关系确实是模糊不清的,我们有必要通过交往建立情感和现实联系。
第一阶段需要看工作内容,生活见闻,求学经历,工作经历,爱好和兴趣。
第二阶段注重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吃喝玩睡,提问回答中加强了解,能听取对方的建议。
第三阶段关于彼此领域对生活的向往,习惯和家庭,梦想以及恐惧。
第四个阶段,了解关于爱的想法,聊人生的走向和打算,聊亲密关系和性格磨合,对方心目中的理想型和期望的生活方式,对各自的朋友,同事,家庭有所了解。
更深入的理解彼此对婚姻的看法,不压抑双方的天性,不要围着对方转,身段绵软,内心坚定。
为什么女人容易被骗,是因为被家人喜欢的感觉非常舒心,被体贴而感受到了理解的妥帖。
为什么男人容易被骗,是因为绿茶响应了他们所有的幻想,满足他们全知全能的自恋,以及一切皆能被满足的幻想。
成为好的恋人的前提是独立的自己,自己是充满安全感的个体,因为爱与恨是相对的,幸与不幸也是相对的。
在一段关系中,五味杂陈是基本的,痛苦和快乐是相对的。
为一个人动情的时候,背后是真实奔涌不可抑制的喜怒哀乐,与另一个个体保持稳定关系的能量,就是我们能走多远的人生。
人们之所以防御,是害。
爱恨带来的冲击,会让人破碎,而是和别人产生感情的过程中,期望如果不被满足,如果内心的其他部分满足,就会感到虚弱和羞耻。
很长的一段时间中把自己关起来,因为从工作中没有办法得到成就感,年龄的焦虑和恐惧让自己失去信心,所以疯狂的回避现实,不愿意与与他人建立关系,将自己困住狭小的天地,将自己囚禁起来。
后来我发现这样的做法让我觉得很安全,却远离了真实的人生。
需要肯定自己的不快乐和欲望,因为缺乏可以交流的人,没有办法激发自己的创造力,缺乏积累和精力,所以自己的无价值感很强烈,而无价值感优势在与别人比对中出来的。
无法摆脱与他人对比所造就的无成就感让我极其低落的。
缺少方向,遗憾没能写出值得一读的文章,只会让自己感受更多挫败,调整自己的注意力让心力放在事情上,学会放轻松,结果才会好一些,就像对亲密关系的担忧和恐惧,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到方法,但要学习勇于改变。
所有人在亲密关系中在于家人的相处中,遇到很多难题,要如何去面对,甚至知道自己会受伤,会难过,但无法选择离开,也能坚持下来。
人生,没有幸与不幸。
昨天看了电影《降临》:未来的我告诉现在的我,过去的我做过什么才能走到未来。
但知晓未来会让你清楚明白人生的结果,哪怕后果很糟糕也是我们需要去承担的真实,勇敢相信自己的成长,生命给予的一切无可抗拒。
完整的心,完整的人,去学习自我成长,无法如愿以偿,也不能放弃成长,但是我们争取对生活有了自己的展望,为自己去找寻属于自己的答案。
不管正经历着怎样的困境和挑战,唯一的选择是虽痛亦无惧,有恐惧亦向往,把握今天,相信明天。
幸福
堤幸彦你不要再糟蹋漫画啦!拉面店老板最高!熊本的老公是奥巴马咩?
三星半吧 这次喜感不强啊 堤导
很一般啊。不喜欢宽叔的造型,对苦情女的戏码也无爱。倒是熊本的戏好出彩。最后的HE有点生硬,写给妈妈的信总有种小学生作文用来概括主题的感觉。
故事还没来得及画上句号就结束了。遗憾。中谷姐姐真可怜呀,每次都演这样苦哈哈的角色,还是那种苦到极致的。。。不过还是短发更合我胃口呢。。。这次终于获得幸福了,真好。
这个阵容。。。我期望过高了。。。喜欢美纪姐姐啊~~~~
看电影又笑又哭,堤幸彦你太棒了;听配乐又笑又哭,泽野弘之你太棒了。
阿部宽大叔
阿部宽!!HOUSE!!
就是太冗长~ 3.5星吧
说好的要幸福
我想知道里面的水母的品种
松子的另一版本?阿部寬還是帥的!但前後反差如此之大在搞什麼啊!
剧本不错,拍得一般。
导演牛X,女主很赞,感觉宽叔没有发挥
中谷美纪又演了一次松子
中谷美纪真是一个浑身散发着“悲惨”气息的女人啊!
笑死然后哭死。
丑女和肥妞的百合
风格很奇特 要多些思考 多些享受衡量 不要无目的的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