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总体上表现了前三次长沙会战战役的情况,大体上问题不算大,对于国民党内的人,从老蒋到下面的军官,都没有脸谱化,选角没太大问题,至少张丰毅演薛岳还比较合适,人物塑造很丰满,但有几个问题:1.彭中华的出现是一大败笔,此人不仅在打仗时运筹帷幄,侦查指挥无一不通,城府极深,居然还是高级知识分子,按剧中表现此人能力不在薛岳之下,这样的人才中共会把他放在这么低一个位置上?
2.细节处理问题很大。
炸日军仓库,用尖刀班把汽车开进去这没问题,但是日军这么近的距离居然打不中车里的人?
就算打不中,会不会打轮胎?
后面日军这么密集的对小东北射击,小东北居然没被射中?
至于毛、朱的出现,这个我倒觉得问题不是太大,共这边对于会战有一些牵制配合没太大问题。
本来对于中间的缺陷硬伤想给三星,但现在国内这个水平的抗战片不多了,还是四星鼓励一下
对于家庭中老辈尚在的90后来说,多多少少看过那么几部黑白老电影,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创作出来的作品,阶级元素和政治色彩是其主要成分, 演员夸张的演技和违背实际的历史都是为之而服务。
那么,回溯真是的历史,在那炮火连天尸横遍野的战场上,敌对双方究竟为何搏命疆场,是信仰,又或者是别的什么?
圆部一郎:一个极为普通的日本少年兵,在军国主义竭尽国力的背景下来 到中国,在战火中成长迅速,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年变成嗜杀的战争兵器,终因信仰破碎而自杀。
张老虎:一个十足的新兵蛋子,在剧中连正脸都没露的小龙套,营长让他杀十个鬼子再告诉他不怕死的秘诀,壮烈牺牲的时候估计杀的鬼子已不止十个。
战场上成长,战场上陨落,当时的中国,这也许是年轻人最普遍的写照。
壕沟之内,白刃乱舞,以命搏命。
想象一下,两个在拼死相搏的人,脑海中能想什么,信仰,名族,还是国家?
稍有疏神,恐小命不保。
战争是丑恶而肮脏的,丑恶在于每个身临其地的人的内心,为了活命,不顾一切。
肮脏在于砍向另一个生命的钢刀,不带有一丝感情,只为了活命,而已。
本片绝对是真正优秀的良心抗战剧,剧情紧凑不拖沓,除了少许必须有的东西你们懂得。
真实的还原了那些年前辈们抗战艰难不易,完全用鲜血换来的胜利。
张丰毅不仅把薛岳的智慧霸气演绎的淋漓尽致,还出色还原的薛岳的骄傲自满,大意轻敌。
毕竟人无完人。
蒋介石为了抗战胜利也真正的付出了很多,国军在正面战场中挥洒的热血是历史不可磨灭的
《长沙保卫战》讲述了1939年9月至1942年1月期间,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湖南长沙及其周边进行的三次大规模攻防战。
该剧没有曲折离奇的感情故事,也没有雷点满满的天才奇侠,只有中日双方的战场厮杀,和中国军民对侵略者的齐心抗争。
该剧新墙河抵抗、文夕大火、草鞋岭苦战、营田争夺战、第一次长沙会战……接踵而来的剧情,向观众们一一展现长沙战役的历史真相,剧情紧凑且激动人心。
明明知道绝密泄露了,接下来没事了,不抓了????
非得等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卖,那个彭猪也是奇怪,一而再再而三的得到女下属的提醒,就是不当回事,其他事情上不是挺机灵的吗?
怎么这个事情上就瞎了?
还是脑子被门挤了?
还是导演脑子被门挤了?
难道当年事实就是这样???
真不明白,各种受伤,就是不往那个间谍那儿想,打算好好养着?
舍不得抓出来?
招聘日结兼职工作要求:年满16岁,男女不限工作内容:协助工作人员开好淘宝店铺工作工资:170日结工作时间:10-17点任意时间段来工作地点:芙蓉区湘域中央2栋联系微信:13011355026另诚招实力代理招聘日结兼职工作要求:年满16岁,男女不限工作内容:协助工作人员开好淘宝店铺工作工资:170日结工作时间:10-17点任意时间段来工作地点:芙蓉区湘域中央2栋联系微信:13011355026另诚招实力代理
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宏观战争片,叙事为主,战争场面为辅,紧张紧凑,难得很正面地描写了国军抗战,也较为还原史实,小人物插曲也是为了故事不那么单调地下棋。
虽然某些组织在关键时刻关键地点起重要主导作用以及为凸显其重要作用而有些矮化薛岳的情节令人作呕,但也是无奈之举,毕竟过审能给我们看很重要,虽然深度不够,但作为宏观战争片还不错。
PS:不想为了某组织的刷存在而毁了这部好剧。
众所周知2005年的电视剧《八路军》和2014年公映的电视剧《长沙保卫战》都是很不错的片子可是又有几个人知道就这两部意识形态完全对立的电视剧竟然是同一个导演拍摄的!
在《八路军》中蒋介石和以前样被塑造成人民公敌,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对国民政府亦是百般诋毁,将抗日的功劳全部都给了共产党,并且公然宣称八路军消灭了50多万日军?!
(日本防卫厅战史公布最新的数据显示在中国战场日军战死者为40万)应该说经过了近70年的岁月日本没有必要在欺骗民众了!
(日本和苏联在诺门罕战斗日军一开始只承认日军死亡为7000人。
在1966年才将真实的数据公布为22000人)共产党消灭的人数比日军自己的统计多出10万人,而国民政府抗战八年在共产党那竟然没有消灭一人!
可以说这部电视剧拍得相当的有意识形态!
时间来到了2014年《长沙保卫战》横空出世,极大的将历史的真相揭露出来!
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个导演就是《八路军》的导演邓亚春!
2005年他在《八路军》里否定国民党而在《长沙保卫战》里他又一个劲的赞美蒋介石!
所以历史真的是因为统治者的不同而出现许多根本性的不同!
本剧情节过于拖沓!
有兴趣的朋友请登陆土豆网上面有我重新剪辑的《长沙保卫战精编版》约75分钟和《蒋介石对日秘密和谈》约30分钟都是高清的!
长沙会战发生在抗日战争1939年9月到1942年1月期间,国民党军队与侵华日军在长沙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史称为“长沙会战”,或称“长沙保卫战”。
国民党特别重视长沙地区的防御,由第9战区集结重兵与日军在战线对峙。
前2次长沙会战,双方都自称获得了胜利。
从战术上看,双方并未分出胜败,国民党军队的损失更大;但从战略上,阻止了日军的战略目的,可以认为是抗战中的胜利。
第3次长沙保卫战则是一场典型的胜仗,国民党军队与之展开殊死搏斗,终将日军击退。
第4次长沙会战日军以优势兵力发动猛攻,国民党军队被迫撤退。
《长沙保卫战》的写实风格从剧名上便可看出端倪,不加修改,直接将那场着名战役的名字挪用过来。
这种看似偷懒的行为实则需背负巨大的压力,毕竟它所要呈现的是一件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三年间的三次长沙保卫战对抗战局势形成了难以估量的直接影响,这事关中华民族的存亡,不容戏谑。
顶着这样的压力,《长沙保卫战》却没有畏手畏脚,在视角的选取上,它大胆而颇具巧思。
与类似题材《战长沙》,《勇士之城》相比,它以长沙保卫战指挥人薛岳为主角,这就让整部剧的真实性大大提高;再搭配彭中华,李本忠等人,借剧中角色不同的阶层,身份客观而巧妙地展现了长沙保卫战的恢弘全局。
所谓"偏信则暗,兼听则明",单一视角难免自说自话,不同视角则形成了一个对话场,不同价值观在其中恣意碰撞,在突出戏剧冲突的同时也让剧集所呈现的内容更显客观。
难得的是,面对这样一个严肃的题材,主创却没有将其打造为一部冰冷,缺乏感情的战争纪实片。
剧中,无论是薛岳为不能尽孝而洒泪,还是与妻子相处时那种独属于中国男人的沉默的深情,都让一个印在历史书上,没有感情色彩的名字瞬间生动起来。
而他与共产党员彭中华关系的演变,更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
对共产党一直存有防范之心的薛岳原本对彭中华就没有好感,当傻小子李本忠请来彭中华为大家讲如何打游击,并将红军四渡赤水之事拿来举例时,刚好目睹如此场面的薛岳更是直接黑脸走人。
直至后来经历多次恶战之后,薛岳认识到了团结共产党和湖湘百姓共同抗战的重要性。
主角的蜕变与史实相结合,虚实之间更为观剧增添了诸多趣味。
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前几集出现的美制M3冲锋枪,实际上是1942年才开始服役的;主角队伍里的那挺捷克式机枪,弹匣总是装歪,就很出戏。制作还是不够用心。加入很多共产党方面的剧情,但我查不到任何史实记载,何必呢?!很劝退。第9集,鬼子的战时仓库居然有精良的大牌匾,这完全是导演的责任了,太曹丹了
玄幻了
史诗感不厚重,但是战争策略讲的非常清楚,代入感强。国军正面抗战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值得被铭记。
本质是根据“大捷史观”拍摄的抗日神剧,虚构了很多戏剧性的情节,大多比较套路,战争场面很想拍出大片气氛,但是一味火光冲天,反而缺乏真实感。不过双方统帅部和高层的文戏有一种迷之迫真感,有些台词相当精致,这些部分非常有趣
还行 近期国产抗日片都没有我特别喜欢的
不错
好多飞机啊
能正面描写国军抗日,没黑国军,难能可贵。薛岳是消灭鬼子最多的中国将领,三次长沙会战消灭将近 10 万,可惜最后走错路,不被老蒋信任。以前一直以为保密局无恶不作,可是这部剧让我看到了它在抗日战争中的巨大作用,不禁反思:到底有多少我深信不疑的信息是被人洗脑洗的?
不错,值得五分
不该有XX
在中国大陆,就别要求太多了,关于正面抗战,这就不错了。
看了大半个月终于看完了,虚构人物戏加太多了,为了减少战争场面的经费文戏也巨多,不知道为什么导演的新剧《衡阳保卫战》没动静了。
没有刻意丑化GMD 长沙会战有点吹过了
正面战场的硬杠~
结局没说一下长沙怎么丢的。过于神化薛岳了,这里面主要是日本主力志向不在长沙
三星半
不错,张老师演技太棒了!
中国共产党真是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国国民党抗日的功劳不如彭中华先生一根手指头。
还不错
一般吧,陪父母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