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刀歌还是那样,文戏能省则省,把重点放在武戏上。
浅谈一下剧情。
开场3分钟即将各方的矛盾体现出来。
码头上,一名工人抱怨自己快不行了,傍边的同伴告诉他不要抱怨了,3年前你连饭都吃不饱,自从跟了漕帮少东家,日子过的比以前好了,工人再抱怨一句,这年头拿钱换命都得求着别人。
这也与后面西门仁对罗通的说教相呼应。
而码头一边的小店里,一群帮派的人吃着东西,再点肉,确告知肉都被漕帮的人买完了,于是抱怨漕帮把码头挤的水泄不通,漕帮赚了钱,他们只能喝西北风,为他们接下来铲除罗通埋下伏笔。
然后,他们吃饭不给钱,还殴打店家,官差看见了也不管,体现了帮派横行的乱象,这也是西门仁要消灭帮派的主要原因。
临清萧条,帮派横行。
西门仁作为见过临清繁华景象的人,决定铲除帮派,还临清一个太平盛世,于是临清武功最高的罗永渠就成了他不得不铲除的一个阻碍,于是安排罗影杀死罗永渠,并嫁祸罗通,致使漕帮分崩离析。
然后本就对漕帮有怨气的各帮派开始追杀罗通。
然后就是罗通复仇...西门仁--一个不好评价的角色西门仁认为侠以武犯禁,只要消灭了这些帮派,就能还临清一个太平。
本来消灭临清各大帮派需要个好时机,可是就如他所说“我蛰伏半辈子,就没等到过好时机”,算了,不等了,直接开干吧。
“我来这世上走一遭,就不图别人能懂”。
于是他招募门徒,铲除各大帮派。
当徒弟问起把那些侠以武范禁的人都解决了,那么在知州大人眼中侠以武犯禁的人就只剩他们了,西门仁则表示,若对付不了他府中的门徒,知州就得先忍着。
“先忍着”也就是他知道官府仍会对他下手,他仍然决定去做,他大概是想在官府“”先忍着”的时候就足够让他用他的“”黄金万两”和“歃血猛士”为临清建立了新秩序,还临清一个太平。
有人觉得西门仁手段太极端,但是想用温和的方式让以武犯禁的人乖乖听话似乎又不太可能。
另外,影片并没有说临清变成如今这样的根本原因,与正片里提到的黄河水患有没有关系,还是单纯官府腐败造成的。
国产动画真的是越来越好了,从故事到制作逐步成熟,越发精良。
枕刀歌之尘世行有两大亮点,第一是武打动作设计,身法、招式、武器的运用,比很多影视剧都强,看得过瘾。
第二是价值观的讨论,这要先提一下故事的大背景,原台词说得好,以前的侠士都是驾长车守山河,杀敌斩将开太平之辈,如今天下安定,侠以武犯禁,朝廷自然不希望有武林人士存在。
大反派西门仁作为一方霸主,认为剿灭乌合帮派,又有足够武力自保时,则可还家乡一个太平盛世。
这是一个极端的思想,而且有着很大的思维局限。
若是西门仁真有且唯一有足够的武力可以威慑到朝廷,那皇帝肯定是不惜一切代价灭了他,不会让他存活于世成为变数。
古人最牛不过以一当千,西门仁如何抗衡千军万马?
虽说他的府邸堪比山西王家大院一般,可当一城而守,但人终有力竭时。
西门仁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走了很多错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惜将义女红娘献给薛公公换取三年盐引,又命收养的罗影暗杀漕帮老帮主罗永渠。
可惜罗永渠是个眼盲的高手,被罗影蒙骗近身暗算击杀,并嫁祸给其子罗通,死得多少有点冤。
江湖中人都是利益为先,哪怕明知罗通被陷害,也一样随波逐流。
难怪西门仁想清除这些乌烟瘴气,早已没有了侠之风范。
少帮主罗通背着弑父骂名遭全城通缉,归途遭遇王浪埋伏,又在漕帮大院遇王世霸、白面虎、六须鲇等人联手,虽屡次斩杀来敌,自己也成了孤家寡人。
罗通一路躲避追杀,碰到了逃出薛府的红娘,两个昔日有情人目标一致一拍即合。
两人来找工匠江渊打造罗氏祖先所用兵器云雷戟,这个江渊很墨家范儿,还有一颗悲天悯人的侠义之心,遂联手对抗西门仁。
罗通的云雷戟、红娘的梨花枪、龙顺的铁环,都不如江渊的飞鸟配火药牛,这种机关术一旦量产才是能支撑西门仁愿望的核心,单纯刀枪人力是远远不够的。
电影结局不意外,自然是邪不胜正,罗通收编了小弟们壮大了漕帮。
篇末还有第二季的彩蛋,是倭寇跑来整事了,那还能惯着他,编剧往死里干,坐等编剧的精彩发挥。
本来想去看《四海》的,但是今天要拜年没有去看电影,在亲戚家闲的无聊,打开电视随意点开这个电影,没想到,惊喜满满。
现在的国产动画片已经这么猛了吗?!
这一招一式,这台词,这主题升华的,比《雪中慢刀行》武侠一百倍啊!
尤其是打斗,太狠了,多少年没有看过这么大篇幅的酣畅打斗了?
上一次是《叶问》还是《杀破狼》?
作为80后,我们这一代是看着武侠长大了,小时候看金庸的连环画,到香港武侠电影,到内地的武侠电视剧,可是这几年,武侠突然消失了。
现在硬汉不吃香了,江湖儿女也不吃香了,江湖儿女多是白衣飘飘,主要工作就是谈恋爱,哪有什么武哪有什么侠,童年回忆,早就没有了。
所以看到这部动画,我惊了,影视剧里早已绝迹的武侠,居然在动画里找到了!
《枕刀歌之尘世行》不仅有武侠之皮,还有武侠之魂。
看看他探讨的议题:侠以武犯禁,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大多发生在朝代变更之时,因为只有乱世,侠才能成为平民百姓自保的手段,以及对有人庇护的社会状态的向往。
但侠,因为有武,又伴随着暴力、不合法律等等,所以我们都喜欢侠,但不一定喜欢武。
这部影片作为一部武侠动画片,居然在探讨侠的正确性,这点是深得我心的。
另外,这个打戏才叫打戏嘛,古偶武侠那打戏是什么破玩意,给导演加鸡腿!
还有一点我很喜欢,就是这个动画里面没有明确的是非黑白,也不知道怎么过审的,男女主角好像也并不正义,反派西门仁好像也并不是纯恶,大家都有打这一架的理由,而且似乎每个人都不是为了自己,男主是为了自己漕帮的兄弟,西门仁是为了自己的家乡,那个壮汉更是呆萌可爱只为了行侠仗义,这就很值得琢磨,这才对嘛,世界上哪有那么多是非黑白,都是相对的,这样看世界才是成熟的。
刚才翻看评论,好像这个动画之前还有内容,我打算有空了去看看。
我没有看过原版动画,直接来看的剧场版电影,不影响正常剧情观看。
郑重声明:这是我自己看完过后的主观感受表达,你不同意就自己去写影评,别来我这里故意说难听的话,我会骂人,谢谢。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关于中国传统江湖武侠的故事,每个人物也是非常典型的设定。
所有人物的行为,情感,逻辑,甚至台词,你都可以猜得到下一步的发展。
这一点好也不好,好就好在就算观众哪怕没看过之前系列的动画,也不妨碍情节理解,突然出现衔接不上的时候。
很多动画的剧场版都有这个毛病,就是专门出给粉丝看的,不是粉丝买票去看剧场版电影,人物,设定,看的一头雾水,什么都看不明白。
枕刀歌之尘世行完全规避了这个缺点,这个故事非常简单易懂。
不好就不好在,人物设定太简单和典型了,看开头就知道结尾是什么。
但不妨碍这是一部好的武侠动画,甚至看到最后有点眼睛发酸想哭。
因为它从头打到尾,拳拳到肉,武打动作非常精彩流畅。
可以看出武术指导在人物打斗动作中是花了心思和下了功夫的。
尤其开头和结尾罗通杀人画面变为黑白的一刹那,武侠的味道冲破了屏幕,结尾尤甚,罗通一戟挥去,西门仁血溅三尺迸出了一朵血梨花。
画面也很不错,尤其山,江,花,树,屋檐,夕阳的景色画面非常非常漂亮。
人物都给我一种重回童年的感觉,像小时候眼巴巴坐在电视机前看动画的那种人物感觉,很复古和怀旧,配乐也可圈可点。
但人物和景色结合起来就给我一种二次元的动画人物走进了三次元现实世界中的感觉,好像哪里怪怪的,但是看习惯了也还行。
尽管故事简单,但不同人物价值观的对冲,以及引出老生常谈的话题依然非常让人值得反思和自省。
里面罗通给自己的戟起名为无免,他有句台词‘正义之外,无人幸免。
’而在如今的网络里,更应该是正义之下,无人幸免。
我们要时刻警惕以正义为师出有名的人们,这种人永远挥着正义之剑站在道德高地上做一切恶毒吃人的事,吃完一个人就去吃下一个人。
他们永远正确,永远无辜,永远光明正大。
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只要肯找,总能找出‘污点’来把他钉死在十字架上。
道德和正义某种程度上是很可怕的,它们真的可以杀人于无形。
用道德和正义为大旗不断绞杀他人的人,最终将被道德和正义埋葬。
而西门仁作为反派就是这么一个人,他用正义和所谓的理想为自己开出一条血路,他的目的是百姓安居乐业,可到最后死了多少人,他根本不在乎。
而电影里不管是开头还是结尾都有意无意点出了‘官府’两字,做官府的狗,当杀人的刀。
很多影视剧里反派的迷人之处在于,你听他们说的话感觉还是很有道理的。
但不是的,他们用诡辩来拉你入局,连眼前的人命和哭声都不管不顾,口口声声全是为了彼岸的大业,那最终就算到达目的真的可以变好吗?
我不信,当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手握权力的人时,有多大的概率会一心为民呢?
最后西门仁倒下前的台词也很好‘我没错,只是我败了。
’是的,历史永远由胜利者书写。
我一点儿也不讨厌西门仁,有自己行为逻辑和情感逻辑,有自己观点的反派,我都不讨厌。
尘世行里,女主角红娘也被塑造成了一个有血有肉,会愤怒有脑子的女人,是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角色。
我看到蛮欣慰的。
大汉更像是普通人,不会思考周全,被别人的片面之语引的正义之魂熊熊燃烧,去不管不顾攻击人。
但大汉得知自己做错事时,会诚恳的道歉。
这就比网友强太多。
还有那句台词‘只有用秃的刀,哪有割秃的韭菜。
’听的我笑出声,这种话可以说吗!
而影片最后墙塌了附和喊叫的那群人是点睛之笔,人不会变的,世事变迁不停循环,人都不会变的。
乌合之众最恐怖的地方在于,就算他们做错事也会法不责众。
一切照旧。
悲凉至此从骨头里透出来。
二零一零部2022年,动作武侠动画电影《枕刀歌之尘世行》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
这样的武术和动作指导,放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流的(个人认为)动作戏占了很大的篇幅,看的非常痛快,绝对是对得起武侠这两个字。
故事相对简单了些,也毕竟是篇幅限制,还是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建模上效果不佳,如果有片尾预告片的效果可能会好一些,这部里人物看的有些难受,已经影响观感了。
其他方面也比较单薄。
还有有个强项。
总体上,还是挺惊喜的,本没有什么预期的。
支持一下推荐指数:三颗星,意外的惊喜,武侠打戏大放异彩。
西门仁本质就是有过高政治理想的地方豪强,就是临清的王莽,仰望太高,力有不逮(在电影中是不幸遇上了有主角光环的罗通一行)。
人的言论、思想和行为三者是相对分裂的,如果以道德来评分的话,排序往往是:言论>思想>行为就西门仁来说:西门仁满口黎民苍生,声称要追求太平盛世,一方面是为自己的行为争取舆论上的合理性,另外也是自己天天说言不由衷的漂亮话来维护人设,以致入戏太深,最后都把自己给感动了,于是说的话更加有感而发,从而形成了一个不断强化的内循环。
至于他的目的,肯定没有他说的“给黎民百姓一方净土”那样高尚。
他就是想排挤包括漕帮在内的其他势力,让自己成为临清社会经济的实际控制者,遇到乱世就割据一方,甚至以临清为大本营逐鹿天下。
基于这样的目的,他都已经把临清当做自己的家业了,自然希望自己的势力范围内社会安定、经济兴旺(只有梨花,没有刀枪)。
天天这样说,这样做,他当然要为自己的行为赋予更高的意义和合理性。
而人的行为受很多客观因素制约的,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行事就不可能达到自己声称的道德标准,甚至不得不做很多违背自己价值观的事,但同时人又有着把不光彩操作合理化的强烈趋向。
西门仁豢养着三千徒孙,开销之大可想而知,正常的田赋收入肯定难以支撑,只有靠贿赂朝廷要人以获得盐引这样的暴利,觊觎漕运的利润而以阴谋解决漕帮也就顺理成章了,而以鸿门宴一网打尽江湖人士这种高性价比的操作,在西门仁眼里简直就是“智歼群匪”的剧本素材,至于被利用的红娘和罗隐,在西门仁眼里,他们不仅只是成就大业的棋子,而是为大义而献身的壮士......我觉得,对西门仁这种相对复杂的人物,不宜用好人或坏人来界定。
他不象岳不群那种知道自己是坏人并且一心要把坏人当到底的普通的伪君子,他是要把自己的不义行为正义化、合理化甚至高尚化的人,最先可能只是为了骗别人,到后来连自己也相信了。
————————相较剧集,这部大电影打斗流畅一如既往、画面进步很大,但剧情和人物塑造是低于剧集的。
剧情就是一个家破业亡还被陷害的少主在几个朋友的帮助下洗冤复仇的故事。
人物大都很扁平,很脸谱化,罗通几乎没有体现出人物性格,仅是被生存和报仇驱动,根据剧情按部就班的走;红娘在电影中基本是个可有可无的人物,因为被义父出卖了要报仇,正好又遇到有着共同敌人的罗通就成同志了;怒江龙就是一个情绪冲动头脑简单的武夫;那个江渊也就是一个模式化的技术宅;罗隐则是个被洗脑的棋子......只有反派西门仁,好像有着理想主义,却又手段卑劣;声称要还临清一个太平,却又滥杀无辜;出卖红娘时把其当工具用,而魏荣死时却真情流露。
最后那句“我没有错,只是败了”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这个人物为电影加分不少,在豆瓣上也是讨论最多的人物。
————————假设一下:如果西门仁不被罗通他们击杀,他大概率也是要被朝廷剿灭的。
毕竟故事所处的明朝中期,皇权对地方的的控制力还是足够的,江湖门派相互攻伐只是影响治安,而临清这样的重镇(漕运枢纽)被一个势力控制就可能危及政权了。
凭西门仁的资源、手段和武功,如果安心当一个整日饮酒唱戏的富家翁,或者一个普通的江湖盟主,是可以轻松应对的。
但当他收了三千徒孙时,他就没有退路了,即使他不作妖,朝廷迟早要着手收拾他这种不稳定因素,而他只有在朝廷动手之前尽量多收罗点资源当做与朝廷博弈的筹码(事实上并没什么用,他那三千徒孙既无战斗力也无凝聚力,在重兵包围下,大概率一哄而散)。
尘世险恶,枕刀以备不测。
而耍刀的人,往往死于刀下。
打赢之后,残阳若血,血若残阳,胜负又有何意义,对错亦不存在,立场不同就有不同的坚守。
梨花枪使的并不高明,在杀掉仇人之后一切显得空虚寂寞,众人叫好的声音只与之前的围追堵截、赶尽杀绝形成对比,为名往、为利来,侠肝义胆?
不过一群蝇营狗苟、宵小之辈。
可悲之处在于敌手的话在他死后得到了印证。
乱世之中,正义,与你我何干?
替天行道,替的什么天,行的何方道?
天有天道,人有人道,越俎代庖,宵小辩词。
世无英雄,竖子成名便成名,没有真假,没有对错,只有宇宙和人类的寂寞是为永恒。
怪不得十八岁以下禁看。
喜欢这些正反派并不截然对立的刻画。
正片最后罗通慢慢低头看着滴血的戟尖,让我想起麦克·柯里昂成为Don后不容反驳的目光。
其实呢,第一季动画已经打破了正邪鲜明对立的刻板印象,出场人物都有自己的理由,只是互相冲突。
罗通作为其中的一员,在我们已经知道他未来的抉择之时,再来看他年轻时候的故事,多少会带点预判。
开场还是蛮简单直接的,一个漕帮少爷突遭陷害,变成众矢之的四处流亡,终于爆发之际又遇上想要向同一个仇人报仇的青梅竹马,向机械师取得了趁手兵器,招募了第三位热血莽汉,然后攻破贼人大本营一举成功。
看似一气呵成,他却在仇人家丁的光速反水下迷茫了起来。
或许就是因为报仇这个动机太过直接又好用了。
罗通报杀父之仇,红娘报被骗之仇,虽然红娘窃窃私语地告诉了罗通“西门仁真正的阴谋是…”,那也看起来像是锦上添花。
对龙顺和江渊呢,为民除害就足够诱人。
但是好像他们的仇都还有其他当事人。
漕帮的风光早有多个地头势力暗中不爽,红娘也是薛公公和西门仁双方勾结的牺牲品,因为西门仁是明面上的主使,薛公公又已去世,两人仇怨聚焦到西门身上了。
西门仁有三次辩白发言:对徒弟魏荣、对来抢落星石的罗通、和最后决战。
他自陈抹除临清其他帮派力量是为了还百姓太平,然而百姓不太平全是因为帮派吗?
二百年前参与开国战争的罗家英勇传说还在,后代就落魄到罗永渠筚路蓝缕地支棱起一个漕帮;临清渡口往来热闹,还是有长期乞讨的贫民;官差见了地头蛇还是要绕道,转身对小商贩作威作福;漕帮弟子背的麻袋也不轻,但是互相安慰“好歹有口饭吃”。
西门仁观察到了这些现象,把它归因于“侠以武犯禁”,因为侠客不事生产,让普通人生活比以前更难了;罗通这边呢,除了报仇,考虑的主要是自家弟兄,以及肃清侠客时普通人会被波及,也即普通人将来可能会比现在更难过。
比较基准不同,难说对错。
都不服气所以用拳头说话。
所以才说报仇这个理由很好用,因为从开头我也憋着一口气,想看罗通怎么成长然后沉冤昭雪,但也没想过这之后的事。
西门仁倒下后的短暂沉默,墙倒后众人的吹捧声中,罗通会想到什么,是自己腰间的双鱼玉佩,还是自己问过西门仁何人赋予你手中的刀杀人的权力。
和何方知一样,他们在报仇之后都产生了动摇,何方知是发现亲人和仇人和自己想的不一样,罗通是发现自己和仇人可能会变得差不多。
所以说,几人真是经纶手,纵使手上功夫再强,也总有把握不了的事。
西门仁是戏曲爱好者,亮相方式蛮特别。
他出场时独自唱的一套词,是昆曲传统武生戏《夜奔》,又名《林冲夜奔》,是明代李开先《宝剑记》传奇中的一折,取材于水浒故事。
他唱的是其中的<折桂令>:“实指望封侯也那万里班超,到如今生逼做叛国红巾,做了背主黄巢。
恰便似脱鞲苍鹰,离笼狡兔,折网腾蛟。
【救国难谁诛正卯?
掌刑罚难得皋陶。
似这鬓发焦灼,行李萧条。
此一去博得个斗转天回,】高俅!
管叫你海沸山摇。
” 最后决战时,他面对主角们,使“珠玉同鸣”又唱了两句词,似是太平歌词《单刀会》里关二爷的台词:“ 那关羽闻听微微的笑/先生您那胆小是个文官/曾记得过五关连斩过六员的将/那刀劈秦琪黄河滩/在虎牢关前战吕布/那力斩华雄酒未寒/【那大江啊大浪我过了多少】/那小小的沟渠怎能翻了船”。
或许就是他喜欢这些经典故事唱段,或许他也有一点孤胆英雄情结。
他未必看不出陆谦是什么后果,宋江最后也被招安。
他也跟徒弟说了,料到做完官府走狗便会成为官府眼中钉。
但是他也好像太自负了,再家大业大,即使本人武艺高强撑得住,难免独木难支。
感觉台词不多,说了些信息但没说全。
罗通问罗影和西门仁关系,怎么学到修罗拳,罗影绕了个圈子没回答;罗通反问西门仁你不要别人手中拿刀,又是谁赋予你手中的刀杀人的权力,西门府上起火了打断了对话;红娘的窃窃私语;罗影落败的独自呓语…有点联想起古龙小说那种不好好说话的感觉(?
)。
当然也有点睛之笔,比如罗永渠对罗通说的“漕帮就是你,你将无我”,我觉得这预示了罗通会接受西门子弟的投靠重整漕帮,他想的就是这么一群人。
或许意在言外,正如正片结尾戛然而止,观众可以自己去继续思考。
当然也不是说非要分个对错高低,分不出来也很有戏剧性并引人深思。
坚信自己立场并贯彻的人物也很可爱,比如江渊和龙顺。
江渊的wink、咬着毛笔说话、和一点点自负使本片轻松不少哈哈哈。
另一个比较印象深刻的是“修罗拳收拳力道至关重要”。
罗影疯狂想要别人承认自己“是真的”,但是他也心知肚明自己“是假的”。
他也有和罗通一样的双鱼配件,不知道是和他身世相关还是西门仁拿来增强他心理暗示用的。
这一点同样使内行人看出罗永渠案真凶,比如龙顺和罗通第一次打架,罗通使了个大招把龙顺打到石头上,石头裂了缝隙,龙顺却没有实质损伤;同时罗通得知父亲“肋骨齐断”,也就知道凶手的拳法并不到位。
罗通的解说,“…通常是肝肠寸断,肋骨完好。
死亡极快没有痛苦。
死亡时仍有一丝慈悲。
” 有点联想起金庸笔下的“亢龙有悔”,未到顶点预留退路,不过出发点不同。
然而这个理念似乎在罗通改用兵器之后就没再提起了。
3渲2的画面风格依旧,线条简洁我觉得很舒服。
动作设计不必说,依然流畅。
背景画面非常细致,精美逼真,光线变化也是几可乱真。
颜色和天气烘托气氛很直接,金黄色的落叶林太温馨了。
音乐配合很妙,最终战里似乎听到唢呐声,有几分悲壮感。
有几位配音据说是港片配音,稍微有点腔调还挺有意思的,尤其西门仁说话都有点唱戏味儿哈哈哈。
镜头转场有几处颇为巧妙,借助天空或者湖水、通过树叶飘落切入插叙,虽然不是什么大创新但起码顺畅,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罗通被龙顺打了一拳飞出去,直接连接到了年幼何父亲学拳法的回忆:
都稍微联想到《千年女优》了。
之前有在猜这是neta了哪个朝代,猜不出来。
看结尾预告可能会有抗倭元素,以及第二季徐文(应该是吧?
第一季里站在运河遗迹旁边给何方知指路那位)似乎有重要戏份,期待。
标题是来自辛弃疾的词<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
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
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
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
况有文章山斗。
对桐阴、满庭清昼。
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
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
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观影一百分钟,满腔激情,热血难凉。
武侠,这个题材对于中国人来讲是十分亲切的。
但是随着香港电影的落寞和流量化的趋势,武侠片最近罕见佳作。
(大陆武侠片许多过于偏向儿女情长,近年仙侠类的井喷和武侠并不互补)然而,正是本作,一个二渲三的动漫电影,让我再记忆起武侠与江湖。
超一流的打斗和动作流畅度令人感受到武侠的魅力,酣畅漓漓地体会江湖的血雨腥风。
拳拳到肉,血中搏杀,华丽的剑风,轻盈的跳跃,一切均不失为一场视听盛宴。
这一点当今国漫无出其右。
最终的打斗场面简直无法以笔者匮乏的词汇来形容,只道是无敌,喜欢动作格斗者可看个爽快,绝不负厚望。
谈罢画面,再说剧情。
剧情而言,本人先观看枕刀歌剧版,本作可视为前传。
影片对枕刀歌武侠世界进行很有力的扩充,朝廷,武侠帮派各种势力的角力,进一步拓展了江湖的层面。
剧情展开也颇有趣味,虽稍有简单,恐引人诟病,但是我相信随着剧情的推出会有更加精彩的展现。
世人,天下,江湖,侠客,爱恨,恩怨…这个武侠世界的构建,我高度看好,是继漫威宇宙后本人最为期待的一个动画世界。
再于此处提出本人几个观影看法,主要集结于两部作品的联合和猜想。
许多人说最后家丁叛变太快,太戏剧性了,但是我觉得这个转变是很值得琢磨的。
人是动物,畏惧强者,老大被击败便对新人服膺,乃人理。
忽而道出的万寿无疆,千秋万代让人想起笑傲江湖的口号,看着罗通的瞳孔,可知他内心中也有极大的震撼。
某种程度上,西门也有几分道理,乱世之中,糊口便是大,许多人似乎并不是多么爱,多么忠,只是为了一口饭,便卷入了西门的天下。
剧中罗通被击败之后,也是说,漕帮散后,也会有李帮赵帮,只不过是混日子而已,所见其心境转变。
从一日不苟活,到混日子而已,英雄终于折戟于现实。
其他关于朝廷的猜测日后再提… 最终,说说“热血难凉”。
热血难凉不仅是观众,何尝不是作者。
观众看完,大饱眼福,爽快一时,热血喷薄,或许也就止步。
但是剧作者更是燃烧的热血,他们选取三渲二的小众门类,制作不讨好的武侠格斗作品,费时费力,容易爆冷。
第一季可怜的细节作画虽已有改善,但是可见吸金能力有限。
但是,为了一颗中华动画心,做真正的中国人的武侠文化动漫,不负自己,不负初心,何尝不是更高贵更浪漫的“热血难凉”!
加油,枕刀歌团队。
元宵节看的,之前在B站上有看老张推荐过。
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视角来看,电影比剧集版人物动作流畅许多。
感谢制作组。
对故事上来说,罗通的主角光环很强,但最后却显得很无奈,西门家的家主死去之后剩下的门生都指望着罗通带领他们。
我不禁想起上学那会儿老师说的中国人骨子中多少是刻着些奴性的。
跟随比引领简单太多,不用抉择也不用承担多数人的后果,因而生活中大部分人内心都想跟随一个王。
但我们也有武侠情结,好路见不平,体悟那种救人于水火的爽感。
武侠故事正好填补这一空缺。
希望以后的文本能更深一些,或者希望大神能考究出更多文化背景材料,希望更多国漫走出国门。
开场打斗动作就很粗糙连声优都不是剧版罗通的声优了,换成了何方知小制作的老问题,但关键是这一人作多人的配音也太明显了吧?很出戏罗通背后的龙顺不见了,穿帮了乱世中大多数人只是为了混口饭吃,杀了西门仁后这么多人的生计又怎么办
武戏出彩,文戏弱爆,甚至低幼。
那么多人夸的打斗好,其实只是花架子,打斗里看不到心智。
武侠版《疾速特攻》的感觉,又有点想起游戏《师父》
【3.0】打斗场面的观赏性做得很棒,甚至比TV版设计得还要细腻。但情节容量过低、打斗篇幅过长、动画渲染流畅度欠佳,这三个类型国漫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个也没改过来。
剧情简单,但动作场景一如既往地精彩绝伦。最精彩的打斗场面都在漫画里了,不得不说这是武侠真人电影的悲哀。
枕刀歌尘世行做的很纯粹,很中国风的武侠故事,招招见真章,看得出制作组是做了很多准备的,武打的招式做的很写实,人物建模也有江湖儿女的粗犷气质,算是近几年比较特别的国漫作品,整部电影100分钟,篇幅和故事节奏都掌控的很不错,期待以后能在大银幕看到,品质再打磨一下完全不输院线电影的,虽然看下来故事线是比较单薄,但是团队还是放了很多巧思进去的,比如西门仁这个角色,就是很值得探讨的,值得一看。
画面真的不错,但是剧情真的老套,完全提不起兴趣。
国产动画还有很长的路走
“修罗权的关键是收拳的力道,要内劲层层叠加,最后迸发于毫厘之间的距离。所以真正的修罗拳打人,一定是肝肠寸断,但是肋骨完好。死的极快又无痛苦,死亡之时又有一丝慈悲,所以叫修罗拳。”“返虚入混,积健为雄。心,要静。…来之无穷。” “修罗拳”“授权还差半分功力。”“我来这世上走一遭,就不图别人能懂。”“我没有错,只是败了。” “云雷戟”与“落星石”100分钟的动画,打戏十足,强劲有力,怎一个“爽”字了得!最后那一刀必杀,完美。
浪费时间,简直就是一坨,我感觉在看80年代的流水片,毫无逻辑剧情可言,罗通活该被何方知废功杀弟。
瑕疵明显,但可圈可点之处也不少,算是未来可期吧。
游戏引擎的打斗画面,犹如我自己在↑↓↔BBAAX,倒是感觉不错。。但通篇说着中二且浮夸台词就
打戏看得太过瘾啦!剧情普普通通
非常精彩的打斗戏,剧情很简单也很纯粹,可能这就是最传统的武侠片吧,可惜动画有点掉帧吧,部分不太流畅,人物画的也有点粗糙。因为想要太平,而杀掉所有江湖人士,这一刀切的逻辑真的只有反派才有吧……
完全看不下去,垃圾
怎么感觉怪怪的,像游戏的宣传片?
天下熙攘,利来利往。一两热血,价格何如。这江湖,灭了吧。9分的画风 打斗,5分的剧本 ,有趣的港片风配音7.0
台词写得狗屁不通。剧情写得也扭扭咧咧,矫情得很。声效也是不走心。
打戏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