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生只有三十岁,我会每天搏命和汽水……如果一生只有三十岁,我爱你谁嫌说多一句,仲点会挂住储钱,想去边就去边”,片中插曲唱着《如果一生只有三十岁》,几个人在棺材房的天台吃烧烤乐到发癫,诉说各自的不如意,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真实的对应。
周柏豪的男主子轩,名牌大学毕业梦想出任CEO迎娶白富美,结果成了房地产售楼的网络水军,还因为跟白富美约会欠下一堆债。
每年毕业季,无数对未来怀抱憧憬的年轻人,经历重重波折,结果发现雄心勃勃投入的职场跟自己想的不一样,迷茫了,踟蹰了。
跳槽?
改行?
认命积累经验?
薪水奖金加班费,提起来都是一把血泪。
想到恋爱结婚买房,五光十色的未来似乎就黯淡了。
热血江湖梦的古惑仔阿锋,以为能当陈浩南第二一路火花带闪电,结果沦为社团转型后给人走水货的卖碟党,蹉跎十五年。
还记得小时候学校附近的不良少年们吗?
敲诈低年级学生吸烟打架以为自己很牛逼,然而多年后才发现古惑仔的热血义气不过是香港电影里的刀光剑影,生活中大家不过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抢劫犯阿昌,持刀抢劫遇上老人心脏病发作自己被吓死,被判入狱五年,出狱后免费去片场打杂演抢劫犯。
因为自己的身份不被大众接受,因此看不得曾经的狱友生活比自己幸福快乐,偷偷印刷传单四处发布,但另一方面又积极为流浪狗筹钱捐款。
正如鸡汤文里写的“我希望我的朋友过得好,又不希望他过得比我好”。
搞骨灰扭蛋的房东阿成,原来是九七楼市崩盘前的炒楼大王,一夜之间一贫如洗就此疯疯癫癫,可以算是炒楼泡沫的缩影。
唯一稍显正常的,是司机阿明。
攒钱结婚攒钱买房,为了满足胖女友的需求,改造了房车以期爱情天长地久。
房子不在大小只在乎两个人相守便是家。
《一路向西》之后,向西村上春树的这部港版“蜗居”被影像化。
视觉观感上都是光怪陆离的色调,夸张荒诞加上荤段子迭出,内核还是香港底层的民生百态。
其实《一路向西》的前半段各种吐槽挺有意思,片尾恶搞朱自清的《背影》也是意味深长,只不过导演的重点还是放在水床、冰火两重天的噱头上,不然口碑当比现在高出一截。
《西谎极落之太爆太子太空舱》根据向西村山春树的小说改编,语言风格上延续了他段子加搞笑的风格,像与时俱进采用Facebook要债这种方式等,但在另一方面也添加了不少讽刺部分。
部分桥段带有对港片的怀旧,比如阿锋护主,最后几个人躲过枪林弹雨等等,包括阿锋这个角色的设定,从他的满怀憧憬到梦想破灭,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港片没落的一种纪念。
据说“西谎极落”是粤语“西方极乐”的谐音,不过看小说介绍解释这个“极落”,“极度堕落的世界,人们在这个世界慢慢腐化、逐渐败坏,越发颓废,直至某一个极端,某一个尽头”,“从某一年开始,香港已是一个‘极落’,它堕落的速度比自由落体还快”。
所以片名应该还是指颓废香港太子湾一带棺材房的故事。
片中对贫富分化进行了段子式的嘲讽,比如富豪女儿养的狗,开价200万悬赏寻找;主角们不吃不喝几十年买上套房,到了白富美嘴里,变成了随便送他们五个人各自一套房;强奸犯可以因为有房有车有钻戒立马得到女朋友跟老丈人的谅解顺便收获亲朋好友的花式祝福。
关于刻画高房价主题的电影,第一反应就是前些年彭浩翔的《维多利亚一号》,同样是各种讽刺,只不过《西谎极落之太爆太子太空舱》更具搞笑色彩,而《维多利亚一号》则是血腥爆浆,杀人如同砍瓜切菜。
其实再往前追溯,2006年大陆有一部李立群主演的《买房》,讲的是北京买房故事。
主角一家拿着手里的存款和学校发的钱,准备贷款在三环买套90平米的房。
相比前面说到的两部电影,《买房》更加朴实接地气,都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
片中房价一路飙升,主角从三环一直看房看到五环,面对六千一平的房价还犹豫不决。
哎倘若观众看至此,肯定吐血三升,买买买赶紧买啊!
不过话说回来,买房就一定那么重要吗?
北上广买下一套房也算是身家资产百万起,但未见得每个人焦虑少上几分。
倒是片中改装好房车的阿明,同女友和和美美,结局也算是一群人中最好的。
但谁还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呢,又有人因此停下攒钱的脚步?
这份无解的黑色幽默,到了电影里,只能化作一首《如果一生只有三十岁》,贪得眼前欢,哪管明日死,剩下都是一地悲凉。
三星半。
名字非常拗口,电影却难得好看。
近十几年来随着大陆经济地位的强势崛起,港人在内地客面前惯有的自傲自豪渐渐失去了物质的光泽,昔日嘲笑的外地人的用词“阿灿”也变成了自嘲“港灿”。
老人越来越长寿,新生儿出生率持续下降,夹在中间的中青一代,因饱受经济和住宅压力而重度焦虑,开始自称“废柴”、“废青”。
就业困难,收入永远跟不上物价,供房压力巨大,没有“住房”就无法“洞房”,成为了他们日夜烦恼的事情。
于是公主病又拜金的“港女”,无为又颓废的“毒男”成了香港网络流行语,网上借此互相揶揄攻击的例子屡见不鲜。
“太空舱”是胶囊旅馆的谑称,两到三平方米的空间,空气闷热浑浊,和棺材比起来大不了多少。
里面有小风扇,小电视,电灯等电器,帘布一拉,就成了半封闭的空间。
记忆中这是80年代日本的泡沫经济最辉煌时期的产物,初衷是为了让那些工作繁忙赶不上最后一班电车回家的白领,临时有一个歇脚休息的地方。
因为住酒店麻烦昂贵,这种胶囊旅店方便价廉,广受欢迎。
时过境迁,当年只是一夜之泊的胶囊酒店成了常住之地,随着经济环境的持续恶劣,买房已是天方夜谭,即使租房也渐觉囊中羞涩不堪负荷,干脆蜗居而入变成了家。
宇航员太空旅行,往往时日长久,所以港人习惯称那些整天鬼混或者不回家的老公为“太空人”,那这种长期居住,方寸局促之地,自然被戏称为“太空舱”。
搬入太空舱实属无奈,居住的人群也是鱼目混杂。
有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有一心想混黑帮出人头地的古惑仔,有买不起楼结不起婚的货车司机,有炒楼失败破产导致神经兮兮的前大亨,还有因为打劫而吓死对方,由抢劫变误杀,刚拿到假释出狱的中年汉。
背景不一样,标签都是穷人,不管学历如何职业高低,都只能在自己的行业里做一个挣扎求生的底层。
这部电影是喜剧,喜剧的内核则是悲剧。
一群人在把自己的烈烈伤痕,一些被现实生活活生生撕裂的痛楚无奈,用喜剧的形式包装在观众面前。
带着几分辛辣辛酸,带着几分黑色诙谐,几分豁达大度,在觉得荒诞不经的同时,能体会到实际内容的真实残酷。
电影的主角们都是港剧港影里的熟脸,周泊豪,张继聪,蔡瀚亿,林盛斌,还有“鬼才填词人”的林敏骢鼎力出演。
他作为全片最抢眼的角色“成哥”,一副道士的装束模样,时而清醒时而疯癫,嘴里一本正经的说着天花乱坠,好像痴人说梦又仿佛道破天机。
配角也有一票甘草演员助阵,诸多亮点。
片中大量的使用双关语,谐音,荤素有加。
许多向港剧港影的经典致敬和老梗段子,黑化映射针砭各路时事人物,熟悉香港文化的应该会忍不住哈哈大笑。
电影已在国内上映,普通话版本的多有删节。
出于尺度的关系,同样的内容,不同的字幕也让人觉得有隔靴搔痒的不满。
电影剧本由《一路向西》原作者“向西村上春树”的《来自太空舱的你》改编,电影名中《西谎直落》,亦是“西方极乐”的谐音。
导演干脆将黑色幽默进行到底。
电影末篇,随着一声巨响,太空废柴帮众人皆葬身于塌楼之中。
在彩蛋里,四人化身为西游取经师徒,升上天空驾云西去(其中一朵云叫“马云”)。
西天取经本应师徒五人,唯独少了货车司机的猪八戒。
因为他已经开始供房,虽然是如此狭小的“高老庄”,但因此有了“高翠兰”得以余生人间。
而身为买不起房,沦为终极屌丝的其余四人,只能被命运安排一命呜呼。
在“马云”身边,对着狮子山下的众生万物,指手画脚,长吁短叹。
《西谎极落之太爆太子太空舱》集结了香港老中青三代顶级人气、实力演员打造最真实的“众生态”太空舱生活圈,讲述了一群“来自太空舱的废青、废中、废佬”为着心中的理想生活,在一个又一个谎话之中挣扎求存的故事。
剧情荒诞升级融入更多现代元素,有对香港社会百态的戏谑和对现实的体察,充满幽默趣味不失港式喜剧的独特风味。
香港骨灰级搞笑大师林敏聪在电影中饰演神神叨叨的太空舱房东阿成,而他的租客则是由被网友供奉为“绝杀00后”的男神周柏豪,他在片中饰演一名对外号称“小王石”但实则负债累累的网络打手。
史上最重磅女神郑欣宜则是“放飞自我”,她将搭档全能演技担当张继聪爆笑饰演一对陷入热恋的小情侣。
首先把现实铺垫得非常好,可见导演还是有功底的,难得的不讨好内地之作。
这组数据确实有些可怕,在五百万的楼里居然无法晾衣服,香港人真係傻,确实,房子确实是大多数人心中憧憬的一条刺,长大后你会发现,所有成为科学家,警察的梦想统一变成了买房。
张继聪说:人生只系为左搏野嗟嘛!
精辟得我想笑,是啊!
只想找一个宽敞的地方体验性爱而已,也许有人会觉得粗俗,但谁不粗俗呢?
整部戏的阵容确实有点弱,有些情节也趋于牵强,柏豪哥哥的演技还待提高。
总觉得有点面瘫
而林盛斌又来饰演这种令人讨厌的角色,总觉得他难担大旗,豁得出去却总是一种风格,而且不讨喜,总是以浮夸嫁接演技,难免会引起观众的观影不适。
这种角度看BABY JOHN倒挺帅的,印象中他已经多次担正主角了,挺有潜质的新人,期望以后能多点好作品。
电影中他饰演被古惑仔影响的那一代香港青年,正值回归,第五部陈浩南已经穿起了西装,却有无数人想念他穿皮衣的样子,而这个角色是否暗含了香港人的九七情节,就见仁见智了。
林敏聪这个角色令我感到不愧系写出了"煤气灯不禁映照街里一对蚯蚓,照过以两心相亲一对小情人"的填词人,那份自心底的小人物奋斗史,演绎得游刃有余。
对楚翘饰演的角色,还是有一丝感伤的,她想行近时,被这句话刺到了吧!
那份卑微不自觉显露了出来,其实两人都同样卑微,何必分高低,我们都是低等动物,何妨一起讨论人生。
这是一部笑料十足,情节尚待提高的电影,导演对社会现象作出了最大程度的批露,当然大陆版很多被和谐了。
所以请勿用艺术的眼光去批判这部电影,以看喜剧的心态去感受欢笑,笑完后你会发觉,电影里的角色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
出乎意料的好看,虽然远远谈不上经典,但博人一笑还是足矣的。
现在的评分并不能完全代表本片的质量,因为影片有很多关于香港文化和粤语的笑点,如果不了解,是不会觉得有趣的。
周柏豪虽然是第一男主角,但他的表演还是一如既往地普通水准,不高也不太低,可以一看,但是不会印象太深刻,如果留下印象也多是对其外形。
影片中的配角们倒是表现很精彩,最喜欢蔡瀚亿和林敏骢,一个演得生动十足,一个冷面笑匠。
另外雨侨客串的美丽与故意的口音设计、陈诗慧饰演的一人多角等设计,都体现了本片制作者的认真之处。
可以看出大家这一次都拍得很轻松,似乎没有太大票房压力,片尾彩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希望这样的香港影片越多越好。
典型的港式幽默cult 片。
黑色幽默点非常到位。
很多次笑完了之后又突然想哭。
为什么大学毕业(香港大学学位比内地贵也值钱)努力奋斗但终究一无所有?
为什么一个强奸犯因为有家族留下来的房产可以迎接白富美?
为什么一个一心想伸张正义的人最后引火上身?
香港,社会变态才是常态?
我在香港深夜场结束后只想静静地看着入夜后的香港吹着湿热的风发呆。
Ps: 影片里有一堆香港社会对内地人的刻板印象。
永远可以打折的银联卡、满身电子产品拖着奶粉的水货客、大胸(港片内地女人的特色6666)好身材好脸蛋儿的内地女人…表示无语(摊手)
太空舱貌似日本和香港很突出。
本片的感觉就是香港人都抑郁吗!
太空舱貌似日本和香港很突出。
本片的感觉就是香港人都抑郁吗!
太空舱貌似日本和香港很突出。
本片的感觉就是香港人都抑郁吗!
太空舱貌似日本和香港很突出。
本片的感觉就是香港人都抑郁吗!
太空舱貌似日本和香港很突出。
本片的感觉就是香港人都抑郁吗!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流量君],ID:dotammm《一路向西》的编剧向西村上春树出新作啦!
各位是不是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关门上车,一脚油门踩到底,君君老司机带你飞
大名鼎鼎的《一路向西》,片中男主角与七位女主角深刻探讨了肉与灵的关系。
而这部号称是续集,却在剧情上和《一路向西》没什么联系的新作,讲的是一条狗和八个人的荒唐事。
《西谎极落之太爆太子太空舱》| 2017豆瓣7.1
海报很劣质荧光字体和暧昧的色调都让君君对这部电影不太看好。
应该又是一部港式的黑色幽默cult片。
宣传片主打里的元素,君君用下面几张动图就能概括。
(刺激!!
)
(刺激!!!
)该有的福利还是很足的。
原本以为这只是一部有尺度的电影,但看完之后不得不说它也有深度。
至少它的港味,让很多人勾起了对香港电影的怀旧。
但还是不得不先吐槽,《西谎极落之太爆太子太空舱》这个片名确实让人不知所云。
结合了剧情加上百度之后,君君半猜半蒙才勉强搞懂了片名的含义。
西谎极落=西方极乐太爆=太拥挤太子=香港九龙一个旧区太空舱=类似日本的胶囊旅馆、中国的蜗居
故事就从太空舱说起。
房价高大家都知道,并且深有体会。
但对岸的香港人民日子更不好过。
地少人多,君君之前还写过一篇关于香港买房的真人秀,(戳链接复习)疯狂的房价让人唏嘘。
买不起房的人要怎么解决住房刚需?
太空舱应运而生。
上下两层,左挨右挤,四面围堵,冬冷夏热。
整个人像是被塞在盒子里。
隐私?
不存在的。
底下的人生火做饭,上面的人被烟熏火燎;上面的人啪啪啪,周围的人听了一场3D立体AV。
真的就像台词吐槽的那样,我还没死,就已经住在了棺材里。
和其他香港喜剧片一样,该片在人设上同样具有鲜明的特点。
男主就是这片的“棺材房”群租户之一。
研究生毕业,IT行业,还有漂亮的女朋友。
按理来说男主不至于混的这么差。
但是要结婚就必须搞定丈母娘,搞定丈母娘就必须要有房。
因为要筹钱买房,男主欠下了一屁股债。
搬去“棺材房”,还能省点钱出来。
躲债和“棺材房”的事情当然不能暴露,男主只能骗女朋友说自己去了国外。
为了圆谎,每天都要用上十八般武艺各种摆拍发朋友圈,假装自己在国外过的很好。
(“我在朋友圈里过的很好”,很讽刺了)人生如此,简直太心酸。
但是男主的邻居一个赛一个的惨。
古惑仔阿峰,十多年前还是个青葱少年的时候,就加入黑帮,希望做一个呼风唤雨的社会人。
最好是扫遍旺角,踏平铜锣湾,出任社团老大,迎娶小太妹,走上人生巅峰。
但是十多年过去了,一次人都没砍过。
可能时代变了,生不逢时。
古惑仔已经夕阳行业了,如今只能干些不入流的“杂活”。
走私水货、保鲜膜层层包裹变成木乃伊,只为多卖一部手机。
货车司机阿明也是“棺材房”群租户之一。
专注宠爱女友一百年。
人生目标是找到一间好房可以与女朋友安心啪啪啪。
暂时买不起房,开房总可以吧。
但偏偏连酒店都是满员状态。
没房=没X生活。
还有有过前科的光头男。
出狱后根本找不到工作,只能重操旧业。
但是因为好心肠,所以一次也没成功过。
这么看起来,主角团实在是太丧了。
他们在天台上聚餐,借酒浇愁,一个个感慨着生活的不容易。
最能引起共鸣的大概就是男主的感慨了:
配合着主题曲《如果一生只有三十岁》的歌词,真的让人觉得又丧又悲凉。
如果一生只有30岁 怎么会读书读到二十几如果 一生只有30岁 我爱你谁嫌说多一句怎点会只想储钱 想去边就去边怎点会先苦后甜 想发癫 就发癫成日话买楼好贵我话知你供到流鼻涕电影也用了很多处桥段,讽刺了“有钱万事足,有房万事足”。
男主和货车司机阿明因为没钱,面临着婚房的压力,和女友的感情问题。
光头男因为前科想改邪归正却屡屡碰壁。
但是光头男的狱友强奸犯,却因为家里有钱有房轻松抱得美人归。
岳父的态度也因为一套房180度大变脸。
主角团们的遭遇,这也是香港底层市民面临的问题,以及无法言说的惆怅心理。
男主无论如何努力,都追赶不上日益高涨的房价。
领居们也都有自己各自的苦楚,每天都过得累成狗。
但丧逼的生活总会有转机,剧情总会起波澜。
房东捡到了一只柯基,原来这是狗是女富豪的。
对方还悬赏200万找狗。
果然大家常说的累成狗都是假的,狗过得可比你好多了...
虽然从剧情看,确实太惨了。
但其实电影全程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黑色幽默+港式咸湿段子。
上秒拉风,下秒破功的反差笑料比比皆是。
君君看的是国语版,翻译也有很多的亮点。
比如古惑仔阿峰很委屈的感慨时代变迁:十五年前,最红最火的是郑伊健和陈小春,TFboys还没出生呢!
(三小只果然很火啊)还有房东捡到了狗,和大家商量要给它取一个响当当的,万人敬仰的名字。
旁边的人提议:思聪咯
还有很多搞笑的设定。
比如靠买“冷气扭蛋骨灰”发家的房东,只要花5块钱,就能把先人的骨灰扭出来。
把黑色幽默玩到极致,活人睡“棺材屋”,死人住“扭蛋骨灰盒”。
不管是活人还是死人,住的地方都在缩小。
香港人在电影上向来以“浅显出真知”为著称,尤其喜剧电影,让你笑着笑着就留下热泪。
所以,即使是充满限制级情节的影片,也总会不动声色地煽下情,励个志。
这也保证了《西谎极落之太爆太子太空舱》注定不是一部肤浅的电影。
废柴再废,也坚韧不摧;房子再贵,也有梦要追。
太空舱打工仔的生活奇况,不正反映出现代社会寸金寸土的严重住房问题?
不就是如今不同年龄层的人们为生存努力拼搏的样貌?
俗而不污,有尺度也有深度。
正在丧的人建议看看这部电影,苦逼不只你一个,先倒下的才是真正的输了。
回复电影名,在线观看!
1、萧生的三级片壳股傍上爱奇艺差不多两年,终于搞出个作品,尺度把握尚可,难理解爱奇艺粤语只能在手机上看且不能投屏 2、向西作品一贯在HK自嘲流行,估计内地人还是看不惯 3、广州人听着粤语觉得挺爽,不少GAG换成国语(连台词都换了)就尴尬了 4、大爱最爱林敏聪,难得戏份如此多,毕生怪才,跪服,baby john演出也惊喜,比初出道好太多 5、剧情意料中无厘头,后段略显草率,至于政治社会隐喻就别太认真,存当一笑片看看就好
首发于[君君电影院]微信公众号TVwanda,转载请注明出处房价一直是中国人心里的痛。
买房这件事究竟有多难,不用我多说,随便看一组数据就能倒抽一口凉气。
#2018全国城市房价排名前6#
2018年,北上广等一二线城市的房价依旧高不可攀,而不少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房价也已经飙到了一两万/平。
普通小老百姓着实只能望房兴叹。
不止是买房,租房也一样吃力。
放眼望去,房租高到分分钟想卖血续命:
前不久,北京房租飞涨一事就闹得沸沸扬扬,短短几天时间竟暴涨了一两千。
刚到手的那点可怜巴巴的工资,一下子全贡献给了头顶的几片瓦。
有人吐槽说,“月薪8000在北京只能租半张床”,这话一点也不夸张。
如果说大陆的房价已经够让人抓狂了,那么还有一个地方的住房状况,则可以用“瞠目结舌”、“丧心病狂”来形容:中国香港。
#BBC揭露香港住房困境#香港是全世界房价最贵的地方,没有之一。
在九龙城,一间17㎡的高层公寓,总售价约为408万人民币,平均24万/㎡.
为了应对人多地少日益严重的现状,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商“因地制宜”,开发出更多超小型的迷你公寓。
比方说堪比窝棚大小的“花棚公寓”,建造面积只有12㎡,售价却高达340万人民币,平均28万/㎡,可以说是十分感人了。
在香港,房价是一个家庭平均收入的18倍。
在大型真人秀节目《有楼万事足》中,就诞生了一大批为买房而疯狂的香港年轻人。
“高潮姐”:有房才有高潮,房子是交配的刚需。
“50元哥”:每天只花50元。
出门靠脚;吃饭自备;洗澡靠蹭;娱乐仅限看报下棋和爬山,因为不花钱。
如今还在用2g手机,运营商听了都流泪。
跟买房一族相比,多数年轻人还是依靠租房生活,但香港的租金,一样高得可怕。
市区的群租房,6.51㎡,租金9800元/月;市区的隔断房,4.23㎡,租金六七千/月;
工厂改造房,租金4400,但安全无法保证,进门要对暗号,洗澡要男友把门;再便宜一点的是郊外的集装箱,租金3500,租房送宠物,蟑螂蜘蛛免费给你当室友;
惨吗?
很惨,但更惨的还在后面——那些隐藏在深水埗街头巷尾,被称为笼屋,劏房,棺材房,厕所房的居所。
▌笼屋电影《笼民》里曾介绍过,笼屋就是像笼子一样的屋子,住在笼屋里的人,则叫作笼民。
几十个3层高的铁笼子,挤在70㎡的空间里,最多能塞进200人左右。
有大约20万香港人,结束一天的奔波,但他们回到的是这样的“家”,一个霓虹灯也无法照亮的“囚笼”。
▌劏(tāng)房劏房相当于分割房,面积通常小于8㎡,厨房、卧室、客厅三合一,租金却高达25004000人民币/月。
还记得《一念无明》里,曾志伟、余文乐父子住的那间小破屋吗?
整体不超过4㎡,除了睡觉吃饭,几乎没有可以落脚的地方。
▌棺材房在香港,每晚都有人睡在“棺材”里。
面积最小的不过1.4㎡,仅能放得下一张床,人在里面只能躺着或蜷缩着,租金约合人民币16003200/月。
电影《西谎极落之太爆太子太空舱》中,男主就住在这样的“活死人棺材”里。
左挨右挤,四面围堵,冬冷夏热。
空间窄小到犹如棺材一般,睡一晚都会让人怀疑人生。
晚上想和女友做一些“有氧运动”,都不够空间。
在这里,常常可以听到有人自嘲:“我还没死,就住进了棺材里。
”▌厕所房说是厕所房,其实就是厕所里安个床位,马桶上方搭个板,月租金2200元。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不管是活人还是死人,住的地方都在缩小又缩小,但房租却暴涨不跌。
我们再说回内地租房这件事。
房租暴涨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真相?
最近,“租房合同变贷款合同”的套路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
“押零付一”、“无需押金即可入住”,这种租房广告走在街头随处可见。
租房旺季,房屋租赁中介热推的“信用免押金”的租房模式,对很多租客都极具吸引力。
但是谁也想不到,自己刚刚办理的所谓信用租房业务,竟是笔贷款业务。
在中介的诱导下,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莫名“被贷款”。
这份贷款合同,是以你个人信用做承诺,通过绑定身份证和银行卡获得了金融公司一年的租金贷款。
金融公司一次性把你12个月的租金全部打给了中介。
中介卷走你一年的租金后,只需先付给房东一部分,剩下的就可以用作自己的资本积累,发展更多下线,这等于是空手套白狼。
而你呢?
则要一个月一个月慢慢地还给银行钱,同时还要支付5.8%的“服务费”。
因此对中介来说,只要有房源,就意味着可以屹立不倒,所以许多中介公司不惜哄抬房价来争抢房源,一度引发市场动荡。
假如这家中介公司在房子到期前就倒闭了,那么你跟房东之间可就扯不清道不明了。
一年的租金你已经付了,肯定要住完才搬走;而房东只从中介手里拿到了部分租金,对他来说等于让你白住,自然也不会答应。
租金去哪儿了?
当然是被中介卷走了,你不仅房子没得住,银行贷款还要继续还,可以说是很悲哀了。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告诉大家,人生已经如此艰难,租房的时候更要擦亮双眼。
生活已经被房价挤成了样板间,难道还要被黑心鬼榨干最后一滴血?
剧情稍显混乱,演员演技平平过,基本无技巧。故事情节采用倒叙、插叙不见高明,但是某些温情处还是挺感人的。再次感叹,港片时代已经过去。
有立意,前半段黑色喜剧,后半段就更像一部闹剧了
乱up廿四,但憨居之中有少少道理。
不是菜
看的国语版,怎么看怎么奇怪
爱奇艺投资港片,向西村上春树小说改编电影第二作,新世代笼民,无房成奴,港版低俗对白都几好笑,林敏骢那造型看着竟然跟真田广之有几分相似,古惑仔蔡瀚亿发挥也不错。期待有个好本子让林敏骢跟詹瑞文同台斗戏。
社会现实。还是那句话,我是特首,2000年前就炸山填海了,要什么大屿山。
baby John那条线好无聊,林敏聪的设定也很无语。。演得很浮夸,整体很一般
勉强三星,不难看。
挺荒诞搞笑的,挺纯正的港片,除了那个汤女有点多余。结尾也挺黑色幽默的。全死了。林敏聪全片妙语成章。林盛斌都好搞笑。
好看。果然粤语版才是王道。黑色幽默喜剧,片中的每个人都有特点,平平凡凡,自私自利。
看了十几分钟发现是我之前看过的电影,就是基本不记得剧情了,只有对太空舱有点印象,就大概记得是各色各样的人住在太空舱然后各有各的故事,但是总得来说是挺无聊的一部剧
开头好搞笑,结尾稍微荒诞与无趣,羽翘靓
短视频传播的那几个片段已经是全片仅有的笑点了
和《一路向西》一样cheap,但又少了鲜活的肉体,如鸡肋。这么看来,“向西三部曲”最佳作是最后一部《作家的谎言》,剧作可圈可点之外,还有松冈李那。
并不好笑,言过其实
#去戏院买贵飞支持粤语版#非常戏谑非常讽刺又非常无奈,结尾有点玩票的感觉,但仔细想想,社会底层在香港要买到楼安居,确实只有靠有钱佬施舍了。林敏骢真是癫得很本色,观音娘娘识唔识得官恩娜,笑喷
又被公众号吹上天……配音版始终有隔核~。有机会看粤语版 再算~。主题是不错了,底层人民,自嘲什么的,但有点闹。
反映时弊的低俗公路片
狭小的空间真是让人极度郁闷,谎言的戏谑和现实的扭曲也让人无比失落,没那么无聊也没那么有趣,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就是成人的世界。香港的天台,烧烤,喝酒,练武……